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作者&投稿:慈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九年级下册历史具体复习提纲~

第一册.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原因: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积极发展海外贸易,开展殖民掠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和新生贵族力量日益壮大,他们要掌权,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要发展资本主义,就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制度来保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总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生产关系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历史意义:a.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1689年,为限制国王权利,议会通过了),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b.它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2.的颁布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为限制国王的权利,确定议会的大权,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使以后的国王不能滥用权利,为所欲为,这就使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3.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
英国采用海盗方式,在海上进行抢劫活动.16世纪晚期,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取得了海上霸权,开始在海外殖民.英法早期殖民活动主要集中在印度和北美.在殖民扩张过程中,英法荷进行了激烈的争夺,最后,英国战胜了荷兰和法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4.来克星顿的枪声和美国独立
a. 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的开始.
b. 1775年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整编大陆军,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
c. 1776年大陆会议发表,宣告英属北美殖民地独立.
d. 1777年,在萨拉托加战役中,美军打败英军,是北美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e.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f. 意义:
1.独立战争使美国赢得了独立(1787年,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实行总统制,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它同时又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对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5.攻占巴士底狱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6.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成立和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1791年6月,奥地利和普鲁士采取军事行动,帮助路易十六镇压革命,巴黎人民推翻君主统治,,9月,法国军队也把外国军队赶出国境,并宣布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资产阶级革命高潮过后,法国政局动荡,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皇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颁布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对外打击反法联盟,扩张法国势力.对外战争损害了被侵略地区人民的利益,引起人民的反抗,1812年远征俄国失败,敲响了帝国的丧钟;在莱比锡战役中,法军再次惨败;1814年反法盟军开进巴黎,帝国灭亡.
7.英国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是促使手工工场发展到机器大生产的一次革命,,它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
条件: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和原料;海外贸易的迫切需求.
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发生了工业革命.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最早出现于棉纺织业.
进程:a.18世纪六七十年代,珍妮纺纱机,水利纺纱等机器相继问世;80年代,水利织布机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织布的效率.b.机械师瓦特制成了改良蒸气机,1785年,这种蒸气机被用来带动纺织机器,从而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c.蒸气机的使用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汽船和火车机车相继诞生.d.19世纪上半期,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8.工业革命的影响
影响:a.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b.工业革命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c.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面貌,是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彼此联系,不可分离的整体.
9.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即法国里昂工人的两次武装起义,英国工人的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理论研究同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联系在一起,在吸收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1848年2月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意义:使无产阶级有了自己强大的思想武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0.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及意义
原因: 北部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南部实行大种植园经济,以黑人奴隶为主要劳动力.双方在关税和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的矛盾不可调和.
意义:使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11.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 1689年,彼得一世为摆脱落后状态使俄国成为近代强国,推行多方面的改革,其内容包括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推行学校教育.它实际上是一场封建农奴主推行的富国强兵改革.作用: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巩固了专制统治,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1861年改革 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工业有所发展,但由于农奴制的阻碍,发展极其缓慢.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维护贵族和地主的利益被迫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农奴的生活;农奴可以出钱赎买一块份地.它实际上是一场沙皇自上而下实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作用: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12.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主要内容: 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意义: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渐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但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第二册
1.科学成就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科学成就:a.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石油的开采和提炼,石油,电力和煤炭构成了三大能源.
b.新机器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德国的西门子创制了第一辆有轨电车;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导致了汽车和飞机的试制成功.
c.新的信息传递工具的发明 19世纪中期,发明了有线电报;19世纪晚期,有线电话和无限电报也研制成功.
影响:大大促进了生产力,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广泛的途径.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19世纪晚期,随着生产力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其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和托拉斯.
美国和德国作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更多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起点高,发展快,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分别成为世界头号,二号资本主义工业大国.
英国和法国由于技术装备落后和过分依赖殖民地,经济发展缓慢,工业生产被美国,德国赶上和超过.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竭力进行武装扩张,促进了经济发展;俄国资本主义虽然有较快的发展,但由于大量封建残余的存在,仍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3.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和主要成员
同盟国集团: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后来参加到协约国一方)
协约国集团:英国,法国,俄国
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西线三大战役
1914年6月底,一个塞尔维亚青年在萨拉热窝街头刺杀了奥匈帝国的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这就是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萨拉热窝事件.
西线三大战役:交战双方是英法和德国,分别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5.美国参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大战爆发时,美国利用中立的地位与交战国做生意,通过出售军火,提供贷款,大发横财,国力大增.1917年,在交战双方都已精疲力竭的时候,美国加入协约国,终于参战了.美国的参战无论在政治,军事还是财力方面,使协约国受益极大.
一战性质: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6.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俄国经济陷于全面崩溃,1917年的”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用武力镇压革命群众.1917年11月7日,在列宁亲自领导下,十月革命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人民委员会,推出”一战”,颁布了没收地主,寺院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的.
苏联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1928年和1933年的两国五年计划,其重点都是重工业,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苏联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1937年苏联基本完成了农业集体化.同年苏联通过新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确立.
7.巴黎和会与
1919年1-6月,参加国有27个,英国,法国,美国三国成为和会的主宰.其主要内容有:同德国签订;分别和德国盟国签订一系列和约,它们和对德和约共同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决定成立制裁侵略,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1920年成立,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列强维护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工具).确定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和约内容见初三第二册35页)
8.华盛顿会议
在美国倡议下召开,共有九国国家参加,美,英,日三国起主要作用.英,法,日,美签订了,相约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属地的权益.美,英,日,法,意五国签订了,规定了五国海军主力舰的吨位比例.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实际上成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最终确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9.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首先从美国开始,是一次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有三大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消除经济危机.其内容有:金融方面,首先从金融业开始,使私人现款重新流通;农业方面,政府让农民缩减耕地和屠宰耕牛,由政府拨款补偿;工业方面,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1933年国会通过工业复兴法,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社会赈济方面,新建许多公共工程,以减少失业队伍,刺激消费和生产.
评价:a.新政取得了一定成效,使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资本主义统治得到稳定;
b.资本主义制度没有改变,产生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新政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10.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德意日三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的根本原因是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
希特勒的上台执政,标志着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1936年,日本受到军部控制的内阁上台,标志着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1937年,德,意,日三国结成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成为“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又称轴心国集团.
11.第二次世界大战
原因:a.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德意日建立和强化了法西斯专政,疯狂对外侵略;
b.英法美的纵容侵略政策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大战全面爆发;
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袭苏联,苏联军民英勇捍卫国土,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1942年初,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1942年7月-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943年9月意大利新政府投降;
1943年中,美,英在埃及召开开罗会议,发表了,为战后处理日本问题提供了依据;美,英,苏在伊朗德黑兰举行了会议,确定了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在苏联的雅尔塔举行会议,会议达成重大协议:德国由美苏英分区占领;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成立联合国.
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
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初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12.二战后苏联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措施和影响
从1946年起开始执行第四个五年计划,在斯大林领导下,集中精力恢复并发展经济,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是苏联工业的发展重点.苏联人民取得了经济振兴的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教育文化事业有较大发展,加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吸引力.
13.”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1967年,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和国际地位,促进经济的发展,加强互相间的合作,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等六国发起建立了”欧洲共同体”组织.”欧共体”建立后,成员国数目不断增加,相互之间的合作日益密切,促进了成员国的经济发展,也提高了欧共体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
14.美国的霸权政策和美苏争霸
美国霸权政策的体现: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欧洲推行”冷战”政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
美国通过提供经济援助,抵挡苏联和社会主义力量的冲击,控制西欧各国.
为了进一步控制西欧,对欧洲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包围,1949年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0世纪50.60年代,发动了侵略朝鲜和越南战争.
美苏争霸: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国立的增强,苏联也走上了霸权主义的道路;60年代的”古巴导弹危机”;70年代末,苏联出兵占领了阿富汗,企图建立在南亚和波斯湾地区的霸权;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美苏争霸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也给两国本身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苏联力不从心,80年代中期被迫改变称霸政策.
15.第三世界的兴起
二战后亚洲人民首先掀起民族解放运动;
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把原来的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考纲知识点
一、伯利克里改革(九上P14)
1、时间:公元前五世纪后半期
2、改革者:伯利克里
3、主要内容:扩大公民的权利;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发展文艺;
4、作用:使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顶峰。

二、日本“大化改新”(九上P24-25)
1、时间:7世纪中期
2、改革者:孝德天皇
3、主要内容:
①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以才选官
②经济方面: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4、影响:它是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过度的标志。

三、文艺复兴(九上P58-59-60)
1、时间:14世纪—17世纪上半叶
2、最先兴起的国家:意大利
3、中心思潮:人文主义
4、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
5、早期代表:
代表人物 国别 主要作品及其成就
但丁 意大利 创作长诗《神曲》,率先批评教会
达•芬奇 意大利 创作名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
莎士比亚 英国 创作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6、作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四、新航路的开辟(九上P61-62)
1、主要原因:欧洲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和扩大;西欧国家对东方财富的强烈渴望;奥斯曼帝国对东亚商路的控制。
2、客观条件:指南针的应用;地圆学说的深入人心;航海技术的发展。
3、开辟的过程
航 海 家 哥伦布 迪亚士 达•伽马 麦哲伦
开辟新航路 发现美洲新大陆 进入印度洋 到达印度 环球航行
4、影响: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欧洲人殖民扩张活动的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殖民灾祸。
5、比较哥伦布等人的航海与中国郑和的远航,有什么不同?(提示学生从规模、目的、性质、影响等方面分析比较)
航海家 规模 目的 性质 影响
郑和 船多
人多 宣扬国威加强联系 友好交往义举 促进国家友好和经济文化交流
哥伦布等 船少
人少 开拓市场掠夺财富 殖民扩张活动 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造成殖民灾祸

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九上P67-68-69)
1、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克伦威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人物,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克伦威尔率领的议会军队打败了国王军队,取得了最后胜利。1649 年,在英国建立了共和国,1653年就任“护国主”,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军事独裁统治。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
3、1688年宫廷政变:(P69)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国王。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4、《权利法案》(P69)①时间:1689 ②目的:限制王权
③作用: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使国王不能滥用权利,为所欲为。
④意义:标志着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P69)
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六、美国的诞生或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九上72-76)
1、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来克星顿枪声:1775年4月,标志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3、华盛顿: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出生在弗吉尼亚一个种植园主家庭,一直反对英国的殖民侵略。独立战争爆发后,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是司令,并领导美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斗争,直至胜利。1787年宪法制定后,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并连任第二届,退休后回到自己的农庄,1799年12月14日去世。
4、《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宣告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标志美国诞生。
5、萨拉托加大捷:1777年,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6、《1787年宪法》:1787年美国制定,规定美国为联邦制国家,实行总统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和司法大权。华盛顿当选为第一届总统。
7、性质: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的性质
8、意义: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 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推动了欧洲和拉美革命的开展。

七、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九上P78-81)
1、根本原因:封建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人权宣言》:制宪会议发表。它宣称人们生来是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思想。打击了法国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3、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①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
②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③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4、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年拿破仑建立,又称拿破仑帝国。
5、《法典》: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后,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拿破仑颁布了《法典》(包括《民法典》、《商法典》、和《刑法典》)
6、拿破仑战争:
①拿破仑的早期战争是为了打退欧洲的反法同盟对法国的干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性质;后期乘胜扩大法国的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则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②拿破仑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带到了法军所到之处,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具有积极意义。但是,拿破仑战争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
③拿破仑的失败表明,在当时的欧洲大陆,封建势力远远大于资产阶级势力。

八、“蒸汽时代”的到来(九上P88-90)
1、珍妮机:18 世纪60年代,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称为“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珍妮机的发明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2、瓦特与蒸汽机: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改良蒸汽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3、汽船:美国人富尔顿制造。
4、火车的诞生: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1825 年,这列名为“旅行者号”的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
5、工业革命完成:19 世纪上半期
6、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九、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九上P107-108)
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2、《共产党宣言》
①时间:1848 年
②起草人: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
③作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人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十、美国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1861-1865)(九上P111-114)
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即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2、林肯:林肯一生的主要活动就是领导了南北战争,颁布了《解放黑人奴 隶宣言》和《宅地法》,解放了黑人奴隶,为废除奴隶制而献身。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做出了重大贡献,为美国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是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3、《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2年颁布。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宣言的发表,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广大黑人欢庆解放,踊跃报名参军,北方军队因此获得雄厚的兵源。
4、性质: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5、影响: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十一、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九上P117-118)
1、时间 :1861年
2、沙皇: 亚历山大二世
3、性质 :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影响:①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改革虽然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十二、日本明治维新(九上P118-120)
1、内容: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③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2、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意义:①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②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③日本强大后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十三、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九上P124-127)
1、“电气时代”的到来:19世纪70年代,人类历史进人了“电气时代”。
2、“发明大王”爱迪生: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3、汽车:德国人卡尔•本茨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被称为“汽车之父”。汽车的大量使用,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田,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4、飞机:1903年12月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

十四、两大军事侵略集团(九上P131-134)
1、 形成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2、 形成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
3、 “三国同盟”由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组成;
4、 “三国协约”由英国、法国、俄国组成。
5、 形成后果: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十五、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1、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
2、 战争的性质:帝国主义国家的掠夺战争
3、 导火线: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
4、战争的结束:1918年11月,德国投降,一战结束。
5、战争的影响: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空前。战场由最初的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卷入战争。
②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参战各国共死伤二干多万人,其中被战争、饥俄、疾病等夺去生命的人超过一千万。

十六、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九上P138)
1、18世纪的法国
2、主张: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

十七、启蒙思想的影响(九上P139)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许多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思想解放。

十八、牛顿力学理论体系(九上P139)
1、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2、牛顿在天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在17世纪下半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3、在数学上主要的贡献是微积分的创建;
4、在力学上,牛顿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休系。其中,力学三定律,也称“牛顿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十九、达尔文与“进化论”(九上P140)
1、英国科学家达尔文 2、著作:《物种起源》
3、思想:他提出了“进化论”思想。指出自然界是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的。
4、作用:这部著作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物种起源》的出版,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二十、爱因斯坦与相对论(九上P140)
1、出生在德国的科学家,是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2、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20世纪初提出的相对论。
3、作用:相对论的创立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从此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湖北省秭归县新滩中学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知识要点
湖北省秭归县新滩中学 谭复根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1917年3月,俄国“二月革命”,(结果)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2、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列宁领导,指挥中心在斯莫尔尼宫,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3、十月革命的意义:(教材第5页)。
4、苏联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经济上:① 列宁领导,1921年实施新经济政策;② 斯大林领导,1928-1937年,第一、二个五年计划,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政治上:1922年底(12月)成立苏联。
法制上:1936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标志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形成。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1、1919年1-6月,巴黎和会,三巨头(法克里孟梭、英劳合•乔治、美威尔逊),签定对德问题的《凡尔赛和约》,实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2、《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原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引发“五四运动”。
3、对德《凡尔赛和约》与对奥、保、匈、土的和约,构成“凡尔赛体系”,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4、1920年1月,国际联盟成立,美国未加入,英法操纵。
5、东亚、太平洋地区,日美矛盾尤为激烈,1921-1922年,九国代表召开华盛顿会议,1922年签署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核心: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实质:打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结果:与“凡尔赛体系”一起构成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6、1929-1933年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然后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特点:①范围广,②时间长,③破坏性大。
7、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施“罗斯福新政”。
目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先例),消除经济危机。
中心措施:国家对工业的调整,《国家工业复兴法》
意义:P23。
危机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只要这种制度存在,危机就不可避免。
8、1933年,德国希特勒上台,德国法西斯建立,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
9、恐怖措施:①:“国会纵火案,②解散一切工会③焚毁大量进步书籍④反犹狂潮。
10、意大利:1922年,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专政(最早,危机之前)
11、1936年2月,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1、20世纪30年代,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1938年9月,慕尼黑阴谋把绥清政策推向顶峰。影响:P35。
2、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0年四、五月,德军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和北欧许多国家,英国也遭轰炸。
1941年6月苏德战争开始。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基地珍珠港(珍珠港事件)。战争规模扩大。
3、1942年1月1日,26国代表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1945年2月,美、英、苏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雅尔塔会议,内容:P39—40。
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与苏军东西夹击。
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日投降根本原因:中国等亚洲各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展开猛烈进攻。苏联对日作战是履行雅尔塔会议的承诺。
第四单元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繁荣景象
原因:P48。①占据广阔的国际市场;②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利用高新技术成果;③政府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
2、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地位下降。
原因:经济发展中的弊端暴露;1974-1975年由中东提高石油价格引起的经济危机。
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负债国。
3、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
4、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原因:①美国援助(马歇尔计划);②重视教育,劳动力素质高;③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④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5、20世纪60年代,“欧洲共同体”组织成立。
1993年,“欧盟”成立,至今有27个成员国,使用单一货币——欧元。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6、日本成为仅次美国的第二号经济大国。
原因:①战后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政策;②50年代,美国出于战略需要扶持日本;③日本政府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第五单元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演变
1、 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年(被迫下台)。全盘否定斯大林。结果:并未根本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2、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首先进行经济改革,未取得成果,后转向政治方面,主要表现:由一党制转向多党制,国家权利分散。直接导致苏联解体。
1991年8月19日的“八•一九事件”是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1991年底苏联解体,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
2、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最为突出的是匈牙利。
3、 4、东欧剧变:
原因:20世纪80年代,经济困难(根本原因)导致社会危机;苏联放松控制。
时间:1989年下半年开始,一年之内
表现:各国党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变化;国家名称变化: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合并实现国家统一。
第六单元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1、 二战后,印度民族独立运动高涨,领导人:尼赫鲁。
2、 2、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决定印巴分治(1950年印度共和国成立,1956年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成立),造成印巴之间矛盾冲突不断。
3、 1952年,以纳赛尔为首的革命力量武装起义,赢得埃及真正独立。1956年埃及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4、 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5、 1990年3月,纳米比亚独立,标志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6、 1959年,卡斯特罗领导古巴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7、 1999年底,巴拿马人民终于从美国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8、 “一战”后英国获得巴勒斯坦地区“委任统治权”,英国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9、 二战后,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地区“分治”的决议。
1948年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建立,阿拉伯国家抵制以色列建立,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10、 中东地区动荡不定的原因:①中东地区的核心问题是巴勒斯坦问题;②中东地区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极为丰富,是列强必争之地;③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使矛盾更加复杂化。
11、 20世纪90年代初,中东和平出现转机,为中东和平作出重大贡献的有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和两位以色列领导人(拉宾、佩雷斯)。
第七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1、“冷战政策”的含义:P84 本质:遏制共产主义。
2、1946年3月,英国首相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是美苏冷战的信号;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美苏冷战开始。
3、冷战的表现:
经济上: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
军事上:1949年5月,美国建立“北约”组织;苏联于1955年5月建立“华约”组织,标志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4、 美苏争霸三个阶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占优势;事件: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20世纪七十年代,美苏争霸高潮;事件:1973年越南战争结束,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9年12月苏联出兵占领阿富汗。
20世纪八十年代,有所缓和,事件:1989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5、1991年底,苏联解体,标志美苏两极格局结束。
6、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发展,目前是“一超多强”(一超指美国,多强指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
7、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实力。
8、20世纪50-80年代,美苏争霸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冷战结束后,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霸权主义直接威胁世界和平。科索沃战争就是其中一例。
9、1999年3月-6月的科索沃战争是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是对世界多极化的挑战;说明: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联合国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10、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原因:P95。
1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①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增长;②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扮演重要角色);③1995年1月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1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①促进了经济的发展;②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
13、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①利:引进先进技术,参与国际竞争,发展本国经济是良好机遇;②弊: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跨国公司把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转到发展中国家;国际金融风险对经济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14、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①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②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③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④2001年11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第八单元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1、 第三次科技革命:
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
标志: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海洋工程等领域的重大突破;
起源:美国; 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特点:P104
影响: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②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③世界各国都大力发展高科技;④推动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2、 文学:美国,德莱赛,《美国的悲剧》;
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
法国,贝克特,《等待戈多》
3、 美术:西班牙,毕加索,《格尔尼卡》
西班牙,达利,《记忆的永恒》
4、 音乐:爵士乐,源于非洲音乐;特点:即兴演奏。
摇滚乐,源于美国。
5、 电影:电影诞生日:1895年12月28日,路易•卢米埃尔在巴黎大咖啡馆首次把影片放映在银幕上供许多人观看。
美国电影的代名词:好莱坞

我也不知道

好!

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有什么特?如何评价它?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
1、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2、1917年11月7日,列宁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并取得胜利。即十月革命。
3、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4、1920年,苏俄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巩固了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5、十月革命历史意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第2课
1、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当时加入的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3、在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苏联在1936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4、斯大林模式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也有严重的弊端。
选择题:
1、“斯大林模式”在苏联形成的标志是( D )
A.苏联的成立 B.农业集体化方针的通过
C.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 D.苏联新宪法的制定
2、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C)
A.六月革命    B.巴黎公社革命(1871年3月18日革命)
C.十月革命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3、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A)
①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发展 ②是苏维埃政权经济政策的一定程度的倒退
③是利用市场和价值规律发展经济的一种尝试 ④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步骤
A.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苏联这一名称始于(B)
A.1921年  B.1922年  C.1925年  D.1927年
5、1936年苏联新宪法宣布苏联是(A)
A.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B.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C.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D.民主社会主义国家
6、对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B.同苏联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基本适应
C.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后来越来越阻碍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改革
D.使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和践踏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3课
1、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和约规定:
领土 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军事 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
政治 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
赔款 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总数
殖民地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2、1919年—1920年,协约国还分别同奥地利、匈牙利、土尔其、保加利亚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和《凡尔赛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亚洲、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3、1922年,参加华盛顿会议的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这个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4、华盛顿会议是凡尔赛会议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通过这两次国际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4课
1、1929年—1933年,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这次危机的主要特点有: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2、为对付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一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目的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即颁布的《国家工业复兴法》。
第5课
1、1933年,希特勒执掌德国大权,称为国家元首,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
2、1936年,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在形成了。
1、在华盛顿会议上获得利益最大的国家是( B )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法国
2、以下对华盛顿会议所签订的《九国公约》认识正确的是( D )
A.使帝国主义重新划分了在华的势力范围
B.美国取得了暂时独霸中国的地位
C.日本趁机扩大在中国的势力
D.暂时缓和列强在中国的利益冲突
3、美国政府为摆脱1929~1933年经济危机实行( A )
A.罗斯福新政 B.精兵简政 C.法西斯专政 D.门户开放
4、下列关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表述正确的是( D )
A.它确立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B.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
C.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D.它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5、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主要“新”在( A )
A.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消除危机
B.采用国有化的形式来消除危机
C.用改良的办法而不是扩张的方法克服危机
D.兴建公共工程,减少失业队伍
6、德国纳粹党残酷迫害犹太人,无数犹太人遭到了非人的虐待,你认为纳粹政权迫害犹太人的根本原因是( C )
A.夺取犹太人的财富
B.犹太人想颠覆政权
C.煽动种族狂热,为侵略制造借口
D.犹太人中进步人士很多
7、关于《凡尔赛和约》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莱茵河西岸地区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 B.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C.禁止德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D.德国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
8、在《凡尔赛和约》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性质的内容是( C )
A.德国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给法国   B.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
C.德国海外殖民地被英美等国瓜分    D.禁止德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9、在华盛顿会议上,居主导地位的国家是( C )
A.英、法、美  B.英、法、日  C.英、美、日  D.法、美、日
10、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首先在发生。( C )
A.德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
11、这次大危机的特点中,不包括( C )
A.工农业、商业金融全面危机  B.破坏性超过以往任何一次危机
C.危机首先从战败国发生    D.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战争的危险
12、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的调整。( B )
A.农业  B.工业  C.商业  D.金融
13.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B  )
A.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B.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C.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  D.德国策划慕尼黑阴谋
二、列举题:
列举1929年至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
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第三单元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希特勒上台后,德国吞并了奥地利,却没有受到国际社会有效的抵制和制裁。后又把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
英国和法国希望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求得一时太平。
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首脑希特勒、墨索里尼、张伯伦、达拉第在慕尼黑签订协定,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慕尼黑阴谋。
20世纪30年代,德国、日本和意大利法西斯在世界各地不断进行侵略活动。
西方大国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这种政策成为“绥靖政策”。
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进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1年6月,德军发动了对苏联的战争。
1941年12月7日,日本军队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答:根本原因:和一战一样是帝国主义国家固有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直接原因: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其他原因:一些大国为自身利益而采取的绥靖政策。世界各国人民虽进行反法西斯战争,但没有互相配合,还不能组织战争爆发。
2、大战初期欧洲许多国家败亡的原因?
答:绥靖政策的影响;战术思想陈旧;欧洲国家各自为战。
第三单元 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942年1月1日,美、英、法、中等26个国家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
1942年7月,希特勒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打颤的重要转折点。
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1945年,苏联军队对柏林发动了总攻。希特勒自杀身亡。
1945年5月2日,柏林守军投降。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1945年8月上旬,美军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
1945年8月15日,走投无路的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9日,日本正式签署了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及其启迪?
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和世界人民的相互支持。
启迪: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2、 雅尔塔会议的评价?
背景: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苏军解放全部国土,并从东面向德国逼近;美英盟军粉碎西线德军的抵抗,解放法国并从西面攻入德国。
影响:积极因素:进一步协调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加速战胜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步伐。
消极因素:体现大国强权意志,出卖弱小国家利益;依据雅尔塔会议的基本原则;二战后美苏重新划分世界,逐步形成美苏争霸的新格局。
一、 填空题:
1、1938年9月, 德 、 意 、 英 、 法 四国政府首脑在慕尼黑签订协定,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 慕尼黑阴谋 。
斯大林、德国、联合国 9、苏联 、希特勒10、柏林、德国、欧洲战争
3、西方大国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这种政策成为 绥靖政策 。
4、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进攻 波兰 ,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5、1941年6月,德军发动了对 苏联 的战争。
6、1941年12月7日,日本军队偷袭 美国 太平洋基地 珍珠港 12月8日, 美国 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 扩大 。
7、1942年1月1日,美、英、法、中等26个国家代表在 美国 首都 华盛顿 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8、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 罗斯福 、 丘吉尔 、斯大林,会议决定彻底消灭 德国 的法西斯主义,同时还决定成立 联合国 。
9、1945年, 苏联 军队对柏林发动了总攻。 希特勒 自杀身亡。
10、1945年5月2日, 柏林 守军投降。5月8日, 德国 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欧洲战争 结束。
二、选择题:
1、下列人物中,没有参与慕尼黑阴谋的有( D )
A、希特勒 B、张伯伦 C、达拉第 D、罗斯福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 C )
A.偷袭珍珠港B.莫斯科保卫战C.斯大林格勒战役D.柏林战役
3、下列不属于雅尔塔会议决议内容的是( A )
A. 决定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B. 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C. 苏联答应在欧洲战场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D. 决定彻底摧毁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制度
4、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政权中最先垮台的是(D )
A、日本 B、德国 C、匈牙利 D、意大利
5、参加雅尔塔会议的国家有( B )
A、美、英、法 B、美、英、苏 C、英、法、中 D、美、英、中
6、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时间( A )
A、8月15日 B、9月9日 C、8月25日 D、5月8日
第四单元第8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取得了统治地位。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发展尤其迅速,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地位下降。
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美国经济缓慢回升,但受到通货膨胀的困扰。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政府调整经济政策,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但债务负担加重。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在进行社会经济改革的同时,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完成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有了持续稳定的发展,进入了新经济时代。
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
1、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
答:美国经济发展速度处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前列;
经历繁荣—危机—持续稳定发展的过程;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科技含量高。
2、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答:适时调整经济政策,进行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
抓住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重视基础教育,培养实用人才;战后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军事经济实力的增强;
确立世界霸权地位的政治需要。

第9课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20世纪60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组织。
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使用的货币为欧元。
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金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不同国家的人可以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同时,欧盟还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
欧盟成立以后,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20世纪末,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在日本进行了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20世纪50年代,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扶持日本。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间,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964年,日本东京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
简答题:
1、50—70年代西欧经济出现持续高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西欧国家雄厚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
美国的大力扶植;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指导。
2、战后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战后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并推行非军事化政策。战后美国对日本的经济扶植;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先进科技。
一、 选择题:
1、19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资本主义国家是( D )
A、美国 B、英国 C、苏联 D、日本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宝座的是( A )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英国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D )
(1)本国的民主化改革(2)美国的支援(3)第3次科技革命的影响(4)重视教育
A、(1)(2) B、(2)(3)(4) C、(1)(3)(4) D、(1)(2)(3)(4)
4、1993年,欧共体正式改为欧洲联盟(简称欧盟),在欧盟的成立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是下面哪个条约的签署?( A )
A、《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B、《欧洲煤钢联营条约》
C、《罗马条约》 D、《布鲁塞尔条约》
5、20世纪末,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 B )
A、日本 B、美国 C、欧盟 D、德国
6、日本经济曾经以持续高速增长态势,最终一跃而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中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的时间是在( C )
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7、欧盟成立最初有多少个成员国(B)
A.6个B.12个C.15个D.25个
8、到2003年欧盟有多少个成员国( D )
A、12个 B 13个 C 14个 D 15个

第五单元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在担任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后,开始进行改革。
赫鲁晓夫的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没有取得成果。
80年代后期,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到政治方面。此后,苏联的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其主要表现为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
“八一九事变”后,戈尔巴乔夫实际上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
1991年,苏联解体。
简答题:
评价赫鲁晓夫改革?
答:赫鲁晓夫试图对斯大林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中的各种弊端进行改革,虽然从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原因,改革只是在原由体制下的框架内进行的小修小补,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加之他的主观主义和急噪冒进,导致改革的失败。赫鲁晓夫的改革对苏联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11课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欧洲和亚洲国家相继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先后进行了改革,其中,匈牙利的改革较为突出。
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政府对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局部改革和调整。
1968年,试图摆脱苏联控制的捷克斯洛伐克改革,被苏联镇压。
20世纪80年代,东欧各国经济每况愈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20世纪80年代,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在一年之内,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党,纷纷丧失政权。
东欧剧变以后,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合并,实现了统一。
一、 简答题:
1、匈牙利改革措施及影响?
答:措施:在政治上,改善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法制,稳定政治局势。在经济上,针对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现象,降低积累率,放慢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调整农业政策,废除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国家取消对合作社和国营农场的指令性计划,改用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进行调节;在工业方面也进行了管理体制的改革。
影响:改革使匈牙利的政治经济形势逐步稳定,一时成为“令人羡慕的东欧之窗”。但是,从70年代中期起改革遇到了挫折。随着改革陷入困境和经济形势的日益恶化,国内政治上的不稳定因素也随之增长。
2、东欧剧变对我们的启示?
答: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以法治国;
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
一、 选择题:
1、苏联解体的时间是:( C )
A、1985年 B、1989年 C、1991年 D、1992年
2、东欧巨变的根本原因是:( B )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 B、国内经济体制的严重弊端 C、国内政治腐败 D、国内的闭关自守
3、1964年被迫下台的苏联领导人是( B )
A、勃烈日涅夫 B、赫鲁晓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4、东欧剧变后一分为二的国家是( D )
A、南斯拉夫 B、匈牙利 C、德国 D、捷克斯洛伐克
5、1968年,试图通过改革摆脱苏联控制,却被苏联镇压的东欧国家是 ( D)
A、匈牙利 B、保加利亚 C、南斯拉夫 D、捷克斯洛伐克

第六单元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
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后,印度人民不断发动反抗英国殖民者的斗争。
二战后初期,亚洲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印度再次出现民族独立运动高潮。
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把原来的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行印巴分治。
印度独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韩国、新加坡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现代化国家。
二战结束后,民族解放运动席卷整个非洲大陆。
非洲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最先在北非展开。
1952年,埃及爆发了反帝反封建革命。
以纳赛尔为首的革命力量发动武装起义,赢得埃及的真正独立。
1956年,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取得了独立。
1960年非洲出现17个独立国家,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1990年3月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1959年,古巴通过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政府,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1999年底,巴拿马终于收回巴拿马运河的全部主权。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获得巴基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权”。
英国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流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陆续迁往巴基斯坦。
1948年,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建立;英国宣布结束在巴基斯坦的“委任统治”。
1948—1973年,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国之间就发生了四次战争,史称中东战争。
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十分丰富,是各个时期世界列强的必争之地。
各宗教的信徒都把耶路撒冷看作自己的“圣城”。
巴以冲突成为中东问题的关键。
1、二战后初期,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也蓬勃开展起来,开展最早的地区是 ( A )
A、北非 B、东非 C、中非 D、南非
2、下列国家中,在1947年以前与印度是一家的是( D )
A、巴勒斯坦 B、缅甸 C、斯里兰卡 D、巴基斯坦
3、20世纪60年代初对于非洲来说是一段值得纪念的历史,因为就是在其中的一年中有17个国家取得独立,这一年也被称为“非洲独立年”,这是在( A )
A、1960年 B、1961年 C、1962年 D、1964年
4、下面对有关国际组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 协约国和同盟国是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B、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
C、 欧共体的成立消除了其各成员国内部的矛盾和争端。
D、“七十七国集团”是第三世界国家建立的重要国际组织
5、标志着欧洲奴役非洲长达500年历史结束的事件是( C )
A、埃及独 B、苏丹独立 C、纳米比亚独立 D、阿尔及利亚独立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 顺着历史线索找因果,培养逻辑思维 - 提出不同见解,训练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 - 最新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 - 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 初二历史下册重点知识点归纳 -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笔记 -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八年级下册重要的历史知识点很多,接下来我给大家总结归纳了八年级历史下册的重要知识点,供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筹备: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2.标志:开国大典1949.10.1.3。3.意义:(1)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①对国家的影响: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真正...

七年级历史下册必背知识点
我们学习 七年级历史 下册的知识上要敢于兼收并蓄采纳众长。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历史下册必背的知识点,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七年级历史下册必背知识点(一)辉煌的隋唐 文化 1、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比欧洲早700年。2、唐朝长安是当时...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知识点总结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捐精」的筛选条件是什么?哲哥聊历史2333 2023-03-09 · TA获得超过23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9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5.5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提纲
★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提纲完整版 ★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与复习策略和考试技巧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归纳 ★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 历史人教版八下知识点总结 ★ 历史人教版八下知识点总结 ★...

历史八年级下册知识点
求学将以致用;学习 八年级 历史知识先在虚心。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单元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

八年级下册历史必背知识点有哪些?
① (国内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② (国际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3、如何理解“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时间:581年 建立者:隋文帝杨坚 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 时间:589年 思考:联系南北朝历史的特点,想想为什么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归纳 ★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要点归纳总结 ★ 八年级下册历史书知识点整理 ★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册 ★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与总结 ★ 八年级下册历史...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这篇文章我给大家归纳总结了七年级下册历史重要知识点,希望对同学们学习历史知识点有帮助。隋唐时期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1.建立: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2.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3.灭亡:618年(隋炀帝二世而亡)4.隋朝统一全国的意义:结束了长期...

南乐县18386867144: 初三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
西岭祛痰: 一章一章将表题作为题纲 然后将每一章的重点列出 就over

南乐县18386867144: 九年级下历史知识清单(四川教育出版社)十万火急!!!明天考试!!! -
西岭祛痰: 九年级下历史知识清单(四川教育出版社)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一、新时代的曙光 1、俄国二月革命: (1)原因: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2)爆发:1917年3月(俄历二月)...

南乐县18386867144: 初三下册历史重点
西岭祛痰: 历史主要是背,把签定条约的意义,和中国自强所做努力的内容背了就OK了

南乐县18386867144: 九年级下册历史1到13课知识点 -
西岭祛痰: hdfdfdfrfssssssssssssssssssssf

南乐县18386867144: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
西岭祛痰:[答案]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中考复习提纲一一、 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上)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1.距今约有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距今约有70万年至约 20万年的北京人,已经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人和动...

南乐县18386867144: 求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1 - 10课复习提纲 -
西岭祛痰:[答案] 第1课 俄国向何处去1、二月革命(1)时间:1917年3月(俄历二月) (2)对象: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4)结果: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①② ...

南乐县18386867144: 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西岭祛痰: 去 http://wenku.baidu.com/view/20d9ed31b90d6c85ec3ac6cc.html

南乐县18386867144: 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 -
西岭祛痰: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1917年3月,俄国“二月革命”,(结果)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2、19...

南乐县18386867144: 九年级历史下册提纲
西岭祛痰: http://www.rxyj.org/html/2010/0504/602662.php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