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凭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2009年河南 语文试题~

四、作文(50分)
(1)《文心雕龙》中有言:“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这句话是说,人是有喜、怒、哀、惧、爱、恶、欲其中性情的,受到外界的刺激就会有不同的反应,从而流淌于文字的字里行间,者食多么自然的事。是呀,我们谁没有这样的经历呢!回想已走过的人生岁月,我们怎能不心生感慨呢?请以“疼然回首”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文中不得出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在家下读书的女孩,总觉得自己屈才。和班上的同学比,自己的成绩稍差,她就抱怨老师的“水平太低”;参加县里的中学生作文比赛没获奖,她又埋怨比赛组织者“有眼无珠”;父母过早双亡,兄妹相依,她更是责怪当局长的哥哥不设法把她送到省城更好一点的中学读书。一天,友人倾听了她的哭诉,沉默了许久,才说:“为什么我听到的全都是别人的错误和责任呢?每个人在他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都应该学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让自己对自己负责啊。”
请以“对自己负责”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作文。

欧阳修《老苏先生墓志铭》对苏洵的评价:

禀厚志悫(què )----------
禀性淳厚,志趣恭谨。

意思是:人具有各种各样的情感,受了外物的刺激,便产生一定的感应。心有所感,而发为吟咏,这是很自然的。

出自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明诗第六》。

原文: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昔葛天氏乐辞云:“《玄鸟》在曲。”黄帝《云门》,理不空绮。至尧有《大唐》之歌,舜造《南风》之诗。观其二文,辞达而已。

译文:

人具有各种各样的情感,受了外物的刺激,便产生一定的感应。心有所感,而发为吟咏,这是很自然的。从前葛天氏的时候,将《玄鸟歌》谱入歌曲;黄帝时的《云门舞》,按理是不会只配上管弦而无歌词的。到唐尧有《大唐歌》,虞舜有《南风诗》。这两首歌辞,仅仅能做到达意的程度。

扩展资料

《明诗》是《文心雕龙》的第六篇。本篇主要讲四言诗和五言诗的发展历史及其写作特点。全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诗的含义及其教育作用(第一段)。

第二部分讲先秦到晋宋的诗歌发展情况,分四个阶段:追溯诗的起源和先秦诗歌概况(第二段);讲汉代诗歌的发展及五言诗的起源(第三段);讲建安和三国时期的诗歌创作情况(第四段);讲晋宋以来诗歌创作的新变化(第五段)。

第三部分总结上述诗歌发展情况,提出四言诗和五言诗的基本特色和历代诗人的不同成就,附论诗歌的其他样式(第六段)。

《明诗》是刘勰文体论方面的重要篇章之一。刘勰对四言诗和五言诗所总结的“雅润”、“清丽”四字,比曹丕讲诗的特点是“丽”,陆机讲诗的特点是“绮靡”有所发展。

除了表现形式的特点,刘勰还强调诗歌“持人情性”和“顺美匡恶”的教育作用,而不满于晋宋以后诗歌创作中形式主义的发展倾向;认识到诗的产生是诗人受到外物的感染而抒发情志;对作家作品的评价,能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等。这是较为可取的。

刘勰对《诗经》是很尊重的,本篇对《诗经》的内容和形式虽然都谈到了,但局限于前人旧说,没有提出什么新的见解。这说明刘勰对《诗经》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是认识不够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心雕龙



我知道其大意是——人是有喜、怒、哀、惧、爱、恶、欲之七种性情的,受到外界的刺激就会有所不同的反应,从而流泻于诗文的字里行间,强调感情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感物吟志”,是指为外物所感当然,这里的“物”也不是泛指存在的一切事物,而是特指能触动诗人情感的“外物”;而吟唱情志(此处“感物”是“感于物”的意思,亦即“应物斯感”)诗人性情的自然而然流露,倡导的是一种以情为本的“志”。
感兴论的实质是把世界当作有生命的主体,审美是自我主体与是世界主体间的交互感应而达到的最高境界。中华美学认为审美不是主体对客体的认知和征服,不是自我膨胀和自我实现,而是自我与世界的互相尊重`和谐共处和融合无间。由于把自然当作交往的主体,中国艺术早在魏晋时期就发现了自然美,山水田园诗歌和绘画发达,而西方艺术对自然美的发现要在近代。


岳阳楼记全文 注释
他明写景,暗写自己对人生沉浮的看法,并劝老朋友要拿得起、放得下,做一个“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洒脱人。在范仲淹看来,人的一生无怪乎有两种活法,一种是“以物喜,以已悲”。像那些迁客骚人,因洞庭湖之景或喜(第四段)或悲(第三段),“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历代文论谈谈对物感说的认识
大大丰富了“物感”说的理论内涵。而它成熟却在齐梁时期,对之作出巨大贡献的是刘勰和钟嵘。刘勰对此展开详尽论述,把“物感”说发展到较为完满的地步。其《文心雕龙》之《明诗》中云:“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强调了四季自然景物对人类情感与精神的感应作用,“禀情---感...

《宿建得江》诗及诗意
日暮客愁新”吗?“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孟浩然的这首小诗正是在这种情景相生、思与境谐的“自然流出”之中,显示出一种风韵天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艺术美。http:\/\/www.chinese163.com\/Html\/Article\/11611.html ...

率志委和,理融情畅——浅析刘勰的文学创作观(之二)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咏志,莫非自然”。“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神思方运,万涂竞萌”,作家带着情感审美去观照天地万物,因而“触兴致情”,这时,各种思绪纷至沓来,跃动不定,飘忽不稳,而与之相随的知觉意象也纷纭复杂,处于无序化、非组织化状态。情与景、心与物两者相隔离,处于...

孟浩然诗词分析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孟浩然的这首小诗正是在这种情景相生、思与境谐的“自然流出”之中,显示出一种风韵天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艺术美。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

古诗《宿建德江》的全文翻译是什么?
白话译文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宿建德江》【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的诗意是什么?
这题我会!《宿建德江》的诗意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作。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原文: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译文: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

岳阳楼记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

孟浩然生平及《宿建德江》的详细分析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孟浩然的这首小诗正是在这种情景相生、思与境谐的“自然流出”之中,显示出一种风韵天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艺术美。 孟浩然(689~740) 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曾隐居鹿门...

《宿建德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宿建德江》这首古诗我还有印象,应该是小学高年级学习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1、如果简要的写表达的情感,可以这么写:表达了作者的羁旅之思,抒发了作者客居异乡的孤寂、愁闷之情。2、如果要求写细一点的话,可以这么写:《宿建德江》这是...

炉霍县15678329287: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
车姜双汰:[答案] 我知道其大意是——人是有喜、怒、哀、惧、爱、恶、欲之七种性情的,受到外界的刺激就会有所不同的反应,从而流泻于诗文的字里行间,强调感情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感物吟志”,是指为外物所感当然,这里的“物”也不是泛...

炉霍县15678329287: (1)《文心雕龙》中有言:“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这句话是说,人是有喜、怒、哀、惧、爱、恶、欲其中性情的,受到外界的刺激就... -
车姜双汰:[答案] 【例文一】只待蓦然回首 在生命的纵横阡陌,踽踽而行,或见落花翩跹衰草盘桓,或经流水人家榆柳娉婷,或恍然听见悠远山谷中传来的黄鹂声声清啼,或一路尘满客袍.在行途的终止,我站定身子,蓦然回首,曾经的舟车劳顿原来是用以抵化一个...

炉霍县15678329287: 人禀七情,应物而动.物色三动,心亦摇焉.的意思 -
车姜双汰: “人禀七情,应物而动.物色三动,心亦摇焉.”的意思是:人有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性情,随着外物而变化.外物声色发生变化,心情也随之改变.即指人的不同性情、心境会受外界事物的影响和激发. 出自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

炉霍县15678329287: 古诗《宿建德江》的内容是什么? -
车姜双汰: 古诗《宿建德江》的内容如下: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译文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2、作者唐...

炉霍县15678329287: 宿建德江古诗意思解释? -
车姜双汰: 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宿建德江》孟浩然 〔唐代〕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翻译: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落时新愁又涌上了心头.原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

炉霍县15678329287: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残山剩水.枯藤老树.夕阳西下.景触情情触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车姜双汰:[答案] 多处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是诗人对世间感慨之情

炉霍县15678329287: 雨夜 张咏 赏析 帘幕萧萧竹院深,客怀孤寂伴灯吟.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 -
车姜双汰:[答案] 鉴赏 听听那冷雨…… ——张咏《雨夜》赏读 【北宋】张咏 帘幕萧萧竹院深,客怀孤寂伴灯吟. 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 暗示了诗人怀乡情愫之深沉.“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文心雕龙·明诗》),如此“山雨欲来风满...

炉霍县15678329287: <<宿建德江>>诗的分析. -
车姜双汰: [简析] 这首诗写了江边夜景,表现了诗人的旅愁. 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即移动小船;“泊”指停泊夜宿;“烟渚”,烟雾朦胧的小洲.这一句点了题,介绍了诗人观赏景物的立足点.次句“日暮客愁新”,“日暮”即黄昏时分,“客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