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芝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出自金刚经直译是:应当象这样去安住,去降伏自己的心。

《金刚经》上须菩提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译文:这段经文的意思就是:请问世尊,大菩提心,未曾发起,应令发起。要真正发菩提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已经发起以后,应当怎样使我们能常时安住于菩提心?

佛说:“应当象这样去安住,去降伏自己的心。”

所谓降者,就是禁止的意思,使心不走作就是降伏其心。所说发菩提心,这个心是人人本具、个个不无的,一大藏教人只说此心。

世尊夜睹明星,豁然大悟,成等正觉时,叹曰:

“奇哉!一切众生皆俱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可见人人本来是佛、都有德相,而我们现在还是众生者,只是有妄想执着罢了,所以《金刚经》叫我们要如是降伏其心。

佛所说法,只要人识得此心。

《楞严经》说:“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达摩西来,只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当下了然无事。

法海禅师参六祖,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谕。”祖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

智通禅师看《楞伽经》约千余遍,不会三身四智,礼六祖求解其义,祖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马祖曰:“即心即佛。”

三世诸佛,历代祖师,都说此心;我们修行,也修此心;众生造业,也由此心。此心不明,所以要修要造,造佛造众生,一切唯心造,四圣六凡十法界,不出一心。

四圣是佛、菩萨、缘觉、声闻,六凡是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这十法界中,佛以下九界都叫众生,四圣不受轮回,六凡流转生死,无论是佛是众生,皆心所造。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哪里来个十法界呢!

十法界皆从一念生:一乘任运,万德庄严,是诸佛法界;圆修六度,总摄万行,是菩萨法界;见局因缘,证偏空理,是缘觉法界;功成四谛,归小涅槃,是声闻法界;广修戒善,作有漏因,是天道法界;爱染不息,杂诸善缘,是人道法界;纯执胜心,常怀嗔斗,是修罗法界;爱见为根,悭贪为业,是畜生法界;欲贪不息,痴想横生,是饿鬼法界;五逆十恶,谤法破戒,是地狱法界。

既然十法界不离一心,则一切修法都是修心。参禅、念佛、诵经、礼拜,早晚殿堂,一切细行都是修心。

此心放不下,打无明,好吃懒做等等,就向下堕;除习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向上升。

自性本来是佛,不要妄求,只把贪嗔痴习气除掉,自见本性清净、随缘自在,犹如麦子一样,把它磨成粉之后就千变万化,可以做酱、做面、做包、做饺、做麻花、做油条,种种式式由你造作。

若知是麦,就不被包、饺、油条等现象所转,饽饽、馒头,二名一实,不要到北方认不得馒头,到南方认不得饽饽。

说来说去,还是把习气扫清,就能降伏其心。行住坐卧,动静闲忙,不生心动念,就是降伏其心。认得心是麦面,一切处无非面麦,就离道不远了。

扩展资料

这句话是佛陀回答须菩提长老的“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佛陀讲到此处时,明显地放慢了语速:“对于那此已经发心修行、誓愿成佛的善男子、善女人们——”

佛陀停顿了一下后说,“应这样住,应这样降伏其心。”说完佛陀就打坐入定了,之后留有一个长长的空白,这个在经文中没有反映出来,但是我们要理解出来。须菩提及千二百五十人还跪在那里想:应该这样降伏其心,这样是哪样呢?弟子们在那里琢磨着。但佛陀已经把眼闭上了,不再理会他们。

可怜的须菩提,他老人家仍然跪在那里静候着下文呢——但已没有了下文。这就是佛陀的教导:不说而说,不教而教。这就是第一空义,就是不可说,不可说。为了帮助大家理解,跟大家说另一则故事。——————我是分隔线——————“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这就是我们现代人问的问题,发愿成佛之后如何“住”?意思是说该如何立世?如何生活?如何修行?肯定不能像凡人那样散乱、堕落、颠倒、被五毒侵害着去生活。其实所有的佛学、佛法,都是一个目的:如何降伏其心。 

中国禅宗的第二祖师慧可大师(原名神光),去拜见禅宗初祖达摩时,问的就是这个问题:如何降伏其心。达摩问他:“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神光说:“惟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我想学法,请大师赐予教导。)

达摩说:“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进,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神光听后抽出戒刀,把自己的左手臂砍断,供养达摩祖师。达摩知道他是个法器,问他想求什么法。

神光说:“吾心未宁,乞师与安。”(我妄想烦恼颠倒不断,请师父把我这颗心安顿一下。)达摩说:“将心来,与汝安。”(把你的心拿来,我替你安顿它。)良久,神光曰:“觅心了,不可得。”(神光在那里愣了半天后对他的师父沮丧地说:找心了,但没找着。)

达摩曰:“我与汝安心竟。”(就在你找心的同时,我已经将你的心安好了。)这句话一说完,神光当下开悟,立地成佛。达摩给他起了一个新的名字叫慧可。这就是禅宗二祖慧可大师悟道的公案。

佛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这就是佛陀的回答。佛陀已超越言语,无法可说了,整部《金刚经》到此就讲完了。须菩提坐在那里还是不明白。等了许久见佛陀没了下文,只好巧妙地催促佛陀说:“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这句话的表面意思是:是的,世尊,我很愿意听。深一层的意思是:您不是让我们谛听吗?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您怎么没下文了呢?佛陀以为告诉大家“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大家就已经明白了,结果发现大家仍然不明白,他仍需继续说点什么才行。

“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这是第一义,“如是”就是如其所是,如其所是“降伏其心”就够了,但是须菩提没有理解,大家都没有理解,渴求佛陀给予进一步解说。从此下面解释的经文就进入了第二义。

第一义超越言语,心领神会,是乘性而谈(自佛性中流显而来的终极妙义,亦是《道德经》中所言的“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大辩无言”)。第二义是在言语中寻章摘句。修行应该追求的是第一义,而第二义是在常人的语言、逻辑、思维这个层面上讨论佛法。

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悟性,就要超越第二义的层面,上升到心传与神传层面,就是言语道断这个层面。佛法超越言语,不可说,因为不管怎么解释都是挂一漏万,以偏概全,这也就是“无上甚深微妙法”,是微妙中的微妙,超越了常人的后天的思维、经验和言谈,是不可思议之法。

如果你把佛法纳入到后天的经验当中,这样就等于削足适履,成为被你改造了的佛法,成为适合你的佛法。因为你把佛法左砍砍,右砍砍,纳入到你的思和议之中。思,是思维;议,是议论、谈论。这样,佛法就成为了你家的佛法。

所以佛法一定要超越每个人的思和议,超越我们的言语和经验,这样,我们才能对佛法有心领和神会,才能进入到心传和神传之中。 

佛陀闭目静坐了一会儿后,发现大众并没有明白他的教导——无声的教导,须菩提仍然跪在那里等待下文,佛陀只好无奈地迎合着他的请求,开始了下文中的系列教导——无非是用更多的语言对“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进行无需解释的解释而已。

其实真正的金刚经在“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这里已经结束了,整部《金刚经》接下去也就是这个无需解释的解释,是画蛇添足的足罢了!




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是什么意思?重点还有如是的意思
“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的意思是:应当这样使心安住,应当这样降服错误的观点。“如是”就是这样的意思。这两个问题是须菩提一上来就提出的两个问题。佛祖在接下来的几品中就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应如是住的答案是“应无所住而生心”,也就是对任何法都不要有执著心,然后再产生心念。如是降...

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是什么意思?重点还有如是的意思
“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出自后秦时期鸠摩罗什所翻译的《金刚经》,直译是:应当象这样去安住,去降伏自己的心。如是,意为如此,这样。 事物的本来面目。“实事求是”一词,就是说要如是(如实、客观)的做事。关于“如是”,佛家认为是用来表述真如佛性(真如实相)的用语。根据佛光山星云大师监...

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出自金刚经直译是:应当象这样去安住,去降伏自己的心。 《金刚经》上须菩提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译文:这段经文的意思就是:请问世尊,大菩提心,未曾发起,应令发起。要真正发菩提心不是...

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意思是应该以正确的方式去安住心念,以正确的方式去降服自己的内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是一种禅修的指导,在佛教禅修中,安住心念是一种重要的修行方法,可以帮助人们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专注。而降伏其心则是另一种修行方法,即通过观察自己的内心,消除内心的妄想和执着,达到解脱和自在的...

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1. “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出自《金刚经》,是佛陀对如何安住心性、如何平息内心妄想的指示。2. 在《金刚经》中,须菩提问佛陀如何让心保持在清净的状态,以及如何降伏内心的烦恼。佛陀回答说,应该如其所是地安住和降伏心。3. 佛陀的回答意味着,我们应该认识到心的真实面貌,不被外界的表象所...

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是出自哪里?
"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这句话出自《金刚经》,是佛陀对如何安住心性、如何平息内心杂念的教导。在《金刚经》中,须菩提问佛陀如何让心保持在清净、平和的状态,以及如何制服心中的烦恼。佛陀回答说,应该这样安住,这样降伏心念。这句话的含义是,我们应该让心住在真实、清净的本性之中,不被外界的...

“应如是住,降伏其心”是什么意思?
而后,佛告须菩提:“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如我解佛所说义,提问的一刹那,等待回答时,那个心就已经住了。佛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生清净心,即心即佛。”那时,你的心中是什么?现在,大盘在五千点上下震荡,有人离场,有人入场,相互问候,人心不稳。这也正是交易的实质:观点不...

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我们都能如世尊所示,持诵金刚经,以此作为心灵的指南和生活中的智慧。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记住"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就是找到生活的禅意,将每一刻都转化为修行的舞台,让心在每一道光线下找到安宁。因此,让我们跟随佛陀的教诲,把每一个寻常的日子,都变成修行的奇迹。

佛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云何降伏其心?
也就是发无上正等正觉心,当可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原文: 须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诸菩萨摩柯萨应如是降服其心是什么意思?
在上一段经文,释迦牟尼佛告诉须菩提,说是「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须菩提说:「唯然。世尊。愿乐欲闻。」现在佛,又详细对须菩提说,「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诸菩萨」,这个「诸」字可以当「多」字讲,许许多多的菩萨。也可以当「一切」菩萨讲,也可以当就是...

朝阳县13699934232: 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
豆卢池曲克: “依文讲经,三世佛冤”. 意谓当时除了声音语言用文字记载,还有肢体语言表情语言是没有文字记载的.

朝阳县13699934232: 佛经中的“如是”是什么意思啊 -
豆卢池曲克: 佛经中的“如是”是印可、许可之辞,意为如此, 原来如此,出自《佛光大辞典》.关于“如是”,佛家认为是用来表述真如佛性(真如实相)的用语. “应作如是观”、“众生如是”、“我闻如是”中的【如是】为表示诸法实相之语. 【如...

朝阳县13699934232: 诸菩萨摩柯萨应如是降服其心是什么意思? -
豆卢池曲克: 在上一段经文,释迦牟尼佛告诉须菩提,说是「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须菩提说:「唯然.世尊.愿乐欲闻.」现在佛,又详细对须菩提说,「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诸菩萨」,这个「诸」字可以当「多」字讲,许许多多的菩萨.也可以当「一切」菩萨讲,也可以当就是「一个」菩萨.「诸菩萨」:这个「诸」,怎么说可以当一个菩萨呢?是哪一个菩萨?就是要降伏其心那个菩萨.那么说这个「多」字,这个「诸」字当「一切」讲也可以,当「多」字讲也可以.那么怎么又可以当「一个」讲呢?你要明白,多就是一,一就是多.

朝阳县13699934232: 求教:"云何应住?"怎么理解?此句出于金刚经.我知道应该是“应当如何安住?”的意思.可是我不知道每个字是怎么解释的.我主要是说从语法上. -
豆卢池曲克:[答案] 版本翻译的问题.你看的是(菩提流支)译本. 下面是(鸠摩罗什)译本.原文是:应云何住? 《金刚经》(节选)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

朝阳县13699934232: 应如是降服其心该怎么解? -
豆卢池曲克: 就是这样降服自己的念头.念之既无.

朝阳县13699934232: 佛经里有句话忘记是怎么说的了 -
豆卢池曲克: 金刚经中,须菩提问如来:云何所住,云何降服其心? 如来答曰:应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 其实,佛经中有很多表达这层意思的章句.善人不必拘泥于文字,道不可言,可言皆不是道.经文本不自有,皆因与人方便.不必执着于某句佛语.

朝阳县13699934232: 金刚经说的是什么内容? -
豆卢池曲克: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来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因其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在般若系大乘经中可视为一个略本;本经说“无相”而不说“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风. 本经六种译本中,通常流通的是鸠摩罗什的初译.如印顺法师所说,...

朝阳县13699934232: 这是什么意思?帮忙解释一下 -
豆卢池曲克: 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我用力地擦拭. 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 我领悟不透,是什么意思? 我想这是从神秀和慧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的.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

朝阳县13699934232: 云何降伏我心? -
豆卢池曲克: 原文是:云何降伏其心,不过其心与我心一样. 意思:我要用什么方法降服我的心?推荐书籍《坛经》《全真七子传记》 我不跟你说古文,我用大白话来给你讲解 方法:举个例子,你喜欢一个女生,但是被她拒绝了.你很伤心.后来你不断的...

朝阳县13699934232: 请问?明镜亦非台.怎样解释? -
豆卢池曲克: 原文应该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释义如下: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我用力地擦拭. 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 我领悟不透,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