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律中,确立各个音的依据是什么?

作者&投稿:容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音律中的五音十二律是指哪五音,哪十二律?~

中国例用五声音阶,宫(do)商(re)角(mi)徵(sol)羽(la) ================================ 把一个八度用三分损益法细分为十二个半音。 (括号内为对应西方音名)黄钟(C)、大吕(C#)、太簇(D)、夹钟(D#)、姑洗(E)、仲吕(F)、蕤宾(F#)、林钟(G)、夷则(G#)、南吕(A)、无射(A#)、应钟(B)。 按三分损益法,首先确定“黄钟”,然后三分损得“林钟”、三分益得“太簇”……,这个顺序的话应为:黄钟、林钟、太簇、南吕、姑洗、应钟、蕤宾、大吕、夷则、夹钟、无射、仲吕。 ================================ 可以由三分损益得到五音。定“宫”(即十二律之基准“黄钟”、C),三分损为“徵”(林钟、G),再三分益为“商”(太簇、D),再三分损为“羽”(南吕、A),再三分益为“角”(姑洗、E)。 还原顺序:宫(C)商(D)角(E)徵(G)羽(A),换言之即do re mi sol la。

我们可以把声音归纳为三大类:语音、乐音、物音。如果没有声音,不仅人类无法生存,就是一切生物也不可能生存。



人类的文化是人们共同创造的,所以每一个人都可以共享文化成果。音乐文化也不例外,她是人类的共同语言。



“音律”这个名词的解释应该是:用数学的方法计算物理振动的音响学;用数学的方法计算物体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中,音的频率相互关系;音乐中各旋律音阶中的标准高度的相互关系。



人类在没有语言沟通以前,人们为了在群体共同捕获一个大的野生动物的时候,用自己的呼叫声或吹响号角表明自己的地理位置,其音高有相对的高度,这就是最古老的音律。



人类在远古的夏商时期,通过各种自娱活动,用直觉判断的方法,创造出了不少乐器,如牛角号、牛骨笛(只有二、三个音)、芦苇管笛等等。人们在乐器演奏中创造了音律,这些音律虽然不是计算得来,但是其可听程度是用人耳的直觉判断,产生了“1”、“3”、“5”、“6”等有相对音高的音律。由于当时的历史原因和人们对音乐的认识有限,其音律没有固定下来。



那么什么时期才开始初步明确音律呢?可以说是在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那时芦苇箫管(称为龠)已经出现而且流行,人用口可以同时吹奏长短不同的二支、三支甚至更多的管数。芦苇管笛同时发声时,发现了哪些相对音高好听、哪些不好听的芦苇箫管。于是,把好听的、协和的芦苇萧管(长短不一样、音高不一样)保留起来,便利以后仿制。从这时开始,人们就发现箫管越长,发出的声音就越低;箫管的长度短则发出的声音高。按现今的音律验证方法可知,古人保留使用协和的芦苇箫管的音程是:以某一根管长为标准音的八度、纯四度、纯五度音程;次之以纯四度管长为标准而制作的八度、纯四度、纯五度的协和箫管;再以纯五度管长为标准而制作的八度、纯四度、纯五度的协和箫管……在中国出土的殷墟(约在公元前1401年至公元前1122年)甲骨文中就有“和”的记载。“和”即是(十三苗至十七苗)小笙的前身。可见笙的历史距今至少有3千年以上。既然有“和”这种器乐,就必然有音律。从古到今笙的音律调制是用传统的四度、五度、八度和声音来调音准。可见在这时期,我国古老的四、五、八度相生音律产生了。这种四、五、八度调音方法在现今器乐调音中仍有实际应用意义。



请看四、五、八度循环、旋宫调音方法图:



音律的产生离不开声音,声音的产生则来自于振动。当我们用发音体(如一根弦或一根竹管)通过外力使其振动,最早发出的音波是基频声音,这个基频最容易使人听到,然后按其各部分振动产生许多泛音共同存在。由于第三泛音以后的泛音很弱,人耳不容易分辨。请看泛音关系图:



当乐器发出一个1(Do)音时,实际上已存在“有规律的泛音列”(在每个物音的泛音系列中,都存在波腹和波节,波节不发声音,波腹才会发出声音)。



我国的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的确立年代大概在商朝(约前16世纪)。经过人类不断在艺术实践中积累经验,囿于“龠”的前身就是芦苇管箫而发展起来的,乐师们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凭人耳的听觉,确立某一根管为基准,运用四、五、八度相生律调制出长短不一的、带有协和音高的芦苇管箫,从而产生了“1”、“2”、“3”、“5”、“6”,这些五声音阶并且固定下来使用。这时,乐师们发现了芦苇管箫的长短与音律的比率为9、8、7、6、5。即:9的长度为宫音,商音则是宫音的九分之八(9:8),角音为(9:7),徵音为(9:6),羽音为(9:5)。从这些份数的关系比率,古人做出证实五声音阶中各音的计算方法,即是历史书上记载的中国最早的音律计算方法。



古代这种五声音阶确立后,由某个主音连结许多高低不同的、有相互相生律产生的音,便产生了调。当时的音乐有三种主要调式:清调(羽调式)、平调(宫调式)、侧调(商调式)。



约公元前770年,有《周礼春官》记载:大司乐“吹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以致鬼神……”又有《礼记•礼运》记载:“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也”。



综上可知,“五声”是古代一切音乐的主体,“六律”是由“五声”发展而成。即:宫、商、角、徵、羽、变宫“7”。在“六律”的基础上,古人把它再发展为“七律”。发展的方法仍用“五度相生律”。在春秋战国末期,古代乐师充分利用“四、五、八度旋宫相生律”的方法,开展了律制大改革。产生并使用了“十二律”;其命名是:黄钟“1”、大吕“#1”、太簇“2”、夹钟“#2”、姑洗“3”、仲吕“4”、蕤宾“#4”、林钟“5”夷则“#5”、南吕“6”、无射“#6”、应钟“7”)。同时产生并使用了“24律”、“纯律”,产生了“三百多律”等等。



当时,还未有“简谱”和“线谱”的发明,所以定“音名”时,由宫廷乐师来定。尽管那时十二律已经出现,由于大多数乐器不能演奏十二平均律,而且音律的律制也太多,作曲乐师也没有完善的作曲法,所以十二平均音律没有在民间广泛流传。



音乐律制,经过2千多年来无数乐师的实践后,证实应用“五度相生律”、“纯律”、“十二平均律”这3种音律比较完善,而且在民间也流行。



“五度相生律”在民间弓弦器乐演奏上,人的听觉上感觉协调自然;“纯律”具有和弦音的结合,音响纯正而协调的特点,因此在和声效果突出的多声部音乐中使用较多;“十二平均律除八度音之外,各级音之间都不够纯正,但它是键盘乐器惟一最佳选择的音律。



目前,我国民族乐团乐器使用440Hz左右的振动频率作为a音。其可行性是绝大部分的各种民间乐器制造者,因此均应用440Hz的振动频率作为a音标准。近50多年来的大型民族乐团演奏实践证明,十二平均律的应用演奏大型现代音乐作品是合适的。



在民间器乐小组奏中,如广东音乐“五架头”的演奏,使用广东音乐传统的、特殊音律来演奏,在我国北方民间的“吹歌”,江南苏州、杭州一带有特色的音乐“江南丝竹”,均属民间器乐小组演奏,使用当地传统的特殊音律。也就是说,“在演奏不同历史时期的民间器乐小组奏中,使用带有地方传统特殊性的特殊音律”。但在应用民间弹拨乐与弦乐演奏现今的外国器乐曲的齐奏、重奏时,使用纯律演奏比较合适。



由此可见,音律,就是规定音乐各级音阶之间的标准高度。由于人对各级音阶的记忆力不强,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各级音阶的高度。但我们可以通过对音律的认识,加强人对音程标准高度的概念,从而在演奏和演唱中把音阶的标准高度反映出来。



音律的宽度在理论上是无限的,但在人耳能接受的乐音范围却是有限的。从事音乐专业的音乐工作者,对乐音的分辨率大约是15Hz——18KHz;我国民间器乐演奏的应用中,乐器发出的基频振动一般是25Hz——8000Hz。在民族乐团的器乐演奏中,声音的强度也是有限制的,一般在30db——120db范围内比较合适。



在音乐的音律中,一般把乐器发出15Hz——220Hz左右范围的音频理解为低频,392Hz——2000Hz左右范围的称为中频,4000Hz以上称为高频。每位民族乐团的专业演奏员,在演奏中,除了能听到自己乐器所发出的声音外,同时要求其本人也能听到别人演奏的声音,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音量。另外,在演奏中,音律的标准高度是通过人的心理主观想象和记忆来实现的。



人耳在同等声压下(声音的强度),会对中频感到声音强,而对高频声音和低频声音则感觉到弱。所以,在民族乐团现场音乐会的演奏中,要不断调整高、低音乐器的演奏力度,防止声音的掩蔽效应,以适合听众在欣赏器乐演奏中的乐曲完整体现。



音律的应用是民族乐团必须遵守的规则。纵观几千年来音律的产生和发展,它是从古到今众多的乐师们不断追求音乐的完善、做出总结性的律制。

我们可以计算出不同律制中各音的振动频率。现将小字一组中各基本音级的振动频率列表如下:
律 制 c1 d1 e1 f1 g1 a1 b1
五度相生律 260.74 293.33 330.00 347.65 391.11 440.00 495.00
纯   律 264.00 297.00 330.00 352.00 396.00 440.00 495.00
十二平均律 261.63 293.66 329.63 349.23 392.00 440.00 493.88

这三种律制都是现在普遍使用的律制。但由于其音高并不完全相同,所以也就各有其不同的特点:五度相生律由于是按照乐音分音列中最简单而又能产生新音的音高关系——一次只产生一个音而得到所有的音,所以在音的先后结合上显得自然协调,适用于单音音乐;纯律由于是按照乐音分音列中四、五、六三个分音之间的音高关系一次产生两个音而得到所有的音,所以在音的同时结合上使人感到纯正和谐,适用于多音音乐。在本书以后的内容里,对于音程、和弦和音色等方面的内容我们以纯律为基础,而对调式等内容则以五度相生律为基础就是由于这两个原因。十二平均律因为它所有的音与音之间的音高关系都完全相同,所以适用于转调较多的音乐。而且由于它在很多乐器的制造和演奏上都比较方便,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传统乐理是以十二平均律为基础撰写的,所以十二平均律在近年来以压倒一切的优势占领了音乐理论界。包括一些本来不是以十二平均律为律制的音乐也有被十二平均律改造的趋势,以至于有的音乐人只知道有十二平均律而不知道其它律制,对以其它律制表演的音乐一概斥之为“音不准”,这也是不太合适的。
乐音的音高问题是比较复杂的学术问题之一,由一个专门的学科——即《律学》——来研究。但目前律学研究的绝大部分内容只是理论音高。在具体的音乐实践中,即使是音高固定的乐器如钢琴,由于人耳听觉的原因也不可能做到和理论音高完全一致。只能是尽量接近而已。而由演奏者控制音高的乐器则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和理论高度有较大的差异。客观的影响如演奏者所处音乐环境对演奏者的熏陶而形成的音高观念,主观的如大部分演奏者在演奏梢长一点的音时就有意让音忽高忽低——如弦乐器的揉弦。这些原因都使得演奏出的音高不标准或音高不固定。理论音高和实际音高的不同,也应是律学研究的内容之一。

这是我写的教材中的一部分内容,不知道能否解决你的问题。不明白可追问。

你问题中的“五度相生律是根据泛音列中的第二和第三分音”说法,以及那位编或著书人中的“ 纯律由于是按照乐音分音列中四、五、六三个分音之间的音高关系一次产生两个音而得到所有的音”的说法,是最容易让人一头雾水的,其实直接理解成五度生律即二分之三倍更好些。纯律生音要是按照大三和弦和小三和弦的角度解释其实更好理解,尽管或许有违背音乐发展进程倒推之嫌。


音律不可捉摸,古人是怎样将之记录下来的?
音律是确定各音高的方法和相互的关系,是在长期的音乐实践发展中形成的。,音高从物理学来解释就是指声音的频率,音律就是各个音的频率。那么,古人如何将音律记录下来的呢?为了有统一的度量,古代现任建立了一种标准,统一公认的方式,来让音调与旋律固定下来。我国古代用的是“宫商角徵羽”...

什么是音律?
音律的具体内容 在音律中,每一个音都有其特定的频率和音高。这些音被组织成一个体系,形成音乐的基本音调。在西方音乐中,通常使用十二平均律制度,将八度内的音分为十二个半音。这些半音按照特定的间隔关系排列,构成了音乐的和谐体系。此外,音律还包括了音程和和弦的研究。音程是指两个音之间的间隔...

“律”是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中衡量音高的标准,下列属于“阳六律”的是
“律”是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中衡量音高的标准,下列属于“阳六律”的是:黄钟、太簇、姑冼、蕤宾、夷则、无射。十二律:古代汉族乐律学名词,是古代的定音方法。即从黄钟律标准音起,按照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等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国语·周语下》伶州鸠论乐称“律吕不易”。《...

音律中的五音十二律是指哪五音,哪十二律?
依次是林钟、太簇、南吕、姑洗、应钟、蕤宾、大吕、夷则、夹钟、无射和仲吕。五音可以通过十二律中的音高还原出来。以宫音(黄钟、C)为基准,通过三分损益可以得到其他四个音:1. 宫(C)2. 商(D)3. 角(E)4. 徵(G)5. 羽(A)这个顺序即为西方音阶中的do re mi sol la。

如何确定音律?
我们把基本音级中各音分别在三种律制下和c的关系以音分为单位列表如下:律制cdefgabc1 三分损益律02044084987029001200 十二平均律020040050070090011001200 纯律020438649870288410881200 这三种律制都是现在普遍使用的律制。但由于其音高并不完全相同,所以也就各有其不同的特点:三分损益律由于是按照乐音分音列...

律”是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中衡量音高的标准,下列属于“阳六律”的是?a...
1、阳六律的特性 阳六律是古代音乐中的一种理论,是古代音律中的阳律六个音阶,具有清、明、硬、净的特性。2、阳六律的用处 阳六律在古代音乐理论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被用来定调,还被用来定时间,以调物候的变化。在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天地运行规律,发现不同的时节对应着不同的音律。阳六律...

我国古代的音律是?
这七音与今天的1(do)、2(re)、3(mi)、4(fa)、5(sol)、6(la)、7(ti)七个音阶相对应,其顺序为宫(1)、商(2)、角(3)、变徵(4)、徵(5)、羽(6)、变宫(7)。这七个音都是相对音高,相邻两音的距离是固定不变的。二、十二律:十二律是古代音律中的十二个绝对音高,是通过三分损益...

音律的概念
在西方,音律的发展也经历了多个阶段。古希腊学者塔壬同的亚理斯托森努斯是最早提出"纯律"概念的学者,其后的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也逐渐被广泛采用。二、音律的形式特征 1、音阶 古希腊的音阶是采用四音音阶,以四度为单位,每四个音级组成一个四音音阶,每个四音音阶中包含四个音级,每个音级都...

十二平均律是什么调十二平均律是什么
1、十二平均律(Temperament) 是现代音乐比较普遍使用的一种音律,是将一个八度音均分为十二个半音,半音的音程都是相等的。2、 这一律制的理论最早由中国明代大音乐家朱载育确立。3、 汉字“律”,除了律管的意思外,在音律学中还有以下几种含义:音高规律、半音、以某种数理方法调音得出的...

中国古代律学音与律
二十四史中的律历志详细记录了律学的相关内容,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音乐律性的深入理解。从考古发掘的石磬等文物来看,夏、商时期的人们已经具备了对绝对音高的认知,这为五声音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据推测,殷商时期,五声——宫、商、角、徵、羽已经形成,构成了最初的五声音阶。到了西周时期,律学...

封丘县18268744565: 什么是音律? -
危嘉天蟾: 乐音体系中各音的绝对准确高度及其相互关系叫做音律. 音律是在长期的音乐实践发展中形成的,其中主要的、为大家所熟知的有"纯律"、"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三种. 目前被世界各国所广泛采用的是"十二平均律". 将八度分...

封丘县18268744565: 音律的是什么,音律的作用又是什么? -
危嘉天蟾: 音律是确定每个音的音高的一套方法和规则.这里所说的“音高”就是指音的“频率”.音律的作用当然就是确定各音的音高(即频率).不用专业术语不可能讲清音律的本质.首先你要明白什么叫专业术语.专业术语是个很广义的概念,现实...

封丘县18268744565: 乐理中什么叫定律?急!!!! -
危嘉天蟾: 确定乐音体系中各音的高度的方法叫定律. 乐音体系中各音的绝对准确高度及其相互关系叫做音律.音乐是在长期的音乐实践发展中形成的,并成为确定调式音高的基础.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曾采用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来确定乐音体系中各音的...

封丘县18268744565: 如何通音律? -
危嘉天蟾: 音律是指音高的决定方式.现代乐器的音律主要有三种:(1) 纯律:纯律中任何两个音的频率都成整数比,这种音律源于号角,因为它可以吹出大调音阶中的三和弦(简谱中的1 3 5),它们的频率之比为4:5:6.大调音阶中的其它三和弦也可...

封丘县18268744565: 什么是音律? 谢谢了
危嘉天蟾: 1:音律的定义 我们把乐音体系中各音的绝对准确高度及其相互关系称为音律. CDEFGAB对应着1234567,那么如果你唱C调,就是以1为do,如果你唱D调就是以2为do.所有的音会依次的升调或降调,但是八度之内依旧保持全全半全全全半的规律.

封丘县18268744565: 音律是什么? -
危嘉天蟾: 音律1.指音乐的律吕、宫调等.《庄子·徐无鬼》:“鼓宫宫动,鼓角角动,音律同矣.”《汉书·武帝纪赞》:“协音律,作诗乐.” 2.泛指乐曲,音乐. 宋 苏轼 《朱寿昌梁武忏赞偈》叙:“一切众生,有不能了.乃以韵语,谐诸音律....

封丘县18268744565: 1234567的乐符怎么来 -
危嘉天蟾: 一、音的高低、长短和标记节拍 用来记载音符的五条平行横线叫做五线谱.五线谱的五条线和由五条线所形成的间,都自下而上计算的. 在每行五线谱的开头都有一个符号__叫“高音谱号”,是最常用的.当然还有“低音谱号”和“中音谱号...

封丘县18268744565: 根据三种音律所定出的基本音级的音高差别是怎样的 -
危嘉天蟾: 答:根据三种不同音律所定出的基本音级的音高关系,又不同于十二平均律和五度相生律中的基本音级的音高关系.它的EF,BC之间的半音比其它两中律制定的半音要大.全音的情况有两种:CD,FG,GA,为大全音,和五度相生律中的全音相等,比十二平均律中的全音要大.DE,GA,为小全音,比其它两中律制的全音都要小.

封丘县18268744565: 中国古代的五个音律是什么? -
危嘉天蟾: 五音指宫、商、角、徵、羽.《周礼·春官·典同》中曾记载: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以辨天地、四方、阴阳之声,以为乐器.凡声,高声昆,正声缓,下声肆,陂声散,险声敛,达声赢,微声,回声衍,侈声笮,弇声郁,薄声甄,厚声石...

封丘县18268744565: 音乐的基础理论是什么? -
危嘉天蟾: 音乐基础理论,简称乐理,是从事艺术类专业工作人员的必修课.通过学习乐理知识,使你迈入音乐殿堂的大门.在这里向你展示的是乐理的基本概念,以及必要的感性认识.你要想更深入地学习掌握音乐理论,可订购KOKOSOTO提供的专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