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人们过节习俗的变化

作者&投稿:点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过年方式的变化(包括衣食住行),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新华网浙江频道(2006-01-28 09:00:14) 来源
新华网浙江频道1月28日电 总有人经常提起小时候在农村老家过年如何如何热闹,或最近几年到老家过年如何如何新鲜。在大家眼中,农村仿佛成了保持着传统过年风俗和浓浓年味的一块圣地。

的确,农村的过年最为朴实和热闹,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传统习惯相对于城市保持的时间要长。但随着我国社会变化的加快,从90年代开始,农村传统的过年活动在慢慢地变化,有些持续了几百年的活动慢慢地消失了,传统意义中的“年”所具有的价值正在被淡化,人们逐渐用新的方式来度过新年。过年越来越被其它因素诸如经济状况和文化教育等所左右。

生活好了,吃穿自然不再讲究了。家人团聚这一意义仍是十分重要的,无论多忙,外出打工或上学的人总要赶回来吃年夜饭。但最热闹的这几天一过,很多人就早早回去了,气氛马上冷清了许多。

最近,我们在家在农村的50位在杭大学生中进行了一次关于农村过年方式变化的调查,他们切身感受着农村过年方式的变化,同样,他们的想法,也预示着未来农村过年方式的变化,透视出农村社会正在发生着的变迁。

传统方式渐行渐远

年夜饭小家吃

在人们的印象中,在农村吃年夜饭,总是一大家人围坐在大圆桌前,上首坐着祖父母,一家子人轮流向二老敬酒、祝寿。但现在这种情况可能有所改变。

接受调查的人中,在回答“最近几年您家年夜饭在哪里吃”这个问题时,只有13.3%的人回答“在祖父家吃”,6.7%的人回答“未分家,大家庭里面吃”,加起来也只有20%左右,但是有70%的人回答“在自己家里和父母一起吃”,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选择小家过年。传统的大家庭思想、四世五世同堂的观念已经逐渐在农村淡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使人们更加注重小家年的质量,而不是“大家”的形式。

这同时也反映出老人们的孤寂处境,分家以后,老人们平时和子女的见面机会就少了,要是吃年夜饭时也不能聚在一起的话,那么老人心中会作何感想?对那些丧偶的老人来说,他们心中的孤独尤甚。

过去农村普遍存在着逢年过节全家族的人聚在一起吃饭这样的风俗,但现在只有36.7%的人表示还有这样的习惯。传统的农村社会,血缘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条重要纽带,现在随着四世五世同堂的大家庭分散为一个个小家庭,人们之间的血缘关系也不那么紧密了,各家都有各家过年的打算,所以也就很难像过去一样聚到一起吃饭了。

灶神还在送

送灶神、请祖宗、送红包等活动过去在农村中总是很常见,现在仍有40%的人表示村里还有“送灶神”的习俗,“请祖宗”有60%,“送红包”有50%。这些习俗还是比较多地保留了下来。

过去很多农村都有“杀年猪”的习俗。小时候每当年关临近,一些养猪的人家就把养肥的猪杀掉,小孩子是不准看的,被大人派去通知亲戚乡邻们。杀好了猪,一半请亲戚乡邻们吃,一半留给自己,过去人们的生活条件不如现在,平时很少吃猪肉,所以杀一次“年猪”相当改善了一次生活。

但调查显示这一年俗现在已经在逐渐减少,只有36.7%的人表示村里过年还能见到杀猪。的确,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猪肉平时就可以经常吃,所以杀年猪就失去了改善生活的意义。只是这一习俗还有另一种意义,就是增进亲戚相邻的感情,现在不杀了,各家只顾自己吃买来的猪肉,浓浓的人情味也没了。

与“杀年猪”一样,“舂年糕”的风俗也已经衰退了,只有近1/3的人表示村里还有这风俗,笔者老家现在也很难找到门前放着做年糕用的石臼和木柄石槌的人家了。

年货腌得少

自己制作年货的风俗也在改变,过去在为新年做的准备中,自己腌制或风干点年货是必不可少的。年关将近,家家就会撑起一条竹竿,上面晾满了处理好的鱼、鸡鸭、猪腿、腊肠等;此外家里的盐钵里面,揭开盖子你会发现白花花的盐上面,也放上了一些肉或者鱼之类的。但自从买来了电冰箱以后,鸡鸭鱼肉等都可以吃新鲜的了,腊肠等也可以买现成的,家里嫌麻烦便都不做了。

调查也显示,56.7%的家庭过年还在腌制年货,风干年货则只有近1/3的家庭在做了。过去鸡鸭鱼肉没现在丰富,等到过年买太贵了,而且还可能买不到好的,因此每户家庭都要提前准备;那时又没有冰箱,只好风干起来或腌起来,这样才能保证过年吃到丰盛的大餐。现在东西也丰富了,冰箱也有了,但是感觉怎么也找不回那些东西特有的风味了。

送礼依然风行

像杀年猪、舂年糕、全家族一起吃饭、风干腌制年货这样的习俗,是与过去的生活环境紧密相联的,时过境迁,这些风俗慢慢消失也是没有办法的。但有些风俗却不容易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比如说送礼。

90%的受调查者表示近几年过年期间送过礼。至于他们送礼的目的,77.8%的人认为是“农村的习俗”,也有近3/4的人认为“维系亲戚间的感情”,可见传统、人情在人们眼中还是很重的。

40.7%表示“对帮助过我们家的人表示感谢”。在农村,人们之间互相帮助是常有的事,现在更是如此,比如某家的孩子放完暑假要回杭州上学,另一家刚好有人要开车去杭州办事,就可以搭一下便车;作为回报,这家在过年的时候可以带点礼物拜访那家,两家的感情就拉近了。

随着农村与外界的联系日渐增多,这样的事情肯定会越来越多的。人们基本上都是相互认识的,想外出办点事情,可以先托人打听打听;要是有力不能及的事,村里能人不少,可以请他们帮忙。所以人们之间的帮助只会越来越多,作为答谢的送礼也会越来越多的。

现在过年向城里学

娱乐打牌看电视

调查涉及农村居民过年期间的娱乐方式,90%的受调查者选择“看电视”,其次是打牌(73.3%)和打麻将(40%),超过30%的就这三项,说明农村居民空闲时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依然有待提高。此外有益于身心的“体育锻炼”虽然只占10%,但是说明居民们注重健康,注意提高生活质量的观念已经在形成。

旅游不是新鲜事

调查还涉及农村居民是否选择过年时外出旅游,结果表明有26.7%的家庭出去旅游过,看来最近几年的“旅游热”也影响到了农村。在出去旅游过的人中,去过省内景点(除本地外)的最多,占62.5%,其次是去过本地名胜(37.5%),去过省外的也占到了12.5%。由此看出,居民大多选择方便的短途出游为主。

在传统的意义上,过年主要就是待在家中,享受家人团聚的时光,要外出也是走亲访友,“旅游过年”说明这种传统观念已经在改变了。

记得以前村子里外出闯荡的人少,去过外面的人都被认为是“见过世面”的,村里人往往会对他们投以羡慕的目光;村里人对外面的了解少,对出门在外总是隐隐约约有着一种恐惧的心态。但现在随着交通、通讯的发达,居民的眼界越来越开阔,与外界的接触也越来越多,胆子也越来越大,外出也不那么希奇了。随着出去的人越来越多,居民外出也有了照应,想到某个地方去,总可以在那里找到亲戚熟人。以前出去,还担心语言不通,但现在家家户户在看电视,普通话越来越为人们所熟悉,这个问题也不存在了。有了这些条件,在外旅游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气氛年轻人在闹

“现在过年,都是年轻人在闹了,同学聚会、朋友见面,你来我往添了不少热闹的气氛。”一位受调查者这样感叹。

“临近过年,我的短信、电话,以及QQ上的消息也多了起来,很多朋友、同学都问我什么时候回家,让我到他们家里玩。上初中、高中时有很多农村的同学,去年春节期间,七八个要好的同学结成队,轮流到各自的家里面去玩,那几天可真是过瘾。要招待这么多客人,各家的父母忙得不可开交,但脸上总是笑眯眯的。”

调查问卷中显示有26.7%的人表示过年是“与老友、老同学聚会的好时机”,这部分人多是年轻人,现在是他们在带动这个过年的气氛了,这与过去不同。

过去过年,老人是受关注的焦点。很多传统的仪式,像祭祀祖宗、全族的人在一起吃饭,主角都是老人。现在随着传统大家庭的分解,全族的人吃饭也不大聚得起来了;祭祀祖宗的风俗仍在,但是这一传统也隐隐有了“断代”的危险。

老家的祠堂里,现在过年时仍然比较热闹,但在祝福祈愿的都是老一辈的人,稍微年轻一点的很少,而且都没有老人们那样的虔诚。

一位被调查者说:“年轻人很少会想到主动去祠堂,我虽然每年都去那边,但都是祖母提醒我去的。去了以后祈愿词我也不会说,是奶奶在一旁替我说,然后我跪下来向祖宗磕头。去祠堂的年轻人少,而且多半是像我这样外出读书的,由老一辈陪同去,希望得到祖宗荫庇,学业有成。很多年轻人都干脆不去那边了,嫌仪式太繁琐,又没什么意思,祭祀的那几天都早早地出去玩了。”

很多地方过去有过年时给老人磕头的习俗,小孩子和年轻人在村子里碰见老人都要磕头,老人是备受尊敬的。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改变了,已经由向村里所有老人磕头发展到向自家的老一辈磕头,也有人已经不在乎这种习惯了。

春节的“神圣”不会改变

团圆成第一要素

在接受调查的人中,73.3%的人表示过年是“与家人团聚的重要节日”,而当问及年初一最愿意干什么时,63.3%的人选择“呆家里”,这些说明在人们心目中,过年所代表的“团圆”、与亲人团聚的传统意义仍没有改变。虽然农村的变化很大,但是受调查的农村大学生们都表示,春节在他们心里的重要作用和神圣的价值不会改变。

只是在人们回忆中,过去的年是多么的红火热闹,它被赋予了太多的意义,它的重要性和全国范围的喜庆环境使人们对年抱有一种期望——今年能像过去一样的红火、热闹。然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人们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过年了。人们的期望得不到满足,便很容易会产生一种失落感。回到老家,经常会听到很多人皱着眉头说过年越来越没有意思了。

年味变淡是事实

调查中也反映了这一点,近2/3的调查对象认为“年味”越来越淡了。当问及年味变淡的原因时,42.1%的人认为是“传统的过年方式过时了”。社会变化的速度在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加快,传统的吃团圆饭、贴春联、放鞭炮等人们已司空见惯的过年方式难以推陈出新,跟上变化的潮流。

有1/3的人认为是外出打工、上学的增多,人聚不齐。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员的流动越来越容易,人们的生活不再限于农村这个小圈子了。

还有1/3的人认为是“生活条件好了,平时已经过得很不错,过年就不新鲜了”。传统过年所具有的“改善生活”的含义已经失去了,如何过新鲜、有意义的新年,给“过年”这个“旧瓶子”中装入“新酒”,是个亟待面对的问题。(据《浙江日报》/胡伟)
参考资料:全都包括了!

  春节传统方式渐行渐远 农村年,远去的风景线


  --------------------------------------------------------------------------------

  新华网浙江频道(2006-01-28 09:00:14) 来源
  新华网浙江频道1月28日电 总有人经常提起小时候在农村老家过年如何如何热闹,或最近几年到老家过年如何如何新鲜。在大家眼中,农村仿佛成了保持着传统过年风俗和浓浓年味的一块圣地。

  的确,农村的过年最为朴实和热闹,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传统习惯相对于城市保持的时间要长。但随着我国社会变化的加快,从90年代开始,农村传统的过年活动在慢慢地变化,有些持续了几百年的活动慢慢地消失了,传统意义中的“年”所具有的价值正在被淡化,人们逐渐用新的方式来度过新年。过年越来越被其它因素诸如经济状况和文化教育等所左右。

  生活好了,吃穿自然不再讲究了。家人团聚这一意义仍是十分重要的,无论多忙,外出打工或上学的人总要赶回来吃年夜饭。但最热闹的这几天一过,很多人就早早回去了,气氛马上冷清了许多。

  最近,我们在家在农村的50位在杭大学生中进行了一次关于农村过年方式变化的调查,他们切身感受着农村过年方式的变化,同样,他们的想法,也预示着未来农村过年方式的变化,透视出农村社会正在发生着的变迁。

  传统方式渐行渐远

  年夜饭小家吃

  在人们的印象中,在农村吃年夜饭,总是一大家人围坐在大圆桌前,上首坐着祖父母,一家子人轮流向二老敬酒、祝寿。但现在这种情况可能有所改变。

  接受调查的人中,在回答“最近几年您家年夜饭在哪里吃”这个问题时,只有13.3%的人回答“在祖父家吃”,6.7%的人回答“未分家,大家庭里面吃”,加起来也只有20%左右,但是有70%的人回答“在自己家里和父母一起吃”,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选择小家过年。传统的大家庭思想、四世五世同堂的观念已经逐渐在农村淡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使人们更加注重小家年的质量,而不是“大家”的形式。

  这同时也反映出老人们的孤寂处境,分家以后,老人们平时和子女的见面机会就少了,要是吃年夜饭时也不能聚在一起的话,那么老人心中会作何感想?对那些丧偶的老人来说,他们心中的孤独尤甚。

  过去农村普遍存在着逢年过节全家族的人聚在一起吃饭这样的风俗,但现在只有36.7%的人表示还有这样的习惯。传统的农村社会,血缘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条重要纽带,现在随着四世五世同堂的大家庭分散为一个个小家庭,人们之间的血缘关系也不那么紧密了,各家都有各家过年的打算,所以也就很难像过去一样聚到一起吃饭了。

  灶神还在送

  送灶神、请祖宗、送红包等活动过去在农村中总是很常见,现在仍有40%的人表示村里还有“送灶神”的习俗,“请祖宗”有60%,“送红包”有50%。这些习俗还是比较多地保留了下来。

  过去很多农村都有“杀年猪”的习俗。小时候每当年关临近,一些养猪的人家就把养肥的猪杀掉,小孩子是不准看的,被大人派去通知亲戚乡邻们。杀好了猪,一半请亲戚乡邻们吃,一半留给自己,过去人们的生活条件不如现在,平时很少吃猪肉,所以杀一次“年猪”相当改善了一次生活。

  但调查显示这一年俗现在已经在逐渐减少,只有36.7%的人表示村里过年还能见到杀猪。的确,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猪肉平时就可以经常吃,所以杀年猪就失去了改善生活的意义。只是这一习俗还有另一种意义,就是增进亲戚相邻的感情,现在不杀了,各家只顾自己吃买来的猪肉,浓浓的人情味也没了。

  与“杀年猪”一样,“舂年糕”的风俗也已经衰退了,只有近1/3的人表示村里还有这风俗,笔者老家现在也很难找到门前放着做年糕用的石臼和木柄石槌的人家了。

  年货腌得少

  自己制作年货的风俗也在改变,过去在为新年做的准备中,自己腌制或风干点年货是必不可少的。年关将近,家家就会撑起一条竹竿,上面晾满了处理好的鱼、鸡鸭、猪腿、腊肠等;此外家里的盐钵里面,揭开盖子你会发现白花花的盐上面,也放上了一些肉或者鱼之类的。但自从买来了电冰箱以后,鸡鸭鱼肉等都可以吃新鲜的了,腊肠等也可以买现成的,家里嫌麻烦便都不做了。

  调查也显示,56.7%的家庭过年还在腌制年货,风干年货则只有近1/3的家庭在做了。过去鸡鸭鱼肉没现在丰富,等到过年买太贵了,而且还可能买不到好的,因此每户家庭都要提前准备;那时又没有冰箱,只好风干起来或腌起来,这样才能保证过年吃到丰盛的大餐。现在东西也丰富了,冰箱也有了,但是感觉怎么也找不回那些东西特有的风味了。

  送礼依然风行

  像杀年猪、舂年糕、全家族一起吃饭、风干腌制年货这样的习俗,是与过去的生活环境紧密相联的,时过境迁,这些风俗慢慢消失也是没有办法的。但有些风俗却不容易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比如说送礼。

  90%的受调查者表示近几年过年期间送过礼。至于他们送礼的目的,77.8%的人认为是“农村的习俗”,也有近3/4的人认为“维系亲戚间的感情”,可见传统、人情在人们眼中还是很重的。

  40.7%表示“对帮助过我们家的人表示感谢”。在农村,人们之间互相帮助是常有的事,现在更是如此,比如某家的孩子放完暑假要回杭州上学,另一家刚好有人要开车去杭州办事,就可以搭一下便车;作为回报,这家在过年的时候可以带点礼物拜访那家,两家的感情就拉近了。

  随着农村与外界的联系日渐增多,这样的事情肯定会越来越多的。人们基本上都是相互认识的,想外出办点事情,可以先托人打听打听;要是有力不能及的事,村里能人不少,可以请他们帮忙。所以人们之间的帮助只会越来越多,作为答谢的送礼也会越来越多的。

  现在过年向城里学

  娱乐打牌看电视

  调查涉及农村居民过年期间的娱乐方式,90%的受调查者选择“看电视”,其次是打牌(73.3%)和打麻将(40%),超过30%的就这三项,说明农村居民空闲时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依然有待提高。此外有益于身心的“体育锻炼”虽然只占10%,但是说明居民们注重健康,注意提高生活质量的观念已经在形成。

  旅游不是新鲜事

  调查还涉及农村居民是否选择过年时外出旅游,结果表明有26.7%的家庭出去旅游过,看来最近几年的“旅游热”也影响到了农村。在出去旅游过的人中,去过省内景点(除本地外)的最多,占62.5%,其次是去过本地名胜(37.5%),去过省外的也占到了12.5%。由此看出,居民大多选择方便的短途出游为主。

  在传统的意义上,过年主要就是待在家中,享受家人团聚的时光,要外出也是走亲访友,“旅游过年”说明这种传统观念已经在改变了。

  记得以前村子里外出闯荡的人少,去过外面的人都被认为是“见过世面”的,村里人往往会对他们投以羡慕的目光;村里人对外面的了解少,对出门在外总是隐隐约约有着一种恐惧的心态。但现在随着交通、通讯的发达,居民的眼界越来越开阔,与外界的接触也越来越多,胆子也越来越大,外出也不那么希奇了。随着出去的人越来越多,居民外出也有了照应,想到某个地方去,总可以在那里找到亲戚熟人。以前出去,还担心语言不通,但现在家家户户在看电视,普通话越来越为人们所熟悉,这个问题也不存在了。有了这些条件,在外旅游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气氛年轻人在闹

  “现在过年,都是年轻人在闹了,同学聚会、朋友见面,你来我往添了不少热闹的气氛。”一位受调查者这样感叹。

  “临近过年,我的短信、电话,以及QQ上的消息也多了起来,很多朋友、同学都问我什么时候回家,让我到他们家里玩。上初中、高中时有很多农村的同学,去年春节期间,七八个要好的同学结成队,轮流到各自的家里面去玩,那几天可真是过瘾。要招待这么多客人,各家的父母忙得不可开交,但脸上总是笑眯眯的。”

  调查问卷中显示有26.7%的人表示过年是“与老友、老同学聚会的好时机”,这部分人多是年轻人,现在是他们在带动这个过年的气氛了,这与过去不同。

  过去过年,老人是受关注的焦点。很多传统的仪式,像祭祀祖宗、全族的人在一起吃饭,主角都是老人。现在随着传统大家庭的分解,全族的人吃饭也不大聚得起来了;祭祀祖宗的风俗仍在,但是这一传统也隐隐有了“断代”的危险。

  老家的祠堂里,现在过年时仍然比较热闹,但在祝福祈愿的都是老一辈的人,稍微年轻一点的很少,而且都没有老人们那样的虔诚。

  一位被调查者说:“年轻人很少会想到主动去祠堂,我虽然每年都去那边,但都是祖母提醒我去的。去了以后祈愿词我也不会说,是奶奶在一旁替我说,然后我跪下来向祖宗磕头。去祠堂的年轻人少,而且多半是像我这样外出读书的,由老一辈陪同去,希望得到祖宗荫庇,学业有成。很多年轻人都干脆不去那边了,嫌仪式太繁琐,又没什么意思,祭祀的那几天都早早地出去玩了。”

  很多地方过去有过年时给老人磕头的习俗,小孩子和年轻人在村子里碰见老人都要磕头,老人是备受尊敬的。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改变了,已经由向村里所有老人磕头发展到向自家的老一辈磕头,也有人已经不在乎这种习惯了。

  春节的“神圣”不会改变

  团圆成第一要素

  在接受调查的人中,73.3%的人表示过年是“与家人团聚的重要节日”,而当问及年初一最愿意干什么时,63.3%的人选择“呆家里”,这些说明在人们心目中,过年所代表的“团圆”、与亲人团聚的传统意义仍没有改变。虽然农村的变化很大,但是受调查的农村大学生们都表示,春节在他们心里的重要作用和神圣的价值不会改变。

  只是在人们回忆中,过去的年是多么的红火热闹,它被赋予了太多的意义,它的重要性和全国范围的喜庆环境使人们对年抱有一种期望——今年能像过去一样的红火、热闹。然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人们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过年了。人们的期望得不到满足,便很容易会产生一种失落感。回到老家,经常会听到很多人皱着眉头说过年越来越没有意思了。

  年味变淡是事实

  调查中也反映了这一点,近2/3的调查对象认为“年味”越来越淡了。当问及年味变淡的原因时,42.1%的人认为是“传统的过年方式过时了”。社会变化的速度在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加快,传统的吃团圆饭、贴春联、放鞭炮等人们已司空见惯的过年方式难以推陈出新,跟上变化的潮流。

  有1/3的人认为是外出打工、上学的增多,人聚不齐。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员的流动越来越容易,人们的生活不再限于农村这个小圈子了。

  还有1/3的人认为是“生活条件好了,平时已经过得很不错,过年就不新鲜了”。传统过年所具有的“改善生活”的含义已经失去了,如何过新鲜、有意义的新年,给“过年”这个“旧瓶子”中装入“新酒”,是个亟待面对的问题。(据《浙江日报》/胡伟)

  衣着
  解放后,人民生活不断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服装也随之改善。60年代机织布普及,土布被淘汰,70年代人造棉、的确凉、化纤布普及,80年代毛呢料开始增多,解放前没有的内衣普遍穿用。内衣分线衣、毛衣、绒衣、衬衫等。毛呢料服和羽绒服也逐渐增多。
  解放后,人民生活不断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服装也随之改善。60年代机织布普及,土布被淘汰,70年代人造棉、的确凉、化纤布普及,80年代毛呢料开始增多,解放前没有的内衣普遍穿用。内衣分线衣、毛衣、绒衣、衬衫等。毛呢料服和羽绒服也逐渐增多。
  60年代始有胶鞋、塑料凉鞋、皮鞋,此后逐渐增多。70年代末起,城镇青年女子多穿中跟、高跟皮鞋。50至70年代,男子多戴遮沿帽,冬季戴三大扇棉帽,亦戴苏式栽绒帽,妇女普遍围线围巾或绒围巾。夏季,农民多戴“席夹子”(苇笠),近年亦戴草帽。
  饮食
  饮食解放前,境内居民生活艰苦,高梁、谷子为主粮,煎饼为主食,且喜吃酸煎饼。早、中餐吃煎饼、豆沫,晚上喝糊涂就咸菜,不来客不炒菜,“细米煎饼卷豆腐”则是较好生活。逢年过节或来客方吃白面馍或水饺。多数农户忙时吃干,闲时吃稀,掺糠咽菜,艰苦度日。每遇荒年兵患,则逃荒要饭。解放后农民生活逐渐改善。60年代地瓜干为主粮,玉米、小麦次之。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发生重大变化,粮食连年增产,玉米、小麦成为主粮,玉米煎饼、白面馍成为主食,结束了“低标准、瓜菜代”的生活,菜肴也随之丰富起来。
  大张庄、黄庄一带历来有喝茶的习惯,喜喝“大把抓”(大叶红茶)。70年代后期,城乡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喝茶习俗遍及全县。
  50年代始,地瓜干酒为主,高粱酒、柿子酒、软枣酒已少见。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喝酒者逐渐增多,果酒、啤酒的销量也逐年加大。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始,社会团体、民间饮酒之风渐盛,且有奢华之风。
  节日:
  传统节日春节:俗称过年。为最隆重的节日。节前置办年货,做新衣服,扫除房舍庭院。腊月三十日,家家户户贴对联,农村兴请“家堂”(祖先),在院子里扎天地棚(祭天)。旧时代有的在大门上贴门神,在门前竖揽门棍,意为阻拦邪魔鬼祟进宅。讨债者见贴上对联或门神,便暂不上门讨债.除夕之夜,灯火通明,烟花爆竹,彻夜爆响。亦有院里撒芝麻秸,踏去噼拍作响,称“踏碎(岁)”。年夜饭酒其丰盛。午夜“发纸马”、烧纸、烧香、供菜、祭天地鬼神和祖先。年初一晨皆吃水饺。饭后,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小孩压岁钱。邻居乡里互拜祝福。年初二走亲访友,你来我往,延续至正月十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敬神鬼活动有所减少,其他习俗仍沿袭。
  80年代后,县城元宵娱乐活动,形式更新,规模渐大,灯彩烟火更盛。各厂矿、公司多用汽车安装彩车,上绘各色图案置以彩灯,配以人物造型,晚上沿街娱乐,车队后跟随秧歌、高跷、花鼓队,围观人群,人山人海。
  礼仪习俗:
  礼节旧社会,百姓见官,婚丧大礼,拜墓祭祖,给长辈拜年祝寿,陪礼叩谢等均行跪拜礼(磕头)。迎送宾朋,熟人相逢,作揖拱手致意。民国时期,跪拜礼渐除,代之以鞠躬。民间特殊场合,如求神拜佛、祭祖、吊唁、给长辈拜年仍行跪拜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见面握手,点头示意,招手致意为普遍礼节。家宴、家庭吃饭,座位仍分上下,客人长辈居上,名辈居下。

70年代的红包是1-10元,现在是50-500元。
那时候只有简单的爆竹,现在礼花的品种都N种。
那时候过年能穿件新衣服很开心啦,现在唐装都过时了。
以前过年只有吃咸肉,现在新鲜蔬菜四季都有。


20世纪70年代是哪一年?
20世纪70年代是1970—1979这个时间段,不确指某一年。年代,将一个世纪以连续的十年为阶段进行划分的叫法,通常适用于用公元纪年。一个世纪为100年,依次按每10年为一个历史时期进行划分为10个年代,依次分别叫作10年代,20年代,30年代,90年代,100年代。要明白年代的划分,得首先明白世纪的划分。经典...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指哪一年,怎么计算的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指1901-2000年,公元元年都是从1年开始算的,公元元年都是从1年开始算的,没有0年的说法,也就是说1世纪是1-100年,2世纪是101-200年,同理算年代,70年代应该61年-70年.计算方法: 世纪是以百年为单位,一个世纪 是一百年,通常是指连续的一百年。年代以十年为一年代。每个世...

别人常说的70年代,80年代,90年代,都是什么意思啊?
70年代指1970至1979年,80年代指1980至1989年,90年代指1990至1999年。年代是将一个世纪以连续的十年为阶段进行划分的叫法,通常适用于用公元纪年。每一世纪中从“……十”到“……九”的十年。世纪指计算年代的单位。一个世纪是一百年,通常是指连续的一百年。

现在应该叫什么年代?
四、20世纪又出现了“年代”一词,指十年这个时段。但“80年代”英语说eighties,“20世纪70年代”一般简写成1970s或1970’s,余类推。俄语则另有写法……至此便形成了十年为一年代,十个年代为一世纪,十个世纪为一千纪的三年进位序列和比年大的三大时间度量单位。五、从数学上讲,世纪的纪年有从0...

请问下各位,一个世纪是多久,一个年代是多久
一个世纪是100年 一个年代是10年。世纪,指计算年代的单位。一个世纪是一百年,通常是指连续的一百年。年代,将一个世纪以连续的十年为阶段进行划分的叫法,通常适用于用公元纪年。每一世纪中从“……十”到“……九”的十年,如1990~1999是20世纪90年代。

一个时代是多少年
年代一般十年为一个年代,一般称为70、80、90后就是指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另外,1900-1919我们可以称之为20世纪初,以次类推,17世纪初,13世纪初等等。1999年我们也可以称之为20世纪末;1920-1929:19世纪20年代等等。不同的时间断代叫法不一样,不一定非要拘泥于某一种固定的模式。

现在应该叫什么年代?
20世纪又出现了“年代”一词,指十年这个时段。但“80年代”英语说eighties,“20世纪70年代”一般简写成1970s或1970’s,余类推。俄语则另有写法……至此便形成了十年为一年代 ,十个年代为一世纪,十个世纪为一千纪的三年进位序列和比年大的三大时间度量单位。 从数学上讲,世纪的纪年有从0至99和从1至100两种...

有关改革开放前的电视机到现在的变化急
70年代未、80年代初我国彩电事业乘改革开放的东风,在自力更生基础上,遵循以市场换技术的指导方针,与国外合作,彩世界先进技术和设备来发展自己的民族彩电工业。1978年,国家批准引进第一条彩电生产线,定点在原上海电视机厂即现在的上广电集团。982年10月份竣工投产,接着我国彩电工业摆脱了自行摸索的阶段...

现在是什么世纪多少年代
我觉得年代应统一为从0到9。例如20世纪20年代指1920年至1929年,20世纪90年代指1990年至1999年。如此划分的原因在于,这样一来,“几”十年代中的每一年在十位上都有这个“几”,比较方便。例如1970-1979年为70年代,其中的每一年在十位上都有七。还有,这样外语也便于缩写,如将80年代简写为1980s...

20世纪50年代是多少年?怎么看的?教一教,谢了
【解释】 1,『世纪』(century)源于拉丁文,指一百年。现公元纪年以耶稣诞生年为纪元开始年(公元1年)。因此公元1年到公元100年为第一世纪,公元101到公元200年为第2世纪,以下类推。1901年到公元2000年为20世纪。 2,『年代』(decade)意为十年。现在通常说的某世纪X0年代(X为2~9)一般...

东西湖区13285516332: 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人们过节习俗的变化 -
慕科亚星: 70年代的红包是1-10元,现在是50-500元.那时候只有简单的爆竹,现在礼花的品种都N种.那时候过年能穿件新衣服很开心啦,现在唐装都过时了.以前过年只有吃咸肉,现在新鲜蔬菜四季都有.

东西湖区13285516332: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过年方式产生的变化(包括衣食住行)分析?
慕科亚星: 新华网浙江频道1月28日电 总有人经常提起小时候在农村老家过年如何如何热闹,或... 过去农村普遍存在着逢年过节全家族的人聚在一起吃饭这样的风俗,但现在只有36. ...

东西湖区13285516332: 二十世纪60年代的过年方式和现在有什么不同? -
慕科亚星: 方式一:边看晚会边吃年夜饭 方式二:邀上好友去健身 方式三:全家下乡体验生活 方式四:别人忙过年我忙赚钱 他们认为,以前,在物质条件相对贫乏时期,人们过年为的是改善生活.年前几天,人们都忙着采购年货,准备把好吃的、好穿的...

东西湖区13285516332: 谁能告诉我一些关于过年的民俗的知识?????拜托拉!!!!!!!!!! -
慕科亚星: 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

东西湖区13285516332: 20世纪70年代的孩子是怎样过年的 -
慕科亚星: 能买到(实际上往往是用家织布做)一件新衣,能有几角到几块钱的长岁钱,能自家炒点瓜子或花生,能吃上一年也不能有几顿的饺子,男孩子能玩上几个(不是几挂)鞭炮,女孩能有一两件小服饰,这是最强烈的也最可能实现的,仅此而已了

东西湖区13285516332: 现代的过年风俗
慕科亚星: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 现在我们一般的人都认为放爆竹可以创造一种喜庆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它...

东西湖区13285516332: 30年前,爸爸妈妈的春节(20世纪70 - 80年代) -
慕科亚星: 额~~~你问的是春节,因为是冬天,所以穿的衣服以棉袄为主吧,没有羽绒服,颜色也比较暗,而且都穿很多件啊 过年吃自家做的饭啊,因为有很多的亲戚要欢聚嘛,那个时候都是自己家里做,几代人都在一起,我们小时候就是香肠啊,粉蒸排骨,藕圆子,等等都是自己弄的,过年总觉得肉就是最好的了吧. 那个时候小孩子的玩具不多,也玩炮竹,还有用木头削成的陀螺,枪等等,以自己做的为主 娱乐节目就只有电视机了,全家人围着看春晚,那时候的春晚比现在更受欢迎

东西湖区13285516332: 中国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发展历程的作文,2000以上,急求 -
慕科亚星: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写在二十一世纪到来之际作文] 寒假到了,几乎每天我都看到妈妈在购买各种各样的物品,有家里常用的日常用品,还有碗、筷等餐具;有水果、糖果等食品,还有五颜六色的鲜花;有猪肉、鱼肉、羊肉、鸡、鸭、牛肉等...

东西湖区13285516332: 鸦片战争至1949年社会习俗的变化 -
慕科亚星: 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 一、近代民俗变迁的基本脉络 近代民俗变迁是近代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近代社会转型相始终.近代民俗变迁涉及到社会各个角落、各个层面.以下从礼仪、消费、服饰、饮食、居住、出行、节日、婚丧等八...

东西湖区13285516332: ...【图片展示】〔3〕图2反映了人们物质生活中的什么现象?这种现象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是 什么?【新旧对比】时间四大件20世纪50 - 70年代缝纫机... -
慕科亚星:[答案] (1)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需要而建立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2)辛亥革命前后,礼节由“跪拜”变为“鞠躬、握手”;称呼由“大人、老爷”变为“先生、君、同志”等,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上...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