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的代表作有哪些﹖

作者&投稿:稻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是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什么是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认为有这么几个意思。
第一,教育就是生活。这句话是针对过去比较传统的理解,教育是为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做准备,教育是为了未来的。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育就是生活的方式,是行动的方式,教育作为促进美好生活,作为一种手段的同时,本身它应该是一种幸福的生活。

第二,教育同时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教育是一种生活,但它是一种特殊的生活,必须确保受教育的个体生命获得充分的成长,必须实现社会对于一个未来公民的希望。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生活。我们这样又在教育生活的基础上,又做了一些超越。这种教育生活,不能仅仅等同于学校的教育生活:它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生活,但是又不能等同于学校教育生活,像在家庭里父母和子女的沟通,在职业生涯中,我们每个人的学习,都可以视为教育的生活。所以教育生活,应该是从坟墓到摇篮,从摇篮到坟墓。

第三,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的,而不是痛苦的。教育既然是努力去促进每一个人能够过一种幸福的生活,则本身它也应该是幸福的。所以我们强调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不仅仅是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还有当下某一些激情的教育描述的这样一种结果。在当前这样一个教育背景下,许多地方和有一些教育,学生的童年和心声充满了失败,没有美好的梦想,很多孩子已经失去了凝望世界的明媚,失去了追求理想的冲动,失去了成功的情怀和感恩之心,我们的孩子甚至很多老师们已经没有幸福可言,甚至于在我们教育在线的网站上,我们也经常看到和听到,我们的老师在诉说他们痛苦的经历。

第四,教育生活在追求幸福的同时还应该强调完整。在当下的教育中,最缺乏是做人的教育,德行的教育。为此需要真正期待教育能够全面和完善。一开始讨论这句话的时候,我们课题组争论了将近两个小时,一直定不下来。就是这句话,我们讨论了两个小时,怎么去界定,但是没有更合适之前,我觉得这句话可以表示我们新教育对教育的理解和追求。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可见,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义: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第二,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陶行知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统治阶级、士大夫为何不承认此,是因为他们有特殊的学校给他们的子弟受特殊的教育。陶行知反对这种特殊的不平等的教育,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来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受教育。他指出:我们主张 ’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 ’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 ’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以多起来。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和生活即教育一样,也在于反对传统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相脱节、相隔离。他认为学校即社会,就好象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而且这种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成了一道高墙,把学校与社会生活隔开了。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阳明东原的见解颠倒过来,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这些见解在认识论上具有唯物主义因素,因而教学做合一和主观唯心主义的从保重中学就有了区别。但是陶行知所说的行与我们现在所讲的实践还不同,他所说的行还只是个人狭隘的琐碎的活动。

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在马堡时期,海德格尔开始撰写他的主要著作《存在与时间》,1927 年2 月,《存在与时间》正式印行。
Kant und das Problem der Metaphysik (1929) 《康德与形而上学的问题》
Einführung in die Metaphysik (1935, 1953年出版) 《形而上学入门》
Erläuterungen zu Hölderlins Dichtung (1936-38) 《荷尔德林诗的阐释》
Beiträge zur Philosophie (Vom Ereignis) (1936-1938, 1989年出版) 《对哲学的贡献》
Holzwege (1950) 《林中路》
Was heißt Denken? (1951-52) 《什么被称为思考?》
Der Satz vom Grund (1955-56) 《理性的原则》
Identität und Differenz (1955-57) 《同一与差异》
Gelassenheit (1959) 《思考的展示》
Unterwegs zur Sprache (1959) 《通向语言的道路》
Die Frage nach der Technik 《关于科技的问题》
Wissenschaft und Besinnung 《社会与反省》
überwindung der Metaphysik 《克服形而上学》
Wer ist Nietzsches Zarathustra 《谁是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
Bauen Wohnen Denken 《筑居思》
Wegmarken 《路标》

海德格尔开始撰写他的主要著作《存在与时间》,1927 年2 月,《存在与时间》正式印行,一是在《现象学年鉴》第八卷上,二是作为单行本。这本书奠定了他一生哲学活动的基础,被视为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重要著作,他因此而声誉鹊起。

Kant und das Problem der Metaphysik (1929) 《康德与形而上学的问题》
Einführung in die Metaphysik (1935, 1953年出版) 《形而上学入门》
Erläuterungen zu Hölderlins Dichtung (1936-38) 《荷尔德林诗的阐释》
Beiträge zur Philosophie (Vom Ereignis) (1936-1938, 1989年出版) 《对哲学的贡献》
Holzwege (1950) 《林中路》
Was heißt Denken? (1951-52) 《什么被称为思考?》
Der Satz vom Grund (1955-56) 《理性的原则》
Identität und Differenz (1955-57) 《同一与差异》
Gelassenheit (1959) 《思考的展示》
Unterwegs zur Sprache (1959) 《通向语言的道路》
Die Frage nach der Technik 《关于科技的问题》
Wissenschaft und Besinnung 《社会与反省》
überwindung der Metaphysik 《克服形而上学》
Wer ist Nietzsches Zarathustra 《谁是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
Bauen Wohnen Denken 《筑居思》
Wegmarken 《路标》

其他著作

Sein und Zeit (1927) 《存在与时间》

《存在与时间》
Kant und das Problem der Metaphysik (1929) 《康德与形而上学的问题》
Einführung in die Metaphysik (1935, 1953年出版) 《形而上学入门》
Erläuterungen zu Hölderlins Dichtung (1936-38) 《荷尔德林诗的阐释》
Beiträge zur Philosophie (Vom Ereignis) (1936-1938, 1989年出版) 《对哲学的贡献》
Holzwege (1950) 《林中路》
Was heißt Denken? (1951-52) 《什么被称为思考?》
Der Satz vom Grund (1955-56) 《理性的原则》
Identität und Differenz (1955-57) 《同一与差异》
Gelassenheit (1959) 《思考的展示》
Unterwegs zur Sprache (1959) 《通向语言的道路》
Die Frage nach der Technik 《关于科技的问题》
Wissenschaft und Besinnung 《社会与反省》
überwindung der Metaphysik 《克服形而上学》
Wer ist Nietzsches Zarathustra 《谁是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
Bauen Wohnen Denken 《筑居思》
Wegmarken 《路标》

《存在与时间》是海德格尔的代表著作,然而,这却是一部难懂的书。该书的论点概括地讲,就是追问什么是存在。

《存在与时间》是海德格尔的代表著作,然而,这却是一部难懂的书。该书的论点概括地讲,就是追问什么是存在。由此展开的问题是,“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以及为什么提出关于它的问题很重要,“此在”是什么以及它与存在的问题有怎样的联系。
此在是如何又为何存在的,时间和时间性对此在及其存在为何如此关键,这就是《存在与时间》要解决的问题。
该书第一部分讨论的是“准备性的此在基础分析”,认为此在实质上就是“在世”的此在,其存在就是“烦”。第二部分,海德格尔引入了一个只是隐含在第一部分中的主题,即此在的时间性。此在从本质上说具有时间性:它向前眺望自己的死亡,用良知和决心审视整个生活,它在本质上是历史性的。此在的存在与时间性密切相关。
有的哲学家认为,“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比如,就普遍性而言,乌鸦的概念不及鸟的概念,鸟的概念不及动物的概念,动物的概念不及生物的概念,生物的概念不及物体的概念。它们的外延一个比一个大。在海德格尔看来,过去的哲学家已经认识到哲学概念的普遍性,却未能认清这种普遍性的实质。所以他说,存在概念是最不清楚的一个概念。
传统存在论的定义法显然不适用于存在概念,因为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找不到比它更普遍的概念来阐述它。存在无处不在,然而存在又不存在于任何地方,它并不是一种内在于任何实体的、易于辨识的特性。海德格尔说,由此看来,不能用定义的方法来理解存在概念。
海德格尔说,我们的生活早已包含了某种存在概念,这个概念的意义问题却从来没有进入我们的视野。海德格尔首先以人为出发点。人与其他事物都是存在者,都包含着存在的意义。但是人能提出并回答存在的意义问题,其他存在者却不能。他把人称作“此在”,意思是存在在此,或者在这儿、在那儿。
此在本质上是存在于世界的,并不是简单地指它与世界上其他的物一样占据一块地方,而是说它不断地解释和参与其他实体及它们所处的背景,即“环境”或“我们周围的世界”。从某种程度上讲,之所以存在着一个单一的世界而非一个实体的集合,仅仅就是因为此在如是而为。此在不是万物中的一员,它是世界的中心,把世界的脉络牵引了起来。因此,海德格尔在选取此在作为研究起点的时候,并没有只集中于一种实体之上而把其他实体排除在外。此在和它周围的整个世界同在。
此在被海德格尔用以同时指人以及人所具有的存在方式。为什么他用这种方式谈论人,人的存在与世界上其他实体的存在有显着的不同。“此在是为存在本身而存在的存在体。”此在不是一个确定的实在之物,而是各种存在方式的可能性。
海德格尔说,人生的历程就是人认识世界的历程。人不是忙于和物打交道,就是忙于和人打交道。海德格尔称前者为“烦忙”,后者为“烦神”,人的活动统称为“烦”。他进一步解释说,把人的存在解释为“烦”不是他的虚构,也不是他创造了这个概念,强加在人身上,而是人的生存、人的实际生活“展示”了这个特征。换言之,现实生活是生活的表层,“烦”是生活的深层。
海德格尔引用古罗马神话中的一个故事,来说明“烦”是人的主要特征。有一天,女神“烦”正要渡河,看到有一些胶泥,便用它做了个泥人。这时,朱庇特走来,“烦”请他将灵魂赋予这个泥人,朱庇特欣然从命。两个天神都想用自己的名字来给泥人命名。大地女神又冒出来,说应该用她的名字命名,因为用的是泥,属于她的身体。他们争论不休,只好请农神主持公道。农神说,既然是朱庇特给了他灵魂,那么泥人死后,他可以拥有它的灵魂;泥人的身体是大地女神给的,所以可以拥有它的身体;女神“烦”造出了这个泥人,所以只要它活着,“烦”就是它的主人。至于大家争论不休的名字,农神说就叫它“人”(homo)吧,因为它是用“泥”(humus)捏成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烦”是人的源泉,只要我们活着,就离不开“烦”。
人是如何存在的,用现象学的方法来看,人首先是“在世界之中存在”。海德格尔说,这个术语包含了三个组成部分:在……中、世界以及“谁”在世界之中。理解了这三部分就理解了人存在的意义。把“在……之中”理解为一个事物在另一个事物之中,这种认识是肤浅的。我们不可能把“人”与“世界”这两种东西放在一起,因为“在世界之中存在”是人的主要特征,人总是带着他的世界,世界也总是人的世界,二者本来就是一个整体,从未分开过。所以人与世界的关系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人无需走出自身而进入一个外在于他的世界,因为他本来就在世界之中。这种意义上的“在……之中”,立足于人的生存方式,自然有别于传统哲学所理解的“在……之中”。
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拥有是否存在的无限能力。人可以选择死亡,但不能选择出生。海德格尔说,人是被“抛到”
这个世界上的。因此,人能决定的不是存在与否,而是怎样存在。
在海德格尔对此在的一般日常性的论述中,时间只发挥了次要的作用,虽然此在先于它自身这一论断已经隐含了时间。但在导论中他告诉我们时间对存在的问题至关重要:“所有本体论的中心问题植根于时间现象中。”时间对此在的分析同样至关重要:“此在的存在在时间性中找到意义。”他不相信存在着非时间性或超时间性的实体。也不存在超时间性的上帝。非时间性的命题、意义和理论都不存在。此在存在的方式就像此在一样有着历史性和时间性。
传统时间可以用“过去—现在—将来”来表示。这种时间与人的生存无关。海德格尔的时间概念是“将来—过去—现在”。
这种时间与人的生存密切相关。他特别强调这三个时间维度的有机统一:“过去源于将来,已经成为过去的将来从自身释放出现在。”将来与过去是一个整体,在时间的长河中,将来持续不断地从我们身边流过,成为过去。
时间意味着变化。在海德格尔看来,存在不是永恒不变的。
思想的重要任务在于,唤醒人们的时间意识。主客体二分的思维模式总是把对象当作一成不变的客体。海德格尔说,只有超越时间,客体才能一成不变。他认为,我们必须让客体“流动”起来,把客体投入时间的长河。真正的思想必须摧毁传统形而上学的“存在”,摧毁那个超时空的、永恒不变的、与现实世界相对的彼岸世界。
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这样解释了自己的哲学工作:“哲学是普遍的现象学存在学。它是从此在的解释学出发的,而此在的解释学作为生存论分析工作把一切哲学发问的主导线索的端点固定在这种发问所从之出且向之归的地方上了。”从中可以看出,这个时期海德格尔哲学的两个基本的思想和方法要素就是现象学和解释学。
海德格尔对胡塞尔的现象学作了一种存在学的改造,而这种改造首先并且主要表现在方法上的汲取。海德格尔认为,现象学是存在学的方法,这种现象学方法有三个基本环节:现象学的还原、现象学的建构以及现象学的解构。现象学的还原使海德格尔得以“面向事实本身”(即存在本身);现象学的建构在海德格尔哲学中展开为“此在的解释学”,即此在的生存论分析,构成《存在与时间》已完成部分的主体;而现象学的解构,则呈现为对传统存在学的历史的批判分析。很显然,海德格尔把现象学与解释学结合起来了,这种结合既是对现象学的改造,同时也是对解释学的提升。
此在的解释学,海德格尔也称之为基础存在学。在《康德和形而上学问题》中,他也称之为此在的形而上学。海德格尔声称,他是要制订一门以“人”这种“此在”为基础的基础存在学。在海德格尔看来,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传统存在学从未找到解答存在问题的真正途径,存在被遗忘了。因此,需要重新提起和重新解释。存在问题需要从此在着手,因为唯有此在领悟着存在。此在是存在问题的出发点,唯有从具有优先地位的此在身上,才能得出一般存在的意义。
从此在到一般存在,这是前期海德格尔哲学的基本思路。这条思路是存在主义的,并且标志着20世纪上半叶西方存在主义思潮的一个顶峰。它的基本特征可以说是“极端的主观主义”。法国解构主义思想家德里达指责说,海德格尔从形而上学高度上把人的地位巩固起来了。这种指责不无道理。海德格尔的本意是要反近代以来的主体形而上学传统,但他自己也未能从中跳出来。
对此,海德格尔本人立即有了自觉。《存在与时间》没有最终完成并非偶然,正是由于思路上的困难。所以到三十年代,海德格尔的思想道路发生了一个明显的转向。研究者一般以海德格尔1930年的演讲“论真理的本质”为界,把他的思想划分为前、后两期。后期的海德格尔转向了语言,甚至是对荷尔德林诗的分析。他指出,在匮乏岁月,人的存在的意义在于“诗意的栖居”。
《存在与时间》不是一部完整的作品,海德格尔并未实现其目的。与许多伟大的哲学家一样,海德格尔是真理的探索者,而非真理的终结者。我们可能不同意他的某些观点和方法,这是正常的。《存在与时间》告诉我们,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因而我们所认识的存在的意义也是有限的,我们刚刚踏上探索存在之路。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作曲家啊?
1、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贝多芬一生创作题材广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1部歌剧、32首钢琴奏鸣曲、5首钢琴协奏曲、多首管弦乐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等。因其对古典音乐的重大贡献,对奏鸣曲式和交响曲套曲结构的发展和创新,而...

德国有哪些著名文学家
他于1965年获得格奥尔格·毕希纳奖(Georg Büchner Prize),并于1993年被选为英国皇家文学会荣誉院士,他在1995年获得赫尔曼·凯斯滕奖。君特·威廉·格拉斯最著名的作品是《铁皮鼓》,它是欧洲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也是但泽三部曲的第一部作品(另外两部作品是《猫与老鼠》与《狗年月》)。3、西格...

德国作曲家 进行曲有哪些
巴赫一生作品浩如烟海,主要作品有:二百多部宗教及世俗“康塔塔”、若干部宗教《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平均律钢琴曲集》、 《创意曲集》、《古钢琴组曲》、小提琴和大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勃兰登堡协奏曲》六首、《乐队组曲》四首和大量管风琴曲及晚年所著《赋格的艺术》一书。 【贝多芬】 路德维希...

王尔德,格林兄弟,安徒生的国籍在什么地方?代表作有那些?
1833年出版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是他成人文学的代表作。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小锡兵》、《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并被高度赞扬:给全欧洲的一代孩子带来了欢乐。他的作品《安徒生童话》已经被...

德国在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5、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享年57岁),德国杰出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和“交响乐之王”。贝多芬的主要作品以九部交响曲占首要...

...抽象画家是谁吗说一说他们的代表作名称吗?他们的代表作
画家 康定斯基(W.Kandinsky,1866~94),抒情抽象派代表画家,曾是德国表现主义团体「蓝骑士」的领导者。主要作品:《即兴》,《构成第七号》蒙德里安(P.Mondrian,1872~1944),几何抽象派代表画家。主要作品:《灰色的树》马列维奇(K.C.Malevich,1878~1935),俄国构成主义倡导者,也是几何抽象派...

19世纪下半期的德国画家有哪些?
回到慕尼黑后,他成了画家中的核心人物。不久,他离开了巴伐利亚州的首府,隐居在农村,创作肖像画和农民肖像。他像法国米勒一样,过着与农民一样的生活。他的代表作有《读报的女农民》、《酒店谈心》、《猎人》、《农村政治家》、《教堂中的农妇》等,这些作品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马克思·克林格尔...

浪漫主义文学有哪些?
他们的思想是同那个被推翻了的封建贵族阶级的思想意识相联系的.他们从对抗资产阶级单命运动出发,反对现状,留恋过去,美化中世纪的宗法制,幻想从古老的封建社会中去寻找精神上的安慰与寄托.消极浪漫主义的出现,.实际上是被打倒的封建贵族阶级没落的思想情绪在文学上的反映.代表作家有德国的史雷格尔兄弟,...

音乐家诞生在维也纳的作品有哪些?在维也纳的哪些街、花园、礼堂、剧院...
《杜鹃圆舞曲》是其代表作。 Z 郑京和(Chung,Kyung-Wha,1948-),韩国著名女青年小提琴家。 皮恩卡斯·祖克曼 (Pinchas Zukerman,1948-),当代杰出的以色列青年小提琴家,小提琴教育家加拉米安的三大弟子之一。海顿的《皇帝四重奏》,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月光奏鸣曲》、...

莫扎特---(国家)作曲家,童年被誉为---,作品有---等
共写了27部,其中代表作有d小调、c小调、A大调等。此外,还有7首小提琴协奏曲,其中G大调、A大调、D大调的3首比较突出。在管乐协奏曲方面,《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也很突出。其他是4首圆号协奏曲,1首《长笛竖琴协奏曲》等。奏鸣曲套曲 莫扎特写了17部钢琴奏鸣曲、6部小提琴奏鸣曲和35部钢琴小提琴奏鸣曲等,对...

石拐区17887335841: 海德格尔有什么重要作品? -
亥凭小儿:[答案] 海德格尔年表: 1889年9月26日 生于德国巴登邦梅斯基尔希.父弗里德里希·海德格尔;母约翰娜,娘家姓肯普夫.父母笃信天主教. 1903年-1906年 在康斯坦茨人文中学读书. 1906年-1909年 在弗莱堡人文中学...

石拐区17887335841: 海德格尔代表作 -
亥凭小儿: 海德格尔代表作为以下.马丁·海德格尔是20世纪著名的德国哲学家,被广泛认为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的代表作是《存在与时间》(SeinundZeit),这部作品于1927年完成并出版,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存在与时间》探讨了人类存在的本质,特别是时间性对于个体存在的意义.

石拐区17887335841: 海德格尔的作品有哪些?
亥凭小儿: 海德格尔( 1889年一 1976年),德国著名 的存在主义哲学大师,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哲学 家之一.1927年发表了未完成的手稿《存在与时 间》,他认为时间性是人的存在方式,他一生最 关心的问题就是存在与存在者的区别是什么,海 德格尔后来被人们称作“途中的思想者”.海德 格尔著有《存在与时间》、《什么是形而上学》 等作品.

石拐区17887335841: 海德格尔的最出名的书叫什么 -
亥凭小儿: 《哲学献文》(该著作的另一译法为《哲学贡献》)【不过一般人认为他的最出名的著作是《存在与时间》】

石拐区17887335841: 西方哲学虚无主义代表作品有哪些?最彻底的西方虚无主义作家有哪些代表人物? -
亥凭小儿: 我觉得最有代表性的人就是海德格尔,他认为存在即虚无,是最彻底的虚无主义者的最典型的代表.他的著作最有名的就是《存在与时间》其他著作请自己百度.

石拐区17887335841: 海德格尔有哪些散文?
亥凭小儿: 《珍珠鸟》

石拐区17887335841: 存在主义小说的代表作有哪些.? -
亥凭小儿: 诺曼·梅勒 《美国梦》 克尔凯郭尔 《恐惧与颤栗》 海德格尔 《存在与时间》 萨特 《存在与虚无》 卡夫卡 《变形记》 马尔库塞 《单向度的人》 西蒙娜·德·波伏瓦 《女宾》 陀斯陀耶夫斯基 《地下室手记》

石拐区17887335841: 存在主义奠基人海德格尔和加缪,萨特关于存在主义的著作有哪些,有没有经典语录推荐
亥凭小儿: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路标》 加缪《局外人》《第一个人》《堕落》《鼠疫》(西绪福斯是幸福的) 萨特《恶心》《墙》《禁闭》《苍蝇》《存在与虚无》(他人即地狱)

石拐区17887335841: 语言是存在的家园 出自海德格尔的哪部作品 -
亥凭小儿: “语言是存在之家” 出自海德格尔《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1946),此文收录于《路标》. 另外,在许多其它著述中都有与此相关的论述.如《在通向语言的途中》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