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铭和唐太宗以前入碑的字体有什么不同?

作者&投稿:晏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唐太宗经常用什么字体写碑~

行书。

唐以前碑刻者为篆、隶、楷书,而行书入碑,应自唐太宗始。《晋祠铭》全称《晋祠之铭并序》,唐太宗撰文并书《晋祠铭》,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块行书碑。

中国历代皇帝中,字写的好的不乏其人,但称的上真正书法家的却为数不多,如唐太宗李世民、赵佶、赵构等几位而已。 唐太宗李世民(597—649)留下了二件书法名作,均为刻石,一是《晋祠铭》,另一件就是《温泉铭》。《温泉铭》由唐太宗撰文并书,刻于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8年),原石已佚。关于唐太宗学书,书史上有一个故事:“帝(唐太宗)常病戈法难精,乃作戬字空其右而命虞世南填之。以示魏征曰‘朕学世南似尽得法?’征曰‘'惟戬字戈颇逼真’”。一语正中唐太宗之要害。 虞世南书法师智永,得二王之法,唐太宗问书于虞,自然也属二王正脉了。唐太宗酷好右军书,利用特权广收右军真迹,朝夕赏玩。又命萧翼由山阴僧辩才处赚得《兰亭序》真迹,死后是否殉葬在昭陵,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唐太宗没有辜负他的优越条件,他的行书深得右军法,雍容遒丽,笔法生动,写此铭时,唐太宗已到晚年,故而书法圆熟流利,浑然天成。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唐以前碑刻者为篆、隶、楷书,而行书入碑,应自唐太宗始。这不仅仅是权力的原因,更是唐太宗作为君主"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体现。 我国书法史上,以行书刻碑的首创人物是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他不仅把我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而且身体力行倡导书法,促使唐代书法成为我国书法史上辉煌的一页。 太宗于日理万机之暇,酷好翰墨,尤爱王羲之之书,曾自撰《王羲之传》,并下诏内府金帛,征求羲之遗墨,于是物聚于所好,不数年间,各方进献,得正书五卷,草书五十八卷,其中真伪杂陈,更命魏徵、虞世南、褚遂良甄别,又命韩道政、冯承素等精工摹拓,王字遂风行于天下。他每得二王帖,就叫诸王子临摹数百遍,对《兰亭序》更是着了魔似的朝夕揣摩,甚至携归昭陵……。“上有所好,下必甚矣焉”。唐太宋的崇王,虽有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但由于他的喜好,使初唐书风无不纳入王羲之的翼下。加上他以书取仕,使书法广为普及,所以客观上,他对我国书法艺术的繁荣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太宗之书初师承于隋之书家史陵,据《金石录》谓:“陵善正书,笔法精妙不减欧、虞。”又经常与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切磋书艺,并云:“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惟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这反映了唐太宗的书法观,亦是相当开放的。后钟意于羲之,朝夕临摹,尤笃爱右军《兰亭稧帖》,置之枕边,常于半夜直把烛临之,书遂大进。太宗善行、草及飞白,尤善临古,殆于逼真,《山谷题跋》谓:“太宗英睿不群所学辄便过人,末年诏敕,有魏晋之风,亦是宝贵后不能不废学尔。”传世作品有《晋祠铭》、《温泉铭》等。 李世民《温泉铭》拓本 巴黎国立图书馆 《温泉铭》是唐太宗为骊山温泉撰写的一块行书碑文。此碑立于贞观二十二年《六四八),即唐太宗临死前一年。原石早佚,从记载上看,唐代《温泉铭》原拓不下几十部,尾题“永徽四年(653年)八月三十一日圉谷府果毅(下缺)”墨书一行,证知确为唐初物。后来原拓失传,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道士王圆箓于甘肃莫高窟第一十六窟发现藏经洞(今编号为第一十七窟),里头就有三件唐拓本藏敦煌石室,其一为唐太宗行书《温泉铭》,残存五十行,另两件为欧阳询《化度寺碑》和柳公权《金刚经》,也是残本。可惜这三件东西现在都不在国内,《温泉铭》、《金刚经》及《化度寺》之前两页,早被伯希和劫往法国,今藏巴黎国立图书馆,《化度寺》的后十页被斯坦因先于伯希和劫往英国,今藏伦敦大英博物馆。 《温泉铭》书风激越跌宕,字势多奇拗。俞复在帖后跋云:“伯施(虞世南),信本(欧阳询)、登善(褚遂良)诸人,各出其奇,各诣其极,但以视此本,则于书法上,固当北面称臣耳。”对其评价极高。此碑书风不同于初唐四家的平稳和顺,而有王献之的欹侧奔放。有人认为太宗书法在大王和小王之间,但从作品看似更多地得之于王献之。然而,出于帝王的威严,他对王献之却极为不恭,曾云:“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他讥讽小王之动机,后被宋米芾窥破,米芾《书史》中说得很清楚:“太宗力学右军不能至,复学虞行书,欲上攀右军,故大骂子敬”。唐太宗扬大王抑小王,曾影响了初唐的书坛,直至孙过庭《书谱》亦据此论。这一过错,一方面因抑制使激厉、奔放一路的书风暂时隐匿,另一方面也使志气平和的大王书风逐渐抹上了宫庭色彩,而渐失光辉。 唐太宗习字作书,有其独到的方法,其《论书》说:“今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尔。吾之所以为皆先作意,是以果能成也。”《屏风帖》深得右军草书意趣及使转形势,所不足者正是骨力稍弱。盖草书走笔疾书,最难求者正是骨力,习草书最当体会。
希望采纳

  我国书法史上,以行书刻碑的首创人物是唐太宗李世民。唐以前碑刻者为篆、隶、楷书,而行书入碑,应自唐太宗始。这不仅仅是权力的原因,更是唐太宗作为君主"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体现。
  钱泳《 书学 》谓:“古来碑者,在汉、魏必以隶书,在晋、宋、六朝必以真书,以行书而书碑者,始于唐太宗之《晋祠铭》,李北海继之”。唐太宗行书碑刻除《 晋祠铭 》外,还有《 温泉铭 》周原石久佚,所以前人论之极少。

钱泳《 书学 》谓:“古来碑者,在汉、魏必以隶书,在晋、宋、六朝必以真书,以行书而书碑者,始于唐太宗之《晋祠铭》,李北海继之”。唐太宗行书碑刻除《 晋祠铭 》外,还有《 温泉铭 》周原石久佚,所以前人论之极少。

温泉铭为唐太宗李世民手书碑刻拓本,是唐太宗为骊山温泉撰写的一块行书碑文,原石已遗失。拓本原藏敦煌藏经洞,现藏于巴黎国立图书馆。温泉铭是我国书法史上第一部行书刻碑。


九成宫醴泉铭的介绍
九成宫醴泉铭是唐代碑刻,公元632年镌立于麟游(今陕西宝鸡麟游县)。魏徵撰文,欧阳询正书。 记述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醴泉之事。笔法刚劲婉润,兼有隶意,是欧阳询晚年经意之作,历来为学书者推崇。第一段的注释13是错的,原碑文是“穷泰极侈”不是“奢”,第二段是“迩”不是“弥”,缺少...

九成宫醴泉铭是谁的传世作品
“九成宫醴泉铭”是由唐宰相魏徵撰文,记述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醴泉之事。由当时著名大书法家欧阳询书,书法正楷。是欧阳询的书法传世作品。

九成宫醴泉铭拼音
九成宫醴泉铭拼音介绍如下:九成宫醴泉铭的读音为jiǔ chéng gōng lǐ quán míng。该碑文写于唐太宗时期,当时唐朝正处于繁荣时期。九成宫醴泉铭是一篇具有代表性的碑文,其书法艺术价值非常高。文章用词典雅,句式工整,表现出作者高超的文学修养和艺术才华。同时,该碑文还具有历史价值,记录了唐朝时期...

醴泉象征意义
泰山醴泉,一位于泰城上河桥西侧天书观遗址内,二位于岱庙内。天书观是泰山脚下著名道观之一,始建于宋大中祥符元年,初名乾元观,后改为天书观,是宋真宗封禅泰山的历史见证。醴泉有多重涵义:1、唐太宗在九成宫(今陕西麟游)避暑时掘地成井,命名“醴泉”,后魏征为文,欧阳询书写成《九成宫醴泉...

九成宫醴泉铭怎么读
九成宫醴泉铭,是秘书监检校侍中魏徵奉皇命撰写的铭文。铭文记载了贞观六年,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的盛景,以及他对国家治理的成就。这里曾是古代皇帝的避暑胜地,宫殿壮丽,池塘清澈,环境宜人。太宗以其文治武功,统一了四方,受到万民敬仰,但深知功绩非一人之力可得,而是天地之助。他拒绝修建豪华的离宫...

九成宫醴泉铭的作者是谁
《九成宫醴泉铭》叙述了“九成宫”的来历和其建筑的雄伟壮观,歌颂了唐太宗的武功文治和节俭精神,介绍了宫城内发现醴泉的经过,并刊引典籍说明醴泉的出现是由于“天子令德”所致,最后提出“居高思坠,持满戒盈”的谏诤之言。《九成宫醴泉铭》结体修长,中宫收紧,四边开张,左敛右纵,化险为夷。字形随...

九成宫醴泉铭多少字
最后提出了“志存高远,满戒利禄”的告诫。创作背景唐太宗贞观五年,唐太宗李世民下令修复隋文帝仁寿宫,后改名九成宫。次年,唐太宗来到九成宫避暑。在参观宫殿里的太官庙时,他遇到了一股清泉。他高兴之余,于贞观六年命魏徵书写,欧阳询刻碑。按《九成宫醴泉铭》:“贞观年间,隋仁寿官改为九成宫,水...

九泉宫醴泉铭简介50字
九泉宫醴泉铭是由魏徵撰文、欧阳询正书记述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醴泉之事的碑铭,笔法刚劲婉润,历来为学书者推崇。~\\(≧▽≦)\/~啦啦啦欢迎追问,热烈求采纳!!!

九成宫醴泉铭记录什么事
记述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醴泉之事。

九成宫醴泉铭是什么朝代
《九成宫醴泉铭》是唐贞观六年(即公元632年)由唐代著名谏官魏征撰文、著名书法家欧阳询书写完成的楷书作品,记述了唐太宗李世民在九成宫(唐代第一离宫,位于今陕西宝鸡市麟游县)避暑时发现醴泉(泉水)之事。

宜良县19680953212: 唐太宗精擅书法,经常以什么字体写碑? -
郟索米福: 唐太宗李世民最崇拜的书法家是王羲之,太宗擅长行书,写碑多以行书和行楷为主.《晋祠铭》用行楷.《温泉铭》用行书,风格与王羲之有点神似.

宜良县19680953212: 唐太宗精湛书法,经常以什么字体写碑? -
郟索米福: 唐太宗李世民之书初师承于隋之书家史陵,又经常与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切磋书艺,后钟意于王羲之. 唐太宗李世民善行、草及飞白,尤善临古,殆于逼真;传世作品有《晋祠铭》、《温泉铭》等. 1,《晋祠铭》: https://gss0.baidu....

宜良县19680953212: 唐代宗精擅什么书法 -
郟索米福: 唐太宗一生酷爱王羲之书法,其人有文韬武略,但在书法上的悟性却不高.在书法上毕生学习王羲之,只得皮毛,有《晋祠铭》、《温泉铭》等传世,开创行书入碑之先河(后人多言其楷书功力不够). 另外,他在王羲之确立其书圣地位的过程...

宜良县19680953212: 唐代著名书法家 -
郟索米福: 唐代书法 在书法发展史上,唐代是晋代以后的又一高峰,此时,在真、行、草、篆、隶各体书中都出现了影响深远的书家,真书、草书的影响最甚.真书的书家大多脱胎于王羲之,但又兼魏晋以来的墨迹与碑帖的双重传统,渐王家书派中脱颖而...

宜良县19680953212: 唐太宗擅长什么书法 唐太宗李世民擅长什么字体 -
郟索米福: 唐太宗擅长行书,行书相较于楷书而言,不那么正式,相较于草书而言,又不那么潦草,但是方便实用,又不失美观,是集楷书的艺术性和草书的快速书写的特点于一身的书法字体,因此,行书也叫行楷,或者行草.史料记载唐太宗李世民之书...

宜良县19680953212: 第六届全国少年儿童书信文化活动的题目有哪些? -
郟索米福: 滁州赛区组委会的“相约世博 放飞梦想”第六届全国少年儿童书信文化活动要求,时间7月1日—10月30日.题目自拟内容只要写世博的都行.参考资料:我是杜

宜良县19680953212: 《温泉铭》的行书有什么特点?
郟索米福: 《温泉铭》,刻于648年,也就是太宗去世的前一 年,原石1900年被发现在敦煌石窟,现今收藏在法国巴 黎图书馆.全文为行书,是唐太宗为骊山温泉撰写的一 块碑文. 《温泉铭》书风激越跌宕,字势多奇拗.此碑书 法不同于初唐四家的平稳和顺,而有王献之的欹侧奔 放.有人认为太宗书法在大王和小王之间,但从作品 观察应该是更多地取法小圣王献之.此铭尽管仍为王 法,但加上了大胆的发挥,所以此作品雍容和典雅之 中更显剑戟森严,凛然可畏之势,充分体现了这位雄 才大略、英明神武的封建帝王的风度.

宜良县19680953212: 隋唐时期的书法家有谁? -
郟索米福: 隋唐时书法史上鼎盛时期.隋代书法 隋代立国时间较短,书法虽臻于南北融合,但未能获得充分的发展,仅为唐代书法起了先导作用.隋书法家有僧人智永曾用30年时间,书写《真草千字文》800本,分送浙东各寺院.其书法传王羲之法而有...

宜良县19680953212: 著名的书法碑贴有哪些? -
郟索米福: 魏碑:《张猛龙碑》、《石门颂》、《泰山金刚经》 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王献之的《中秋帖》、王询的《伯远帖》、米芾的《苕溪帖》、杨凝式的《韭花帖》 楷书:欧阳询《九成宫碑》、褚遂良《雁塔圣教序记》、颜真卿《多宝塔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赵孟兆页的《天逸帖》 草书:孙过庭 《书谱》、智永《草书千字文》等

宜良县19680953212: 温泉铭是哪位帝王撰写
郟索米福: 《温泉铭》是唐太宗为骊山温泉撰写的一块行书碑文.此碑立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即唐太宗临死前一年.原石早佚,1900年发现于敦煌石窟,现藏于法国巴黎图书馆.《温泉铭》书风激跃跌宕,字势多奇拗.俞复在贴后跋云:“伯施(虞世南)、信本(欧阳询)、登善(褚遂良)诸人,各出其奇,各诣其极,但以视此本,则于书法上,固当北面称臣耳.”对其评价极高.此碑书法不同于初唐四家的平稳和顺,而有王献之的欹侧奔放.有人认为太宗书法在大王和小王之间,但从作品看似更多地得之于王献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