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之争的著名的历史事迹

作者&投稿:慕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楚

楚汉之争的著名的历史事迹。

刚愎自用指项羽的性格约法三章刘邦的亲民政策运筹帷幄张良背水一战韩信成名战役十面埋伏韩信困项羽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韩信的谋略经邦济世、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鸿门宴四面楚歌项羽被困破釜沉舟项羽危难中奋起霸王别姬项羽虞姬的悲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楚河汉界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胯下之辱鸿门宴垓下之围。

1.破釜沉舟秦末项羽与秦军战於钜鹿,项羽为使士卒拚死战斗,渡河之后,即将渡船弄沉,釜甑打破,以断绝士兵后退的念头。典出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引申为做事果决、义无反顾。明史可法请出师讨贼疏:我即卑宫菲食,尝胆卧薪,聚才智之精神,枕戈待旦,合方州之物力,破釜沉舟,尚恐无救於事。亦作破釜沉船、沉舟破釜、船沉钜鹿。

2.拔山盖世释义 语本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形容人的力气强 大或志向远大。如:「项羽枉有拔山盖世的气慨,可惜时不我与,终落得饮恨乌江的下场。」

3.楚河汉界楚汉纷争时,以鸿沟为界。比喻敌对的两方。象棋棋盘的中界。

4.判若鸿沟判,区分。鸿沟,战国时的运河,位於今河南省,相传楚汉相争时,划鸿沟为界。判若 鸿沟比喻界线清楚,区别明显。如:「从此以后,他凡事讲求效率,和以往的习惯,判 若鸿沟。」

5.计将安出将如何制订计谋?史记.卷九十七.郦生传:「沛公喜,赐郦生食,问曰:『计将安出 ?』」

6.鸿门宴楚汉相争时,刘邦先入咸阳,项羽嫉之,遂用范增之计,设宴於鸿门,欲加害之。后来 刘邦赴宴,范增使项庄舞剑,伺机行刺刘邦,幸得羽叔父项伯及张良等协助,始免於难 。典出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后指不怀好意、居心不良的邀宴。如:「他为人狡猾,我看你还是不要去赴那鸿门宴吧!」亦称为「鸿门会」、「鸿门计」。

7.项庄舞剑秦朝末年,项羽在鸿门宴请刘邦时,项庄藉表演舞剑想刺杀刘邦。於是张良至军门,樊 哙问情况如何时,张良回答道:「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典出史 记.卷七.项羽本纪。后遂以项庄舞剑指在表面事物之下隐藏了另外的意图。

8.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自己受制於人,处於任人摆弄的境况。语本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9.头发上指、目尽裂形容非常愤怒的样子。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 ,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尽裂。」

10.竖子不足与谋这小子不能和他谋划大事。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三国演义.第三十回:「忠言逆耳,竖子不足与谋!」

11.江东子弟释义 楚汉时,项羽渡江西攻刘邦时所率领的江东八千子弟。见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唐. 杜牧.题乌江亭诗:「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12.分我(一)杯羹项羽以烹食刘邦之父为要胁,想迫使刘邦退兵,刘邦不但不受胁迫,反而请项羽分他杯 肉羹的故事。典出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后以分我杯羹比喻自他人处获得一份利益。 唐.李白.登广武古战场怀古诗:「分我一杯羹,太皇乃汝翁。」

13.暗度陈仓全句应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为韩信又一出奇制胜之战略,项王以秦降将章邯守住刘邦东进关中之路,韩信表面修复入汉中时烧绝的栈道,却也私下拟定袭陈仓、定三秦之计,后谓暗中行事为「暗渡陈仓」。可见诸《史记高祖本纪》与《史记淮阴侯列传》。

14.斗智不斗力运用计谋、智慧,而不采取武力。语出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汉王笑谢曰:『吾斗智,不能斗力。』项王令壮士出挑战。」

15.四面楚歌楚汉相争,项羽军队被汉军和诸侯兵重重围困於垓下,兵少粮尽,项羽於夜间听到四面的汉军都唱著楚人的歌曲,一惊之下以为汉军已占领楚地,遂连夜奔逃。典出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后用以比喻所处环境艰难困顿,危急无援。三国志卷六十二吴书胡综传:高祖诛项,四面楚歌。元王逢虞美人行赠邵诗:四面楚歌那慷慨,芒砀天开五色云。

16.(无颜见)江东父老楚汉相争时,项羽先盛后衰,后被汉军逼至乌江边。乌江亭长备船待羽,劝其渡江。项羽却言,初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归还,有何面目见其父老。典出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后借指故乡的父执兄长辈。群音类选诸腔类卷二跃鲤记芦林相会:待回归,有何颜见得江东父老兄妹。

17.不到乌江心不死(谚语)项羽战至乌江自刎而死之事。典出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后比喻不到完全绝望 ,决不肯认输放弃。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你不到乌江心不死,今已到了乌江,这 心原也该死了!」亦作「不到黄河心不死」、「不到乌江不肯休」、「不到乌江不尽头」。

18.十面埋伏乐曲名。约十六世纪以前已在民间流传,为琵琶的演奏名曲。乐谱最早见於华秋苹编 的琵琶谱上。全曲属多段体结构,描写楚汉垓下决战,韩信在九里山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於乌江自刎的故事。

19.壁上观在营垒上观看人家交战。语出史记.卷七.项羽本纪:「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 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比喻坐观成败,不帮助任何一方。亦作「作 壁上观」。

20.拔山扛鼎移动大山,举起巨鼎。形容力气强大。语本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 能扛鼎,才气过人。……於是项王乃悲歌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 兮骓不逝。』」后以拔山扛鼎比喻勇猛过人。儒林外史.第五十一回:「拔山扛鼎之义士,再显神通;深谋诡计之好徒,急偿夙债。」或作「拔山举鼎」、「扛鼎拔山」。

21.沐猴而冠沐猴,猕猴。沐猴而冠指猕猴性急躁,不能若人久著冠带。比喻楚人的性情暴躁。语出史记.卷七.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后讥讽徒具衣冠而没有人性的人。汉书.卷四十五.伍被传:「夫蓼太子知略不世出,非常人也,以为汉廷公卿列侯皆如沐猴而冠耳。」亦作「木猴而冠」、「沐猴冠冕」、「沐猴衣冠」。

22.一决雌雄语本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 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比喻互相较量以决定胜败、高下。三国演义.第三十 一回:「汝等各回本州,誓与曹贼一决雌雄!」清.顾嗣立.寒厅诗话:「今日两君旗鼓相当,盍一决雌雄?因取巨觥,各置於前,观者如堵。」亦作「一决胜负」。

韩信背水一战,拔赵易汉 --韩信攻打赵国置之死地而后生 --韩信攻打赵国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国士无双 --萧何评价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临晋设疑,夏阳偷渡囊沙壅水 --韩信攻击龙且的时候的计策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千金一饭 --韩信报答曾今给他饭时的洗衣老婆婆羞与哙伍 --韩信被免除王位后兔死狗烹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韩信攻下赵国,请教李左车,李左车说的名言黄石授书 --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张良孺子可教 --张良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张良萧规曹随 --萧何。



楚汉名将都有哪些?

每逢大乱之际,便是战将扬名之时。而楚汉之际的大乱之时,便涌现了以下的五位“战神”级的名将。

第五位,英布。(?前196年),今安徽六安人。英布的作战风格跟项羽很相似,英布反汉时,刘邦见英布行军布阵一如项羽,便深恶之。陈胜起义时,英布聚集千余人响应,后又以兵属项梁,陈胜死后,项梁拥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王,仍号之为楚怀王,项梁为武信君,英布为当阳君。在项梁死后,秦军章邯围赵,楚军北救之,宋义畏敌不前,项羽斩杀之,而以英布先行渡河。

史载“项籍使布先渡河击秦,布数有利,籍乃悉引兵涉河从之,遂破秦军,降章邯等。楚兵常胜,功冠诸侯。诸侯兵皆以服属楚者,以布数以少败众也。” 项羽巨鹿一战,英布可以说是居功甚伟。项羽分封诸侯,英布为九江王,这也是项羽账下唯一的一位被分封为诸侯王的战将。后其判楚归汉,被封为淮南王。汉诛韩信、彭越,英布不自安,故反,却兵败身死。

司马迁评价道:项氏之所杀人以千万数,而布常为首虐。功冠诸侯,用此得王,亦不免於身为世大。

第四位,彭越。(?前196年),今山东菏泽人。彭越在楚汉之际,将游击战发挥得可谓淋漓尽致。项羽与刘邦在荥阳对峙,彭越数绝楚军的粮道,而项羽账下大将却无一人可以当彭越,而使得项羽在荥阳与梁地间疲于奔命。可以说楚汉相持阶段,若无彭越,刘邦已早败。

第三位,章邯。(?—前205年),大秦最后的名将。以骊山刑徒之军而败周文、杀项梁,山东多少名将都战死其手,若非巨鹿一战遇上项羽,秦末起义之火已被其扑灭。其军事才能不下於王翦。

清代著名史学家蔡东藩曾评价道:“盖章邯为秦之骁将,邯不败,即秦不亡。且山东各国,无敢敌邯,独羽以破釜沉舟之决心,与拔山扛鼎之大力,一往直前,九战皆胜,虏王离,杀苏角,焚涉间,卒使能征善战之章邯,一蹶不振,何其勇也!然使秦无赵高之奸佞,二世之昏愚,则邯犹不至降楚,或尚能反攻为守,亦未可知。天意已嫉秦久矣,故特使赵高以乱其中,复生项羽以挠其外,章邯一去而秦无人,安得不亡!谁谓冥冥中无主宰乎?”

第二位,韩信。(约前231年-前196年)江苏省淮阴人。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世不二出”,一生功绩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可以说汉室的江山有三分之二都是韩信打下来的。被后人奉为“兵仙”。

第一位,项羽。(前232年—前202年)今江苏省宿迁人。自秦国商鞅变法后,秦出兵与山东六国战,就鲜有败绩,六国皆谓秦军为“虎狼之师”,更不敢轻易与秦人野战。遍查整部史记,唯有赵奢在阏与之战中,敢于主动进击秦军。而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破釜沉舟之决心、勇往直前、以少击多,九战皆胜,而使得秦军一蹶不振。彭城之战,项羽又以三万轻骑击败刘邦五十六万之众。

李晚芳曾评价道:羽之神勇,千古无二。项羽最终的失败源於其政治上的失当,其临终遗语:“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若论楚汉英雄,人气最高的,当属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人们都说,西楚霸王有勇无谋,我觉得并不尽然。

营救赵王歇时,渡河而战,此时的项羽军事才华开始显露。而在巨鹿之战,大破王离与章邯,要知道章邯可是秦朝名将,智谋相当高明。

灭秦之后,拥立六国贵族为王,得到六国的支持,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知道民心的作用。但他所承认的民心并不是普通百姓,而是士大夫阶层。所以尽管那个时代的顶层人士都偏向于项羽,但终究只是少数人,毕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项羽的勇武毋庸置疑,任谁与他单挑估计不死也残,或者半身不遂。

他的失败,很多人都觉得可惜。但其实他的失败是注定的,原因有两点。

第一点:大家都知道,项羽刚愎自用,极其自负。这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最熟悉的鸿门宴,就是个极好的例子。通过太史公的著作中记载,鸿门宴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本该杀死刘邦永绝后患,却因为妇人之仁而放虎归山!

当时刘邦率先入主咸阳,肯定是想当天下共主。刘邦虽然知道有项羽在,他绝对当不上,但龙椅的魅力有多大自不必说,当然也可以看一看项羽的态度,看他是否能信守承诺。

结果当然是不行,项羽生气的后果是很严重的。于是就有了著名的鸿门宴!

史料记载,鸿门宴上,危机四伏,张良看出端倪,赶紧让刘邦尿遁。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项羽无论威望、兵力都数倍与刘邦,在酒席上,以项羽的性格估计是极尽挖苦,威逼胁迫。

刘邦我们都知道,他最厉害的就是厚黑,翻译过来就是脸皮厚,城府深。他知道项羽要杀他,自然会无所不用其极,一哭二闹三上吊,激起项羽自负之心。

估计刘邦首先会摆出极尽卑微的态度,摇尾乞怜,实在不行就说:霸王杀我可是怕我?即便项羽对他卑微的态度无动于衷,可这句话一说,以项羽这么高傲的性格会怎么样?大概他会认为,刘邦不过尔尔,不配成为我的对手。

项羽带兵打仗是行家,是大家。可论人心险恶,他可远不及刘邦这个从小泼皮一步一步混上来的汉王。

项羽如愿入主咸阳,做了关中王,刘邦撤退的时候没拿走一分一毫,只是拿走了户籍之类在他眼里毫无用处的东西。

项羽没想太多,可范增却是感叹道:刘邦帐下有能人啊!

的确,刘邦的帐下可谓是人才济济,反观项羽,只有一个范增拿得出手,可能项羽对自己的武力有着超乎寻常的自信,导致他对阴谋阳谋都不屑一顾。这,也是他最终失败的因素。

第二点:没有大局观,没有先进的意识。

上文说,刘邦在离开咸阳时,金银财宝分文不取,只拿了档案与户籍,这件事在项羽眼里不值一提,可范增却看出了门道。得到那些档案和户籍可以轻而易举地得知当时全国的人口分布,赋税情况,还有水利,林业,畜牧。对于管理国家有着莫大好处。还能知晓各地地势,对排兵布阵也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项羽在定都彭城后,分封六国,拥立六国贵族为王,虽然拉拢了六国,但却相当于从封建社会重新回到了奴隶社会。在某种程度来说,是历史的倒退,如果项羽最终成功,灭了刘邦,那天下又变成了七国争霸的时代。

所以他的失败是注定的,是大势所趋,也是历史的必然。

乌江自刎,霸王别姬,成就了一个悲情的英雄,可他的失败并不值得遗憾。

刘邦与项羽,到底还是刘邦更胜一筹。

提到楚汉英雄,就不得不提到汉初三杰。

张良,萧何,韩信。

张良出谋划策,萧何管理后方,韩信排兵布阵。

这三人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

张良虽然是军师级别的人物,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但性格有些冷淡,过于明哲保身,俗话说不接地气,有偶像包袱。

萧何管理方面十分出色,有萧何在,粮草军饷不在话下,为韩信提供足够的物质基础。但他谨小慎微,胆小怕事,逆来顺受,为了自己安危主动请缨,陷害韩信。

韩信此人与项羽很像,军事天才,被称为国士无双。毕竟项羽是死在他的计谋之下,四面楚歌太过经典。可他过于看中名利,自恃才华,情商低,不给人留情面,连刘邦都敢怼。例如刘邦曾问过韩信,自己能带多少兵,韩信直言不讳,你只能带十万,这还因为你是我主公我才多说的。刘邦又问他,你能带多少兵?韩信自信满满,我韩信点兵,自然是多多益善,给我多少我就能带多少,保证战斗力杠杠的!

刘邦本就忌惮韩信的势力,这下就更加忌惮了,他最后的结局就可以预料了。

虽然韩信有缺点,但笔者认为,汉初三杰中,韩信当属第一。

韩信可以说是个全才,他曾给项羽出谋划策,虽然没有被采用,但引起了范增的注意。他做过治粟都尉,后勤事宜也是得心应手。再后来被刘邦拜为大将军,行军打仗不次于项羽。

在韩信还是齐王的时候,他的一个谋士叫做蒯彻,此人是个术士。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开国皇帝的潜邸之臣里总会有一个能掐会算的,比如三国时期蜀汉的诸葛亮,大唐凌烟阁里的徐茂公,明朝开国功臣刘基刘伯温等等。

这个蒯彻其实很厉害,他对韩信说:齐王之背,贵不可言。

背就是反的意思,也就是说,韩信若是造反,一定能够成功,做皇帝不在话下。可遗憾的是,韩信并没有听他的,可能认为刘邦不会动他或是其他什么原因,总之没有造反。这个蒯彻可能生不逢时,没了用武之地。也不知韩信在被吕后设计杀害的时候,有没有后悔。

论勇武,万夫莫当者,当是项羽。论识人用人,刘邦乃此中翘楚。而文武全才,天下无双,非韩信莫属!




汉朝的历史人物和故事有哪些
太多了,最著名的有楚汉相争的历史。初汉三杰 张良 萧何 韩信 吕雉专权 汉朝七国之乱 汉武帝伐匈奴 卫青深入大漠 霍去病扫荡北边 飞将军李广 李陵投降外族 张骞开辟丝绸之路 班固 班超 东方朔 主父偃 王莽篡权 光武帝刘秀 等等等等,太多人物和故事了。如果算上东汉三国这个时期 “十常侍”等 ...

汉朝的历史典故
为此,汉武帝刘彻晚年曾发表著名的轮台之诏,希望不再穷兵黩武,也使汉朝不至于败亡。为抢救经济,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曾采取一系列政策,将铸币、盐铁收归中央管理,加强农业生产,实行和籴法,开凿白渠,并创立均输、平准政策,稳定物价,与民争利,加强国家在经济中扮演的角色。 六、西汉灭亡 汉宣帝刘询死后,汉元帝刘奭...

从秦朝到汉朝有几年?
这一段时间内发生的著名历史事件太多了,英雄辈出,让人觉得这段时间好长。实际上秦朝灭亡于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婴杀赵高,向先入关中的刘邦投降。经过楚汉之争,刘邦击败项羽,于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山东定陶称帝,定都长安。这其中,不过短短五年时间。其实有个很容易理解这段时间长短的事实——秦始皇...

西汉时期有过哪些著名事件?它们分别是什么?
西汉,又被称为前汉,它与东汉,统称为后汉,合称汉朝。他开始于公元前202年,是由汉高祖——刘邦所建立。汉高祖刘邦大家对于的他的印象,大多来源于与楚霸王——项羽争夺江山,升级过后,他最终成功建立了西汉王朝。由此,西汉这个王朝开启了它传奇的一生。汉高祖到汉文帝著名的“文景之治”的时期,国家...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大的战争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几次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战争大概有:1、长平之战:战国时期,秦赵两国的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2年-前260年,最后秦国获胜。此战秦将白起坑杀赵国降卒45万,只留下年纪尚小的240名士兵放回赵国。2、巨鹿之战:发生在秦朝末年的巨鹿,起义军中的楚国项羽【五万士兵】同秦国的王离、章邯【共四十万】...

谁能简述一下汉朝的历史?
洛阳在长安的东面,因此,历史上称刘秀建立的王朝为东汉,以别于刘邦建立的西汉,刘秀便是汉光武帝。汉光武帝成功地推行了一些社会改革,复兴汉朝,历史上称这段时间为“光武中兴”。东汉在科学上取得了夺目的成绩。蔡伦改进了造纸技术,减低了造纸成本。在天文学上,著名的科学家张衡论证了天地都是圆的...

历史上有哪些一战定乾坤的战争?
淝水之战, 朝鲜战争,颠覆世界 历史 运行 有牧野之战、长平之战、巨鹿之战、垓下之战、昆阳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淝水之战。 历史 上有名的一战定乾坤的战争有:淝水之战,长平之战,野狐领之战,赤壁之战,鄱阳湖之战。 秦始皇统一六国 楚汉成皋之战。 楚汉成皋(位于河南省荥阳市境内)之战是项羽刘邦之间具...

刘邦项羽的故事
因刚愎自用和性情残暴而失去谋臣和百姓的支持,项羽最终在“楚汉之争”中败下阵来,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南)被汉高祖军队围得水泄不通。夜间军营四面皆楚歌,项羽大惊,见大势已去,率众杀出重围,逃至乌江边,因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有船不渡,自刎身亡。 刘邦和项羽的故事——乌江自刎 西楚霸王项羽欲东渡乌...

来自汉朝经典历史故事5则
成语“胯下之辱”现在常指胸有大志,能暂时忍受屈的人。一饭千金 帮助汉高祖打下天下的大将韩信,在未得志时,境况很是困苦。那时侯,他时常到城下钓鱼,希望碰着好运气,以便解决生计。但是,这究竟不是可靠的办法,因此,时常要饿着肚子。幸而在他时常钓鱼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丝棉絮或旧衣布的...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这个朝代持续了多少年?
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在推翻秦朝后被封为汉王。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获胜后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公元8年,王莽废西汉末帝,定都常安,史称新朝,西汉灭亡。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统一天下后息兵养民,史称“光武中兴”;汉和帝继位后大破北匈奴、收复西域,开创“永元...

桃山区19365471940: 求至少5个以上的楚汉相争时的历史故事,要求情节完整要有故事标题,?
曹终复方: 1、项庄舞剑(鸿门宴)公元前208年,项羽率40万大军开往咸阳,被刘邦的守军挡... 十面埋伏 【成语故事】楚汉相争时期,汉王刘邦重用淮阴人韩信,先后活捉魏王豹、...

桃山区19365471940: 楚汉相争历史小故事 -
曹终复方: 楚汉相争是指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之间所进行的一场长达五年之久的争夺天下的战争.项羽和刘邦都是秦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是推翻秦朝残暴统治的主要力量.在推翻秦朝以前,项羽和刘邦曾在彭城兵分两路,并有约定:谁先进入咸阳,...

桃山区19365471940: 楚汉争霸的故事 -
曹终复方: 楚汉之争,又名楚汉战争、楚汉争霸、楚汉相争、楚汉之战等.秦朝灭亡后,项羽佯尊楚怀王为义帝,并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18诸侯王,封刘邦为汉王.楚汉之争,即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前202年)十二月,西楚霸王项羽...

桃山区19365471940: 楚汉相争历史故事快给我一个,长度中等 -
曹终复方:[答案] 巨鹿之战后,项羽乘胜追击,秦军节节败退,军心涣散.章邯见大势已去,率二十万秦军投降了项羽.项羽却在西进途中,在新安城(今河南绳池东)下令将这二十万降卒全部坑杀.这时,另一路起义军汉高祖乘秦军主力被项羽牵制在巨...

桃山区19365471940: 谁能介绍下楚汉之争的故事吗?
曹终复方: 英布逃汉后,见刘邦,刘邦接见时非常无礼,以致英布十分后悔为汉,几欲自杀

桃山区19365471940: 楚汉之争的略写过程 -
曹终复方:[答案] 楚汉之争,又名楚汉战争、楚汉争霸、楚汉相争、楚汉之战等.秦朝灭亡后,项羽佯尊楚怀王为义帝,并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18诸侯王,封刘邦为汉王.楚汉之争,即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前202年)十二月,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

桃山区19365471940: 楚汉争霸时期有哪些著名战役和英雄好汉? -
曹终复方: 战役有:韩信的背水一战,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名将有:韩信,刘邦,项羽,钟离昧,张良,樊哙等等 荥阳之战和背水一战,出关中的暗度陈仓

桃山区19365471940: 谁讲解下楚汉之争的历史故事吗?
曹终复方: 但项羽采取错误政策,不仅不予召抚,反而怒田荣反,迁怒齐人,大肆屠杀,所过残灭,于是齐人纷纷复叛,项羽奔走于齐地,但远不能扑灭齐地战火

桃山区19365471940: 楚汉相争的故事~~~~~ -
曹终复方: 项羽于巨鹿之战一举歼灭秦军主力40余万,自恃功劳最大,并取得了诸侯上将军地位,统率诸侯之兵,实力雄厚.与此同时,楚地另一路刘邦所率义军得以乘隙率先进入咸阳,按照楚怀王““先入定关中者王之”之约,刘邦欲称王于关中.项羽亦率诸侯军40余万直奔关中.项羽自认功高,自恃强大,遂自行分封天下,并拒绝把先入关的刘邦封为关中王,将其改封到汉中(郡治南郑,今陕西汉中)为王,最后引发战争.

桃山区19365471940: 楚汉之争历史常识1.楚汉之争的历史常识,如:楚汉之争共进行了多少年?2.楚汉之争相关成语.如:鸿门宴,暗渡陈仓3.楚汉之争相关诗句.如:(大风歌)4.... -
曹终复方:[答案] 楚汉之争是项羽、刘邦为争夺政权进行的.战争时间约为公元前206年到八月前202年十二月.历时3年多,战地辽阔,规模巨大,名将韩信在战争中显示了其卓越的统帅才能.韬略之丰富,用兵之灵活,在中国战争史上写下的光辉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