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称唱戏的称“梨园世家”,医生称“杏林世家”呢?

作者&投稿:包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把唱戏的称为梨园弟子呢?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因为当时李隆基极力倡导歌舞戏剧等相关活动,当时专门选了精通歌舞和器乐的数百名人员,在梨园进行培训,所以后来戏曲界就把自己所从事的领域叫做梨园行,人们就把戏曲界戏称为梨园界,同样的戏曲演员也就为了梨园弟子。而这个称呼就是从唐代李隆基时期开始的。
这是因为当时明朝的皇帝李隆基非常喜爱歌舞戏剧,但是那个时候的歌舞又不同于现在的京剧,当时的歌舞主要就是用来取悦皇帝,所以一般歌舞都需要有美人跳舞,需要有旋律和节奏相伴,而这些最后都会在宫廷上面呈现出来,而任何形式的节目都需要事先的排练,在当时唐朝,远离深宫的地方有一个广植梨树的果园。


所以李隆基就选了那个地方作为排练的场所,再加上李隆基其实也是个对音乐很有造诣的人,他经同音律并且懂得八音,历史上的羯鼓就是他创造的。所以他算是当时排练歌舞的总指挥。后来京剧用羯鼓指挥调度,其实就是沿袭的唐代李隆基的做法。


在很久以前戏曲界一直都是代代相传的,就像古代的帝王一样是子承父业,因为自己的老祖宗都是梨园行的艺人,所以说整个家族就被称为梨园世家,而现今最著名的梅兰芳先生就是京剧界最富盛名的梨园世家,他们第1代梅巧玲是唱旦角儿的,第2代梅竹芳跟第一代也是一样,而梅兰芳的伯父梅雨田,当了京剧里面的琴师。一直到梅兰芳甚至梅兰芳的儿女,都是京剧里的一员。

而我国最早的戏曲演员就是优孟,他的表演里面含有了许多后代戏剧的因素,相当于是戏剧艺术的萌芽,他对后面的戏剧艺术发展起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但是同样的,李隆基也算是为中国的歌舞剧的推动发展做了巨大的贡献,如果不是他当时极力发展歌舞,可能现今我们也不会有京剧这个国粹。

梨园,原是唐代都城长安的一个地名,因唐代玄宗李隆基在此地教演艺人,后来就与戏曲艺术联系在一起,成为艺术组织和艺人的代名词。“梨园”的来历在清乾隆时的进士孙星衍与嘉庆九年(1804年)所撰写的《吴郡老郎庙之记》中载;“……余往来京师,见有老郎庙(:指玄宗)之神。相传唐玄宗时,庚令公之子名光者,雅善(霓裳羽衣舞),赐姓李氏,恩养宫中教其子弟。光性嗜梨,故遍值梨树,因名曰梨园。后代奉以为乐之祖师。……”现代人李尤白撰写的《梨园考论》中,考证了梨园的来历。唐中宗(705-710年)时,梨园只不过是皇家禁苑中与枣园、桑园、桃园、樱桃园并存的一个果木园。果木园中设有离宫别殿、酒亭球场等,是供帝后、皇戚、贵臣宴饮游乐的场所。后来经唐玄宗李隆基的大力倡导,梨园的性质起了变化,有一个单纯的果木园圃,逐渐成为唐代的一座“梨园子弟”演习歌舞戏曲的梨园,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座集音乐、舞蹈、戏曲的综合性“艺术学院”。李隆基自己担任了梨园的崔公(或称崖公),相当于现在的校长(或院长)。崔公以下有编辑和乐营将(又称魁伶)两套人马。李隆基为梨园搞过创作,还经常指令当时的翰林学士或有名的文人编撰节目,如诗人贺知章、李白等都曾为梨园编写过上演的节目。李隆基、雷海青、公孙大娘等人都担任过乐营将的职务。他们不仅是才艺极高的著名艺人,又是诲人不倦的导师。诗人杜甫在他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一诗中,咏叹公孙大娘的舞姿豪迈奔放,“如羿社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青光。”并在这首诗的序言中说过,有一位书法家名张旭,自从看了公孙大娘的剑器舞,他的草书有了很大的长进。唐玄宗李隆基依靠这些杰出的创作人员和导演,造就了一大批表演艺术家。 唐玄宗时期(712-756年),也就是所谓的“开元盛世”封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仅造就了一批中外闻名的文学家和诗人,在舞蹈和音乐等艺术领域里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梨园”,就产生在唐代这块沃土之中。

梨园子弟分为坐部、立部、小部和男部、女部。坐部一般是优秀演员,乐工坐在堂上演奏,舞者大抵为3至12人,舞姿文雅,用丝竹细乐伴奏;立部是一般演员,乐工立在堂下演奏,舞者60人至80人不等,舞姿雄壮威武,伴奏的乐器有鼓和锣(即金钲)等,音量宏大;小部为儿童演出队。此外,还设有舞部,他又分为文舞和健舞。像这样庞大的编剧,男女兼有的皇家音乐、舞蹈、戏曲学院,出现在一千多年前,不能不说是世界罕见的。

梨园究竟在什么地方呢?由于时间久远,现已找不出一确切的地址。有人认为,梨园在今西安市东的临潼县骊山秀岭峡;有的人认为,在今西安市城东南隅曲江池附近,汉武帝所造的宜苑地址近旁的春临村一带,,这里植梨树百株;有的人认为梨园在今西安城东北,唐大明宫东侧附近,三华里的午门村;有的人认为在“禁苑”之中或近旁,今(西安迤逦之北,渭河以南一带);还有人为在今西安城北5华里许的未央区、大白羊村村西等等说法,但不管梨园在什么地方,他确实是培养和训练艺人的场所。 教坊是与梨园相近似的组织,以排演歌舞、百戏为主。唐高祖李渊时设教坊于禁内。由于唐代的经济繁荣,加上唐玄宗对音乐、舞蹈的喜好,豢养了乐工数万人,其规模就现在来看,也是相当庞大的,开元二年(714年)玄宗将原来隶属于太常寺的倡优中的音乐人才划出来,专门设立了“左右教坊,以教俗乐”。左右教坊的责任不同,大致右多善舞者,左多善歌者。

戏曲界俗称梨园行,演员称梨园子弟。要问缘由,得从过去戏班供奉的祖师爷唐明皇,也就是唐玄宗李隆基谈起。据史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人,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梨园在当时长安禁苑中,公元714年设“梨园亭”供乐工演奏乐曲,宫女习舞演唱,有会昌殿为玄宗亲自按乐之所。当时还设有宫内梨园法部、梨花园、太常系统的梨园别教院、洛阳梨园新院等,所以乐工多出梨园。梨园,实际为我国第一座国立戏曲学校,梨园,也就成了后世演艺界的代称。因玄宗善用羯鼓指挥乐队,后戏曲仍以司鼓板为乐队指挥,尊称打鼓佬,位于舞台九龙口,并供奉玄宗为戏曲界祖师,所属同行为梨园弟子,延续至今。

众所周知,"杏林"-词是中医界常用的词汇,医家每每以"杏林中人"自居。然而"杏林"一词典出汉末 三国闽籍道医董奉。
董奉,字君异,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有很高的医技,与当时的华伦、张仲景齐名,号称"建安三神医"。据《三国志·士燮传》注引,交州刺史士燮得恶疾昏死已三日之久,仙人董奉用自制药丸一粒塞入刺吏口中并灌入少许水,捧其头摇消之,食顷,昏死的刺吏便神奇般地张开眼睛,手脚也能动弹,"颜色渐复,半日能起坐,四日复能语,遂复常"。类似的记载详见于《神仙传》中,由此可见董奉医术的高 明。

在诸多有关董奉传奇般的事迹中,最有影响的乃是他在庐山行医济世的故事。据《神仙传》卷十记载:"君异居山间,为人治病,不取钱物,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十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董奉曾长期隐居在江西庐山南麓,热忱为山民诊病疗疾。他在行医时从不索取酬金,每当治好一个重病患者时,就让病家在山坡上栽五颗杏树;看好一个轻病,只须栽一颗杏树。所以四乡闻讯前来求治的病人云集,而董奉均以栽杏作为医酬。几年之后,庐山一带的杏林多达十万株之多。杏子成熟后,董奉又将杏子变卖成粮食用来贩济庐山贫苦百姓和南来北往的饥民,一年之中救助的百姓多达二万余人。正是由于董奉行医济世的高尚品德,赢得了百姓的普遍敬仰。庐山一带的百姓在董奉羽化后,便在杏林中设坛祭祀这位仁慈的道医。后来人们又在董奉隐居处修建了杏坛、真人坛、报仙坛,以纪念董奉。如此一来,杏林一词便渐渐成为医家的专用名词,人们喜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这类的 话语来赞美象童奉一样具有高尚医风的苍生大医。

梨园子弟分为坐部、立部、小部和男部、女部。坐部一般是优秀演员,乐工坐在堂上演奏,舞者大抵为3至12人,舞姿文雅,用丝竹细乐伴奏;立部是一般演员,乐工立在堂下演奏,舞者60人至80人不等,舞姿雄壮威武,伴奏的乐器有鼓和锣(即金钲)等,音量宏大;小部为儿童演出队。此外,还设有舞部,他又分为文舞和健舞。像这样庞大的编剧,男女兼有的皇家音乐、舞蹈、戏曲学院,出现在一千多年前,不能不说是世界罕见的。

梨园究竟在什么地方呢?由于时间久远,现已找不出一确切的地址。有人认为,梨园在今西安市东的临潼县骊山秀岭峡;有的人认为,在今西安市城东南隅曲江池附近,汉武帝所造的宜苑地址近旁的春临村一带,,这里植梨树百株;有的人认为梨园在今西安城东北,唐大明宫东侧附近,三华里的午门村;有的人认为在“禁苑”之中或近旁,今(西安迤逦之北,渭河以南一带);还有人为在今西安城北5华里许的未央区、大白羊村村西等等说法,但不管梨园在什么地方,他确实是培养和训练艺人的场所。 教坊是与梨园相近似的组织,以排演歌舞、百戏为主。唐高祖李渊时设教坊于禁内。由于唐代的经济繁荣,加上唐玄宗对音乐、舞蹈的喜好,豢养了乐工数万人,其规模就现在来看,也是相当庞大的,开元二年(714年)玄宗将原来隶属于太常寺的倡优中的音乐人才划出来,专门设立了“左右教坊,以教俗乐”。左右教坊的责任不同,大致右多善舞者,左多善歌者。

是啊!!


戏曲演员为什么会被称为梨园子弟?这个称呼是谁起的?有什么渊源?
戏曲演员为什么会被称为梨园子弟?这个称呼是谁起的?有什么渊源?据说唐玄恭皇帝曾经教过音乐家。当国家相对稳定时,他选择了300岁的音乐家和数百名女服务员在“梨园”练习音乐和舞蹈,并在梨园教授音乐。据《古唐志》记载,前梨园遗址建于唐景龙四年,第一处遗址位于长安故宫(今陕西西安);它被...

古代唱戏的梨园村是现在的哪个梨园村
1、释义 梨园,原是古代对戏曲班子的别称。我国人民在习惯上称戏班、剧团为“梨园”,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子弟”,把几代人从事戏曲艺术的家庭称为“梨园世家”,戏剧界称为“梨园界”等等。2、名称由来 梨园,中国唐代训练乐工的机构。《新唐书·礼乐志》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

梨园为什么指唱戏
《新唐书·礼乐志》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可知为玄宗时宫廷所设。梨园的主要职责是训练乐器演奏人员,与专司礼乐的太常寺和充任串演歌舞散乐的内外教坊鼎足而三。后世遂将戏曲界习称为梨园界或梨园行,戏曲演员...

唱戏的人叫什么行业
唱戏的人被称为梨园弟子,这一称谓源自唐代。当时,唐明皇(唐玄宗)李隆基酷爱音乐和舞蹈,因此挑选了三百名青年子弟,安置在长安城内的梨园中,亲自教授他们演奏乐曲。这些被选中的人在梨园中学习音乐和舞蹈,成为了“皇帝梨园弟子”。后来,这个称呼逐渐演变为泛指戏曲演员的“梨园弟子”。因此,唱戏的人...

江湖暗语唱戏的怎么称呼,
称呼梨园子弟。梨园子弟分为坐部、立部、小部和男部、女部。坐部一般是优秀演员,乐工坐在堂上演奏,舞者大抵为3至12人,舞姿文雅,用丝竹细乐伴奏。立部是一般演员,乐工立在堂下演奏,舞者60人至80人不等,舞姿雄壮威武,伴奏的乐器有鼓和锣(即金钲)等,音量宏大;小部为儿童演出队。此外,...

台上唱戏的人被称为什么?
台上唱戏的人被称为“戏子”,亦称作“梨园子弟”。在古代,这一职业地位低下,被社会所轻视。

梨园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园圃,唱戏班子为什么称为“梨园”?
后来经唐玄宗的大力倡导,梨园的性质起了变化,由一个单纯的果木园圃,逐渐成为唐代的一座“梨园子弟”演习歌舞戏曲的梨园,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座集音乐、舞蹈、戏曲的综合性“艺术学院”。 李隆基自己担任了梨园的崔公(或称崖公),相当于校长(或院长)。《新唐书·礼乐志》载:“玄宗既知音律,又...

梨园出身什么意思
唱戏出身梨园,原是古代对戏曲班子的别称。我国人民在习惯上称戏班、剧团为“梨园”,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子弟”,把几代人从事戏曲艺术的家庭称为“梨园世家”,戏剧界称为“梨园界”等等。

对唱戏的人的尊称
1. 在旧时,对于那些成就卓越的戏曲表演艺术家,人们常以“老板”相称,这一称谓是对他们艺术造诣和地位的一种尊敬。例如,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便被尊称为“梅老板”。在电影《霸王别姬》中,程蝶衣也被亲切地称为“老板”。2. “梨园弟子”一词源自唐玄宗时期,用以指代专门培养戏曲演员的场所...

戏曲为什么称为梨园
传说:唱戏的那个园子叫梨园。后来就都叫梨园了

皇姑区18956737869: 为什么把唱戏的称梨园,治病的叫杏林? -
汗达至圣: 光阴荏苒,栽下的杏树也愈来愈多.到了收获季节,只见红杏竞秀、压弯枝头.董奉便在茂密的杏树林中建一间草屋,对前来买杏的人不收钱币,而以谷子交换.董奉用杏换来的谷子年年堆满仓,他用这些谷子救济贫困百姓和路过该地缺少盘缠的人. 自此,“杏林”一词便成了中医界的代称,“杏林高手”便代指医术高超的医生,“杏林之家”一词也屡见报端. 梨园,原是唐代都城长安的一个地名,因唐代玄宗李隆基在此地教演艺人,后来就与戏曲艺术联系在一起,成为艺术组织和艺人的代名词.

皇姑区18956737869: 为什么赞老师为桃李满天下,说医生是杏园,而唱戏剧的为梨园? -
汗达至圣: 一,赞老师为桃李满天下:桃李满天下.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唐 狄仁杰 门生众多,累向 武则天 推荐将相多人,或谓 仁杰 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唐 白居易《春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令公 ...

皇姑区18956737869: 杏林是指什么梨园又指什么 -
汗达至圣: 杏林:孙思邈有医龙治虎、虎守杏林之传说,后来杏林就被人们认作行医的代称.梨园:在唐代(唐明皇)长安城内有一个叫梨园的地方,曾一度是唐明皇培养训练戏剧演员的场所,后来就把唱戏的艺人简称为“梨园”.

皇姑区18956737869: 梨园世家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 -
汗达至圣: “梨园”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培训演员的地方.除了请专门的人士来教习,还请当时有名的文人雅士为他们编撰节目,象唐朝著名的诗人李白、贺知章等人都为梨园编写过节目.这里成了历史上有名的集歌、舞、戏于一体的练习场所.因此,在“梨园”这个地方培训过表演行当的都叫“梨园行”.在这里学习过的都叫“梨园弟子”.京剧界追根溯源就到了“梨园”这个地方,于是,就用了“梨园”的名称,世代相传,称戏曲界叫“梨园界”,这一行业叫“梨园行”.戏曲演员们为“梨园弟子”,而有几代人从事这个事业的家庭为“梨园世家”.过去戏曲界大都是世代相传,子承父业.这样世世代代的传了下来.因为老祖宗曾是“梨园行”的艺人,因此,这个家族就被称其为“梨园世家” .

皇姑区18956737869: 古代为什么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子弟”? -
汗达至圣: 我国人民在习惯上称戏班、剧团为“梨园”戏曲演员为“梨园子弟”,把几代人从事戏曲艺术的家庭称为“梨园世家”,戏剧界称为“梨园界”等等. 梨园,原是唐代都城长安的一个地名,因唐代玄宗李隆基在此地教演艺人,后来就与戏曲艺术...

皇姑区18956737869: 把戏剧界称为梨园是因为?
汗达至圣: 梨园,原是唐代都城长安的一个地名,因唐代玄宗李隆基在此地教演艺人,后来就与戏曲艺术联系在一起,成为艺术组织和艺人的代名词. 唐朝唐明皇(唐玄宗)建立的“梨园”,这个“梨园”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培训演员的地方.除了请专门...

皇姑区18956737869: 戏曲为什么又称为梨园? -
汗达至圣: 因为唐明皇在梨园里教人唱戏.梨园,原是唐代都城长安的一个地名,因唐玄宗(唐明皇)李隆基在此地教演艺人,后来就与戏曲艺术联系在一起,成为艺术组织和艺人的代名词. 史载,唐明皇选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子弟”.宫女数百亦为梨园弟子,居宜春北院.斯为梨园发轫之始.

皇姑区18956737869: 唱戏的为什么要叫梨园子弟
汗达至圣: 梨园,中国唐代训练乐工的机构. 《新唐书·礼乐志》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可知为玄宗时宫廷所设.梨园的主要职责是训练乐器演奏人员,与专司礼乐的太常寺和充任串演歌舞散乐的内外教坊鼎足而三.后世遂将戏曲界习称为梨园界或梨园行,戏曲演员称为梨园弟子. 梨园,原是唐代都城长安的一个地名,因唐玄宗(唐明皇)李隆基在此地教演艺人,后来就与戏曲艺术联系在一起,成为艺术组织和艺人的代名词.

皇姑区18956737869: 梨园一词的由来 -
汗达至圣: 梨园,原是古代对戏曲班子的别称.我国人民在习惯上称戏班、剧团为“梨园”,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子弟”,把几代人从事戏曲艺术的家庭称为“梨园世家”,戏剧界称为“梨园界”等等.

皇姑区18956737869: 什么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弟子?
汗达至圣: 指唐玄宗培训的歌伶舞伎.后泛指戏剧演员.出处 :唐·白居易《长恨歌》:“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蛾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