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于至善,何为至善?

作者&投稿:漳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什么意思?~

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注释: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3.至善:最好的思想境界,善的最高的地步。

扩展资料: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参考资料:
大学-百度百科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的出处,是被列为“四书之首”的《大学》。其大意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显光明的品德;在于反省提高自己的道德并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改过自新、弃恶从善;在于让整个社会都能达到完美的道德之境并长久地保持下去。

深度解释
所谓“大学”,是与“小学”相对而言的。“大学”和“小学”阶段的任务是不同的。“小学”学习的内容更多是立足社会所需要的生存生活技能,而大学则在于道德的提升。孔子列举了三条纲领怎么提升自己的道德:
纲领的第一条是“明明德”。“明明德”中的第一个“明”是动词,是彰明、彰显的意思。“明德”,是光明的品德。儒家是主张“性善论”的,认为人天然就有美好的道德,只是因为被欲望所遮蔽,所以才会晦暗不明。既然如此,我们就要去掉那些蒙蔽在我们心灵上的东西,让自己光明美好的品德彰显出来。
纲领的第二条是“亲民”。对于“亲民”的理解,历史上众多儒者的看法并不统一。主要的意见有两派。一派以朱熹为代表,认为“亲民”就是“新民”,意思是使人在道德上除垢自新;另一派则以王阳明为代表,认为“亲民”就是推己及人,亲近人民,把人民当作自己的亲人来看待。但从《大学》后文中用“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以及“做新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话语来解释“亲民”,则朱熹的解释应当更为合适。现在很多学者努力调和这两种意见,说它们并不矛盾,因为要想让人民接受自己的道德感召,除垢自新,就必须推己及人、亲近人民;但其实主要的意思还是落在了朱熹的解释上。
纲领的第三条是“止于至善”。这四个字的大意,是让整个社会都能达到完美的道德之境并长久地保持下去。所以“止于至善”,就绝对不只是让自己的品德达到完善,而是让天下人都能彰显自己光明而美好的品德,达到一种完美的道德之境并长久地保持下去。这里我们也可以附带纠正很多人心中都存在的一个误解,就是认为“平天下”就是把天下搞定的意思,其实是不准确的。在儒家那里,“平天下”就是“明明德于天下”,他们要搞定的是天下人的道德,成就一个道德完善的美好社会。

总结:随着时代的变迁,儒家一些具体的伦理道德规范,比如“三纲”之类已经过时,但仍然有大量的积极内容,比如仁爱、孝慈等,都是人性中最光明的东西,它们将与时间、与人类同在;而儒家从完善自我道德做起,进而推行到社会、国家、乃至天下,建立一个理想之国的主张,直到今天,也还闪烁着高远的道德光辉。


语出《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明德至善作为《大学》的核心思想,意指追求光明正大的品德,使自身的境界达到至善至美,是儒家学者的最高追求。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 
  《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经朱熹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文。以朱熹《大学章句》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本篇就是采用的《大学章句》本。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小学即:“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大学”是大人之学,古人十五岁入学,学习伦理、政治和哲学等“穷理正心,修礼治人”的学问,实则是学习如何参与国家政治。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新民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诚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齐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治国、平天下是谈治理国家的事。怎样治理国家呢?首先要作表率;自己讨厌的,不加给别人;要得众、慎得、生财、举贤。“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见贤能举,举而能先。《大学》寄托了古人内圣外王的理想。

语出《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明德至善作为《大学》的核心思想,意指追求光明正大的品德,使自身的境界达到至善至美,是儒家学者的最高追求。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    《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经朱熹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文。以朱熹《大学章句》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本篇就是采用的《大学章句》本。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小学即:“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大学”是大人之学,古人十五岁入学,学习伦理、政治和哲学等“穷理正心,修礼治人”的学问,实则是学习如何参与国家政治。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新民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诚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齐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治国、平天下是谈治理国家的事。怎样治理国家呢?首先要作表率;自己讨厌的,不加给别人;要得众、慎得、生财、举贤。“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见贤能举,举而能先。《大学》寄托了古人内圣外王的理想。

最完善 就叫至善…

善人、善己、善物、善事、…心善就好、

就是上善若水


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于至善,何为至善?
语出《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明德至善作为《大学》的核心思想,意指追求光明正大的品德,使自身的境界达到至善至美,是儒家学者的最高追求.《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原文和译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原文和译文如下:一、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

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dà xué zhīdào,zài míng míng dé,zài qīn mín,zài zhǐyú zhì shàn。zhīzhǐér hòu yǒu dìng,dìng ér hòu néng jìng,jìng ér hòu...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做大学问的方法在于,提倡和发扬好的的德行和德政,体察民情顺从民意,直至达到至善至美的目标。这个是孔子《大学》里的开篇句,原文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1.“大学”这里的大学不是咱们现在的大学的概念,“大”通“太”或“泰”就是大学问,孔子指的大学...

《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志善”的意思是什么?_百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原文)译文 大学教人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亲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大学”就是大学问,古时候的大学问就是治国安帮的学问;“道”就...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一论述出自下列哪部著作...
【答案】:D 解析:提干中这句话出自《大学》,意思是:大学之道,在于彰显光明的德行,在于亲爱人民,在于使人们达到至善的道德境界。

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还是在于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此句出自曾子的《大学》,白话译文为:《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最高境界的善。《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原文)译文 大学教人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亲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

“明德”是什么意思?
明德意思是光明之德;美德。原句出自于春秋曾子的《大学》。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xīn)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白话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美德,在亲...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什么意思?
大学教人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亲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铜官山区19445809429: 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于至善,何为至善? -
独孤店天眩:[答案] 语出《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明德至善作为《大学》的核心思想,意指追求光明正大的品德,使自身的境界达...

铜官山区19445809429: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清明,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
独孤店天眩:[答案]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大学》的第一句话.. “大学”这里的大学不是咱们现在的大学的概念,“大”通“太”或“泰”就是大学问,孔子指的大学问就是治国安邦的学问; 2.“道”就是方法,途径等; 3.“明明德”,第1个...

铜官山区19445809429: 〈大学〉有言:“大学之道在明德,亲民在止于至善”如何理解?有无现实意义? -
独孤店天眩: 是讲系统做事的道理.《大学》开宗明义即讲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

铜官山区19445809429: 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独孤店天眩: 《礼记·大学》开篇是这么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通“新”)民,在止于至善.” 这一句,对于没有真读过《大学》,但是上过大学的人,应当多数也还是...

铜官山区19445809429: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
独孤店天眩: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

铜官山区19445809429: 臻于至善最完美的解释是什么? -
独孤店天眩:[答案] 典出古代四书中的第一本《大学》,《大学》开宗明义就有这样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就是,成年人为学的根本在于修明自身,用自己学问的道和德的成就,投向人间,亲身走入人群社会,亲近人民而为之服务,...

铜官山区19445809429: “至善”到底是一种什么境界? -
独孤店天眩:[答案] 出自四书里的<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至善” 上述所谓“至善”一词,取之于《大学》开篇的第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在《大学章句》中,朱子将之称为《大学》的“三纲领”.既称之为纲领...

铜官山区19445809429: 请问“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
独孤店天眩: 大德之人讲习的学问道理,在于发扬人们天赋的善良美德;在于革除旧习,勉做新人;在于归宿到才德完美无缺的最高境界.

铜官山区19445809429: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清明,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
独孤店天眩: 做大学问的方法在于,提倡和发扬好的的德行和德政,体察民情顺从民意,直至达到至善至美的目标.1.“大学”这里的大学不是咱们现在的大学的概念,“大”通“太”或“泰”就是大学问,孔子指的大学问就是治国安邦的学问.2.“道”就是方法,途径等.3.“明明德”,第1个“明”作动词,为彰显、提倡、推广、发扬之意;第2个“明”为正大光明,公正开明之意.“德”就是德行和德政,社会风尚.“明德”可以看做是好的社会风尚或利民的德政.4.“亲”就是亲近,体察,尊重.5.“民”就是民众,引申为民意、民情.6.“至善”就是善的最高境界,即至善至美.

铜官山区19445809429: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什么意思? -
独孤店天眩: 大学教人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亲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