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是马上民族吗?如果按金前期的实力,可以打得过蒙古吗?

作者&投稿:坚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金朝有没有像元朝一样有等级制度?~

八十年代初,有人根据赵子砥《燕云录》的记载,首次提出金朝存在着五个民族等级,即女真、渤海、契丹及奚、汉人、南人。这一说法在学术界引起了一定反响。但我以为,以上五个民族等级并不能正确地反映金代民族政策的全部内容,对金代各民族的不平等地位需要加以具体的分析。与元代相参照,金代的民族等级有两点值得注意。 第一,金代的五个民族等级并非法定的。在元代文献中虽然也找不到划分民族等级的明确记载,但从《元典章》、《通制条格》等书中所载有关敕旨条令来看,当时对蒙古、色目、汉人、南人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都有不同的规定,因此可以认为元代的四等人制是法定的。而金代的情形则大不相同,金代文献中并没有相关的法令性规定,我们今天所知道的金代民族等级的情况乃是由南宋人总结出来的。 第二,金代的五个民族等级只能代表一个时期内的民族政策。我们知道,元代的四等人制是始终存在的,从元初至元末,各个民族的地位没有太大的变化。而金代的五个民族等级则只是反映了金初的情况,前引两条史料都是如此。金代的民族政策有一个演变过程,太祖至熙宗时代,各民族间的不平等地位最为明显,海陵王以后,民族畛域逐渐淡化,五个民族等级成为历史的陈迹,但民族间的不平等现象并未从此消失,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罢了。 1 女真人 金代前期的民族歧视主要表现为女真、渤海、契丹(奚)、汉人、南人五个民族等级的不平等地位~海陵王至世宗时期,金的民族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南人地位的上升与汉人、契丹及奚人地位的下降,使得各个被统治民族的等级界限不如过去那么鲜明了,然而表现在女真人与非女真人之间的诸多不平等现象却始终存在,这是金代民族歧视的一个一贯性问题。 女真是金代的统治民族,金朝统治者历来强调女真本位意识,强调金的正统地位,尤其忌讳汉族人民将女真视为外来民族。章宗时,“禁称本朝人及本朝言语为“蕃”,违者杖之”。明昌六年,章宗对宰执们说:“凡言女直进士,不须称女直字。卿等误作回避女直、契丹语,非也。今如分别户民,则女直言本户,汉户及契丹,余谓之杂户。”“女直进士” 即策论进士,章宗主张去掉“女直”二字,是为了突出女真的主体民族意识。“本户”的提法也是同样的用意,金朝习称女真人为女真户,汉人为汉户,契丹人为契丹户等,而章宗主张以本户代替女真户的称呼,其他如汉户、契丹户等仍旧,这样就将女真族与其他被统治民族的主次轻重区别开来了。 金代女真贵族中普遍存在着强烈的民族偏见。熙宗皇统五年,朝廷将大赦天下,女真臣僚均主张“覃恩止及女直人”,唯尚书左丞宗宪表示反对,于是才修改赦文,使各族人均沾。《金史》卷四《熙宗纪》载,皇统八年十一月,“左丞相宗贤、左丞禀等言,州郡长吏当并用本国人。上曰:四海之内,皆朕臣子,若分别待之,岂能致一谚不云乎,疑人勿使,使人勿疑。自今本国及诸色人,量才通用之。”所谓“本国人”即指女真人,宗贤等人主张连地方官都只用清一色的女真人,可见女真权贵对其他民族的猜忌和成见何其深。民族偏狭心理的另一面表现为对女真人的纵容和偏袒。大定二十六年,世宗对大臣们说:“亲军虽不识字,亦令依例出职,若涉赃贿,必痛绳之。”太尉、左丞相徒单克宁答以“依法则可”,世宗听出了克宁的弦外之音,于是又说:“朕于女直人未尝不知优恤。然涉于赃罪,虽朕子弟亦不能恕。太尉之意,欲姑息女直人耳。” 2 渤海人 渤海族在金代的民族关系中享有特殊的政治社会地位,根据宋人所总结的金代民族等级的状况,渤海仅次于金朝的统治民族女真族,其地位优于其他各个被统治民族。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渤海与女真族源相同,他们都同为靺鞨人的后裔,渤海源于粟末靺鞨,女真出自黑水靺鞨。金朝统治者对两族间的这种同源关系非常看重,视为怀柔渤海人的一个天然机缘。完颜阿骨打起兵之初就宣称“女直、渤海本同一家”,以此号召渤海人加入女真的反辽同盟。渤海在辽朝深受民族歧视,始终处于被压迫的地位,这也是他们与女真人易于投合的一个原因,所以女真建国后,渤海人便纷纷前来归附。宋人对渤海在金朝所得到的优遇是这样解释的:“契丹时不用渤海,渤海故此深恨契丹,女真兵兴,渤海先降,所以女真多用渤海为要职。” 为了巩固女真-渤海政治联盟,金建国之初,就有计划地选取辽阳渤海望族女子作为宗室诸王的侧室,《金史》卷**《后妃传下》云:“天辅间,选东京士族女子有姿德者赴上京。0 与女真皇室联姻的主要是辽阳大氏、李氏、张氏三支渤海右姓,从太祖至世宗朝,他们与宗室累世通婚,以致在金朝的九位皇帝中有三位都是由渤海人所生,这就是海陵王、金世宗、卫绍王。渤海世家与女真皇室的政治联姻密切了这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使渤海人在金代所享有的优越地位得以长期保持。但金朝对渤海的政策在各个不同时期也有所变化。金代前期,渤海人尚未能够进入统治集团的上层,在政治上影响不大。海陵、世宗两朝是渤海人的鼎盛时期,大 、张浩在海陵朝都官至宰相,其中张浩从贞元三年至正隆六年独任首相七年,为金代所仅见~而世宗朝共四位尚书令,其中有两位都是渤海人。大定后期,渤海人集团卷入了皇室内部的继承权之争,结果陷于失败,章宗即位后,遂一反海陵、世宗重用渤海人的政策,逐步清除宗室内的渤海人势力,从而致使渤海世家与女真皇室间长期形成的联姻关系陷于破裂。金朝后期,渤海人在政治上遭到女真统治者的排斥,其政治影响已经十分有限。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渤海上层人物与女真统治集团的矛盾并未使这两个民族交恶,金朝治下的渤海人始终是驯服的,从来没有任何反抗行为,因此其民族地位也就相对比较稳定。 3 契丹人和奚人 契丹与女真的关系是金代民族关系中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契丹是辽的统治民族,驾驭这些前朝遗民对女真统治者来说绝非易事,金朝的契丹人始终处于一种不安分的状态,他们曾经进行过多次反抗,金对契丹的政策也随着两族关系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 金朝灭辽之后,紧接着便南下攻宋,金宋矛盾上升为当时主要的民族矛盾。出于对宋廷联结女真攻灭辽朝的宿怨,许多降金的契丹人都积极参与了对宋战争,在宋金的对立和斗争中,契丹人变成了女真坚定的同盟者。因此,从金初民族关系的总格局来看,契丹人的地位显然要高于“汉人”和南人。宋人关于五个民族等级的总结基本上是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的。 契丹与女真关系的恶化,是由正隆、大定间发生的契丹人的大起义造成的。正隆间,海陵王为准备南征,在全国各地强制签军,这一措施遭到了契丹人的强烈抵制,并成为这次起义的导火索。正隆**月,起义首先在西北路爆发,并很快蔓延到西京、北京、咸平府、上京等路,“契丹部族大抵皆叛”。直到大定二年九月,历时一年半的起义才被金世宗镇压下去。 由于这次起义参与人数众多,涉及范围很广,从而导致金朝对契丹人的政策发生了重大的转折。世宗平叛之后采取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废罢参与叛乱的契丹猛安谋克,而将“其户分隶女直猛安谋克”。后来发生的一起偶然事件,促使世宗对契丹人采取更严格的控制手段。大定十七年,遣监察御史完颜觌古速巡边,随行的契丹押剌四人趁机越界逃奔西辽。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存在了80年之久,对金朝及其治下的亡辽遗民来说,西辽始终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此事对世宗震动很大,为防止西北路的契丹人与西辽交通,世宗决定把他们迁往辽东。是年,“徙西北路契丹人尝预窝斡乱者上京、济、利等路安置” …。然而契丹人的东迁却为金末耶律留哥之乱埋下了祸根。世宗对契丹人的态度,可以从下面这段对话中看得很清楚:一次,世宗对朝廷臣僚谈及契丹人时说道:“海陵时,契丹人尤被信任,终为叛乱,群牧使鹤寿、驸马都尉赛一、昭武大将军术鲁古、金吾卫上将军蒲都皆被害。赛一等皆功臣之后,在官时未尝与契丹有怨,彼之野心,亦足见也。” 尚书右丞唐括安礼回答说:“圣主溥爱天下,子育万国,不宜有分别。” 世宗又曰:“朕非有分别,但善善恶恶,所以为治。异时或有边衅,契丹岂肯与我一心也哉。”随着金朝民族政策的变化,契丹人的民族地位明显下降了。如果说金代前期民族矛盾的焦点是女真与汉民族之间的矛盾的话,那么金代中期女真与契丹的矛盾则显得更为尖锐。 卫绍王即位以后,蒙古的崛起对金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同时北方的契丹人也渐有不稳定的迹象,为防患于未然,金朝进一步加强了对契丹的控制。《元史》卷一四九《耶律留哥传》云:“元太祖起兵朔方,金人疑辽遗民有他志,下令辽民一户以二女真户夹居防之。” 这种严密的防范措施更坚定了契丹人的叛意。大安三年,蒙古南下攻金,契丹千户耶律留哥趁机在隆州举兵反金,契丹人闻讯纷纷前来归附,很快就众至十余万。世宗的预言终于应验了。耶律留哥的抗金斗争一直持续到兴定四年才告结束。 奚族与契丹同出于东胡,“异种同类”,因此奚人在辽享有“拟于国族”的优遇。奚王族与宗室耶律氏累世通婚,史称“奚有五王族,世与辽人为昏,因附姓述律氏中”。自辽以来,奚与契丹间的民族融合十分明显,以致到了金代,人们已难以确定某些奚人的族属,即使明知其为奚人,也往往以契丹人视之。如《金史》卷九一《萧怀忠传》称“海陵意谓怀忠与萧裕皆契丹人,本同谋”,而萧怀忠与萧裕却都是奚人,这在《金史》里有明确的记载。正是由于这种原因,金朝对于奚和契丹的政策基本上是一致的,所以人们理所当然地将他们视为同一个民族等级。 金代前期,奚人与女真统治者的关系比较融洽,在政治上也较易受到重用。海陵朝是奚人政治势力最强盛的时期,有两位奚人官至宰相,一为尚书左丞相兼侍中萧玉,一为尚书右丞相兼中书令萧裕。但贞元元年的萧裕谋反事件导致了与女真关系的危机。萧裕曾协助海陵王夺取皇位,后又为海陵清除政敌,设计杀太宗、宗翰子孙,因此深得海陵信任,被任命为右丞相。“裕弟萧祚为左副点检,妹夫耶律离剌为左卫将军,势位相凭藉”,一时权倾朝廷。萧裕因看到海陵王性好猜疑而感到十分不安,于是暗中联络前真定尹萧冯家奴、前御史中丞萧招折、博州同知遥设、五院节度使耶律朗等进行谋反活动,这些人都是奚人或契丹人。这一叛乱计划尚未付诸实施就被粉碎了,预其反谋者均被处死,牵连者甚众。奚人的政治势力受到严重打击。正隆末至大定初,许多奚人部族卷入了契丹人的大起义,这使奚与女真的关系更加紧张。世宗以后,奚人在政治上已经完全失去金朝统治者的信任,因此再也无法跻身于高层官僚,大定三十年间,奚人职位最高者是两名正五品官员。奚族的政治社会地位从此衰落了。 4 汉人:指辽朝统治下的汉人 金朝统治者入主中原之初,即有意识地对“汉人” 和南人实行区别对待的政策,这种政策的一个显著事实,就是在科举制度上实行“南北选” 。太宗天会六年,初创南北选,北人(汉人)试诗赋,只试一场,南人试经义,依南朝法试三场,“北人四百人,取六分,南人六千人,取五百七十一人” …,两者的比例表明是时在科举取士上的倾向性是十分明显的。又据《金史》卷五一《选举志一》 载,熙宗天眷二年,北选进士200人,南选150人~皇统二年,北选100人,南选150人。单从录取人数看,南选与北选彼此约略相当,但如果考虑到南人的应试人数大大多于“汉人” 的因素,其中的倾向也就很清楚了。从下面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女真权贵在科举上对南人的歧视。 在金初之所以能享有高于南人的政治社会地位,与女真统治者对他们的信任和倚重是分不开的。由于“汉人” 长期处于北方少数民族的统治之下,他们比起南人来更容易接受女真人的政权~加上燕云地区自唐末以来数易其主,人们的政治态度一般都较为灵活。金代辽后,他们便转而效忠于女真统治者,并积极支持金朝南下灭宋,在金初的政治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大定十四年,诏定开国功臣21人、亚次功臣22人,其中的非女真人只有5名,一为渤海人,一为契丹人,其他3人都是“汉人”,刘彦宗列开国功臣第18位,韩企先列开国功臣第21位,韩常列亚次功臣第 21位,而南人则一个也没有。这表明金朝统治者对“汉人” 在金初的政治活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如韩企先本不在开国功臣之列,世宗特意提出将他增补进去:“衍庆宫图画功臣,已命增为二十人。如丞相韩企先,自本朝兴国以来,宪章法度,多出其手。至于关决大政,但与大臣谋议,终不使外人知觉。汉人宰相,前后无比,若褒显之,亦足示劝,慎无遗之。”“汉人”在金初的政治地位可以从中得到解释。 但金朝统治者对“汉人” 也并非一概予以信任和重用。宋宣和五年至靖康元年,燕京六州之地曾一度归宋,在此期间,不少“汉人” 有过仕宋的经历,金朝对这些人就在政治上进行压制,太宗天会十年创立的磨勘法便主要是针对他们的。据宋人记载说:“是春,左副元帅宗维(即宗翰)谕枢密院磨勘文武官出身迁秩冒滥,命西京留守高庆裔参主之,夺官爵者甚众。” …从这条史料中看不出立磨勘法的底蕴所在,但《金史》 里有两个例子颇能说明问题:其一是涿州人赵元,赵曾从郭药师降宋,为药师掌机宜文字,后又降金,天会间,同知蓟州事,“其后朝廷立磨勘格,凡尝仕宣和者皆除名籍,元在磨勘中” ~其二是易州人张通古,张本为辽进士,宣和间入宋,后又归金,仕为工部侍郎,“高庆裔设磨勘法,仕宦者多夺官,通古亦免去”。 金代“汉人” 与南人的政治社会地位差异最明显的时期是太祖、太宗、熙宗三朝,熙宗皇统七年发生的田党狱,成为“汉人” 政治势力式微的一个转折点。田 是广宁人,皇统间为吏部侍郎,时韩企先为相,所援引者多为燕人,且有意荐举田 继任丞相,田既典铨选,朝中燕人势力益盛,颇有朋党之嫌,以此遭致女真统治者的疑忌。蔡松年、曹望之、许霖等俗与田 通好,遭其拒绝,于是心怀怨望,借机向女真大臣宗弼诋毁田 。及韩企先病卒,熙宗遂以专擅朝政的罪名将田 、奚毅、邢具瞻、王植、高凤庭、王效、赵益兴、龚夷鉴等人处死,又将孟浩等34人放逐遐荒。此案对燕人政治集团是一次致命的打击,史称“田党事起,台省一空” ,可见牵涉面之广。日本学者外山军治认为这次事变“意味着以燕人为中心的旧辽官僚集团在金廷的衰落”,这是一个切中肯綮的结论。 “汉人” 势力一旦衰微,南人势力必然会起而代之,海陵王贞元二年合并南北选之举是南人地位上升的一个标志。南北选是在金初多种制度并存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种权宜性措施。至海陵王时,金朝对中原的统治已经巩固,国内的民族矛盾也已有所缓和,科举制度上的抑宋扬辽、重北轻南的倾向开始发生变化。合并南北选后,南人在科举入仕之途上逐渐取得了优势。南人政治势力的消长盛衰大势。海陵到世宗朝是“汉人” 衰落、南人地位上升的关键时期。从世宗关于“汉人”、南人的如下两段评语中,可以看出女真统治者对南人的政治态度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世宗曾对贺扬庭说:“南人矿直敢为,汉人性奸,临事多避难。异时南人不习词赋,故中第者少,近年河南、山东人中第者多,殆胜汉人为官。” 又大定二十三年,世宗在比较“汉人”巨构和南人段时说:“燕人自古忠直者鲜,,,南人劲挺,敢言直谏者多,前有一人见杀,后复一人谏之,甚可尚也。” 从世宗朝开始,活跃在金朝政治舞台上的汉族知识分子,已由金初的以“汉人” 为主变为以南人为主。“汉人” 和南人在原有的五个民族等级中的地位有了根本的改变,他们之间的界限也就渐渐趋于模糊了。 5 南人:即金灭了北宋后,长江以北生活的汉人 在金初的五个民族等级中,南人处于最低一等,是女真统治者进行民族压迫的主要对象。太宗时,女真初入中原,在战争中普遍采取烧杀抢掠的野蛮手段,由于遭到北宋遗民的激烈反抗,太祖弟谙班勃极烈斜也曾计划将南人斩尽杀绝。这个计划虽然未能付诸实施,但从中可以窥见金初女真贵族对南人的敌视程度。 金初对南人进行民族压迫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强制南人剔发左衽。早在太宗天会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金朝就发布了第一个改俗令,这纸改俗令主要是针对河北、河东两路百姓的。天会七年,宋室南渡,淮河以北地区均被纳入金朝统治之下,于是又在更大的范围内强制汉族百姓改从女真之俗,而且措施也更为严厉,乃至有“不如式者死” 的记载。 海陵王即位之后,对太宗以来强迫南人改俗的政策做了某些调整。天德二年,“诏河南民,衣冠许从其便” …。这一让步不是无缘无故的。在天会七年普遍推行改俗令之后不久,金朝扶植刘豫建立了齐国。而齐国在其领有的河南、陕西地区是否继续强迫百姓发左衽,文献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大金国志》中的一条材料有助于说明这个问题。天眷二年金废伪齐后,任命齐国旧臣李邺为翰林学士承旨,冯长宁为东京户部使,“命下日,各髡发、左衽赴任” 。这表明连齐国臣僚都一仍汉俗之旧,遑论庶民百姓。由于这个原因,金朝在河南地区重新推行改俗政策倍加困难,海陵王审时度势,不得不放弃了这种努力。 但是对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来说,改俗令是不可违拒的。在金朝统治者的严厉禁令下,中原百姓不得不改变传统的民族习俗,如“衣装之类,其制尽为胡矣,惟妇人之服不甚改” 。近年在山西高平发现的金正隆间乐舞杂剧石刻,其中的汉人均为左衽≠ 。卫绍王时,宋人程卓出使金朝,在沃州柏乡县的一座汉光武庙中,看见壁绘云台二十八将竟也都是左衽,由此可见金朝推行胡俗的效果。章宗承安五年朝议女真、汉人拜仪,司空完颜襄谓“今诸(色)人衽发皆从本朝之制,宜从本朝拜礼” 。这些事实说明,至金代中后期,女真衽发之制已经取得了统治地位,而且即使在女真族完成其汉化进程之后,仍一如既往地坚持实行发左衽。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

军事实力很差
后金(1616年—1636年,或称后金汗国)是出身建州女真的努尔哈赤在满洲(现今中国东北)建立的王朝,为清朝的前身。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国“金”或“大金”。史学界一般统称为“后金”,与12世纪时的金相区别。至其子皇太极1636年改国号大清,后金共历21年,两位君主。后金一名不见清人记载。普遍认为以“金”作国号乃为表明承袭完颜氏之金。也有人根据《朝鲜李朝实录·光海君日记》记载,认为“后金”的名称是从朝鲜传入明朝。此外,还以地名“建州”和族名“女真”称呼后金政权。

金朝帝王年表
金帝系
(1) 金太祖 完颜阿古打 (1115-1123)
(2) 金太宗 完颜吴乞买 (1123-1135)

(3) 金熙宗 完颜亶 (1135-1149)

(4) 海陵王 完颜亮 (1149-1161)

(5) 金世宗 完颜雍 (1161-1189)

(6) 金章宗 完颜璟 (1189-1208)

(7) 金卫绍王 完颜允济 (1208-1213)

(8) 金宣宗 完颜珣 (1213-1223)

(9) 金哀宗 完颜守绪 (1223-1234)

(10) 金末帝 完颜承麟 (1234)

金朝建立了哪几个都城
金朝是女真族建立的,女真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女真和他们的先人们,世世代代居住、生活在松花江和黑龙江流域的广大地区,所谓白山黑水,种族繁矣。历史悠久的女真先世,可上溯到舜、禹和商周时期,那时生息繁衍在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人被称作肃慎,这是东北地区见诸文字记载的最古老的民族。此后,肃慎的后裔,名称屡有变更。三国时期,称挹娄,北魏时称勿吉,并分有白山、粟末、号室、安车骨、伯咄、佛涅、黑水七部。到隋唐时称靺鞨,仍然分七部。到五代时黑水靺鞨在物竞天择的演化过程中逐渐兴旺起来,改称女真。在女真30多个部落中,完颜部最为强大,在他们的始祖函普时,居住在仆斡水(今牡丹江)之滨。到女真人第四世献祖绥可时,完颜部便从仆斡水之涯,南迁到海古水(今海沟河)之畔,献祖绥可一改女真夏逐水草,冬则穴居的旧俗。在海古水,按出虎水(今阿什河)一带,筑室居住,耕垦树艺,攻碳炼铁,刳木为器。这时完颜部的社会发展达到了渔猎业、农牧业和手工业互有分工又互相结合,并进入铁器时代而强大起来。此后,又经过昭祖石鲁条教之法、景祖乌古乃自强自治、世祖劾里钵戡乱兴盟、盈歌联盟巩固发展等几代人的奋斗,完颜部逐步地统一了女真各部。到了完颜阿骨打时期,女真族已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由于自身的强大和不堪辽宋压迫,于公元1114年9月,阿骨打命女真各部人马誓师来流水(今拉林河),开始了为期十年的伐辽争战。1115年正月初一,阿骨打称帝,改元收国元年,建国号大金,定都会宁(今阿城市)。金于1125年灭辽,灭辽后,金朝第二代皇帝金太宗吴乞买即位,按照金太祖阿骨打中外一统的诏令为遗训,下令南征伐宋,并于1127年灭北宋。
从金代鼎盛时期的疆域图可以看到:墨绿色的区域就是金朝的疆域,东北到日本海、库页岛(今俄罗斯鄂霍茨克海),北到外兴安岭(今俄罗斯远东地区),西北到蒙古国,西以河套、陕西横山、甘肃东部和西夏交界,南到秦岭、淮河与南宋对峙。
从图中我们可以知道,金代共三个都城,上京会宁府是金朝第一个都城,1153年海陵王迁都燕京(今北京)是为金朝第二个都城,称金中都,金朝第八位皇帝宣宗于1214年迁都南京(今开封)。
【筑城营都】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位期间,因战争繁忙,并未修建宫殿。金太宗完颜吴乞买继位后,于天会二年(1124年)命汉人卢彦伦主持修建都城。都城的格局是集当时辽朝、南宋风格于一身。金上京城的建制,大致采取近似中轴线,近似均衡和近似对称的手法,规划街道里坊,营筑宫室官邸,使上京城为我国中世纪最北部的都城大邑。
此城平面示意图。上京南北二城,均为长方形,以西垣为边,横竖卧对,呈曲尺状。北城南北长1828米,东西宽1553米;南城东西长2148米,南北宽1522米。皇宫在南城偏西处,周长2公里余。原有4门,现仅存午门址,午门后中轴线上有5个宫殿址。二城外垣周长11公里余,残高约3.5米,存马面89个,门7座。据记载当时金都皇宫的建设情况已架屋数千百间,规模亦甚侈也。
上京会宁府皇城午门址,既唯一仅存的一处门址。这里当时营建都城时的情况,这些脊瓦、布纹瓦等都是建筑材料。

【市井繁荣】
上京会宁府定型在金太宗时期,到了金朝第三代皇帝金熙宗完颜亶时期,开始扩建上京皇城和增扩宫室。
于天眷元年(1138年),因大内狭,撤而新之,命卢彦伦营建宫室,这次扩建增加了朝殿、寝殿、书殿以及八座殿字楼阁组成的凉殿。
在金熙宗时期,金政权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基本上没有大的战争。他极力推行封建社会制度和实行法制,并审时罢兵,计口授田,恢复经济。经过他全面地进行改制改革,发展了金朝经济,增强了国力。此时,上京城内外已经有了专门的商业区,街道两侧店铺林立,市井繁荣。

【上京路与会宁府 】
上京会宁府官衙设在大金国的前期都城内,又是金代上京路的治所。金代的地方行政区划,大致与辽相同。金朝设有五京十九路,路是金代地方最高最大的行政区,相当于现代的省。金上京路领会宁等府州,范围最为广阔,其西境可抵今嫩江流域,北达外兴安岭,东北至鄂霍茨克海,东至日本海,南与咸平路为邻(今吉林省怀德县),并遥领曷苏馆路(今辽宁省金县)。金上京路共辖有:一府,即会宁府;三州,即肇州、隆州、信州;五路,即蒲与路、合懒路、恤品路、曷苏馆路、胡里改路;六县,即会宁县、曲江县、宜春县、始兴县、利涉县、武昌县。
会宁府及上京路所辖,但它又是上京路的治所。会宁府东境邻胡里改路,西北与肇州接壤,东北与蒲与路相邻,东南与恤品路接境。会宁府统领三县,即会宁、曲江、宜春。路的最高官员是兵马都总管,上京路则由会宁府尹兼领。
如今馆内留存的印章,其中上京路总押荒字号印为国家一级文物,这些印鉴对研究和了解金代乃至宋、元官制与兵制,印证金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均有不可替代的。
【迁都燕京】
正当上京城向前发展时期,金朝内部发生了宫廷政变,主要原因是,金熙宗在位后期骄奢淫逸,暴虐杀人,引起了朝中重臣的不满,金熙宗继父之子完颜亮利用这个机会,联合亲信亲手将金熙宗杀死,自立为帝。海陵王即位后,为了缓和居弟杀兄、臣弑君的同室操戈这个矛盾,就以上京会宁府偏于东北一隅,物质运输与公文传递有违误,使节往来也艰于行旅,致使政令无法及时畅达内外等理由,将京都迁往燕京(今北京市)。海陵王迁都燕京,对于适应金国形势和发展和统治中原的需要,及女真族发展和燕京的开辟而言,这是一种进步。
在迁都燕京后,海陵王为了不留有金熙宗风行君主制的痕迹,完全解除女真皇族组合力与反抗力,来确保自己的皇位,于正隆二年(1157年)下令毁上京。据记载命吏部郎中萧彦良尽毁宫殿、宗庙、诸大族府第及储庆寺,夷其址、耕垦之。同时,于正隆二年(1157年)八月,海陵王下令撤销上京留守衙门,罢上京称号,只称会宁府,并下令把驻扎上京的属于太宗、宗干、宗翰管辖下的军队合并,使其缩小实力,并且迁往中都。
海陵王迁都、毁上京后,使上京会宁府的人口一度锐减,经济发展一度衰落,不再有往日市井繁荣的景象。
【复号上京】
海陵迁都平毁上京宫室宗庙之后,已去萧墙之忧,因而全力准备侵略宋朝的战争,同时大建宫宇、搜刮百姓,残暴的统治给百姓带来深重灾难,民不聊生。正隆六年(1161年)十月,东京留守曹国公完颜雍即位于辽阳,改元大定,是为金世宗。这时完颜亮还在南进征宋,而金军亦十分厌战,重要将领耶律元宜部反戈,元宜及其部下射杀海陵王于帐前,海陵死于瓜州渡。
世宗改元,大赦天下,同时历数海陵罪过数十事。金世宗统治时期,经济、文化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
金世宗于大定二年(1162年)发布诏令,以会宁府国家兴王之地,宜就庆元宫址建正殿九间,仍其旧号,以时荐享。大定五年(1165年),重新修复了太祖庙,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修复宫殿,建城隍庙。至此,金上京被毁坏的旧宫室、宗庙大部分被修复,但唯有储庆寺不见有修复的记载。在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以甓束其城就是在土墙之外增筑砖墙,以加固城墙的坚实性,并在大定十三年(1173年)七月,金世宗下令恢复会宁府的上京称号,恢复上京留守衙门,派宗室元老谷英任上京留守。金上京会宁府的历史地位,被金世宗又重新树立了起来。这是大金得胜陀颂碑,在今吉林省扶余县石碑崴子屯,金世宗1184年东巡上京,于1185年到此凭吊,这里是阿骨打率女真部义军誓师伐辽的地方。
【金朝衰落】
金章宗末年,自然灾害较为严重,上京的繁荣已成为过去。泰和八年(1208年)十一月金章宗病逝,章宗的皇叔卫绍王永济继位。同时,蒙古大汗成吉思汗叛金自立,开始进攻金朝的北方,并迅速占领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于1213年又突破了长城防线,进入黄河平原。到1215年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劫掠并占领了金朝的北京。至金哀宗天兴二年(1234年)蒙宋联军攻破蔡州城,在战火中即位的金末帝完颜承麟则死在乱军之中,金朝遂亡。
从1115年阿骨打建国称帝到1234年完颜承麟在蔡州身亡,金代经历了长达119年的历史,而金上京地区则早在1218年就陷落在蒙古骑兵的铁蹄之下。由于在金朝后期,上京行省完颜太平与万奴勾结,受万奴之命焚毁了上京宗庙等大规模的建筑,以及上京守军在与抵抗万奴的作战中,上京城遭到了严重破坏,但上京城在元朝明朝仍被沿用,上京的最后废弃,是在清代。

金人是渔猎民族,蒙古是游牧民族,生存条件的差异注定金不会去占领蒙古,不过金国前期是打得过蒙古的

不会的 这是肯定的


朝鲜族是属于中国吗?还是朝鲜?
朝鲜族“(조선족)。韩国人自称“大韩民族“或“韩民族“,朝鲜人自称“朝鲜民族“,中亚高丽人自称“高丽人”。应当避免出现以“朝鲜族”(조선족)的词语称呼韩国人、朝鲜人及其他非中国地区的韩裔或朝裔造成的误会。

朝鲜是个国家还是民族?那朝鲜族是怎么回事,是中国的吗?
朝鲜是中国的陆上邻国,全称朝鲜族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族是朝鲜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界附近的少数民族,属于中国

朝鲜族是属于中国吗?还是朝鲜
朝鲜族是一个分布在中国和朝鲜半岛的民族,也被称为韩民族、朝族或高丽族。他们拥有自己的语言——朝鲜语\/韩语。朝鲜族主要居住在这两个地区,是这两个国家的多数民族,总人数大约为7500万。除了在朝鲜和韩国,还有相当数量的朝鲜民族人口居住在中国和美国,其中中国约有183万朝鲜族人口,美国则有大约170...

朝鲜和韩国以前是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吗?是从什么时候怎么分开的?
是一个国家。民族,1945年日本投降,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由苏联和美国军队接收。在美苏的各自支持下于1948年8月成立大韩民国,1948年9月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五代十国是什么种族?古代东北少数民族与现在朝鲜族有什么关系_百度...
南朝都是汉族,北朝是鲜卑人和汉人共同掌权,鲜卑人是东胡的一直。后来鲜卑人由于仰慕汉文化,而激起其他落后民族的愤怒。于是爆发了其他落后民族的大叛乱,大多数鲜卑人被杀害。幸存的融合到汉族里。少数民族是解放后的词语,古代没有少数民族。古代东北的主要民族是汉族,其他民族基本属于东胡体系。朝鲜人...

齐,梁,陈四个朝代,是少数民族政权吗
宋、齐、梁、陈都是汉人政权。统称为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东晋灭亡之后隋朝统一之前存在于中国南方以建康(今南京)为都城的四个朝代的总称。公元420年东晋灭亡,刘宋取代东晋,在中国南方地区相继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汉人政权,史称“南朝”,嫡传华夏文化之正朔,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朝代和国家有什么区别?
朝代:建立国号的帝王世代相传的整个统治时代。朝代是古代阶级社会对国家某一特定时期的称号 一个完整的王朝阶段或一个君主的在位阶段都可以称为朝,比如清王朝里又分为顺治朝、康熙朝等。和国家的区别:虽然中国很多朝代与“朝”的国祚相重叠,但并不代表朝代等于“朝”(国家),如魏晋南北朝与春秋...

朝鲜族是属于中国吗?还是朝鲜
朝鲜族在中国和朝鲜都有分布。朝鲜族又称韩民族(韩文:한민족)、朝族、高丽族等,是东亚主要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朝鲜语\/韩语。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是朝鲜和韩国的主体民族,两国均为单一民族国家,共有人口7500万左右。除了朝鲜和韩国,朝鲜民族人口过百万的国家有中国和...

商朝夏朝是同一个民族吗?
近代以前并没有民族概念。夏族暂且不论,但商族跟周族应该算是同一个文化族群里的两个部族。其中辅佐的证据是,甲骨文是在商朝成熟的,但在商周之际却没有发生断层。在其他的情况下,例如阿卡德人(巴比伦人)学习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女真人和日本人学习汉字等,都不可避免地把表意文字变成了音节文字...

中国古代历史上哪些朝代是少数民族的人建立的?
中国古代历史上哪些朝代是少数民族的人建立的 有很多。南北朝时期的北方政权,基本上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比如:苻坚的秦、宇文氏的北周、拓跋的魏、匈奴的汉。宋朝时期党项人的西夏。女真人完颜的金。蒙古人的元。女真人爱新觉罗的清。少数民族朝代就是由少数民族建立,作皇帝的朝代说到,少数民族朝代,...

昌都县19612043537: 金人是什么民族 -
粱茂润津: 金人是女真族,又名女贞、女直,中国古代生活于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现今满族、赫哲族、鄂伦春族等的前身.公元6至7世纪称“黑水靺鞨”,公元9世纪起始更名女真.12世纪前期完颜阿骨打建立了金朝,统治中国北方一百多年之久.直至13世纪被蒙古人所灭.17世纪初建州女真部逐渐强大,其首领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诸部,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至1636年,皇太极改女真族号为满洲,女真一词就此停止使用,后来满洲人又融纳了少数的蒙古族、汉族等民族,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满族.

昌都县19612043537: 金朝为什么没有统治草原蒙古. -
粱茂润津: 统治个卵,金朝从建国开始势力就没有往蒙古草原发展过,一方面也是出于耶律大石的原因.太宗末年的时候,铁木真(即成吉思汗)的曾祖父合不勒汗率兵攻打金朝,金先派宗磐,胡沙虎往讨,都被打的打败,宗弼和宋朝和议后,蒙古部再次入侵,熙宗急诏将士北归.宗弼率八万精兵,大小十几战不分胜负,后与蒙古人议和,割让二十七团寨,并赠送大量牛羊等,世宗、章宗时每两年便派兵向北绞杀,但收效甚微,金朝一直奉行的都是南攻北守的策略,重军都布防在南边,对北边的蒙古缺乏应有的警觉性

昌都县19612043537: 历史上的金国和辽国是否有什么关联? -
粱茂润津: 有关联,刚开始的时候金国还不是金国的时候是辽国统治下的一个少数民族,后来为了反抗辽国的压迫,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以2500人起兵反辽,1115年建立金国,年号收国,1125年金太宗完颜晟灭辽.

昌都县19612043537: 蒙古崛起时候,假如金朝像刚建国那种状态,这时候蒙古和金厮杀会是什么结果 -
粱茂润津: 蒙金朝巅峰期的时候,蒙古就不可能崛起.一山不容二虎.宋金长期对峙对金国损耗非常大,包括海陵王南侵失败和元嘉年宋军多次北伐.要知道南宋1亿多人,后期经济总量超越了被称为占世界gdp百分之87的北宋.金朝和这样一个对手干架是多么吃力.

昌都县19612043537: 金人是蒙古人吗? -
粱茂润津: 不是,金人与蒙古人有世仇,金朝起源于中国东北地区.

昌都县19612043537: 金朝是我国哪一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建立于何时?宋金和议之后,金朝采取了哪些措施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你 -
粱茂润津: 女真族;1115年;改革措施:①仿照南宋改革官制,建立中央集权行政机构;②将女真人大规模南迁至中原地区,积极恢复发展农业生产,推动手工业、商业的发展;③鼓励女真族与汉族通婚,并在生活习俗方面进一步向汉族靠拢.评价:适应了对高度发展的农耕地区统辖管理,促进了民族融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昌都县19612043537: 过去的金人是现在的哪个民族 -
粱茂润津: 金人(女真族别名)一般指女真族,即现在的满族. 女真族,别称女贞与女直,源自3000多年前的肃慎, 汉至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隋至唐时期称黑水靺鞨,辽朝时期称“女真”、“女直”(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基本形成民...

昌都县19612043537: 最简洁地说明白女真、金代、满族的关系??? -
粱茂润津: 在辽宋时期,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创建了金国.后来金国被蒙古人所灭.直到明代末期,皇太极将女真族改成满洲族,把后金改成大清.建国后,国家把满洲族简称为满族.(顺便说一句:满洲族是女真族为主,吸纳了汉人,蒙古人,朝鲜人,锡伯人,索伦人等形成的新民族.)

昌都县19612043537: 金王朝是什么民族 -
粱茂润津: 金朝(1115年-1234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一百二十年.女真族也就是后来满族的祖先.

昌都县19612043537: 古代的金国是哪个族
粱茂润津: 满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