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给我 司马相如,杨得意 的生平资料(要详细)

作者&投稿:仰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司马相如和他妻子卓文君的故事~

司马相如所写《子虚赋》得到汉武帝赏识,又以《上林赋》被封为郎(帝王的侍从官)。不久打算纳茂陵女子为妾,冷淡卓文君。于是卓文君写诗《白头吟》给相如。
曾经患难与共,情深意笃的日子此刻早已忘却,哪里还记得千里之外还有一位日夜倍思丈夫的妻子。
终于某日,司马相如给妻子送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聪明的卓文君读后,泪流满面。
一行数字中唯独少了一个“亿”,无忆,岂不是夫君在暗示自己已没有以往过去的回忆了。她,心凉如水,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回《怨郎诗》旁敲侧击诉衷肠。相传卓文君又附《诀别书》给相如。
司马相如看完妻子的信,不禁惊叹妻子之才华横溢。遥想昔日夫妻恩爱之情,羞愧万分,从此不再提遗妻纳妾之事。两人白首偕老,安居林泉。

扩展资料:
人物介绍:
1、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蜀郡成都人,祖籍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侨居蓬州(今四川蓬安)西汉辞赋家,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有明显的道家思想与神仙色彩 。
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工辞赋,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
2、卓文君
卓文君(公元前175年—公元前121年),原名文后,西汉时期蜀郡临邛(今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人,汉代才女。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
卓文君为蜀郡临邛的冶铁巨商卓王孙之女,姿色娇美,精通音律,善弹琴,有文名。卓文君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被人津津乐道。
她也有不少佳作,如《白头吟》,诗中“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堪称经典佳句。

一分钟了解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前118),字长卿,蜀郡成都人。最初“以赀为郎”,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后免官游梁,与邹阳、枚乘等同为梁孝王门客,著《子虚赋》。过了几年,梁孝王死,相如归蜀,以琴挑临邛富人卓王孙寡女文君,文君夜奔相如,同归成都,“家徒四壁立”。后来与文君又回临邛,以卖酒为生,“令文君当垆,相如身自着犊鼻军,与保佣杂作,涤器于市中”。王孙以为耻,乃分给文君家僮(奴隶)和财物。因为武帝读了相如的《子虚赋》,大为赞赏,以及狗监杨得意又乘机推荐,武帝就召见了相如,相如乃改赋天子游猎之事,就是现今所传的《子虚赋》(《文选》分“亡是公”以下为《上林赋》)。武帝大喜,任为郎。从此相如在汉宫庭任官,并深得武帝的信任。后相如出使“通西南夷”,著《难蜀父老》一文,对沟通汉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起了积极作用。晚年以病免官,家居而卒。

  《子虚》、《上林》是司马相如赋的代表作品。赋中假设楚国子虚,和齐国乌有先生的互相夸耀,最后亡是公又大肆铺陈汉天子上林苑的壮丽及天子射猎的盛举,以压倒齐楚,表明诸侯之事不足道。这样,作品就歌颂了大一统中央皇朝无可比拟的气魄和声威。在统一帝国政治经济空前发展、中央王朝对封建割据势力的斗争取得进一步胜利的时代,这种歌颂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作品主要部分在于夸张帝王的物质享受,渲染贵族宫庭生活骄奢淫佚的风气,迎合了武帝的好大喜功。赋末委婉致讽,流露了作者另一方面的思想:即认为过分奢侈“非所以为继嗣创业垂统”。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计,作者主张“解酒罢猎”,与民同利。正如扬雄所谓“靡丽之赋,劝百而讽一,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实际上它起不了多少讽谏作用。

  前面已经提到新体赋的特色是铺张。在这一点上,《子虚》、《上林》比枚乘《七发》有进一步的发展。作品以子虚夸楚开始,说“楚有七泽,尝见其一,未睹其余也,臣之所见,特其小小者耳,名曰云梦”,并乘势大力夸耀楚王游猎云梦的规模。哪知乌有先生却以齐国的渤解、孟诸可以“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 ”,压倒了楚国。最后亡是公才以天子上林的巨丽、游猎的壮观,又压倒了齐楚。这样一浪高过一浪,形成了文章壮阔的气势。其次是以大量的连词、对偶、排句,层层渲染,增加了文章词采的富丽。例如:

  撞千石之钟,立万石之虚,建翠华之旗,树灵鼍之鼓;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这种描写确实气势充沛,波澜壮阔。但也往往夸张失实,“虚而无征”,铺张过分,转成累赘。而且由于层层排比,板滞少变,堆砌词藻,好用奇词僻字,读之令人生厌。例如:

  于是乎崇山矗矗,龙从崔巍;深林巨木,崭岩参嵯。九峻截薛,南山峨峨;岩沲遽倚,摧委崛崎。振溪通谷,蹇产沟渎,含呀豁闭。阜陵别乌,崴鬼隈鬼,丘虚崛儡。隐辚郁儡,登降施靡。

  司马相如精通文字学,作过字书《凡将篇》。其后扬雄、班固莫不如此。因此在文字上夸奇炫博,就成了这些赋家的习气。

  《子虚》、《上林》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虽出于《离骚》,但其有意识地虚构人名,展开辩论,则又兼采《庄子》手法。后来扬雄《长杨赋》的“子墨客卿”、“翰林主人”,张衡《二京赋》的“凭虚公子”、“安处先生”都是模仿这种形式。

  《子虚》、《上林》赋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西京杂记》载司马相如的友人盛览尝问他作赋秘诀。相如说:“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览人物,斯乃得之于内,不可得而传。”其实这并不仅仅是作家个人的才力,即他说的“赋家之心”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空前统一、繁荣的汉帝国的出现,加强了正处在上升期的封建统治阶级的信心,也大大开拓了文人学士的胸襟与眼界,使他有可能在赋里多少反映这个强大的汉帝国的面貌,也多少表现了当时统治者一种发扬蹈厉的精神。后来张衡二京,左思三都,虽篇幅加广,而气魄终觉不如。至南朝文人勉强学步,就如在蹄涔之水,吹波助澜,更无足观了。所以《子虚》、《上林》赋的出现是有一定的现实社会基础的。然而作品所表现的时代面貌终究是非常表面和畸形的,因此它们并不能真正反映它的时代。至于它们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则与楚辞有很多联系,是楚辞的变化和发展。

  《子虚》、《上林》赋在汉赋发展史上有极重要的地位。它们确立了一个“劝百讽一”的赋颂传统。汉赋自司马相如始以歌颂王朝声威和气魄为其主要内容,后世赋家相沿不改,遂形成一个赋颂传统。如果说这种歌颂在司马相如时代还不是全无意义的话,那么随着时代的变化,它往往流为粉饰太平,对封建帝王贡谀献媚,全然失去意义。它们也奠定了一种铺张扬厉的大赋体制。后世赋家大都按照这一体制创作,愈来愈失去了创造性。

  司马相如还著有《大人赋》、《长门赋》、《哀秦二世赋》等骚体作品。《大人赋》迎合了武帝好神仙的心理,所以武帝读后大为欢喜,“缥缥有凌云之气”。《长门赋》据叙中说,是为武帝陈皇后失宠而作。《南齐书·陆厥传》载厥与沈约书,谓《长门》、《上林》非一家之赋。从文章风格看来,的确如此。后来顾炎武因叙文不符事实,也断为后人托名之作。不过这赋即属伪作,仍是一篇很好的抒情文。它细致地同时典型地表现了一个失宠的宫人望君不至的复杂变化的心情,对后世宫怨诗的创作有一定启发作用。

  司马相如的散文有《谕巴蜀檄》、《难蜀父老》、《封禅文》等。《难蜀父老》假托蜀父老非难“通西南夷”,从而引出作者的正面意见,阐明“通西南夷”的重大意义。《封禅文》颂扬“大汉之德”,认为可以举行封禅的典礼。这些文章的思想倾向与《子虚》、《上林》赋有一致之处,足以互相印证。司马相如的散文常用宾主答问形式及排偶句调,颇有辞赋气味。

  围绕在汉武帝周围的文士除司马相如外,还有朱买臣、吾丘寿王、严助、主父偃、东方朔、枚皋、终军等。而公卿大夫如儿宽、孔臧、董仲舒、司马迁等,也时常作赋。武帝时代的辞赋,实盛极一时,成为文坛的主要形式。

  枚皋是枚乘的儿子。《汉书·艺文志》说他有赋一百二十篇。但“其文执披,曲随其事”(《汉书·枚乘传》),是典型的文学弄臣,连他自己后来都“自悔类倡”。

  东方朔是个滑稽家,常在武帝前调笑取乐,“然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汉书·东方朔传》)。曾上书反对武帝起上林苑。由于武帝把他当俳优看待,他在政治上不得信任,便写了一篇《答客难》发泄牢骚。《答客难》是一篇散文赋,设主客问答,说明战国“得士者强,失士者亡”,士人可以“身处尊位”,而到了武帝大一统的时代,情形则完全两样。例如说:

  ……故绥之则安,动之则苦;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泉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虽欲尽节效情,安知前后?

  这道出了士人在帝王的随意摆布下,怀才莫展的实况,具有一定的意义。他又有《非有先生论》,用主客问答的形式劝帝王听谏,风格与《答客难》相近。另有骚体赋《七谏》,因袭楚辞,无甚特色。东方朔的作品对后世有一定影响。如扬雄《解嘲》、班固《答宾戏》、张衡《应间》等,从内容到形式都是模仿《答客难》的。

  此外,武帝时代在淮南王刘安(?—前122)那里,也形成了一个辞赋和散文的中心。《汉书·艺文志》著录淮南王赋八十二篇,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可见刘安及其宾客作赋众多的一斑。刘安是爱好屈原作品的,他的《离骚传》最早给屈原和《离骚》以很高的评价。认为《离骚》兼有《国风》和《小雅》之长,而屈原的“志”则可“与日月争光”。可惜刘安的赋今已不传。他的群臣赋也只存小山的《招隐士》一篇。它描写山中幽深险阻,有猿穴虎豹,不可久留。语言富于形象性和音乐性,是汉代优秀的骚体赋。今存《淮南子》二十一篇是刘安群臣或宾客的集体著作,它包含各派思想,和《吕氏春秋》一样,被列为“杂家”。实际主要是道家和阴阳家的思想。它同样惯用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说理,因而保存了许多古代历史和文学的片断。它的文章,排比铺张,则显然受辞赋的影响

只知道《凤求凰》相传是司马相如创作给卓文君的。


湖里区18185998232: 司马相如的一生是怎样的?
壬卿天兴: 司马相如(前179—前118)字长卿,蜀郡成都人.汉武帝时期成就最高 的辞赋作家.少年好读书,学击剑.父亲给他起名叫“犬子”.长大后,仰慕战国时完 璧归赵的蔺...

湖里区18185998232: 子虚赋的作者简介 -
壬卿天兴: 司马相如(约前179—前117),汉代文学家.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少年时代喜欢读书练剑,二十多岁就做了汉景帝的警卫“武骑常侍”.所作《子虚赋》与《上林赋》为汉武帝所赞赏,拜为中郎将,奉命出使西南,后为孝文园令.他见武帝喜好神仙之术,曾上《大人赋》欲以讽谏,然效果适得其反.后病卒于家.《汉书·艺文志》著录其辞赋二十九篇,现存六篇.明人辑有《司马文园集》.

湖里区18185998232: 司马相如简介 -
壬卿天兴: 司马相如(约前179年—前127年),字长卿,蜀郡(今四川省)成都人.西汉大辞赋家.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他与卓文君的私奔也广为流传. 司马相如少年时喜爱...

湖里区18185998232: 《滕王阁序》中的所有典故 -
壬卿天兴: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篇名.唐王勃作.滕王阁在今江西省南昌市 赣江滨.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公元653年)始建,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王勃省父过此,即...

湖里区18185998232: 司马相如是什么时期的.
壬卿天兴: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蜀郡成都人[1] ,西汉辞赋家,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有明显的道家思想与神仙色彩[2] .

湖里区18185998232: 司马相如与汉武帝究竟是什么关系 -
壬卿天兴: 待梁孝王刘武来朝时,司马相如为梁王写了那篇著名的《子虚赋》 汉武帝刘彻在位.刘彻看到《子虚赋》非常喜欢,以为是古人之作,叹息不能与作者同时代. 当时侍奉刘彻的狗监(主管皇帝的猎犬)杨得意是蜀人,对刘彻说:“此赋是我的同乡司马相如所作.”刘彻惊喜之余马上召司马相如进京.司马相如向武帝表示说,“《子虚赋》写的只是诸侯王打猎的事,算不了什么,请允许我再作一篇天子打猎的赋”,这就是内容上与《子虚赋》相接的《上林赋》,不仅内容可以相衔接,且更有文采.

湖里区18185998232: 扬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请解释这句话中包含两个的典故的含意最好能说出这两个典故的具体故事和寓意,重赏酬谢 -
壬卿天兴:[答案] 扬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扬意指杨得意,西汉人,为汉武帝掌管猎狗的官,称“狗监”,举荐司马相如.司马相如献《大人赋》,武帝读了,觉得“飘飘有凌云之气.”这里是指怀才不遇,碰不到好的伯乐推荐自己 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这个是说...

湖里区18185998232: 出生于四川的'汉赋三大家'指哪三个? -
壬卿天兴: 只看到一种说法,是指:司马相如、王褒、扬雄满意勿忘采纳,谢谢支持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若没有问题请及时选为【满意答案】如有不详之处可以继续向我【追问】————————来自【忧乐美!】团队只为莫悠的回答!

湖里区18185998232: 司马相如的生平 -
壬卿天兴: 司马相如原名司马长卿,因为仰慕战国时代的名相蔺相如才改名,他是蜀郡(今四川成都)人,少年时代喜欢读书练剑,二十多岁就做了汉景帝的警卫叫「武骑常侍」,不过并不受重用而使他有不遇知音之叹,后来他辞官投靠梁孝王,并与邹阳...

湖里区18185998232: 演讲稿关于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 -
壬卿天兴: 以诗定情 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年一公元前117年)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大文学家,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关于他和卓文君私定终身的爱情故事,历来传为佳话.殊不知,乐府诗在其中起了媒人的作用呢. 司马相如原是汉景帝刘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