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镫是什么时期出现的

作者&投稿:段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马镫是何时出现的~

  据现代的考古学的发现,1955—1960年期间,在湖南长沙西晋永宁二年(302年)墓葬中,出土的三件骑马青瓷俑随葬品,发现马鞍左前侧处作出三角状镫。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马之右侧却没有装镫,乘马者的脚并没有踏在镫里,镫在足部的前上方,并且镫革很短,只有人腿部的一半长。由以上现象猜测,可能这是供上马时踏足用的,骑好后就不再踏镫了。这种小镫,应该是马镫的雏型。 1965年,辽宁北票西官营子发掘了北燕冯素弗墓,获得了马镫的实物资料。冯素弗死于太平七年(415年)。根据这两条考古学上的发现,我们好像可以断定马镫是出现在公元302年到公元415年之间了,但根据历史文献的分析却得出了一个不同的结果。

  秦朝的时候是没有马镫的,从秦始皇兵马俑里面没有马镫就可以知道,另外从兵马俑里面的布阵方面来看,骑兵相对而言比较少,而且处于侧翼。这些都说明了秦朝的时候骑兵仅起到侦察、侧翼包抄、偷袭或追击这样的任务,并不是作战的主力。另外孙膑也说:“用骑有十利:一曰迎敌始至;二曰乘虚背敌;三曰追散击乱;四曰迎敌击后;五曰遮其粮食,绝其军道;六曰败其关津,发其桥梁;七曰掩其不备,卒击其未振旅;八曰攻其懈怠,出其不意;九曰烧其积蓄,虚其市里;十曰掠其田野,系累其子弟。此十者,骑战之利也。”可见骑兵在这一时期仅仅起到辅助的作用。那么当历史进入到楚汉战争的时代(前206—前202)。大家先来看看一场让人瞠目结舌的以少胜多的战役,项羽分封诸侯之后,齐地首先叛乱,项羽于是带领军队去齐国平叛,这时刘邦集合了五国联军,共计56万人,给项羽来了个釜底抽薪,一举拿下了楚国的都城彭城。项羽闻讯后,带领3万精兵火速杀回彭城,这场战争就是著名的彭城之战。战斗的结果大出我们意料,项羽的3万精兵杀得刘邦56万人丢盔弃甲,杀死十几万人,还有十几万在逃跑的过程中掉进了睢水里。当时如果不是天上突然飞沙走石,刘邦也有可能在这场战争中丧命。那为什么项羽的3万人如此厉害呢?司马迁在《项羽本纪》里面说了项羽带领了3万精兵,至于是什么兵种,在《项羽本纪》里面没有介绍。但我们在读灌婴的列传发现,项羽取得彭城之战的胜利之后继续追杀刘邦,刘邦这时逃到了军事重镇荥阳,看到项羽带领来了大量的骑兵,马上让灌婴成立骑兵军团,如果不是在彭城之战时刘邦吃了项羽骑兵的大亏,他也不会如此迫切想成立骑兵军团了。所以在彭城之战时骑兵已经作为一个主力军种出现在战场上了,而且威力巨大。通过前面分析我们知道:没有马镫的骑兵是不可能成为主力的,所以推测这个时候已经有马镫了。

  然后来看另外一场战争,项羽在垓下突围之后,项羽带领28骑被围困在一个山丘上,项羽将28骑分成4队,向四周冲开,项羽在冲下山的过程中,斩杀一名汉军将领,并且砍倒了汉军军旗。项羽和他的士兵冲出重围之后,来到了乌江,项羽听了乌江亭长的话,便发出“无颜见江东父老”的感叹。汉兵追来了之后,项羽命令剩下的士兵全部下马接战,从这里我们可以猜想到,项羽从突围到乌江的整个途中是没有下马的,至少在战斗中没有下过马。如果骑兵当时打仗,冲到跟前要下马的话,项羽也就不会特意的叫他的士兵下马了。由此可以知道,楚汉战争时期士兵已经可以在马上进行白刃战了。当时如果没有马镫,项羽怎么能在马上进行斩将刈旗呢?

  当进入到汉朝之后,骑兵作为主力的战争就屡见不鲜了,汉七年(前200),冒顿指挥他的四十万骑兵,在白登山把刘邦的32万步兵围困了七日。元光六年(前129年)公孙贺,公孙敖,李广,卫青分别带领1万骑兵出动出击攻击匈奴。元朔六年 (前123),霍去病随大将军卫青参加漠南之战,他率800轻骑远离大军数百里寻歼匈奴,斩获2000余人。元狩四年(前119)武帝以卫青、霍去病二人各带五万骑从襄郡和代郡出击,深入匈奴腹地,辗转两千余里,大破敌军计10万余。这些都说明了骑兵已经是作战主力了,当时的骑兵也应该有马镫了。

  通过分析知道在楚汉战争时期就应该有马镫了,为什么考古学上却说马镫出现在晋朝呢。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文物它表现的当代的或者以前的文化,从出土的晋朝文物知道有马镫或者只有上马的工具,并不能代表马镫就是出现在那个时代,它只是说明那个时代已经有马镫了。其二:艺术审美也有一定的延后性的,即使在唐朝时的绘画里面描绘的皇家盛装出行的画面,里面的骑兵也没有马镫。这可能是艺术家觉得马镫在美学上不容易被接受的缘故吧,所以在一些作品上并没有画上马镫。

西汉

汉代是中国古代历史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其初步奠定了中国后世2000年的大致疆域,从此使“天下一统”的观念深入汉民族的内心深处,并且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对周边地区甚至远至中西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一次使中国作为一个稳固强大的帝国登上世界历史的一级竞争舞台。汉朝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原因之一就在于其强有力的军事力量,这一力量的最重要来源就是它能征善战的骑兵部队。而对于骑兵来讲非常重要的马具,其最关键的马鞍和马镫在两汉时代、尤其是西汉是否存在的问题也就成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事情。


对于这一问题,由于长期以来始终没有在考古中发现西汉马鞍和两汉马镫的实物和雕塑、绘画等方面的证据,传统观点是这样认为的:“西汉时,马鞍、马镫仍未出现,多少影响了骑兵的战斗力”⑴、“……(西汉)但马镫仍未出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骑兵的战斗力。”⑵ 而需要强调的是,这里及本文所说的“马鞍”并非指其广义上所含概的所有用于隔开人体和马背的物体,而是指其狭义,即两端上翘的“高桥马鞍”。那么事实真的如上面所说吗?这里就要对此进行一下粗浅的讨论。


马鞍和马镫是全套马具中继马嚼和缰绳之后最重要的发明。在没有鞍镫的时代,人们需要骑跨于裸马的背上,仅靠抓住缰绳或马鬃并用腿夹紧马腹使自己在马匹飞驰的时候不致摔落。但这种方式是很不可靠的,首先是长时间骑马容易疲劳,同时在奔跑的马背上也难以有效地使用弓箭,而在近战中,骑手无法随心所欲地使用刀剑和长矛,劈砍或刺杀落空、双方兵刃的撞击等都随时会令骑手从马上滑下。因此这一时期骑兵除速度占优外,其战斗力是远不如脚踏实地的步兵的,所以在骑兵到达目的地后,往往下马作为步兵投入战场,亚历山大时代的马其顿骑兵就是如此。


第一个革新(这只是一般性的看法,但其实际的发明顺序不一定是这样)是高桥马鞍的出现,马鞍两端从平坦转为高翘,限制了骑手身体的前后滑动趋势,提供了纵向的稳定性。第二个则是马镫的使用,它通过固定双脚提供横向稳定性,同时在马鞍的协助下将人和马结为一个整体,使骑兵利用马匹的速度进行正面冲击成为可能。西方学者这样评论进入欧洲的匈奴人携带的新装备:“马鞍是人与马完全结合在一起的关键。匈奴人独特的马鞍引起了罗马人的惊奇。他们的马鞍不像罗马人的那样由裹住马肚子的皮革制成,匈奴人的马鞍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有一个两头高的木制托架。这样不论马怎么跑,骑士们都能稳稳地坐在马背上。……相反,罗马人笨拙的骑术使不少骑手经常在战斗中失去平衡,而从马上掉下来,这通常很危险,有时甚至是致命的。……除了马鞍,匈奴人还从亚洲带来了一项在当时具有革命性的创新:欧洲人从未见过的马镫。为了防止腿在长距离的骑马后会疲劳,人们在马鞍上系上了绷带、皮带或者用一种亚麻织成的腿带。这样,脚就有了可踏的地方。……尽管当时这种马镫还不完善,但它给骑手们一种安全感,同时也能让他们在马上站起来向各个方向转身。由于有了木马鞍和马镫,匈奴骑手们能在骑马的过程中朝每个方向射箭。”⑶ 鞍镫的引进,在欧洲来讲是一件大事,正是它使骑兵取代步兵成为中世纪战争的主力,“一旦马镫成为8世纪的法兰克人通用之物,马匹不仅能用于迅速集中力量,并且也能用来作战了。速度可以转化为突击。”⑷“马镫使中世纪穿戴沉重的铠甲的封建骑士得以产生。”⑸ 由此可见其重要的程度。


既然马鞍和马镫是以骑兵为主力的作战方式产生的前提,从中国古代骑兵运用的情况中就大致可以发现一些端倪了。可以认为,在中国至迟到秦代,马鞍和马镫仍未产生。作出这一判断不仅是由于始皇陵兵马俑中具有表现细致的马具,却惟独没有高桥马鞍与马镫(图1),而且还因为在兵马俑战阵的布局上,骑兵数量相对很少,且被布置在远离主阵的侧面角落里,这说明在秦代以前,骑兵的作用只是侦察、侧翼包抄、骚扰遮断、偷袭和追击,并不能成为作战主力,更不用提独立承担整个战役了。


能够为此提供佐证的是孙膑对骑兵作战的叙述:“用骑有十利:一曰迎敌始至;二曰乘虚背敌;三曰追散击乱;四曰迎敌击后;五曰遮其粮食,绝其军道;六曰败其关津,发其桥梁;七曰掩其不备,卒击其未振旅;八曰攻其懈怠,出其不意;九曰烧其积蓄,虚其市里;十曰掠其田野,系累其子弟。此十者,骑战之利也。”⑹ 可见这一时期骑兵担任的只是辅助任务,拥有鞍镫的可能性不大。


那么历史记载中汉朝骑兵的作战情况又是如何呢?


文帝时,“十四年冬匈奴谋入边为寇,攻朝那塞,杀北地都尉昂。上乃遣三将军军陇西、北地、上郡,中尉周舍为卫将军,郎中令张武为车骑将军,军渭北,车千乘,骑卒十万。……于是以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将军,威侯赤为内使,栾布为将军,击匈奴。匈奴遁走。”⑺ 可以看出,此时汉军的骑兵在单场战役中的参战规模和所占兵力比例明显增大,已经不再仅仅担任辅助作用了。


自武帝以后,骑兵的地位进一步上升:“其明年,元朔之五年春,汉令车骑将军卫青将三万骑,出高阙。”⑻“右贤王以为汉兵不能至,饮酒醉。汉兵出塞六七百里,夜围右贤王。”⑼“其明年春汉复遣大将军卫青将六将军,兵十余万骑,乃再出定襄数百里击匈奴。”⑽“其明年春,汉使骠骑将军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千余里,击匈奴,得胡首虏万八千余级,破得休屠王祭天金人。其夏,骠骑将军复与合骑侯数万骑出陇西、北地二千余里,击匈奴,过屠延,攻祁连山,得胡首虏三万余人,裨小王以下七十余人。”⑾“元狩四年春,上令大将军青、骠骑将军去病出将各五万骑,步兵转者踵军数十万,而敢力战深入之士皆属骠骑。”⑿“秋,蝗。遣浚稽赵破奴二万骑出朔方击匈奴,不还。”⒀“夏五月,贰师将军三万骑出酒泉,与右贤王战与天山,斩首虏万余级。”⒁“四年春正月,朝诸侯王于甘泉宫。发天下七科谪及勇敢士,遣贰师将军李广利将六万骑、步兵七万人出朔方,因杼将军公孙敖万骑、步兵三万人出雁门,游击将军韩说步兵三万人出五原,强弩都尉路博德步兵万余人与贰师会。”⒂“冬,辽东乌桓反,以中郎将范明友为度辽将军,将北边七郡,郡二千骑击之。”⒃ 在这些战例中,可以看到两个趋势。一是骑兵在总兵力中所占份额不断增大,随着车兵的逐渐退出战场,骑步两兵种在数量上的比率关系从十万比数十万,上升到七万比十四万,骑兵明显已经取代步兵而成为战斗主力,相反步兵则下降到“踵军”即跟随在后助战的地位,致于只由骑兵独立参加的战役更是屡见不鲜。二是往往一次战役就长驱奔袭数百里乃至一两千里进行会战,长时间骑马带来的疲劳问题愈发突出,如果骑手不能以充沛的体力投入战斗,取得河西、漠北等大规模决战的胜利是不可能的。在没有鞍镫的情况下,这样的战役几乎无法想象。


另一方面,从具体的战斗方式上看,早在楚汉战争时期,“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⒄ 能够采用此种在敌阵之中冲突的战斗方式,说明骑者在马上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稳性,否则极易摔下。


西汉时期,弓箭是匈奴和汉军骑兵最重要的作战武器,它的使用受到马具的严重制约。没有马鞍的时候,在奔马上射箭极为困难,因为骑手一边要双腿使劲夹住马腹并保持平衡,一边还要双臂用力拉开弓并尽量使射出的箭命中目标,即便是自幼生活在马背上的游牧民族,这一作战方式也是非常低效且难于实行的,这时候最好的办法是停住马射箭或干脆下马发射;当高桥马鞍投入应用后,它给予骑手一个纵向的稳定作用,使其可以在飞驰时向前方射箭,但由于横向上无有效支撑,朝左右方向甚至转身向后射箭时仍然容易跌落,是很危险的,前面引用西方学者的评价中就可看出这一点。但是,在史料中却有这样的记载:“匈奴追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⒅ 这种转身后射的情况,说明此时应已有马鞍和马镫的使用。况且在汉代的史料中,除个别故意表示轻蔑汉军者外,从未见到有关匈奴下马作战的记录,假如没有鞍镫的应用,这不能不说是个非常奇怪的现象。


古代弓箭的使用还受到天气影响,弓弦如果被雨水浇湿,作用将会大减,而假若遇上严寒天气,威力也会严重下降。宋人就曾记载:“契丹将耶律逊宁号于越者,以数万骑入寇瀛州。都部署刘廷让与战于君子馆,会天大寒,我师不能彀弓矢,敌围廷让数重。”⒆ 而在著名的白登之围中,“于是汉悉兵,多步兵,三十二万,北逐之。高帝先至平城,步兵未尽到,冒顿纵精兵四十万围高帝于白登。”⒇“会天寒,士卒堕指者二三,遂至平城。匈奴围我平城,七日而后罢去。”(21) 在如此寒冷的境况下,匈奴和汉军的弓箭很难说还会保持威力,双方一旦接阵就会爆发激烈的白刃战。在短兵相接的战斗中,没有鞍镫的骑兵战斗力不可能赶得上步兵,如果匈奴下马迎击,也不会是历来擅长步战的汉军的对手,要阻止汉军突围便是件困难的事情,那么长达七天的轻松围困就变得难以解释了。更何况此战匈奴的兵力虽据《史记》所称有四十万,却很可能是个虚数,因为在《史记》中原本就提到冒顿时期的匈奴有“控弦之士三十余万”(22), 扣除留守草原的兵力,又何来如此之多的人马?再说纵使“四十万”之数是准确的,由于游牧民族参加出征的人数中经常要包括大量妇女、老人、儿童等非战斗人员,其真正的作战兵力也远不会有那么多,加上前面所述近战中的质量劣势,应付起汉军的突围来更加捉襟见肘了。既然如此,不惧戎马的刘邦为什么还迟迟不敢突围呢?对此只能有一种解释,就是当时的匈奴骑兵已经装备了马鞍和马镫,对步兵具有强大的近战优势和冲击力,冒险突围只会导致全军覆没。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在两汉史料中出现了“突骑”这一叫法:“若夫平原易地,轻车突骑,则匈奴之众易桡乱也”(23)“会上谷太守耿况、渔阳太守彭宠各遣其将吴汉、寇恂等将突骑来助击王郎”(24)“贼追急,短兵接,光武自投高岸,遇突骑王丰,下马授光武,光武抚其肩而上,顾笑谓耿弇曰:‘几为虏嗤。’”(25) 对于《汉书》中“突骑”一词的含义,颜师古注为:“突骑,其言骁锐可用冲突敌人也。”(26) 颜师古是唐人,其注释未必就能代表汉代“突骑”的真正意义,那么在汉代史料记载中它的作用又是什么呢?“光武北击群贼,(吴)汉常将突骑五千为军锋,数先登陷陈。”(27)“刘永将周建别招聚收集得十余万人,救广乐。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建等遂连兵入城。”(28) 可见至少在东汉初年,骑兵已经能够担当站在头排正面冲锋、“先登陷阵”的任务了,利用骑兵的冲击力冲垮敌阵、步兵随后跟进决定胜负的作战方式已经确立。如果说在同匈奴的近战中仅仅是用骑兵对抗骑兵,双方彼此处境相同,对骑手稳性的要求不一定很高的话,那么在此要面对的则是以步兵为主力的敌军,若想正面冲击其阵,只有同时装备了马鞍和马镫才有可能办到。


尽管有这么多的文献证据证明汉代鞍镫的存在,缺乏考古方面的实证却是不争的事实。在中国所发现的最早表现高桥马鞍的文物是东汉末年作品,如雷台汉墓出土的骑俑(图2)和鞍马彩绘木雕;而最早具备马镫的雕塑作品是长沙西晋永宁二年墓中的骑马乐俑(图3),因这批俑中有马镫者只是在马身左侧鞍下有一个三角型镫具,仅及小腿一半高,而右侧则没有,且骑者的脚也未踏于其中,所以被认为是马镫的雏形,即用于上马的器具;致于最早的实物双马镫,则是辽宁北票十六国时期北燕冯素弗墓的鎏金铜裹木质马镫(图4)。但迄今为止,对于西汉和东汉初年的高桥马鞍及两汉马镫,却始终没有发现其实物和能够证明它们存在的艺术作品。

未发现不等于没有。既然通过史书可以推测出它们的存在,就应该从“为什么这些东西没有出现”的方面去思考。


鞍镫产生于东亚是肯定的,但它们的发明是否来自中原汉地呢?从需求促成发明的角度上讲,很难想象一个以稼穑为生的农耕民族会比终年骑在马背上的游牧民族对此有更急切的需求。从而可以推断,最早发明鞍镫的荣誉更应该属于匈奴等北方民族。这样,寻找其实物证据为何不存的方向就应转向匈奴。


如前面所说,公元4世纪入侵欧洲的匈奴人使用木制的马鞍,而他们所使用的原始马镫也只不过是绷带、皮带或者用一种亚麻织成的腿带。由于无论是原来居住还是西迁途中经过的地域,多半是稀树草原和沙漠,缺乏树木,这必定会限制制作高桥马鞍的数量而仅供贵族和作战士兵使用;同时在需要将供应不足的木材用于制造马鞍和弓的情况下,也不大可能再改进制造木质马镫,致于主要用于打造武器的金属则更加缺乏,用其制造马镫更加不可能。因此4世纪时的软式原始马镫应与两汉时代的匈奴马镫无大差别。反观冯素弗墓的双马镫,已经是很成型的东西,自然不会是后世马镫的祖先。那么在此之前,必定经历过一个相当长阶段的原始状态。因为西方记载中匈奴的“绷带”状软式马镫已具备了后世马镫固定双脚的功能,因而与长沙西晋墓骑俑仅用于上马的单镫相比,它更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马镫的祖先,而上马用的镫具只不过是为真正的马镫提供了外型上改进的榜样而已,因双镫也有帮助上马的功能,所以在它改进之后单镫就被取代了。


说到这里,一看便知,原始纯木质马鞍和用皮革、麻纤维制作的马镫(或者说只是一种“绑带”而已),甚至是后来使用木制而无金属外皮的马镫,都是极易腐朽而难于保存至今的,即使能够保留下来,那些外表仅仅是一条麻布、皮带的物品,要准确判断它们的用途也是难上加难。这就是为什么始终没有发现汉代马鞍尤其是马镫的原因。


除去这些,还有一些国外考古发现和国内存在争议的艺术作品。如上世纪初蒙古匈奴墓地的发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诺音乌拉山脉一座陵墓墓室中的随葬品,这座陵墓是1912年一位蒙古采金工程师偶然发现的,1924年对它进行了科学性发掘。……幸运的是发现了一只中国漆杯,上有两段铭文,因此得以确定六号墓的年代:公元一世纪初左右。事实上,这是匈奴单于乌珠留的墓。……主要的运输工具是备鞍的马匹。马勒、马嚼和马鞍类似于斯基泰时代阿尔泰地区的同类物件。马鞍通常由填以毛料的两块皮垫构成,不过少数马鞍配有一个木框,前后装有鞍头,并且配备马镫。配有马镫的马鞍象征了一大进步。”(29)乌珠留单于死于东汉初年,如果能够证实这真是乌珠留的墓,无疑是给汉代鞍镫的存在增加了一个有力的证据。另外据称大英博物馆藏有一个贵霜(公元1~5世纪)铜壶,壶壁浮雕花纹上有两个手持长矛的骑马骑士,马上均有绳索状脚镫。(30) 而云南石寨山发现的处于西汉时期的古滇文化青铜战争场面贮贝器的顶部,也有一个骑无鞍马者的鎏金塑像,其双脚拇趾套在鞍前垂下的绳圈中,起到马镫的作用(图5),虽然其形制决定了只能用于跣足民族,但它的存在至少说明马镫的早期形态应近乎于此,而不是由上马用具发展而来,同时也表明了高桥马鞍的发明不一定早于马镫。西汉霍去病墓前的石雕群中,有一头横卧的石牛,在其背部即有线刻的鞍镫,是欧亚大陆能见到的最早骑镫,但其制成年代受到怀疑,原因是有人认为其上骑镫系后人所刻。而证据确凿的反映西汉马鞍和两汉马镫的艺术作品一直都没能找到。


鞍镫的实物不易保存是客观现实,可为何汉代的雕塑、绘画等艺术作品中也没有它们的影子?这个问题比较令人费解,但至少有一种解释可以初步说明其缘由,那就是审美方面的原因。在历史传统中,一件新物品投入应用后,经常可能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在美学上被人们——尤其是艺术工匠——所接受,在此之前制作的很多作品都仍然会保留它出现前的样子,即艺术创作上的“惯性”。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中国晋代以后也不乏表现没有鞍镫或有鞍无镫之骑手和马匹的作品。比如图6中的持槊骑兵和图7的披铠骑士,皆无鞍镫的痕迹,而使用长槊的作战方式与加剧骑手不稳定性的重甲骑兵的产生,都是以鞍镫的使用为基础的。再如在唐朝,马镫的使用已经很普遍了,“昭陵六骏”身上的镫具就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图8),但图9中的骑马队伍却都未装备马镫,如果说是平民百姓缺乏财力倒还罢了(其实一副马镫也不见得是什么很贵的东西),而这里却是堂堂王家的盛装出行,且其所行路程也不会很短,否则规模如此浩大、擎着众多旌旗就没有意义了,那为什么所有的人还都让双脚空垂在那里受累呢?这只能说明绘制这幅画的人无视马镫的存在,也许他是感觉不美观,或是有其他什么原因,但终归是未将其画上去。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中国,在西方中世纪以后的美术作品中,也往往出现忽视马鞍和马镫的倾向,如图10中的匈奴王阿提拉,既无马鞍又无马镫。众所周知,正是匈奴人的三棱椎箭、高桥马鞍和原始马镫打败了罗马人的大盾、投枪和短剑。此种“疏忽”如果不是故意的,很难说得通。这种东西方艺术创作中共有的“惯性”对鞍镫进入艺术作品起到了相当大的阻碍和迟滞作用。


通过对以上文献和考古文物的资料观察,可以看出,尽管至今为止尚没有实物和艺术作品来证明它们的存在,高桥马鞍和马镫这两项对骑兵来讲至关重要的发明,在两汉时代仍然应该是已经投入应用的。正是它们使匈奴成为草原霸主,也正是它们推动了汉帝国在政治、军事上的大幅度扩张,为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稳固帝国的政治和文化影响扩散到北亚和中亚奠定了基础。相信随着汉代考古的进一步发展,两汉时期的马鞍和马镫最终会揭开它们朦胧的面纱。
参考资料:http://www.history-club.net/DVSYS/printpage.asp?

  马镫是约在公元3世纪中叶到4世纪初的十六国时期出现的。
  马镫又被西方马文化研究界称为“中国靴子”,马镫包括两大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是由骑者踏脚的部分,即镫环;二是将马镫悬挂在马鞍两侧的镫柄或镫穿。考古发现表明:中国东北方的草原地区,约在公元3世纪中叶到4世纪初的十六国时期,就可能已开始出现马镫。这种马镫是木芯长直柄包铜皮的挂式马镫。其后,这种马镫通过高句丽向东传播,扩散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继而出现了窄踏板金属马镫在欧亚大草原上的广泛传播。在中国南方地区,约在公元4世纪也已出现了马镫。
  它是一对挂在马鞍两边的脚踏,供骑马人在上马时和骑乘时用来踏脚的马具。马镫的作用不仅是帮助人上马,更主要的是在骑行时支撑骑马者的双脚,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骑马的优势,同时又能有效地保护骑马人的安全。最早的马镫是单边的,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渐演化成双边,进一步解放骑乘者的双手,它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历史。

马镫在距今1500多年以前,由在中国古代北方地区游牧的鲜卑人发明。
马镫又被西方马文化研究界称为“中国靴子”,马镫包括两大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是由骑者踏脚的部分,即镫环;二是将马镫悬挂在马鞍两侧的镫柄或镫穿。考古发现表明:中国东北方的草原地区,约在公元3世纪中叶到4世纪初的十六国时期,就可能已开始出现马镫。这种马镫是木芯长直柄包铜皮的挂式马镫。其后,这种马镫通过高句丽向东传播,扩散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继而出现了窄踏板金属马镫在欧亚大草原上的广泛传播。在中国南方地区,约在公元4世纪也已出现了马镫。总之,木芯长直柄马镫是东西方各类马镫的源头。最早的马镫实物,发现于公元3世纪中叶到4世纪初的中国东北的鲜卑人活动的区域,出土地点在辽宁省西部与内蒙古赤峰相接的北票县。1965年,考古人员在北票县北燕贵族冯素弗墓中,出土了一对木芯长直柄包铜皮的马镫。这对马镫长24.5厘米,宽16.8厘米,是国际上现存时代最早的马镫实物。

考古发现表明:中国东北方的草原地区,约在公元3世纪中叶到4世纪初的十六国时期,就可能已开始出现马镫。在中国南方地区,约在公元4世纪也已出现了马镫。

马镫在距今1500多年以前,由在中国古代北方地区游牧的鲜卑人发明
http://baike.baidu.com/view/160718.htm 详见百度百科马镫

西汉时期就有马镫了,不过只在一侧有,是用于上马的而不是用于在马上保持平衡的。


马镫什么时候发明的(单边马镫什么时候发明的)
1、马镫是十六国时期发明的。2、中国东北方的草原地区,约在公元3世纪中叶到4世纪初的十六国时期,就已开始出现马镫。这种马镫是木芯长直柄包铜皮的挂式马镫。3、其后,这种马镫通过高句丽向东传播,扩散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继而出现了窄踏板金属马镫在欧亚大草原上的广泛传播。 在中国南方地区,约在公元4...

马镫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1、中国东北方的草原地区,约在公元3世纪中叶到4世纪初搜索的十六国时期,就可能已开始出现马镫。这种马镫是木芯长直柄包铜皮的挂式马镫。2、在中国南方地区,约在公元4世纪也已出现了马镫。总之,木芯长直柄马镫是东西方各类马镫的源头。最早的马镫实物,发现于公元3世纪中叶到4世纪初的中国东北的鲜...

古代马蹬是怎么出现的??是何时出现的???
单马镫在三国初时期已经出现,但那是为了上马方便制作的,此后近100年之内,单马镫都只是作为上马方便之用,骑上马之后就失去了作用;双马镫出现在晋朝统一三国之后,3世纪末或者4世纪,当时的中国南方是司马氏西晋和东晋政权交替,北方的游牧民族建立了多个国家,即为五胡十六国时代。现在出土的最早的马镫实...

马蹬究竟是东汉还是南北期时期粗现的呢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中国最迟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马镫 马镫是一对挂在马鞍两边的脚踏,供骑马人在上马时和骑乘时用来踏脚的马具。马镫的作用不仅是帮助人上马,更主要的是在骑行时支撑骑马者的双脚,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骑马的优势,同时又能有效地保护骑马人的安全。最早的马镫是单边的,随着时间的发展逐...

古代战马马镫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孙恭恂教授认为三国时期的曹军已经装备了马蹬,考虑到西晋仅延续了28年,虽然没有有力的出土文物,三国时期已经使用马蹬似乎是可以商榷的。但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事实,既曹军曾一日一夜追击败军500里,如果没有马蹬,大概骑兵们半路上就全都掉下来,也不用追赶了。别小瞧马镫这个小玩意儿,西方的骑兵哪个时期...

中国的马镫的出现时期
公元5世纪前期。北魏陶马俑:它虽然不很精美但却是中国马镫发明与使用历史中的一件重要文物。这件北魏陶马俑,于1977年出土于呼和浩特大学路一座北魏中期的墓葬中,其时代约为公元5世纪前期,在马俑腹部绘有一对马镫,这是拓跋鲜卑人所建北魏王朝使用马镫的实物见证。马镫是人类历史上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最早的马镫出现在什么时候
马镫最早出现东晋时期。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马镫不是成双成对的,而是挂在马鞍一侧的单脚马镫,它的作用是帮助骑马的人翻身上马。后来经发展变成了现在总是成对出现或悬挂在马鞍的两侧,供骑马的人放置双脚,也可以让骑马的人踩着方便上下马的马镫,进一步解放骑乘者的双手,它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历...

中国的马镫的出现时期
马勒、马嚼和马鞍类似于斯基泰时代阿尔泰地区的同类物件。马鞍通常由填以毛料的两块皮垫构成,不过少数马鞍配有一个木框,前后装有鞍头,并且配备马镫。配有马镫的马鞍象征了一大进步。”(29)乌珠留单于死于东汉初年,如果能够证实这真是乌珠留的墓,无疑是给汉代鞍镫的存在增加了一个有力的证据。另外据称大英博物...

马鞍和马镫是什么时期发明的
马镫:根据目前的实物考古发现,西汉壁画中可以看到中国最迟在西汉时期出现马镫。马镫是一对挂在马鞍两边的脚踏,供骑马人在上马时和骑乘时用来踏脚的马具。马镫的作用不仅是帮助人上马,更主要的是在骑行时支撑骑马者的双脚,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骑马的优势,同时又能有效地保护骑马人的安全。马鞍:在中国...

最早的马镫出现在什么时候
马镫的最早出现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最初,马镫并非成对出现,而是单脚马镫,挂在马鞍的一侧,主要作用是帮助骑马者上马。随着时间的推移,马镫的形式发展成现在常见的成对悬挂在马鞍两侧,便于骑马者放置双脚,同时也方便上下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历史。考古发现表明,中国至少在西汉时期就已经有了铁...

上思县13712505989: 成熟的双马镫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 -
舒枝卡前: 1977年出土于呼和浩特大学路一座北魏中期的墓葬中,其时代约为公元5世纪前期,在马俑腹部绘有一对马镫,这是拓跋鲜卑人所建北魏王朝使用马镫的实物见证,可见最起码中国在公元400多年就有成熟的铁马镫.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上思县13712505989: 中国骑兵最早使用马镫在哪个朝代 -
舒枝卡前: 至少在东汉末年就有了 因为曹操的骑兵就是使用马镫的战国时期引进的胡服骑射 这个名字就已经很显然了 当时骑兵只是以弓作为武器 就是因为没有马镫 所以不适合使用短兵器

上思县13712505989: 马镫啥时候出现的 -
舒枝卡前: 中国有据可考的马镫,出现在北魏时期,这种马镫是木芯长直柄包铜皮的挂式马镫.其后,这种马镫通过高句丽向东传播,扩散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继而出现了窄踏板金属马镫在欧亚大草原上的广泛传播.在中国南方地区,约在公元4世纪也已...

上思县13712505989: 马镫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
舒枝卡前: 马镫的起源 马在我国被驯养,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马以其快捷健走、力大温良的优点,很早就被人类所认识.早期马多被用来驾车,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军队最初都是以步兵和兵车混合为主,动辄都是几十万,而骑兵最多不过五六千...

上思县13712505989: 汉朝时候有没有马镫 -
舒枝卡前: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中国最迟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马镫,有西汉壁画可做佐证.在没有成熟马镫的3世纪前,由于已有马鞍的发明和推广,已经有大量骑士作战的记录.

上思县13712505989: 马镫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
舒枝卡前: 考古发现表明:中国东北方的草原地区,约在公元3世纪中叶到4世纪初的十六国时期,就可能已开始出现马镫.这种马镫是木芯长直柄包铜皮的挂式马镫. 在中国南方地区,约在公元4世纪也已出现了马镫.总之,木芯长直柄马镫是东西方各类马镫的源头.最早的马镫实物,发现于公元3世纪中叶到4世纪初的中国东北的鲜卑人活动的区域,出土地点在辽宁省西部与内蒙古赤峰相接的北票县.1965年,考古人员在北票县北燕贵族冯素弗墓中,出土了一对木芯长直柄包铜皮的马镫.这对马镫长24.5厘米,宽16.8厘米,是国际上现存时代最早的马镫实物. 南北朝以后,马镫的形制逐渐变化,最后形成更便于蹬踏的马镫.这时的马镫,镫柄减短,镫体上部圆弧,踏脚从形成微有弧曲的宽平沿.

上思县13712505989: 重骑兵是如何出现的?
舒枝卡前: 重骑兵在中国的出现是与马镫的发明和广泛使用分不开的.考古发现:中 国东北方的草原地区,约在3世纪中叶到4世纪初的十六国时期,就已开始出现 马镫.这种马镫是...

上思县13712505989: 骑马三件套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
舒枝卡前: 骑马三件套是在**汉武帝时期**发明的.虽然现存最早的马鞍、马镫的实物出现在东汉末年,但随着近几年的考古发现和文献研究,可能早在汉武帝时期二者就已经被发明.

上思县13712505989: 马镫的发明和广泛使用是在那个历时时期? -
舒枝卡前: 马镫最早是由中国人发明的,但准确的时间目前学界尚无定论. 最早的马镫实物,发现于公元3世纪中叶到4世纪初的中国东北的鲜卑人活动的区域,出土地点在辽宁省西部与内蒙古赤峰相接的北票市.1965年,考古人员在北票县(今北票市)北燕贵族冯素弗墓中,出土了一对木芯长直柄包铜皮的马镫.这对马镫长24.5厘米,宽16.8厘米,是国际上现存时代最早的马镫实物.

上思县13712505989: 中国在历史上什么时候进入铁器时代?什么时候使用了马镫? -
舒枝卡前: 中国与铁器 中国在公元前6世纪已出现了生铁制品,而西藏高原地区的冶铁技术亦是由中原传入.考古发现最早的铁器属于春秋时代,其中多数发现于湖南省长沙地区.战国中期以后,出土的铁器遍及当时的七国地区,应用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