中国历朝国都

作者&投稿:仲孙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历史上所有朝代的国都所在地~


夏:斟鄩(河南洛阳偃师西)、阳翟(河南禹州)、帝丘(河南濮阳西南)、夏邑(今河南商丘东)、安邑(山西夏县西北)、原(河南济源西北)、老丘(河南开封东北)、西河(河南安阳东南) 。
商:亳(河南商丘)、西亳(河南洛阳偃师西)、嚣(河南郑州西北)、相(河南濮阳北、安阳内黄南;一说今河南安阳洹水北)、西亳(河南洛阳偃师西)、奄(山东曲阜)殷(河南安阳)、朝歌(河南淇县)。
西周:镐京(陕西西安长安西北)、成周(河南洛阳)、犬丘(陕西咸阳兴平东南)、南郑(陕西渭南华县)
东周:雒邑(河南洛阳)
秦: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
西汉:洛阳(河南洛阳东)、栎阳(陕西西安临潼东北)、长安(陕西西安西北)
东汉:雒阳(河南洛阳东)、长安(陕西西安西北)、许昌(河南许昌)
三国时期:【魏】许昌(河南许昌)、洛阳(河南洛阳东)公元221年--公元265年【蜀】成都(今四川成都)【吴】建业、建业(江苏南京)。
西晋:洛阳(河南洛阳东)长安(陕西西安西北)。
东晋:建康(江苏南京)
隋:大兴(陕西西安)、洛阳(河南洛阳)。
唐:长安(陕西西安)、武周神都洛阳(河南洛阳)、洛阳(河南洛阳)。
北宋:东京(河南开封)
南宋:南京(河南商丘)、临安(浙江杭州)
辽:上京临潢府(内蒙古巴林左旗)、中京大定府(内蒙古宁城西南)公元1007年—公元1125年
金: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东城东南)、中都大兴府(今北京城西南)、南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归德府(今河南商丘)。
元:大都(元京师,北京)
明:南京 (江苏南京)、北京(北京)公元1420年—公元1644年
清:兴京(辽宁新宾西)、辽阳(辽宁辽阳)、盛京(辽宁沈阳)、北京(北京)。

扩展资料:
长安与洛阳的角色互转
汉朝是刘姓王朝,有刘邦(高祖)建立的前汉和刘秀(光武帝)建立的后汉之分,后世史学家习惯将前汉称为“西汉”、后汉称为“东汉”,此叫法即因各自都城方位不同而来。
公元前206年,刘邦受封“汉中王”。在“楚汉相争”中,刘邦打败了项羽,于公元前202年定鼎天下。当年2月28日,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之阳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初都洛阳,群臣拥护,认为“其固足可恃也”。
但不久,刘邦改变了想法,将洛阳设为陪都,而定长安城为首都。原来,谋臣张良的分析起了决定作用。《汉书·张良传》记载,张良认为洛阳“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长安则“金城千里,天府之国”。
到了建武元年(公元25年),洛阳终于迎来转机,由“著名陪都”转正为东汉的“著名首都”。这年冬十月,刘秀与王莽的更始政权决裂,在鄗(今河北高邑)登基称帝,为表明自己的刘姓正统和汉家重兴,仍以“汉”为国号,此即东汉。刘秀确定洛阳为首都(东都)后,设长安为陪都,称为“西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历代首都

中国历史朝代简表
朝代 起止年代 创建人 都 城
黄帝尧舜禹 约170万-4000年前 黄帝尧|舜 /

夏朝 前2100-1600 启 阳城

商朝 前1600-1100 汤 亳→殷

西周 前1100-771 武王 镐

东周 前770-256 周平王 洛邑

春秋 前770-476 / 洛邑

战国 前475-221 / /

秦朝 前221-206 秦始皇 咸阳

西汉 前202-公元8年 汉高祖 长安

新朝 8-23 王莽 长安

东汉 25-220 光武帝 洛阳

三国

魏 220-265 曹操 洛阳

蜀 221-263 刘备 成都

吴 229-280 孙权 建业

西晋 265-316 司马炎 洛阳

东晋 317-420 司马睿 建康

十六国 304-439 / /

南北朝 420-581 / /

隋朝 581-618 杨坚 大兴

唐朝 618-907 唐高祖 长安

五代十国 907-960 / /

宋朝 北宋 960-1127 赵匡胤 开封

南宋 1127-1279 高宗 临安

辽朝 916-1125 耶律阿宝机 上京

西夏 1038-1227 李元昊 兴庆

金朝 1115-1234 阿骨打 中都

元朝 1271-1368 忽必烈 大都

明朝 1368-1644 朱元璋 南京→北京

清朝 1644-1911 努尔哈赤 北京
----------------
中国历代王朝国号的由来

中国历史悠久,朝代变更频繁。每个朝代的创建者首要考虑的事情就是确立国号,也就是朝代的名称。《史记·五帝本纪》载:“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那国号都是按什么来定的呢?据考证,大致有五种来历:①由部族或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②由创建者原有封号、爵位而来;③由创建者原始所在或政权统治区域而来;④由宗族关系继承而来;⑤寓意吉祥而定。

现将各朝代国号的来历说明如下:(缺南北朝及五代,欢迎予以补齐)

夏:据《史记》引帝王纪云:“禹受封为夏伯,在豫州外方之南,今河南阳翟是也”,因用以称其政权为“夏”。另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认为,是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的。

商:相传商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今河南商丘南),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号。其后裔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后,又以“殷”称之,或者“殷商”并称。

周: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今陕西岐山)。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后来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因在镐的东方,就有“西周”和“东周”的之称。

秦:据《史记》记载,本为古部落,其首领非子为周孝王牧马有功,被周孝王赐姓为“嬴”,并赐给了一小块土地秦(今天水陇西县秦亭,一说秦州清水县谷名)。后来秦襄公又救周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皇统一六国,始建“秦”国。

汉:楚霸王项羽封刘邦为汉王,以后刘邦击败项羽,统一中国,改国号为“汉”。汉朝前期都长安,后期都洛阳,故从都城上有“西汉”和“东汉”,从时间上又有“前汉”和“后汉”之分。

魏:汉献帝以冀州十郡封曹操为“魏公”、在魏郡治所邺建宗庙,平定汉中后进爵“魏王”,曹丕代汉后便称“魏”。以其皇室姓曹,历史上又称“曹魏”。

蜀:刘备为汉中山王刘胜之后,其国号“汉”意味着是东汉的延续,又因其占据益州,俗称蜀地,其政权历史上也称“蜀汉”。

吴:孙权占据扬、荆、交,地处长江中下游一带,春秋时的吴国就建于此,曹魏也曾封孙权为吴王,故史称“孙吴”;又以其位处江东,也称“东吴”。

晋:司马昭发兵攻蜀后,魏帝以并州等十郡封其为“晋公”,灭蜀后进爵为晋王。后来其子司炎继承他的爵位,并逼令魏帝禅让,自立为皇帝,国号称“晋”,定都洛阳。五胡乱华,晋室南渡,琅邪王司马睿在建业重建晋朝,因其在洛阳东面,史分为“西晋”和“东晋”。

隋: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杨坚袭此封爵,夺为后立国号为“随”,但其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遂改为“隋”。

唐: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为北周八柱国之一,佐命有功,被追封为“唐国公”,爵位传至李渊,隋代周后,累官居太原留守,起兵后,李渊自称“唐王”,后废隋帝杨侑遂建“唐”朝。

辽:辽原称“契丹”,后因其居于辽河上游之故,遂称“辽”,“辽”字在契丹语是镔铁的意思。

宋: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史,归德军驻扎在宋州(今河南商丘),次年,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即位,因其发迹在宋州,故国号曰“宋”,定都汴梁(今开封),靖康年间,金兵攻陷汴京,北宋遂亡。徽宗第九子赵构在临安(今杭州)重建宋王朝,史称“南宋”。

西夏:拓拔思恭占据夏州(今山西横山县),建国时便以夏州得名,称“大夏”。又因其
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

金:金都城上京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位于安出虎水(今阿什河)之侧,相传其水产金,女真语“金”念作“安出虎”。另据《辽史》记载,由于女真长期受制于契丹,故完颜阿骨打立国时,针对“辽”字在契丹语中的意思,以其镔铁虽坚终亦变坏,而金不变不坏,取“金”为国号,以示压倒过“辽”。

元:据《元史》记载,“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取《易经》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为号,有大、首等意思。但也有人认为与蒙古人的风俗与图腾有关,有的还认为与佛教有关。

明:明太祖朱元璋是继承郭子兴的元末起义军而发展起来的,郭子兴属于白莲教组织。白莲教宣称“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将要到来”,借以鼓舞人民反对黑暗的元朝统治,所以又称“光明教”,其首领韩山童自称“明王”(其子韩林儿称“小明王”),都体现其教义宗旨。朱元璋不仅曾经信仰白莲教,而且承认自己是白莲教起义军的一支(曾为小明王左副元帅)。朱元璋取得政权后,国号便称“明”。

清:满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时建立金国,明末势力复强,重建金国(后金)。后金为了向外扩展,割断了同明朝的臣属关系,清太宗皇太极把“女真”改为“满州”,把“金”改为“清”。至于改变的原因,史学家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是皇太极要避免引起尖锐的矛盾。

补:

王莽原被封为新都候,所以国号叫“新”。

五胡十六国:

先说汉(赵),刘渊(匈奴)声称自己是汉室甥亲(汉代有公主和亲匈奴),所以继承汉祚,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祀之,所以称汉

再说成,李雄在益州(今四川成都)自称成都王,后称帝,故号成

苻健遂攻占长安,据有关陇(故秦地)。是以称为秦

羌族贵族姚苌于北地(今陕西富平县)自称秦王,后称帝,占长安,号不变

国仁据陇西并领秦,河二州牧,所以亦称秦

鲜卑慕容起于东北,华北,(故燕地)是以称燕

张氏领凉州刺史,据凉州,称凉

吕光经营西域入据凉州,亦称凉

段业为凉州牧、建康公。入据张掖,自称凉王

李氏据敦煌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凉公,并设官建号,发兵攻下玉门以西各城,控制了西域,称西凉

石勒据河北(故赵地),319年称赵王,后称帝

夏朝(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约前17世纪初)其中心区域在今天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

商朝(约前17世纪初——约前11世纪)其统治中心位于今天的河南中部。商朝前期,因长时间的内乱,都城也多次迁徙。至盘庚即位后,将国都迁往殷(今河南安阳),才稳定了统治。此后,商朝出现过“武丁中兴”。但到商末纣王时,终因暴政而亡国。

西周
(约前11世纪初—前771年)
经过周文王时期的准备,周武王推翻了商朝,建立了西周王朝。定都于镐(今陕西西安市西南沣水东岸,西周初,周公平定了东方叛乱,推行了分封制和宗法制等重要制度。西周确立了天子之下的文臣、武官体制;其刑罚制度更加完备;保持了“西六师”和“东八师”两支军队。西周中叶后,各种矛盾激化,出现“国人暴动”和“共和行政”。宣王时虽一度号称“中兴”,但到公元前771年,幽王终于亡国。次年,平王东迁,西周历史结束。

西周的农业较前代有所进步,工具改良,耕作技术提高。其土地制度为奴隶主阶级国有的井田制。西周时期,手工业在门类和技术上都有所扩大和进步,尤其表现在青铜铸造、制陶以及纺织业上。其商业仍主要服务于贵族,即“工商食官”,但民间以物易物的贸易也初步发展。

东周
公元前771年,犬戎杀幽王,灭西周。翌年(即BC770年),幽王太子宣臼由镐京迁都于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迁后之周王朝为东周。周赧王59年(BC256年),东周为秦所灭,共传二十五王,历时五百一十五年。

春秋
(前770年-前256年)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政治、经济地位沦丧,仅成为形式上的天下“共主”。取而代之产生了大国争霸的局面,先后出现所谓“春秋五霸”。在此期间,大国纷争,小国追随,战争不息;同时,也产生了反战性质的弭兵运动。

春秋时代,以铁器、牛耕的出现为标志,表明社会生产力获得显著的发展。原有的井田制逐渐瓦解,私有土地则日趋强大。在此基础上,不仅产生出封建生产关系,而且爆发了新兴地主力量向奴隶主贵族的夺权斗争,如田氏代齐、三家分晋等等。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春秋时期,文化空前发展,诞生了孔子、老子等伟大的思想家;天文历法、数学及医学等科技领域也取得了许多新成就。

战国
(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进入战国之后,各诸侯国为了壮大自身,并与对手争雄,纷纷进行改革变法运动,其中又以秦国商鞅、魏国李悝及楚国吴起等变法最著名。于是,封建制度得到确立。战国“七雄”之间激烈兼并战争的不断发展,变法最为彻底的秦国逐渐压倒对手,终于导致了秦国在公元前221年对天下的统一。

战国岁月,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铁制农具普遍使用,水利灌溉设施深受重视;手工业规模、种类及技术都较前进步;商业及城市经济也显著活跃,并出现了金属货币广泛流通的现象。 战国时代,思想文化进一步活跃,“百家争鸣”,儒、法、道、墨、阴阳、名、农及兵家等学派相互交锋;文学、史学及艺术领域成就辉煌璀璨;科学技术继续发展。

秦朝(前221年-前206年)

秦始皇在灭亡六国之后,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集权王朝。秦始皇一方面创设了影响深远的皇帝制度,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广郡县制;另一方面,又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如:统一文字、度量衡及货币,销毁兵器,决通川防,广修驰道以及“焚书坑儒”等等。随着进一步北征匈奴、南服百越等措施的实行,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形成。

秦朝的统治极其残暴,无休止的兵役、徭役以及暴虐的刑罚,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特别是到秦二世当政时期,其统治更加黑暗。于是,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终于将秦朝推向灭亡之路。

秦始皇,赢政,赵氏(因生于赵国而取以为氏),名政,生于公元前259年,死于公元前210年,享年54岁。公元前247年,其父庄襄王(名子楚)死,赢政代立为秦王,时年十三,秦王政二十六年(BC221年),秦灭六国而统一全国,秦王政改称始皇帝,定都于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秦始皇三十七年(BC210年),赢政死于巡行途中,年五十。二世胡亥嗣立。二世三年(BC207年)八月,宦官赵高杀胡亥玄立子婴(胡玄兄之子)。是年十月(秦历岁首,公历为BC206年),子婴降于刘邦,秦亡。

秦人祖先原为西方古老部落,周孝王时,其酋长非子为周人养马于 、渭之间,被赐姓为赢(又称秦赢)。周宣王时,秦部落酋长庄公及昆弟五人,奉周王命,率兵七千,大破西戎,被称为“西垂大夫”。至西周末,秦襄公始建立奴隶制国家,因其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始被平王封为诸侯,并赐以岐西之地。春秋时期,秦德公迁都于雍(今陕西凤翔);秦穆公时,国势强盛,成为诸侯大国。战国时期,秦孝公任用法家商鞅实行变法革新,为封建制经济和封建政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后,秦国日益强大,至秦王政,先后灭掉韩、赵、魏、燕、楚、齐六国,统一了全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

西汉(前206年-公元25年)

夏:夏代亦多次迁都,洛阳占有重要地位
商:商代先后迁都五处,但主要的三处则分别是西亳、亳与殷,西亳即今洛阳偃师商城.
西周:长安
秦:咸阳
西汉:长安
东汉:洛阳
曹魏:洛阳
蜀汉:成都
孙吴:杭州
唐:长安,洛阳
宋:开封
金:北京
元:北京
明:南京,后迁北京
清:北京


首都是什么意思?
1927年民国政府定都南京,将南京称为首都,至此中国第一次有了“首都”的称呼,并将该词沿用至今。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北平改名为北京。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

很奇怪的现象,历朝历代为啥很少把国都定在南方?
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孕育其中、熠熠生辉。“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朝代更迭的频率较高。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历朝历代往往选择在北方建立国都,而很少将都城定在南方。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从地势地形来看,北方在中国传统风水学中具有特殊意义,被认为是龙脉汇聚...

历代开国皇帝选国都,为何爱选西安,洛阳,南京,北京?
其实,历朝历代的都城绝对不能随便选。如果随便选,一旦被人攻破,那国家民心尽失,离着灭亡也就不远。就比如说楚汉相争,项羽都城很轻松被人灭掉,就无法聚集民心。历朝历代选国都,一定要考虑这几个因素:有山,有水,有王气。为什么要有山呢?其实,这主要从护卫都城的方面来看,因为我们知道,一个...

明朝都城为什么要设在北京仅仅是抵御边境那么简单吗
3. 朱棣迁都北京后,依然喜爱带兵打仗,把北方的少数民族逼得远离长城,而成祖也十分重视长城的修建,之所以把北京作为国都,主要是因为有了宋朝的前车之鉴。历朝历代把南京作为首都的国度都是短暂的。4. 所以,为什么要把首都定在北京,这对中国的发展有何影响?一、守边镇夷1、疾病越来越严重中国历朝...

有哪些朝代在西安定都呢?
那么到底有那些朝代在此定过都?长安是西安的古称,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被称为“京”的都城,在最早时期的商代,当时的周文王就定都于此。而周武王即位之后再建镐京合称丰镐,因此西安的简称镐既源于此。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在渭河南岸、阿房宫北侧的基础上兴建未央宫,同年国都迁移到此,因...

北京在历朝历代的名称都是什末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别称。蓟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克商以后,封帝尧之后于蓟,封召公]于燕。另说周以前就有燕国,后燕并蓟,以蓟城为国都,这就是现在北京的前身。秦灭燕之后,设置蓟县,故址在今北京城。幽州远古...

北京历朝的称法是什么?哪位高人能告诉我...
春秋战国:蓟 秦汉:渔阳郡 唐:幽州 辽:南京 金:中都 元:大都 明:京师 清:京师 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北京 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北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

?6?中国历朝如何选址定都?
纵观中国历史,在明朝之前的历代中土华夏王朝在定都问题上往往讲究地理上的“不偏不倚”,这符合儒家所倡导的中庸之道。周、秦、汉、晋、隋、唐、宋,都定都于华夏文明核心区的关中或中原,“处中国而治四方”。没有一个王朝像明朝那样将国都定在偏处蛮族游猎边缘地带的幽燕之地。这绝非偶然,...

国首 - 各个国家的首都是什么?
首都,又称国都、首要城市或行政首府,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和中央政府所在地的政治称谓。1927年民国政府定都南京,将南京称为首都,至此中国第一次有了“首都”的称呼,并将该词沿用至今。首都通常是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政治和经济活动的中心城市,各类国家级机关集中驻扎地,国家主权的象征城市。

为什么历朝历代的国都都不在南方
中国古代历史上建都城一般是有山有水,易守难攻,有险可守是很重要的,例如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就是在应天(今南京)建都,就是认为应天有长江天险,历来都是北方游牧部落最头疼的问题,因为他们擅长骑兵,南方大山,大河,多不宜攻克,并且皇帝建都,都派朝中最擅长奇门遁甲,天文地理的人,选择有王气...

北流市13661993907: 中国历代首都 - 搜狗百科
向伯万应:[答案] 一、西安:十朝古都(西周、西汉、前赵、西魏、北周、隋、唐)二、北京:六朝古都(后燕、辽、金、元、明、清)三、洛阳:十三朝古都(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元魏、隋、唐(包括武周)、后梁、后唐...

北流市13661993907: 谁知道我国历朝历代的首都啊很疑惑
向伯万应: 夏朝(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都城在阳城,今河南登封东. 商朝(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都城在毫,今河南商丘北.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到殷...

北流市13661993907: 写出我国古代各朝代名称、建立时间和都城按顺序写出我国古代(夏—清)各朝代名称、建立时间、都城 -
向伯万应:[答案] 中国历史朝代简表 朝代 起止年代 创建人 都 城 黄帝尧舜禹 约170万-4000年前 黄帝尧|舜 / 夏朝 前2100-1600 启 阳城 商朝 前1600-1100 汤 亳→殷 西周 前1100-771 武王 镐 东周 前770-256 周平王 洛邑 春秋 前770-476 / 洛邑 战国 前475-221 / / 秦朝 ...

北流市13661993907: 我国古代有哪些城市曾经是首都?
向伯万应: 一、西安:十朝古都(西周、秦,西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 二、北京:六朝古都(后燕、辽、金、元、明、清) 三、洛阳:十三朝古都(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 四、南京:六朝古都(孙吴、东晋、刘宋、萧齐、萧梁、陈) 五、杭州:五代十国中的吴越与南宋在此建都 六、安阳:七朝古都:(商朝、后赵、前燕、冉魏、南燕、东魏、北齐) 七、开封:七朝古都(魏、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朝) (以上为七大古都) 八、咸阳:(秦国、秦) 九、广州(南粤王、南汉) 十、成都(蜀汉, 前蜀,后蜀) 十一、大理(大理国) 十二、银川(西夏) 十三、沈阳(后金,清朝).

北流市13661993907: 历史夏朝开始,中华历朝历代都城分别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请用现在的地名. -
向伯万应:[答案] 朝(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 都城在阳城,今河南登封东. 商朝(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 都城在亳,今河南商丘北.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西周(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都城在镐京,今陕西西安西....

北流市13661993907: 从夏朝开始,中华历朝历代都城分别在现在的那个地方?请用现在的地名. -
向伯万应:[答案] 夏朝(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都城在阳城,今河南登封东. 商朝(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都城在毫,今河南商丘北.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都城在镐...

北流市13661993907: 中国历史上共有几个城市做过国都???
向伯万应: 中国历代首都: 夏——阳城(今河南登封东) 商——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 都城在亳,(今河南商丘北),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

北流市13661993907: 中国历史上哪些朝代把北京作为首都 -
向伯万应:[答案] 春秋 战国时期 为燕国国都,当时称为 蓟 .* 辽代 为陪都,称 燕京 .* 金朝 (1115年 - 1234年)自金世宗起至1217年为 中都 .* 元朝 为 大都 .* 明朝 自 永乐帝 起为首都,称为 京师 .* 清朝 入主中原后亦把北京作国都.* ...

北流市13661993907: 中国历来首都中国历史首都设在北京的朝代有多少?首都北京到现在有多少年的历史?历史上的朝代首都大多都设在哪里? -
向伯万应:[答案] 1.战国的燕国的都城在今北京附近. 2.金朝时北京为中都.定都北京. 3.元朝忽必烈也在北京定都叫大都.1368年改大都为北平府; 4.1403年明朝明成祖朱棣将他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也叫北京.后来他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