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儒道佛三家有什么联系?

作者&投稿:之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道儒三者的本质是什么,有何联系~

佛道儒三者的本质皆是人类精神上的一种信仰,从认识论讲,佛道儒三者都注重整体的领悟和类比联想,“儒释道”和“儒家佛”“教道教”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并且相互渗透。
佛教主张“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主张“普渡众生”。佛教的这种群众化大众化作风,使得佛教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广为流传,发展传布比较快;道教保留了更多的原始宗教的成分,具有相当的巫术性质,更多的适应了当时底层民众的需要;儒教则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伦理型或道德型宗教的特征。

扩展资料:
早在明初,就有一些僧人善于词翰,与士人交往密切,但只是仅见的例子,不成气候。中期以后,以至明季,由于儒、佛、道三教合流渐成气候,士人与僧、道相交更是不争的事实。
经过一千年的融合,在宋代,道、儒、佛经三位一体了:以道行、儒礼、佛法为灵魂影响着每一位华夏子孙。儒家思想主旨是仁义,舍生取义,以仁孝治国.,讲的是入世;道家思想主是自然和谐,道法自然,以无为治国,讲的是出世;佛家,唯心主义,强调自身修养。讲的是超世。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儒释道

国学所提供的精神资源主要是儒释道三家。三家互补,共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铸就中国人的民族性格。

  首先,儒释道都重视个人的人生修养,重视理想人格的实现,以不同的方式表现了对人的价值的关切。儒家以积极的入世精神,提倡在现实世界中成就最高的道德境界,实现人生的价值。道家则重视人作为个体的存在价值,主张因顺自然,在人与道的合一中发掘人生命价值。佛家则关心人的生老病死,关心愿望与现实之间永远无法消除的反差所带来的痛苦,在克制欲望、追求涅槃境界的过程中体现今生的价值。

  其次,儒释道三家从不同的角度提供精神动力,帮助人们追求人生理想境界,也就是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儒家关心天下兴亡,不计个人得失,知其不可而为之,以直面现实、经世致用为人生最高的追求,并把这种追求归结为“天下为公”的“大同之道”。道家不刻意人为,追求自然、完美,主张通过“体道”回归自然境界,无私无欲,把与自然同体、与自然为一视为人生的最高价值。佛家倡导无私无欲,超脱自在,主张通过行善事引导人们追求“真如”佛性。儒释道三家以各自的方式追求真、善、美,促使中华传统文化形成鲜明的特色。

  再次,儒释道三家都重视人生与道德的关系,强调心性修养的必要性。儒家用“礼”来约束人的行为举止,用“诚意”、“正心”、“慎独”来规范人的内心世界。道家则以虚寂守静来开发人的自然本性,主张排除杂念的干扰,求得心灵的宁静。佛教则要求人们在心中“念”才起之时,就立即遏制住,不让它生起,从而保持内心的清净。由此可见,重视人生道德,关注心性修养,乃是三家成就理想人格的根本之所在。

  通观儒释道三教,一般就个性而论,强者往往尊崇儒,智者往往笃信道,慧者往往推崇佛。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儒释道三者都可以满足不同的精神需求。就一个社会而言,当其蒸蒸日上之时,往往视儒家学说为典范;当其陷入困境之时,往往也会从道家或佛教那里寻求解救问题的智慧。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培育过程中,儒家的仁、礼、忠恕、中庸等思想,形成了中华民族温和谦恭、彬彬有礼、刚毅进取、自强不息、吃苦耐劳、勤俭持家、乐观向上的优良品质,造就了许多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仁人志士。道家的自然无为、雌柔不争、功成名遂而身退等思想,赋予了中华民族潇洒飘逸、高风亮节、绝尘而超俗的风骨,造就了许多清新典雅、仙风道骨的“采菊之士”、“竹林饮者”。佛教“慈悲平等”、“自觉觉他”、“去恶从善”等思想,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培养了中华民族善良、宽容、奉献、无畏的性格内涵。儒道佛三家在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方面,殊途而同归。儒、道、佛三家经过约二千年的互动,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各以其自身的文化特质发挥着各自的优势,相互补充,相互依存,成为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不可缺少的文化资源。


体验新版博客

儒道佛"三教合一"思潮,自明朝中叶起在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就产生了,到清朝康熙朝甚至成为国策.那么"三教合一"并非是一种主观的想法,其中有一个基本的根据是,儒道佛三家有共同点.

人们对这个共同点是这样阐述的:

佛教一般被认为是在中国才从原始佛教发展到了顶峰,而中国佛教的顶峰是以禅宗为代表的,在明朝时禅宗理论发展已经非常成熟了,禅宗的佛学理论核心就是关于"心"的理论.禅宗认为成佛实际就在人的心中一念之间,而不是别的什么.换句话说佛教的“顿悟”就是心的顿悟。所以禅宗认为"心"在实现佛教最高目标涅磐的过程中是最关键的.

中国儒家理论的高峰是理学,理学出现在宋明时期,在明朝以后直到清朝,在中国思想界占统治地位,理学的核心是关于"心"的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人的社会行为正确与否完全决定于"心",如果"心"无杂念,人就无恶行.但人心又是最难掌握的,王阳明最终把理学的认识提炼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一句话,就是这个意思.

中国道教一向认为人的"心"是实现成仙,实现长生不老的关键.道教有一个基本的观点是这样说的:"顺成人逆成仙,全在阴阳颠倒颠".按照道教阴阳五行理论,人五脏之中的心脏属火且属阳,而人的肾脏属水且属阴,并且心脏属火在上而肾脏属水在下.由此道教断定人之所以寿命不长,就是因为在水面上的火燃烧不久,这个火随时就有熄灭的可能,也就是心随时有停止跳动的可能。那么道教给出的办法就是颠倒阴阳,关键是通过内外丹的修炼改变心的属性。使心属水而肾属火,这样人就可以成仙。

当然道教的心比较具有物质的概念,而佛教的心纯粹是思辩的产物.儒家的心学是介于两者之间.总之,而且看法都一样.

归纳以上,所以儒道佛三家可以交集在一起,就是因为三家在对于"心"的认识上有比较一致的看法,三家都认为"心"很重要,所以儒道佛三家的共同点就是关于"心"的观点.

儒道佛三家的不同点就太多了,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三家在本质上的一个区别.

实际上,儒道佛都是属于精神上的东西.特别是对于中国的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这三家对于中国的知识分子在精神生活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儒家的思想本质上是一种"入世"的思想,"学而优则仕",学了儒家要去用的,要进入"红尘世界"去安邦治国,经世济民.

佛教和道教本质上是"出世"思想,是讲究个人清净无为,出离红尘而修身养性.当然佛教和道教在修行的目标上有区别,佛教讲究涅磐而道教讲究成仙.

中国传统观念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进则经世济民,退则独善其身",而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儒家思想是"入世"的思想,是专门讲"进"的,但儒家思想的不足就是没有完全解决人在"退"时的精神问题.借用现代宗教学名词就是没有解决人在精神上的"终极关怀"问题.而佛教和道教解决了这个问题.

所以我认为在关于人生问题上,三家的本质区别在于,儒家是"入世"思想,而佛教和道教是"出世"思想.

儒释道是一家


儒道佛三家都有什么主要经典 代表人物 简述一下
佛家:释迦牟尼、达摩、玄奘、禅宗六祖慧能。经典:所有佛经。有名的如《金刚经》《六祖坛经》等。

儒道佛三家文化的本质与区别
1、儒家,人本主义传统。儒家重“人”,但更主张仁、义、礼、智、信。人格价值、道德价值甚至高于生命,“仁爱”被视为人的生命独特而崇高的意义与价值所在。儒家以实现、追求现实社会中的人为本,积极入世!2、道家,自然主义传统。道家主张尊重万物的自然规律,以自然性质、自然原因来关照解释人生、社...

古人常说“三教九流”,究竟是哪些三教、哪些九流?
古人常说的三教九流中,三教指的是儒道佛三个教派,九流指的是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可以说三教九流就已经泛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了。当时它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而在九游中又分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从字面意义上看就可以表明当时人们已经把九流分为了...

中国历史上对儒释道三家的观点与用途?
回答:这里的三家论道,主要指的是东方的儒家,道家,佛家三家学派,在其学派的哲学思想方面所体现的各自的思想,以及相互的特点。作为东方文明的主要思想组成部分,儒道佛三家的思想对东方文明的发展具有历史的重大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这三家的思想也因各自的观点不同而产生了交锋,这对...

儒道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为何会这么说?
中国传统文化三大家,应该是道家,儒家和法家。道家,主张尊道贵德,追根溯源,明白天地人及大道这四大的相互关系,从而,修大德,开大慧,得大道,在宇宙天地之间,能做一个自由自在,顶天立地的圣人。儒家,强调的是人伦道德,主要是忠孝仁义礼智信这七德,使人人有道德,守秩序,做个文明人。法家,...

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有哪些?
其一,是指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即儒道佛三家各自的核心价值观;其二,是指儒道佛三家共同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核心价值观。一、儒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二、道家:道法自然,逍遥齐物 三、中国佛教:慈悲为怀,普度众生 四、异质文化的相处之道:融合会通,和而不同 ...

儒道佛三家的思想精髓
儒道佛三家的思想精髓:儒:社会之道;道:自然之道;佛:宇宙之道。1、儒家的精髓:以仁、恕、诚、孝为核心价值。着重君子的品德修养,强调仁与礼相辅相成,重视五伦与家族伦理,提倡教化和仁政,轻徭薄赋,力图重建礼乐秩序,移风易俗,保国安民,富于入世理想与人文主义精神。2、道家的精髓:...

社会上所说的三教九流是指什么?
三教指的是儒教、道教、佛教。“九流”是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古代儒道佛三教合流的发展历程
在东汉时,张陵在四川奉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同时吸收某些原始宗教信仰、巫术和神仙方术等创立了道教。在公元前,外来的印度佛教开始传入汉地,佛教为了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向当时占有支配地位的儒家靠拢,并在哲学思想上依附于“老”“庄”和玄学。三国时期,大批印度和西域僧人来华,...

儒道佛三家的思想精髓
三教合流 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本厚重的智慧书,那么道家智慧是最机敏的一页,儒家智慧是最中正的一页,佛家智慧是最超脱的一页。学习了解儒、释、道三家智慧,全面地解读其思想精华,把传统智慧运用于现代生活中,在做人、做事与修养心性方面提供帮助和借鉴。纵贯儒、释、道三家智慧,撷取道家、儒家...

龙文区13145699182: 中国儒道佛三家有什么联系? -
松肢河蚌: 儒道佛"三教合一"思潮,自明朝中叶起在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就产生了,到清朝康熙朝甚至成为国策.那么"三教合一"并非是一种主观的想法,其中有一个基本的根据是,儒道佛三家有共同点. 人们对这个共同点是这样阐述的: 佛教一般被认...

龙文区13145699182: 佛道儒三家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在我国人们常说三家并立,一般都是指佛道儒三家,那么,这三家在历史上和现实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
松肢河蚌:[答案] 儒道佛"三教合一"思潮,自明朝中叶起在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就产生了,到清朝康熙朝甚至成为国策.那么"三教合一"并非是一种主观的想法,其中有一个基本的根据是,儒道佛三家有共同点. 人们对这个共同点是这样阐述的: 佛教...

龙文区13145699182: 请教 儒道佛三者的关系 -
松肢河蚌: 佛家重心理,道家重生理,儒家重做人.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儒者言性,而佛者见性.儒者劳心,佛者安心.儒者贪箸,佛者解脱.儒者有为,佛者无为.儒者分别,佛者平等.儒者治外,佛者治内.

龙文区13145699182: 道教与佛教、儒家的关系.. -
松肢河蚌: 要写论文吗?中国的传统文化,根基是道家文化,从黄帝开始,就留下了道家的修炼文化(《阴符》《黄帝内经》,黄帝白日飞升的传说),到封神演义的故事(其间有一个很重要的细节就是《易经》的来历),再到老子来到世间,给我们留...

龙文区13145699182: 儒教 道教 与佛教的关系是什么呢
松肢河蚌: 文化具有包容性也有多样性,各个文化都会相互影响.但他们都是一个独立的方面,儒教这个也就不好说,因为其实可能就没有儒教这个教,一般人都称儒家学说.而道教与佛教又是两个不一样的教,其发源地就不一样.最多只能说他们是相互独立又是相互影响的.共同点是强调道德修养.比如佛教是教导行善,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邪淫、不饮酒.儒家是教导修身,强调仁,注重培养个人修养和道德水平.道教教人不要贪心,少欲知足等.

龙文区13145699182: 儒家与佛家的关系是怎样的 -
松肢河蚌: 佛、儒二教在许多方面是相通的.儒教的要旨“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佛教的要旨是一致的. 一、佛教引进我国,在佛经汉译时,已经译进去不少儒家的处世思想、伦理观、价值观,例如它们都强调“自己解救自己”、强调“...

龙文区13145699182: 儒、佛、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流派,三者间的关系经历了漫长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 -
松肢河蚌:[答案] (1)第一小问回答儒家在秦代、汉初、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情况.第二小问从三教合一的角度来思考. (2)从“佛法为中国患千余岁”、“ 然则礼义者,胜佛之本也.今一介之士知礼义者,尚能不为之屈,使天下皆知礼义,则胜之矣”分析概括. (3)第一...

龙文区13145699182: 佛道儒三家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
松肢河蚌: 一句话讲完了,“外示儒学,而内用黄老”,您可以去看看南怀瑾的《老子他说》 南老是对这三者融合,且有证量的一代大德.

龙文区13145699182: 可否请您详细谈谈对儒佛道各自的内涵及三家相互关系的看法 -
松肢河蚌: 佛讲明心见性 注重心性的修行 而不重视身体的修行 最高目标度世 道家是身心双休 心性修持的同时注重对身体的炼化 目标自利利他 度人 儒家 中心思想是治国 ...不多谈

龙文区13145699182: 佛家,儒家,道家养生的联系 -
松肢河蚌: 您好,末学对三家之学是如此理解的,简而言之就是 道以修身,儒以治世,佛以治心.佛家主张了脱生死,寂照涅盘,证得无上等觉,所修行其实不侧重在养生上而是无生.养生只是修行中的附加品,不是佛家的主要目的,佛家重在炼心,心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