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是哪一个皇帝在位?是怎么平定的?

作者&投稿:前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安史之乱是哪一个皇帝在位?是怎么平定的?~

回答:安史之乱是唐玄宗在位,由李光弼平定的。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安史之乱的经过如下:
1、范阳叛变—— 杨国忠与安禄山不和,安禄山恐杨国忠对己不利,遂以讨杨国忠为藉口,在范阳叛变,安禄山一路南下,不足两月,已攻陷洛阳,自立为燕帝,国号燕。
2、肃宗即位—— 安禄山破潼关,活捉守将哥舒翰,直入长安。玄宗仓惶入蜀,行至马嵬驿,军士哗变,杨贵妃被逼自缢,太子李亨即位灵武,是为肃宗。
3、禄山被杀—— 不久,安禄山被长子安庆绪所杀。郭子仪得回纥之助,收复长安和洛阳。
4、思明叛变—— 史思明降唐,受封为范阳节度使。唐室恐怕史思明再反,欲将之消灭,究泄,史思明遂反叛。
5、思明称帝—— 郭子仪、李光弼进击安庆绪,包围邺郡,史思明带兵援助安庆绪,合并其兵,回范阳,称大燕皇帝。
6、平定乱事—— 史思明与李光弼相持年余后被养子史朝义所杀。李光弼再借回纥兵,大破史朝义。史朝义部下田承嗣、李怀仙降唐,史朝义被杀,安史之乱遂告平定。

安史之乱是唐代宗结束的。
唐代宗继位是年号宝应,宝应元年(762年)代宗借维回纥兵收复洛阳,(其时安禄山,史思明已死)史朝义逃鄚州,宝应二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范阳,史朝义部下李怀仙献范阳投降。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至此安史之乱结束。

扩展资料:
战争影响:
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楱应改为榛),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杜甫有诗曰:“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这说明经过战乱,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由于战争,造成劳动力严重不足,统治阶级不得不增加税收,使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因而促使农民和地方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最后迫使农民不得不举兵反叛,形成唐中叶农民叛乱的高潮。安史之乱后,国家掌握的户口大量减少。潼关和虎牢关之间,几百里内,仅有“编户千余”,邓州的方城县,从天宝时的万余户,骤降至二百户以下。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在位,由李光弼平定的。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属下唐兵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共15万人,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安史之乱开始。

扩展资料:

宝应二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范阳,史朝义部下李怀仙献范阳投降。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其余部分叛将投降,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唐廷任命降臣田承嗣为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节度使,李怀仙为卢龙(今河北北部)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今河北中部)节度使,薛嵩为相卫节度使,此后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



在位皇帝是唐玄宗,前后达8年之久。 http://baike.baidu.com/view/2795.html?wtp=tt 该地址可以查到

唐玄宗李隆基,郭子仪借胡兵平定

  1. 安史之乱发生在唐玄宗李隆基在位的时候。

  2. 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叛军内讧,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内部离心,屡为唐军所败。宝应元年(762年)十月,唐代宗继位,并借维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奔莫州(今河北任丘北)。仆固怀恩率朔方军追击史朝义。宝应二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范阳,史朝义部下李怀仙献范阳投降。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3.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造成唐代藩镇割据。由于发起反唐者乃是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结束,历时八年。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叛军内讧,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内部离心,屡为唐军所败。宝应元年(762年)十月,唐代宗继位,并借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奔莫州(今河北任丘北)。仆固怀恩率朔方军追击史朝义。   宝应二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范阳,史朝义部下李怀仙献范阳投降。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唐廷任命田承嗣为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节度使,李怀仙为卢龙(今河北北部)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今河北中部)节度使,薛嵩为相卫节度使,此后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


“安史之乱”发生在唐朝的那个皇帝时期?
一、"安史之乱"发生在唐朝的唐玄宗皇帝时期。二、安史之乱是唐玄宗、肃宗时期(756年-762年)边镇守将安禄山(?-757年)、史思明(?-761年)发起的反唐叛乱,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三、在唐玄宗统治后期,国家经历了长时间的安定与繁荣,玄宗逐渐丧失了初期那种勤勉政事的精神。四、唐...

安史之乱是哪个皇帝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发生的。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和军事事件,发生在唐朝中期。这次事件是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一场叛乱,对唐朝的统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国家繁荣昌盛,经济文化达到了巅峰。然而,由于一些政治和军事上的失误...

安史之乱是哪个皇帝?
唐玄宗李隆基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

安史之乱是哪位皇帝在位发生的
前后三位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公元713~756在位,唐肃宗李亨,公元756-762年在位,唐代宗李豫,公元762年—779年在位。安史之乱是唐玄宗、肃宗(756年-762年)时边镇守将安禄山(?-757年)、史思明(?-761年)掀起的反唐叛乱,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开元后期,由于安定繁荣的日子已久,唐玄宗逐渐丧失...

安史之乱是哪个皇帝在位时,是唐朝的第几任皇帝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是唐朝的第7任皇帝。简介 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即唐玄宗,712年至756年在位,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 武周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知晓音律,擅长书法,...

安史之乱发生在唐朝哪个皇帝执政时期
唐玄宗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

安史之乱是哪一个皇帝在位?是怎么平定的?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在位,由李光弼平定的。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唐朝安史之乱战争起因及在位皇帝是谁
安史之乱在位皇帝是谁?安史之乱是在发生在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年间。安史之乱简介:【战争起因】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1、经济矛盾 唐玄宗开元时期,社会经济虽然达到空前繁荣,...

"安史之乱"发生在唐朝哪个皇帝执政时期?
唐玄宗 安史之乱是唐代于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所发生的一场政治叛乱,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造成唐代藩镇割据。由于发起叛唐者乃是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安史之乱历时七年零二个月,虽然乱事最终得以平定,可是对...

安史之乱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结束
唐玄宗李隆基。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

弋阳县19247969211: 是谁平定的安史之乱? -
谏砍泰利: 安史之乱的经过 (一)范阳叛变—— 杨国忠与安禄山不和,安禄山恐杨国忠对己不利,遂以讨杨国忠为藉口,在范阳叛变,安禄山一路南下,不足两月,已攻陷洛阳,自立为燕帝,国号燕. (二)肃宗即位—— 安禄山破潼关,活捉守将哥舒翰...

弋阳县19247969211: “安史之乱”发生在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
谏砍泰利:[答案] 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结束,前后达八年之久.安指安禄山(也指安庆绪),史指史思明(也指史朝义),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

弋阳县19247969211: 安史之乱后谁当了皇帝,安禄山和史思明又怎么了,安史之乱是谁平定的怎样平定的.求答案……不要废话,精炼点 -
谏砍泰利:[答案] 安史之乱中,安禄山攻陷长安后(算是灭了唐吧),于天宝十五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正月安庆绪杀父安禄山,自立为帝,年号载初,并命史思明回守范阳.因契丹、同罗等族组成的...

弋阳县19247969211: 安史之乱是什么? -
谏砍泰利: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也指安庆绪),史指史思明(也指史朝义),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

弋阳县19247969211: 安史之乱的历史 -
谏砍泰利: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肃宗(756年-762年)时边镇守将安禄山(?-757年)、史思明(?-761年)掀起的反唐叛乱,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开元后期,由于安定繁荣的日子已久,唐玄宗逐渐丧失了以前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改元天宝后,...

弋阳县19247969211: 安史之乱是被谁平息的 -
谏砍泰利: 后来叛军内部发生分裂,安禄山为儿子庆绪所杀.唐军联同回纥援兵乘机反攻,收复了长安和洛阳.不久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杀安庆绪,重新攻陷洛阳,也称大燕皇帝,后又被儿子朝义杀害.于是唐朝再借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自杀,这场持续了八年的「安史之乱」才告结束.

弋阳县19247969211: 唐肃宗是怎么平定安史之乱的 -
谏砍泰利: 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正月安庆绪杀父安禄山,自立为帝,年号载初.命史思明回守范阳,留蔡希德等继续围太原.同年,长安为唐军收复,安庆绪自洛阳败逃退据邺(今河北临漳),其部将李归仁率精锐及胡兵数万人,溃归范阳史思明....

弋阳县19247969211: 安史之乱简介短一点,300字.急 -
谏砍泰利: 安史之乱是唐代于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所发生的一场政治叛乱,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造成唐代藩镇割据.由于发起叛唐者乃是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安史之乱历时七年零二个月,虽然乱事最终得以平定,可是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司马光《资治通鉴》:“(安史之乱爆发之后)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http://baike.baidu.com/view/2795.htm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