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到四十了叫“不惑之年”

作者&投稿:张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四十岁为何称呼不惑之年~

不惑(不惑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所以後代称40岁为「不惑之年」。不惑之年:指四十岁。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意思是指人到中年(这里中年指四十岁),经历了很多事,也想通了很多事,不会像青年那样困惑了。不惑之年作为40岁的代称。
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也指遇事能明辨不疑。
不惑,是对于仁义礼有完全的了解,有完全的了解 所以不惑,而立是做事能循礼,但并不完全了解,孔子说:“智 者不惑。”又说:“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即 表明了智和仁的关系。因此,不惑是对于仁义礼有完全的了解,达到智者的地步。
扩展资料:
孔子曾用“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等描述人生的轨迹。从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知道,在古代,对不同年龄段都有着别称,这并不是特指某个年龄,而是达到一定年龄后对这个年龄段的一种称呼。
幼年
初度:小儿初生之时。
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指1岁。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始龀:男孩8岁,女孩7岁。根据生理状况,男孩8岁、女孩7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九龄:9岁。
指数之年:9岁。
黄口:10岁以下。
幼学:10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外傅之年:儿童10岁。
少年
金钗之年:女孩12岁。
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
舞夕之年:少年13至15岁。
及笄:指女子15岁。
志学之年: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青年
成童:15或15稍上的年岁。
舞象之年:少年15至20岁。
二八:为16岁。
破瓜、碧玉年华:女子16岁。
加冠:指男子20岁。古时男子20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
弱冠:古人20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20岁。
花信年华:女子24岁。
而立(而立之年):30岁,因为《论语》有言,“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始室:30岁。《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克壮:正当壮年,古代30岁为壮。
半老徐娘:女子30岁。
中年
不惑(不惑之年):40岁为“不惑之年”。
艾:50岁。《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50岁。
六九年:即54岁。
老年
耳顺、耳顺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
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60岁以上。
耆:古称60岁的人为“耆”。
下寿:古人以60为下寿,指60岁以上。
还历寿:61岁的寿辰。
从心之年:70岁。
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
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耋: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耄耋之年。
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均指八九十岁。
伞寿:80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中寿:指80岁以上。
米寿:指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
上寿:90岁为上寿。
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期颐:指百岁高寿。
茶寿:指108岁。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
双稀、双庆:140岁

      不惑之年来源于《论语》,意思是一个人活到四十岁了,因为经历了很多的事情,也想通了很多的事情,遇到任何的事情都能够明辨是非,通常用四十不惑来表述一个人的年龄。

人在每一个阶段,相应的都有相关的解说,比如经常说到的三十而立,五十知天命,七十古稀。

还有一些比较不常用的,比如80岁到90岁被称作耄耋之年。



四十不惑,在古汉语中是指一个人到了四十岁,就不会因无知困惑,对人生有必须的把握和明白,也指人到了四十岁就没有什么能够顾虑、疑惑的了。
出自《论语·为政》,原句是,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白话文释义: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在人生道路上站稳脚跟,四十岁心中不再迷惘,五十岁知道上天给我安排的命运,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分辨是非真假,七十岁能鲔心所欲地说话做事,又不会超越规矩。”



这是孔子的自我报告,为什么孔子在谈到为政,
要作自我报告呢?孔子是七十二岁死的。他用
简单几句话,报告了自己一生的经历,艰苦奋
斗的精神。他的身世很可怜,父亲去世的时候,
他还有一个半残废的哥哥和一个姐姐,对家庭,
他要挑起这担子来,他的责任很重。

他说十五岁的时候,立志作学问,

经过十五年,根据他丰富的经验,以及人生的
磨炼,到了三十岁而立”。立就是不动,作人
做事处世的道理不变了,确定了,这个人生非
走这个路子不可。

但是这时候还有怀疑,还有摇摆的现象,“四
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才不怀疑,但这是
对形而下的学问人生而言。

还要再加十年,到了五十岁,才“五十而知天
命”。天命是哲学的宇宙来源,这是形而上的
思想本体范围。

到了“六十而耳顺”,这里问题又来了,孔子
在六十以前耳朵有什么问题不顺,耳腔发炎吗?
这句很难解释,可能在当时漏刻了文字。可能
是“六十而”下面有一个句读。如果照旧,
“耳顺”的道理就是说,自十五岁开始作人处
世,学问修养,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
家去说,自己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
你骂我,我也听得进去,心里平静。注意!心
里平静不是死气沉沉,是很活泼,很明确是非
善恶,对好的人觉得可爱,对坏的人,更觉得
要帮助改成好人,要这样平静,这个学问是很
难的。

然后再加十年,才“从心所欲”。西方的文化
就是自由,但下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话:“不逾
矩”。我们上街去看看,这家包子做得好,就
拿来吃,“从心所欲”嘛!行吗?要“不逾矩”
。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个范围。“从心所欲”—
—自由而不能超过这个范围,所以“不逾矩”,
同时这句话也通于形而上的道理。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三十而立:三十岁时,人当自立,这个立,原意是立身的意思,所谓立身,就是丈夫有栖身之所,有所业。而不是立志的意思!
四十不惑:人到了四十岁,应该业有所成,不会因为无业尔所困惑,并对人生或者事业有一定的把握和理解。
五十天命:孔子认为,人到了五十,人生之中的机运已经了解清楚,知道了生命的真谛。。
六十知耳顺:人到了六十岁,在孔子看来,耳顺之年应该是不远游,万事由之的时候,因此,不会因为很多尘事纷扰不休而觉得心有所役。同时,学就知名 “ 所从知天命至耳顺,学就知明,成圣之验也。未五十、六十之时,未能知天命、至耳顺也,则谓之“且”矣。”
七十随心所欲:经历知命。耳顺后,学业和心性到了很高的境界,或者说到了成圣德地步,自然随心所欲。
孔子所说的话,其实是从学业和个人修养的角度上来说的,今人赋予它很多其他的意义!也算是发扬光大了!

其实到了四十岁的时候,才发现,四十不惑的意思是说,到了年纪你不明白的事,你就不想明白了。

年轻的时候,每件事你都想弄明白,每个人你都想仔细看透,每个事情你都想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社会,这个时代,你就会特别想去明白。

你明白不了,你连你最爱的人你可能都明白不了,可是年轻的时候就太想弄明白,有一些事情不明白就生活的慌张,等老了才发现慌张就是情趣,你不慌张了,情趣就没了。



人生基本已经定型了 年少时的轻狂没有了 疑惑也没有了


文言文年龄
《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言人到了40岁,社会经验较多,能辨是非.另外,强仕也指40岁.《礼记·典礼上》.谓男子40 岁,智虑气力皆强盛,可以出仕. 9.天命 50岁.《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10.艾 50岁.《礼记·典礼上》:“五十曰艾.”孔颖达疏:“苍白如艾也.”意谓老年头发苍白如艾的颜色...

请教:古人对各个年龄段的称谓,如三十而立。。。
笄年:古时十五岁的女子把头发梳拢来,插叫“笄”的首饰,加笄后表示已成年。弱冠:男子二十岁称“弱”,到这个年龄便加冠,二十岁时男人称弱冠。而立:三十岁时称“而立之年”。不惑:人到四十称“不惑之年”。知命:“五十而知天命”,知命代称五十。花甲:六十岁代称。古代用天干和地支相配记年...

人到三十而立,请问: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又分别是什么?
至出嫁—— 梅之年;至30岁(女)——半老徐娘;20岁(男)——弱冠;30岁(男)——而立之年;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

而立、不惑、豆蔻、弱冠、古稀都代表什么年龄?
而立——30岁,不惑——40岁,豆蔻——13岁(形容女孩子),弱冠——20岁(形容男子),古稀——70岁。解析如下:1、而立、不惑,出自《论语·为政篇》:“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距。”2、豆蔻,出自杜牧《赠别》诗:“娉娉...

广东人管40岁以上人叫什么
大哥,大姐。40岁以上叫靓女,帅哥感觉他们好像不太满意,叫美女又不知道会不会被骂。广东人说的是客家话,对于称呼对方的年龄问题,对于40岁以上的喊做阿妹,阿弟,还有一张称呼就是某某先生,女士。

四十岁叫什么
四十岁叫不惑之年。以下是详细解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四十岁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年龄阶段。人们通常认为,到了这个年龄,一个人应该已经经历了足够的生活阅历和积累了一定的智慧,能够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对于生活中的种种困惑和挑战能够应对自如,因此称之为“不惑之年”。这意味着一个人在这个阶段...

中国人把30岁、40岁、50岁、60岁、70岁 的人叫什么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来稀。谢谢采纳^_^

关于年龄古代的叫法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人的年龄的称谓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人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分别称为什么?
七十岁被誉为古稀之年,意味着人生即将走到尽头。八十岁则是杖朝之年,而八十到九十岁则被称为合?之年,耄耋之年。一百岁则是乐期颐的年纪。三十而立,意味着人在三十岁时应该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发展方向。四十不惑,表示人到了四十岁就没有什么可以犹豫和迷惑的了。五十知命,意味着五十岁时...

龙游县13453653212: 古人为什么说40岁是“不惑之年” -
裴砖威普: 不惑意识就是没有什么不明白的.人到了四十岁以后,也就是人到中年以后,万事万物也就看的明白,想的清楚.一切也就淡然.事业多了一份成熟和从容,生活多了一份淡定和自如.其实苦也好,了也好,只要心情好,一切都好.

龙游县13453653212: 为什么人到四十了叫“不惑之年” -
裴砖威普: 这是孔子的自我报告,为什么孔子在谈到为政, 要作自我报告呢?孔子是七十二岁死的.他用 简单几句话,报告了自己一生的经历,艰苦奋 斗的精神.他的身世很可怜,父亲去世的时候, 他还有一个半残废的哥哥和一个姐姐,对家庭, 他要挑...

龙游县13453653212: 不惑之年是什么意思? -
裴砖威普:[答案] 不惑之年“就指人到四十岁.具体说40多岁的人已经形成完整的个人见解,懂得很多道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办事不在犹豫,行为果断.

龙游县13453653212: 人生四十岁为什么称"不惑"之年意味着人生什么历程!身体上多大转变? -
裴砖威普: 四十不惑是成语,在古汉语中是指一个人到了四十岁,经历了许多,已经有自己的判断力了,为人处世必须是成熟、沉稳,不会因为外力所困惑,并对人生或者事业有一定的把握和理解.按照年龄,应该是人生过半,身体状况处在壮年时期.

龙游县13453653212: 为什么古人说40不惑? -
裴砖威普: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三十而立:三十岁时,人当自立,这个立,原意是立身的意思,所谓立身,就是丈夫有栖身之所,有所业.而不是立志的意思! 四十不惑:...

龙游县13453653212: 古语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什么意思
裴砖威普: 孔子所说的“四十不惑”,到底包含哪些层面?“四十不惑”出自《论语·为政》,全句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

龙游县13453653212: 为啥说“人四十不惑”?
裴砖威普: 因为人到了四十岁,风风雨雨四十年了,经历的事了多,基本没有什么疑惑了,遇到什么事都能解决了.

龙游县13453653212: 为什么圣人说男人四十而不惑 -
裴砖威普: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欲,不逾矩……”.于是听过或读过圣人言的40岁左右的男人都自诩到了“不惑之年”.所谓不惑,无非是说把功名利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看淡泊了,看透...

龙游县13453653212: 不惑之年的由来?
裴砖威普: 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表达年龄称谓的词,如:“弱冠”、“耄耋”等.学生往往对此很费解.其实类似这样的词还很多,都是我们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

龙游县13453653212: 不惑之年的意思 -
裴砖威普: 这是《论语?为政》中孔子对于自己在40岁时所达到人生状态的自我评价.原文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虽然不是人人都能做孔圣人,但后人往往把孔子的这些自我评语作为人生不同阶段所应达到的生活理想状态.不惑:指40岁.也指遇事能明辨不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