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中国的国学精髓是什么?

作者&投稿:左丘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国学最主要的精髓是什么~

汉语!

1、孔子——为人之道;

2、老子——处事之道;

3、庄子——养性之道;

4、孟子——君臣之道;

5、荀子——学习之道;

6、孙子——韬略之道;

7、管子——教练之道;

8、韩非子——统驭之道;

9、鬼谷子——权谋之道;

10、大学:修身之道;

11、易经:天地之道;

12、禅宗:死生之道。

中国的国学精髓共有十二道,分别是:

1、孔子——为人之道

做人要善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做人要本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做人要诚实,诚信乃做人之本也。做人要自重,严以律己宽于待人。做人要知足,知足者常乐也。2、老子——处事之道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宽容是处事第一法;

寡欲是养心第壹法;勿言无益身心之语;勿为无益身心之事;

勿进无益身心之人;勿入无益身心之境;勿展无益身心之书。

3、庄子——养性之道

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以喜悦之身,养喜悦之神。有所敬畏,是做人基本的道义准则。所谓快乐,不是财富多而是欲望少。做人,人品为先,才能为次;做事,明理为先,勤奋为次。

4、孟子——君臣之道

君臣相比,君属于强势,臣属于弱势,其关系由强势君主导。君讲礼,臣讲忠,故君臣之道在于礼。君礼于臣,臣必忠;臣忠于君而君不礼,其忠必退。

5、荀子——学习之道

谦虚学习,应对所有知识都是饥渴的才为最佳,持之以恒,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学习可以增长知识才干,修养品德气质;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是正确的学习态度。

要学习儒家经典,同时要善于向求贤者求教,也要善于教人;学习要善始善终,切忌半途而废,以期达到完全而纯粹的精神境界。

6、孙子——韬略之道

意指文韬武略。中国的韬略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实为传统文化之瑰宝,历史遗产之精华。韬略犹如双刃古剑。轻用其芒,动即有伤,是为凶器;深若藏拙,临机取决,是为利器。愿学者得其精髓,重其所用,发扬古道,利国利民。

7、管子——教练之道

教练不是知识训练或者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拓展信念与视野的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教练犹如一面镜子,反映当事人的真实现状和局限,同时引发对方看到更多的可能性,给对方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

8、韩非子——统驭之道

统驭理论:“精诚为道,运筹为术,组织为器,人才为本,制度为体,文化为魂”,带你修炼六个方面的能量,帮你完成从攻城略地到运筹帷幄、从创业有成到基业长青的惊险一跃,成长为新经济时代的新型领袖。

9、鬼谷子——权谋之道

权谋,是指在争夺、巩固、发展权力的过程中使用的一切灵活应变的手段。权力,是指能够直接支配他人,使之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的力量。权力带来财富、地位、荣耀。

10、大学——修身之道

修身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过程。格物就是探究弄清事物的发展之道;致知就是获取知识,诚意就是赤诚、真诚、忠诚之心对待壹切事物;正心,就是使自己的心正,是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修为高深的人。

11、易经——天地之道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所谓天地之道,也不过是自然法则。你若遵从了便能遗世独立,飘飘欲仙。返之则万劫不复,永世不得超生。想那轮回之苦,却非人力所为也。故而道是:冥冥中早已注定,天意实属难违。故,天地之道在于人心。

12、禅宗——死生之道

死生间观节,细微处品德。死亦生,生亦死,死是另一个生的开始,生亦是另一个死的结束。故,生则生、死则死,岂能赖着不死或就是不生。故来之则应,去留无意,随缘而行,不纠结、不着相。

扩展资料

荀子继承的是儒家思想,他推崇孔孟“仁义之政”的学说理念,尤其注重孔子的内圣外王之说。同时,荀子又力辩百家,总结归纳了其他大家显学的优劣不同。

采众家之所长形成了荀子特色的儒家学派,在道德思想方面提出了“化性起伪”,在政治思想方面提出了“礼仪之治”,在哲学思想方面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

荀子的道德思想主张就是他最著名的“性恶论”,荀子认为人的自然本性就是“饥欲饱,寒欲暖,劳欲休”,饥饿的时候想要食饱,寒冷的时候想要穿暖,辛劳的时候想要休息。

这种人性的本能欲望是与礼仪道德相违背的。所以人性本恶,必须通过教育“化性起伪”,使人克服本能的欲望遵守道德礼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学



中国的国学精髓共有十二道,分别是:

1、孔子——为人之道

做人要善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做人要本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做人要诚实,诚信乃做人之本也。做人要自重,严以律己宽于待人。做人要知足,知足者常乐也。

2、老子——处事之道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宽容是处事第一法;

寡欲是养心第壹法;勿言无益身心之语;勿为无益身心之事;

勿进无益身心之人;勿入无益身心之境;勿展无益身心之书。

3、庄子——养性之道

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以喜悦之身,养喜悦之神。有所敬畏,是做人基本的道义准则。所谓快乐,不是财富多而是欲望少。做人,人品为先,才能为次;做事,明理为先,勤奋为次。

4、孟子——君臣之道

君臣相比,君属于强势,臣属于弱势,其关系由强势君主导。君讲礼,臣讲忠,故君臣之道在于礼。君礼于臣,臣必忠;臣忠于君而君不礼,其忠必退。

5、荀子——学习之道

谦虚学习,应对所有知识都是饥渴的才为最佳,持之以恒,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学习可以增长知识才干,修养品德气质;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是正确的学习态度。

要学习儒家经典,同时要善于向求贤者求教,也要善于教人;学习要善始善终,切忌半途而废,以期达到完全而纯粹的精神境界。

6、孙子——韬略之道

意指文韬武略。中国的韬略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实为传统文化之瑰宝,历史遗产之精华。韬略犹如双刃古剑。轻用其芒,动即有伤,是为凶器;深若藏拙,临机取决,是为利器。愿学者得其精髓,重其所用,发扬古道,利国利民。

7、管子——教练之道

教练不是知识训练或者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拓展信念与视野的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教练犹如一面镜子,反映当事人的真实现状和局限,同时引发对方看到更多的可能性,给对方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

8、韩非子——统驭之道

统驭理论:“精诚为道,运筹为术,组织为器,人才为本,制度为体,文化为魂”,带你修炼六个方面的能量,帮你完成从攻城略地到运筹帷幄、从创业有成到基业长青的惊险一跃,成长为新经济时代的新型领袖。

9、鬼谷子——权谋之道

权谋,是指在争夺、巩固、发展权力的过程中使用的一切灵活应变的手段。权力,是指能够直接支配他人,使之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的力量。权力带来财富、地位、荣耀。

10、大学——修身之道

修身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过程。格物就是探究弄清事物的发展之道;致知就是获取知识,诚意就是赤诚、真诚、忠诚之心对待壹切事物;正心,就是使自己的心正,是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修为高深的人。

11、易经——天地之道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所谓天地之道,也不过是自然法则。你若遵从了便能遗世独立,飘飘欲仙。返之则万劫不复,永世不得超生。想那轮回之苦,却非人力所为也。故而道是:冥冥中早已注定,天意实属难违。故,天地之道在于人心。

12、禅宗——死生之道

死生间观节,细微处品德。死亦生,生亦死,死是另一个生的开始,生亦是另一个死的结束。故,生则生、死则死,岂能赖着不死或就是不生。故来之则应,去留无意,随缘而行,不纠结、不着相。

扩展资料

荀子继承的是儒家思想,他推崇孔孟“仁义之政”的学说理念,尤其注重孔子的内圣外王之说。同时,荀子又力辩百家,总结归纳了其他大家显学的优劣不同。

采众家之所长形成了荀子特色的儒家学派,在道德思想方面提出了“化性起伪”,在政治思想方面提出了“礼仪之治”,在哲学思想方面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

荀子的道德思想主张就是他最著名的“性恶论”,荀子认为人的自然本性就是“饥欲饱,寒欲暖,劳欲休”,饥饿的时候想要食饱,寒冷的时候想要穿暖,辛劳的时候想要休息。

这种人性的本能欲望是与礼仪道德相违背的。所以人性本恶,必须通过教育“化性起伪”,使人克服本能的欲望遵守道德礼仪。

荀子的政治主张是“隆礼重法”,礼法并重,荀子认为人的本性就是对利欲的追求,礼仪之治则能限制人们对利欲不可遏制的追求,使人明理节欲。

为了保证礼制能够平稳的实行,就要保证推行过程中有一种强制力量,这种力量就是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国学



国学精髓是以先秦的经典及诸子百家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例如鬼谷子的权谋之道,权谋,是指在争夺、巩固、发展权力的过程中使用的一切灵活应变的手段。权力,是指能够直接支配他人,使之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的力量。权力带来财富、地位、荣耀。

大学的修身之道,修身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过程。格物就是探究弄清事物的发展之道;致知就是获取知识,诚意就是赤诚、真诚、忠诚之心对待壹切事物;正心,就是使自己的心正,是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修为高深的人。

孔子的为人之道,做人要善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做人要本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做人要诚实,诚信乃做人之本也。做人要自重,严以律己宽于待人。做人要知足,知足者常乐也。

扩展资料:

现代以来产生的新国学:

新国学,代表着建立在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基础上,汲取西方马列主义精华,从本质上别于原国学的新学术体系。

新国学,以儒家主体文化和社会为基,撇开传统国学上多样化所存在的百家争鸣复杂局面,重新提出国学概念。打破传统国学自我垄断和封闭,代表着走向世界,属于全新的中国学术概念。

新国学具体包括人文国学和文艺国学。文艺方面尚未有人建立新学术体系,而人文方面已经有专著和专属文化传播机构。新国学不存在新儒学,新道学,纯粹只有国学范围性的内容,切勿和新儒、新道、新法等混谈。

弘扬传统文化,在于赓续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不是一味的复制模仿形式。学了跪拜并不一定能找回师徒礼仪,骑牛上学并不保证就是名士风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学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当与传统文化的精髓相遇



中国国学的精髓包罗万象,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内涵、有外延,不能看外表,要通过表面看本质和本质以外的东西.国学的外延无所不包,凡是中国的学问都可叫“国学”。我们可将国学分一下类,最简单的分类就是四库全书的分类,把国学分为四个类:即经、史、子、集。经部———就是十三经,先有五经,后来是九经,最后发展到十三经。史部———就是历史库,所有历史类的书都在这里边,如二十四史。子部———就是诸子,如《老子》、《庄子》、《孙子兵法》等。集部———就是文集,如李白、杜甫、苏东坡等文学家的文集。其中易经是最博大精深的. 这样的分类是对的,但还不够。从内容上再进一步分类,基本上可分为五类或三类。这是古时候传统的分法,很有经典性。国学又包括三个方面:义理之学———讲道理的,也就是哲学;考据之学———从事历史考据的,就是史学;辞章之学———写文章的,就是文学。这三个方面的排列顺序是哲、史、文,我们现在颠倒了,叫文、史、哲。其实哲学是老大,义理之学应该是第一位的。后来又有人认为分三类还不够,还可以再加两个:经世之学———就是政治、经济、法律,相当于现在的社会科学,治理世界的;科技之学———包括中国的科技,如四大发明、《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所以,中国国学包括内容很多,经、史、子、集的分类还不是太精确。义理之学、考据之学、辞章之学、经世之学、科技之学这样的分类就很精确,而其中打头的应该是哲学。义理之学来源于经典,所以经、史、子、集也把经放在首位。这就是国学的外延。

四书五经啦。 主要是程朱理学。


什么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文化复古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中华文化,或称中国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华夏文化、中华古文化、中国古代文化”、国学”(一般研究中华文化的外国人称为“汉学家”,而中国人研究中华文化多称“国学大师”),包含民俗、戏曲(主要是昆曲、豫剧和黄梅戏)、棋艺、茶道、中国传统乐器、文人字画等,是指以...

国学经典,儒、佛、道三家思想精髓
儒、释、道三家各有独自的风格与特色 因而被称为三教 三教教化都是“天人合一”的“顺天呈象”之作为 道曰“得其一万事毕 ”佛曰“万法归一”儒曰“吾道一以贯之”只有“天人合一”的修为才有可能达到 “恒定不灭”之层次 代表人物 儒家:孔子、孟子、曾参、董仲舒、朱熹、程颢 道家:老子、庄子...

请问"国学"的精髓是什么?有那些经典著作体现了国学的精髓?
所谓国学大师在我看来就如同黄药师那样——虽然这么说起来很牛叉的样子,但是很明显这“国学”里有几千年以来太多太多的穿凿附会抱残守缺,几乎到了garbage in garbage out的地步,所以还是精读原典,然后寄希望于范式转移后的国学复兴吧,如果能复兴的话。

中国国学是什么
国学,即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说为根基,涵盖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在内的所有优秀思想。国学中包含了许多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和精髓。国学之大,涵盖文史哲、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其内涵博大精深,传承千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具体来讲:一、国学的定义与范畴 国学,即以中国古代的文献、思想、艺术...

国学是什么
国学是指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体系。国学包括了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代表了中国古代智慧和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在汉代,国学开始成为官方教育的一部分,儒家思想成为主流,国学也随之发展壮大。随着历史的变迁,国学在唐宋时期达到了巅峰。国学的研究内容...

国学的核心是什么
关于国学的定义,除基本定义外,在具体的定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尚未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国学精髓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沉积下来的精华语。做人要善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做人要本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做人要诚实,诚信乃做人之本也。做人要自重,严以律己宽于待人。做人要知足...

什么是国学和国学经典
什么是国学和国学经典 一、什么是“国学” 所谓“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是中华五千年文明长期积淀的结果,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国学”乃是使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中华文化之所以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并对人类进步做出特殊贡献的民族文化体系。 “国学”之名,起源于西周。而...

国学是学什么
“集”是历史上诸位文人学者的总集和个人的文集。个人的称为“别集”,如《李太白集》、《杜工部集》、《王荆公集》等;总集如《昭明文选》、《文苑英华》、《玉台新咏》等。四库未列入的一些古代戏剧作品如《长生殿》、《西厢记》、《牡丹亭》也属集部。国学精髓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沉积下来的精华语:...

国学是怎么分的?具体包括什么?国学的精髓是什么?国学和企业管理有什么关...
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编撰于乾隆年间,由当时的纪晓岚、王念孙、戴震等等一流学者完成。“四库”指经、史、子、集四部,“全书”指所收都是全本。“国学”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化与当代文化中的精化相融的学术精髓简称。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

什么是国学
中国国学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当代文化中的精华相融的学术精髓。一般来说“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中国古代国学包括经、史、子、集等内容。现“国学”概念产生于十九世纪,当时“西学东渐”改良之风正值炽热,张之洞、魏源等人为了与西学相对,提出“中学”(...

六合区15275457089: 请问:中国的国学精髓是什么? -
历临乳酸: 中国国学的精髓包罗万象,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内涵、有外延,不能看外表,要通过表面看本质和本质以外的东西.国学的外延无所不包,凡是中国的学问都可叫“国学”.我们可将国学分一下类,最简单的分类就是四库全书的分类,把国学分为...

六合区15275457089: 国学的精粹是什么? -
历临乳酸: 国学精髓是以先秦的经典及诸子百家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六合区15275457089: 国学最主要的精髓是什么 -
历临乳酸: 传统

六合区15275457089: 中国文化的精髓:国学十二道,你知道哪些? -
历临乳酸: 国学十二道分别是:1、孔子——为人之道;2、老子——处事之道;3、庄子——养性之道;4、孟子——君臣之道;5、荀子——学习之道;6、孙子——韬略之道;7、管子——教练之道;8、韩非子——统驭之道;9、鬼谷子——权谋之道;10、大学:修身之道;11、易经:天地之道;12、禅宗:死生之道.

六合区15275457089: 国学的精髓是什么? -
历临乳酸: 普巴老师的课程设置里面通过国学的定义、国学的几次总结、国学三经、国学的精髓来阐述你可以了解一下.

六合区15275457089: 国学的精粹是什么? -
历临乳酸: 首先初中课本和高中课本上的都是很不错的,背背都很值得 小学开始就开始背古诗,(初中高中买点宋词唐诗看看,对股市鉴赏题很有作用)在看一本《增广贤文》,这一本书是最能够启蒙一个人的哲学理论的,最好背下来 接着学习《弟子规...

六合区15275457089: 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的文化精髓是什么? -
历临乳酸: 儒释道文化,三教的精华,都是揭示人天正理,直指宇宙真相.之所以教分三家,一是不同社会环境下自然形成了不同的特色文化,二是因材施教使然.虽然真理是唯一的,三教所讲是一非二.那么什么是儒释道文化的精髓哪?就是禅.在道教来讲就是道;在儒家来讲就是人心即天理.他说的都是一个意思,言语表达不一样,言外之意都是说宇宙的绝对真实.我们安祥禅管它叫安祥,但是这个安祥,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主要还是因人而异,随缘度化.打个比方,跟瞎子就不能打手势.跟聋子就不能说悄悄话.因为人的认知局限性的不同,接受启发的条件就不一样.比如现在有人问我什么是禅?

六合区15275457089: 什么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精髓? -
历临乳酸: 百善孝为先,仁义礼智信

六合区15275457089: ★请问四书五经的精髓是什么? -
历临乳酸: 儒家对社会各个方面都提出自己的基本理念,也提出了相应的行为规范和处世方法.在中国社会里,是人们基本价值观和为人处世的精神行为指导,按照这些基本的理念加以灵活变通,相信无论在官场、生意场、家庭朋友里面都是可以达到一定...

六合区15275457089: 中国国学常识有哪些? -
历临乳酸: 国学:狭义的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