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斯大林格勒战役

作者&投稿:蓍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斯大林格勒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又称斯大林格勒会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转折点,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和规模最大的陆军战役之一。参战主要军队为苏联和纳粹德国。这场战役以参战双方伤亡惨重及对平民牺牲的漠视而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著名战役。

一般认为,该次战役包括下述几部分:德军对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现称“伏尔加格勒”)的大规模轰炸行动;德军攻入市区;市区的巷战;苏联红军合围;最终全歼德军及轴心国盟军。战争中总伤亡人数估计超过200万人。由于苏联政府害怕过高的伤亡统计会影响民众,因此在当时拒绝提供详细的伤亡数据。这场战役是二战欧洲战场的重要战略转折点:轴心国一方在这场战役中损失了其在东线战场的四分之一的兵力,并从此一蹶不振,直至最终溃败。对苏联一方而言,这场战役的胜利标志着收复沦陷领土的开始,并最终迎来了1945年5月对纳粹德国的最后胜利
红军反攻

苏军形成的“铁钳攻势”在围城期间,协助防卫B军群侧翼的德国、匈牙利、罗马尼亚等部队都要求其指挥部增加援助。例如匈牙利第2军团(装备和训练都很落后)负责防护斯大林格勒北部200公里长的地带。这使得其战线拉得非常狭长,甚至在有些地段,只有一个野战排来防守整整1-2公里的防线。而苏军在伏尔加河南岸保留了几个攻击点,这对B集团军构成了潜在的威胁。然而,希特勒过于关注攻城本身,拒绝了侧翼部队提出的增援要求。为此,德国陆军参谋总长弗朗兹·哈尔德表示了忧虑和异议,结果,希特勒便在9月底将其撤职,任命库尔特·蔡茨勒(Kurt Zeitzler)为新一任参谋总长。

到了秋天,负责斯大林格勒地区总体战略的红军统帅朱可夫开始在城外的南北两侧大规模集结兵力。德军的北侧显得尤为虚弱,因为那是由装备落后并且斗志不强的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军队组成的。朱可夫的策略是将德军继续牵制在城内,然后通过打击德军虚弱的外侧来将德军包围在斯大林格勒市区。这次战略的暗号是天皇星行动,这与针对德军中央军群的火星行动相呼应。

1942年11月19日,苏联红军开始实施天王星行动。由尼古拉·费多罗维奇·瓦图京大将(Nikolai Vatutin)指挥的主攻部队包括整整3个军团(第1近卫军团,第5坦克军团和第21军团),一共由18个步兵师,8个坦克旅,2个摩托旅,6个骑兵师和1个反坦克旅组成。在进攻的前夕,罗马尼亚部队似乎已有所察觉,不断向总部要求增援,但是遭到德军总部拒绝。负责防卫德军第6军团侧翼的罗马尼亚第3军团,由于在数量上处于绝对劣势并且缺乏精良装备,仅仅在战斗发起一天之内便被苏军粉碎。

11月20日,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南部发动第二轮攻势。负责防卫该地区的罗马尼亚第4军团便首当其冲遭到了攻击。主要由骑兵队组成的罗马尼亚人迅速被歼灭。此后苏军迅速向西推进,并于2日后在卡拉赫城区会合,完成了对斯大林格勒的包围。约25万德国、罗马尼亚和意大利的部队以及部分克罗地亚军队和雇佣兵陷入了这个包围圈中,同时也包括城中尚在战斗的数万苏军士兵。被包围的只是德军第6军团的一部分:约5万人的部队被分割在包围圈之外,另有名将赫尔曼·霍特领导的纳粹精锐,火炮威力强大的武装亲卫队机械化摩托军约五万人,离斯大林格勒仅廿五公里即无法再推近救援。苏军取得的成功的原因之一为所开发的新式武器:喀秋莎火箭炮(绰号“斯大林的管风琴”,外观是集束多炮管仿佛管风琴,发射时会嗡嗡作响仿佛教堂管风琴为敌军演奏葬仪哀乐),这种武器在摧毁敌军的坦克方面有着近乎完美的表现。卡秋莎火箭炮可以在一部机动车辆上同时发射多达48枚的火箭弹,这些火箭弹的落点之间只相差1米左右,因此极少有目标可以逃脱这种武器的攻击范围,德军友军巴尔干半岛集团军近30万大军几乎全无活口。

11月30日,希特勒在一次公开演说中表示决不会从斯大林格勒撤退。德军指挥部急于让德军在包围圈西部取得突破,然而德军空军司令戈林却声称空军有能力通过“空中桥梁”为第6军团提供补给。一年前在迭扬斯克包围圈中的成功空运纪录使得德军将领依然幻想通过强大的空军运输力量来维持第6军团的战斗力。然而两次空投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规模的不同。第6军团是当时全世界最大的军队编成单位,几乎相当于普通德国军团的两倍。另外,同时被包围的还有第4装甲军团的一部分。事实证明德国空军根本没有提供如此大规模部队的供给的运输能力。在克里特岛战役后,德国空军的实力一直未能得到恢复,而且其每天300吨的运输上限也无法满足两个军团每天500吨的需求。但希特勒仍然支持戈林的计划,并且再次强调被围困的部队决不能投降。

空投计划很快就遭受失败。严酷的天气条件和苏军强大的防空炮火使得德军的空中桥梁无法得以维系。据统计,德军只得到10%左右的所需物资,而且这些运输飞机还要从包围圈中运送伤病员回到后方。第6军团渐渐感受到饥饿的威胁。

而在另一面,苏军在不断加强对斯大林格勒的包围圈,而且开始了积极缩小包围圈的行动。12月份,德军部队组织的企图从南部解救被围部队的冬季风暴行动遭到了苏军的成功阻击。俄罗斯严酷的冬季开始展现其恐怖的威力。伏尔加河面的冰层逐渐变厚,因此苏军可以更加便利地补给己方部队。而包围圈中的德国人却消耗了所有取暖的燃料和医疗用品,每天都有数千名士兵死于饥饿、严寒和营养失调。

1943年1月,苏联红军发起了又一轮攻势,代号为土星行动,试图突破顿河地区的意大利军防线,并攻取罗斯托夫。如果这次行动成功,德军南方集团军的余部将被完全围困在高加索地区。德军建立了一种流动性防御体系,使得少数单位的部队就可以防御住各个城镇。苏军始终未能接近罗斯托夫,但是这次行动迫使曼施坦因将A集团军滞留在高加索地区,并且与斯大林格勒相隔250公里以上。事实上,第6军团已经完全失去了增援。但是这一消息并没有透露给城中的士兵。一些军官试图说服保卢斯不顾希特勒的命令而迅速突围。但是保卢斯害怕背上违抗军令的罪名,因此坚持按兵不动。


[编辑] 苏联获胜
被过滤广告
德国陆军元帅保卢斯“第6军团无线电台即将关闭!俄军已经攻占!打垮布尔什维克万岁,天佑德意志!”1943年2月1日,被包围的第6军团,向柏林发出最后感动德国人的著名电报,从此断讯并投降。

深陷重围的德军开始从斯大林格勒郊区向城区收缩防守。Pitomni机场和古姆拉克机场(Gumrak)的陷落意味着德军的空中运输和伤员撤退行动的彻底结束。德军的食物和弹药都极度匮乏。尽管如此,德军仍然顽强抵抗,因为他们相信苏联人会处死投降的军人。相反,苏联人也被包围圈中的德军庞大的数量感到惊讶,因此继续加强包围圈的巩固。在斯大林格勒城中再次爆发了激烈的巷战,不过这次被逼到绝路的是德国人。

1943年1月30日,希特勒授予保卢斯德国陆军元帅的称号。鉴于以往从来没有如此级别的德国将领被生擒,希特勒也希望保卢斯能够战斗到底或自杀殉国。但是,当苏军攻入德军设在百货商场内的司令部时,保卢斯选择了投降。1943年2月2日,被围困在斯大林格勒城中的其余德军宣布投降。91000名极度饥饿劳累的德军士兵被俘获。让苏军大为惊喜并同时让德军极为失望的是,战俘中包括22名将军。希特勒对这位新陆军元帅极为失望,并公开说“保卢斯差一步就要跨入光荣的殿堂,但是他还是选择了退却。”

投降的91000名战俘中,只有6000名得以生还,并回到了故土。由于大多数士兵本身已经营养不良,缺乏医治,加上红军将他们发配到苏联各地的战俘营中进行强制劳动,使得大多数人死于过度劳累和营养不良。十几位高级军官被带往莫斯科,用作苏联的政治宣传工具。包括保卢斯在内的军官们发表了反希特勒宣言,并向德军部队大肆宣传。瓦尔特·冯·塞德利茨·库尔茨巴赫将军甚至提出从德军战俘中组建一支反希特勒军队,但是苏联没有接受这个建议。直到1955年,这些高级战俘才被遣送回国。

尽管在战役结束前数星期,德国的官方媒体已经停止报导相关的有利消息,但德国民众还是直到1943年1月底,才了解到在斯大林格勒发生的悲剧。这并不是德军遭受的第一次打击,但是这次失败无论在规模还是在战略意义上,都是其他战役不可比拟的。2月18日,德国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在柏林发表了著名的Sportpalast 演说,鼓动德国国民接受总体战的理念,即利用全国的一切资源和力量来战斗到底。


斯大林格勒战役纪念币,2000年无论从什么角度评论,斯大林格勒战役都是二战中甚至人类战争史上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整个战役持续199天。由于战役规模太大,伤亡者人数始终无法得到准确统计。在战役最后阶段,德军仍然对苏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同时,苏军也几乎消灭了德军的精锐之师第6军团的全部和第4装甲军团部分。许多学者估计轴心国军队在这场战役中共伤亡60万人,其中包括:30万德国军队,15万罗马尼亚军队,7万意大利军队,5万匈牙利军队和5万左右的苏联投降部队。德军伤亡人数中阵亡和俘获的比例非常之高(96000人左右被俘)。同时,苏联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伤亡总数达到约30万人。在德军攻入城区的短短1星期内,超过4万苏联市民被杀,而在整个战役中牺牲的平民人数没有准确的统计,但可以说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为了纪念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这座城市在1945年被命名为“英雄城”。60年代,苏联在城外的山丘马马耶夫岗,树起了巨大的“俄罗斯母亲”纪念碑。塑像中就包括当时战斗时被炸毁的废墟。大谷物仓库和巴甫洛夫大楼等见证了非常激烈的战斗的场所,至今仍接待后人的参观。

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1013509.html

http://mil.news.sina.com.cn/nz/sdlglhz/index.shtml

http://www.militaryhistoryonline.com/wwii/stalingrad/default.aspx

斯大林格勒会战,又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中前苏联卫国战争的主要转折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和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战役包括下述部分:1942年5月德军横扫苏联西南地区,逼近斯大林格勒;德国空军对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的大规模轰炸行动;德军攻入市区;市区巷战;苏联红军反击;最终合围全歼轴心国部队。轴心国一方在这场战役中损失了其在东线战场四分之一的兵力,并从此一蹶不振直至最终溃败。对苏联一方而言,这场战役的胜利标志着收复沦陷领土的开始,最终迎来1945年5月对纳粹德国的最后胜利。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一次重大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1942年7月,德军逼近斯大林格勒(今伏尔加格勒),苏联军民展开了激烈的防御战。经过数月的战斗,苏联军民消耗了德军的有生力量,最终在1943年2月取得了胜利。这场战役是苏联卫国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军共损失了一百五十万人。


卫国战争?莫斯科保卫战?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
是的。前苏联的卫国战争(1941年6月22日—1945年5月8日)由一系列重大战役组成,其中就包括了莫斯科保卫战(1941年9月30日—1942年1月7日)、列宁格勒保卫战(1941年6月22日—1944年1月27日)和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17日—1943年2月2日)。莫斯科保卫战:http:\/\/baike.baidu.com\/view\/47...

决战斯大林格勒最后冻死在雪地的2个德国士兵叫什么
阿宝,包庇

再衰三竭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及详细词语解释
不能再振作。 例句 希特勒已到~之时,他对斯大林格勒、高加索两处的进攻已经失败。(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捩点》) 做任何事宜全盘详细规划,以求一举成功,否则再衰三竭,将难以有成。 相似词 江河日下,一蹶不振,每下愈况 相反词 一鼓作气,愈战愈勇,余勇可贾,百折不挠,屡败屡战 ...

求德国版《斯大林格勒战役》经典台词,给好评
士兵冲出屋子,拿着mp40想要加入战斗,他遇到了一名军官带领着一群士兵,士兵拿着枪跑过去:长官,你们要去哪里战斗?军官一把夺过士兵手中的枪然后摔在地上:士兵,我们输了,战争对我们来说已经结束了!

刘迟翻译生涯
刘迟的翻译生涯始于他独立翻译的影片《斯大林格勒战役》(上、下集)。这部描绘苏联卫国战争转折点的大型作品,内容广泛,特别是斯大林的台词挑战重重。为了确保翻译质量,他投入大量时间,深入研究相关史料,力求历史真实和语言生动。这部影片的成功,标志着他在翻译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1953年,刘迟晋升为...

格的组词大全(约50个) 格的词语解释_格是什么意思?
解释:(考试成绩)达到或超过规定的最低标准。 16、品格造句:因为我无法阻止它们,所有我能做的就是站在她的身边支持她,告诉新闻媒体,“如果这个国家的每个人都能拥有我妻子那样的品格,美国会变得更好。” 解释:(1)品性;品行。(2)指文学、艺术作品的质量和风格。 17、斯大林格勒战役造句:如今德国人认为那是他们摆...

可不可以这样认为,二战的导火线是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_百度...
11.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性的战役发生在——斯大林格勒 12.雅尔塔会议召开的时间——苏联雅尔塔 六、标志事件汇编 1.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标志性事件——新航路的开辟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640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召集议会开会。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暴政的大树被砍掉”的标志是——1649年,查理...

保卫的近义词
词语解释:[拼音] [bǎo wèi][释义] 保护使不受侵犯 保卫近义词:保护,守卫,防卫 近义词造句:1、 一色的梧桐树,像威武的哨兵站立在街道的两旁,像是守卫着城市,又像特意为行人遮挡阳光。2、 它们像一排庄严的士兵,守卫着这个城市。3、 小草坪里耸立的花草树木活像英雄独生女日夜...

词语造句:用苏联卫国战争造句
1941年6月,希特勒德国对苏联发动进攻。苏联人民奋起自卫,开始了卫国战争。苏联人民和苏联红军进行了四年的艰苦奋战,1945年5月初,苏军攻克柏林,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结束。 苏联卫国战争造句: 1、卫国战争爆发后,苏联核裂变研究陷入停滞。 2、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联卫国战争的转折点,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局。

fate 和 destiny的区别
一、词意不同 fate是命运;注定的意思;destiny是命运,定数,天命的意思。二、词性不同 fate的词性有动词和名词;destiny的词性是名词。三、侧重点不同 fate强调责任性和不可逃避,有悲剧色彩,宿命之敌会用这个词;destiny强调运气成分和机缘巧合,天命之子(上天注定的恋人)会用这个词。

长春市17290902103: 斯大林格勒战役 -
离姚螺旋: 斯大林格勒战役,又称斯大林格勒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前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的主要转折点,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和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参战主要军队为苏联和纳粹德国.这次会战从1942年7月17日开...

长春市17290902103: 斯大林格勒战役 -
离姚螺旋: 斯大林格勒会战从1942年7月17日德军进攻斯大林格勒开始,至1943年2月2日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地域全歼德军结束.德军在会战中损失约150万人,占其在苏德战场作战总兵力的四分之一.从1942年11月19日至1943年月2月2日,德军在斯大林格勒一带共损失80多万人,有32个师和3个旅被全歼,另有16个师遭重创,损失坦克和强击火炮近2000辆、火炮和迫击炮1万多门、作战和运输飞机约3000架.从1943年1月10日至2月2日德军损失22个师.顿河方面军俘虏敌军91,000人,其中军官2,500多名,将军24名.

长春市17290902103: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性质是什么 -
离姚螺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为保卫斯大林格勒和粉碎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德军集团而实施的防御战役(1942年7月17日—11月18日)和进攻战役(1942年11月19日—1943年2月2日).斯大林格勒战役取得的辉煌成果使其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空前、且具有转折性意义的战役.苏军从此转入战略进攻,并掌握了苏德战场上的主动权.

长春市17290902103: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___.成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的战役是___. -
离姚螺旋:[答案] 1942年7月,德军开始集中力量进攻斯大林格勒.举世闻名的斯大林格勒会战由此开始.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会战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从此,苏军开始了全线反攻.这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

长春市17290902103: 介绍一下斯大林格勒战役 -
离姚螺旋:描述起来比较麻烦,有专门的书籍.电影可以去看《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兵临城下》,可以管中窥豹.

长春市17290902103: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改变了苏德战场形势成为二战重要转折点的战役是? -
离姚螺旋: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从僵持阶段进入反攻阶段!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17日-1943年2月2日),又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对争夺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的而进行的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转折点,单从伤亡数字来看,该战役也是近代历史上最为血腥的战役,双方伤亡估计约两百万人,参与该场战役的人数也比历史上的其他战役都来的多,更以双方无视军事与平民分别而造成的伤亡著称.苏军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局势,不仅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而且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性转折的主要标志.

长春市17290902103: 斯大林格勒会战的意义是什么 -
离姚螺旋: 斯大林格勒会战对苏联人来讲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使得战争机器得以运转,为后期的战役的准备提供时间.也是第一次击败德军,坚定了苏联人民的信心. 对德国人来讲,没有完成战略的包围,丧失了进攻莫斯科的时间和机会,最精锐德军队损失,短时间内难以恢复.是二战中转折点 .(获取战略主动权的战役似乎是库尔斯克战役,红军获取了主动权,而非夺回.)望采纳

长春市17290902103: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 -
离姚螺旋:[答案]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意义 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942年7月17日,苏军为保卫斯大林格勒并粉碎在此方向上的德军集团,与德军进行了一次历时六个半月的会战.这场战役被称为是在整个二战战役之中最艰苦、最具有决...

长春市17290902103: 二战转折点是什么? -
离姚螺旋: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上的的转折点,也是是整个二战的转折点.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总共损失了百万万人的精锐部队.从此转入战略防御阶段. 在北非战场,阿拉曼战役是转折.德意联军非洲军团在阿拉曼的溃败,损失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多数士兵被俘. 太平洋战场中,中途岛战役是转折点.日本联合舰队在中途岛的惨败,共损失了4艘航母,大量的舰载机和优秀的飞行员. 三次战役后,法西斯无力再战!

长春市17290902103: 二战时期苏联反法西斯战斗故事 -
离姚螺旋:斯大林格勒原名察里津,1918年后改称斯大林格勒.它位于伏尔加河下游、顿河以东约60公里处 ,是苏联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水陆交通的中转站.也是来自高加索的石油转运站...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