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衔西山木石,以堙于东海"现代译文

作者&投稿:宾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翻译~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意思是: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出处】《精卫填海》—先秦·佚名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译文】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树林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这其实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扩展资料

《精卫填海》民间故事

太阳神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名叫女娃,是他最钟爱的女儿.有一天,女娃驾着小船,到东海去游玩,不幸海上起了风浪,象山一样的海浪把小船打翻,女娃就淹死在海里,永远不回来了。炎帝固然挂念他的女儿。但都不能用他的光和热来使她死而复生,只好独自悲伤罢了。

《山海经》古文: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①,其上多柘木②,有鸟焉,其状如乌,⑦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音同“笑”)③。是④炎帝之少女⑤,名曰女娃。女 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⑥于东海。漳水出漹,东流注于河。——《山海经》    译文: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树林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这其实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精卫填海》
原文: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枯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译文: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传说这种鸟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被溺死了,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常常叼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头,用来填塞东海。
《精卫填海》
原文: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枯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译文: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传说这种鸟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被溺死了,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文言文 精卫填海全文翻译
原文: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枯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译文: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有一...

朝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意思
您要问的是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意思是什么吗?常叼着西山上的木头、石头,用来填在东海之中。句子“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出自故事《精卫填海》,堙是指堵塞、填塞,常衔是指经常,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意思是常叼着西山上的木头、石头,用来填在东海之中。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 东海。意思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有一天,女娃去东海那里游玩,因溺水而没有回家,所以,她死去之后非常气愤,投胎变作一只美丽的小鸟,经常精卫精卫的叫,所以大家叫她精卫。她常常从西山叼来木石,投到海中...

精卫填海文言文的翻译是什么?
传说这种鸟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被溺死了,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精卫填海》节选自《山海经·北山经》,讲述了炎帝的女儿精卫溺水身亡,魂化为精卫鸟,精卫常衔西山...

精卫填海文言文翻译
向东流去,注入黄河。2、原文: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名自詨(xiào)。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精卫填海】《山海经·北山经》整首诗的解释。
【原文】: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译文】: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

长衔西山之木之是什么意思
“之”的意思是的。出处:《山海经·北山经》原文: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译文: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

常衔西山之木石
出处 《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於东海: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於东海是什么意思
词目 精卫填海 发音 jīng wèi tián hǎi 释义 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出处 《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示例 治理改造大自然,要有~的顽强精神。

常衔西山的衔是什么意思
常衔西山中衔的意思是:含着。整句话的意思是指:常常含着西山上的木头、石头,用来填在东海之中。出自于先秦佚名《精卫填海》。原文节选: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周口市13084766350: 精卫填海的故事是什么? -
喻欧五味: 琳琅故事会

周口市13084766350: 精卫填海中的精卫是什么?
喻欧五味: 相传精卫是炎帝神农氏的小女儿,名唤女娃.一日女娃到东海游玩,溺于水中.死后...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翻译为白话...

周口市13084766350: 精卫填海原文与翻译 -
喻欧五味: 《山海经》古文: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鴞.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译文: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传说这种鸟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引入黄河.

周口市13084766350: 精卫填海的故事是怎样的?
喻欧五味: 精卫填海的故事来自山海经.射阳东边紧靠黄海,这块神奇的土地每天都在向大海拓...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示例原文又...

周口市13084766350: 金卫填海作何解释 -
喻欧五味: 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焉:在这里【出处】: 《山海经校注》:“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

周口市13084766350: 精卫填囊馑紎精卫填海是什么意思 -
喻欧五味: 精卫填海 [拼音] jīng wèi tián hǎi [释义] 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出处] 《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例句] "精卫填海"这个成语就是由这个传说而来的,形容那些坚定不移,不屈不挠,不到目的决不罢休的人.

周口市13084766350: 关于山海经的文章 -
喻欧五味: 精卫填海发音 jīng wèi tián hǎi释义 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出处 《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

周口市13084766350: 《精卫填海》,断句在哪里断原文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喻欧五味: 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

周口市13084766350: 精卫填海这个故事的由来 -
喻欧五味: 基础传说《山海经·北山经》传说:再往北二百里,是座发鸠山,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柘树.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乌鸦,却长着花脑袋、白嘴巴、红足爪,名称是精卫,它发出的叫声就是自身名称的读音.精卫鸟原是炎帝的小女儿,...

周口市13084766350: 精卫是一只什么样的鸟?(用原文回答) -
喻欧五味: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本文出自我国最早的地理书_山海经_______.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