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归嵩山作》的颔联"流水如有意,暮侵相与还".

作者&投稿:辕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的意思~

流水好像对我充满了情意,傍晚的鸟儿随我一同回还。
此句为王维的《归嵩山作》颔联。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颔联紧承“清川带长薄”一句而来,进一步描摹途中景色。河中水流潺潺,仿佛也似人一般有情意,跟随在诗人左右;林中暮鸟归栖,也好像在和诗人一起结伴而还。此处移情及景,把流水和暮禽拟人化,写景生动活泼。另外也体现出诗人对山林的亲切和归隐的怡然自得之情。诗人的辞官归隐正如暮禽的倦归一样,此时的诗人超然世外,寄情山林,可谓景中有情,意蕴深远。

唐诗阅读赏析 王维《归嵩山作》朗读 张牙舞爪

首先需要更正一个错字,应为“禽”而非“侵”。
此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非人类的自然事物“流水”“暮禽”当做人来描写,赋予“流水”“暮禽”以人的思想情感,移情及物,那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融融乐景瞬间跃然纸上。两句表面上是写“水”和“鸟”有情,其实还是写作者自己有情:一是体现诗人归山开始时悠然自得的心情,二是寓有作者的寄托。“流水”句比喻一去不返的意思,表示自己归隐的坚决态度;“暮禽”句包含“鸟倦飞而知还”之意,流露出自己退隐的原因是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厌倦。所以此联也不是泛泛的写景,而是景中有情,言外有意的。


修辞角度有哪些
修辞角度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比喻:通过比较两个不同的事物,用一个事物来形容另一个事物,以便更生动地表达意思。2. 拟人:将抽象的事物或概念赋予人的特征,使其更具象化、生动化。3. 夸张:通过夸大或缩小事物的特征来强调其重要性或表达强烈的情感。4. 对偶:使用平行结构或对称的词...

如何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如下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1、比喻:可以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让读者产生联想;用来阐述道理,使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让人易于接受、理解;为了突出事物的特征,把事物写得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使人印象深刻。2、拟人:使具体事物人格化,生动形象。3、夸张:鲜明地表达作者对事物的情感和...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的答题技巧有哪些?
从修辞角度入手赏析句子的答题格式:1、比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2、拟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什么人格化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什么怎么样(的情态)。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3、排比:运用排比修辞手法,强调...

修辞角度有哪些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反衬、夸张 、反复、对比等。2、语言特色:形象生动、简练传神、准确鲜明。如,那火如浇了油似的,熊熊燃烧起来,还有一团火苗发怒般地挤出了灶膛。赏析,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火苗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火苗越吹越旺的样子。二、如果句子没用修辞,看有没有典...

是什么修辞方法?怎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如何赏析句子?
其中大类修辞手法包括:比喻, 白描,比拟(又名比体,分为拟人、拟物),避复,变用,层递,衬垫(衬跌) ,衬托(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又名顶针、联珠),对比,对偶(对仗、队仗、排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并提、合叙、合说);...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有哪些?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有:1、世上再也没有比时钟更加冷漠的东西了:在您出生的那一刻,在您尽情地摘取青春幻梦的花朵的时刻,它都是同样分秒不差地滴答着。赏析:这句话运用比喻象征拟人等手法,写出了时钟的无情,提醒我们珍惜时间。2、人行秋色之中,脚下踩的,发上戴的,肩上似有意无意飘坠...

修辞手法是从什么角度提问的
1、比喻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形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征,表达了(谁,什么样的)(哪些)感情(写景咏物文)。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例:孩子们像花朵。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一定是修辞手法吗
修辞的角度赏析指的是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 如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其作用表现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又如排比,把结构相同或...

什么叫修辞角度?
修辞角度就是修辞学角度,是以修辞学的知识对句篇章等进行分析和判定,这也是文章分析或审美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也是艺术分析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体包括各种修辞手法的识别和判定,细微的甚至可以含有词格的分析,句子分析等,以至于细微到标点的运用等。修饰言论可以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

伊春市13643518601: 清溪行,归嵩山作,两诗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
董战再奇: 清溪行 颔联、颈联分别运用了衬托和比喻,颔联让新安江自比清溪而不如,颈联以屏风比群山,以明镜比清溪,仍突出其清澈.尾联借清溪之清描绘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情境,表达诗人胸怀济世之才长年远游却无人重用的悲切与落寞 归嵩山作 ①拟人.这两句以“如”和“相与还”赋予“流水”和“暮禽”人的思想感情,仿佛它们对诗人有深长的情意,在和诗人结伴而归.③表面写物,实则写人,旨在表现自己归山时悠然自得之情.

伊春市13643518601: 归嵩山作的赏析 -
董战再奇: 简单的: 【评析】: 这首诗是写辞官归隐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心情.首联写归隐出发时的情景.颔联写 水写鸟,其实乃托物寄情,写自己归山悠然自得之情,如流水归隐之心不改,如禽鸟 至暮知还.颈联写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是寓情于景,...

伊春市13643518601: 归嵩山这首诗的表达技巧 -
董战再奇: 此诗颔联运用拟人手法.把“流水”和“暮禽”都拟人化了,仿佛它们也富有人的感情:河川的清水在汩汩流淌,傍晚的鸟儿飞回林木茂盛的长薄中去栖息,它们好像在和诗人结伴而归.两句表面上是写“水”和“鸟”有情,其实还是写作者自...

伊春市13643518601: 归嵩山作 王维 鉴赏 300字 -
董战再奇: 【鉴赏】这首诗作于开元二十二年(734)秋,写作者辞官归隐嵩山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心情. 首联写归隐出发时的情景”清川"是写所见之景."车马去闲闲",这是诗人写自己走在路上.车马本无心,何来”闲闲”之感?脱离了官场是非,诗人感...

伊春市1364351860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7分)归嵩山作①王维清川带长薄②,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 -
董战再奇: 小题1:①拟人.②这两句以“如有意”和“相与还”赋予“流水”和“暮禽”人的思想感情,仿佛它们对诗人有深长的情意,在和诗人结伴而归.③表现诗人归山时悠然自得之情.(拟人手法、解释其运用、思想感情各1分.)(以下答案可酌...

伊春市13643518601: 王维:<归嵩山作>的翻译和评价 -
董战再奇: 《归嵩山作》 作者: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注解】: 1、闲闲:从容貌. 2、迢递:远貌. 3、且闭关:有闭门谢客意. 【韵译】: 清沏溪流两岸林...

伊春市13643518601: 至于如意桥,是从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中撷取而来的.写出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 -
董战再奇: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唐 王维《归嵩山作》 用的是拟人修辞方法.第三句“流水如有意”承“清川”,第四句“暮禽相与还”承“长薄”,这两句又由“车马去闲闲”直接发展而来.这里移情及物,把“流水”和“暮禽”都拟人化了,仿佛它们也富有人的感情:河川的清水在汩汩流淌,傍晚的鸟儿飞回林木茂盛的长薄中去栖息,它们好像在和诗人结伴而归.两句表面上是写“水”和“鸟”有情,其实还是写作者自己有情:一是体现诗人归山开始时悠然自得的心情,二是寓有作者的寄托.

伊春市13643518601: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这句话是不是运用了对偶的说了修辞手法 -
董战再奇: 此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非人类的自然事物“流水”“暮禽”当做人来描写,赋予“流水”“暮禽”以人的思想情感,移情及物,那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融融乐景瞬间跃然纸上.两句表面上是写“水”和“鸟”有情,其实还是写作者自己有情:一是体现诗人归山开始时悠然自得的心情,二是寓有作者的寄托.“流水”句比喻一去不返的意思,表示自己归隐的坚决态度;“暮禽”句包含“鸟倦飞而知还”之意,流露出自己退隐的原因是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厌倦.所以此联也不是泛泛的写景,而是景中有情,言外有意的.

伊春市13643518601: 王维写的《回嵩山作》 -
董战再奇: 归嵩山作 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383292.htm

伊春市13643518601: 与王维的《归嵩山作》里意象有关的诗词鉴赏 -
董战再奇: 夜归鹿门歌,陆游:《归篙山作》是写王维辞官归隐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心情,景中有情,情景交融.随着作者把归山途中的景色有层次地一一写来,诗人的感情也在一步步变化:出发时安详从容,途中一度凄清悲苦,最后恬静淡泊.可见,诗人对归隐是积极向往的,感到闲适自得. 《夜归鹿门歌》与《归嵩山作》在诗境上的共同之处是:人与自然在精神上高度契合,景物和感受诗意地结合在一起,全诗是浑融完整的整体,恬淡、优美. 不同之处是:孟诗多用白描,着墨轻淡,比王诗更显淳朴;王诗“诗中有画”,有丰富的色泽和光彩.明人李东阳说:“王诗丰缛而不华靡,孟却专心古淡,而悠远深厚,自无寒俭枯痔之病.”(《麓堂诗话》)这个比较同样适合于这两首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