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都有什么兵种啊

作者&投稿:方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战争一般都有些什么兵种?~

古代战争中的战术兵种以及我的兵种设定
【摘要】老早对光荣公司的《三国志》有意见了。主要是因为:《三国志》是一款以军事争霸为主的策略类游戏。游戏在武将养成非常完善,但它对于古代军事上的见解实在是难以苟同。最新作品——《三国志10》中,它将兵种分为了骑兵、步兵和弓弩兵三个主要兵种,相互之间克制,骑兵克步兵、弓兵克骑兵、步兵克弓兵。作为一款具有代表性的帝国争霸游戏,我只能对这样的区分方法表示遗憾。





1.抛弃旧有观念

老早对光荣公司的《三国志》有意见了。主要是因为:《三国志》是一款以军事争霸为主的策略类游戏。游戏在武将养成非常完善,但它对于古代军事上的见解实在是难以苟同。最新作品——《三国志10》中,它将兵种分为了骑兵、步兵和弓弩兵三个主要兵种,相互之间克制,骑兵克步兵、弓兵克骑兵、步兵克弓兵。作为一款具有代表性的帝国争霸游戏,我只能对这样的区分方法表示遗憾。

《三国志10》中,重骑兵是轻骑兵的升级兵种,这是很可笑的。其实中国历史上的军队会将轻骑和重骑用在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轻骑善于骚扰、偷袭,重骑冲击力强,两者有着完全不同的战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兵种,怎么能将重骑作为轻骑的升级兵种呢?而且游戏中弓兵克骑兵的设定也非常可笑。无论是重骑还是轻骑,它们的速度都很快,至少比弓箭手要快。当它们轰隆隆开过来的时候,不知道弓箭手拿什么东西去克制骑兵。骑兵克步兵的设定也比较不符合常理。重步兵以密集阵形布置,右手持两人高的长矛,左手持一人高的大盾牌,整个步兵阵移动起来就像活动堡垒一般。骑兵再有侵略性,再有冲击力,也不太可能对这个阵形构成威胁。

古代战争历来强调兵种的三个基本要素:攻击力、防御力和机动力(这个模型只到今天依然适用);而攻击力方面,古代战争又有三个从近到远的攻击范围:近身格斗、抛射距离(弓弩射击距离)和远射距离(军事器械攻击距离)。骑兵、步兵和弓兵在这个模型上都有不同的表现:骑兵机动力强,可近身和抛射攻击;步兵防御力高,近身格斗能力强;弓兵和步兵很多方面相同,不同的是它是用弓箭在抛射距离上伤害敌人。根据这个模型来制定兵种区分才会更真实更科学。而仔细分析历史上的多个兵种,你会发现很多在这个模型上多数是几乎相同的。而很多虽然都统称步兵,或统称骑兵,但在模型上的表现却天差地别。由此我才会将步兵分为重步兵和轻步兵,将骑兵分为重骑兵和轻骑兵。

我还觉得不存在所谓兵种相互克制的问题,这是个带有强制性的错误设定,每个兵种都有它自身的特点和局限性,适用的场合也不同。不同的场合和条件下,兵种甲可能可以所谓"克制"兵种乙,但换个环境和条件,兵种乙就反过来就能"克制"兵种甲了。举个例子,在平原地区,命令骑兵完成一次长距离的战略大迂回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在山区,你叫骑兵去实现大迂回,其难度可想而知,在山区往往是步兵比骑兵更具备机动性。换句话说,除了刚才提到的三个要素、三个距离之外,还有其他的因素在制约着这个模型:地理、天气等自然条件的限制、补给的困难程度、军队士气和军队纪律、军队的性价比、兵器是否易于维护等等等等。

总之,我将历史上所有兵种归纳总结为:重装步兵、轻装步兵、重装骑兵、轻装骑兵和军事器械五大类,然后根据制约该模型的一些其他因素将这五大类进行了细分,制定了我的共15个不同兵种组成的兵种设定。因为是由于《三国志10》想到的,所以就干脆写了三国历史上的一些有特色兵种,应该算比较贴近史实了。可算作是一篇参考素材,但也有规则设定,有兴趣的朋友,希望本文能有所帮助。

2.各有特色和局限性的兵种

接下来,我就根据攻击力、防御力和机动力三个基本要素,以及近身、抛射、远射三个攻击距离,这六个方面构成了我心目中比较符合史实的区分兵种方法。我将所有兵种大体分为:重装步兵、轻装步兵、重装骑兵、轻装骑兵和军事器械五类。看下面的表格,然后是对五类兵种多方面介绍。



重装步兵历来是中国军队的主战兵种,尤其在攻取坚城和阵地、杀伤敌方有生力量时,能发挥出远优于其他兵种的威力。重装步兵一般身披厚重铠甲,手持利刃坚盾,唐宋时还人手配弓箭一副。一般来说,所谓重装铠甲,就是弓箭射不穿的铠甲,避免在抛射距离上被大量杀伤,所以重装步兵身中七八箭依然生猛厮杀的例子屡见不鲜。但重装步兵机动性很差,移动速度极慢,适合跟在重装骑兵冲锋后发起第二轮进攻,扩大和巩固战果,此外攻城战也此兵种可发挥巨大威力。

轻装步兵是整个部队的辅助力量。两个比较大工用在于:配合其他兵种作战,例如春秋时跟在战车后,保护战车消灭靠近战车的敌人;实现抛射距离的攻击,如用弓弩射击敌人。轻装步兵大多是新兵担当的角色,缺乏训练纪律松弛,攻击力一般,是战场上最容易溃散的部队。不过也有特例,中国古代战争中,最具有攻击力的部队,或者叫敢死队,往往是披轻甲或不穿甲。他们认为穿重甲会使他们动作频率下降,还降低他们的机动力,所以索性不穿甲,赤膊上阵,比较典型的是秦代步兵。这里有必要提及的是,之所以将弓箭手规类于轻步兵,就在于它与轻步兵有着相同的装备(防御)和机动力,都是辅助其他兵种作战,不同在于可对敌进行抛射距离上的攻击。既然在功能和性质上和轻步兵是一致的,那么就不可以将其独立出来,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兵种之一存在。

重装骑兵在欧洲更风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骑士们从头到脚,包括战马都身披钢甲,具有很强视觉感官效果。不过在中国历史上,重装骑兵仅在两晋南北朝时得到了重视。其他中原王朝重装骑兵都是辅助兵种,数量很少。原因很多,可能最重要的就是,中国疆域辽阔,重装骑兵实现战略机动时,远不如轻装骑兵效果出色。中国历史上的重骑兵可能在欧洲只能算中骑兵,不重不轻:全身只有四分之三至一半的面积覆盖了铠甲(见下图,蒙古重骑)。这样做,保证了一定的机动力,同时具备基本的防御力。重装骑兵发起冲锋时威力惊人,有万夫难挡的气势。




中原王朝倒是非常青睐轻装骑兵,轻装骑兵上演的经典战例层出不穷。中国古代兵法历来重视"奇正结合"。这里说的"正"就是重装步兵,而"奇"指的就是轻装骑兵。我理解的"奇"包含两重意思:其一是"袭",轻装骑兵的机动力保障它,可完成战略迂回到敌方侧翼和后方攻击,进行长距离奔袭,偷袭敌方大本营等非常重大的任务;其二是"犄",与主力重装步兵互为犄角,当主力面临危机时或施予帮助,或对敌方侧翼进行攻击。此外还应该提一提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的轻装骑射手,蒙古人和匈奴人的轻骑射都是此类的典型。轻骑射机动力很高,恐怖的是,它在高速运动中还能准确射出箭矢,我只能说它是实现战术骚扰的极品兵种。

军事器械也在冷兵器战争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最典型的器械,可远射攻击敌方的抛石车、巨弩、弩炮、等。三国有霹雳车、井阑等军事器械,也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城防历来完善,城高沟深,没有军事器械的情况下,进攻方一般是不会发动攻城的。虽然攻击力惊人,但机动性差,军事器械一般只出现在攻坚战中,不适合做长距离机动作战。军事器械中也有特例,有一种器械它可跟随部队进行野战,充当轻装步兵的屏藩,还可单独拉出来冲锋陷阵,它就是战车(见下图)。战车在中国军事史上可谓是贯穿全场,除春秋战国外,三国蜀军就曾大量装备战车,东晋刘裕在战车上装备巨弩摆却月阵。明朝戚继光还继续发展了战车在火药时代的战术组合,其作战要求已经和今天的坦克有些神似了。




3.我设定的战术兵种设定

上面提到了对兵种进行五类区分方法,并且不存在不合实际的相互克制机制,那么比较好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呢?

我提供的系统方案很简单,仅是在即时战略(例如《帝国时代》这样的作品)的兵种设定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战斗姿态"的设定。那么什么是战斗姿态呢?战斗姿态有些类似RPG的技能设定,它也是一项技能,但它没有等级不需要修炼,也不耗费Mana值。《星际争霸》人类的步兵(Marine)就有兴奋和正常两种攻击姿态,兴奋姿态比正常的攻击频率增加一倍,但耗费生命10点。这就是战斗姿态基本概念的由来,任何兵种都有它特殊的战斗姿态,以符合当前条件下的作战需要。比如说,敌方重骑正在靠近本阵,我方的重步兵当然应该摆开架势,举起长枪和坚盾,使本阵看上去坚不可摧。由此推论,重步兵就有了两种姿态,正常姿态和防守姿态(当然不止有这两种)。正常姿态下,攻击力、机动力高,但防守较弱,扛不过重骑的冲锋,换成防守姿态后,防御力陡增,再强的重骑也只能溜之大吉了。

所以,有了"战斗姿态"的设定,一切就好办多了,也不存在有任何不真实的相互克制。举个例子,重步兵在正常姿态的防御力为100,而在防守姿态下的防御力为150。防御大幅增加,我想玩家们就不会拿宝贵的骑兵往重步兵所在的阵地上撞。再比如,重骑兵还可以设置正常和冲锋两种姿态,冲锋姿态比正常的攻击力高出20%,移动速度比正常高出20%,还附带范围攻击效果,使它的冲锋更令人恐怖。

关于各种"战斗姿态"的问题,我们就先谈到这里。接下来谈谈兵种设定,我的兵种设定不仅仅只有5个:轻步、重步、轻骑、重骑、器械。我将它们看成为基础兵种,但这不是全部。我下面列举了15种各具特色的兵种,实际上就是将5个基础兵种进行了细分,加入不同的特色,并根据史实作了些变更和想象。作了比较简略的表格,列举了15个兵种的基本情况,仅为作为参考。我并没有作任何数字平衡,仅靠该兵种给本人留下的印象作出的,大家可提出意见。

骑兵
指导思想:“胜兵先胜而后求战”

秦汉时期,北方的匈奴一直对中原王朝构成巨大的威胁。

在秦代,匈奴曾一度为蒙恬所击败,逃往漠北,有十多年不敢南下。秦朝覆灭后,匈奴趁楚汉相争、无暇北顾之机再度崛起。在其骁勇善战的领袖冒顿单于统率下,四面出击,重新控制了中国西北部、北部和东北部的广大地区。西汉王朝建立后,匈奴依然是汉民族和平生活的重大威胁:“汉兴以来,胡虏数入边地,小入则小利,大入则大利”,“攻城屠邑,殴略畜产”,“杀吏卒,大寇盗”,给西汉北方地区民众带来沉重的灾难,严重危害着中国北部边境的安宁。而汉朝方面,自高祖刘邦平城被围事件(刘邦亲征在白登山被困)发生后,由于实力相差较大,加上汉朝初立,有诸多内政事务亟待处理,只能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出嫁公主,赠送丝绸、粮食等物品,与其约为兄弟,以缓解匈奴的袭扰,一直蒙受很大的耻辱。

在军事上,则主要采取消极防御的方针,尽量避免与匈奴进行决战。然而“和亲”政策并不能遏制匈奴的袭扰活动,汉朝的边患依旧相当严重。

同时,历史总是充满着辨证。在另一方面,“和亲”政策也为汉王朝整顿内政、恢复经济、发展生产、增强实力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汉文、景帝时期,推行黄老“无为而治”的统治政策,继续汉高祖以来的休养生息政策,逐渐使得本来由于农民战争而呈现凋敝的社会经济较快地得到恢复,整个国家呈现出一片富庶丰足的景象:“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史记·平准书》)如此雄厚的物质基础,为日后汉武帝的战争动员和实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另外,文、景两帝在位时,即已注意军队,尤其是骑兵的建设,西汉的军事力量也有所增强了。

就在这样的有利形势下,汉武帝刘彻登基当了皇帝。他凭藉前辈所创造的物质基础,积极从事于反击匈奴的战争准备。在军事上健全军制,加强骑兵部队的建设,选拔适应指挥骑兵作战的年青将领,修筑军事要道。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具体措施有:贬抑相权,“举贤良文学”以扩大地主阶级统治基础,举行封禅典礼以提高皇帝威望,实行“推恩法”以削弱地方势力,任用酷吏以保证专制措施畅行全国等等。在经济上征收商人车船税,实行盐铁官营政策,以增加战争物资储备等等。经过苦心经营,全面造就了战略反击匈奴的军事、经济、政治条件。于是汉武帝以强有力的“铁腕”政策,揭开了对匈奴大规模战争的帷幕。

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始于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共历时三、四十年之久,其中又可以取得漠北决战胜利为标志,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而以第一个阶段为主体。在这一时期内,汉军曾对匈奴展开三次重大反击作战(也有人称之为五大战役),并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匈奴的南下骚扰问题。这三次战略反击,分别是河南、漠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现将它们介绍如下:

河南、漠南之战。

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匈奴骑兵进犯上谷(今河北怀来东南)、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等地。

汉武帝避实就虚,实施反击,派遣年青将领卫青率大军进攻为匈奴所盘踞的河南地。

卫青引兵北上,出云中,沿黄河西进,对占据河套及其以南地区的匈奴楼烦王、白羊王所部进行突袭,全部收复了河南地。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在河南地设置朔方、五原两郡,并筑朔方城,移内地民众十多万在朔方屯田戍边。汉军收复河南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抽掉了匈奴进犯中原的跳板,解除了其对长安的威胁,并为汉军建立了一个战略进攻的基地。

匈奴贵族不甘心失去河南这一战略要地,数次出兵袭扰朔方,企图夺回河南地区。

汉武帝于是决定反击,发起了漠南之战,时在元朔五年(前124年)春。当时卫青任车骑将军,率军出朔方,进入漠南,反击匈奴右贤王;李息等人出兵右北平(今内蒙古宁城西南),牵制单于、左贤王,策应卫青主力军的行动。卫青出塞二三百公里,长途奔袭,突袭右贤王的王廷,打得其措手不及,狼狈北逃。汉军俘敌1万多人,凯旋归师。

这一仗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朔方要地,彻底消除了匈奴对京师长安的直接威胁,并将匈奴左右两部切断,以便分而制之。

定襄之战。次年二月和四月,新任大将军的卫青两度率骑兵出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前后歼灭匈奴军队一万多人,扩大了对匈奴作战的战果,迫使匈奴主力退却漠北一带,远离汉境。这就为汉武帝下一步实施河西之役并取胜提供了必要条件。

河西之战。河西即现在甘肃的武威、张掖、酒泉等地,因位于黄河以西,自古称为河西,又称河西走廊。它为内地至西域的通路,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这时它仍在匈奴的控制之下,对汉朝的侧翼构成威胁。汉廷为了打通通西域的道路和巩固西部地区,遂决定展开河西之役,为此,组织强大的骑兵部队,委派青年将领霍去病出征河西匈奴军。

元狩二年(前121年)三月,霍去病率精骑万人出陇西,越乌鞘岭,进击河西走廊的匈奴。他采取突然袭击的战法,长驱直入,在短短的6天内连破匈奴五王国。接着翻越焉支山(今甘肃山丹大黄山)千余里,与匈奴军鏖战于皋兰山下,连战皆捷,歼敌近人,斩杀匈奴名王数人,俘虏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多人,凯旋而还。

同年夏天,汉武帝为了彻底聚歼河西匈奴军,再次命令霍去病统军出击。为了防止东北方向的匈奴左贤王部乘机进攻,他又让张骞、李广等人率偏师出右北平,攻打左贤王,以策应霍去病主力的行动。

这一次,霍去病率精骑数万出北地郡,绕道河西走廊之北,迂回纵深达1000多公里,远出敌后,由西北向东南出击,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大破匈奴各部,在祁连山与合黎山之间的黑河(今弱水上游)流域与河西匈奴主力展开决战,杀敌3万余人,取得决定性胜利。是役,霍去病共俘获匈奴名王5人及王母、王子、相国、将军等百余人,收降匈奴浑邪王部众4万,全部占领河西走廊地区。汉廷在那里设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移民实边戍守生产。

河西之战,给河西地区的匈奴军以歼灭性打击,使汉朝统治延伸到这一地区,打通了汉通西域的道路,实现了“断匈奴右臂”的战略目标,为进一步大规模反击匈奴提供了可能。

漠北之战。经过漠南、河西两大战役的打击,匈奴势力遭到了重创,汉军已完全占有了这场旷日持久反击战争的主动权。然而匈奴不甘心失败,仍继续从事南下袭扰的活动。并采纳汉降将赵信的建议,准备引诱汉军主力至沙漠以北地区,寻机加以歼灭。

汉武帝为了彻底歼灭匈奴主力,从根本上解决这一边患问题,针对匈奴认为汉军不能度幕(沙漠)轻留(轻入久留)的心理,将计就计,在经过充分准备后,决定对匈奴采取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并且因势利导,乘敌不备,确定了集中兵力、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的具体作战方针。武帝集中了精锐骑兵10万人,组成两个大的战略集团,分别由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统率。另以步兵几十万,马匹十余万配合骑兵主力的行动。卫青、霍去病受命后,各率精骑5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沿东西两路北进,决心在漠北与匈奴进行会战。

匈奴单于闻报汉兵将至,采纳赵信建议,将部众、牲畜、辎重转移到更远的北方,“以精兵待于幕北”。卫青出塞后,得知匈奴单于的战略意图,即率主力直扑单于所在,横渡大沙漠,北进几百公里,寻歼单于本部。同时命令李广、赵食其率所部从东面迂回策应。不久,卫青部主力与匈奴单于相遭遇。卫青下令用武刚车环绕为营,以防匈奴军的袭击,接着便指挥5000精骑向单于军发起猛攻,单于即遣一万骑应战。

双方鏖战至黄昏,大风骤起,飞沙扑面,两军难辨彼此。卫青乘势分轻骑从左右迂回包抄。单于见汉军人多势众,自度无法取胜,遂带数百精骑突围,向西北逃遁。卫青发现单于潜逃,即派轻骑连夜追击,自率主力随后跟进。是役虽然未能擒服单于,但一举歼俘匈奴军19000人,挺进到寘颜山(今蒙古杭爱山南端)的赵信城,尽烧其城和匈奴积粟而还。

在另一个方向,霍去病率军出代郡和右北平,北进1000余公里,渡过大漠,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尽歼其精锐,俘获屯头王、韩王以下70400余人。左贤王及其将领弃军逃逸,霍去病乘胜追杀,直抵狼居胥山(今蒙古乌兰巴托东),然后凯旋班师。

漠北之役是汉匈间规模最大,战场距中原最远,也是最艰巨的一次战役。是役,汉军虽然付出了很大代价,但共歼匈奴9万余人,严重地削弱了匈奴的势力,使得其从此无力大举南下,造成了“是后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的局面。

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至此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从根本上摧毁了匈奴赖以发动骚扰战争的军事实力,使匈奴再也无力对汉王朝构成巨大的军事威胁。战争中,匈奴被歼人数累计高达15万之多,无力再与汉室相抗衡。匈奴失去水草丰盛、气候温和的河南、阴山和河西两大基地,远徙漠北苦寒之地,人畜锐减,开始走向衰落了。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的胜利,也为汉王朝加强和巩固边防建设,促进中国与中亚、西亚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开辟了道路。汉武帝在反击匈奴的同时,移民垦边,加强了北部的边防。在对匈奴作战过程中,汉朝为了争取与国,曾派遣张骞等人通西域,扩大了中外交流。而对匈奴战争的胜利,则帮助解除了东北、西北各少数民族所受匈奴的威胁,送去了汉族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和文化成就,促进各族人民的通商和友好往来,推动了边疆少数民族的发展和民族间的融合,也使中国同中亚、西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比较通畅地开展起来。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的胜利,在军事领域中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它推动了骑兵队伍的建设,积累了大规模骑兵作战的经验,促进了战术的革新。对于古代军事理论的建设和战争实践的发展均具有深远的影响。当然,战争也带来一定的后遗症,如严重损耗了军队的实力;财力、物力损失惨重:“海内虚耗,户口减半”(《汉书·昭帝纪》);阶级矛盾尖锐,即所谓“盗贼滋起”等等。但所有这些与这次战争的正面意义相比较,无疑是次要的问题。

小结:

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在军事上的成功经验,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进行充分的战争准备,做到了“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有:根据对匈奴作战特点,大量建设骑兵,选用青年将领;军事和外交密切配合,以孤立匈奴;实施战时经济体制,保障对匈奴作战的后勤供应。第二,高明运用骑兵战术,采取积极进攻的方针。

汉军在几次重大战役中都充分发挥了骑兵快速机动的特点,实施远距离迂回、包抄、突袭,连续进攻,不给敌手以喘息的机会,既能出其不意,又能威加于敌,给匈奴军以大创聚歼,取得了巨大的战果。第三,采取各个击破的方针。汉军先弱后强,循序推进,切断匈奴各部之间的联系,分而制之,始终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同时,还能注意主力与偏师之间的战略配合,以偏师牵制敌人,以主力重创敌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这个命题有点大,举几个国家的吧
中国:
1、骑兵:弓弩骑兵,异种骑兵(骑兵,骆驼骑兵),骑射手
2、步兵:轻步兵,重步兵,弓弩兵,器械兵(攻城时使用投石机巨弩的) ,弓箭手(长弓、短弓),盾牌手,朴刀手,斧兵,长枪兵
3、战车:巢车,流马,铜屋车,偏箱车,正箱车,塞门车,云梯车,塞门刀车,虎车,炮车,火箭车
4、水兵:普通水兵(水手,瞭望,攻击,操舵),特殊水兵(蛙人)

欧洲中世纪兵种:
1、骑士:大致相当于中国古代的校官,以骑士领为依托(后期出现了无封地骑士)如同地主,战时则武装并带领雇农组成或加入由国王组建的军团。主要战备有:马匹(主要为短腿种马)、甲胄、佩剑(近战使用)、长短矛各一(用于骑马冲锋),著名的有圣殿骑士、条顿骑士、法兰西骑士、德意志骑士等;
2、骑兵:配有马匹的士兵,轻骑一般不配甲胄,作战武器为长矛。一般有重骑兵与轻骑兵之分。重骑兵多用于冲锋,轻骑兵多用于侦察,著名的有龙骑兵、哥萨克等
3、步兵:分为轻重两种,重步兵配有厚重板甲,行动不便,一般只用于双方对峙作战,使用重剑杀伤敌人;轻步兵属于最常见的兵种,武器配置不一。
4、弓箭兵:使用弓箭远距离杀伤敌人,一般不配备近战武器,因此常需要其他兵种保护,著名的有长弓兵;
5、其他兵种:大多为各类投掷武器兵种,如投矛手、投斧手等

欧洲古典时期兵种:
1、步兵:一般配备长矛和短剑,也有配备标枪和短剑的,许多蛮族的步兵配备砍刀或长剑,一般穿戴锁子甲,精锐部队配备有板甲,著名的有马其顿方阵、古罗马近卫军。
2、骑兵:一般配备长矛和短剑,也有辅助骑兵配备标枪的,一般不配备弓箭,马匹一般不披甲,利用凶猛的冲锋袭击敌人。著名的有波斯铁骑、哥特骑兵。
3、射手:分为弓箭手和弩手,弓箭手更为普及,弩手的箭矢威力更大,但是发射不便,所以以弓箭手为主,一般只配备锁子甲。著名的有波斯弓箭手等。

最常见的就是骑兵 、步兵 、弓兵、辎重兵、炊事兵、传信兵、号角兵后来还有火铳兵。还有斥候,奸细等等

战车 步卒 骑兵 弓手 重装步兵军队 水军、海军 火器部队 不同时代兵种是不一样的

步兵,骑兵


冷兵器战争中有哪些兵种,使用的又是什么兵器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仍有战车兵,与步兵混编,依旧是作战兵种。西汉也仍然有“车士”的编制,以及在直属朝廷的北军中有专门的“虎贲校尉”,有“车骑将军”名号。后世车兵没落,东汉后车兵不再是独立的兵种。直到约1500年以后,随着火器的发展,明代军队又出现“车兵”兵种。嘉靖(1522—1565)后直属朝廷的“三大营”全都有...

战争年代,行军中坐在汽车上的是什么兵呢?
如果是二战美军那样基本实现摩托化甚至机械化的部队,那干脆没有讨论的必要了,因为所有兵种都坐上了十个轮(卡车)、四个轮(吉普)或者三轮(摩托),真正可以区分的是以轻步兵为主的部队,比如三四十年代中国军队。我们以有名的新一军新编第38师为例,它在印度完成整训和换装之后,实有兵员12500人,...

古代什么兵种克制骑兵 古代战争骑兵怕什么兵种
因为弓箭手射程长,可以不用直面骑兵的冲锋,这一举措在早期确实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可惜随着骑兵身上的盔甲越来越厚,弓箭手就很难再对骑兵造成有效的杀伤了。弓兵系中够对骑兵造成更多的伤害的兵种只有强弓兵,他和基础弓兵相比,攻击力和防御都更强,还拥有反射的技能,是弓兵中较为高阶的兵种。2、...

步兵和骑兵有什么区别?
既能乘马作战,又能徒步作战。通常担负正面突击、迂回包围、追击、奔袭等任务。其行动轻捷,受地形、气象影响较小。历史上骑兵曾经是陆军的主要作战兵种。在外国,17世纪30年代战争时,参战国军队中一般都有40%一50%的人员是骑兵。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法、俄国均编有骑兵集团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时...

古代战争冲在最前面的人都是什么兵种,是不
如果有重骑兵的话,那肯定是重骑兵冲在最前面,这个兵种在古代的意义基本等于坦克,能直接冲毁对面阵形的。缺点是贵,很贵,非常贵,从马匹到装甲到后期保养到后勤运输都很烧钱。而且机动性比不上轻骑兵。如果你对面是一波重骑兵,那么你有两个选择 要么,在最前面摆上高密度的重步兵方阵,这个方阵的...

历史上最悠久的兵种是什么兵???
陆军是中国最古老的军种,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商、西周至春秋中期,陆军中有进行步战、车战的徒卒和车兵。主要配备战车、戈、矛、戟、剑等青铜兵器和铜胄、皮甲等护身装具,以金鼓、旌旗等作为指挥作战的通信工具。春秋中叶以后,车兵地位下降,步兵地位上升。春秋末期,开始出现骑兵。

古代军队里最重要的兵种是什么,直接影响了各朝各代的战争走向?
古代最重要的兵种应该是骑兵,主要有三个特点让他成为了最重要的兵种——骑兵马上作战,骑兵速度飞快,骑兵可以上下配合!马上作战:首先骑兵最重要的一个外形上特点就是马上作战。换句话说,它不同于以往的简单的步兵和正常的士兵,它是加上了官兵骑在马上进行战斗的形式。换句话说,骑在马上的官兵他们...

古代军队里最重要的兵种是什么,直接影响了各朝各代的战争走向?
骑兵在出现的时候并不是太强,随着技术的进步,骑兵机动性强,战斗力强,行动灵活的特点就逐渐的显现了出来,成了古代军队之中特别重要的兵种。骑兵的发展壮大贯穿了中国古代的战争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价值和历史地位。在考古发掘之中,人们发现了一些东西,里面还有一些武器装备,说明早在商朝的时候就...

在战争年代,行军中坐在汽车上的是什么兵?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会让我们大跌眼镜。答案是什么兵种都有可能,说实话我也着实没有想到,根据我们的日常经验可以知道,汽车是一种十分广泛的交通运输工具,那么在战争年代,就像我之前所说的在行军的时候为了快速抵达战场,任何兵种都可以乘坐汽车,他们有可能是绿军有可能是海军也有可能是空军,但我觉得...

普通兵是什么兵种?
陆军普通兵指的是步兵。步兵主要为徒步或搭乘汽车、装甲输送车、步兵战车实施机动和作战的兵种。以运输方式的不同分为徒步步兵、摩托化步兵和机械化步兵。主要装备有步枪、机枪、火箭筒、轻型火炮、反坦克导弹、迫击炮、防空火器、汽车、装甲输送车和步兵战车。徒步步兵,顾名思义,是用两条腿走路的兵,...

普格县13876288986: 古代的兵种有哪些 -
伏昂孕康: 步兵方阵:长枪兵、盾牌兵、刀盾兵、弓箭兵、戈兵 骑兵方阵:轻骑兵、铁骑兵、战车兵等 步兵种类很多,但主要还是朴刀兵和长枪兵两种,但象西南民族步兵多持斧头,西北多为链锤.颇有民族风味.骑兵常见的就是铁骑和轻骑了,铁骑多用于...

普格县13876288986: 古代战争中,除了步骑兵作战外,还有哪些特殊的兵种? -
伏昂孕康: 战车兵、水兵、 重甲骑兵、胸甲骑兵、轻骑兵、骑射手、 斧兵、弓箭手、弓孥手、长枪兵、盾牌手、朴刀手

普格县13876288986: 中国古代有什么兵种 -
伏昂孕康: 古代军队不象现代军队那样有完整的军兵种划分.随着作战武器以及作战方式、作战地域的变化,才逐渐分离出一些专业化的部队,具有一定的兵种性质.一般有车、步、骑、舟四大兵种.两汉以后车兵消亡,主要是步、骑、水军三大兵种....

普格县13876288986: 中国古代都有哪些兵种? -
伏昂孕康: 都有弓箭兵、骑兵、御林军、虎卫军、步兵、弩兵、枪兵、刀斧兵、水军

普格县13876288986: 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作战方式以及兵种 -
伏昂孕康: 在中国古代,陆军一般设置有步兵、骑兵、战车兵、弓箭兵. 但实际上到了秦朝灭亡的时代,战车基本上已经被淘汰了,其实并不是战车本身的劣势,而是由于秦国在战国前期还是很弱的,倾全国之兵也难以找出几辆像样的战车,所以,即便是...

普格县13876288986: 中国古代最强兵种 -
伏昂孕康: 中国古代最强兵种:虎豹骑、白毦兵、陷阵营、蒙古骑兵、玄甲骑兵等等. 1、虎豹骑 虎豹骑,曹操最精锐的特种部队,“虎豹骑”的统领历来都是曹氏将领,据《三国志》中记载的仅有曹真、曹休和曹纯.曹操派自己最信任的曹氏将领来担任...

普格县13876288986: 古代兵种定义 -
伏昂孕康: 古代兵种主要分成4类,相互之间有如下的相克关系 1重骑兵,定义是采用冲击方式(shock)作战的骑兵 2重步兵,定义是采用冲击方式(shock)作战的步兵 3轻骑兵,定义是使用投射武器(missile)作战的骑兵 4轻步兵,定义是使用投射武器...

普格县13876288986: 古代欧洲战场上,最厉害的兵种是什么? -
伏昂孕康: 欧洲古代最厉害、最有效的兵种,当属“长矛兵”.长矛兵是古代战争厉害有效的兵种,所有的长矛一起向前组成一道不可逾越的木制长城,以排山倒海的气势击溃一切当面之敌,长矛兵主要武器以坚实和耐用的木柱制成长矛,矛的顶端十分尖锐,对与以速度的冲撞里取胜的的骑士十分有效.

普格县13876288986: 古代各国有哪些有名兵种(包括传说神话)?
伏昂孕康: 现实:步兵,骑兵,枪兵,弓兵,重甲兵.神话:都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