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孝庄和多尔衮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作者&投稿:欧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上的多尔衮怎么死的 多尔衮与孝庄的关系~

  顺治七年(1650年)冬死于塞北狩猎途中,追封为“清成宗”,谥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两个月后,于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剥夺多尔衮的封号,并掘其墓。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为其平反,恢复睿亲王封号,评价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孝庄是多尔衮的嫂子,同时也是情人关系。
  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极之弟。清朝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完成大清一统基业的关键人物,清朝入关初期的实际统治者。1626年封贝勒;1636年因战功封和硕睿亲王;1643年辅政,称摄政王;1644年指挥清军入关,清朝问鼎中原,先后封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

  没有。
  关于下嫁论证如下:

  说太后下嫁,讲了八个理由,逐一分析:

  第一个理由就说他的母后为了保持顺治的皇位被迫下嫁,这个理由不成立,因为顺治的皇位是经过非常复杂激烈斗争才而确定的。

  第二说满洲有个习惯,兄死弟娶其嫂这个习惯有,但是这属于推论,不能作为证据,有这种现象,弟弟娶他嫂子的,但你不能证明多尔衮娶了他嫂子。

  第三就是多尔衮自称皇父,皇父摄政王,这个是个称呼,尊称,有人说是他自称,有人说别人尊称,不能以称呼确定他身份,大家知道光绪称慈禧太后叫皇阿玛,皇阿玛是爸爸的意思,那慈禧就变性了,变成男性了?所以这个也不算为证据。

  第四就是蒋良骐写了一部书叫做《东华录》,《东华录》里面有一句话,就是多尔衮有时候到皇宫内院。这个也不能成为证据,他因公也好,或者其他原因也好,找太后商量事情,进皇宫内院,也不能说明皇太后嫁给他了,嫁给他,他就用不着进皇宫内院了,他住一家了,还用到皇宫内院了,反倒证明没嫁给他,

  第五个,有的文章说顺治有谕旨,太后下嫁,我可以郑重地跟大家说,到现在为止,谁也没看到谕旨,没看到就不能说明一条史料证据。

  第六,人说有一个下嫁诏,太后下嫁的一个诏书,我可以郑重其事地说,到现在为止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证明他看到了下嫁诏书,档案里面没有,文献里头也没有。

  第七就是说孝庄死了之后,她本来应该到沈阳的北陵和皇太极葬在一起,她没有,她葬到清东陵,这一条你不能证明她嫁给多尔衮。因为她事先说过。她说皇太极已经故去很多年了,如果重新把他坟启开的话,就惊动了亡灵,她很长时间和她儿子顺治,孙子康熙生活在一起,这样她最后和他儿子、孙子墓葬在一起,所以孝庄的陵墓放在清东陵,不能证明她下嫁给多尔衮。

  第八个证据就是张煌言,(就是)张苍水,他写了一首七绝,叫做《建夷宫词》,《建夷宫词》有四句话:上寿殇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就明确说出来了,是太后下嫁了,这是在我们上面讲的这些材料里头惟一直接说到太后下嫁的,我们对这首《建夷宫词》做一个分析吧,他标题叫《建夷宫词》,建是建州啊,这里头没有用后金,也没有用清,“夷”就是夷狄那个“夷”,明显地带有一种民族的偏见。大家还要想,这个时候,张苍水在江南,南明势力和清朝是对立的,所以出在异地之口,记在异国,当时因为他算南明,记在异国之文,不能成为历史的证据,而且是诗词,诗词也不能直接作为历史的证据,因为诗可以夸张,可以比附,最后可以这么说,太后下嫁没下嫁,有下嫁的诏书没有,有人说可能国内毁掉了,这么大的事情一定要把诏书送到朝鲜,但是朝鲜的书里面《李朝实录》里面没有记载这个事情,我认为皇太后和多尔衮之间的情愫可能有,皇太后下嫁多尔衮的事绝对无,因为到现在为止,没有一条过硬的材料证明皇太后下嫁多尔衮。

孝庄文皇后,姓博尔济吉特氏,名叫布木布泰(或译作本布泰),本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之二女儿,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31年)三月初八日。十二月二十五日,孝庄文皇太后病逝,终年活了七十五岁。葬入清东陵风水墙外的昭西陵。

科尔沁蒙古较早就归附了后金,并与后金联姻,以巩固双方的政治联盟关系。后金天命十年(1625)二月,时年十三虚岁的布木布泰由哥哥吴克善伴送至后金新都辽阳,嫁给了努尔哈赤第八子三十四岁的皇太极为侧福晋,也就是偏房。而早在11年前,她的亲姑姑哲哲已嫁与皇太极为正房大福晋,九年以后的天聪八年(1634),已继承汗位的皇太极又娶了她的姐姐海兰珠,于是姑侄三人同事一夫。

婚后,布木布泰接连为皇太极生下三个女儿。天聪三年(1629)生皇四女,后来受封为固伦雍穆长公主;天聪六年(1632)生皇五女,后来受封为固伦淑慧长公主;次年,又生下皇七女,后来受封为固伦端献长公主。三位公主,成年后分别嫁与蒙古贵族弼尔塔哈尔、色布腾和铿吉尔格。

到了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称帝于盛京(沈阳),同时建立后宫制度,在其众多妻妾中分封了五宫后妃。布木布泰被封为庄妃,居次西宫——永福宫,皇太极颁给她的册文用满、蒙、汉三种文字写成,文辞简约:“……兹尔本布泰,系蒙古廓尔沁国之女,夙缘作合,淑质性成。朕登大宝,爰仿古制,册尔为永福宫庄妃。尔其贞懿恭简,纯孝谦让,恪遵皇后之训,勿负朕命。”庄妃的姑姑哲哲当然是正位中宫为皇后,比庄妃后入宫的姐姐海兰珠被封为宸妃,位居东宫——关雎宫,地位仅次于皇后。其他两位西宫麟趾宫贵妃、次东宫衍庆宫淑妃,原为察哈尔蒙古林丹汗之妻,皇太极征服察哈尔部后娶之,并做这样的安排,主要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因此,在后宫中,庄妃姑侄的地位是最突出的,除姐姐宸妃最受恩宠外,最年轻的庄妃也是比较受宠爱的。特别是崇德三年(1638)正月,宸妃所生被皇太极视为皇嗣的皇八子夭折,庄妃恰逢时机地于两天后生下了皇九子福临,更加抬升了她的地位。

清代官书称庄妃曾“辅佐太宗文皇帝”,但在太宗皇太极时期,年轻的庄妃还不大可能在政治上有多少展露与作为。只有民间盛传“庄妃劝畴”的故事,为后来“太后下嫁”之说作了铺垫,似乎这位聪明美丽的庄妃娘娘惯施美人计。崇德七年(1642),明清松锦大战,关外明军的最高统帅蓟辽总督洪承畴兵败被俘,被押解到盛京。皇太极迫切希望洪承畴能够归降,为其所用,遂派范文程等一干汉族官员轮番前往劝降。但是,洪承畴似乎意志很坚决,不为所动,在狱中绝食等死,急得皇太极一筹莫展。一天夜里,牢门轻启,庄妃飘然而至,手进参汤,一席话打动了洪承畴,使其回心转意,拜倒在石榴裙下,归降了大清,后来为清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个故事被很多文学作品演绎得很生动。但是据史书记载,洪承畴被俘之初拒不投降,却被皇太极抓住了他的思想弱点,亲自出马招降成功。

崇德八年八月初九日(1643年9月21日),征战一生的皇太极因病身亡。由于皇太极生前没有指定皇位继承人,朝中出现了权力真空,造成诸王争位的混乱局面。最终,各派达成妥协,立年仅六岁的福临为帝,这时福临的生母庄妃作为五大后妃的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八月二十六日(10月8日),福临即位登基,改年号为顺治,庄妃被尊为“圣母皇太后”。

顺治虽然是个任性的皇帝,但在孝庄的督责下,各方面的学业还是比较优秀的。在他亲政后,孝庄仍时时告诫规劝其言行,使得他在政治上也颇有建树。可惜顺治英年早逝,孝庄于皇孙中亲自选择了不满八岁的玄烨继承帝位,自己再一次担负起保护、教化幼帝的重任,而其地位则进一步升为太皇太后,徽号累加为“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仁宣弘靖太皇太后”。

孝庄对康熙非常疼爱,幼时即将其留养膝下,并将贴身侍女苏麻喇姑拨出,专门照料服侍他。当然,孝庄对康熙的教育也十分严格。康熙后来回忆说“朕自幼龄学步能言时,即奉圣祖母慈训,凡饮食、动履、言语,皆有规度,虽平居独处,亦教以罔敢越轨,少不然即加督过,赖是以克有成。”在康熙初年复杂的政局中,孝庄以自己的影响平衡着各种关系,尤其是她并没有继续从其母族博尔济吉特氏中挑选皇后,而是亲定首辅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以索尼牵制专擅的辅政大臣鳌拜,体现了其政治家的胸襟与识见。康熙后来成功铲除鳌拜,也是与孝庄的支持分不开的。康熙没有辜负祖母的苦心和期望,很快成长为一代有作为的英主。他对孝庄也极尽孝道,祖孙感情极为深厚,晚年的孝庄是很幸福的。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孝庄以七十五岁寿终。弥留之际,她嘱咐康熙说,太宗山陵奉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且我心中也舍不得你们父子,就将我在你父亲的孝陵附近择地安葬。康熙遵嘱,并将孝庄生前居住的慈宁宫东王殿五间拆建于昌瑞山下,称“暂安奉殿”,停灵其中。直至雍三年(1725),才在暂安奉殿原处就地起建陵园,葬入地宫。因其陵在盛京太宗皇太极昭陵之西,故称“昭西陵”。昭西陵与昭陵遥相呼应,实乃一而二、二而一,若将其圈入东陵风水墙内,反而形成阻隔。因此,该陵建于风水墙外乃顺理成章之事,毫无贬抑之意。

当年帝位之争造成的矛盾在压抑多年后终于爆发了。多尔衮当政时,威信自专,对待政敌豪格不公,于顺治五年(1648)将其迫害致死,对当初反对过自己的两黄旗大臣打击压制,致使一些人对多尔衮极为愤恨,却只能忍气吞声。现在多尔衮一死,他们翻身的机会就来了。顺治八年(1651)二月,有人揭发多尔衮生前曾制有八补黄袍等物,于是诸王大臣群起攻击,称多尔衮专擅,有谋逆之心。刚刚亲政的顺治马上下诏,将多尔衮削爵,撤出宗庙,开除宗室,追夺所有封典,籍没家产人口入官,其养子多尔博归宗(多尔衮无子,抚其弟多铎子多尔博为嗣),更有甚者,还将多尔衮陵墓平毁,鞭尸示众,并砍掉脑袋。短短两个多月内,多尔衮的名誉有了天壤之别。

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在沉冤一百多年以后,多尔衮才得到彻底平反昭雪。乾隆皇帝专门发布诏谕,肯定多尔衮首先统兵入关,“抚定疆陲,一切创制规模皆所经画。寻即迎世祖车驾入都,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并称每览《实录》中所载其言行,“未尝不为之坠泪,则王之立心行事,实能笃忠荩、感厚恩,深明君臣大义,尤为史册所罕觏”,断然否定了多尔衮有谋逆之心,“实为宵小奸谋,构成冤狱”。因此,下令将多尔衮复还睿亲王封号,并追谥为“忠”,补入玉牒,仍令多尔博一支承嗣。多尔衮作为非常时期的一位非常人物,其生前身后的非常际遇终告了结。

结局是最后两个人都死了啊。。

呵呵```


历史真实的孝庄和多尔衮是什么关系?
多尔衮是孝庄皇太后的从姐夫。多尔衮的正妃,成宗义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是孝庄皇太后的从姐(她俩的祖父是兄弟)。所以,多尔衮是孝庄皇太后的从姐夫。孝庄皇太后嫁给了多尔衮哥哥皇太极,故而,孝庄皇太后也是多尔衮的嫂子。孝庄皇太后在皇太极死后,嫁给了多尔衮。因此,他们也是夫妻关系。但是这条仅限于野史...

孝庄太后与多尔衮皇太极关系揭秘 皇太极比多尔衮大多少岁
关于多尔衮和孝庄,史书上有明确的记载,在孝庄成为清朝的核心人物之前,她只和多尔衮见过三面。第一次见面,是孝庄的姑姑哲哲嫁给皇太极的时候,那是1615 年,当时多尔衮3 岁,孝庄2 岁。两人的第二次见面是在1623 年,当时多尔衮11 岁,孝庄10 岁,从理论上来讲,此时二人是有可能一见钟情的,但事实...

历史上的多尔衮,真的和孝庄皇后有着刻骨铭心的爱情吗
因此有人说清朝盛世的到来庄妃可谓是功不可没,但是她的善良与才智才是后人敬佩她、铭记她的最主要原因。为了纪念她的功与名,后人尊称她为大清国母。庄妃在中国的历史上一般指的是孝庄文皇后,经过电视剧《孝庄秘史》的热播后人们对庄妃的一生充满了好奇,同时也对电视剧中她与多尔衮的关系充满了好奇。

多尔衮和孝庄是怎么回事?
01 孝庄和多尔衮的关系,从国事上来说是君臣,从家事上来说是叔嫂。但有不少非官方史料上显示,他们之间很可能还存在另外一种关系,那就是夫妻。在清朝历史上有一件非常著名的谜案,那就是太后下嫁之谜。事件的主角是清初两位鼎鼎大名的人物:孝庄太后和多尔衮。孝庄和多尔衮的关系,从国事上来说是...

《孝庄秘史》里孝庄和多尔衮有情,历史也是如此?
还有人会说,如果这两人没有私情的话,那么多尔衮为何这么大方的让出了皇位呢?这就不得不说孝庄是一位很好的说客了,她对多尔衮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给他分析如果他或者是豪格继位后对大清有什么危害后,多尔衮就决定扶顺治上台。至于皇太极死后,孝庄和多尔衮到底有没有私情这其实也无从考证。不过,我...

历史上孝庄皇后真的下嫁给了多尔衮吗?
不可否认的是历史上孝庄皇后和多尔衮的确有一段情缘,但是孝庄贵为太后,即便再喜欢多尔衮,她也不可能在皇太极去世后嫁给多尔衮。都说清朝成败在两个女人身上,败的人大家都知道,就是慈禧太后,而成的人就是孝庄太后。两个女人同样的在丈夫去世后选择干政,但是孝庄是在幕后指点皇帝,而慈禧则是直接上朝...

历史上的多尔衮和孝庄皇后真的有私情吗?
但是,多尔衮的痴心却不曾改变过,无论后来事情怎么发展,他和玉儿之间的关系,政治利益错综复杂,他也曾为了权势犹豫过,最终却为了玉儿全部放弃了。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心心念念的还是玉儿。正因为这部电视剧,很多人对历史上的孝庄和多尔衮抱了很大的憧憬,认为他们也曾有如许虐恋。但事实上,历史上...

多尔衮和孝庄太后有私情吗?
事实上,孝庄是嫁给了多尔衮的,而且是正式嫁,不是偷偷摸摸同居。十几年之前,宁静和马景涛主演的电视剧孝庄秘史红遍大江南北,其中孝庄太后与多尔衮爱情让人感哭流涕啊。真正的历史上孝庄对多尔衮没有爱情也没有为了多尔衮委曲求全,他俩只是最最普通的夫妻感情了。皇太极死了之后,孝庄皇后为了自己和儿子...

历史上的孝庄太后,是否真的下嫁给了多尔衮?
当时双方实力不相上下,福临的出现缓解了这一局面,多尔衮退让了一步,同意让福临坐上王位,就这样年幼不出彩的福临就成了顺治帝,顺治虽然当了皇上,可是真正的大权并不在他的手中,而是在多尔衮的手里,当时的多尔衮是皇父摄政王。所以,应该不会是孝庄为了让福临坐稳皇位而下嫁给多尔衮,孝庄是何等...

真实历史上的多尔衮和孝庄真的有叔嫂情?
朝野上下便开始逐渐传出了孝庄太后和多尔衮有不正当关系的传闻。(二)有几分可信?南明抗清英雄张煌言在其著作《建夷宫词》中写道:“上寿觞为合而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日新仪注,太礼恭逢太后婚”,明确指出孝庄太后下嫁给了多尔衮。 清朝史学家蒋良骐在《东华录》中记载,多尔衮...

鹤城区18092032197: 历史上孝庄和多尔衮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
於冠燕德: 孝庄文皇后,姓博尔济吉特氏,名叫布木布泰(或译作本布泰),本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之二女儿,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31年)三月初八日.十二月二十五日,孝庄文皇太后病逝,终年活了七十五岁.葬入清东陵风水墙外的昭西陵. 科...

鹤城区18092032197: 孝庄和多尔衮最后到底结婚没有
於冠燕德: 嫁了.

鹤城区18092032197: 历史上孝庄和多尔衮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於冠燕德: 结婚

鹤城区18092032197: 孝庄秘史大结局? -
於冠燕德: 多尔衮死了以后顺治亲政 这是全剧的结尾部分 顺治终于和宛如在一起结果宛如染病去世 顺治出家 作为演义传奇孝庄秘史拍的很成功 很感染人心,但是从史实上来说偏离的太远了

鹤城区18092032197: 古代历史上的孝庄皇后真的嫁给多尔衮了吗 -
於冠燕德: ”太后下嫁”之说,首先起因于顺治五年(1648)多尔衮被封为“皇父摄政王”.这个怪异的称呼引起了人们的各种猜测.大家认为,皇帝之母屈尊下嫁,才使多尔衮有了这种尊称.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

鹤城区18092032197: 历史上的多尔衮是怎样死的 -
於冠燕德: 史书上说他是行猎时坠马跌伤,没有有效救治,只使用了石灰涂抹伤口.多尔衮自幼多病,所以他有十六个老婆,只有一个女儿,足以说明身体很差.多尔衮驰骋沙场多年,伤也很多.有学者的观点认为他的死与纵欲过度有关.在多尔衮死的前一年他的最亲的弟弟多铎的天花死了,他因此所受的打击是很大的,因为他们兄弟三中,阿济格就是一介武夫,他和弟弟的感情非常深厚,种种原因促使了他的死.电视剧上的东西不要相信,特别是什么《孝庄秘史》这种低级趣味的电视剧.

鹤城区18092032197: 请问孝庄最后到底有没有嫁给多尔滚呀
於冠燕德: 顺治帝福临继位时年仅六岁,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及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多尔衮操实权,福临的生母孝庄文皇后为了维护儿子的皇位,下嫁给多尔衮为妻,以打消多尔衮谋夺皇位的念头.张煌言《建夷宫词》去:上寿称为合卺樽,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形象地描述太后下嫁多尔衮的故事.但也有学者否定太后下嫁之说,这成为清代三大疑案之一.

鹤城区18092032197: 多尔衮最后的结局是怎么样的?
於冠燕德: 有说是病死的,有说是骑马受伤涂毒而死.不过死了之后把顺治高兴死了.

鹤城区18092032197: 孝庄太后到底下嫁给多尔衮没有?
於冠燕德: 关于下嫁论证如下: 说太后下嫁,讲了八个理由,逐一分析: 第一个理由就说他的... 孙子康熙生活在一起,这样她最后和他儿子、孙子墓葬在一起,所以孝庄的陵墓放在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