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对《论语》的评价

作者&投稿:箕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学文学和历史能干什么~

当公务员,做机关工作,当老师,研究历史,研究文学,当作家,做工青妇工作等都是可以的。祝顺!

文学史,关键在于“史”,和历史的“史”一样。学习文学史可用归类法,也就是说文学流派、主要文学创作的特点、文体性质和主要思想,了解了这些学习文学史就不难了。

1、西汉匡衡

“臣闻六经,者圣人所以统天地之心,著善恶之归,明吉凶之分,通人道之正,使不悖于其本性者也。故审六艺之旨,则人天之理可得而和,草木昆虫可得而育,此永永不易之道也。及《论语》、《孝经》圣人言行之要宜究其意。”

译文:我听说六经的圣人是统驭天地之心,在善与恶的回归,明吉凶的区别,通过人的正道,如果不违背本性的原因。所以研究六经的宗旨,那人天的道理就可以和,草木昆虫可育,这是永远不能改变的原则。和《论语》、《孝经》圣人的言论行为的关键应该研究它的意思。

2、东汉刘熙《释名·释典艺》

“《论语》,记孔子与弟子所语之言也。论,伦也,有伦理也。语,叙也,叙己所欲说也。”

译文:《论语》,记录了孔子与弟子所说的话。论,同类,有伦理的。对,叙述了,叙述自己所想说的。

3、北宋邢昺《论语集解序·疏》

“直言曰言,答述曰语,散则言语可通,故此论夫子之语而谓之善言也。”“以此书可以经纶世务,故曰纶也;圆转无穷,故曰轮也。”

译文:直接说说话,他叙述说说话,散语言就可以通,所以这个评论先生的话,说的好的话了。”“用这封信可以经纶世务,故曰纶吧;圆转无穷,所以说轮了。

4、宋末元初何异孙《十一经问对》

“《论语》有弟子记夫子之言者,有夫子答弟子问,有弟子自相答者,又有时人相言者,有臣对君问者,有师弟子对大夫之问者,皆所以讨论文义,故谓之《论语》。”

译文:《论语》有学生记住老师的话的人,有孔子回答学生问,有学生从相应的,又有当时的人互相说的,有我对你问的,有老师学生回答你的问题,都是以讨论文学,所以称之为《论语》。

5、清代李元度

“论语所言之义理,精且粹矣。即以文论,非诸经所能及也。易、诗、书、礼、春秋之文,各造其极,亦各不相谋,而简括处终不及论语。论语之文,能以数语抵人千百言,如太和元气,如化工之肖物,各无遁形。”

译文:《论语》所说的义理,精且完美了。就在文论,不是所有经所能达到的。《易经》、《诗》、《书》、礼、春秋的文章,各造它的极限,也是各不相谋,而简括处始终赶不上论语。

《论语》的文章,能用几句话到人千百说,如太和元气,如大自然的模仿物,他们没有隐藏自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



自汉代以来,便有不少人注解《论语》。它与《孝经》是汉初学习者必读之书,是汉人启蒙书的一种。汉朝人所注释的《论语》,基本上全部亡佚,今日所残存的,以郑玄(127—200),《后汉书》有传)注为较多,因为敦煌和日本发现了一些唐写本的残卷。估计十存六七;其他各家,在何晏(190—249年)《论语集解》以后,就多半只存于《论语集解》中。《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就是用的何晏《集解》,宋人邢昺(932—1010年,《宋史》有传)的《疏》。至于何晏、邢昺前后还有不少专注《论语》的书,可以参看清人朱彝尊(1629—1709年),《清史稿》有传)《经义考》,纪盷(1724—1805年)等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及唐陆德明(550左右—630年左右)。《新唐书》对他的生卒年并没有明确记载,此由《册府元龟》卷九十七推而估计之)《经典释文序录》和吴检斋(承仕)师的《疏证》。

关于《论语》的书,真是汗牛充栋,举不胜举。读者如果认为看了《论语译注》还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可以再看下列几种书:

1、《论语注疏》——即何晏集解、邢昺疏,在《十三经注疏》中,除武英殿本外,其他各本多沿袭阮元南昌刻本,因它有《校勘记》,可以参考,基本文文字出现于《校勘记》的,便在那文字句右侧用小圈作标识,便于查考,非今人之注疏可比。

2、《论语集注》——宋朱熹(1130—1200年)从《礼记》中抽出《大学》和《中庸》,合《论语》、《孟子》为《四书》,自己用很大功力做《集注》。固然有很多封建道德迂腐之论,朱熹本人也是个客观唯心主义者。但一则自明朝以至清末,科举考试,题目都从《四书》中出,所做文章的义理,也不能违背朱熹的见解,这叫做“代圣人立言”,影响很大。二则朱熹对于《论语》,不但讲“义理”,也注意训诂。所以这书是论语注疏中的重中之重,非今人之注疏可比。

3、刘宝楠(1791—1855年)《论语正义》——清代的儒生大多不满意于唐、宋人的注疏,所以陈奂(1786—1863年)作《毛诗传疏》,焦循(1763—1820年)作《孟子正义》。刘宝楠便依焦循作《孟子正义》之法,作《论语正义》,因病而停笔,由他的儿子刘恭冕(1821—1880年)继续写定。所以这书实际是刘宝楠父子二人所共著。征引广博,折中大体恰当。只因学问日益进展,当日的好书,今天便函可以指出不少缺点,但参考价值仍然不少。

  选译及赏析

学而第一

编纂者深思熟虑后将一些话安排到第一章;核心思想:团结、澄清个人的行为的误会、诉说发生的事实是必要的

【原文】

1·1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

【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

孔子说:“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来,不是很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的能力,我也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译文二】

夫子曾经说过,

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的人,是令人高兴的。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是令人快乐的。

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

【评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采用。而且,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见《齐鲁学刊》1986年第6期文)这种解释可以自圆其说,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供读者在理解本章内容时参考。

此外,在对“人不知,而不愠”一句的解释中,也有人认为,“人不知”的后面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孔子有说话的特定环境,他不需要说出知道什么,别人就可以理解了,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有人说,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样,“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这样的解释似乎有些牵强。 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

【原文】

1·2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

【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3)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4)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译文】

有子曾说:“孝顺父母,尊敬长辈,而会违反上级,这样的人是极少的。不会违反上级,而会反叛的人是没有的。君子要从事于源头,建立了源头,治理国家自然一切顺利。孝顺父母、尊敬长辈,这是不是就是仁的根本?”

【译文二】:有子也说过,

孝顺父母,尊敬老人,却喜好触犯统治者,是很少见的。

不喜好触犯统治者,而喜好做叛徒的人是没有的。

君子要专心致志于本分,原则建立了,而品德也就自然有了,孝顺父母、尊敬老人,这真是亲近仁德的根本啊

【评析】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

【原文】

1·3 子曰:巧言令色(1),鲜(2)矣仁。”

【注释】

(1)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2)鲜:少的意思。

【译文一】:

孔子说,凡是温顺随和,装出和蔼可亲的人,极少是有同情心的人。

【译文二】

夫子曾经说过:“满嘴甜言蜜语,一副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评析】

上一章里提出,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这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仁的问题。这一章,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是不太重视的,秦始皇焚书坑儒肯定烧论语啊,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唯尊儒术之后就一直比较重视了,明代朱熹列为四书之一。 不过明清开始就有批判论语的了,到了民国啥的批判的就很多了。像鲁迅啥的都不支持儒家。

明朝的开国功臣刘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有好的,也有坏的。


有哪些对论语这部书的评价
有哪些对论语这部书的评价最好是名家的。适合做读后感的题记的... 有哪些对论语这部书的评价 最好是名家的。适合做读后感的题记的 展开 ...此外《易经》、《诗经》、《书经》、《春秋》都是孔子时代已经存在的书,孔子根据自己的理论需要及其审美眼光对其进行了编辑、修订、发挥等。孔孟之后历代学者...

论语历史地位
总之,《论语》对《尚书》的创作传统,有所继承,有所发展。 四、《论语》的地位和主题~ 地位——《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之际,最后的编定者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汉代以后,被奉为儒家经典,后来成为历代文人必读的教科书.论语》首创语录之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

孔子和《论语》被国人尊崇的原因有哪些?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

《论语》对中国的有哪些负面影响?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就是说,只要在家里面非常孝敬老人,在外面出来后,就不会犯上作乱),因而在死后受到历朝历代的吹捧,封号最高是“大成至圣文宣王”,非常的炫,和他死的时候的“尼父”相差上千万倍。论语的负面影响我们今天要说的,是《论语》观点对中国的负面影响。\\x0d\\x0a...

研究论语的著名学者
因为《论语》主要记载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语思想,可以看作是关于孔子及其思想的第一手资料,可谓是研究孔子的金字招牌了。因此,有关批注《论语》的书籍数量非常惊人。在历朝历代关于注解《论语》的书目,个人比较推荐如下书目。一、古代部分 推荐何晏的《论语集解》、皇侃的《论语义疏》、朱熹的《四书章...

《论语》对中国的有哪些负面影响?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就是说,只要在家里面非常孝敬老人,在外面出来后,就不会犯上作乱),因而在死后受到历朝历代的吹捧,封号最高是“大成至圣文宣王”,非常的炫,和他死的时候的“尼父”相差上千万倍。论语的负面影响 我们今天要说的,是《论语》观点对中国的负面影响。第一个负面...

学习《论语》的究竟有多重要呢?怎样才能让孩子轻松读懂《论语》?
那么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就必须要了解儒家文化,要了解儒家文化就必须要阅读《论语》。只有阅读了《论语》,我们才算得上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论语》不光是儒家经典,记录了圣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更是受到历朝历代的重视,汉代设置五经博士。其中《论语》作为“五经”之一。而且当时研究《论语》的已经...

日本二手书店发现最早《论语》写本,为什么日本网友的评论引起国人沉思...
有些读者可能不懂这个《论语义疏》到底是什么内容,其实上面已经说过了,真正的《论语》已经失传,我们如今看到的《论语》都是根据各种资料汇总编撰而成,因此历朝历代都有很多关于《论语》的补注,这本《论语义疏》正是其中之一。隋唐时期中日交流频繁,日本屡屡派遣遣唐使来我国习得更为先进的文化制度,...

关于《论语》的资料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为什么要读论语?
为什么孔子能被历朝历代帝王所推崇?为什么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和圣人?要了解孔子,学习《论语》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一部历经2000多年的《论语》,之所以可以流传下来,之所以可以有这么深远的影响力,之所以能够经得住这么长时间的考验,必有其厚重深刻的思想内涵。《论语》的得名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

临翔区19559075125: 求前人对《论语》的评价,十万火急!!!!! -
东虽氨甲: [1]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从“儒者崇实”的思想特征,洞察了《论语》“略无华饰,取足达意而已”的语言艺术特色.[2]蒋伯潜认为,《论语》作为“最早之记言体”,“章既简短,辞已质朴”,而所以形成“质朴”的语言风格,乃与《论语》...

临翔区19559075125: 历代名家是怎样点评的《论语》?
东虽氨甲: 历代名家是如下点评的:在美国出版的《人民年鉴手册》中,孔子作为唯一的东方哲人,被列为世界十 大思想家之首. 和平通达之中,寓至精至粹之理. ——宋•赵普 五经之管辖,六艺之吼吟. ——宋•朱熹.

临翔区19559075125: 古人对论语的评价 -
东虽氨甲: 你摘抄一些吧,我有些刹不住了. 孔子出生于周朝的礼制和统一遭到破坏的时代,所以孔子的理想是“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孔子实现理想的方法是推行“仁爱”和“礼制”,为此他创立了儒家学派.儒家学派在产生...

临翔区19559075125: 历代大儒都有哪些对论语的评析?例如朱熹的 还有谁的? -
东虽氨甲:[答案] 朱熹共有五部论语学著作传世,其中最能代表朱子论语学学术成就并借以构建其理学思想体系的著作是《论语集注》.朱熹对《论语》的诠释过程也与他理学思想的成熟过程相始终.朱熹诠释《论语》的学问宗旨是二程之说,而其最...

临翔区19559075125: 跪求 各大名家 或者古代有记载的书本中 对于《论语》的评价 或者质疑. -
东虽氨甲: 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

临翔区19559075125: 历朝历代对《论语》的评价 -
东虽氨甲: 四书五经,经典中的国学

临翔区19559075125: 如何评价论语 -
东虽氨甲: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经中的一本而已,儒家的经典著作“四书五经”分别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为四书,《易经》、《诗经》、《书经》、《礼记》、《春秋》是五经. 《论语》是孔子及其亲传弟子的对话记录,《孟子》是比孔子晚出生一百多年后的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论记录,《礼记》是孔子的弟子们学习孔子有关“礼”的理论后产生的感想汇编.《大学》和《中庸》则是《礼记》中抽出来的章节单独成篇的.此外《易经》、《诗经》、《书经》、《春秋》都是孔子时代已经存在的书,孔子根据自己的理论需要及其审美眼光对其进行了编辑、修订、发挥等.孔孟之后历代学者对四书五经的注释书,可以看成是不同时代的人们根据其时代的需要而对儒家思想进行的解释和发挥.

临翔区19559075125: 朱熹对论语有什么评价? -
东虽氨甲:[答案] 《论语》,凡是中国人,从小都念过,现在大家手里拿的这一本书,是有问题的一本版本,它是宋朝大儒朱熹先生所注解的.朱熹先生的学问人品,大致没有话可讲,但是他对四书五经的注解绝对是对的吗?在我个人非常不恭敬,但却负责任地说,问...

临翔区19559075125: 用几句话评论《论语》? -
东虽氨甲: 论语》是一本记录了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和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一共有二十卷,一万一千七百零五个汉字.《论语》是语录体,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作之一.《论语》因秦始皇“焚书坑儒”(活埋方士和书本)所以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一共计有:口头传授的《鲁论语》二十篇和《齐论语》二十二篇,从他家夹壁中找到的《古论语》二十一篇.《论语》主要是在描述孔子.书中对他有很多描写,也对他的弟子有所描写.这是一本对后人有极大影响尤其在政治方面的书

临翔区19559075125: 朱熹对论语有什么评价 -
东虽氨甲: 朱熹引程子的话,说:“学者当以《论语》、《孟子》为本.《论语》、《孟子》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矣.” 写了《论语集注》.《论语集注》是《四书章句集注》的一部分,是朱熹经过40多年的用心“理会”,并“逐字称等”后才最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