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贤王是不是真的有一根王命金锏?

作者&投稿:啜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八贤王是何人?为何有金锏可以上打皇帝,下打谗臣,不用行三跪九叩之理?~

传说中最有名的八贤王叫赵德芳,是赵匡胤的儿子,而赵匡胤非正常死亡,因为赵匡胤的儿子当时还小,所以让他弟弟赵光义继位为帝,贺后带领赵德芳上殿质问赵光义,赵光义羞愧,赐赵德芳金锏,可以管教君臣,相当于韩信的“一字并肩王”,加封八王千岁,即后来的八贤王 .据说在赵光义将死之时,要将皇位传给赵德芳,但赵德芳拒绝接受,甘愿做王

  王命金锏为传统戏剧小说等所编造,历史上并无此物。传统戏曲中,拥有此类器物的有两类人:
  一是功臣,或陪同开国皇帝共打天下,或本该其做皇帝却“推位让国”,皇帝授予此类器物表示“共有天下”;
  二是重臣,或是几朝元老,威望甚高,或是清正廉洁,官声极佳,或是手握大权重兵,为皇帝心腹股肱。
  传统戏曲和影视剧中相当多见。
  ( 一) 唐初名臣
  拥有此类器物的名臣,最早见于演义隋唐故事的戏曲中。
  1. 尉迟恭有打王鞭。《薛丁山征西》中,唐太宗要杀薛仁贵,尉迟恭劝谏不听,心中大怒,说: “此鞭是先君所赐,上打昏君,下打奸臣。善求不如恶求,只得用强了。”
  2. 程咬金。《薛家将》里程咬金吓唬李世民: “咱这斧子受过皇封,上砍君下砍臣,你错了就得伸脖子让我抡三抡。”接着尉迟恭也亮鞭子: 我这铁鞭如何如何,今天打死你个昏君。
  ( 二) 宋初名臣
  1. 郑王爷,开国功臣北平王郑子明之后,世袭。赵匡胤借桃花宫醉酒杀了郑子明,封其妻陶三春为养老宫陶太君,封其子郑印为汝南王,有打王鞭;
  2. 高王爷,开国功臣高怀德、高怀亮之后,世袭,持有打王锏;
  3. 呼王爷,即呼延赞,持有打王钢鞭;
  4. 八贤王,也叫“八大王”、“八千岁”,即赵德芳,赵匡胤次子,皇位被叔父赵光义篡夺,特赐打王金锏,也叫“凹面金锏”、“瓦面金锏”、“王命金锏”、“金装锏”,“上打天子,下打群臣”;
  5. 佘太君,火山王、金刀令公杨继业夫人,丈夫蒙冤昭雪之后,太宗钦赐龙头拐,“王命一般”,“文武大臣把法犯,用拐杖打死不把罪担; 有拐杖不用宣,任你上金殿,见孤王不要你再把驾参”。《回龙传》中老太君持拐将仁宗追至后宫,直到其郑重道歉才算作罢;
  6. 王延龄,四朝元老、宋仁宗太师,持有龙头拐,权力同上;
  7. 包拯,因为李娘娘( 李太后) 冤屈昭雪、护銮返驾有功,李后赐尚方剑以及龙、虎、狗三口铜铡,其中龙头铡专铡皇亲国戚、王子皇孙,亦可铡无道昏君。
  宋代大臣是否真的能够制约皇帝? 有学者曾特地请教著名宋史专家漆侠。漆侠明确说不可能,因为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的朝代。但这也绝非空穴来风,和其他朝代相比,两宋十八帝除了少数几个之外,大都温良敦厚,优柔寡断,有时甚至对大臣“言听计从”。虽然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等一些列措施,从政治制度层面强化了君权,但也留下了“不杀大臣”的祖训,政治的运作层面上呈现出一番“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奇观,这在中国历史上实属罕见。折射到传统戏曲中,就变成了名臣手持打王铜锤、打王鞭、打王锏、龙头拐、龙头铡限制君权。
  ( 三) 明初名臣
  京剧《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主角徐延昭,开国功臣徐达之后,世袭定国公,家传朱元璋赐封铜锤,“上殿不参,下殿不辞”,“铜锤三点谢国太”,“老王爷赐铜锤,上打昏君,下订谗臣,压定了满朝文武大小官员,哪一个不尊千岁爷是开国的忠良”。由于徐延昭每逢上殿都怀抱铜锤,而饰演徐延昭的行当是净角,俗称“花脸”,所以徐延昭一角即被称作“铜锤花脸”。

  据考证,历史上从来就没有打王铜锤、打王鞭、打王锏、龙头拐、龙头铡之类限制皇权的器物。历史上曾有皇帝赐予开国功臣或股肱之臣“丹书铁券”,也即“免死金牌”,但绝不会让大臣来限制皇权,时刻危及自己生命安全。上述这些人物,历史人物都加入了传说成份,还有些是根据历史人物附会出来的,不足为信。

《杨家将传》中八贤王是真的有一根王命金锏。

八王爷,被人称为“八贤王”,是古典文学名著《杨家将传》、《三侠五义》、《杨家府演义》和《万花楼》的人物。

熊大木《杨家将传》中的“八王”署名是宋太祖的儿子赵德昭(后世的杨家将评书、戏剧中的“八王爷”则大多署名赵德芳,这是宋太祖的另一个儿子)。

太祖临终前传位给其弟赵光义,赐其子赵德昭金锏一把,朝中如有不正之臣得专诛戮,曾多次救杨家将众人。《杨家府演义》中的“八王爷”署名是赵德崇(这是宋太宗长子赵元佐的原名)。

扩展资料

后世衍生:

在单田芳讲的评书《三侠五义》的续书作品《白眉大侠》、《龙虎风云会》中,八王爷是赵德芳,有“九朝十八帝”的说法,即北宋朝的每一个皇帝当政期间,都有一个八贤王/八王爷。

八王爷成为一个常设的官职,其权力仅次于皇帝,居南清宫,手持瓦面金锏,可上打君,下打臣,有先斩后奏的权力。

(在古典名著《三侠五义》原著中,八王爷只在第一回出现,后来可能就去世了,由其子六合王掌管南清宫和朝着的事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贤王





传说中最有名的八贤王叫赵德芳,是赵匡胤的儿子,而赵匡胤非正常死亡,因为赵匡胤的儿子当时还小,所以让他弟弟赵光义继位为帝,贺后带领赵德芳上殿质问赵光义,赵光义羞愧,赐赵德芳金锏,可以管教君臣,相当于韩信的“一字并肩王”,加封八王千岁,即后来的八贤王 .据说在赵光义将死之时,要将皇位传给赵德芳,但赵德芳拒绝接受,甘愿做王

是的

有关杨家将的故事或戏剧中,总有一个正气凛然,仗义执言的八贤王,他诙谐、机智,周旋于皇帝、奸臣、杨家将之间,往往在最关键的时刻助杨家将一臂之力,似乎是当时朝中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杨家将的故事是有一定历史依据的,这位八贤王也不会是凭空塑造的,但他是哪一个历史人物的化身呢?
从八贤王的名字赵德芳来看,他的原型应是宋太祖的第四子。《宋史·宗室传》记载:太祖有四个儿子,第四子德芳被封为秦王,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等重要职务,太平兴国六年(981)病亡,才二十三岁。他在世的时候,杨家将中老令公杨业还活着,六郎杨延昭也未任边关统帅,因此这个赵德芳与杨家将不会发生什么关系。
有人认为,八贤王应是宋太祖的皇位继承人赵德昭(德芳之兄)。他聪明英武,喜愠不形于色,深得太祖信任,曾“赐金锏一柄,如不法之属得专诛戮”。
太祖传位给皇弟宋太宗,德昭失去了当天子的机会,太宗虽然封他为武功郡王,朝会时位列宰相之上,但内心对这位颇有韬略的侄子存有戒心。尤其是太平兴国四年(979)出征幽州时,一天夜间,一件偶发的事情使军营中惊扰不安,军士到处寻找太宗却不知其踪影,有人提出立德昭为帝。太宗得知,更为不满。回朝后,当德昭提醒他论功行赏时,他以充满怀疑、忌恨的口吻说:“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德昭闻言,退而自刎,因为他深知在猜忌心极重的太宗手下,决不会得到善终。人们对这位失去皇位又死于非命的皇子十分同情,就让他化为公正无私、一忠二孝、有上殿不参、下殿不辞,上打昏君、下打谗臣特权的八贤王,帮助杨家将对付那些危害朝政的权臣。但是,德昭从未被封为八贤王,怎么会平白无故地与八贤王沾边?
因此,又有人认为,八贤王之称得之于太宗第八子赵元伊。此人“广颡丰颐,严毅不可犯,天下崇惮之,名闻外夷”,时入呼之日“八大王”。虽然,这八大王的作为与八贤王的故事相距甚远,但他的事迹影响、丰富了八贤王的传说,还是有可能的。
总之,“八贤王”在历史上找不到一个完全与之对应、吻合的人物。他是由宋初宗室的一些轶闻,加上人民群众的感情倾向,经过剧作家的艺术加工,融合而成的人物。在民间传说中,他的出现,不仅增加了戏剧性的冲突,还满足了人们崇敬忠臣、惩处权奸的心理要求。正因为这样,这位虚构的戏剧性人物“八贤王”赵德芳,才会如此栩栩如生地活在人们的印象中。

传统戏曲和民间说唱节目里的“八贤王”赵德芳,几百年来,已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赵德芳果是“八贤王”吗?
976年宋太祖赵匡胤死后,赵光义成为宋太宗。太宗为消除隐患,严防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德芳、德昭学他夺权,先是逼迫德昭于980年自刎。次年,德芳也“寝疾薨”,年仅23岁。德芳死后,赠中书命,谥岐王,从未封、赠、追、谥过“八贤王”。由此可见,戏曲、说唱、文学作品、民间传说故事里的“八贤王”,根本不是赵德芳。
舞台上的八贤王形象,是张冠李戴,实际上应是宋太宗第八子,俗称“八大王”的赵元俨。真宗即位后,封赵元俨为广陵郡王等。仁宗即位后,封赵元俨为镇王等50多个官职。1044年,他病故在京都王府,年60多岁。
赵元俨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藏书家。对宋朝的安邦治国,发展科学文化,都做出了贡献。他团结了一大批文官武吏,如寇准、包拯、范仲淹、杨六郎等。据《宋史》记载:八大王赵元俨“广颡丰颐,严毅不可犯,天下惮之,名闻外夷”。平生“寡嗜欲,惟喜藏书”。生母染病,他朝夕净手焚香祷祝神灵保佑,亲躬侍药,忧念母病而不食。仁宗即位后,刘太后临朝专政。赵元俨唯恐刘太后忌妒,深思沉晦,闭门与外人隔绝,自称谬语有阳狂病(神经病),不能上朝议事。
据《宋人轶事汇编》说:“太宗第八子赵元俨,名闻外夷。燕冀小儿夜啼,其家必警之曰:‘八大王来也。’其畏之如此。”
八大王在朝内外、国内外、宗室内外、民间百姓中,德高望重,老幼妇孺皆知其大名。所以,都称他“八大王”、“八贤王”。
可传统戏曲和民间说唱节目中,为什么将赵德芳塑造成完人的“贤王”呢?赵匡胤夺得天下后,自己的子孙没有继承,却被其弟赵光义谋夺了皇权。按照封建社会的道德伦理,光义之子绝不会出现贤王。于是,“贤王”的典模,即八大王赵元俨事迹,被移花接木地塑造在赵德芳身上。这不过是为赵匡胤子孙鸣不平而已。


《盐和避难所》三贤王教派真实背景详细解析介绍_《盐和避难所》三贤王...
然而,尽管三贤王的物品在背叛教领地被禁止,仍有谨慎的商人私下交易他们的红药水,标志性的三烛台也成为了他们的象征。然而,剧情的转折揭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三贤王实际上已经死亡,他们作为不死人,失去了理智,但他们的力量仍被利用。无名之神趁机夺取了他们的领地,利用信徒对他们的崇拜,以战火...

祁王,真的会是一代贤王吗?
《琅琊榜》中的祁王一共只有两个镜头,一个是他喝下毒酒,一个是他向梁王建议裁撤悬镜司。但是他的精神一直鲜活在剧中,因为主角就是为他平反来的嘛!他的陨落,让无数人痛心,他的理想,多少人追随。可是,如何他活下来,真的会是一个好皇帝吗?识人不明。我觉得祁王最大的失败是没有看清他...

八贤王赵德芳的金涧谁赐的,明明排行老四,为何叫八贤王?
所以这位“八贤王”的原型,是很难去较真的,各种杨家将,包公案的同人小说,都有这个“八王”,但明显大家所采的历史原型都不是一个人。但到了明清以后的小说戏曲几乎都讲八贤王署名为赵德芳了。而为什么是八贤王,而不是四贤王,大概是因为《北宋志传》这本最早的杨家将长篇小说一开始就设定了这么...

赵德芳为什么被称为八王爷?
看来中国古代历来都是重视正统这个观念的!现在的人不知道是不是也重视这个呢?第三个是八个王的封号。在单田芳的评书里有关于八王的描述,天地才喜、德靖贤大,这八个,算是八王。这个封号是宋仁宗给封的(这是小说里演绎的,不是真实的),据说宋仁宗在死后打算将这个君主的位置还给宋太祖家里,...

侠探锦毛鼠九贤王的真正身份
侠探锦毛鼠九贤王的真正身份是屠龙会的主谋。他曾在民间四处作乱,被包拯击破。在协助包拯、展昭、柳青和开封府众捕快剿灭了屠龙会后,其幕后主使者九贤王也被绳之以法。

三皇五帝真的存在吗?五帝中的尧舜和尧舜禹汤中的尧舜是一样的吗...
历年无确数,最少数千年。(也就是说,并不一定存在,还要考古证实,也极有可能不能证实) 三皇是上古的 伏羲氏 女娲氏 神农氏(已基本认定)五帝并没有定论 你说的几个除了汤以外都可能是五帝 (也就是说没有五帝外的另外两个贤王的说法)五帝中的尧舜和尧舜禹汤中的尧舜是一样的 ...

微博张隋朝真正的皇帝是昏君还是贤王?他取得了如此伟大的成就!
一千多年来,杨迪在大多数人的眼中一直是一个昏庸、傲慢、奢侈、无能的国王。俗话说“市场上有老虎”,大家都信。然而,杨迪皇帝真的那么昏庸吗?在我眼里,我不这么认为。相反,我认为他堪比汉武抗干,不逊于黄凯贞观。有人可能会说,史书记载,杨光杀弟杀妻,高句丽三征皆以失败告终,劳民伤财,...

名将李t:李恪之后的宗室贤王能征惯战定契丹
李t少年就很有志向,对母亲非常孝顺,与家人相处的也很和睦,抚养弟弟李以友爱而著称于世。710年(景龙四年),李t任太子仆,兼徐州(治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别驾,加授银青光禄大夫。本来作为长子,李t应该继承爵位,但是李t坚持让给自己的弟弟李,唐中宗非常赞赏他的品性,因此特别封他为嗣江王作为嘉奖,以承袭唐太宗十一...

萧景琰历史有这个人吗 萧景琰真的存在吗
1、萧景琰历史没有这个人。2、萧景琰是海宴小说、电视剧《琅琊榜》中虚构人物。3、靖王为皇七子萧景琰,在一代贤王皇长子祁王萧景禹身边教养长大,前赤焰军少帅林殊的表哥和最好的朋友。4、一直坚信大皇兄与林家是被冤枉的,因此被父王冷落了十二年,但无论面对再多的不公与薄待,他也不愿软下...

最终幻想14贤王攻略
最终幻想14是最终幻想系列最新作,采用了网游玩法,BOSS战非常精彩,深空高玩今天带来一篇最终幻想14贤王攻略,最终幻想14真蛮神打法攻略,一起看看吧。以下是内容:1、本来是没必要写这种东西,但是网上的攻略实在是又多又杂,有些写得不够具体甚至只有一句话攻略,让人看了云山雾里的,譬如贤王,基本上所有攻略都是“很...

灵山县15363577176: 《杨家将》里八贤王手里拿的是什么?
缪省十味: 《杨家将》里,赵光义身旁一个赵德芳,八贤王,这就是忠臣良将的护身符.手里拿一杆王命金锏,吓唬皇帝管用.话说先皇大多高瞻远瞩,给辅政大臣一个制约皇帝的东西,非常有伪共和感.可是跟腌火腿似的,加两层大粒子盐正好,再往上...

灵山县15363577176: 杨家将中的八贤王究竟是谁?有多大的权力? -
缪省十味: 在杨家将的故事里,八贤王名字叫赵德芳,在宋太祖的儿子中排行老八.他手持一把金锏,上打昏君,下打奸臣,周旋于皇帝、奸臣和杨家将之间,往往在危急时刻,正义且机智地帮助杨家将渡过难关,因此他是深受民间百姓喜爱的一个故事人...

灵山县15363577176: 宋朝时期的八贤王是一位怎样的人 -
缪省十味: 在真正的历史上,八贤王这个人是不在的,他只不过是当时的老百姓他们,希望拥有这样一个人物,在电视剧当中编剧加的一个这样一个人物.然后在一些传说当中,有他的出现,的确,让大家感觉到有人在帮他们解决一些他们没有办法解决的...

灵山县15363577176: 宋代和包拯一个时期的八王爷是谁?为何叫八王爷?是排行第八还是别的原因? -
缪省十味: 其实这个八王爷历史根本不存在的,在这只是个虚构的人物.有关杨家将或者包青天的故事或戏剧中,总有一个正气凛然,仗义执言的八贤王,他诙谐、机智,周旋于皇帝、奸臣、杨家将之间,往往在最关键的时刻助杨家将一臂之力,似乎是当...

灵山县15363577176: 历史上有八贤王吗,原型是谁? -
缪省十味: “八贤王”在历史上找不到一个完全与之对应、吻合的人物.从八贤王的名字赵德芳来看,他的原型应是宋太祖的第四子.《宋史·宗室传》记载:太祖有四个儿子,第四子德芳被封为秦王,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等重要职务,太平兴国...

灵山县15363577176: 北宋是否真有八贤王? -
缪省十味: 《少年包青天》《凌云壮志包青天》《大宋提刑官》《李后主与赵匡胤》等一系列宋朝剧的播出,引出一个很有意思的角色——八贤王.八贤王在京剧中很受大家喜欢.京剧剧目中北宋的戏比南宋的戏多,在北宋戏中八贤王露脸的机会又多于其...

灵山县15363577176: 八贤王和三廉王 谁权力大 -
缪省十味: 不是丹书铁券,是金锏!上打昏君,下打谗臣!

灵山县15363577176: 少年包青天里面的八贤王是好人坏人 -
缪省十味: 八贤王是好人. 在翻龙劫一集中,包拯忽接到消息,八贤王被扣陵宫,六日后便要处斩.拯登时大惊,遂伙同楚楚、公孙策、小展昭和包大娘,即时上京,要见皇上了解一切. 却原来八贤王是被人陷害,杀害宫女秀珠的另有其人.终于凭着包...

灵山县15363577176: 凌云壮志包青天八贤王到底替谁顶罪,谁才是真正的鬼王? -
缪省十味: 哎!凌云壮志包青天的导演太懒了!他根本想不出首领是谁!大结局最后那点若八贤王是真凶,何以会向他提供线索,此事定有莫大隐瞒.是八贤王替人顶罪

灵山县15363577176: 历史上的八贤王是否真的是赵匡胤第四子赵德芳
缪省十味: 历史上存在赵德芳这个人,但是过早离世,相关的史料很少.但是八贤王呢,是不存在历史上的,他是戏曲艺术上虚构的人物.出现这么一个贤王,跟北宋朝的历史背景脱不了关系,北宋战争频繁.百姓需要一个忠臣贤君,需要一个开明盛世,于是八贤王这个形象应运而生.他更多的是承担着百姓厚望,满足了群众圣君贤相的需求.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