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苏轼说《八声甘州》‘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作者&投稿:运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苏轼说“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不减唐人高处?~

  柳永的《八声甘州》被苏东坡称为“不减唐人高处”

  “唐人高处”语出苏东坡赞柳永词“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人皆言柳耆卿俗,然如‘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唐人高处,不过如此。”“唐人高处”,同“盛唐气象”一样,是一个时代的文学共性。清人翁方纲《石州诗话》曾言:“盛唐诸公之妙,自在气体醇厚,兴象超远。”意思是唐人的高明之处在于感发力与形象的统一,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不同于从《诗经》到“建安”、“正始”的直抒胸臆和情景分写,而且兴象高远,气势恢宏。
  “唐人高处”的关键之处在于“兴象”。唐人殷璠《河岳英灵集》第一次提出“兴象”这一文学术语,意为具有审美感受特征而意于言外的艺术形象。在这一点上,盛唐诗歌无疑是“兴象”这一审美要求最鲜明的代表。如王摩羯《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句,以白描的笔调精致地勾勒出秋夜深山的静谧和安宁,意在引导人们涤除杂念,回归大自然,这样的文字“文有尽而意有余”,耐人寻味。
  “唐人高处”的第二点在于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杜工部的《登高》无疑是这一点的杰出代表。前两联寓情于景,后两联借景抒情:先通过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无边落木、滚滚长江等多个意象渲染出诗人的凄凉和伤感。然后将这些哀凉逐渐的明朗化:“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在时间和空间上写尽了诗人心中的悲苦和艰难。把超妙的写景文字和刻骨铭心的悲苦水乳交融起来,益发显得形象的博大和浓烈的哀思。
  “唐人高处”的第三点在于视野的博大和气势的磅礴。李太白自然在这一点上做得最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其《将进酒》诗以“滚滚黄河”和“高堂白发”起兴,起笔就给人一种视野的博大和气势的磅礴。接着,“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以让人觉得益发的气势沉雄和身心的激动,此后更以独步千古的自信吟出了千古绝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需要注意,盛唐诗歌代表的是唐诗的最高成就,但“唐人高处”绝不仅仅局限于盛唐,无论是韩孟的奇崛,还是元白的通俗,抑或小李杜退守自身的哀婉,都体现了唐诗的博大、恢宏和豪情,绝不同于六朝诗文的绮丽浮华、花间词人的琐屑逼仄和宋代文人的严密繁琐。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写情,脉络极为清楚。

柳永开始以“对”字领起,写雨后的江天,清澈如洗,词句也极洗炼而又大气磅礴。“渐霜风”三句,再以“渐”字领起,直贯而下,写风紧残照之关河楼头,境界绮丽而悲壮,声响尤其动人。“是处”两句,跌到眼前近景,叹息花木万物凋残。“惟有”两句再宕开,写江流之无语东流,人也沉默隐忧。上片全系写景,惟景中含情,寄寓离别之思。

因此苏轼叹为“唐人佳处,不过如此”(赵令畤《侯鲭录》引)。这正说明宋词可与唐诗比美,而柳永更是代表作者。

下片换头之后,即景抒情,大开大合,呼应、问答、对照,各种手法运用自如。如“不忍”句与“望故乡”两句,系前呼后应。“叹年来”句与“何事”句,自问自答。“想佳人”两句与“争知我”两句,两相对照。这都是一层深入一层,一步紧接一步,在章法上是这样密接而又宕开。其中有些句子的领字,如“不忍”“望”“叹”“想”“误”“争知”,均贴切异常。而其中“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从艺术构思上是学习杜甫《月夜》思家的“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的手法,从对方写起。而句子又沿用谢脁的《之宣城郡……》“天际识归舟”,然加上了“误几回”意思完全相反,句子更为灵动。“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又为对方设想自己,然后戛然而止。

这首词,梁启超曾云:“飞卿词‘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此词境颇似之。”这词的上下片前后情景,确实具相映交辉之美,于壮丽的景色中含有无限柔情。其首尾之呼应,尤在有形与无形之中,加末尾之“倚阑干处”是把凭栏明写出来,而开头之“倚阑干处”是把凭栏明写出来,而开头之“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所观之景,实也凭栏所见,唯不写出栏杆字样而已。这词的本事原只为离人凭栏见景抒情,而翻腾出来,似乎使江天、关河统为变色,红绿万物尽供驱使,统统为情所笼罩,柳永写离情实具有天地境界。有人曾认为“‘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即《敕勒》之歌也”(刘体仁《七颂堂词绎》)。这是可以同意的。而“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当具有杜甫《秋兴》句之“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的意境。

“杜诗柳词,皆无表德,只是实说。”(项安世《平斋杂说》)以柳词与杜诗相提并论,在某些技巧方面是可以这样说的。他的“长调尤能以沉雄之魄,清劲之气,寄奇丽之情,作挥绰之声。”(郑文焯《大鹤山人词论》)在这首词里表现得很充分。柳永不愧为慢词的奠基人,他开创了长短句式格律词的新局面,在中国词史上有崇高的地位。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闲愁。

注释:

潇潇:雨声急骤;

凄紧:形容秋风寒冷萧瑟;

关河:亲山河流;

残阳:夕阳;

是处红翠衰减:是处:到处;红翠衰减:花朵调零,绿叶枯萎。李商隐《赠荷枪实弹花》的“此荷此叶常相映,红衰翠减愁煞人”句。

苒苒:渐渐地;

物华休:美好的景致已不复存在;

淹留:久留;

顒:抬头;

天际识归舟:谢眺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诗:“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误回天际识归舟指多少次将远处来的船误认作是丈夫的归舟,极写思情之深。

争知:怎知;恁:如此,这样。

凝愁:愁思凝结难解。

【赏析】

这首传颂千古的名作,融写景、抒情为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语浅而情深。是柳永同类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首,其中佳句“不减唐人高处”(苏东坡语)。

开头两句写雨后江天,澄澈如洗。一个“对”字,已写出登临纵目、望极天涯的境界。当时,天色已晚,暮雨潇潇,洒遍江天,千里无垠。其中“雨”字,“洒”字,和“洗”字,三个上声,循声高诵,定觉素秋清爽,无与伦比。自“渐霜风”句起,以一个“渐”字,领起四言三句十二字。“渐”字承上句而言,当此清秋复经雨涤,于是时光景物,遂又生一番变化。这样词人用一“渐字”,神态毕备。秋已更深,雨洗暮空,乃觉凉风忽至,其气凄然而遒劲,直令衣单之游子,有不可禁当之势。一“紧”字,又用上声,气氛声韵写尽悲秋之气。再下一“冷”字,上声,层层逼紧。而“凄紧”、“冷落”,又皆双声叠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量,紧接一句“残照当楼”,境界全出。这一句精彩处在“当楼”二字,似全宇宙悲秋之气一起袭来。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毕休。”词意由苍莽悲壮,而转入细致沉思,由仰观而转至俯察,又见处处皆是一片凋落之景象。“红衰翠减”,乃用玉溪诗人之语,倍觉风流蕴藉。“苒苒”,正与“渐”字相为呼应。一“休”字寓有无穷的感慨愁恨,接下“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写的是短暂与永恒、改变与不变之间的这种直令千古词人思索的宇宙人生哲理。“无语”二字乃“无情”之意,此句蕴含百感交集的复杂心理。

“不忍”句点明背景是登高临远,云“不忍”,又多一番曲折、多一番情致。至此,词以写景为主,情寓景中。但下片妙处在于词人善于推已及人,本是自己登远眺,却偏想故园之闺中人,应也是登楼望远,伫盼游子归来。“误几回”三字更觉灵动。结句篇末点题。“倚阑干”,与“对”,与“当楼”,与“登高临远”,与“望”,与“叹”,与“想”,都相关联、相辉映。词中登高远眺之景,皆为“倚闺”时所见;思归之情又是从“凝愁”中生发;而“争知我”三字化实为虚,使思归之苦,怀人之情表达更为曲折动人。

这首词章法结构细密,写景抒情融为一体,以铺叙见长。词中思乡怀人之意绪,展衍尽致。而白描手法,再加通俗的语言,将这复杂的意绪表达得明白如话。这样,柳永的《八声甘州》终成为词史上的丰碑,得以传颂千古。


苏轼的诗有哪些?
遂宿于中兴寺,寺中有玉女洞,洞中有飞泉甚甘,明日以泉二瓶归至郿,又明日乃至府。)忽忆寻蟆培,方冬脱鹿裘。山川良甚似,水石亦堪俦。惟有泉旁饮,无人自献酬。(昔与子由游虾蟆培,方冬,洞中温温如二三月。)【太白山下早行至横渠镇书崇寿院壁】马上续残梦,不知朝日开。乱山横翠幛...

苏轼对宋词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虽然,读苏轼豪放词,我们对其骨子里的人生如梦、超尘遁世、虚无缥缈的哲理思想,应有足够的戒心和清醒的认识,但总起来说,苏词感情之坦率真切,个性之鲜明活脱,胸怀之旷达开朗,运笔之挥洒自如,词风之豪纵飘逸,确能开人心胸,新人耳目,具有开一代新风的巨大作用。 (四) 晚唐五代词,较少咏物,而《东坡乐府》中的咏...

苏东坡有那些诗啊?急求!!!
禅师若无其事地说:“我骂你什么啊?” 苏东坡于是将诗上批的“放屁”二字拿给禅师看。 禅师笑道:“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苏学士一听,顿时默然无语,颇有愧省之意。《大江东去》 苏东坡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

哪有杜甫,李白,苏轼的词
李白的词记载的相对要少一点 应为词牌兴盛与南北宋时期 现在我就把我知道的你所需要的这几个人的词牌给你写下来希望对你有用 李白:<菩萨蛮><忆秦娥> 杜甫:<至今未发现杜甫写的词牌> 苏轼:<水龙吟><水调歌头><念奴娇><鹧鸪天><卜算子><贺新郎> <望江南><洞仙歌><八声甘洲><江城子><蝶花恋><...

苏轼和司马迁的资料
苏轼。“苏门三父子”中苏轼的文学造诣是最高的,他不仅在词上有较高的文学造诣,而且在书法上苏轼也自成一家,最大气的要数《念妈娇.赤壁怀古》,但在宫廷的权利较争中,他好成了牺牲品,一再的被贬被流放,但最后他还是得以回归故土,在琼州海峡完成了他最后的一部作品《江上帖》,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他的心情之悲...

辛弃疾是何许人?他的诗呢
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水调歌头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摩娑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有客骖鸾并凤,云遇青山、赤壁,相约上高寒。酌酒援北斗,我亦虱其间。少歌曰:神甚放,形如眠。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欲重歌兮梦觉,推枕惘然独念,人事底亏全?有美人可语,秋水隔婵娟。八声甘州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

形容“文雅”的诗句有哪些?
1、《减字木兰花·天真雅丽》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天真雅丽。容态温柔心性慧。响亮歌喉。遏住行云翠不收。妙词佳曲。啭出新声能断续。重客多情。满劝金卮玉手擎。2、《减字木兰花·画堂雅宴》年代: 宋 作者: 欧阳修 画堂雅宴。一抹朱弦初入遍。慢拈轻笼。玉指纤纤嫩剥葱。拨头憁利。怨月...

作文苏轼辛弃疾诗词读人生8
辛弃疾和苏轼在词的语言技巧上都是有力的开拓者.前人说苏轼是以诗为词,辛弃疾是以文为词,这当然有些简单化,但确实也指出:到了辛弃疾手中,词的语言更加自由解放,变化无端,不复有规矩存在.在辛词中,有非常通俗稚拙的民间语言,如“些底事,误人那.不成真个不思家”(《鹧鸪天》),“近来愁似天来...

结合作品分析苏轼诗词的艺术风格特点
苏轼是满怀热情投入到政治生活中的,但是不幸的家庭经历、多蹇的仕途命运、严酷的权力争斗使他蒙受了一次次打击。在作品中,有对理想的热情,有落魄的郁愤,有逆境中的不甘沉沦,真实细致地反映了苏轼复杂而又丰富的内心世界。苏轼还是"性情中人",无论是亲情还是友情,大都写得真切感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说:"东坡...

寻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柳宗元详细资料
苏轼的书法,后人赞誉颇高。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黄庭坚,他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 辛弃疾(1140 - 1207) 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辅使等职。任职...

铁锋区19740601648: 为什么苏轼只对“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作评价??? -
淳海思他: 第一是因为写的实在是好.第二是触动了他的心事,引发了他的感慨

铁锋区19740601648: <八声甘州>如何体现了雅俗并存的特点 -
淳海思他: 《八声甘州》是颇享盛誉的名作: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

铁锋区19740601648: 《八声甘州》的艺术特色以及抒发的感情? -
淳海思他: 本词写的是怀乡思人的凄苦心情.诗人在暮雨萧萧、“霜风凄紧”的秋日“登高临远”,面对着“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万物萧疏,大江东流,难免勾起怀乡思人的悲秋情怀,然而又能对谁诉说呢? 上阙:集中笔墨写景,渗透的是悲秋情怀...

铁锋区19740601648: 苏东坡对柳永的巜八声甘州》的哪一句给予了高度评价? -
淳海思他: 宋代赵令畤《侯鲭录》卷七:东坡云:“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苏东坡对柳永《八声甘州》“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这三句给予了高度评价.

铁锋区19740601648: 苏轼颇为欣赏"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表现一种怎么样境界 -
淳海思他:[答案] 这一句来自柳永的《雨霖铃》,表现秋天里高旷、萧索的景象.一个渐字领起全句.霜风凄紧,霜风就是带有寒意的秋风,凄字是心里感受,紧是身体感受,秋风一阵冷似一阵,身体也越发感觉到冷了.关河冷落.关河,泛指山河.此处指看...

铁锋区19740601648: 八声甘州赏析 诗人抓住哪些景物来渲染萧条的气氛 -
淳海思他: 一、此词抒写羁旅悲秋,相思愁恨,大约作于游宦江浙时.上片写景.以暮雨、霜风、江流描绘了一幅风雨急骤的秋江雨景:“潇潇”状其雨势之狂猛;“洒江天”状暮雨铺天漫地之浩大,洗出一派清爽秋景.“渐霜风凄紧”以下写雨后景象:...

铁锋区19740601648: 柳永的《八声甘州》,此词上片有哪些典型意象 -
淳海思他: 这首望乡词通篇贯串一个“望”字, 作者的羁旅之愁, 飘泊之恨,尽从“望”中透出. 上片是登楼凝望中所见,无论风光、景物、气氛,都笼罩着悲凉的秋意,触动着抒情主人...

铁锋区19740601648: 他人对柳永的评价有哪些? -
淳海思他: 夏敬观:耆卿多平铺直叙,清真特变其法,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故慢词始盛于耆卿,大成于清真. 吴熊和:在北宋重声乐的时代气氛中,光靠歌词是难以传之遐迩、雅俗共zd赏的.(柳永词)是得力于新声,即大量新兴曲调的. 郑文焯:(...

铁锋区19740601648: 八声甘州柳永简要分析这首词写了什么内容 -
淳海思他: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闲愁. 这首传颂千古的名作,融写景、抒情为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语浅而情深.是柳永同类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首,其中佳句“不减唐人高处”(苏东坡语).

铁锋区19740601648: 被苏轼誉为“不减唐人高处”是哪一首柳永的词 -
淳海思他: 你好!1. 柳永的《八声甘州》被苏东坡称为“不减唐人高处”. 2. 《八声甘州》柳永,全诗为: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