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赋税都用来做什么了

作者&投稿:宫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赋税征收的目的是什么?~

古代赋税征收是中国古代国家宏观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 ,是统治者为维护国家机器运转而强制征收的。

古代也是有方法逃税漏税的,地主为了逃避赋税,会使用以下手段。
第一,隐瞒田亩数量。隐藏自己真实的田地数额,减少自己在国家登记簿上的赋税数量。但是从历史资料上来看,如果是自己家的土地,通过这种方法来逃税非常困难。只有在边远地区进行开发的,才有一定的可能性隐藏自己的土地,逃避国家的征税。

第二,隐瞒少报。地主为了逃避户口税,将自己家里的部分人口不上报,以减少户口数量。比如南北朝时期就有法律规定,没有结婚的人缴纳户口税可以减半,于是很多家庭都说是单亲家庭来作假。

第三,一起逃税。政府征收户口税是按照户头来的,根据人口数量和财产划分等级,分别要缴纳不同数额的赋税。但是如果几家和为一家,即便缴纳最高等级的户口税也是划算的。这是偷税漏税的又一种方式,东晋时期就有几百户人家合并成一家逃避赋税,明朝也有类似的情况。

第四,谎报年龄。历代往往有男子成年之后就要开始缴税,年老了之后就不用缴税了。于是很多地主谎报年龄,比如宋朝规定男子20岁就成年,在南方的一些农村裹头是证明男子成年的一种习俗,但是在一些地方30多岁的人却不裹头,这是为了逃避赋税。
他们这些人已经到了成年,但还冒充小孩,以此来免交赋税。其他还有一些逃税漏税的方式,比如进入寺庙里面当和尚。

从赋税两个字上面就可以看出赋税的用途了。赋从贝从武,原意是国家向臣民征收的军费。税从禾从兑,是臣民向国家缴纳的粮食实物,粮食从土地中来,也就是古代的农业税,也就是说最古老的赋税用于国家的军费开支和用于统治者的消费(包括食物,宫殿的修建,祭祀,宴会)当时各级大臣是有封地的,所以赋税不承担养活臣子的义务。
秦代以后,大臣的封地被取消,大臣们改领工资了(从秦汉时期的实物工资到明清时期的货币工资)赋税也新就承担了这些义务。
总的来说,赋税的用途包括 军费开支,大臣工资,政府办公费用,救灾物资(赈济灾民费用),大型国家建设项目费用(治理河道(古代基本上就是黄河,淮河),修筑防御工事(长城,筑城)修筑道路,运河)皇帝个人需要(修筑宫殿陵墓,养活皇帝家族及其仆人,)宗室开支等。

古代的赋税其实是经历过演变的,和我们现在所说的赋税不同。税字怎么写,一半是禾,一半是兑。最早的赋税就是农民向天子交的粮食。周代是古代各类礼仪制度发展到最为规范和科学的年代。一个周朝享世八百载,个人以为绝非偶然。周朝时按井田制。何谓井田?把一块地按照井字分成8份。农民们分到外边的7份。中间一份是公田,就是上交给诸侯,天子的税田。古时候,用现金缴纳的税赋是比较少的。税收主要体现在实物。最主要的就是粮食和布帛。所以我们看到古代优秀的那些官员一般都逃不了劝农养桑的基本工作。劝农养桑,就会增加所在的粮食和布帛的产量。那国家的任务就容易完成。古代人民按照阶级成分基本世代固定,一般逃不出士农工商4类人。士是做官的,农是种田的,工是匠作。商是商人。士就可以不用交税了,属于公务员嘛。其他都要交税。农民叫布帛和粮食,工匠要交作品,同时主要要服劳役。商人嘛就收钱了。不过古代对于商人的税赋方面一般都是轻税。贤明如管仲,早在公元前就率先让齐国进入了重商主义社会。不说多了,大体这就是古代的税赋的组成。
古代的税赋用途,一般是用于战争和应对饥荒。宫廷的主要用度嘛,很简单。在纸币没有大量推行前。开山挖矿,煮海产盐这些活儿都是属于朝廷的。每一个朝代也都有各自发行的货币,宫廷里吃的穿的用的,很简单去市场采购呗。而且朝廷的饮食和诸侯的饮食都有明确的规定。春秋列国志里记载了一则这样的故事,说当时某个诸侯国的规定是公家每日膳食是鸡两只。那一朝的诸侯特别爱吃鸡爪。每天都要吃好几对。于是诸侯家就大量买鸡,给爵爷做鸡爪吃。结果市场上的鸡就不够了。有个乱臣想制造混乱就说鸡不够就买鸭子呗。鸡和鸭有什么不同呢?结果采购的就买了鸭子,鸭子买来,厨房以为不是给大臣们的膳食,就偷吃了好几块,最后端到桌子上的时候,大臣们怒了。竟然为此就造了反。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两个道理。一,诸侯的宫廷生活,用钱到外面的市场进行采购。二、如果规定要吃鸡,即使是主公爱吃鸡也要节制一下,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训练军队,支付官员薪俸,修筑道路水利等工程,应付灾荒,筹备祭天登基等各种典礼,修筑宫殿官衙城墙等,筹备战争,有时还会与外国做一点交易,互通有无,余者多被统治者挥霍。

可以说是统治者为了达到自己的统治目的对人民的一种税收政策,,跟现在的国税地税差不多。只不过赋税是为了赈济人民,取长补短,那就是合理的;如果是为了国库充盈,供统治阶级享乐,那就是剥削。现在的中央政府快接近后者了

皇室开支
财政开支:俸禄、救济、组织运转开支,大型建设如治水。
消耗:贪污腐败等。


什么是井田制?是哪个朝代的一种制度?
而谓三代田制之五十、七十、百亩,真为确数乎?而且三代赋税,所谓贡助彻,孟子谓为“其实皆什一也”。依井田制言之夏贡固什一,商助则九一,周彻又十一税一,[注6],完全不同。又何况五十、七十、百亩之田制,皆与贡助彻无关乎?三代无井田,赋税当然不能准井田以纳,所以贡非什一,彻亦非助(见前孟子谓“虽周亦...

元朝的赋税差役制度有什么特点?
元朝赋税差役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北方和南方不同,元朝统治者根据南北方的不同实际情况,定下了北方以户口为准、南方以土地为准的赋役征收原则。在北方,赋税分为税粮和科差两类。税粮又分丁税和地税两种。元统治者规定:每丁每岁纳粮税粟二石,每亩地每岁纳粮税粟三升。不过,按元廷的规定,丁、...

两晋时期税赋制度都有什么?
晋武帝司马炎灭吴统一中国后,于280年颁布《占田令》,首创“户调制”。此令在占田制的基础上,规定赋税的数额。所谓占田,是指一般民户可以按人口占有和使用的土地数额,课田是按丁承担租税的土地额。占田并非由国家分配土地,只是允许民户自行垦占,无论占田是否达到法定标准,都必须依照规定的课...

古代中央六部是那六部?相当于现在什么部门?如题 谢谢了
隋文帝定六部制度,初沿北齐置都官,主官为尚书;次官,炀帝定为侍郎。后代均以刑部掌法律刑狱,与最高法院性质的大理寺并列。明清两代,刑部作为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与督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后审理和复核,共为"三法司制"。刑部的具体职掌是,审定各种法律,复核各地送部...

唐元两代的赋税制度有什么不同?
元代北方的赋税制度与前代的租庸调制是有密切关系的,科差(包银、丝料)就是庸调的继续。但唐代租庸调以人丁为本,元代的科差则以户为本(税粮仍以人丁为本)。而且收丝不收布,反映了北方家庭养蚕业的发达,这是两者不同的地方。

两税法之前中国的赋税制度是什么
唐初 北魏以后,相继建立的北齐、北周、隋以及唐王朝的初期,都颁布过类似的均田令及租调法,唯办法有所变更。唐初颁布的均田令规定:丁男(二十一岁为丁男)和十八岁以上的中男,各受田一百亩,其中八十亩为口分田,二十亩为永业田。受田丁男,承担交纳赋税和服徭役的义务。武德七年(624)颁布“租庸...

元朝的赋税制度有什么特点
元代由于商业的繁盛,使商税无论是品类还是数额都有明显增加,成为元朝财政的主要收入之一。赋税征钞,这是元朝赋税的又一特点。在以往各代,赋税一般以实物缴纳,虽然也有征钱的情况,但不是普遍现象。元代则不然,赋税大部分征钞。这是因为元代货币经济发达,国家以钞为法定通货的原因。在当时,赋税征...

宋朝经济发达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商税制度和禁榷制度吗?
这一时期的商品经济和商业发展无论是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远远超过以往各个朝代,进入了比较繁荣和成熟的阶段,比较有代表性的无疑是商税制度的确立和禁榷制度的强化。具有历史意义的商税制度赋税的征收在中国古代源远流长,宋代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历程中在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上均有重大发展的历史时期,商税制度的确立...

清朝定了三条祖训,后世却一条都没有做到,这是为何?
如果后世能谨遵这三条祖训,相信清末也不会签订那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可惜清朝皇帝是一代不如一代,康熙帝定下的祖训除了他自己和儿子雍正帝以及孙子乾隆帝能够恪守外,以下诸代皇帝都无法严格遵守,清朝祖训也成了笑话。永不加赋 “永不加赋”这条应该是最容易做到的,这是康熙五十一年定下的祖训...

夏、商、周三代的赋税结构是什么?
一、国家参与农业收入分配制度的历史演变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国家参与农业收入分配制度的史料浩如烟海,本文只就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改革)进行阐述讨论。夏、商、周三代,土地王有制,国家将公田授予农户耕种后参与农业收入的分配,但具体授地数量和征收方法不同。“夏后氏五十而贡”,即夏代按50亩土地...

昌江区19258669806: 明清赋税制度如何演变的? -
兆苑那格: 1.一条鞭法:1581年明朝张居正推行的赋税制度.将田赋,徭役,杂役合并,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少收税.一条鞭法减轻农民负担,开始用银两征税,商品经济发展.2.摊丁入亩:清朝康熙五十一年,清政府规定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为定额(固定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推行摊丁入亩,将田赋和丁役合而为一,征收统一的地丁银.摊丁入亩减轻人民负担,废除人头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促使人口增长.

昌江区19258669806: 中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 -
兆苑那格: 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 一、先秦时期的赋税制度 先秦赋税多以“贡赋”的形式存在.商代臣民向国君进献的财物称为“土贡”.西周土贡有皮帛、宗庙之器、绣帛、木材、珍宝、祭服、羽毛等九类,称作“九贡”.此外,还有军赋.春秋战国时...

昌江区19258669806: 我国古代的赋税 -
兆苑那格: 1.编户齐民虽然提到按财产多少征收赋税,但没有真正实行过.而且汉代税种特别多,编户齐民之事关于其中的一小部分税的名义上的征收办法,两汉的赋税特点是田租轻而人头税重,编户齐民的税收属于田租,只占了国家税收的小部分....

昌江区19258669806: 古代税收特点 -
兆苑那格: 先秦----国家有九项税收,称为“九赋”.即一曰邦中之赋,二曰四郊之赋,三曰邦甸之赋,四曰家削之赋,五曰邦县之赋,六曰邦都之赋,七曰关市之赋,八曰山泽之赋,九曰币余之赋.其中前六项都属于农业税,第七项“关市之赋”则属于商...

昌江区19258669806: 谁能详解汉代的诸赋与军费 -
兆苑那格: 在汉代的财政收入中,赋税占有重要的地位.研究汉代的赋税,有这样一点颇值得注意:即汉代诸赋的征收与国家的军费需求之间有相当密切的关系.汉代的赋税,大体上可分为三宗——租、赋、税.租指田租,是地税,征收谷物与刍稿;赋指...

昌江区19258669806: 中国古代农民要承担哪些赋税,徭役? -
兆苑那格: .“编户齐民”①被西汉政府正式编入户藉的自耕农、佣工、雇农等,称为编户齐民.②编户齐民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编户齐民对封建国家的义务(农民的主要负担):①田租:十五税一;②人头税:A.算赋:120钱;B.口赋:20...

昌江区19258669806: 税收制度发展历程 -
兆苑那格: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总体特点是:征收的标准由人丁向田亩、资产过渡;征收的方式由实物地租转向货币地租;征收的名目由多种成分转向单一货币;征收时间由不定时发展为定时;农民服役由必须服役发展为可以代役. 中国古代的赋税制的情...

昌江区19258669806: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过成? -
兆苑那格: 1、春秋末年: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 2、汉朝的田赋 3、北魏开始的租调制 4、隋唐开始的租庸调制 5、唐中期的两税法 6、明朝的一条鞭法 7、清朝的摊丁入亩制度

昌江区19258669806: 解手不上墙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典故是什么! -
兆苑那格: “解手”一词,在古时是指朋友相逢高兴的“携手”,等于现代的握手.离别时称“解手”.宋秦观诗有:“不堪春解手,更为客停舟.”这是说春天朋友相逢,高兴得不能忍受离开,而竟为朋友停舟不归,十足表现友情的真挚,可是到了明代...

昌江区19258669806: 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有哪些? -
兆苑那格: ■秦代的赋税制度 《汉书·食货志》中载有董仲舒关于秦代赋税制度的一段话,很能说明问题:“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田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伍,故民常衣牛马之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