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叶出现黄点 是什么病啊 详细点啊

作者&投稿:兆昆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玉米叶长了黄点是得了什么病~

从图片上看,像玉米※锈病※:
我国华南、西南一带重要病害,北方少发生。
主要侵染叶片、严重可侵染果穗、苞叶、雄花。
病原称玉米柄锈,担子菌亚门真菌。
发病原因:早熟品种,高温高湿、或连阴雨,偏施氮肥等。
防治方法:
1、选择抗病品种;
2、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腐熟农家肥;
3、发病初期,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等。
7一1o天喷一次,连续2一3次。

你说的可能是褐斑病侵染,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病斑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最初为浅黄色,逐渐变为黄褐色或深褐色,圆形或椭圆形,小病斑常汇集在一起,严重时在叶片上出现几段甚至全部布满病斑,在叶鞘和叶脉上出现较大的褐色斑点;发病后期病斑表现破裂,叶细胞组织呈坏死状,散出褐色粉末,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在感病品种上一旦被病原菌侵染,全株叶片迅速产生大量黄色小斑点,直径约1mm,叶片快速干枯。用三唑酮或者戊唑醇或者苯咪甲环唑或者氟硅唑或者氟环唑或者己唑醇或者苯甲丙环唑等药防治

很可能是以下病症,仅供参考:

1、玉米大斑病也叫条斑病。各玉米产区都有发生,以东北、华北北部和西北等温度较低地区以及南方山区发病较重。在大发生年份,感病品种减产50%左右。

症状:本病以浸染叶片为主,也浸染叶鞘和苞叶。发病初期,叶上出现水浸状青色病斑,以后逐渐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褐色的梭形大斑,大的可达15~20厘米。温度高时,病斑在叶正反两面生大量灰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斑能结合连片,使植株早期枯死。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内外越冬。田间传播发病的初次浸染菌源,主要来自玉米秸秆上越冬病组织重新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气流传播。适宜于发病的温度为20~25℃,超过28℃对病害有抑制作用。中国北方各地6~8月份气温大多处于发病适温范围,因此这3个月的降雨天数和降雨量是发病轻重的决定因素。然而,凡田间病斑出现较晚的年份,不论后期气候条件如何,大斑病的发生都不会太重。

防治方法: ①种植杭病品种。②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耕深翻,压埋病原。③加强田间管理,促进玉米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④化学防治,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于玉米雄花期喷1~2次,每隔10~15天喷1次。

2、玉米圆斑病

症状:该病可浸染叶片、果穗、苞叶和叶鞘。叶片上病斑初为水渍状淡绿到淡黄色小点,以后扩大为圆或卵圆形斑点,有同心轮纹,中央淡褐色,边缘褐色,具黄绿色晕圈,大小为1~2毫米或3~10毫米。数个病斑汇合变成长条斑。苞叶上的病斑向内扩展可侵害玉米籽粒和穗轴,病部变黑陷,果穗变弯曲,重者粒和穗轴变黑,籽粒和苞叶上长满黑色霉层。

发病规律:病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和病种子上越冬,成虫每二年的初次浸染源。一般在玉米抽雄前后开始发病,在7~8月份低温高湿条件下很利于病害的流行扩展。若6月份气温较低,阴雨多,湿度大,玉米幼苗也能发病。田间相对湿度85%以上时,数天内就可在叶片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重复浸染。

防治方法:①种植抗病品种。②加强田间管理,清除病残体,烧毁或深埋,增施有机肥,合理密植,注意排灌排涝,降低田间温度,提高植株抗病能力。③在玉米果穗冒尖期或80%果穗抽出时,用20%三唑酮乳油5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3、玉米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Bipolaris maydis)是全世界玉米区普遍发生的一种叶部病害,我国夏玉米区病重于春玉米,大流行年份可造成较大损失。

症状:玉米从幼苗到成株期均可造成较大的损失。以抽雄、灌浆期发病看。病斑主要集中在叶片上,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病斑初呈水浸状,后变为黄褐色或红褐色,边缘色泽较深。病斑呈椭圆形、近圆形或长圆形,大小为10~15毫米×3~4毫米,有时病斑可见2~3个同心轮纹。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内越冬,在翌年温度比较适宜的7、8月份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玉米收获后遗留田间病残体上的分生孢子,可继续向玉米田传播,当气温达25℃以上最适于该病流行,这期间若降雨日多、雨量多、温度大,小斑病会严重发生。

防治方法:①推广种植抗病高产品种,可有效减轻小斑病的发生为害。②加强栽培管理,在拔节及抽穗期追施复合肥,促进健壮生长,提高植株抗病力。③清洁田园,将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发病来源。④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农抗120水剂100~120倍液喷雾。从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每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玉米黄页病
有不少农民反映玉米叶片出现发黄现象。接到消息后,笔者随即联系洛阳市种子管理站和洛阳市植保站的专家前往实查看,发现出现问题的这些地方多为环境和气候所引起,类似现象今年在全省各地都有发生。

如果是种子质量问题引起。田间生长多表现为长势参差不齐,面积较大,也有个别出苗时叶片发黄或发红现象,长势较为缓慢。临近收获,不结棒或少结棒,小棒,棒子大小不一等等。当然,阴雨天气也能导致授粉不好引起不结棒或少结棒的现象。在上述这些地方,虽然也有出苗时发黄的现象,但随追施叶面肥加调节剂喷雾即又恢复正常。另一种发黄的情况是发病病叶为条状干枯,老叶新叶都有,在田间发病无规律、分布不均匀,很多紧邻的有正常的有不正常的,而且无需治疗大部分能恢复正常。由此判断不应为种子质量问题。


德惠市15148408947: 玉米叶上面黄色斑点是怎么回事 -
革彼羧苄: 是玉米叶斑病(有大·小斑病之分),多发生在生长中周期,一般可减产2-3成,严重的减产5成以上.防治方法;与发病初期用500倍多菌灵+蓝粉代森锌+复硝酚钠水溶液均匀喷洒发病叶片,一次就可控制蔓延.若病情严重,5-7天再喷一次.

德惠市15148408947: 请问玉米叶子黄斑怎么回事? -
革彼羧苄: 主要是玉米大斑病,叶片染病初期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后期病斑常纵裂,严重时叶片变黄枯死,潮湿时病斑上有大量灰黑色霉层,一般下部叶片先发病,有些表现为坏死斑.大斑病病原菌主要在玉米残体上越冬,种子也带有少量病菌,从拔节到出穗期间,如果气温适宜,又遇连续阴雨天,病害发展迅速,容易大流行.玉米孕穗、出穗期间氮肥不足,或者低洼地、密度过大、连作地也容易发病.

德惠市15148408947: 玉米苗叶子有黄斑,不旺怎么回事? -
革彼羧苄: 产生玉米叶子有斑的原因也很多,目前东北玉米种植区主要是玉米大斑病,发病范围和趋势逐年增大.叶片染病初期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后期病斑常纵裂,严重时叶...

德惠市15148408947: 玉米叶长黄斑点,严重变干枯,请问专家怎么回事?谢谢! -
革彼羧苄: 这种症状应该是感染了小斑病.玉米小斑病(Bipolaris maydis)是全世界玉米区普遍发生的一种叶部病害,我国夏玉米区病重于春玉米,大流行年份可造成较大损失.症状:玉米从幼苗到成株期均可造成较大的损失.以抽雄、灌浆期发病看....

德惠市15148408947: 玉米叶子上长黄斑怎么回事拜托各位大神 -
革彼羧苄: 缺锌一般出现黄斑叶,而缺铁通常全叶黄白化而呈清晰网状花纹.

德惠市15148408947: 玉米叶片上有白点变黄叶片就死是什么病 -
革彼羧苄: 玉米叶片发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玉米虫害造成玉米苗发黄玉米苗期虫害主要有棉铃虫、金针虫、蚜虫、粘虫、蓟马、瑞典杆蝇、地老虎、耕葵粉蚧等,耕葵粉蚧以若虫和雌成虫集中在玉米幼苗近地表茎基部、根部和叶鞘内,吸收汁液...

德惠市15148408947: 为什么苞米叶黄了 -
革彼羧苄: 是玉米茎基腐病.玉米有下部叶片发黄,有的已干枯,节间有腐烂痕迹的情况,病菌多通过伤口进入玉米茎内的,形成的茎基部叶片干枯腐烂,并逐渐向上发展.由于今年玉米金针虫发生严重,农民防治效果不一,所以部分地块因防治工作不到...

德惠市15148408947: 玉米叶子上有黄色的条纹请问这个玉米是生了什么病? -
革彼羧苄: 玉米条纹病又叫做玉米细菌条纹病,玉米细菌条叶枯病,玉米细菌性叶斑主要是以危害玉米的叶片和叶梢为主.初期的时候,玉米的叶片会呈现浅褐色和暗褐色的条纹,之后会随着叶脉纵向扩展,逐渐融合.这些病斑有的呈长条状,有的会直接干枯脱落.遇到雨水天的时候,湿度较大,发病部位会溢出很多脓液,干燥之后会在页面表皮形成褐色皮状物,很容易被雨水冲刷脱落.一般玉米条纹病在幼苗期到成熟期的各个时期都可能发生,一般在成熟期发病,最严重.这个时候叶片会褪绿发黄,叶片枯萎.严重的时候会发现叶片质地变硬,叶尖和边缘部位出现紫红色条纹,玉米大多生长发育受到伤害,提前枯萎死亡,少数结出玉米棒的植株,玉米粒也不饱满,严重影响产量.

德惠市15148408947: 玉米叶发红发黄为什么 -
革彼羧苄: 玉米抄缺钾的主要症状,通常是老叶和叶缘发黄,进而变褐,焦枯似灼烧状,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或斑块,但叶中部和靠近叶脉处仍保持绿色,随着缺钾程度的加剧,整个叶片变为红棕色或干枯状,坏死脱落.2113根系短而少,易早衰,严重时腐烂,容5261易出现根倒现象.严重时上部新叶也出现同样症状,叶片柔软下披,茎细弱,4102节间短,成穗率低,子粒不饱满.缺钾田块玉米植株抗逆能力减弱,容易发生病害,最好在补施钾肥的同时,喷施三唑酮及其与多菌灵的复配剂等杀菌剂,能有效防治玉米褐斑病、大小斑病、锈1653病等叶部病害.

德惠市15148408947: 玉米黄叶是什么病玉米叶子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变黄了,逐渐干枯,问专家
革彼羧苄: 黄叶病,又称香蕉巴拿马病,是由病菌产生的毒素中毒所致.内部症状表现为假茎和球茎维管束黄色到褐色病变,呈斑点状或线状,后期贯穿成条形或块状.根部木质导管变为红棕色,一直延伸至球茎内,后变黑褐色而干枯.黄叶病的防治可分为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 农业防治:注意排水,防止渍水烂根.施肥要适当远离蕉头,防止断根伤根,减少病菌侵染机会.多施木薯渣、蔗渣、石灰等改善土壤环境,使其不利于镰刀菌生长; 药剂防治:多菌灵等对预防该病和初发期使用非常有效,有3种用法:用1000ppm多菌灵淋湿根区土壤;在球茎中央注射3毫升2%的多菌灵液;种后第五、七、九个月在球茎里放入多菌灵胶囊(65毫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