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子而教在文中表达的教育思想

作者&投稿:弥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作业 文学作品学习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主要类型都有哪些?~

(1)围绕文学作品展开学习活动。文学作品是语言艺术的结晶体,每一个具体的儿歌或故事都含有丰富而独特的语言信息。学习理解文学作品是幼儿在活动中的首要任务。文学作品呈现的是书面的语言信息,幼儿需要有一个中介方式将书面语言信息转化为口头语言信息,需要通过聆听、诵读、阅读图画,观看动画等方式接受理解文学作品所传递出的信息。因此,任何一个文学活动都必须从文学教育入手,围绕一个具体的作品开展活动,让幼儿完全理解文学作品含载的丰富有趣的信息。

  (2)包含感受、理解与表现的审美目标。文学作品作为艺术品,首要的是审美价值,其次才是其他的认识价值和娱乐价值等。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主要目标应是培养儿童审美能力和文学理解能力、想象力,而不仅仅是达成知识和道德的教育目标。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是一个包含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以及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想象的系列多层次审美教育活动。

  (3)整合相关的学习内容。幼儿园的文学活动从文学作品教学出发,常常整合与其相关的其他学科内容的活动,使得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认识某一个文学作品中表现的社会与自然生活内容,促进他们对作品的感知理解。文学作品是社会知识、认知知识和语言知识的结合物,在设计组织文学活动时,根据具体的文学作品整合相关学习内容,就为幼儿提供了在这三方面协调扩充经验的机会,帮助幼儿完成整个语言学习的调整。

  (4)提供多种与文学作品相互作用的途径。发展是儿童自身的操作活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而建构起来的。儿童的语言发展,也是通过个体与外界环境中各种语言和非语言信息交互作用逐步实现的。幼儿园的文学活动,应当着重引导幼儿积极地与文学作品相互作用,通过多种操作途径让幼儿得到发展。用活动的形式来组织幼儿文学作品教学过程,意味着幼儿可以在动手、动嘴、动眼、动耳、动脑等各种途径学习中获得亲身经验。

对外汉语教学是属于教育学的。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
19世纪中叶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近代心理学、生理学的发展,为科学化教育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实践的广泛性、丰富性,更进一步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以及教育的一般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如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生产、经济、文化、人口之间的关系,教育活动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教育内部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之间的关系,中学教育中教育目标与教学、课外教育之间的关系,教育、教学活动中智育与德、体、美、劳诸育之间的关系,智育中教育者的施教与受教育者的受教之间的关系,学生学习活动中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等等都存在着规律性联系。教育学的任务就是要探讨、揭示种种教育的规律,阐明各种教育问题,建立教育学理论体系。

易子而教在文中表达的教育思想是:将自家的孩子送给别人来教。

原文:

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

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之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译文:

公孙丑说:“君子不亲自教育自己的儿子,为什么呢?”孟子说:“因为情理上行不通。(父亲)教育(儿子)必然要用正确的道理;用正确的道理行不通,接着便会动怒。一动怒,就反而伤了感情了。(儿子会说:)‘你用正确的道理教育我,而你自己的做法就不正确。’这样,父子之间就伤了感情。

父子之间伤了感情,就坏事了。古时候相互交换儿子进行教育,父子之间不求全责备。相互求全责备,会使父子关系疏远,父子疏远,那就没有比这更不幸的了。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孟子提倡“易子而教”,并且还亲身实践。孟子是“不教子”的,即将自己的孩子送给别人教育。孟子解释是:“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夫子相夷也。

父子相夷则恶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择善。择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这段话告诉了我们孟子选择“易子而教”的理由:他认为亲自教育儿子在情势上是行不通的,因为教育必定以仁义正道要求孩子,要求孩子做得完善,而如果没有成效父亲就会发怒,这样就很容易破坏父子之间的亲密感情。当孩子看到父亲自己有时也不按正道来做,就会觉得委屈,从而伤了父子之间的感情。

扩展资料

易子而教的合理性

(1)血缘关系导致家庭教育缺乏理性

众所周知,由于具有先天的亲情与血缘关系,对孩子,父母尤其祖父母往往容易娇惯溺爱,不能很好地严格要求;孩子也会因为觉得是在家里,在自己最亲近的长辈身边,放任自己。

由父母亲自己教育自己的孩子,例如,有的家要求孩子做到的,然而自身却不能够首先做到,孩子不服气,甚至父母与子女之间发生矛盾,有的还会产生较深的隔阂,于是家长就会丧失威信和教育的主动权,就很难有办法再继续去教育孩子,这是家庭教育很难避免的弊端。

(2)能力有限必然为家庭教育缺乏全面性

家庭教育的思想、内容和方式主要取决于父母的意志、兴趣、爱好、思想水平、能力、人生观等,而父母的这些品质是有很大局限性,很难在“德、智、体、美、劳”上进行全面教育、培养孩子。

多数父母习惯于老经验老方法,不能清醒地认识到子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带来的身心发展的变化。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家长对孩子所遭遇的生理与心理的发展变化,一筹莫展。

(3)期望较高导致教育失衡

多数的家长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呢?有些家长把自己没有完成的愿望强加于孩子;有些家长在比较与对比中对孩子一味要求与责备。结果,恨铁不成钢而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子女,缺乏必要的耐心和细心,结果同样毁了孩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易子而教



父子之间由于感情深厚,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往往不严,对于儿子的一些错误和毛病也因为溺爱和骄惯而放任,从而使正确的教育难以为继。所以,“父子之间不责善”,易子让别人来教育,既能从严要求,也能保持父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不伤害感情。


文言文翻译
赵朔的妻子是成公的姐姐,有赵朔留下的身孕,她逃到景公宫里躲藏起来。赵朔的一位门客名叫公孙杵臼,杵臼对赵朔的朋友程婴说:“你为什么不死?”程婴说:“赵朔的妻子有身孕,如果有幸是男孩,我就奉养他;如果是女孩,我再慢慢去死。”过了不久,赵朔的妻子分娩,生下男孩。屠岸贾听到后,到宫中...

文言文《教子》
3. 【文言文陈万年教子】 原文: 陈万年教子 陈万年乃朝中重臣,尝病,召其子陈咸戒于床下,语至三更,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读“缠”的音))也.” 万年乃不复言. 选自(班固《汉书●陈万年传》)译文或注释: 陈万年...

行箴韩愈文言文翻译
“箴”虽有五,但基本内容却包含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作者对于自己“既饱而嬉,蚤夜以无为”的散漫,虚度年华表示了深刻的反省,并警告自己如不改正将被正人君子所抛弃而沦入小人的行列之中。以道德的继承者自居的韩愈,对此时此刻散漫无为的痛悔,应该说是发自内心的。 二是作者在文中反复地自警自戒要谨慎,并且回顾...

易子而教问题
的感情,丧失教育的主动权,导致家庭教育的失败。翻译;公孙丑说:“君子不亲自教育自己的儿子,为什么呢?”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

孟子的生平和主要经历
孟子的思想主要有民本思想: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继承了孔子的思想,继承“仁政”,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孟子的“易子而教”思想也是传承了孔子“因材施教”的主张,设立学校,进行全民教育。他还提出了“性善论”,...

甲骨文中的“教”字怎么解释
2. 东汉时期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教”字的解释是准确的,即“上所施,下所效也”,这和我们现代所理解的“教育”含义相吻合。3. 造字的原始意图是描述通过体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进行算术学习。4. 金文中的“教”字省略了“子”字,而有的籀文则用“心”字代替了“攴”,强调了教育者对...

师说教案参考
之字在文中出现25次,对它的用法归纳整理。 [明确]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例: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例: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

韩愈关于教育方面的挖掘
当时柳宗元评论说:在“师道不存的情况下,唯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师说》的基本精神与“古文运动”中的“文以载重”的思想是一致的。《师说》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篇比较全面地从理论上论述师道的文章。它的思想意义在于它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关于师道的观点,...

父母之教文言文原文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 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烹彘也。 译成白话文,大意是: 有一次...

文言文《以教疼子》
【原文】 石碏谏卫庄公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逸,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自古知爱子不如教,使至于危辱乱亡者,可胜数哉!夫爱之当教之成人。爱之而使陷于危辱乱亡,乌在其能爱子也?人之爱其子者多曰:“儿幼,未有知耳,俟其长而教之。”是犹养恶木之萌芽,曰...

江川县15336383550: 易子而教在文中表达的教育思想 -
保岚杏灵: 父子之间由于感情深厚,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往往不严,对于儿子的一些错误和毛病也因为溺爱和骄惯而放任,从而使正确的教育难以为继.所以,“父子之间不责善”,易子让别人来教育,既能从严要求,也能保持父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不伤害感情.

江川县15336383550: 易子而教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保岚杏灵: 词 目 易子而教 发 音 yì zǐ ér jiào 释 义 易:交换.交换孩子进行教育. 出 处:《孟子·离娄》 易子而教 其主要强调的是身处后天环境的不同,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是不同的.是非常符合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原则.父母教育孩子,无为为上,既...

江川县15336383550: 易子而教的中心思想 -
保岚杏灵: 易子而教词 目 易子而教 发 音 yì zǐ ér jiào 释 义 易:交换.交换孩子进行教育.

江川县15336383550: “易子而教”中的“势”是什么意思?顺便问一下,易子而教论述了什么样的中心?孟子想表达怎样的思想? -
保岚杏灵:[答案] 势:形势;情势 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 如果家长不能做到言行一致,那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会被孩子指责,会伤害到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江川县15336383550: 孟子的教育观点是 -
保岚杏灵:[答案] 易子而教 孟子的教育思想,也是孔子“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挥.他们都把全民教育当作实行仁政的手段和目的.一方面,主张“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滕文公章句上)加强学校教育;另一方面,要求当政者要身体...

江川县15336383550: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势不行也:势:以正不行 :不行:古者易子而教:易:责善则离:离:2文章论述了一个怎么样的中心?3请指出孟子在文中的表... -
保岚杏灵:[答案] 1;势:情理不行:行不通易:互相交换离:;常;2;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3;要教育孩子学好,家长必须言行一致,以身作 则.否则,孩子不会心服口服.弄不好还会受到孩子的责备,伤害家长与子女之间 的感情,丧失教育的主动权,导致家庭教育...

江川县15336383550: 边个有《易子而教》的译文? 急用..... -
保岚杏灵: 《孟子-离娄上》: ---------------------------- 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古者易子...

江川县15336383550: 《易子而教》论述了一个怎样的中心 -
保岚杏灵: 那“子不教、父之过.”又作何解释呢?我的理解是对孩子的教育就象培育小树苗一样,要有爱心、耐心、细心、还要有责任心.为了将来的古木参天、栋梁之材,必要的修修剪剪也是应该的/大树也会明白的.

江川县15336383550: 孟子的教育观点是 -
保岚杏灵: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