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论述题:从《悲惨世界》认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作者&投稿:地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论述《悲惨世界》的主题思想~

在小说中,雨果揭示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富人们为所欲为,而劳动人民则注定过贫苦的。雨果特别强调那些处境最悲惨的人都是诚实善良的劳动者,可是,不管他们如何挣扎,注定是悲惨和凄苦的命运。
小说同时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就是为了维护剥削阶级利益而存在的。因此,人民来反抗这个制度就是正义的了,如小说描写共和党人的起义。
小说最重要的主题是仁慈、博爱才能拯救社会的思想,这种思想主要是通过冉阿让、卞福汝主教的形象与沙威、德纳弟的形象从正反两方面表现出来的。雨果要揭示:以刑罚为基本手段的法律,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因此它是一种低级的法律。冉阿让受到法律的判决,反而更仇恨社会,卞福汝主教用仁慈的方法,能把他改造成新人。雨果认为,这才是高级的法律。雨果是坚定的人道主义者,对仁慈、博爱的力量确信不疑。在《悲惨世界》中,他使冉阿让、沙威等都被感化,被道德力量征服。

在雨果眼里,冉阿让是一个值得同情的人物。虽然在狱中他决定要报复社会,虽然在出狱后他曾偷了米里哀主教的银器,更甚地是他还欺负一个比自己更弱小的孩子。在那样一个压抑的社会里,冉阿让受尽欺凌,可他最初却选择哟哦哪个报复社会的方式欺凌其他的人,然而在整部小说中作者没有遗弃他,而是安排了一位仁慈的教主去唤醒冉阿让心中的那份善念,最终使人性的光辉充满于冉阿让的人生。如果说那时的冉阿让是一个迷路的人,那么米里哀主教就是指引他走向正途的一盏明灯。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主要就集中在主人公冉阿让的身上,冉阿让出身贫寒,受尽苦难的折磨,对这个人物的命运,作者寄予了丰富的情感,人道主义思想贯穿整部小说。 这部小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尖锐矛盾和贫富悬殊。首先,它再现了下层人民悲惨屈辱的生活和命运,提出了当时社会的三个迫切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猛烈抨击了资产阶级的虚伪。全面反映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的社会政治生活。其次,描述了1832年6月5日的共和党起义,有力回击了拿破仑三世的倒行逆施。再次,作品还宣扬了用“仁慈”,“博爱”拯救社会的人道主义。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世界观出发,认为善良可以拯救一切,企图用“仁慈”,“博爱”来消除社会弊病。 在小说中冉阿让,芳汀、珂赛特、冉阿让等下层人民都是作者关注和同情的对象,反映了劳动人民与上层统治者的矛盾,体现的是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

,在19世纪文学中,也只有巴尔扎克的巨著《人间喜剧》可与之媲美。罗曼•罗兰曾说雨果“在文学界和艺术界的所有伟人中,他是惟一活在法兰西人民心中的伟人”,这不仅指他的艺术成就,还指他的社会责任意识和高贵的人道主义思想。乔治•郭尼峨在分析雨果的思想时也曾经指出:“在雨果著作中寻找他的社会思想的人,最深的印象就是:他不断地、庄严地努力提出人民群众的贫困、失业、卖淫、被遗弃被剥削的童年、因不幸而加剧的罪恶等问题。甚至最反对他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他‘使刽子手们、审判官们、良心压迫者们、混帐法官们、酷刑吏们感到畏惧”。

出身贵族的雨果,是什么原因使他产生了如此撩人心弦的人道主义思想,从而创作出具有如此魅力的巨著呢?从他的生平不难看出。雨果出生于1802年,1885年谢世。他一生生活的法国时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也是一个浪漫的时代。在浪漫的时代里,雨果也不无浪漫的气质,他写了大量的浪漫主义的诗、戏剧和小说,但是,在浪漫的背后,雨果在一直在思考另一个问题——人道主义的力量。雨果从小就是一个有“爱人之心”的人。在他记事的那年,他随母亲去了西班牙,回国的途中,他看到的是一幅幅令人发指的景象:一座座断头台,一个个马上要受绞刑的人,一个个十字架上钉着的人的肢体。残酷的肉刑,在幼年雨果的心中种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以后他对死刑怀有一种病态的反感。雨果真诚的希望能为废除死刑尽一份力量,他认为死刑与其说有用,不如说残酷。《一个死囚的末日》是他具有人道主义思想的第一部小说,作品明确提出废黜死型,主题是教育人要有怜悯之心。为了写这部小说,他极认真的查阅文献资料,去外地考察,了解到了一些苦役犯服役的情景。从1831年七月革命到1848年法国大革命,政权的混乱,经济的崩溃,王室的争权,给法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这使雨果大为失望,因为他要求的是和平,而路易带来的是战争;他要求的是自由,而查理倾向于专制;他要求的是富裕,而金融者给人民的只是贫困;他要求的是光明,而七月王朝给他的只是阴谋;他要求的是平等,而所有的政权都无法消灭不平等,因此通过体验各种生活,他开始只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开始到郊外去,到贫民窟去,亲眼看一看什么是贫困,并开始下决心把这些看到的东西写出来。于是有些题材,象不公正的判刑,囚徒的赎罪,贫困的景象等,以及一些素材如关于苦役犯监狱的,关于迪涅城主教卫奥利斯大人的,关于一个可怜的妓女衣领里被粗汉塞进雪团的故事等,开始在他手中积累。加上在长期的流亡生活中,以及在1848年大革命前后,雨果见到了足以多的贫困、灾难以及不自由的事实,不禁使雨果抱着对人类灾难的极大同情、抱着对人类的爱,发出了长长的叹息。苦役犯比埃尔•莫兰刑满释放后,家家客店都因为他的黄色通行证而闭门不纳。终于,现世的一幕幕,引发了他思想的翰海。伟大的雨果进入了对社会的深层思考。他在《悲惨世界》序言中写上了这样的话:“只要因法律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还存在一天,在文明鼎盛时期人为地把人间变成地狱,并且使人类与生俱来的命运遭受不可避免的灾祸;只有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赢弱还得不到解决;只要在某些地区还可能发生社会的毒害,换句话说同时也是从更广的意义来说,只要这世界上还有愚昧和困苦,那末,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用的。”由此,这部自1828年开始构思,1845年开始动笔的巨著,终于在1862年付梓了,创作过程历时近半个世纪之久。作品精心塑造了挣扎于黑暗年代、社会底层、悲惨世界里的各类人物形象,如在逃的苦役犯冉阿让,失业女工芳汀,孤女珂赛特,流浪儿伽弗洛什和老植物学家马百夫等,寄寓着作家对人民苦难生活和不幸命运的关切和同情,形象地表达了作家对社会的强权统治、法律不公、贫富不均等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批判,也正是在这些方面,表现了雨果维护人的尊严,追求仁慈、博爱的人道主义思想。这种思想尤其在卞福如、冉阿让等人的身上表现的更为突出。作为主教卞福如深深懂得他的职责是帮助穷人和病人,他认为人活在世界上不是为自己的生命,而是来保护世人的灵魂的。他从不伤害一个人,甚至是损害了他的人,把人作为真正的人来看待。既然是人,就有人的尊严,他要维护这种尊严,而不是伤害它,并借此来拯救人的灵魂。他拯救了一个人的灵魂,这个人以后改名为马德兰,当了蒙特猗市的市长。作为蒙特猗市市长的冉阿让,他的人道主义精神,表现为尊重人权,为被社会凌辱、遗弃的穷人主持公道,争取他们做人应有的权利,表现出一种崇高的精神和道德之美。当他看到失业女工芳汀含冤被警长沙威拘捕并判罚时,执意将她释放,并向沙威指出,根据实情抓住诬陷芳汀的绅士才是公正的。当沙威提醒他,芳汀将唾沫吐在他脸上,是无视市长先生,是侮辱法律时,他向沙威严厉指出,最高的法律是良心。冉阿让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在他窘迫和失去理智的时候,他既感受到过穷人连猪狗都不如的冷酷,也感受到过灵魂被拯救时的温暖。此时,他既然有为被屈辱者争取权利的机会,有救人于危难之时的机会,当然就不能放过。雨果作品浓厚的人道主义思想,也正是由于作者对于当时社会不公平的认识,对于受迫害者的尊严的维护,对于平等社会的美好理想和憧憬,这一切都是他的人道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因。
然而,读完小说,细细咀嚼后我们看到,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并不是完美的,有它一定的局限性:
小说在有力地批判和暴露的同时,指给人们的出路却是无力的、空想的。它让冉阿让在米里哀主教的感化下立地成佛,让沙威在冉阿让的感化下良心发现,让马里斯在冉阿让的感化下翻然忏悔,向世人昭示:只要施行以德报怨、仁爱待人的道德感化手段,任何人心都可以弃恶从善,任何社会罪恶都可随之消逝。这无疑给他的人道主义裹上了宗教神学的外衣。他一再申明世间存在着以沙威为代表的低级法律和以米里哀为代表的高级法律,罪恶不能靠惩罚来解决,而应以“饶恕”和“仁爱”的感化教育方式去解决。这一切充分表明雨果希望用抽象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道德感化来改造社会,解决阶级的矛盾,作为对付社会痼疾的武器。历史证明人道主义思想的“仁慈”、“博爱”事实上并不能根治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现实,反而会在社会斗争面前表现得软弱无力,反而容易成为人民精神的腐蚀剂,陷入幻想不能自拔。
第二,没能正确反映社会问题的本质,在如何解决社会问题上,也只能提出带有空想性质的改良主义主张。人道主义思想是雨果揭露社会罪恶的出发点,他真诚而单纯地希望用它来使悲惨世界改变为幸福世界。在他看来,穷人只要安分守己,辛苦劳动,就可以过上幸福生活;富人只要一心向善,关心穷人,敌对矛盾就可以消失,社会罪恶即可随之消逝。他塑造的冉阿让以善举使得蒙特猗小城消灭了穷困和失业,变得欣欣向荣,友爱和谐,令人欣然向往。但是,这无疑带有主观唯心论的幻想色彩,是一种阶级调和与改良主义的主张,是不能起到真正效果的。
第三,他一向反对暴力,主张仁爱,但又肯定革命的合理性与正义性。在描写共和党人起义时,对起义进行了有如史诗般的歌颂,对起义者英勇献身精神进行了热情的歌颂,但却给人民革命设计了一个失败的结局,这不能不说是雨果人道主义思想在革命的现实面前的一种自我矛盾的表现。
尽管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并非完美无瑕,带有理想主义产物的味道,他的人道主义思想蒙上了较多的宗教神学和唯心论哲学的灰尘,始终未能正确揭示他小说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的本质,但正如西方一些批评家所指出的那样,他的人道主义思想“像天堂纷纷飘落的细细的露珠,是货真价实的基督徒的慈悲”,绝不失历史与现实的积极作用和意义。在世界文学史上像雨果这样自始至终关注着国家民族事务与社会历史现实,关注着人的生存与发展,并尽力参与其中为之奋斗、呐喊的人可谓寥若晨星,所以他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斗士。正如高尔基所说:“作为一个讲坛和诗人,他象暴风一样轰响在世界上,唤醒人心灵中一切美好的事物,他教导一切人爱生活、美、真理和法兰西”。他的人道主义思想已成为了一面旗帜、一种精神、一个主义,将永垂史册,铭刻在一代又一代国内外读者的心中,给人带来黑暗中的光明和孤立无援时的慰藉。

人道主义的本意是:把人当人对待。在好多大作家的作品中,人道主义表现为对弱者的同情。凡是伟大的作品,无不充满着人道主义精神。这些作品的作者们也都是些悲天悯人的慈善家。他们的眼睛不是盯着那些凭借强力征服世界的强者,也不是盯着那些衣食无忧、享尽富贵荣华的世袭者或幸运者,而是将目光投向下层人和不幸者。雨果在《巴黎圣母院》里面将满腹的同情注入到那位受骗受害的吉普赛小姑娘身上.在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人道主义就是人文主义的一种演变形式。从语言学角度考虑,他们的拼写都是Humanism。

借鉴一下这个材料吧。
以《悲惨世界》为例,分析雨果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雨果代表作《悲惨世界》,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1 对贫苦人民的不幸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对当时社会的控诉。
如:冉阿让被监禁19年的罪行“只不过是偷了一块面包”;芳汀从一个天真善良的姑娘,被迫害成流落街头,终因贫病交加而死的妓女。
2 以满腔热情歌颂了共和党人的英勇斗争精神,表达了他的人道主义理想。
小说通过米里哀主教和冉阿让宣扬了以“仁爱”、“慈善”为中心的人道主义。米里哀主教是雨果理想中善的化身,收留冉阿让以仁慈感化他,使一心要报复社会的冉阿让变成了一个乐善好施、广施济贫的市长。
3谴责了资产阶级的法律。现存法律是低级法律,使罪犯重复犯罪,而人道主义才是高级法律,使罪弃恶从善、终止犯罪。
4塑造了人道主义最高理想“冉阿让”。
如冉阿让被米里哀主教感化后,也像主教一样以德报怨,终使沙威“人性”复活,最后精神崩溃而投河自杀。
5人道主义的局限性:借人道主义感化统治阶级的矛盾,这是不可能的、是腐蚀剂。


外国文学史论述题:为什么《伪君子》“三易其稿,几度禁演” 急急急...
回答:你要从这本书的社会背景来回答。 【社会背景】 1462-1598年,发生在法国新教徒与天主教徒之间的"胡格诺"战争结束后,法国天主教东山再起,势力迅猛扩展,活动极为猖獗。当时法国的贵族在资本主义的冲击与王权的打击下,已经走向没落。大贵族聚集巴黎,依附王权,成为国王的"食客",小贵族在耗光自己的家...

外国文学史论述题:如何理解《罪与罚》中的“罪”与“罚”
杀人之后,拉斯科尼科夫的第一感觉不是成为了“超人”而是自绝于人群,似乎为人群所唾弃。因为他为了躲避侦查,变得提防一切人,包括对亲朋好友都不能以诚相见。这令他最为痛苦,心理矛盾发展到无法解脱的地步。作者借此对主人公的极端个人主义给予无情的批判,即从社会道义上给他深刻的惩罚。

大学作业:中国古代文学:论述题:3、苏辛词异同论。
两人创作态度不一样。苏轼以写词为暇余之事,辛弃疾则以此为文学上的目标,感情的“陶写之具”,所以苏词多轻快,而辛词更沉重。2 苏轼因较多受佛道思想的影响,在词中较多表现的是旷达的思想。对于人生的痛苦,他更能放下。辛弃疾则有山东豪杰之士的风采,豪迈之情较盛。而其由于执着于对恢复中原...

中国古代文学 试题 四,分析论述题 苏轼对词史的贡献表现在哪些方面_百 ...
他推崇高雅的词风,使词从传统的缠绵浮艳中跳出来,吸纳大自然的清新境界,抒写创作主体的广阔胸怀,从而成为“自是一家”词。① 而且,有响亮的理论作为自觉的创作先导,更有苏门弟子们鼓吹呼应,终于为词体拓疆千里,卓然与传统婉约词成一敌国,从而把诗文革新运动扩大到词的领域里去,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就是...

外国文学论述题: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及悲剧的形成原因
而感情真诚、严肃认真的安娜只能“从悲剧的方面”去看这种生活,感到虚伪,可耻,无法忍受。培脱西怂恿渥伦斯基追求安娜,渥伦斯基的母亲也赞许儿子在安娜身上取得的成功,但是当她们看到这并非一场社交界司空见惯的风流韵事,而是认真的爱情时,立刻视为大逆不道。安娜不见容于上流社会,不是由于她的“...

外国文学史 论述题 浮士德
1、为什么说歌德的《浮士德》是一部具有总结性质的作品?(论述题)2、以具体作品为例说明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论述题)... 1、为什么说歌德的《浮士德》是一部具有总结性质的作品?(论述题)2、以具体作品为例说明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论述题) 展开 ...

文学概论论述题:文学与人性的关系
中国是一个以儒家为传统思想的国度。因此,中国文学中也具有儒学的特点。而相比起西方思想人本主义和探讨世界是否合理,儒学一个大的特征是要训练个人的修为来适应社会和现实。因此,中国文学中,人性与理性常常是融合在一起的。人性是一种理性思索下的自然抉择,而理性又常常由于个人的修为而不经意间融入...

中国文学史 论述题 南北朝民歌的差异体现在哪?
中国文学史 论述题 南北朝民歌的差异体现在哪? 展开  我来答 3个回答 #热议# 有哪些跨界“双奥”的运动员? 胫下逆鳞 2008-12-27 · TA获得超过43.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1万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399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展开全部 由于南北朝长期处于对峙的局面,在...

论述题:外国文学史中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和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
3、在表现的内容方面,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描写内容比较广泛,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20世纪现实主义因为受到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加大了对战争的反映,表现了反战和反法西斯的主题.4、在艺术表现上,19世纪现实主义主要继承了传统的表现手法,以叙事、描写、抒情为主,20世纪现实主义更多的吸收了现代主义的表现方法...

中国文学史 论述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在六朝诗歌中,写雪的就更多了。白居易从要求诗歌的比兴、寄托出发,指责六朝文学特别是梁、陈二代诗,“率不过嘲风月,弄花草而已。”(《与元九书》)岑参的《白雪歌》,虽然描写了风雪,但不是嘲风雪的,他通过写边地的风雪与苦寒来反映从军将士的边塞生活,既得体物赋形之妙,又能情见乎辞,...

东陵区19144265296: 外国文学论述题.为什么说《悲惨世界》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 -
余享艾麦:[答案] 《悲惨世界》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其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紧密结合.原因如下:① 情节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充满巧合和离奇.②人物形象的配置和描写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作者坚持对照原则,善(卞福汝主教)和恶(沙威、德纳第...

东陵区19144265296: 谈谈你对<悲惨世界>的理解 -
余享艾麦: 在书中,出狱后的冉阿让背负着囚犯的身份,饱受着他人的歧视.社会的不公与排斥,一点点的磨灭了他重新做人的希望,改过向善的信心.是慈悲为怀的主教伸出慷慨的,无私的援助之手收容了走投无路的冉阿让.他不仅不计较冉阿让偷他的...

东陵区19144265296: 《悲惨世界》的文学价值与艺术特色是? -
余享艾麦: 《悲惨世界》在人物塑造上主要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首先,人物关系和情节充满奇遇和巧合.如冉阿让、沙威、德那第和后来的马吕斯等各个人物的命运随着故事情节经常纠缠在一起...

东陵区19144265296: 对《悲惨世界》一书的观点(看法) -
余享艾麦: 看一本书得了解作者是在什么条件下写的 黑作坊 玻璃工厂 也许这都是细枝末节,跟主线没关系,但这些线索反应了但是的历史,多了解点西方的历史环境有助于帮你了解这部书.所谓一万个人心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警长很悲壮,是我欣赏的人.跟着他的路走,也许你能看见不一样的悲惨世界.一本好书,还是要自己看,自己的理解才是最重要的.

东陵区19144265296: 看外国名著的读后感600字 -
余享艾麦: 《悲惨世界》读后感 生存在“善与恶”的永恒主题中,《悲惨世界》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一代又一代人们的喜爱,成为世界文学殿堂中一道绚丽多彩的风景.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将同情的眼光投向在社会底层苦苦求生的人们,对资本主义社...

东陵区19144265296: 对《悲惨世界》的感想如何
余享艾麦: 觉得那个主人公冉啊让好可怜哦,,他的勇气智慧也让人折服..他为了赎罪,隐姓埋名的在一个地方生活,,可是后来还是被沙威警官发现并一直缉捕他……总之他的一生都是那么悲惨,,我看的悲伤死了~~

东陵区19144265296: 《悲惨世界》感悟400字(急) -
余享艾麦: 《悲惨世界》感悟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你听过这句话吗?最初,我对这句话的印象不是很深,但我看了《悲惨世界》这一本书后,就觉得信赖是一个重要的东西. 冉阿让是故事的主人公,他经历了长期的牢狱之苦,终于得到了...

东陵区19144265296: 关于国外名著知识 -
余享艾麦: 《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同名小说,它是世界文学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故事的基本情节是冉阿让的悲惨生活史.他原是一个贫农,因偷面包而入狱,过了十九年的苦役生活.刑满后又因偷窃行为,受主教米里哀的教化转变为一个舍已为人的人.他化名为马德兰,当过企业家,并被推为市长,不久因暴露身分而被捕.逃出后,又从一个沁灭良知人的手中救出孤女珂赛特,前往巴黎.长大的珂赛特,在他的帮助下幸福的与自己所爱的马吕斯生活在一起.

东陵区19144265296: 悲惨世界简介
余享艾麦: 《悲惨世界》是由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于1862年所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是十九世纪最著名的小说之一.故事的主线围绕主人公获释罪犯冉·阿让(Jean Valjean)试图赎罪的历程,融进了法国的历史、建筑、政治、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多次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悲惨世界》也是百老汇著名的音乐剧,是音乐剧史上上演时间仅次于《剧院魅影》和《猫》的旷世佳作.《悲惨世界》因为内容丰富和内涵深刻,使读者们都体会到作品有一种深远的份量感,让众多读者感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