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都流失了哪些人才 商鞅就是第一个人才

作者&投稿:裔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战国那段混战中秦国嬴政一举荡平六国统一中国,可是当时比秦国还要富庶的魏国为什么没有秦国这样的能力呢!
赵魏韩三国原本是一家人,他们都属于晋国。但是在公元453年,三家瓜分了晋国的土地。在魏文侯、魏武侯时期,魏国的国力达到了鼎盛。魏文侯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他在国家里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改革的第一个方向就是任用人才。他在农业方面任用人才李悝。
魏文侯请法家著名人物李悝来魏国担任丞相,主持魏国变法。也就是说魏国是战国之世第一个变法的国家,它走在了时代的前列,自然能让魏国占尽先机。李悝在魏国的变法,使魏国成了新战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远远超过其它六国,元气雄厚,直到三代半才消退。
农业上用李悝在军事上任用吴起担任将军,从吴起的传世名著《吴子兵法》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擅于以绝对白我的立场作主观推演的见解,不论任何情况,吴起都提出可以设法解决和应付的方法,似乎任何危机都难不倒他。吴起便是以这种个人的惊人意志,成为一个绝对效率主义的强势改革家。
不过在这个富庶了三代半的国家还是走了下坡路,魏惠王登基的时候魏国已经有些不行了。在人才方面就流失了很多人首先流失的第一个人才就是法家著名代表人物:商鞅。当时的商鞅在相国公孙痤哪里做门客,商鞅勤学好问深得公孙痤的真传。在公孙痤临死的时候他向魏惠王推荐了商鞅想让他担任相国,可是无奈魏惠王并没有听从公孙痤的建议而是不启用商鞅,无奈商鞅在魏国受不到重用只好跑到秦国来了个徙木立信,结果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开始了变法开始慢慢使秦国走上富庶的道路上了。
第二个人物就是张仪根据《史记》等史料的记载,张仪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四处游说,并为秦国争取到了许多的利益,于是地位尊崇,被封为武信君。但秦惠王死后,秦武王继位,张仪失去了国君的支持,无奈之下只得远走魏国,并担任了魏国相国,不久去世。
第三个便是范雎了,范雎也是在魏国时候就表现出了卓越的才能,以至于齐王都听说了。因此范雎和魏国中大夫须贾出使齐国的时候,齐王才会偷偷给范雎送礼。范雎虽然坚决拒绝了,但是这一事件却遭到须贾的嫉妒,于是他回来对魏王说,范雎通敌。
事实上,如果魏王有一点眼光,他就应该想想,为什么齐王会给范雎送礼,同时范雎又不要?因为魏王从来没往才能上去考虑,根本就没觉得范雎是一个人才,所以他才会听须贾的话,跟着处罚范雎,从而造成范雎逃到秦国。


...时期也是诸侯国中的佼佼者了,为什么到了战国时期没有称霸呢?_百度...
其一,没有人才。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都是很重视人才的,例如秦国本来是西北的一个偏远小国,各个诸侯国都瞧不起它,但是经过商鞅变革之后一跃成为六国之中最强的国家,而商鞅就是来自魏国的人。但是战国时期,我们却很少听说过吴越这个地方出过什么了不起的人物,或者是很伟大的诸侯王。其二,距离中原比较...

如何评价秦孝公呢?
魏惠王对魏国衰落负有直接责任,是他把国都迁至大梁,也是他不用商鞅、流失孙膑的。 晋国被三家瓜分,继之而起的魏国又选择了错误的战略方向,这可帮了秦国大忙。秦国仿佛是悄悄跟在魏国背后向东挺进,上演了一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历史大戏,也有几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喜悦。 任用商鞅变法图强 商鞅 秦孝公...

囚车里的人才
等到公子纠和管仲进入齐国国境,小白和鲍叔牙早已抄小道抢先到了国都临淄,小白当上了齐国国君,这就是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以后,立即发兵打败鲁国,并且通知鲁庄公一定要鲁国杀了公子纠,把管仲送回齐国办罪。鲁庄公没有办法,只好照办。 管仲被关在囚车里送到齐国。鲍叔牙立即向齐桓公推荐管仲。 齐桓公气愤地说:“...

祖国的,宋朝之清朝有哪些人才?
1644年李自成率大顺军攻占明朝国都北京。一片石之战后,清军趁势入关,政治上推行首崇满洲、圈地投充、剃发易服、迁海令、文字狱等等, 军事上打击农民军和南明诸政权并大规模屠城(详见满清大屠杀),逐步掌握全国。 后经康雍乾三朝发展至鼎盛,这一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奠定了近现代中国的...

秦国有什么人才?
魏国不得不割让河西土地,把国都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商鞅南门立木在战国七雄中,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贴邻的魏国就比秦国强,还从秦国夺去了河西一大片地方。公元前361年,秦国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下决心发奋图强,首先搜罗人才。他下了一道命令,说:“不论是秦国人或者外来的客人...

春秋吴越之战
一百年后,当勾践后代“脱亚入欧”彻底失败,越王“无余之”转而全面退缩回南方,将国都南迁到吴国故地的姑苏时,试图重新盘活这片地方,然而毫无起色。今天江浙两省发现的大量越国古墓群,主要分布在浙江,少量在无锡,而唯独不见于苏州,因为越人过于落后,无法消化吴国的先进成果。直到五十多年后,江东被楚国所占,做为著名...

新时期应该怎样对待人才?请结合齐威王关于人才的论述作简要回答_百度知 ...
● 齐国 春秋时期,管仲相齐,齐国成为诸侯国中的首霸。延续到战国时期,齐国的势力仍然强大,齐国东临大海,西近中原,沃野千里、物产丰饶、国殷民富。是七雄中实力最强大的三大国家之一。齐国在齐威王、齐宣王执政期间,人才鼎盛,成为各国之最,但是到了后来,逐渐衰落,终于为强秦吞没。齐威王执政前三年...

李牧的历史故事
他是赵国继廉颇之后又一位杰出的军事人才,他一生忙于对付西边的秦军,又要对付北方的匈奴,在国都和驻地之间奔走,他的一辈子都奉献给了国家,只是他如此忠心爱国,一腔热血本应该洒在疆场,却终结在自己国家,留下奈何明月照沟渠的千古遗憾。 李牧是四大名将里,综合评价很高的一位。李牧出生不详,嬴姓,李氏,名牧,他是...

秦始皇统一之战
这魏国在战国初期的实力是非常强的,还是个出人才的地方,特别是在魏文侯的时代,身边名将名臣众多,国力可称霸中原。 但在这之后的魏国君王之中,难见明君,一个个有功之臣都得不到好下场,甚至根本得不到重用。所以我们看到,在战国中后期,强秦的很多名臣都是来自魏的。 魏国是在公元前225年被秦所灭,秦灭魏的将...

英明一世的秦穆公,为何临终强迫177位秦国人才全部殉葬?
因此,秦穆公死后,很可能本来要求殉葬的人数并不是很多,但是有不少的臣子却主动殉死,而且,选择殉死的臣子一般都会是善良的、勇敢的、正直的,只有这样的人才可能主动赴死,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让殉葬人数达到了177名,也让秦国的不少人才流失。说到这里,四姑娘突然想到秦国的宣太后芈八子,当初宣太后在...

晋宁县15747714682: 战国时期魏国为何大起大落 -
说翠宝龄: 然而魏国又是一个留不住人才的国家,人才的大量流失使魏国很快走向衰落,最终灭亡.我分析了一下,在整个战国时期魏国流失的最主要人才有以下六位,而这六位都是战国时期鼎鼎大名的人物.下面以时间先后顺序分别介绍. 一 吴起 吴起...

晋宁县15747714682: 魏国真是可惜啊,有这么多的人才范雎,商鞅孙膑都流失了 -
说翠宝龄: 常言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他们不出名前,谁能相出他们是人才,人才他并不是天生是才,时间的磨练是必不可少的.还要有人敢用,而且是敢重用,给这些人一个机会,他们才能散发出自己的光芒.所以不是魏国没留住,是魏国没留.如果历史能过重来,我想魏王一定会留住这些人.

晋宁县15747714682: 战国的魏国自从魏慧王以后人才为什么开始流失? -
说翠宝龄: 当时魏国是战国最强大的国家,强大后魏惠王就自恃老子天下第一,一天想着收拾这个,收拾那个,对人才团队建设不够重视,最终导致吴起,商鞅,孙膑等人才流失.望采纳

晋宁县15747714682: 为什么秦国的丞相都是从魏国来的 -
说翠宝龄: 魏国的人才其实是流失最多的,吴起、孙膑、商鞅、犀首、张仪,范雎,甚至魏国宗室信陵君最后都离开魏国,是魏国人才太多.正如毛遂所说“吾乃囊中之锥,未曾露锋芒,今日得出囊中,方能脱颖而出”,很多人在魏国没有得到展露的机会,魏国人才的流失重要原因不是魏王不会用人.

晋宁县15747714682: 梁君出猎]梁君出猎]中梁君是不是一个昏君.你同意这个看法吗?请陈述自己观点. -
说翠宝龄: 梁君指的是魏惠王.魏惠王霸主庸君,刚愎自用,志大才疏,外阔内狭.魏惠王之世是魏国人才大流失的时期.从更早的吴起开始,魏国先后逼走了孙膑、商鞅、犀首、张仪、范雎、尉缭等赫赫名士,更有大批实干士子流失不计其数,其中十之八九流失于魏惠王时期.随着人才的流失,魏国也象太阳下的冰块一样化解消融了.你说这样是不是昏君

晋宁县15747714682: 只能以军事对军事吗说李悝和孙膑哪个更有才,不好说,然而事实是孙膑
说翠宝龄: 非也! 李悝变法在魏国是成功的,但魏国失败的原因有很多. 第一,李悝变法只算... 第四,魏国之所以会一蹶不振,主要还是因为人才的流失和国君的昏庸.商鞅、乐毅、...

晋宁县15747714682: 战国前期强大的魏国为什么后来会衰败 -
说翠宝龄: 第一,魏国改革不是很彻底,只是军事体制和财政政策改革 第二,魏国没有任用人才,如商鞅、孙膑 第三,魏国四处树敌,没有联合和斗争 的策略.

晋宁县15747714682: 《商鞅》《张仪》《公孙衍》都是魏国人吗,怎么魏国都不用他们呢,如用了他们战国会是怎样????? -
说翠宝龄: 商鞅原来叫公孙鞅,是卫国人,不是魏国的 张仪倒是魏国的,且是贵族后裔,但已经落魄潦倒 公孙衍是魏国的阴晋人 ——当时各国人才流动很频繁,没有太多的“爱国主义”,在这个国家干些年,觉得不能一展抱负,就可以换个国家——所谓...

晋宁县15747714682: 战国魏武卒 背景 -
说翠宝龄:弓虽!!! 魏国之所以在战国初期国势强大,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三家分晋,魏得晋国上地,且又地处中原,物华天宝、人才济济.法家李俚;兵家吴起;政治家西门豹、公孙座;大将乐羊、庞...

晋宁县15747714682: 《商鞅变法失败了吗》 -
说翠宝龄: 作为一个秦国人(陕西人)来回答这个问题,感觉挺特别的 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争先变法自强,在这一点上魏国走在了前列,魏文侯重用李悝、吴起等人,开始成为战国第一强国.此时的秦国,对内朝政混乱,对外频频受辱,就像秦孝公说的“诸侯卑秦”,这才有了招揽天下贤才变法自强的想法.从结果来看,秦国最终能一统天下,这个方略最早的设计者和实践者就是商鞅,虽然在惠文王继位后便惨遭车裂之刑,但好在新法得到了继承,并最终在经历六代先王的努力之后,由秦王嬴政完成了千秋大业.对比赵国的胡服骑射,赵武灵王在的时候推行的还不错,但沙丘之变武灵王被害,这项国策便开始动摇,虽然强大了赵国的国力,却没能改变灭国的命运.所以,商鞅变法绝对是成功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