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定义公式归纳

作者&投稿:闽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书/概念总结?~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应该是

第16章 分式 (约13课时)

第17章 反比例函数 (约8课时 )

第18章 勾股定理 (约8课时 )

第19章 四边形 (约17课时)

第20章 数据的分析 (约15课时)

本册书的5章内容涉及《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内容。其中对于“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内容,本册书在第19章和第20章分别安排了一个课题学习,并在每一章的最后安排了2~3个数学活动,通过这些课题学习和数学活动落实“实践与综合应用”的要求。这5章大体上采用相近内容相对集中的方式安排,前两章基本属于“数与代数”领域,随后的两章基本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最后一章是“统计与概率”领域,这样安排有助于加强知识间的纵向联系。在各章具体内容的编写中,又特别注意加强各领域之间的横向联系。

一、内容分析

“第16章 分式”

本章主要研究分式及其基本性质,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分式方程等内容。这些内容分为三节安排。

第16.1节类比着分数的概念给出了分式的概念,类比着分数的基本性质探讨了分式的基本性质,类比着分数的约分、通分介绍了分式的通分、约分等,这些内容为后面两节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第16.2节讨论分式的四则运算法则,教科书从实际问题出发,首先研究了分式的乘除运算,类比着分数的乘除,探讨了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接下去,教科书也是从实际问题出发,采用与分数加减相类比的方法,研究了分式的加减运算,得出了运算法则,并学习分式的四则混合运算;最后,教科书结合分式的运算,研究了整数指数幂的问题,将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推广到整数范围,并完善了科学记数法。本节内容是全章的重点,其中分式的混合运算也是全章的一个难点。第16.3节讨论分式方程的概念和解法,主要涉及可以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教科书从实际问题出发,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分式方程,由此引出分式方程的概念,接下去研究分式方程的解法,教科书采用与学生已有经验相联系的方式,探讨了如何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从而得到分式方程的解的问题。解分式方程中要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并且出现了必须验根的情况,这是以前学习的方程中没有遇到的问题,教科书结合具体例子,对分式方程为什么需要验根进行了解释。分式方程提供了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它具有整式方程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根据实际问题列出分式方程,是本章教学中的另一个难点。

“第17章 反比例函数”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以及用反比例函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本章是继八(上)“第11章 一次函数”后的又一章函数的内容。全章分为两节:第17.1节反比例函数,第17.2节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全章内容紧紧围绕着实际问题展开,实际问题是贯穿全章的一条主线。

第17.1节主要研究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本节中,教科书首先从几个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出发,分析实际问题中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列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从而引进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使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的认识经历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接下去,教科书利用描点法画出了函数和的图象,通过探究两个函数图象共同特征,给出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属于双曲线的事实,并进一步得到函数和的图象关于x轴和y轴对称的结论,接下去,教科书又让学生利用这个结论画出函数和的图象,并进一步通过分析画出的这四个函数的图象,得到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第17.2节的内容是利用反比例函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本节中,教科书以例题的方式,给出了四个实际问题,这四个问题基本上是按照数量关系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安排的(依次是圆柱的底面积与高,做工时间与做工速度,动力是动力臂,输出功率与电阻),它们从不同的方面体现了反比例函数是解决实际问题有效的数学模型。

“第18章 勾股定理”

本章主要研究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包括它们的发现、证明和应用。全章分为两节,第18.1节是勾股定理,第18.2节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在18.1节中,教科书从毕达哥拉斯观察地面发现勾股定理的传说谈起,让学生通过观察计算一些以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的关系,发现两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从而发现勾股定理,这时教科书以命题1的形式呈现了勾股定理。关于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有很多,教科书正文中介绍了我国古人赵爽的证法。通过推理证实命题1的正确性后,教科书顺势指出什么是定理,并明确命题1就是勾股定理。之后,通过三个探究栏目,研究了勾股定理在解决实际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画出长度是无理数的线段等)中的应用,使学生对勾股定理的作用有一定的认识。第18.2节是研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科书从古埃及人画直角的方法说起,给出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满足,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结论,然后让学生画出一些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的三角形,探索这些三角形的形状,可以发现画出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从而猜想如果三角形的三边满足这种关系,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这样就探索得出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此时这个逆定理是以命题2的方式给出的,教科书通过对照命题1和命题2的题设、结论,给出了原命题和逆命题的概念。命题2是否正确,需要证明,教科书利用全等三角形证明了命题2,得到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给出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方法,这在数学和实际中有广泛应用,教科书通过两个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

“第19章 四边形”

本章主要研究一些特殊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对于特殊的四边形,教科书按照对边之间的平行关系把它们分成两类: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梯形。对于平行四边形,除了研究一般的平行四边形外,还研究了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等几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第19.1节主要研究一般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教科书从实际生活中的图形出发,抽象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得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并对所得结论进行适当的推理证明;作为判定方法的一个应用,教科书通过一个例题得出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第19.2节主要研究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本节是在前一节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这几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教科书首先研究了矩形和菱形,它们都是有一个特殊条件的平行四边形,矩形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菱形是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在此基础上,教科书研究了同时具有两个特殊条件的平行四边形,即正方形,它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特殊菱形,又是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特殊矩形。第19.3节研究梯形,梯形是与平行四边形并列的另一种特殊四边形,它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本节重点研究了一种特殊的梯形——等腰梯形,探究得出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教科书在最后一节,即第19.4节安排了一个课题学习:重心。通过寻找几何图形的重心的活动,了解规则的几何图形的重心就是它的几何中心,体会数学与物理学科之间的联系。

“第20章 数据的分析”

本章主要研究平均数(主要是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极差、方差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全章分为三节。

第20.1节是研究代表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本节中,教科书首先给出一个实际问题,通过分析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引进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为了突出“权”的作用和意义,教科书通过两个例题,从不同方面体现“权”的作用。接下去,教科书对加权平均数进行扩展,包括如何将算数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统一起来,如何求区间分组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如何利用计算器的统计功能求平均数,如何利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的问题等。对于中位数和众数,教科书通过几个具体实例,研究了它们的统计意义。在本节最后,教科书通过一个具体实例,研究了综合利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解决问题的例子,并对这三种统计量进行了概括总结,突出了它们各自的统计意义和各自的特征。第20.2节是研究刻画数据波动程度的统计量:极差和方差。教科书首先利用温差的例子研究了极差的统计意义。方差是统计中常用的一种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教科书对方差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首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提出对两组数据的波动情况的研究,并画出散点图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波动情况,在此基础上,教科书引进了利用方差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方法,介绍了方差的公式,并从方差公式的结构上分析了方差是如何刻画数据的波动的。随后,又介绍了利用计算器的统计功能求方差的方法。本节最后,教科书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本章前言中提出的问题,并研究了用样本方差估计总体方差的问题。教科书在最后一节安排了一个具有一定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课题学习”。这个“课题学习”选用了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体质健康问题。由于本章是统计部分的最后一章,因此这个课题学习的综合性比前面两章统计中的课题学习更强。为了便于教学操作,教科书根据《中学生体质健康登记表》提供了一个样例。

风花雪月证据写入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8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八年级下册数学书人教版的习题答案17.1.要真的
P46 习题17.1 复习巩固 1.(1)S=V\/h,是反比例函数;(2)y=S\/x,是反比例函数。2.B,其k值是-√5\/3。3.(1)>,减小(2)<,增大(3)3,减小 4.∵y是x的反比例函数,∴y=k\/x,∴x=k\/y,故x也是y的反比例函数 综合运用 5.∵y是z的反比例函数,∴y=k\/z (1)又...

数学八年级下册人教版习题16.3第一题的答案,要有解答过程
(1)解:两边同时乘以x(x+3)得 x+3=5x 解得x=3\/4(读作:四分之三,后面的就不解释了)当(有这个字就是验证了)x=3\/4时,3\/4(3\/4+3)≠0 ∴x=3\/4是方程的解 (2)解:两边同时乘以2x-2得 2x=3-2(2x-2)解得x=7\/6 当x=7\/6时,2×7\/6-2≠0 ∴x=7\/6是方程的...

八年级下册数学书人教版的习题答案17.2
4、第一行依次填:4,3\/10,2,13\/20,4\/5,9\/10;第二行依次填:100,50,3\/100,25.5、不会。6、⑴t=u\/1200 ⑵由题意,60名职工每天最多可入库300吨大米,即u=300吨\/天,代入n\/1200中,得t=300\/1200=4(天)⑶由题意,职工连续工作 两天后剩下玉米:1200-2×300=600吨,设...

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是几年级学的
八年级。在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书本中有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课程。函数的定义通常分为传统定义和近代定义,函数的两个定义本质是相同的,只是叙述概念的出发点不同。

八年级人教版下册数学基础训练67第九题怎么写?拜托!
(1)延长AD交BC于点F ∵CD平分∠ACB ∴∠ACD=∠DCF ∵CD⊥AD ∴∠ADC=∠CDF ∵CD=CD ∴△ACD≌△FCD ∴AD=DF ∴D是AF中点 ∵E是AB的中点 ∴ED是中位线 ∴ED‖BC (2)∵ED是中位线 △ACD≌△FCD(已证)∴ED=1\/2BF=1\/2(BC-CF) CF=AC ∴ED=1\/2BF=1\/2(BC-AC)∴2...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
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任何科目 学习 方法 其实都是一样的,不断的记忆与练习,使知识刻在脑海里。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八年级 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二下册数学知识点 总结 抽样调查 (1)调查样本是按随机的原...

八年级下册数学数据分析的大题
八年级下册数学数据分析的大题_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数据的分析 数据的分析 ◆ 课前热身 1.某烟花爆竹厂从 20 万件同类产品中随机抽取了 100 件进行质检,发现其中有 5 件不合格, 那么你估计该厂这 20 万件产品中合格品约为( ) A.1 万件 B.19 万件 C.15 万件 D.20 万件 2.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题 姓名 班级 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代数式 中,分式有(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2、对于反比例函灵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点(-2,-1)在它的图象上。 B、它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C、...

初二下册数学期中试题《人教版》
八年级下数学期中试卷(重点班)(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已知分式 ,当x 时,分式的值是负数;当x 时,分式的值为 ;2、多项式 分解因式= ;计算 的结果是 ;3、为了解一批圆珠笔笔芯的使用寿命,宜采用 方式进行调查;为了解你们班同学的身高,宜采用...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有什么好的同步练习资料?
我目前用的是天星教育的《金考卷活页题选》系列来做为同步练习资料,有很多名师原创题和名校好题,感觉挺好的你可以试一下。每个单元都有A、B两套测试卷,A卷贴近教材,检测基础,B卷突出重难,提高做题能力。除此之外,我选择这套资料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它题材新颖,符合中考命题新趋势,并且答案解析...

原州区17354157478: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定义公式归纳 -
望具威灵: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

原州区17354157478: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全书)概念?以及公式 -
望具威灵: 第16章 分式 (约13课时) 第17章 反比例函数 (约8课时 ) 第18章 勾股定理 (约8课时 ) 第19章 四边形 (约17课时) 第20章 数据的分析 (约15课时) 本册书的5章内容涉及《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

原州区17354157478: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大全
望具威灵: 学习时集中精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是节省学习时间和提高学习效率的最为基本的方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大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原州区17354157478: 八年级下册数学概念总结 -
望具威灵: 第十六章 分式 1. 分式的定义: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BA叫做分式. 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为零,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 2.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

原州区17354157478: 人教版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
望具威灵: 全等三角形(很简单的,找到对应边或角就行了)函数绝对会考的,放点重心.轴对称这可以看一看,因为大多数出画图题和填空题.实数应该出在填空中,但要看清题目,通常出根号XXX,然后就说要求出什么的,这里要看清楚,先化简根号XXX再乘除加减.重点就在函数和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要看熟公式,遇到因式分解时,先看,通常出得好BT的,一群不相干的多项式,但要先提出公因式,再看看属于哪个公式完全平方或平方差,因式分解就是这些公式反过来的说法.不知道谁发明的,一开始学时,我都吐血了.但看题时不要心浮气躁.)有时去看看书本中的“阅读与思考”(不知道看目录)我觉得有点用.

原州区17354157478: 八年级下册数学定义 -
望具威灵: 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不等式:用不等号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不等式的解: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解不等式: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 一元一次不等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原州区17354157478: 整理7、8年级的数学概念(人教版) -
望具威灵:[答案]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原州区17354157478: 数学8年级所有概念是: -
望具威灵: 八年级数学概念 三角形: 1、 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 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边边长分别为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 三角形是中位线平行于三...

原州区17354157478: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前三单元公式概念是? -
望具威灵: U=IR R=U/I P=W/T P=UI P=U^/R P=I^R Q=UIt 物理量 物理公式 电流 定义式I=Q/t 欧姆定律I=U/R 串联电路I=I1=I2 并联电路I=I1+I2 电压 串联电路U=U1+U2 并联电路U=U1=U2 电阻 串联R总=R1+R2 并联R总=R1R2/(R1+R2) 电功率 定义式P=W/t 普适...

原州区17354157478: 初二人教版数学下学期知识点
望具威灵: 知识要点 1.分式的有关概念 设A、B表示两个整式.如果B中含有字母,式子 就叫做分式.注意分母B的值不能为零,否则分式没有意义 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的分式叫做最简分式.如果分子分母有公因式,要进行约分化简 2、分式的基本性质 (M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