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涉及贾府五代人?是哪五代?

作者&投稿:习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参照<<红楼梦>>的<<冷子兴演说荣国府>>里贾府五代人的血缘关系,请简要分析一代不如一代的家庭悲剧的现状~

  论贾宝玉的人生悲剧
  [内容摘?ordf;]:曹雪芹的《红楼梦》向世人昭示一个人们感情上难以承受,但却无可改变的哲理:人生和社会永远处于无法摆脱的命运悲剧之中。作者从社会、道德文化、人生三个层面揭示了从社会到个人,从表面到深层的悲剧意蕴。而全书中以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的恋爱不能自由、婚姻不能自主的悲剧为中心,而贾宝玉又是中心中的中心人物,他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而且在社会悲剧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的意义。现在,试从家庭悲剧、感情悲剧及造成这些悲剧的原因二个方面论述贾宝玉的悲剧。
  [关键词]:贾宝玉、悲剧、家庭、泛爱、专爱
  贾宝玉是个非常感情化、世俗化的贵族公子,同时又是个跛足的免为其难的人生哲理的探索者,他在先天给他规定的环璄中,凭直感生活感受和思考,而这在小说中被称为“情种”“情痴”的贾宝玉永远也无法象他希望的那样:永远生活在一个与女性水乳交融的桃花源式的环璄里。愿望与现实相抵触悲剧将不可避免的上演。
  一、 家庭悲剧
  在贾府的后代中,本来贾宝玉最有条件成为家族振兴、金榜题名的光彩人物,贾政也是按照这个标准来设计和塑造宝玉的。但遗憾的是作为社会新思潮代表人物的宝玉与作为腐朽的封建势力化身的家庭格格不入的水火关系。作者第一回交代贾宝玉身上那块通灵宝玉的来历时,特别说明它是女娲补天时弃置不用的一块废石,因不甘寂寞,化为美玉,到人间实现补天的愿望。这个神话故事已经对贾宝玉的形象本质做出了规定:尽管他具有美好的资质和用世的愿望毕竟是一个“不堪入选”假宝玉。这就决定了他的形象的悲剧性质。而构成其形象悲剧性质的原因,就在于在现实的生活当中,贾宝玉个人的意愿与家庭和社会的要求完全是相互背离的。他自身那些与传统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背道而驰的东西,对于他个人来说,体现了他作为社会新思潮和新气象人物的资格,但对于家庭和社会来说,却依然是后继无人的象征。
  而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男尊女卑的思想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封建贵族们往往要求自己的子孙接受最正统的教育,努力地加官进爵,功名出任。在这一要求下,不少纨绔子弟都曾为之而奋斗。象贾宝玉这样的贵族公子,也就必须接受正统的封建教育,努力地去维续贾家的荣耀,但是贾宝玉生性“顽劣异常不喜读书,最喜欢在内帷厮混”,而在他祖母的庇护下他虽然生长在贵族家庭,但自幼并没有受到封建主义正常的熏陶教育,他的思想同当时的世俗社会相抵触,跟封建秩序相违背。当然,贾宝玉之所以会在其隶属着的封建统治阶级的眼里形成这样的印象,是和他自幼的表现分不开的。
  贾宝玉自“衔玉”而生开始,就被视作“奇异”,周岁时抓取“脂粉钗环”的举动,更是惹得政老爷不喜欢,十来岁时是异常淘气,说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的混话。这在当时那种社会里,简直是一种叛逆,一种大逆不道。这种叛逆,也必然引起“百口嘲谤,万目睚眦”的。象他这种“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的纨绔子弟,在当时那种“成则公侯败则贼”的价值取向里,在当时那种社会环境中,当然是得不到正统思想的认可的。我们知道:贾宝玉在荣国府是处于继承人的地位,他的聪俊灵秀的天赋,使这个贵族家庭对他寄予了特别殷切的希望和要求,然而,他不仅丝毫无意于立身扬名、治国经家,而且他对那个家、国已经彻底绝望,并走上背叛的道路,他和他的父亲是那样的水火不容,势不两立。他不爱读书,偏偏要他读;他不爱做八股文章,偏偏要他做;他不爱和那峨冠博带的家伙应酬,偏偏逼他出去应酬;他认为茫茫尘世,只有女子的世界是一片净土,他的父亲总要把他拉出来,他的母亲总要来摧残这一片净土不,还有他的伯父、哥哥、侄辈之流总要来污秽、践踏这片净土。特别是他爱的人偏偏不许他爱;他不愿结的姻缘,偏偏要他结。“若说没有奇缘,今生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尽管家里人逼着他去做这些事,他仍坚持着不去做。所以贾宝玉在封建统冶阶级眼里是一个”混世魔王“、孽根祸胎”,是“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的一个典型形象。而与他的家庭的种种矛盾注定他与这个封建大家庭只能是个悲剧。
  二、感情悲剧
  由于无法找到自己理想的社会道路,贾宝玉把自己的精力转移到爱情生活上来。但这种转移仍然无法躲避家族对其生活行为的限制和选择,既然家庭把贾宝玉作为振兴家族的希望,那么对其配偶的选择也就与这种希望密切相关。而从这个角度来衡量的话,薛宝钗显然比林黛玉更为理想。而对于贾宝玉来说他和黛玉之间的美好爱情显然是他对现实失望后唯一的向往和追求。但在现实生活中,具有诗意的“木石结盟”最终被代表世俗关系的“金玉良缘”所取代。这不能不说是他人生悲剧中的悲剧。而生活中他对众人感情也不能得到众人的不能领会,他对草木鸟兽寄予的情感它们不能理解。这对他个人来说不能不是个无言的伤。
  (一)泛爱之伤
  所谓泛爱,鲁迅先生称之为“爱博而心劳”,也就是何其芳所说的“多情的喜欢很多女子”。喜欢聪明美丽的女子,可以说是男子的一种共性,但是怎样看待自己喜欢的女子,却有天壤之别。贾府中与贾珍、贾琏、贾蓉、贾环等一样的男人仅仅把异性当作泄欲的工具,当财物一样来占有、糟蹋。尽管贾宝玉也有诸多缺点,有时与薛蟠等公子哥混在一起喝酒,行酒令,也沾染一些不良习气,但与这些“渣滓浊沫”相比,贾宝玉简直是一个纯洁的天使,在怎样看待女子方面就显出他不同凡俗的品位来。但我认为这泛爱即大爱,不仅指对人的爱还有对物的爱。
  1、对众人的爱
  (1)首先是贾宝玉对众多女子的爱
  贾宝玉对众多女子都爱,不过这不同于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爱,贾宝玉对女性有一种尊重乃至崇拜的心态。在传统社会性别角色的规范中,男子从小便被教育他们是不同于女子的,他们应该与女性保持距离。一个成熟的男人如果整天和女性混在一起,会被认为没出息,沉湎于儿女情长。然而贾宝玉毫不理睬这一切,他整日与女子厮混,这实际上是他生活的最主要内容。用史湘云的话说,便是:“你成年家只在我们群里。”而袭人也在三十四回中说:“他偏好在我们队里闹”。贾母因此说:“想必原是个丫头错投了胎不成”?pound;
  男人本应有男人的事情去做,什么事情呢,自然是求取功名。但贾宝玉却偏偏对女子的事情感兴趣,这也许应该出于他的性别平等意识。传统男性社会性别角色中的重要组成之一便是男性霸权主义,是高高凌驾于女人之上的那份权威。在贾宝玉生活的时代,男人是社会的主宰,女人是奴仆,是被轻视与奴役的。宝玉具有男人解放主义所要求的对女人的尊重,在小说的具体描写中,我们看到,宝玉同珍、琏、蓉之辈以至上一代的贾赦,是完全不同的人。不必说这些贾府的老爷少爷自有他们奢靡淫乱的生活圈子,便是凤姐捉弄贾瑞,调兵遣将;贾琏偷娶二房,叔侄串通;这些丑事也都同他沾不上边。他曾说:“原来天生人为万物之灵,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沫而已。”他甚至认为“男人是泥做的骨肉,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男人世界如鲍鱼之市,女人世界则若芝兰之室。以至发展成女儿崇拜,将女儿视若神明,在他的心目中,也同少年甄宝玉一样,是把女儿看成“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比的”女神。他用审美的态度看待聪明灵秀的女子,朱自清有篇散文,题目叫《女人》,写他的一个文友白水坦言自己一贯地喜欢女人,她说女人是磁铁,我就是软铁。远远看到一个女人来了,我的眼睛就象蜜蜂嗅着花香一般。他认为女人比男人更艺术,女人是自然手里创造出来的杰作。我看女人只是喜欢,不是恋爱,恋爱是全般的,欢喜是部分的。只将女人作为艺术一面鉴尝,而且不让对方知道。白水实际上表达的是人的一种审美的本性。贾宝玉又是生活在大观园那样的环境中,和很多美丽聪明的少女很接近。贾宝玉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像水一样的清澈、晶莹、明洁的少女,她们的青春生命里闪耀着真和美的光彩。贾宝玉正是从她们身上看到美,发现了优美的灵魂和纯真的心。这感动着他,使他甚至忘却了自己。这比朱自清写的白水又进了一步。并且贾宝玉体贴关爱女子到忘我的境界。《红楼梦》的作者以极大的气魄开拓了贾宝玉的感情世界,可以说把贾宝玉的人之至情发挥到淋漓尽至的地步。他对许多少女都多情。不但对于活人,连画上的美人也怕她寂寞,特意去望慰一番。他既然对许多少女都多情,就不能不发生苦恼。有一次,当林黛玉和史湘云都对他不满的时候,他就不能不越想越无趣,目下不过两个人,尚未应酬妥协,将来又欲何为?又一次,当晴雯要和袭人吵闹的时候,他就伤心地说:“叫我怎样才好呢?把这个心使碎了,也没有人知道。”后来虽然通过龄官画蔷一事,“自此深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不可能死时得到所有女子的眼泪”,但他喜欢在女子身上用心的痴性并没有改变。如警幻仙子所说的“意淫”。这样概括和形容贾宝玉的性格特性,不单因为贾宝玉生长在少女群中,多所眷爱,而且他的爱并非只是男女之爱,而是更广泛意义上的对周围不幸者的爱。不限于黛、钗、湘,也包括晴、袭、紫鹃
  平儿、香菱等等。例如“龄官划蔷痴及外”这一回写贾宝玉在园子里看见一个女子蹲在地上不断地写着一个“蔷”字,想象她一定有什么心事;又见她模样这样单簿,心里还那里搁得住熬煎,恨自己不能替她分担。这时忽然落雨了,他自己淋得浑身冰凉,却没有感觉,只看着龄官头上滴下水来,反而提醒龄官身上湿了,不要写了。第三十五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是写贾宝玉被贾政打伤后,玉钏端汤给他喝。玉钏因她姐姐金钏投井自杀的事,没有好脸色给宝玉,宝玉先变着法子哄其他仆人出去,让玉钏亲尝一口莲叶羹,后来进来两个婆子,只管说话,宝玉猛一伸手要汤的,便将碗撞落,将汤泼在了自己手上,玉钏不曾烫着,宝玉烫了手倒不觉的,却只问玉钏:“烫了哪那里了?疼不疼?”玉钏与众人都笑了。玉钏道:“你自己烫了,只管问我”。宝玉听了,方觉得自己烫了。又如“平儿理妆”一节,事情原本与宝玉毫不相干,然而他十分同情平儿的不幸,不仅“劳形”、为其理妆,而且“劳心”、叹其身世。他想到“贾琏惟知淫乐悦己,并不知作养脂粉;平儿并无父母兄弟姐妹,独自一人,供应贾琏夫妇二人。贾琏之淫,凤姐之威,他竞能周全妥帖,今日还遭荼毒,想来此人命薄,比黛玉尤甚。”但因能为平儿理妆,补偿了他平日不能尽心的恨事,竟感到是今生意中不想之乐。香菱因斗草弄脏了石榴红绫裙之后,他让袭人将同样一条裙了送给她换,也是很高兴得到这样一次意外之意外的体贴和尽心的机会。后来他又把香菱斗草时采来的夫妻蕙和并蒂莲用落花铺垫着埋在土里,以至香菱说他使人肉麻。可见宝玉并不因为钟情林妹妹而一叶障目,无视其他众多女儿的不幸和痛苦。他的心怀,可算得较为博大的。设想如果他心目中只有一黛玉,他哪里至于如此劳力伤神。更何况他所谓的妹妹们并没有对他的关爱有所体会,在那样的社会里他所能得到的只能是个悲剧。
  (2)再者是对周围不同身份的人的爱
  贾宝玉不仅对女子友爱,而且对周围身份卑微者有一种平等的爱。贾府嫡庶之间壁垒森严,贾宝玉是唯一没有嫡尊庶卑思想的人。他对姨娘,庶出的弟妹都平等相待,“并无亲疏远近之别”。平儿生日,她自己都说“我们是那个牌儿名上的人,生日没有拜寿的福,又没有受礼的职分”;贾宝玉却给她行礼祝寿。赵姨娘、周姨娘到了怡红院,凤姐毫不理睬,贾宝玉起身让坐。贾环因为是庶出,受到很多人的歧视;贾宝玉认为“一般兄弟,何必怕我。况且我是正出,他是庶出,饶这样看待,还有人背后议论,还禁得住辖治他?”从不拿出嫡系兄长的尊严压制他。贾环用蜡烛烫伤他,贾宝玉仍说:“明日老太太问只说我自己烫的就是了!”对于满脑子嫡庶思想的一心想取而代之的赵姨娘母子,贾宝玉处处尊重,容让,避免发生矛盾。可是不管他怎样去做,都不会得到他们的谅解,更不会改变他们对他的敌意。
  贾府主子把奴婢看成“猫儿狗儿”,颐指气使,凌虐备至。贾宝玉是贾府中的仅有的不拿主子架子压制、凌虐奴婢的人。对待男仆,正如兴儿所说:“也没个刚气儿,有一遭见了我们喜欢时,没上没下,大家乱玩一阵;不喜欢,各自走了,他也不理人。我们坐着卧着,见了他也不理,也不责备,因此,没人怕他,只管随便,都过得去。”小厮遇到他,可以“一个个都上来解荷包,解扇袋,不容分说,将宝玉所佩之物尽行解去”,他也不恼。对待女奴更不消说,他象对待自己的姐妹一样关怀她们。晴雯贴对子手冻凉了,他赶忙给捂手;晴雯喜欢吃豆腐皮包的馅包子,他专门向尤氏去要;晴雯为他补孔雀裘,他一会问喝水不,一会让歇歇,一会又给披斗篷,一会又给她垫枕头,关怀、体贴可谓无微不至。贾宝玉曾经拿出过主子的“刚气儿”,踢了袭人一脚。这一脚在奴性十足的袭人看来,尽管造成吐血,还认为主子踢的完全合法,不加反抗;而晴雯大为不平,借题发挥,对他的少爷脾气表示强烈抗议。事后贾宝玉以讲道理的方式,阐述应当尊重个人的性情,不要在气头上做违反个人性情的事;实际上向晴雯检查了自己发少爷脾气,违反个人固有的思想。贾宝玉以平等态度对待奴婢,必然要给予女婢很多自由。怡红院的丫鬟,可以恣情纵意地掷骰子,磕满地瓜子,直呼其名,支使他干活,批评他的弱点,对抗他的少爷威风,“连那些毛丫头的气都受到了”。即使他这样的博爱,人们也没有让他顺心的生活过。这是社会寄予他的人生悲剧。
  2、物爱之悲
  贾宝玉对丫鬟们被糟践的命运,怀着无限同情;对她们纯真敏慧的资质和自由活泼的性格,倾心地亲爱。所以,他从对女子们的处境和品质的联想产生了对花草怜惜的心情。他认为万物皆有情,而他心中的苦闷无处可诉,唯有向自然界的动植物倾诉。宝玉认为落花是有生命的。小说第二十三回,宝玉在沁芳桥边桃花底下展开《会真记》,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落得满树满身地皆是。此时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在宝玉看来,落花是有生命的,恐怕脚步践踏了,因而撂在那水里,因为水是干净的。黛玉则更进一步,说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糟蹋了。于是提出了“葬花”的想法。宝玉还时常没人在跟前,就自哭自笑;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和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的。在他眼中万物皆有情,不但草木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有理的,也和人一样,得了知己,便极有灵验的。包括怡红院阶下的一株海棠花无故死了半边,正应在晴雯夭死上。这正是宝玉视天下之物皆有情的世界观的具体阐释。毕竟那些花花草草并不懂他的心,不能为他疗伤。而且睹物思人使他无法摆脱由此引发的伤悲,以及对此无耐的思考。
  (二)专爱之痛
  小说是以宝、黛、钗的爱情和婚姻悲剧为中心的,如果说博爱无所求,所以只是短暂的伤悲。那么爱情的渴望无法得到将是永远的痛,更何况贾宝玉是在自己无法找到理想的社会道路而把精神寄托到爱情上来的呢?
  虽然贾宝玉把精力转移到爱情上来,但他无法躲避家族对其生活的限制和选择。既然家庭把贾宝玉作为振兴家族的希望,那么对其配偶的选择也就与这种希望密切相关。而从这个角度来衡量的话,薛宝钗显然比林黛玉更为理想的人选。而对于贾宝玉来说,他和黛玉之间的美好爱情显然是他对现实失望后唯一的向往和追求。这种爱情高于以往其他爱情小说例如《西厢记》中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牡丹亭》中柳梦梅与杜丽娘的爱情。
  宝与黛爱情有着潜意识认同的基础。贾宝玉初见黛玉就说这个妹妹似曾经见过,仿佛远别重逢,心理上感受到强烈的震动。小说中提供了一种解释,贾宝玉原是灵河岸神瑛侍者,曾日以甘露溉绛珠草,使它修成女体,成了绛珠仙子,当神瑛侍者要下凡时,绛珠仙子也要下世为人,欲以一生的眼泪回报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惠,这就是还泪的神话故事。后来神瑛侍者下凡成了宝玉,绛珠仙子成了黛玉。所以一见面,宝玉就脱口而出,说曾经见过。因为前世有缘么。在宝黛初见时,林黛玉在宝玉眼中是“神仙以的妹妹”,感到曾相识,一听说林妹妹身上没有玉便马上摔玉,做出令许多在场人不解的超常行为,其实是强烈的认同感在起作用。林妹妹没有玉,我也应该象神仙似的妹妹一样没有玉才好。如在五十七回,当紫鹃振振有词地骗宝玉说黛玉要回苏州家去,宝玉听了,如头顶响了一个焦雷一般,发起呆病来。王太医断为急痛迷心。所谓迷心就是意识迷糊了,可其他皆不知觉,唯独见了紫鹃,方嗳呀了一声,哭出来了,并一把拉住紫鹃不放。后来听到一似林字,便满床闹起来说:“了不得了,林家的人接他们来了,快打出去罢!”一眼看见了十锦格子上陈设的一只金西洋自行船,便要过来掖在被中道:“可去不成了!”试想,在意识迷糊的情况下,左右着贾宝玉的知觉行为是什么?是无意识在起作用,是他对意中人要离去感到急痛后所做出的激烈反应,潜意识的深刻认同,是宝黛爱情不同于以文学作品爱情描写的深刻之处。
  宝黛爱情是经过长期的接触与了解后建立的。一见钟情,但又不是一锤定音。不光是两情的契合,还渗透着思想、志趣与精神格调的一致。
  《西厢记》写张生和莺莺的爱情是一见钟情,一锤定音;《牡丹亭》是由欲到情,在肯定情与欲的合理性方面自由恋爱合理性方面是反封建的积极意义的。但《西厢记》最后并没有跳出男主人公中进士后才完婚的陈旧的大团圆结局。《牡丹亭》以男主人公考中状元,父亲不承认这项婚事,最终由皇帝出面解决。宝黛爱情虽也有一见钟情的成分,但并非一锤定音。开始时,由于宝玉天性,视姐妹兄弟皆出一意,并无亲疏远近之别,他对才貌双全的宝钗眷恋,对湘云含情,对妙玉也有微妙的留恋,并非专爱黛玉,只因与黛玉“同随贾母一处坐卧,故略比别的姐妹熟些。既熟则更觉亲密”,何况年纪小还谈不上爱情。后来钟情黛玉,首先是精神格调的一致。十九回的“意绵绵静日玉生香”这一幕,宝玉为了替黛玉午睡解困,变着法子躺在林黛玉的床上,闻她袖中的奇香,与她说笑,讲扬州黛山林子洞一只小耗子偷香芋的故事,最后小耗摇身一变,变成一位最标致美貌的小姐-----盐课林老爷的小姐,这下林黛玉知道宝玉原来在编派自己,便拧贾宝玉,拧得他连连告饶。两人同床,却没有什么庸俗的性行为。整个过程可以用“纯洁无邪”来概括,情趣高雅,精神格调比较高。薛宝钗、史湘云与贾宝玉的关系中情趣格调也比较高,但是后来为什么对她们日渐冷淡而钟情于黛玉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宝黛思想上一致。这是因为薛、史都规劝宝玉读书做官,重视仕途经济学问,以便让贾宝玉日后继承祖业,光耀门楣。而宝玉坚决反对走如贾雨村那样的仕途经济的道路,所以贾宝玉与她们俩的感情裂痕日见加深,并斥责她们:“好好的一个清静洁白女儿,也学的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尽说‘混账话’”,甚至对她们粗暴地下遂客令。而黛玉则因“自幼不曾劝他去扬名等语,所以深敬黛玉”。
  并且他们之间重人不重物、重实质而不重表面。如十四回写北静王把圣上亲赐的念珠一串赠给宝玉,宝玉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回到府中,又珍重取出,转赠给林黛玉。黛玉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遂掷地不取。试想北静王,身份比贾政还高,又是皇下赐的,这念珠想必也是珍贵之物,贾宝玉把它珍重地转赠给黛玉,也算是对黛玉非常看重了。可黛玉不仅不要,而且掷之于地。可见黛玉是不重物的。后来贾宝玉挨打后,托晴雯给林黛玉捎给她一块自己用过的旧手帕,倒使黛玉心领神会,感到礼轻意重,并在上面题诗表达自己的感情。贾宝玉曾经两次旁敲侧击,向黛玉示爱,不仅没有被黛玉接受,并且都没有好脸色给他看,这是为什么?一是受传统观念影响,虽然心里喜欢《西厢记》,但仍认为是淫词艳曲,引用混帐书中词儿表达爱情是不正经的;二是他追求的是真爱,是从内心发出的爱情表白,而贾宝玉敲侧击式借《西厢记》中词语表达爱情,在她看来,象是戏语,有一般公子哥儿嘻皮笑脸调情的味道,感觉到这种肤浅的表白并不发自内心,她自然不能接受。黛玉追求的是真爱,而不是公子哥儿的调情。
  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打动黛玉的心。一是,她在背后听到贾宝玉当着袭人与史湘云面说:“林妹妹从未说过这些混账话,若她也说这些混账话,我早和他生分了。”这时,她不觉又喜又惊,这里有段黛玉的心理描写,她感到“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死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后来又叹自己薄命,不禁滚下泪来。刚巧宝玉出来,见黛玉在流泪,禁不住给她拭泪,黛玉道“你又要死了,作什么这么动手动脚的!”宝玉笑道:“说话忘了情,不觉动了手,也就顾不得死活了。”黛玉用了一句激将法,说“你死了倒不值什么,只是丢下了什么金,又什么麒麟,可怎么说呢?”一句话又把宝玉说急了,急得头上冒汗。黛玉禁不住近前伸手给他拭泪。宝玉瞅了她半天,方说了“你放心”三个字,黛玉听了怔了半天,说:“真不明白这放心不放心的话。”宝玉叹道:“果然不明白这话,不但我素日之心白用了,且连你素是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了。”黛玉听了这话,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恳切。只有在这时,黛玉才真正觉得这些话是从宝玉心底里掏出来的,才从心底里接受了贾宝玉的示爱。
  薛宝钗如牡丹艳冠群芳,身体健康,而且很富有,林黛玉身体有病,弱不禁风,又家道中落,无依无靠,寄人篱下且小心眼儿,常与宝玉三日好,两日闹,但贾宝玉自主恋爱,不考虑门当户对,家世利益,爱而知其恶,爱一个人,只要是真正是知音,真正是自己喜爱的,可以包容对方的诸多弱点、缺点,这种恋爱观不仅不合封建礼教,而且是很有前瞻性的。
  不过即使是如此的真爱,他们之间的情感升华为一种诗意的纯净的美感。然而贾宝玉的追求也只能是彼此向往仅此而已,在现实生活中,具有诗意的“木石结盟”最终被代表世俗关系的“金玉良缘”所取代。而这个悲剧比之前的那些伤来说犹如蝎子之于蚂蚁。爱情是贾宝玉对社会道路失望之后的精神寄托,但是他的家人、社会没有让他如愿。所以他最终神志不清,选择出世走入佛门。悲剧就这样无止境的循环着无法摆脱。
  王国维曾借用叔本华的悲剧理论,认为悲剧有三种,第一种是由坏人作恶造成,第二种是由偶然的意外所造成,这两种悲剧尽管不幸,但毕竟不是人人无法躲避。最可怕的就是人人无法躲避的人生悲剧,“第三种之悲剧,由于剧中之人物之位置及关系而不得不然者,非必有蛇蝎之性质与意外之变故也;但由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交受之,各加以力而各不任其咎,此种悲剧,其感人贤于前二者远甚。何则?彼示人生最大之不幸,非例外之事,而人生之所固有故也。若前二种之悲剧,吾人对蛇蝎之人物,与盲目之命运,未尝不悚然战栗;然以其罕见之故,犹幸吾生之可以免,而不必求息肩之地也。但在第三种,则见此非常之势力,足以破坏人生之福祉者,无时而不可坠于吾前;且此等惨酷之行,不但时时可受诸己,而或可加于人;躬丁其酷,而无不平之可鸣;此可谓天下之至惨也。”因此王国维认为《红楼梦》便正是第三种悲剧。他还就宝玉、黛玉的爱情悲剧举例说:“贾母爱宝钗之婉娈,而惩黛玉之孤僻,又信金玉之邪说,而思厌宝玉之病;王夫人固亲于薛氏;凤姐以持家之故,忌黛玉之才而虞其不便于己也;袭人惩尤二姐、香菱之事,闻黛玉‘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之语,惧祸之及,而自同于凤姐,亦自然之势也。宝宝之于黛玉,信誓旦旦,而不能言之于最爱之祖母,则普通之道德使然;况黛玉一女子哉!由此种种原因,而金玉以之合,木石以之离,又岂有蛇蝎之人物,非常之变故,行于其间哉?不过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为之而已。由此观之,《红楼梦》者,可谓悲剧中之悲剧也。”而贾宝玉的悲剧则是其最中心的悲剧。无法超脱的悲剧。

  参考文献:
  1、郭豫适 《红楼研究小史续稿》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1年
  2、唐富龄 《红楼梦的悲剧意识与旋律美》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年
  3、朱眉叔 《红楼梦的背景与人物》辽宁大学出版社 1986年
  4、胡邦炜 《红楼梦B面解读》重庆出版社 2002年
  5、吕启祥 《红楼梦寻》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年
  6、周策纵 《红楼梦案》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年
  7、《中国古代文学史》自学考试课本 第七章《红楼梦》
  作者:青青草
  来源: 泥胚文章写作 http://www.nipei.com 原文地址: http://www.nipei.com/article/11213

  希望采纳,谢谢。

在中国文学这个灿烂的古代文化的领域里,巍然屹立着一座现实主义的最高峰— — 《红楼梦》。《红楼梦》以宝黛爱情为主线,写出了以贾府为主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衰亡史。《红楼梦》一百二十回,作者在第一回里就绘声绘色地向读者描绘了— 个异常奇丽动人的以眼泪还甘露的神话故事,交代书中主人公贾宝玉是神瑛待者入世,林黛玉是绛珠仙草下凡。不过,这只是小说用的用“幻”的帷幕遮掩着“真”的事实的手法。第二回,作者立即洗去笔端的神秘色彩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向读者介绍了贾府的世系和情况,说明贾政和贾母对贾宝玉采取的不同态度。一部《红楼梦》,其主要的贯串全书的矛盾冲突就是以贾母、贾政等封建卫道者为一方和以贾宝玉,林黛玉等封建叛逆者为一方之间的矛盾冲突。作为一个封建卫道者,贾母有别于贾政 贾政的卫道是十分明显,没有掩饰的。贾政与贾宝玉父子两人的矛盾冲突自始至终都是那么直接、显露、尖锐和激烈。而贾母的卫道则被一层家庭关系的脉脉温情的面纱所掩盖。她不象贾政那样严肃呆板,锋芒毕露,令人望而生厌、望而生畏。恰恰相反,她似乎是那样的慈爱、随和、可亲,不过,她这种的所谓慈爱、随和、可亲是有原则和限度的,超出原则,超过限度,那又另当别论了。曹雪芹以现实主义的如愿椽巨笔,用大量篇幅,伸缩有度,挥洒自如地塑造出一个生活在“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太上夫人的生动丰满的形象。在《红楼梦》中,贾母这个封建卫道者与宝黛这两个封建叛逆者的矛盾冲突有—个从缓和到紧张到自热化的过程。宝黛爱情的产生、发展、结局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时代原因。如果说宝黛爱情悲剧是社会和时代所造成的悲剧的话,那么贾母则是社会和时代腐朽法制的执行者。贾母在宝黛爱情的整个过程中,担当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可缺少的角色.对宝黛爱情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决定性的作用。从客观效果看,她促成和加强了宝黛爱情;在主观方面,她则是宝黛爱情的反对者和摧毁者,事实上,她也如愿以偿.使宝黛爱情以悲剧告终。
为什么贾母能左右宝黛爱情呢?贾母是荣国公长子贾代善的妻子,金陵世家史侯之女,她有袭了一等将军之职的长子贾赦.有被皇上赐了一个额外主事衔,又升为员外郎的次子贾政,还有一个被册封为贵妃的长孙女贾元春以及许许多多为官作宦、掌握实权的亲戚和世交。在荣宁两府约400人口的威灵显赫的贵族家庭中,她是辈份最高、名位最尊。这位高踞于错综复杂的贾府宗法体系的金字塔顶上的“老祖宗”,具有至高无尚的权威。表面上,贾府处理外事的实权操纵在贾珍、贾琏的手里.料理内事的实权操纵在王夫人、凤姐手里。实质上.贾府真正的掌权者是贾母,贾府上下人都以贾母的意志为意志,贾府的任何事情都必须由她点头同意。在封建社会里,“婚姻不是由当事人谛订的,而是由他们的父母主持的,当事人则安心顺从。”(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宝黛两人的婚姻决定权掌握在她手里.因此.她可以从本阶级的礼教、道德标准和本家族集团的利益出发,随着客观形势的不断变化而作出不同的决定,对宝黛爱情的产生、发展和结局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成为宝黛爱情悲剧的罪魁。
现在.让我们来考察一下贾母究竟对宝黛爱情起到了什么样的决定作用——
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典型人物、典型环境、典型情节这三者是互相依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典型环境是形成一定典型性格的社会客观环境,是典型人物产生、成长、活动的背景和依据。现实主义“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贾府是当时封建社会的缩影,是宝黛爱情产生、发展、结局的具体环境,贾母对宝黛爱情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她为宝黛爱情提供了一个现实的环境。
宝黛两人是怎样认识的呢?贾母的女儿贾敏去世后,贾母“念及”外孙女林黛玉“无人依傍”.于是,遣了“男女船只”去把她接入荣府。(第三回,P25)林黛玉进入荣国府,“拜见”完各位长辈和与迎、探、惜姐妹互相“厮认”后,贾母对宝玉笑道:“还不去见你妹妹呢。”当贾母看到宝黛两人初次见面就象“远别重逢的一般”时,贾母笑道:“好!好!这么更相和睦了。”(第三回,P37-38)这一连两个“好”,是贾母对宝黛两人相互间不同于—般人的第一印象的赞赏。从这两个“好”字中,我们可以看到贾母对于宝黛两人和睦相处的喜悦之情。林黛玉在贾府住下后,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把那迎春、探春、惜春三个孙女倒且靠后了。”(第五回P52)“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止同息的耳鬓厮磨,两小无猜的”较别人不同的亲密无间的生活,使宝黛两人“早存一段心事”(第二十九回,P353)这是宝黛爱情产生的基础。
在封建社会里,男女之间是“授受不亲”的。礼云:“男女不杂坐,不同相枷,不同巾栉。”正如黛玉所说的;“弟兄们是另院别房,岂有沾惹之理? 为什么贾宝玉会与林黛玉同住一处呢?原来,宝玉“不喜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不过,这只是宝玉一方的问题,其父母兄长都有权干涉。他与别人不同的原因就在于“自幼因老太太疼爱,原系和姐妹们一处娇养惯了的。”由于贾母的溺爱,因而“无人敢管。”(第三回,P34)宝玉就仗着祖母对他的溺爱,作为一个男孩而享有与众女眷朝夕相处,甚至玩笑打闹的特权。因此,在封建社会中他是例外而又合理地享有与黛玉同居一处的特权。
宝玉仗着祖母的溺爱,能与黛玉同在贾母处居住。但是,只有在童年时代才能如此。随着两人年纪的逐渐增长,男女之间的界线便慢慢分明 无论贾母如何溺爱,两人也再无同居一处之理。这时.恰好贾府为迎接贾元春回家省亲特地盖造了一幢宏丽华美的大观园贾元春省亲后,为了不辜负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名园”,命家中“几个能诗会赋的姐妹们”。进去居住”,却又想宝玉自幼在姊妹丛中长大,不比别的兄弟,若不命他进去,又怕冷落了他,恐贾母王夫人心上不喜,须得也命他进去居住方妥。(第二十三回,P265)可见,贾元春命贾宝玉进入大观园居住完全是为了使贾母喜欢。如果贾元春一点也不考虑贾母是否喜欢的话,贾宝玉就无法与林黛玉及众姐妹生活在一起。
大观园在贾府之中是一个半独立的王国,是宝黛爱情发展的桃花源 大观园中生活着的多是涉世未深的少女,特别是那些正处于“混沌世界”的丫环婢女,纯洁如水晶,烂漫似山花,使大观园弥漫着一种清新的自由的气息。大观园虽然是贾府的一个部分,但贾家的男性家长平时根本不进大观园,女性家长也甚少进入大观园。由于大观园有其独立性和特殊陛.所以.大观园的封建势力比较薄弱.这就使大观园的民主思想的产生和民主势力的形成有机可乘,为宝黛爱情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大观园的潺潺流水,款款飞花,《西厢记》的妙词,《牡丹亭》的艳曲.都在潜移默化之中启迪着他们的思想,陶冶着他们的性情.促进他们青春的觉醒.加强他们对自由幸福生活的追求。正是在这样一个封建桎梏的束缚较为松驰.人的天性可以得到较自然的暴露的大观园里,宝玉和黛玉才能得到进一步的互相了解,互相关怀,同时也有机会互相试探,互相剖白,从而使爱情越来越真诚专一.越来越巩固加深.同时也越来越明白显露,越来越引人注目。
“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着人物的思想和行动。”(茅盾《关于艺术技巧》《鼓吹集》P108)人的思想、感情、习惯和性格都是外界客观物质条件的反映,是在自然和社会的物质环境的基础上形成的。宝黛爱情产生的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有共同的思想基础。《红楼梦》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包括康熙、雍正、乾隆三代,主要是18世纪后半期。当时,封建社会已是日薄西山,奄奄一息,等待着它的是疆亡的命运。《红楼梦》所描写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逐渐走向衰败的趋势正是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败的历史趋势的形象的反映。贾母是一个年纪最高、阅历最深的人。她是贾府,也就是整个封建社会从盛到衰的整个过程的体验者和目击者。她在精力旺盛、聪明灵巧的青年时代曾经享受过贾府历史上最鼎盛、最奢侈的生活,而在她精力衰退,年逾古稀的风烛残年也经历了贾府崩溃衰败的最低落最省俭的生活。因此,在她的心里,就不能不产生今不如昔的深切感受。“内在的空虚和无意义以假装有内容和现实主义的外表掩盖自己。”(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P34)这是没落阶级的共同特点,贾母也不例外。在她的身上,有着极其浓厚的日趋没落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及时行乐的思想。她所过的挥金如土、穷奢极欲的生活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进行的。而她的这一极端腐化的生活实质上在贾府中起了开衅造端的作用;另外,贾母的统治阶级的阶级观念和极端享乐主义思想使她除了要紧的事情以外,其它事情一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儿孙们的罪恶不但不管,还加以保护,从而使他们肆无忌惮、无恶不作。虽然贾母在主观上极力维持贾府的现状,然而,事与愿违,她这样做的结果反而促进和加速了贾家的衰败和崩溃。宝黛两人的叛逆思想正是在贾府逐渐走向衰败的过程中产生的。贾府黑暗肮脏的环境,冷酷虚伪的人情不但激起了宝黛两人的不满情绪和孤独感.同时也培植了他们孤高和偏僻的个性。贾宝玉鄙弃功名富贵.无意 仕途经济,憎恨和蔑视那些象“渣滓浊沫”一样的男子,同情和尊重那些“有命无运”的儿女们等等叛逆思想都与贾府这个罪恶的环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由于林黛玉和贾宝玉在反封建主义这一点上有着共同的要求,因此,他们两人的关系由表兄妹情谊发展为生死不渝的爱情。
宝黛叛逆思想是封建统治者所不能容忍的,贾府就曾经想把贾宝玉置于死地 宝黛叛逆思想能够得到发展这又不能不“归功于”贾母对贾政的教子方法的直接干预。贾政要宝玉读书.贾母却常常借故让宝玉留在家中玩乐,贾政查宝玉的功课,贾母极力为宝玉掩饰。这就使宝玉较少接受封建主义的正规教育,较少阅读那些“沽名钓誉”的圣贤书,“每日价杂学旁搜”.上至先秦庄屈,下至元明杂剧.无不涉猎,从中吸收了许多民主性的思想,有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当贾政知道宝玉“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逼淫母婢”一系列大逆不道的行为后.要结果了这个不肖的“孽障”,贾母却坚决反对,严厉制止,并且到了要与儿子决裂的地步。(第三十三回)宝玉病好后,贾母又制造种种借1:3不许宝玉出二门,从而使宝玉将“会人待客诸棒的事”一概抛诸脑后,避免与国贼椽鬼之流接触。(第三十六回,P431)贾宝玉的叛逆思想正是在贾母的溺爱与护卫下避开贾政而得到进一步发展,在这种叛逆思想上与林黛玉产生爱情.而他们的爱情又使他们的叛逆思想更加坚定。
毋庸置疑.无论宝黛爱情的产生还是宝黛爱情的发展都离不开贾母。没有贾母,就没有宝黛爱情。但是.这样不是说贾母是宝黛爱情的维护者和保护神。贾母虽然无意地供给宝黛爱情以温床,但是.贾母却果断地给宝黛爱情准备了墓地,成为葬送宝黛爱情罪魁。
反封建的共同的叛逆思想是宝黛爱情产生的原因,也是导致宝黛爱情以悲剧结局的原因。贾母对宝玉虽然溺爱,但是,她并不是想把贾宝玉溺爱成—个无所作为的人,她对宝玉的溺爱是因为她在他身上寄托着别的儿孙们身上所没有的期望:首先,贾宝玉一落胞胎嘴里就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正可谓“来历不小” (第二回,P19)贾母这个极其迷信的人是把宝玉当作天降大富大贵于贾家的象征而寄予不平凡的期望的}其次,贾母对贾家儿孙们的一代不如一代的状况是“戚惨”而灰心的,(第= 十九回,P348)只有贾宝玉能给她以精神上的安慰。因为宝玉不仅是贾政的唯一合法继承人,而且生得又极象他那“九死一生挣下这个家业的”曾祖父荣国公。贾母幻想着他能继承荣国公的衣钵;再次,宝玉虽然“淘气异常”,但“聪明乖觉,百个不及他一个。”(第二回,P19)他平时颇得北静王等官僚的欢心,贾政“时常叫他出去作诗文 ,也都作了出来, 未必一定是那种没出息”的人。贾母希望宝玉经过“慢慢的教导”能有所成就(第八十四回,P1099)因此,对贾宝玉这只贾府的金凤凰,贾母一定要为他找一个“脾性儿好、模样儿周正”(第八十四回,P1099)的人作妻子。林黛玉模样儿倒好,但是,她充满压抑的精神状态,不肯饶人的“刻薄”的嘴,孤傲高洁的性格都与贾母要求的“脾性儿好”格格不入,特别是林黛玉不守女孩儿本分,敢与宝玉自由恋爱,甚至于听到宝玉提亲而“绝粒” (第八十九回)尤其使贾母恼火。在封建社会里,男女之间这种人与人之间最天然的爱情关系是对封建礼教、封建道德的叛逆,用贾母的话来说,是“鬼不成鬼,贼不成贼”的(第五十四回,P638)因此,封建统治者总是把它视为洪水猛兽,对它严加防范和禁锢,何况宝黛之间的爱情又是在共同的叛逆思想的基础上建立的爱情。因此,它必然遭到封建统治者的百般阻挠和破坏。鲁迅指出:“在坏了下去的旧社会里,倘有人怀一点不同的意见.有一点携贰的心思.是一定要 大吃其苦的。而攻击陷害得最凶的.则是这人的同阶级的人物。他们认为这是个最可恶的叛徒.比异阶级的奴隶造反还可恶,所 一定要除掉他。”(《二 心集·序言》P3)贾母本来对她的外孙子儿是“心肝儿肉”般疼爱的。(第二回.P27).后来贾母对林黛玉越来越冷淡.甚至连她的死活也不管,正是因为林黛玉有这种心病和叛逆性格。贾母认为.林黛玉“这个病”是“断断有不得”和“治不好”的,就算治得好,也“没心肠了” (第九十六回.P1258)贾母对林黛玉可以没心肠.因为林黛玉毕竟只是个外孙女儿.她在贾府是无足轻重的.死活对贾家无所谓,也许死了更好一点.贾母还巴不得林黛玉这个本阶级的“叛徒”快点死掉呢!而对贾宝玉,她可就“作了难了”。(第九十六回.P1 251)贾宝玉对贾家负有责任,他必须光宗耀祖、传宗接代.贾母不允许贾宝玉有叛逆思想.更不允许贾宝玉与有叛逆思想的林黛玉结合。因此,贾母当机立断,订下了符合封建统治阶级德言工貌要求的封建主义的信奉者、封建礼教的恪守者薛宝钗作贾宝玉的妻子.准备办完宝玉的亲事后再为黛玉“说人家”.把林黛玉打发出贾府。(第九十回,P1176)在贾母的直接策划和亲自指挥下.在凤姐等人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终于有点狼狈而还算勉强地完成了钗玉婚姻,造成了宝黛爱情悲剧。
在共同的叛逆思想上形成的爱情被贾母所不容,这是宝黛爱情以悲剧结局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贾母考虑贾宝玉的婚姻问题的时候.正是贾府日益趋向衰败的时候。因此.如何挽救贾府日益衰败的命运是摆在封建家长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要挽救贾府的衰败命运.贾政的合法继承人贾宝玉的婚姻问题也是摆在众人面前不得不解决的问题之一。对于这个问题,贾母决不会撒手不管。她不断物邑、选择宝玉的配偶.最后终于认为“宝、r头最妥”.而把林黛玉打入冷宫。
“结婚是一种政治行为.是借新的联姻来扩大自己势:匀的机会,起决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而决不是个人的意愿。”(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本来,宝黛之间的关系是姑表关系.钗玉之间的关系是姨表关系.但是由于封建社会的婚姻是这样一种考虑“家世利益”的“政治行为”.因此.血缘关系的亲疏并不妨碍贾母作出权威性的决定.使“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第九十八回)“薛宝钗出闺成大礼”。(第九十六回)
虽然林家既是“世禄之家”.又是“书香之族”.曾经袭过五世的列侯,但“只可惜这林家支庶不盛.人丁有限.虽有几门,却与如海俱是堂族.没甚亲支嫡派的。”(第二回,PI5)林黛玉父母去世后.自己是一个孤单多病的弱女.没钱没势,贾林通婚不仅丝毫无补于贾家,对贾家还是一个累赘;而薛家与贾家同属四大家族,正值贾家“内囊却也尽上来了”,(第二回.P18)“寅年吃了卯年的租”(第一百七回.P1374)之时,薛家没有做官的人,儿子薛蟠又是个不长进的人,不仅无做官的希望,而且还常常惹出许多麻烦.而贾家还有两个世职和“交通外官”的能力.所以.薛家有许多“仰仗那边爷们的地方。”(第八十五回,Pl123)因此,两家结合,“扶持遮饰.皆有照应”,贾家的权力有薛家的钱财作后盾,薛家的钱财也有贾家的权力作保护,从贾薛两家的家世利益考虑.钗玉婚姻势在必行。
林黛玉孤高做世,目下无尘,一天到晚临风洒泪.对日伤怀,不是吟诗作赋,就是论书抚琴,有女诗人的气质和才华 但是.她却不谙人情,不懂俗务,没有封建社会管家奶奶的风度和气魂。宝钗虽“装愚”、“守拙”,但在关系到封建家庭的实际利益的同题上却有“识”见,在处理日常事务中也能以“小惠全大体”.(第五十六回,P708)有封建社会管家奶奶的心计和能力.在贾府中八面玲珑,如鱼得水。在“悲凉之雾.遍布华林”,贾家家庭内部矛盾重重的时候.她是能哆担负起解决贾家家庭矛盾敞化的担子的。正如贾母所说的,宝钗“虽然年轻,比大人还强几倍”.“给人家作了媳妇儿.怎么叫公婆不疼,家里上上下下的不宾服呢?”(第八十四回,Pl10 )因此,宝钗是“宝二奶奶”的最理想人选。
贾母、贾政等封建统治者都希望宝玉能走读书做官的道路,而宝玉能否走这一道路对于贾府的盛衰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黛玉有着强烈的叛逆思想,她不仅不会帮助贾宝玉走读书做官的道路.还常常对封建家长要宝玉“读书明理”、“螗宫折桂”进行冷嘲热讽。两人结合,必然会使贾宝玉的叛逆思想有增无减,从而形成一股更大的叛逆势力.对封建统治是十分有害的,它直接威胁着贾家的前途;宝钗是一个渗透封建意识.有着明确的封建理想的人,她会去规劝宝玉走读书做官的道路的。这跟贾府封建家长的思想愿望是一致的。贾母从宝玉的前途看.亦即从贾府的前途看.就必须为他找一个能够“相夫成名”的妻子.而宝钗正是这样一个人,因此.贾母当然认为宝钗作宝玉的妻子是最合适和必要的。
总之.由于贾府的日益衰败的情势和钗黛不同的思想性格.贾母作出了娶钗去黛的决定.从而使宝黛爱情以悲剧告终。
也许有人会说,钗玉婚姻不是凤姐提出、献计、包办的吗?是的,事实虽是如此。但是,风姐并不是一开始就提出这门婚事的。林黛玉初进贾府时,凤姐看到贾母最疼两位“玉儿”,便把宝黛婚姻看作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她曾经跟黛玉这样开玩笑:“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儿?”(第二十五回,P295)虽则是玩笑,但她如没摸准贾母的心事是决不会、也不敢开这样的玩笑的 后来.看到贾母对黛玉越来越冷淡,对宝钗越来越欣赏,当着众人的面贬黛褒钗.甚至说出了宝设“给人家作媳妇儿.怎么叫公婆不疼.家里上上下下的不宾服呢”的话来.风姐便不失时机地提出了“一个‘宝玉’,一个‘金锁’这一‘天配的姻缘来。”’(第八十四回.P11 08)又依着贾母不许叫黛玉知道宝玉定婚的吩咐,对黛玉封锁消息.献出“掉包儿计”并付诸行动.完成了钗玉婚姻。凤姐的言行是揣摸贾母心理的结果,贾母的意志支配着她的言行。可见.凤姐只不过是个前台走卒,而贾母则是个幕后指挥。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贾母.这个代表着统治阶级利益和体现着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贾府的最高统治者、封建主义的卫道者,她虽然客观上给宝黛爱情开了方便之门.使宝黛叛逆思想能够在贾府这个典型的环境中产生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志同道合的叛逆者的爱情.但是.她却在宝黛爱情的紧要关头毫不犹豫地给宝黛爱情以沉重的致命的一击,在凤姐等人的支持和配合下十分残忍地制造了宝黛爱情悲剧.成为宝黛爱情悲剧的罪魁 《红楼梦》所反映的时代已随封建社会的彻底崩溃而永远消逝,但是.曹雪芹笔下的贾母却为我们认识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罪恶,认识封建统治者的冷酷无情提供了形象的可感性.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封建卫道者形象的画廊之中有血有肉的、最富有特色的典型形象。

第一代:贾演(宁国公)、贾源(荣国公);第二代:贾代善(妻子贾母)、贾代儒;第三代:贾政、贾赦、贾敏;第四代:贾琏(妻子王熙凤)、贾迎春、贾琮、贾宝玉、贾环、贾元春;第五代:巧姐。

具体关系图:



扩展资料:

世系

1、贾源生贾代善;

2、贾代善配贾母,生贾赦(长子)、贾政(次子)、贾氏(长女)、贾氏(次女)、贾氏(三女)、贾敏(幺女);

3、贾赦生贾琏(不是邢夫人所生)、贾迎春(庶出)和贾琮(应当为庶出);

3、贾政生贾珠、贾元春、贾宝玉(王夫人所生)、贾探春(庶出)、贾环(赵姨娘所生);

3、贾敏配林如海,生林黛玉;

4、贾琏配王熙凤,生巧姐;

4、贾珠配李纨,生贾兰。



最早的一辈是三点水辈,以贾演为代表;接下来是代字辈,有贾代化、贾代儒等;然后是反文辈,有贾政、贾赦、贾敏等;然后是玉字辈,贾宝玉、贾珍、贾琏等都是;最后是草字头辈,贾蔷、贾蓉等

贾演——贾代化 ——贾敬——贾珍——贾蓉也就是 :三点水辈 、单立人辈 、反文辈、王字旁辈 草字头辈

贾演的三点水,贾代化贾代儒的单人旁,贾政贾赦贾敏的反文旁,贾宝玉(据说这不是真正的名字,真名一说是贾珏jue2)贾珍贾琏的王字旁,最后是贾蔷贾蓉的草字头。
水,人,文,王,草,连起来,“谁人问王朝”


红楼梦中贾府的人物关系表!
第二代 第二代贾代化和贾代善,爵位世袭,宁国公贾演去世,其子贾代化继承爵位;荣国公则由贾代善继承。第2回,冷子兴演说《红楼梦》时,贾代化与贾代善也已去世,贾代善妻子,即史太君即贾母还健在,她在整个贾氏宗族里辈分最高,地位已最尊崇,被视为老祖宗,她的一言一行关系整个贾府的命运,几...

元妃省亲回宫之后,她就再也没出过宫,贾元春到底是被谁害死的?_百度知 ...
元妃省亲之时,贾府达到了荣华富贵的顶峰,但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虚假构象,实际上当时贾府到底有多大的财力,恐怕读过红楼梦的读者都知道,这也怨不得旁人说“贾府修建大观园的钱是从林黛玉那里得来的”,因为当时贾府的财力水平真的是一天不如一天,简直就可以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来形容。贾母形容当时的贾府算不上...

从红楼梦中的宴饮来看贾府的兴衰
《红楼梦》中通过描写贾府的宴饮展现了贾府的兴衰过程。贾府的宴饮种类繁多,包括生日宴、诗社宴、螃蟹宴、节令宴等,这些宴饮不仅是贾府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体现了贾府的奢华生活。在贾府的鼎盛时期,宴饮的规模和涉及的人物都非常壮观。比如刘姥姥进大观园时,算了一笔账,光是贾府里面...

红楼梦的朝代,作者,主要内容,时代背景和主人公
《 红楼梦》 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又名《石头记》、《金玉缘》 共120回,计100余万言,前80回为清代曹雪芹作,后40回多认为由高鹗续成。全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贾府为代表的史、王、薛四大家族兴衰的过程,描述了在政治、道德、婚姻、文化、教育、财产等方面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揭露...

父亲刚死几天就梦见他穿着新衣服,还带着一代子菜回来是什么意思?_百度...
进贾府后住梨香院。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贾母怜爱黛玉如宝玉;宝钗来后,人多倾向之,黛玉不忿;宝玉视其如一,略偏于黛玉;二人因亲密后生口角。 贾母等去宁府赏梅。秦氏(乃贾母“重孙媳妇中第一个得意之人”)领宝玉去她房中安睡。梦中观看“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及“又副册”。

红楼梦主要讲的什么?
[7.]《红楼梦》中涉及到贾府五代人,即(水)字辈、“代”字辈、(文)字辈、“玉”字辈、“草”字辈。 [8.]《红楼梦》第一回至(第五)回堪称小说的序幕。 [9.]《红楼梦》中警幻仙姑所介绍的乳名“兼美”的是(秦可卿)。 [10].大观园中,宝玉住在(怡红院),林黛玉住(潇湘馆),宝钗住(蘅芜苑),李纨住(...

要红楼梦中对联一副
【鉴赏】这副对联在《红楼梦》中曾两度出现:第一回是甄士隐在梦幻中所见,第五回是贾宝玉在游太虚幻境中所见。可见作者对这副对联的安排是自有深意的。这副对联看似简略,然道理相当深刻。从人物的遭际、命运来看:甄士隐一生曾享尽荣华,最后家道变故,遁入空门,这是甄士隐一生的最终归宿。作者借贾...

求红楼梦中的对子
清梁章钜《楹联丛话》将五代以来所集对联分为十目:故事、应制、庙宇、胜迹、格言、佳话、挽词、集句、杂缀。其中“应制”一目对解读《红楼梦》中对联颇多裨益。(《红楼梦》“大观园题对”颇多涉及应制,下文再提)“庙祀”一目,《红楼梦》中贾氏宗祠三联也可纳入。而言“胜迹”,则“大观园题对”亦与之有...

身价千万的林黛玉,到贾府为何变成一无所有?
原因就在贾府,他们都不喜欢她,甚至嫉妒她,每日施加压力,这么一个清净女儿在贾府不受追捧,这也是贾府最后败落的根本原因,没有好的基石是盖不好的一栋大楼的,根烂了的树也必定会死,林黛玉可以说是那个时代最残忍的牺牲品。真相是贾府的好的基石就是林黛玉,她死了,贾府没根了。

这个词是写红楼梦中的哪个人物
《红楼梦》写了贾家水、代、文、玉、草五代人。第一代贾寅、贾源是创业的一代,第二代贾代善、贾代化是守业的一代,第三代贾敬、贾赦、贾政都是草包,开始走下坡路,第四代贾珍、贾琏等奢侈淫乐,无恶不作,成为狗都不如的败类,第五代贾蓉、贾蔷一辈就更提不起来了。《红楼梦》的悲剧在很大程度上是封建阶级...

正蓝旗18393654839: 红楼梦中贾芸的性格 -
苦花植入: 在《红楼梦》的众多人物中,贾芸算不上主要人物,但却也小有名气.在贾府第五代,即“草”字辈,也就是第一代荣、宁二公的玄孙一辈中,曹雪芹对贾芸的着墨较多,特别是对贾芸谋求大观园中一个管事职务的叙述与描写,非常鲜明生动,表现了贾芸的“世事洞明”和“人情练达”,很值得玩味.

正蓝旗18393654839: 要完整的贾家关系示意图 -
苦花植入: 贾家的祖上是一对兄弟俩,哥哥叫贾演,弟弟叫贾源,他们为朝代的建立立下大功,是开国功臣,各自被封为宁国公、荣国公,居住在宁国府、荣国府.贾府是皇室下令敕造的.他们是第一代.第二代:贾演的长子贾代化,贾源的长子贾代善...

正蓝旗18393654839: 红楼梦里的贾环贾和贾政贾蓉是什么关系贾政有几个老婆
苦花植入: 贾政比贾珍长一辈,又因为贾珍的父亲是长房,所以贾政是贾珍的叔叔.贾珍和贾琏... 红楼梦贾府人物关系:1、第一代:也就是挣下这份家业的人,是兄弟两个,哥哥-宁...

正蓝旗18393654839: 有关红楼梦 -
苦花植入: 1.《红楼梦》以一部专书的形式形成了一门独特的学问,就是—红学—. 2.《红楼梦》被誉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一部浓缩的二十四史. 3.曹雪芹在小说中,借“假语村言”,将—真事隐去—. 4.按照周汝昌先生《红楼经历》的...

正蓝旗18393654839: 《红》里,贾琏,宝玉,贾珍,贾珠是什么关系?谁能帮忙整理下里面主要人物的辈分关系? -
苦花植入: 贾琏是贾赦之子,是贾宝玉伯伯家的哥哥.贾珠是贾宝玉同父同母的亲哥哥,早夭,故贾宝玉也称为“宝二爷”. 第一代也就是挣下这份家业的人,是兄弟两个,哥哥宁国公贾演,弟弟荣国公贾源. 第三代贾代化也死了,轮到长子贾敷坐庄了...

正蓝旗18393654839: 红楼梦里贾宝玉一家都有谁?
苦花植入: 宁府 一代:贾演,宁国公. 二代:贾代化,贾演之子,袭宁国公. 三代:贾敬,贾代化之子,袭宁国公. 四代:贾珍,贾敬之子,袭宁国公,妻尤氏. 贾惜春,贾敬的女儿,贾珍的胞妹. 五代:贾蓉,贾珍长子,江南应天府江宁县监生,妻...

正蓝旗18393654839: 红楼梦中有贾贵这个人吗? -
苦花植入: 红楼梦中姓贾的人: 一代:贾演,宁国公.二代:贾代化,贾演之子,袭宁国公.三代:贾敬,贾代化之子,袭宁国公.四代:贾珍,贾敬之子,袭宁国公,妻尤氏.贾惜春,贾敬的女儿,贾珍的胞妹.五代:贾蓉,贾珍长子,江南应天...

正蓝旗18393654839: 谁知道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的大名叫什么? -
苦花植入: 《红楼梦》一书中,贾府里的所有男人,从宁荣二公贾演贾源开始,直至第五代孙贾蓉贾兰为止,全部用的都是族名,却惟独主人公宝玉的名字系属小名.关于此名的由来,在书中第二回冷子兴向贾雨村演说荣国府时就曾向读者透露过:“不想...

正蓝旗18393654839: 《红楼梦》里有一个叫贾琰的人吗? -
苦花植入: 没有,贾府第一代为三点水:贾演,贾源第二代是代字辈:贾代化,贾代善,第三代反文旁的:贾敷,贾敬,贾政,贾赦,贾敏你所说的贾琰乃玉字旁,第四代:有 贾珍,贾琏,贾珠,贾宝玉,贾环第五代草字头:贾蓉,贾蔷,贾兰,贾桂回答可否满意?

正蓝旗18393654839: 红楼梦贾府人物关系
苦花植入: 1.父子(女)关系: 宁国府: 宁国公贾演——贾代化——贾敷、贾敬 贾敬——贾珍、贾惜春(女) 贾珍——贾蓉 荣国府: 荣国公贾源——贾代善——贾赦、贾政、贾敏(女) 贾赦——贾琏、贾迎春(女)、贾琮 贾政——贾珠、贾元春(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