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文化·灿烂的甘肃远古文化·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

作者&投稿:代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甘肃文化·灿烂的甘肃远古文化·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

在距今大约一万年前,社会进入新石器时代,这个时期是中国原始文化的繁荣时期。甘肃秦安县大地湾遗址就是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文化遗存,它发掘的范围广,出土珍贵文物多,对研究中国原始文化及其发展有重要意义。

(1) 大地湾遗址的发掘

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省秦安县五营乡邵店村东侧、清水河南岸的第二、三级阶地及缓坡山地上,分山下(河边台地)和山上两部分,总面积近一百万平方米(见郎树德《大地湾考古与中国文明起源的线索》)。大地湾遗址是1958年甘肃省第一次文物普查时首次发现的,1978年7月,由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和秦安县文化馆组成大地湾发掘组,开始进行大规模发掘,到1984年8月为止,总揭露面积达一点三七万平方米,发现房屋遗址二百五十多座,烧陶窑址四十座,墓葬七十九座,灰坑三百四十个,壕沟八条,共获得出土文物近万件(张忠尚等《大地湾遗址与中国古代文化》)。经碳14测定,最早年代距今7800年,最晚距今4800年,大地湾遗址蕴有长达约3000年的古文化遗存。大地湾遗址的文化内涵主要分为五个时期,即大地湾一期(前仰韶,7300~7800年),仰韶文化早期(6000年),仰韶文化中期(5600~5900年),仰韶文化晚期(4900~5500年),龙山文化早期(常山下层,4900年左右)。据各文化层出土器物的特征分析,大地湾仰韶早期的陶器群,基本与关中地区的半坡类型相同,大致相当半坡类型的中晚期。大地湾仰韶文化中期,其陶器群与庙底沟类型有共同之处,但也保留了自身的某些特点。大地湾仰韶文化晚期的陶器与西王村仰韶晚期、半坡上层、泉护村二期的陶器特征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地方性特征。大地湾遗址发现有镇原县常山镇出土的“常山下层文化”遗物,与灵台县桥村发现的齐家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参看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1978至1982年发掘的主要收获》)。大地湾一期文化即前仰韶文化分别被仰韶文化的早、中、晚期所迭压。

大地湾遗址不仅发掘规模全国罕见,而且对研究中国古代人类活动,特别是对研究古代文化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科学的资料。大地湾遗址是陇原大地上的一颗璀璨的宝珠。

(2) 大地湾一期文化的特征

大地湾一期文化早于仰韶文化,是甘肃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它的发现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于研究文化起源上的一元或多元问题,即关中、泾渭流域为中心的仰韶文化和早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北首岭下层文化类型”和裴李岗、磁山文化的关系,特别是对于研究仰韶文化的源流以及它和甘肃中、西部地区为中心的马家窑文化的关系,都有很重要的科学价值。大地湾一期文化的碳测年代距今约七千八百多年,它是目前甘肃新石器时代碳测年代最早的文化。属于大地湾一期文化的墓葬共十一座,灰坑两个,其遗物可分为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

①石质生产工具。石器生产工具以刀、斧、铲为主,还有刮削器、敲砸器、磨石、石片等。制作粗糙,以打制为主,反映了新石器时代早期在工具制作技术上的原始性。还有骨器、角器,用陶片打磨成的纺轮坯等,制作虽粗糙,但反映出当时已有了原始的纺织技术。从这些出土的石质工具来看,七千多年前的大地湾氏族已定居下来,从事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生活,刀耕火种,收获量有限,不能满足氏族生活的需要。这时也存在狩猎经济,鹿是主要猎取对象,已有了原始家畜驯养,人们利用野生植物纤维纺线织布,出土的尖状骨锥用作缝制兽皮或纤维衣之用。这种经济生活,正如《淮南子·己论训》所说:“伯余之初作衣也, 麻索缕,手经指挂,其成犹网罗。”

②生活用品。陶器是当时人们生活的主要用具,手制,器形种类少,质地疏松,火候较低,表明当时制陶技术的原始性。陶器以三足、圈足、环底器为显著特征,表面印有网状交叉绳纹,彩陶较少。施彩部位常在钵形器口沿外画一圈红色宽带纹,有少数钵内画有简单花纹,但还没有出现繁复的花纹,这表明彩绘还处于原始萌芽状态,为以后仰韶文化中的彩陶开创了先河。在钵形器内壁发现有十多种彩绘符号,有的和半坡陶器上的类似。从陶器的形状上看,有盛食器、储藏器、饮器等,反映出大地湾人们的生活有了较丰富的内容。灰坑和文化堆积的厚度反映了人们已定居生活了相当长的一个时期。

③墓葬形式与房址。大地湾一期文化的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坑深度在0.2至0.4米之间。葬式均为单人仰身直肢葬,有的两手交叉于胸上。这是黄河中、上游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普遍流行的葬式。大地湾一期文化层内还发现三座圆形半地穴房址,其 *** 直径在2.5至2.7米之间,居住面积为6.7平方米,居住面不平整,是一层长期踩踏而成的硬面,门道曲转,呈斜状形,无灶坑,反映了居住的临时性与原始性。

④植物种子。大地湾遗址是中国农业文化的起源地之一。在大地湾一期的灰坑中,采集到了碳化的植物种子,经鉴定分析为两种:一种是禾本科的黍子,俗称糜子,是中国最古老的粮食作物;另一种是十字花科的油菜子,比陕西半坡出土的油菜子要早几百年。这两种农作物都是当时人工栽培的作物。这些植物种子的发现,说明“以大地湾遗址为中心的清水河谷是中国最早的粮食和油料作物的种植地,也是中国旱作农业黍、稷的发祥地”(冯绳武《从大地湾的遗存试论我国农业的源流》)。中国以农业闻名于世,有五千年先进的农业文化,在大地湾看到它的渊源,毫无疑问,大地湾是中国农业文化的起源地之一。

⑤大地湾一期文化的社会发展阶段。大地湾一期文化遗物为我们认识和理解大地湾一期文化的社会发展阶段与性质提供了重要资料。大地湾一期遗址中各墓随葬物大致均匀,仅限于生活使用品和工具,说明这时社会制度处于原始的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氏族早期阶段。他们生前自己使用的工具,死后也按照灵魂不灭的宗教信仰,在另一个冥冥世界里继续使用,这正是原始社会共产制下氏族公社里的人们还分不清劳动和享受、权利与义务有差别的反映。这是生产力低下,无剩余产品可以私有,生前实行严格平均分配,死后殉葬品大致均匀的反映,也是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社会形态的必然产物。大地湾一期文化没有出现那种多人二次合葬墓,说明母系家族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换句话说即大地湾一期文化还处在母系氏族制的早期阶段。生产资料归全体氏族所有,氏族成员之间无贫富差异和阶级对立,无压迫和奴役,一切按照集体意志和传统习惯办事,“公共联系,社会本身、纪律以及劳动规则全靠习惯和传统力量来维持,全靠族长或妇女享有的威信或尊敬(当时妇女不仅与男子处于平等地位,而且往往占有更高的地位)来维持”(列宁《论国家》)。大地湾一期文化说明在远古时期,甘肃先民们已对祖国的辉煌历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3) 大地湾遗址的仰韶文化

大地湾遗址的仰韶文化包括早期、中期、晚期这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文化遗存极为丰富,具有鲜明的大地湾遗址的文化特征。

①房屋遗址。早期房屋遗址保存较好的均属中小型建筑,其居住面多呈长方或正方形。居住面积一般在十二至二十平方米左右,以单间建筑为主,且多为地穴式。灶坑多为瓢状,较浅,正对门道处有一火种洞。中期房址数量较多,约一百余座,形状为长方形或方形半地穴式建筑,面积有所扩大,有的宽达六十多平方米,灶坑为圆形直桶状,坑穴变深。个别房址还在居住面上辅了一层坚实的防潮地表,说明人们在防潮御寒上又前进了一大步。晚期房址以平地起建为主,半地穴式已很少见。形制多为长方形。居住面一般多为白灰或料僵石面。编号为F901的房址面积之大,结构之复杂是仰韶文化遗址中所罕见的。建筑总面积为四百二十平方米。整个建筑分主室、东西侧室、后室、门前附属建筑四部分。主室居中心,是一座长方形的大厅,东西中轴线长十六米,南北中轴线宽八米,室内居住面积一百三十一平方米。正面设三门,八柱九间,大门向南,开在中间第五间,东西两边各有侧门通向侧室,北边是后室,主室内对门道处,设直径二点六米的圆形大灶台,主室周围保存着用黄土夯成的断墙残壁。整个大厅地面外观极像现代水泥地面料,平整光洁,用铁器叩击,发出与叩击现代混凝土面相同的清脆声。这座大型的建筑,已不是原始居民的普通住室,而是氏族或部落联盟进行公共活动的场所。这座大型建筑所具有的奇数开间,正面设门,建筑物呈长方形,以长度的一方为正面,左右对称,前后呼应,木架承重,墙壁仅起隔断作用,表现出后世延续几千年中国木结构建筑的传统特点(参看张忠尚等《大地湾遗址与中国古代文化》)。它充分说明原始社会已产生建筑艺术,它是中国宫殿式建筑的雏型和先驱,对探索中国古代建筑的源渊,对认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形成,均提供了重要线索。

②彩陶。大地湾遗址的彩陶是中国以至世界上最古老的彩陶之一。陶器的发明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主要内容,陶器的产生,使原始人的生产与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陶器种类多,形制各异,有圜底盆、小口瓶、口钵、三足钵、三足罐、尖底瓶、条形盘、深腹罐等首次发现的仰韶文化器型。还有大量的彩陶制品,绘画图案多,呈棕色或紫褐色。早期的以变体鱼纹和斜三角夹平行线纹图案为主;中期的以半圆纹、变体鱼和鸟相结合的花纹为主;晚期的以变体蛙纹、二方连续旋纹为主;这些形成了大地湾遗址彩陶的特点。在陶器中,还有几件全国罕见的彩陶器,第一件是圜底鱼纹彩陶盆,制作正规,图案精美,笔法流畅;第二件是人头形器口彩陶瓶,造型独特,瓶口酷似一人头,五官清秀,面呈鸭蛋形,双耳有穿孔,理着短发;第三件是四虎护鱼纹壶,腹部一侧绘二虎凝目对峙,另一侧绘二虎仔相互跃起嬉闹,生动有趣,动态感强。这不仅是陶器中的精品,而且是优美的绘画艺术品,这类原始绘画,全国仅三两件,而作为虎画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

③地画。在秦安大地湾一处仰韶文化编号为F411的房屋遗址内,发现了一幅用炭黑绘制的地画。地画长约1.2米,宽约1.1米。地画正中绘有直立人像三人,中间一人较高大,可能为一男性,左侧一人较低,头近圆形,细腰,胸部突出乳峰状,明显地表现为女性,右侧人像已不明显。直立人像均下腿交叉,似走动的形象,人像前绘有一长方形框架,如棺材式样,棺中绘有两人前后俯卧的形象,棺木前面绘有一反“丁”字形图案。对地画的意义,目前说法不一。一说是一幅氏族家庭对祖神崇拜的偶像;另一说则认为是当时人们施行巫术仪式的真实记录。原始人一般都有巫术,用白色彩绘的称白巫术,一般是祈求丰收,人身平安,又称为善意巫术;用黑色彩绘的“黑巫术”,一般是谋害、驱邪,又称为恶意巫术。大地湾这幅地画是用黑炭绘成,应解释为“黑巫术”。它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据测定,地画距今约五千年的历史,在新石器时代中是罕见的。这幅地画是迄今所知我国最早而且保存完整的绘画作品,对研究中国绘画的起源和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④灰坑。大地湾遗址仰韶文化早期的灰坑浅小,晚期较宽大,成圆口锅底形或大袋形,有的可当作储藏物品用的窑穴。坑内包含物较丰富,除出土的木炭、红烧土块外,还有残破和完整的陶、石片和一部分陶器、石刀、骨锥等。晚期的灰坑中还堆放大量猪骨,以及鹿、羚羊和小型齿类动物的兽骨,还有河蚌的残壳片等。灰坑和窑穴建造形制由小到大的变化,以及大型陶瓮、缸、罐等贮藏器的出现,反映了仰韶文化晚期定居农业的发展和产品的增多。猪骨的普遍发现,反映了饲养业的兴起,其他兽骨说明狩猎经济仍是当时的一种辅助经济。

⑤墓葬。大地湾遗址的墓葬多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有单人仰身直肢葬、双人仰身直肢合葬,单人二次葬和瓮棺葬等几种葬式。一般均有随葬品,少数墓没有随葬品。殉葬器物组合基本上是环底钵、彩陶盆、陶罐、壶、瓶等,陶器数目一般是六到八件不等。据考古学者鉴定,死者是男女分别埋葬的,二次葬有仰身曲肢和直肢葬式,瓮棺葬与半坡发现的小孩瓮棺葬类似,合葬基本为母子葬及成年同性双人合葬,没有发现成年双人男女合葬墓。

根据大地湾遗址出土的遗物来分析,可见妇女在氏族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她们是维系氏族生存和繁衍的重要纽带,受到人们的尊重。大地湾遗址的仰韶文化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是母系氏族社会。

从秦安大地湾一期及仰韶早、中、晚期文化,可以证明我国新石器文化的起源不是一元的,无论黄河流域或长江流域都存在着文化类型不同的遗存。这种不同的遗存,表明它们有着不同的来源和发展过程,它们的差异是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时代的早晚而产生的。虽然文化的来源和发展不同,但它们之间却不彼此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所以它们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正如夏鼐先生在《碳14测定和中国史前考古学》一文中所指出的:“当时各种文化在祖国大地上争妍竞秀,而且常常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交织成一幅光彩陆离的瑰丽景象,而且为后来的独特灿烂的中国文化打下了基础。”




极具特色的甘肃伏羲文化
天水伏羲文化节是甘肃省天水市每年举行的大型祭祀伏羲典礼的群众性节庆活动。这个节庆活动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举行,相传这一天是华夏始祖伏羲的诞辰,而天水是伏羲的故乡。因此,每年的祭祀活动已经成为天水人生活中一个隆重的节日。历代名人,特别是李白、杜甫、朱熹等诗文豪杰,都留下了赞誉伏羲的诗篇。其中...

甘肃的肃最早源自于我国哪座城市
甘肃的肃最早源自于我国城市酒泉 甘肃的“肃”从酒泉来,对于中原王朝来说,失酒泉,河西不保,危及中原。所以汉长城、明长城一路延伸过来,最西端都止于酒泉。

猜一猜:甘肃的"肃"最早源自我国哪座城市
甘肃的"肃"最早源自我国酒泉。甘肃省风能资源丰富,总储量为2.37亿千瓦,风力资源居中国第5位,可利用和季节可利用区的面积为17.66万平方千米,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和省内部分山口地区,河西的瓜州素有“世界风库”之称。甘肃是中国太阳能最为丰富的三个区域之一,各地年太阳总辐射值大约为4800—6400...

肃园地址在哪里?
此外,肃园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园内有多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如古老的碑刻、石刻等,见证了酒泉地区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建筑艺术,还可以了解到酒泉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总之,肃园是一个集自然风光、建筑艺术、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

甘肃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甘”与“肃”二字有什么含义?
甘肃最早是先秦文化的发源地,先秦时期,周氏王朝以秦人养马有功给予封号,赐予封地,而在周幽王时期,被周幽王封为了诸侯,然后秦国正式成为诸侯国,都驿就是甘肃省天水市的礼县,此为秦国秦文化的发源地。随着秦国君王的励精图治以及秦国势力的日益强大,开始慢慢扩张,占据了陕西等地,将国都迁往咸阳,...

肃庄王朱楧:一个甘肃省两座肃王府,眼看着大明从进取转向保守
首封肃王朱楧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四子,他的就藩,为兰州乃至甘肃一带的文化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据说如今在在榆中、兰州一带春节闹社火,表演的旱船、艄公就是由肃王带来的。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兰州以西的张掖,还有一座肃王府。甘肃一省之内的两座肃王府,其实见证了大明王朝从太祖时代的开拓进取,逐渐转向保...

酒泉历史文化古迹介绍 关于酒泉的三个名胜古迹(酒泉历史文化名城)
酒泉历史文化古迹介绍 关于酒泉的三个名胜古迹 古时候的肃州就是酒泉,现在是甘肃省的一个直辖市。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是世界上酒文化发源地之一。关于甘肃的很多诗歌和故事都是出自这里,所以大家对这个地方有一定的了解了。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城市都有着自己的特色风景名胜,比如敦煌、秦岭、祁连山...

历史悠久的甘肃敦煌文化
敦煌文化是甘肃文化中的一幅古朴的画卷,它久经岁月的沧桑模样依然给见识过它的人一种内心的震撼。敦煌文化中艺术形式精妙无比,是一种多元文化互相碰撞而诞生的美丽火花。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敦煌文化的瑰丽恢宏吧。敦煌文化艺术又称莫高窟文化艺术,被称为东方世界的艺术博物馆。它保存了...

甘肃省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甘”与“肃”二字有什么含义
这条始于公元前2世纪的更传亚洲内陆的古商道延续了有千余年之久。沟通了欧亚大陆东西两端,推动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也正是如此,古代的甘肃无论外御边患,还是内击强敌,都具有关键性的战略地位,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分为九州,旧称“雍凉之地”的甘肃大部属雍、凉二州。商周时...

甘肃的肃最早起源我国哪个城市
明朝将甘肃镇定为九边重镇之一。清朝时期,酒泉的东部地区被纳入清朝统治,而西部地区仍被新疆的吐鲁番控制。清朝顺治年间,酒泉恢复了肃州卫的设置。雍正至乾隆年间,酒泉地区设立了府、州、县政权。乾隆年间,甘肃总督府设在肃州。民国时期,酒泉废除了肃州直隶州和安西直隶州,设立了安肃道。1949年酒泉...

五台县15844894315: 甘肃的历史文化? -
温屠亮菌: 甘肃历史悠久,是华夏民族的古文化发祥地之一.华夏始祖伏羲氏曾诞生于此,并造文字、创历法、开创了人类文明之先河.三千多年前,泾、渭河谷地出现的原始农业成为黄河流域灿烂农业文明的开端.甘肃曾是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天取经和成吉思汗南征北战、马可.波罗探险游历的经由之地.古老的丝绸之路在甘肃境内蜿蜒1600余公里,沿途撒满了璀璨的文化教育珍宝.甘肃是古代东西方联系的纽带,记载着中外友好往来、发展人类文明的不朽历史,吸引着愈多的文人学者和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五台县15844894315: 甘肃的文化 -
温屠亮菌: 甘肃文化博大精深,走行当中,掩映在历史中的朴实和文化,传承着民族的灵魂.

五台县15844894315: 甘肃的文化遗产?
温屠亮菌: 敦煌莫高窟(甘肃,1987.12 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Dunhuang Caves)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近代发现的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五台县15844894315: 甘肃有哪些特色文化 -
温屠亮菌: 临夏古称河州,地处甘肃省西南部,为古丝绸之路的南道重镇.临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民间艺术丰富多彩,临夏砖雕更是极富特色的少数民族艺术品.长期以来,这种艺术形式形成了以回族为主体,又融合其他民族传统的独特风格,在西北...

五台县15844894315: 甘肃有什么文化遗产 -
温屠亮菌: 甘肃的文化遗产有蜚声全世界的莫高窟

五台县15844894315: 甘肃的名称是怎么来的? -
温屠亮菌: 甘肃建省约有700 多年的历史;县的建制早于省的,从春秋时开始萌芽算起,迄今己达2200余年.北宋初期西夏统治河西时设有甘肃军司(驻甘州,今张掖市甘州区).这是最早出现的甘肃之名.但作为地方行政区划名称,元代才正式设置甘肃...

五台县15844894315: 马家窑文化起原?以及命名由来?
温屠亮菌: 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出现于距今五千七百多年的新石器时间晚期,历经了三千多年的发展,有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等四个类型.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及甘肃,青海境内的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一带. ...

五台县15844894315: 具时代代表性的绿色文化有哪些 -
温屠亮菌: 甘肃境内的史前文化遗址多达7000余处,数量众多,种类繁杂,特征典型,保存完好.以在甘肃境内首次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地命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主要有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青铜器时代文化类型,有辛店文化、寺洼文化、四坝文化、沙井文化等,其年代从距今7800年一直延续到距今3000多年前,构成了漫长的发展序列,成为中华民族史前时期发展历程的重要篇章~

五台县15844894315: 甘肃的地理文化标志有哪些? -
温屠亮菌: 甘肃地处我国内陆,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同时,甘肃又是多民族聚集地,也是各民族文化交流融汇之地.因此,甘肃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多姿多彩的自然地理类型孕育了甘肃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在甘肃大地形成了一个个极富特色的文化地理标志. 庆阳——周祖陵.庆阳是周文化的发祥地,在这里可感知华夏农耕文化的发展脉络. 平凉——崆峒山.平凉是中国道教圣地,崆峒山是道教名山之一. 天水——麦积山石窟、大地湾新石器文化遗址、伏羲庙. 陇南——秦公墓. 定西——马家窑彩陶. 临夏——伊斯兰教文化. 甘南——藏传佛教文化. 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莫高窑、肃南马蹄寺石窟、张掖大佛寺等丝路文化.

五台县15844894315: 写三篇关于传承华夏文明 书写绚丽甘肃的作文,350字 -
温屠亮菌: 传承华夏文明书写绚丽甘肃 ---把多彩张掖寄出去 张掖是个风景美,人又美而迷人的地方 张掖位于甘肃省,古称“甘州”,即甘肃省名“甘”字由来地.进入张掖城,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街道人山人海,张掖的人虽多,但十分热情;你别看马...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