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官服怎么分大小官

作者&投稿:晁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清朝如何根据官服区分官位高低?~

根据官服区分官位的方法:
1、一品文官仙鹤补服
2、二品文官锦鸡补服
3、三品文官孔雀补服
4、四品文官鸳鸯补服
5、五品文官白鹇补服
6、六品文官鹭鸶补服
7、七品文官鸂鶒补服
8、八品文官鹌鹑补服
9、九品文官蓝雀补服

是按照图案区分等级的, 请看网址!www://bbs.soft6.com/article-i35599.html 清代,虽有“清承明制”之目,但又“参汉酌金”,对成制多有损益。就补服而论,区别亦十分明显。清代文武官员服制除将乌纱官帽换成顶戴花翎、官服大襟换成对襟之外,其补子图案亦有所更张。如文官图案只用单只立禽,形影相吊;而各品级所用动物亦略有区别。据《清会典事例·冠服通例》,满汉官员着补服始于后金天命六年(公元1621年),当时诸制草创,官员皆授武职。都堂、总兵官补服为麒麟,参将、游击为狮,千总为彪。入关后,逐渐与明制接轨,但亦小有调整。其定制为: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文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鵣,八品鹌鹑,九品练雀;而武官仍用单兽,茕茕孑立。其规定为一品麒麟,二品狮,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未入流制视同九品。可视其为不同民族文化体系间交流、碰撞,最终合二为一的典型过程。

明清官员所用补服形状皆为方补。明代官服前片为大襟,故补服图案前后皆为整片。而与明代相较,清补图案尺寸小而简拙,虽亦前后成对,但前片乃对开,后片则仍为整片,略与明同。考其原因,乃满族先世乃倚渔猎为生,服装源于关外“胡服”,易于穿脱,便于行动也。而前片官补恰好位于清代官服之胸前,为解决纽扣解、系之劳,只能将前片一分为二。

明清两代,受诰封之命妇(一般为官吏之母、妻)亦备有补服,主要穿着于庆典朝会或吉庆场合。其所用补服纹样与其子或夫之官品图案相同。而女补之尺寸却比男补略小,以示男尊女卑。另,凡武职官员之母、妻,其补服图案例不用兽而用禽,与同品文官补服图案同。乃象征女子以娴静为美,优雅为上,不需尚武而舞爪张牙也。

中国传统社会素以等级森严为主要特点,但历朝历代总不乏试图逾越等级之辈。在明清时期,官补制度虽规定甚详,但以下僭上、以贱充贵之事屡见不鲜。尤其是明代,创制伊始,补服图案曾多次更定,特别是中后期,违制现象屡有发生,冒滥之事在所难免。逾制者多为武官,拥兵自重,朝廷往往视而不见,听之任之。因此,明代墓葬出土之官补与墓主身份多不一致,但皆低品就高品,而绝无高品而着低品者。

清时官员的服饰有严格的规定,依品质、数量、颜色的不同来区分官位的大小,是不许滥用的。服饰大致有下列五种:一、顶戴,二、蟒袍,三、补服,四、腰带,五、坐褥。各品穿戴的顶戴、蟒袍、补服列表如下:

品级
顶带
蟒袍
补服

一品
珊瑚
九蟒五爪
仙鹤

二品
起花珊瑚
九蟒五爪
锦鸡

三品
蓝宝石及蓝色明玻璃
九蟒五爪
孔雀

四品
青金石及蓝色涅玻璃
九蟒五爪
雪雁

五品
水晶及白色明玻璃
八蟒五爪
白鹇

六品
砗磲及白色涅玻璃
八蟒五爪
鸬鹚

七品
素金顶
五蟒四爪
紫鸳鸯

八品
起花金顶
五蟒四爪
鹌鹑

九品
镂花金顶
五蟒四爪
练雀

未入流
镂花金顶
五蟒四爪
黄鹂

武官:一品麒麟,二品狮,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一品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鹌鹑、九品文练雀.

说从舜时开始,衣裳就有“十二章”之制。按汉代大儒孔安国的说法,十二章就是十二种图案即: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即雉)、藻(水草)、火、粉、米、黼(斧形)、黻(�形)。天子之服十二种图案都全,诸侯之服用龙以下八种图案,卿用藻以下六种图案,大夫用藻火粉米四种图案,士用藻火两种图案。上可以兼下,下不可以兼上,界限十分分明。这些图案的意义,古人说法也不一致,估计和古代巫术有关。“日”、“月”、“星辰”代表天,“山”古人认为是登天之道,历代皇帝都要到泰山去封禅,因而这四种图案是皇帝独用的。“龙”是王权的象征,“华虫”近于凤,这两种图案按先秦古制是天子、三公诸侯才能用的,天子用升龙,三公诸侯只能用降龙。而平民穿衣,则不准有文饰,被称为白衣,所以后来称庶民为白丁。

历代官服上的等级标志标记不尽相同。“十二章”古制后来被改革掉了。如明代官员的公服用花来表示。一品官用圆径五寸的大独科花,二品用三寸的小独科花,三品用二寸没有枝叶的散花,四品五品用一寸半的小杂花,六品七品用一寸的小杂花。八品九品没有花,大约就是上海俗语所谓的“呒啥花头”了。这是上朝奏事、谢恩时穿的。官员平时办公穿的常服图案又有不同:文官一律用鸟类来区别等级高低,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武官一律用兽类来划分上下不同,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这倒真应了旧时文武百官无非都是皇帝羽翼爪牙之说了。除此之外,冠饰、束带、佩带物等等,在在都以不同形制作等级之分。如清朝冠顶上东珠的多少有无,宝石的颜色大小,从皇子亲王到七品芝麻官,都按身份的尊卑贵贱有严格的规定。八品以下,珠也没有,宝石也没有,只是个光顶子。

考补服之源头,可上溯至元代。在内蒙古正蓝旗羊群庙出土的元代石雕上,所画人像即有着花卉图案者。同时,在一些元代墓葬中也曾发现不少具有方补形式之元代织物,似可视为补服之滥觞。但至今尚未发现此类图案作为补服而用于官员服饰的实物证据,且此类方补多以花卉为图案,与后来作为官阶标志的动物图案大不相同。

作为真正可表官位、明身份之补服,乃定型于明代。据《明史舆服志》,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定,官吏所着常服为盘领大袍,胸前、背后各缀一方形补子。文官绣禽,以示文明;武官绣兽,以示威猛。一至九品所用禽兽尊卑不一,藉以明贵贱、别官品也。文官者: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鵣,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杂职不入流者为练雀;武官者: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都御史、副都御史、各道监察御史、给事中等风宪官为獬豸(神羊)。除此之外,尚有皇帝作为赐服,特恩授予特定人物之赐补,为斗牛和飞鱼两种。自此,文武百官升堂办案,上殿面君,皆伴飞禽走兽于胸前身后,或可视为乃应验“殿陛之间,禽兽食禄”之谶语乎?而当时却绝无“人面兽心”之讥。似可表明中国古代“众生平等”、“六世轮回”等佛学理念之深入人心。

就明清两代出土及传世的各式官补而言,其制作面料及方法大抵有织锦、刺绣和缂丝三种。明代早期之官补尺寸较大,制作精良;而后期因财政见绌,则工艺粗糙,质地拙劣。明代文官补服图案皆用双禽,比翼而飞,相应成趣;而武官则用单兽,或蹲或立,威风凛凛。时至清代,虽有“清承明制”之目,但又“参汉酌金”,对成制多有损益。就补服而论,区别亦十分明显。清代文武官员服制除将乌纱官帽换成顶戴花翎、官服大襟换成对襟之外,其补子图案亦有所更张。如文官图案只用单只立禽,形影相吊;而各品级所用动物亦略有区别。据《清会典事例冠服通例》,满汉官员着补服始于后金天命六年(公元1621年),当时诸制草创,官员皆授武职。都堂、总兵官补服为麒麟,参将、游击为狮,千总为彪。入关后,逐渐与明制接轨,但亦小有调整。其定制为: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文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鵣,八品鹌鹑,九品练雀;而武官仍用单兽,茕茕孑立。其规定为一品麒麟,二品狮,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未入流制视同九品。可视其为不同民族文化体系间交流、碰撞,最终合二为一的典型过程。

明清官员所用补服形状皆为方补。明代官服前片为大襟,故补服图案前后皆为整片。而与明代相较,清补图案尺寸小而简拙,虽亦前后成对,但前片乃对开,后片则仍为整片,略与明同。考其原因,乃满族先世乃倚渔猎为生,服装源于关外“胡服”,易于穿脱,便于行动也。而前片官补恰好位于清代官服之胸前,为解决纽扣解、系之劳,只能将前片一分为二。

明清两代,受诰封之命妇(一般为官吏之母、妻)亦备有补服,主要穿着于庆典朝会或吉庆场合。其所用补服纹样与其子或夫之官品图案相同。而女补之尺寸却比男补略小,以示男尊女卑。另,凡武职官员之母、妻,其补服图案例不用兽而用禽,与同品文官补服图案同。乃象征女子以娴静为美,优雅为上,不需尚武而舞爪张牙也。

中国传统社会素以等级森严为主要特点,但历朝历代总不乏试图逾越等级之辈。在明清时期,官补制度虽规定甚详,但以下僭上、以贱充贵之事屡见不鲜。尤其是明代,创制伊始,补服图案曾多次更定,特别是中后期,违制现象屡有发生,冒滥之事在所难免。逾制者多为武官,拥兵自重,朝廷往往视而不见,听之任之。因此,明代墓葬出土之官补与墓主身份多不一致,但皆低品就高品,而绝无高品而着低品者。


清朝官服的装扮,不同品级都有哪些不同?
在中国古代的时候,官位的阶级是有明确的划分,为了区分每个人的地位高低,通常都是通过衣服、帽子、朝珠来判断,我们经常在电视剧里面都能看到,如果一个人升官或者是降职,首先都会拿去帽子、换掉官服,以表明身份的变化。清朝时候,只有皇室和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可以穿朝服、戴朝珠,不同地位的朝珠...

古代的将领怎么分别是多大
各个朝代的武官名称都不大相同,但分别大小一般是从官服来看:从隋唐开始,官服的色彩被定型下来,以直影响到清代。唐代的官服比以前任何一个时代都要漂亮,且自成体系,头上戴的是冕、冠、笄、帻。官袍服,用绫做成,以不同颜色花纹做等级区分。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服绯,六品七品服绿,八品九品...

揭秘:大元朝的官服等级制度是怎么样的
价值确有万数。此衣不止一袭,盖皇帝以上述之衣颁给其12000男爵骑尉,每年有13次。每次皇上与彼等服同色之衣,每次各易其色,足见其事之盛,世界之君主殆无有能及者也。元朝的官服首先讲究颜色,所谓“一色服”,指的是一次赴宴穿一种颜色的服装,皇帝和百官有13种颜色的服饰。

清朝官员的品级从官帽,官服的什么方面看出?
这种制度把各级文武官员先划分为九个级别,每个级别称为品,每品又分为“正”和“从”两级。这样从正一品开始,之下依次为从一品、正二品、从二品、正三品等等,直至从九品,合为九品十八级。有低级官员不能列入九品之内者,称做“未入流”,附于从九品之后。各品官员的官服,沿袭明朝之制,在其...

唐朝官员朝服颜色怎么划分的?比如一品,二品等
官服分颜色从唐朝开始:三品以上紫袍,佩金鱼袋;五品以上绯袍,佩银鱼袋;六品以下绿袍,无鱼袋。官吏有职务高而品级低的,仍按照原品服色。如任宰相而不到三品的,其官衔中必带“赐紫金鱼袋”的字样;州的长官刺史,亦不拘品级,都穿绯袍。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举报| 答案纠错 | 评论 4 1 csbls 采纳率:58% ...

日本古代官服源于中国哪个朝代的官服
源于中国古代唐朝官服。朝服,上衣之色亲王黑紫;诸王的正、从一位黑紫,正、从二、三位赤紫,正、从四、五位也是赤紫;诸臣的正、从一位是黑紫,正、从二、三位是赤紫,正、从四位上下是深绯,正、从五位上下是浅绯,正、从六位上下是深绿,正、从七位上下是浅绿,正、从八位上下是深...

宋朝官服的颜色等级是怎样的?
宋代命妇随男子官服而厘分等级,各内外命妇有袆衣、褕翟、鞠衣、朱衣、钿钗礼衣和常服。皇后受册、朝谒景灵宫、朝会及诸大事服袆衣。妃及皇太子妃受册,朝会服褕翟。皇后亲蚕服鞠衣。命妇朝谒皇帝及垂辇服朱衣。宴见宾客服钿钗礼衣。命妇服除皇后袆衣戴九龙四凤冠,冠有大小花枝各12枝,并加左右各二博鬓(即冠旁...

宋朝时期如何分辨官级的大小
光禄大夫(从二品)光禄大夫 金紫光禄大夫(正三品)金紫光禄大夫 银青光禄大夫(从三品)银青光禄大夫 正议大夫(正四品上)正奉大夫 通议大夫(正四品下)中奉大夫 太中大夫(从四品上)太中大夫 中大夫(从四品下)中大夫 中散大夫(正五品上)中散大夫 朝议大夫(正五品下)朝奉大夫 朝请...

明朝官服的颜色跟等级有什么关系吗?
明朝官阶九品,制作出的服装也如官阶。九品官制奠定以后直到明初,官员的品级只能从服饰的颜色及图案花纹上区别。如明代官服,一至四品绯色,五至七品青色,八、九品绿色。其图案花纹,一品大独科花,径五寸,其次是越往下越小。二品小独科花,径三寸。三品散搭花,径二寸。四、五品小杂花,径一寸。

唐宋元明清 各朝代的官帽 官服?
大部分都是以色分官职的!一般穿红色的就是大官 黑色的 紫红 紫 然后是 绿 蓝!\唐的帽子后面一个短条 腰带略紧 宋朝的帽子最长腰带也紧 明朝的跟唐朝有点像腰带有点松! 清朝外族人 看电视就知道啦!

烈山区18043813456: 清朝官员们的官服等级是怎么区别的 -
大伊孚顺: 清代文武百官品服有朝冠、吉服冠、朝服、补服、蟒袍等.品秩差别主要看冠服顶子、蟒袍以及补服的纹饰. 一品——红珊瑚顶戴(纯红),九蟒五爪蟒袍,文官补服仙鹤,武官补服麒麟.准乘八人抬绿呢大轿. 二品——红起花珊瑚顶戴(杂...

烈山区18043813456: 如何通过清朝官员的衣服分辨品位大小?
大伊孚顺:明、清两代,官员在朝服的前胸后背处分别装饰一块方行的图案,叫补子,它是用来区分官爵大小(官品)的. 官员所用补子都是以方补的形式出现的,与明补相比,清代的补子小而简单,前后成对,但前片一般是对开的,后片则整片织在一...

烈山区18043813456: 清朝官服怎么区分,大体上怎么分还是要了解 -
大伊孚顺: 清代文武官员服制除将乌纱官帽换成顶戴花翎、官服大襟换成对襟之外,其补子图案亦有所更张.如文官图案只用单只立禽,形影相吊;而各品级所用动物亦略有区别.据《清会典事例·冠服通例》,满汉官员着补服始于后金天命六年(公元1621年),当时诸制草创,官员皆授武职.都堂、总兵官补服为麒麟,参将、游击为狮,千总为彪.入关后,逐渐与明制接轨,但亦小有调整.其定制为: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文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鵣,八品鹌鹑,九品练雀;而武官仍用单兽,茕茕孑立.其规定为一品麒麟,二品狮,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未入流制视同九品.可视其为不同民族文化体系间交流、碰撞,最终合二为一的典型过程.

烈山区18043813456: 清朝官服上的图案,是一个划分官职大小的标志,那么是如何划分的呢?
大伊孚顺: 文官为鸟形: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雪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为鸂鶒;八品鹌鹑;九品练雀;未入流为黄鹂. 武官补服的图案为兽形;一品麒麟;二品狮子;三品豹;四品为虎;五品是熊;六品、七品为彪;八品犀牛;九品是海马. 以上是一般,也有例外,如御史和按察史等监察、司法官员,却一律穿獬豸补服.因为古人认为“獬豸”是一种神羊,能辨曲直的缘故.

烈山区18043813456: 清代如何根据官员的服饰判断等级 -
大伊孚顺: 呵呵,你这个问题好复杂啊,估计要说一天一夜了. 简单给你介绍下吧. 衣饰上的限制自古迄清都是用以区别贵贱的一种标志.官吏的朝服公服,其形式、颜色不同于常服.官吏又因官阶不同而颜色不同.至于商人、奴仆、娼妓等,不与庶人...

烈山区18043813456: 清朝的官服是如何辨别官职大小的!有的官服下摆是彩条又是什么官位!
大伊孚顺: 据说从舜时开始,衣裳就有“十二章”之制.按汉代大儒孔安国的说法,十二章就是... 在在都以不同形制作等级之分.如清朝冠顶上东珠的多少有无,宝石的颜色大小,从...

烈山区18043813456: 清朝的官员的品级对应怎样的官帽和官服? -
大伊孚顺: 清代官员的补子大体分为文、武两种. 文官为: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雁,五品白鹇,六品鸬鹚,七品鸿漱,八品鹌鹑, 九品练雀. 武官为:一品麒麟,二品狮,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品、八品是犀牛,九品海...

烈山区18043813456: 清朝的官服制度? -
大伊孚顺: 个人觉得历史上官服最好看的一朝. 清时官员的服饰有严格的规定,依品质、数量、颜色的不同来区分官位的大小,是不许滥用的.服饰大致有下列五种:一、顶戴,二、蟒袍,三、补服,四、腰带,五、坐褥.各品穿戴的顶戴、蟒袍、补服列表如下: 品级 顶带 蟒袍 补服 一品 珊瑚 九蟒五爪 仙鹤 二品 起花珊瑚 九蟒五爪 锦鸡 三品 蓝宝石及蓝色明玻璃 九蟒五爪 孔雀 四品 青金石及蓝色涅玻璃 九蟒五爪 雪雁 五品 水晶及白色明玻璃 八蟒五爪 白鹇 六品 砗磲及白色涅玻璃 八蟒五爪 鸬鹚 七品 素金顶 五蟒四爪 紫鸳鸯 八品 起花金顶 五蟒四爪 鹌鹑 九品 镂花金顶 五蟒四爪 练雀 未入流 镂花金顶 五蟒四爪 黄鹂

烈山区18043813456: 中国清朝官服以什么来区分管制和官位 -
大伊孚顺: 文官: 一品仙鹤补,朝冠顶饰东珠一颗、上衔红宝石;吉服冠用珊瑚顶;岁奉180两; 二品锦鸡补,朝冠顶饰小宝石一块,上衔镂花珊瑚,吉服冠用镂花珊瑚顶;岁奉155两; 三品孔雀补,朝冠顶饰小红宝石,上衔小蓝宝石,吉服冠用蓝宝石顶...

烈山区18043813456: 清朝官服怎么分 -
大伊孚顺: 品级——顶戴—————————蟒袍————补服(文/武) 一品——珊瑚—————————九蟒五爪——仙鹤/麒麟二品——起花珊瑚———————九蟒五爪——锦鸡/狮子三品——蓝宝石及蓝色明玻璃——九蟒五爪——孔雀/豹四品——青金石及蓝色涅玻璃——八蟒五爪——雪雁/虎五品——水晶及白色明玻璃———八蟒五爪——白鹇/虎六品——砗磲及白色涅玻璃———八蟒五爪——鹭鸶/彪 七品——素金顶————————五蟒四爪——(溪鸟)鸟和(束力鸟)鸟/犀牛八品——起花金顶———————五蟒四爪——鹌鹑/犀牛九品——镂花金顶———————五蟒四爪——蓝雀/海马末入流—镂花金顶———————五蟒四爪——黄鹂/无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