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灭绝动物的资料!

作者&投稿:道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灭绝动物资料~

根据历史记载,近2000年来,有110多种兽类和139种鸟类已从地球上消失,其中三分之一是近50年灭绝的。 http://edu.sina.com.cn/i/23055.shtml
据有关资料估计,我国野生动物约有 4000种处于濒危和受威胁状态,大约有 398种脊椎动物处于濒危状态,占脊椎动物总数的7.7%。处于濒危状态的高等植物 1019种,占高等植物总数的 3.4%。近 50年来,约有200种植物灭绝。 http://blog.cersp.com/18427/79645.aspx

有4.7万种脊椎动物(绝对正确),有大约300种野生植物濒临灭绝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232008.html
参考资料: http://edu.sina.com.cn/i/23055.shtml
世界12种濒临灭绝动物


1.别名白暨、白鳍豚,属于喙豚科,学名为LipotesvexilliferMiller,属于鲸目(Cetacea),白暨豚科。

识别特点为:吻突狭长,长约300毫米。额部圆而隆起。背鳍三角形,位于身体的3/5处,有低皮肤脊与尾鳍相连。头顶的偏左侧有一个能启闭自如的呼吸孔。尾鳍水平向,向缘凹入呈新月形。白暨豚种群数量很小,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兽类,亟待加强保护。.产于长江中下游湖北、安徽、江苏段的干流之中。它们大约在长江生活了2500万年,有“活化石”的美称。由于数量奇少,被列为中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2..苏门答腊虎 在野生状态下只有20只。随着40年代巴利虎和70年代里海虎的灭绝,人们预计,这一物种在不久的将来也将在地球上消失。


3.刚果瓜兰巴(Garamba)国家公园拥有世界仅存的不足25只的北部白犀牛,北部白犀牛将可能在地球上彻底消失。 北部白犀牛与非洲南部的白犀牛在基因上存在较大差异,他们曾在乌干达大量繁殖,但是由于当地说什么的疏于保护而渐渐消失。在瓜兰巴国家公园中,它们的数目曾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达到35只,在2003年4月为30只,其后有6只被杀,4只新出生,上个月,又有2只被猎杀,同时还有近千头大象被杀。


4.奥里诺科鳄鱼:南美洲体形最大的食肉动物,也是地球上12种最濒临灭绝的物种之一。


5. 僧海豹(monachus-monachus ormonkseal) 据专家估计,世界上仅有500只,生活在地中海,受到海水和海滩生态环境变坏的影响,被渔民大量捕杀。


6.小嘴狐猴(Mouse lemur) 世界最小的猴类,生活在马达加斯加。


7. 兰.坎皮海龟(L. Kemp’sRidleyTurtle)目前全世界范围内12种最濒危动物中唯一数目成增长趋势的动物。需经历11-35年成长期。



8.奥瑞纳克鳄鱼(OrinocoCrocodile,学名为Crocodylusintermedius) 仅有250-700只在野外生存。主要在古巴和委内瑞拉境内。

9泰国猪鼻蝙蝠


10. 夏威夷蜗牛

11.微型猪(pigmyhog,学名为Sussalvanius) 世界上最小的猪,野猪的一种,主要生活在印度东北部。60厘米长,高约25厘米,成年猪不足10公斤。曾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大量存在,现在仅印度阿桑地区的玛纳斯国家公园拥有为数不多的几头。其基因与家猪的基因并无太大差别。

12.斯比克斯鹦鹉:
在野生状态下,斯比克斯鹦鹉虽没有完全灭绝但已经少得不能再少。1990年寻找这种鸟的鸟类学家仅仅找到一只幸存的雄性鸟,生活在遥远的巴西东北部地区。目前被人俘获的大约31只鸟是这种鸟能够存续下去的唯一希望。

全世界有794多种野生动物由于缺少应有的环境保护而濒临灭绝
76科300余种植物濒临灭绝
以上资料只是人类目前所知,不知道还有多少不知名的物种正在消失

北极狼

这种狼仅仅只会长到3英尺高,长的很象一只有绅士风度的狗.这种狼的颜色有红色、灰色、白色和黑色。
��北极狼吃驼鹿、鱼类、其它种类的狼、北极熊、旅鼠、海象和兔子。它也进攻人类和其他的动物。
��其它种类的狼和人类是北极狼的敌人,北极狼喝冷水。它们用林子里的灰色、绿色和褐色作为掩护,北极狼有着一层厚厚的毛,它们的牙齿非常尖利,这有助于它们捕杀猎物。每年一头母北极狼平均会产14头小狼。它们一般诞生在洞穴里,有着纯净的 白色的毛。
北极狼一般生活在北极地区的森林里。生活在从加拿大的拉布拉多地区到英国的哥伦比亚地区,它们不迁徙,也不冬眠。但是由于由于人类的采伐树木、污染和垃圾,它们失去了它们居住的地方。每年至少有196只北极狼死去


大 熊 猫

��大熊猫属于兽纲食肉目大熊猫科大熊猫属。只产于中国的四川、甘肃、陕西。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世界级珍贵物种。��
其体形似黑熊,头圆而大,尾极短。躯干和尾白色,两耳、眼及四肢全黑色。以竹叶为主食,为食肉目中的“素食”种类。��
常在竹林内卧睡,平时单独活动,行动缓慢,性情温顺,听、视觉较差、自卫能力弱。栖息在海拔1400—3500米的高山竹林内,主要以竹笋、竹叶及嫩竹尖为食,亦喜吃野果或一些动物性食物,为食肉目中的“素食”种类。
别名 花熊、竹熊、大猫熊


蒙古野驴

��别名亚洲野驴、饿驴子、野驴,属于马科,学名为 Equus hemionus。大型有蹄类。外形似骡,体长可达260厘米,肩高约120厘米,尾长80厘米左右,体重约250千克。吻部稍细长,耳长而尖。尾细长,尖端毛较长,棕黄色。四肢刚劲有力,蹄比马小但略大于家驴。颈背具短鬃,颈的背侧、肩部、背部为浅黄棕色,背中央有一条棕褐色的背线延伸到尾的基部,颈下、胸部、体侧、腹部黄白色,与背侧毛色无明显的分界线。属典型荒漠动物,生活于海拔3800米左右的高原开阔草甸和半荒漠、荒漠地带。营游荡生活,耐干渴,冬季主要吃积雪解渴。以禾本科、莎草科和百合科草类为食。叫声像家驴,但短促而嘶哑。8~9月份发情交配,雄驴间争雌激烈,胜者拥有交配权。怀孕期约11个月,每胎1仔。��
产于甘肃、新疆、内蒙古。��
蒙古野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世界濒危动物。蒙古野驴总数量约3000只,仅存在于新疆准噶尔盆地。


金丝猴

��为中国Ⅰ级保护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
��学名:Pygathrix roxellanae; 英文名:Snub-nosed Monkey 。
��金丝猴(又名仰鼻猴)生活在海拔1500—3000米的阔叶林或针阔混 交林带。群居,日行性,树栖性。性机警,善攀爬,行动迅捷,喜在清晨鸣叫。以各种树叶、嫩枝、果实、苔藓等为食,亦食昆虫、鸟卵和雏鸟。繁殖期9—11月,远期孕期约7个月,每产1仔,4—6岁性成熟,寿命16—18年。北京动物园1956年开始饲养展出,1964年繁殖成功



藏羚羊

概要描述:
��藏羚(Pantholops hodgsoni)属牛科、藏羚属,别名:藏羚羊、长角羊、羚羊,主要分布在中国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现存种群数量约在7-10万只。由于藏羚独特的栖息环境和生活习性,目前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动物园或其它地方人工饲养过藏羚,而对于这一物种的生活习性等有关的科学研究工作也开展甚少。
生存环境:
藏羚是中国青藏高原的特有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中严禁进行贸易活动的濒危动物。藏羚羊一般体长 135 厘米,肩高 80 厘米,体重达 45-60 千克。形体健壮,头形宽长,吻部粗壮。雄性角长而直,乌黑发亮,雌性无角。鼻部宽阔略隆起,尾短,四肢强健而匀称。全身除脸颊、四肢下部以及尾外,其余各处被毛丰厚绒密,通体淡褐色



白暨豚

��千百年来,水深浪阔的长江中生活着一种体态丰腴、泳姿优美的水生哺乳动物,它就是白暨豚。
��隶属鲸类的白鳍豚,仅生活在长江中下游,是中国独有的大型珍稀水生哺乳动物,属国家一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白暨豚流线形的身体像一条大鱼,它的背部蓝灰色,腹面洁白。如果由上往下看,蓝灰色的背部和江水混为一体,若是从水底向上看,白色的腹面与水面的光线接近。 白暨豚主要捕食长江中的鱼。它的上颌和下颌的每侧各有30多枚牙齿,可以将鱼咬住不放。它不进行咀嚼,而只把捕到的鱼囫囵吞下。由于在水中游泳会消耗很多能量,因此它必须吃大量食物加以补充,白暨豚每天所吃的鱼约相当于体重的1/10。白暨豚的眼很小,只有绿豆粒大,虽有感光功能但分辨能力很低。它是怎样寻找食物和探测目标的呢?原来,长江水中夹带着许多泥沙,在这样的水中,再好的眼睛也没有多大用处。另一方面,水为优良的传声导体,声在水中传播比在陆上约快4.5倍。所以白暨豚在这样的环境中具有了发达的回声定位能力,利用声纳信号来寻找食物或识别目标。声信号还用于白暨豚个体之间的通讯联系。


北山羊

概要描述: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生存环境:
��它生活于新疆海拔2700--6000米的岩石山脉与高原地区。是著名的攀岩能手,公羊有一付弓形粗壮的长角,可达1米多长。
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它们的生存环境逐渐减少,再加上部分不人为图眼前利益而捕杀,导致北山羊在我国的数量持续下降。
大多数人认为在乌鲁木齐南郊地区已不复存在的北山羊不久前在离乌鲁木齐70多公里的南郊,重新被发现。


黑犀牛

��亦称“非洲犀”,属哺乳纲,奇蹄目,犀科。体长约3.4米,肩高1.6--1.7米,尾长约70厘米,体重1.5吨。鼻端有双角,前后排列,前角长70--90厘米,后角不足40厘米。皮肤灰黑色。无门齿。上唇长有伸缩性。栖息平原疏林地带,独栖或二三同栖。食嫩的枝叶。性情粗野。分布于非洲,北自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南至南非。

指猴

指猴为灵长目指猴科指猴属,学名Daubentonia madagascariensis。 指猴并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么小,它体大如猫,身长约50厘米,尾长可达60厘米,体重约2千克。
指猴由于具备奇特的手指而得此名,它的中指和无名指细如铁丝,不仅便于抠取树皮缝中的蛴螬,而且在咬穿果壳后,还能用细细的指头掏取果肉。指猴的另一个不寻常的特征在于牙齿,马达加斯加岛众多的狐猴具有36齿,大狐猴具有30齿,而指猴仅有18齿,且不具备原始猴类特有的梳齿,又是唯一不具备犬齿的灵长类;指猴的门齿高度发达,终生生长,具有珐琅质的齿面和坚利的切割面,正由于这一特征,它曾经多年被错划为啮齿类。指猴面目如狐,口鼻突出,一对黑色耳朵大而善动,头型较扁。黑褐色的体毛由短软的绒毛和粗长的护毛组成,吻部和身体下部为灰白色。指猴不仅体毛篷松,而且尾毛粗密,甚至比狐狸尾还粗。


非洲象

��非洲象的学名叫: Loxodonta Africana.
��一头最高的雄象有12英尺高4吨重,雌象有11英尺高,小象有3英尺高200公斤重。象呈圆胖形,它们大都是灰色的,而有些则是褐色的。它们主要

吃的食物是青草,灌木,树根,水果,树叶和树皮。它们在河边饮水。象的家庭聚在阴凉的地方,它们在非洲草原上漫步并寻找着食物。 非洲象防御捕杀的能力只是它们的那一对长牙。
��最大的非洲象牙据说有293磅、11英尺长。这种象的最有特点的地方是它的大耳朵,能用来使自己凉爽。另外,它的特征是它的大鼻子,这不仅仅只是鼻子而已,还是用来洗澡和帮助进食的。它的鼻子能举起1吨重的东西, 由40,000多块肌肉组成。
��非洲象通常生活在简单的12到100只的群体的环境中。它们在早上、傍晚和晚上吃东西,然后在中午的时候休息。它们的主要食物有小嫩枝、树叶、树皮和青草。这种象主要生活在非洲西部的萨哈拉沙漠周围,Namby和Botouwa地带。
��它们必须获得很多的植物去维持它们庞大的躯体。这种大象的最特别的能力是走路很安静,它们有每六小时洗一次澡的天性。非洲象生活在非洲热且干燥的天气。一般在草地里可以看见它们。
��令人难受的事,现在仅仅只剩下30,000只这种珍惜的象了。它们成为濒危动物主要是因为人们为了获得象牙而捕杀它们。
��在1989年的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将非洲象确认为濒危动物,禁止捕杀它们。











濒临灭绝的动物:
1.草原陆龟
爪陆龟是生活在内陆草原地区的龟类。背甲长12~16厘米,宽10~14厘米。头部与四肢均具黄色;头小,顶部有对称的大鳞;喙缘锯齿状。盾片中央棕黑色,边缘黄色,并有同心环纹。四肢均有四爪,指、趾间无蹼。前臂与胫部有坚硬大鳞,股后有一丛锥形大鳞。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大鲵
大鲵是现存有尾目中最大的一种,最长可超过1米。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五后四,具微蹼。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体表光滑,布满粘液。身体背面为黑色和棕红色相杂,腹面颜色浅淡。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3.蜂猴
蜂猴体型较小而行动迟缓,是较低等的猴类,体长32-35厘米。两只小耳朵隐藏于毛茸茸的圆脑袋中;眼圆而大。四肢短粗而等长,第二个脚趾还保留着钩爪,尾短而隐于毛丛中。体背棕灰色或橙黄色,正中有一棕褐色脊纹自顶部延伸至尾基部,腹面棕色,眼、耳均有黑褐色环斑。
参考--stuweb.zjhzyg.net/08/_private/0814/081404/_private/new_page_6.htm

在我国还有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中华鲟等.

动物濒临灭绝的原因:
一切自然物种及其群落都与所在地域的环境条件相适应,只要条件不变,就能长期生存,即使发生扩散或缩减,其历程也是缓慢和渐变的。人类活动的加剧,却打破了这千古不变的平衡,导致物种灭绝:

1)生境丧失、退化与破碎 人类能在短期内把山头削平、令河流改道,百年内使全球森林减少50%,这种毁灭性的干预导致的环境突变,导致许多物种失去相依为命、赖以为生的家——生境,沦落到灭绝的境地,而且这种事态仍在持续着。在濒临灭绝的脊椎动物中,有67%的物种遭受生境丧失、退化与破碎的威胁。

世界上61个热带国家中,已有49个国家的半壁江山失去野生环境,森林被砍伐、湿地被排干、草原被翻垦、珊瑚遭毁坏……亚洲尤为严重。孟加拉的94%、香港的97%、斯里兰卡的83%、印度的80%的野生生境已不复存在。俗话说:树倒猢狲散,如果森林没有了,林栖的猴子与许多动物当然无“家”可归,“生态”一词原本就是来源于希腊文ECO即“家”、“住所”之意。

灭绝物种中,迁徙能力差的两栖爬行类及无处迁徙的岛屿种类更为明显,马达加斯加上的物种有85%为特有种,狐猴类就有60多种,1500年前人类登岛后,90%的原始森林消失,狐猴类动物仅剩下28种(包括神密的、体大如描的指猴)。大陆生境的片断化、岛屿化是近百年来日趋严重的事件,这不仅限制了动物的扩散、采食、繁殖,还增加了对生存的威胁,当某动物从甲地向乙地迁移时,被发现、被消灭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目前我国计划为大熊猫建的绿色走廊,就是为了解决这个矛盾。

2)过度开发 在濒临灭绝的脊椎动物中,有37%的物种是受到过度开发的威胁,许多野生动物因被做为“皮可穿、毛可用、肉可食、器官可入药”的开发利用对象而遭灭顶之灾。象的牙、犀的角、虎的皮、熊的胆、鸟的羽、海龟的蛋、海豹的油、藏羚羊的绒……更多更多的是野生动物的肉,无不成为人类待价而沽的商品,大肆捕杀地球上最大的动物:鲸,就是为了食用鲸油和生产宠物食品;惨忍地捕鲨,这种已进化4亿年之久的软骨鱼类被割鳍后抛弃,只是为品尝鱼翅这道所谓的美食。人类正在为了满足自己的边际利益(时尚、炫耀、取乐、口腹之欲),而去剥夺野生动物的生命。对野生物种的商业性获取,往往结果是“商业性灭绝”。目前,全球每年的野生动物黑市交易额都在100亿美元以上,与军火、毒品并驾齐驱,销蚀着人类的良心,加重着世界的罪孽。北美旅鸽曾有几十亿只,是随处可见的鸟类,大群飞来时多得遮云蔽日,殖民者开发美州100多年,就将这种鸟捕尽杀绝了。当1914年9月最后一只旅鸽死去,许多美国人感到震惊,眼瞧着这种曾多得不可胜教的动物竟在人类的开发利用下灭绝,他们为旅鸽树起纪念碑,碑文充满自责与忏悔:“旅鸽,做为一个物种因人类的贪婪和自私,灭绝了。”

3)盲目引种 人类盲目引种对濒危、稀有脊椎动物的威胁程度达19%,对岛屿物种则是致命的。公元400年,波利尼西亚人进入夏威夷,并引入鼠、犬、猪,使该地半数的鸟类(44种)灭绝了。1778年,欧洲人又带来了猫、马、牛、山羊,新种类的鼠及鸟病,加上砍伐森林、开垦土地,又使17种本地特有鸟灭绝了。人们引进猫鼬是为了对付以前错误引入的鼠类,不料,却将岛上不会飞的秧鸡吃绝了。15世纪欧洲人相继来到毛里求斯,1507年葡萄牙人,1598年荷兰人把这里做为航海的中转站,同时随意引入了猴和猪,使8种爬行动物,19种本地鸟先后灭绝了,特别是渡渡鸟。在新西兰斯蒂芬岛,有一种该岛特有的异鹩,由于灯塔看守人带来1只猫,这位捕食者竟将岛上的全部异鹩消灭了,1894年,斯蒂芬异鹩灭绝,是1只动物灭绝了1个物种。

4)环境污染 1962年,美国的雷切尔·卡逊著的《寂静的春天》引起了全球对农药危害性的关注;人类为了经济目的,急功近利地向自然界施放有毒物质的行为不胜枚举:化工产品、汽车尾气、工业废水、有毒金属、原油泻漏、固体垃圾、去污剂、制冷剂、防腐剂、水体污染、酸雨、温室效应……甚至海洋中军事及船舶的噪音污染都在干扰着鲸类的通讯行为和取食能力。

科学家发现,对环境质量高度敏感的两栖爬行动物正大范围的消逝。温度的增高、紫外光的强化,栖息地的分割、化学物质横溢,已使蝉噪蛙鸣成为儿时的记忆。与其它因素不同,污染对物种的影响是微妙的、积累的、慢性的致生物于死地的“软刀子”,危害程度与生境丧失不相上下。

①巴巴里狮子
巴巴里狮子,它身体全长三米左右,比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狮子要长四十公分左右。它体重二百三十公斤,曾经是地球上体形最大的狮子。欧洲和阿拉伯的国王或皇室们都把狮子比喻成权威的象征,但是在他们的领土范围之内,为什么完全看不到狮子出没的身影呢?
我们要想见到森林之王巴巴里狮子,就必须前往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南部。现在,人类与狮子格斗的血腥场面,只有在虚构的电影画面中才能看到。因为,在欧洲人类文化中,人们一方面把狮子看做是勇气与崇高的象征,另一方面,人类把狮子驱逐出自己的生活圈子,以显示人类势力的无比强大。
欧洲狮子在公元两世纪就灭绝了,南非的凯布狮也于1865年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进入二十世纪以后,被称为狮中之王的巴巴里狮,又面临着灭绝的危险。这些悲剧的发生要追溯到很久以前的古罗马时代。
很久以前,强大的罗马人征服了其它地方的种种文明,同时,他们也征服了巴巴里狮子。被罗马人征服的其它国家中的人民被迫成为罗马的奴隶。狮子也被运送到可容纳二十五万名观众的大竞技场,供人们娱乐。
有时,人们会安排狮子们与剑斗士进行格斗表演;有时,又会被基督教徒挑斗,还有的罗马皇帝为了举行一次盛大的战争胜利纪念游行,而捕获六百只狮子运到罗马。在罗马帝国灭亡之时,北非的大部分地域已经再也看不到巴巴里狮子的踪影了。控制了北非的并不是罗马人,更不是巴巴里狮,而是沙漠。家畜的过剩放牧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哪怕是有一点点绿色覆盖的地方,人们就会把大量的家畜赶到此地,就连狮子也被赶跑了,这种情况就一直这样恶性循环着,直到这里变成了一片广阔的沙漠。
巴巴里狮的最后阵地是摩洛哥的阿特拉斯山脉。一九二二年,最后一只巴巴里狮是被人类的猎枪击倒的。
这就是全身长三米,长长的鬃毛一直延续到后背上半身,地上最大的狮子。
②日本狼
日本狼曾经是生活在北半球全域的狼的一种。它肩高三十五公分,体长1米,是世界上体形最小、最为稀有的一种狼。它们曾经居住在本洲、四国、九洲的山林中。在西方国家,人们把狼视为袭击家畜的恶魔。但是在日本,它却被人们视为追赶那些遭踏田地的鹿或熊的庄稼守护神。
阿伊努族人给狼起了一个名字叫做"在远方长声嚎叫之神"。在北部地方长长的冬夜里,狼的嚎叫声会唤起人们心中的某种信仰。
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人们对狼总持有一种恐惧的心理,无论是什么种类的狼,在一般状态下,袭击人类的可能性是有的。
人类逐渐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甚至扩展到了狼的领域,所以,为了保住自己的地域,狼便成为了人类的敌人。
在日本,流传着许多关于狼的民间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中讲到:有一个出外卖艺的盲人,不小心在山中迷了路。后来,他是依靠一只狼带路才回到村庄里的。
现在,在一些山区里,还有一些祭奉狼的神社。
狼被人们视为凶恶无比的动物是在日本的贵重家畜或马被它袭击以后。有时,人们怕它,猎杀它,有时又尊敬它,祭拜它,狼成为了日本的自然和文化中的一部分,阿伊努族人即使是使用毒箭射杀它们,也并没有威协到它们的生存数量。真正迫使它们灭绝的是在明治时期以后,人类为了毛皮而进行了大规模的猎杀,还有步枪的普及。当然,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人类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而侵犯了狼,致使狼开始袭击家畜,人们便想方设法地对它们进行捕杀,政府甚至以奖金悬赏的方式鼓励市民捕狼,据推算,生活在北海道的埃及索狼是在一九零零年左右灭绝的。
日本狼也没能幸运地存活下来。随着那时提倡的富国强兵政策,工业化,都市化,还有一些西洋犬进口所带来的犬瘟热,这些一系列的问题都逼得日本狼走投无路。日本狼的生存与文明开化是水火不容的。
一九零七年,也就是明治三十八年,在奈良县的吉野郡鹫家口,人们捕获了一只狼,这只日本狼被确认为最后一只日本狼。
在那之后,"我看到了一只日本狼"这样的事情也发生了好几次。现在,还有不少人相信在日本的山林中还残留生存着很少数量的日本狼。
③北美海豹
北美海豹的身体长达两米以上,体重一百六十公斤。它性情温和,动作缓慢,即使见了人,也不会掉头就逃。
经历了千艰万苦的探险家哥伦布来到美国时,发现了美洲海豹,因为它的叫声与狼相似,所以,哥伦布把它叫做"大海中的狼"。从那时起,美洲海豹的命运也就随之起了变化。不光是哥伦布,所有以美国做为征服目标的欧洲人一登上美洲大陆最先看到的动物就是这种"大海中的狼",美洲海豹在当时,被众多的人们看做是新世界即将走向繁荣的象征。
像海驴一样,美洲海豹喜欢群居。它们曾经以捕食鱼类为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美洲人都是以海豹肉做为食物的。即使是这样,海豹的数量也没有因此而减少。
几千只海豹生活在巴哈马群岛上,以及美洲海各各群岛,墨西哥和白罗里达沿岸等等一些地方。它们在海中捕鱼时动作非常敏捷,与其相反,在岸上时它们都又是那么的迟钝。单单这一点就成为了美洲海豹的致使弱点。
一六七五年,英国探险家威廉·丹皮尔的探险记录中也曾详细地记载着:一些西班牙人乘着船,单手持着棍棒,一步步接近海豹,它们竟丝毫意识不到将要发生什么事情,而是稳稳地呆在原处。
就连居住在牙买加的英国人也都趁着当时的那股捕猎浪潮,大量猎杀美洲海豹。
下面这个片断记录的是二十世纪初,在加拿大的北部人们猎杀塔德果海豹的场面。
每年,海豹在生小海豹的时候会暂时离开大海。对于人们来讲,这段时间就是捕猎海豹的绝好季节。人们不去追赶成年海豹,而是把目炮瞄准了有着雪白毛皮的、刚刚出生的小海豹。
然而,人们捕杀美洲海豹的目的并不是要得到它们的皮毛。
海豹的脂肪通过加热会成为油。与鲸的脂肪作用是一样的,可用来点燃照明。
在欧洲盛行航海的时代里,发现海豹群与开采出一个石油井一样令人兴奋。无论是猎杀海豹还是猎鲸,就好比是当时的某个石油井被人们开采出来。以后,以采矿为生的其它人就乘着热浪蜂涌而上,其实道理都是一样的。然而,以石油做例子,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幸运地存活下来的海豹好不容易躲到了二十世纪来临,然而等待它们的都是更加先进的猎枪。人们越来越难看到美洲海豹了。最后一只海豹出现是在一九五二年。
同样种类的赤丘卡依海豹也同样面临着灭绝的危机。不过,最近,随着人们保护野生动物意识的增强,夏威夷海豹的数量也有所增加。
总而言之,动物的数量无论是增加还减少,都是取决于人类自身的!
④旅行鸽
旅行鸽。从表面上看它和普通的鸽子非常相似。不过,它的后背是灰色的,似乎还有些发蓝,而胸前的颜色又是鲜红色的。所以,它看上去是那么地绚丽多姿。它和一般的鸽子不一样,叫声高昂响亮。它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数量繁多,是地球上数目最多的鸟类。
旅行鸽那庞大的队伍一面发出巨大而又不和谐的叫声,一面飞过北美森林的上空。这个时候,鸟群遮住阳光,地面上一片阴暗。这种影像,如果被称做是鸟群,还真不如被称为龙卷风恰当。
有时,鸟群队伍长十五公里,宽达两公里。奥迪波曾经说道他所亲眼目睹的一个鸟群,数量足有两亿只。
旅行鸽,象征着美国的繁荣。
并不光是因为它的数量繁多,旅行鸽食用起来味道鲜美是改变它命运的主要原因。
对于那些美国初期的移民来说,在这片大地上,所有资源都是丰富而又用之不竭的。
无限延伸的地平线,可开垦的土地无穷无尽,地图上找不到的地域瞬间变成了繁华的街道。在广阔的土地上,有了新的交通手段。这时,大自然的象征物就是旅行鸽。
即使用棍棒向天空挥动几下,就能打掉好几只鸟儿。这曾经都是事实。当然,用猎枪捕杀几百只甚至几千只旅行鸽更是不在话下了。
那时,每天都有数百万只旅行鸽被火车送到大城市。直到一八六零年为止,随着人们对森林的大面积开垦和狩猎的普遍进行,谁也没有注意到旅行鸽的数目在逐渐减少。在狩猎竞赛中,一个猎人会击落几万只旅行鸽。到了一八八零年左右。成群的旅行鸽只能在密歇根州看到了。即使大家都知道这种情况,但是密歇根州的猎人每年还是向市场提供三百万只旅行鸽!
最后一只野生的旅行鸽被击落是在一九零零年。
一九零九年,曾经有着铺天盖地般数目的旅行鸽只剩下最后三只了,它们被喂养在新西纳提动物园中。
现在,我们明白了一点就是,旅行鸽原本是有一定数量的,当它们的数量减少后,再想让它们重新回到原来的数量,那是不可能的!
从旅行鸽铺天盖地的时代开始,到短短的五十年以后的今天,我们再也听不到它那响亮的叫声了。
动物园最后的那只被旅行鸽是一只雌性鸽,被人们起了个名字叫做玛莎。玛莎是于一九一四年九月一日死去的。它死亡的当日,美国所有的新闻电台都报道了这一死讯。
⑤波利尼西亚蜗牛
波利尼西亚蜗牛是一种小型的蜗牛。从十厘米到二十厘米,被分为一万个种类以上,它们栖居地是南太平洋的各个小岛上。
南太平洋上的每个小岛就像每个星星一样,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独自进化着。这也是它们种类繁多的原因之一。
在法国的领土索西爱特群岛的一个叫做摩雷阿小岛上就生存着七个种类的蜗牛,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特征。
"为什么在相同的环境下,却进化成为不同种类?"美国的自然研究家琼·居里克带着这个疑问于一八七零年来到了摩雷阿小岛。
这个时期,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表了《进化论》,他受到了信仰圣经的人们对他发出的各种攻击。
居里克对摩雷阿小岛上生存的这七种蜗牛进行了详细地研究,结果发现,它们种类的不同与环境和自然淘汰毫无关系。而遗传变异是其主要原因。当他发表了这一言论后,却惹怒了相信达尔文进化论的人们。
一九零六,另一位自然研究家库·朗普通提出了与居里克相反的学说。并来到了摩雷阿小岛。他在那里花了五十年时间,研究种类不同的蜗牛,对它们将来走向什么样的进化历程做了详细的记录和推理。对于将来的学者来说,这些记录都是有力的检证。
然而,他提出的学说最终没有得到认可,原因还是因为一只蜗牛。索西爱特群岛上居住着法国人。法国人喜爱蜗牛也是出了名的。食用味道最为鲜美的要属大大的非洲蜗牛了。在进口非洲蜗牛的时候,偶尔会发生蜗牛逃走的事情,因为没有天敌,逃走的非洲蜗牛以很快的速度繁殖起来。受到非洲蜗牛侵入的摩雷阿小岛要比其它小岛晚许多,是在一九七零年了。并且,非洲蜗牛的繁殖速度快的惊人,有一家人请除了院子里的非洲蜗牛,竟然有两手推车那么多。所以不采取措施是不行。一九七七年,人们从美国佛罗里达进口一种吃蜗牛的蜗牛。然而,这种肉食蜗牛都远远地躲开了非洲蜗牛,而是把目光瞄准了波利尼西亚蜗牛。没有一丝防范意识的波利尼西亚蜗牛到一九八八年为止,终于彻底消失了。摩雷阿小岛上的极少数波利尼西亚蜗牛被当地动物园保护了起来。但只有七个种类的五种,另外两种已经灭绝了。
⑥巴切尔热带草原斑马
巴切尔热带草原斑马被人们称为是热带草原斑马亚种中最美丽的一种斑马,也正是这种美丽的外表使它们遭受了不幸。
在非洲生活的斑马被分为三个种类。在干燥的草原上生活的斑马叫做古雷比斑马;生活在山中的斑马叫做山斑马;而数量最多的要数热带草原斑马了,它们广阔地分布在东部的热带草原中。
一八一七年,热带草原斑马的亚种之一,被英国的旅行家巴切尔带回了英国。巴切尔热带草原斑马曾经生活在非洲最南端口的草原地带。按照分类来讲,斑马与驴很相近,热带草原斑马的四条腿很长,样子更接近马。
在"斑马"这个大家庭中,巴切尔热带草原斑马可以算是姿态最为优美的一种斑马了。
它们昂首挺胸地站立在那里,可以看出,它们的骨格结实而又强健,耳朵则象马一样小巧。雄性斑马的肩高一点五米,体长两点五米。
它们性情也如英国纯种赛马一般,活泼好动。
它们身上长有黑白相间的条纹,有时让人感觉是白底黑纹,有时又让人感觉是黑底白纹。热带草原斑马与牛羚和驼鸟三者组合就形成了一个防卫联盟。驼鸟的眼睛、斑马的耳朵、还有牛羚的鼻子,如果有某一种动物的身上吸取到了这三种动物的特征,那可真算得上天下无敌了!
然而,它们面对着人类举起的猎枪却毫无任何抵抗能力,布尔人就曾大量猎杀了热带草原斑马,他们把斑马肉分给从非洲来的随从人员,又把斑马皮制成袋子。
一八三零年,人们把野生动物做为宠物来饲养逐渐形成了一种潮流,巴切尔热带草原班马更是倍受人们的喜爱。
对于这些斑马来讲,不幸的是,它们的皮很容易加工,颜色以及质地又是那么地美丽,所以,在眨眼之间就有了广阔的市场。
比起经营农场,捕猎斑马赚钱更容易。到了一八五零年,人们掌握了更新的鞣皮技术,于是斑马皮制品的经营更加火爆了。
猎杀斑马是在一八四零年开始的,尽管少数的自然保护家对此进行了抗议,但是这种猖狂的捕猎活动还是持续了三十年之久。
到了一八七零年,大群巴切尔热带草原斑马逐渐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了。只有小群的斑马星星点点地散布在草原上,还有当地的地主家,也偶尔饲养着仅有的几只,以及动物园中存活下来的极少数目。
最后一只巴切尔热带草原斑马于一九一零在伦敦的动物园中死去了。自从孩提时代以来,就再也不曾见过故乡的热带草原了。
⑦多索森林驯鹿
这种小巧玲珑的驯鹿这所以灭绝,是源于人类的好奇心。
"那么小巧的驯鹿到底是否存在"成为了动物学家们争论的话题,正是这个争论迫使多索森林驯鹿走上了不归路。
多索森林驯鹿生活在美国大陆上,是驯鹿中的一种,它们体形小巧,可能是很久很久以前,在特殊的环境条件下所幸存至今的一种驯鹿。
位于加拿大太平洋一侧的葵峡洛特群岛大部分属湿原地带。被繁茂的针叶树林丛丛围住。那里湿气很高。然而,驯鹿是生活在旱地的一种动物,它们又为什么生活在这里呢?学者们便产生了疑问。
多索森林驯鹿外形很小,它肩高八十公分,身长不到一米四十,体重一百到一百三十公斤,是其它种类驯鹿的一半以下。它们模样与一般驯鹿一样,脖子下长有鬃毛、四蹄很大。这种小型的驯鹿数量很少,而且繁殖的数量始终不曾增加。
在岛的沿岸,曾经居住着当地的居民。他们靠资源丰富的大海为生,从不进入岛的内陆地带。直到欧洲人侵入这个神圣的小岛。
为得到皮毛的欧洲猎人让当地居民在岛内陆设下捕猎圈套,并且奖励居民们。这样,小巧的驯鹿终于在世人面前亮相了。
英国殖民地调查官G·M多索于一八七八年做出了第一份调查报告。
一八八零年,一个名叫玛堪基的贸易业者拿出赏金,把居民下圈套所捕获的一只雄性驯鹿的头骨和角的一部分捐送给了国立博物馆。一九零零年,多索森林驯鹿被确认为新种类动物,并且有了一个拉丁语的学名。
然而,这项决定在当时学者之间掀起了一个很大规模的争论。他们认为这种驯鹿并非新种类动物。
一九零一年,一个居民在岛上的宣教师与五个居民一同进入了岛的内陆地带。然而他们只看到了驯鹿的足迹,却未看到驯鹿的身影。六年后,虽然调查还在继续进行,但是驯鹿始终没有出现。
终于,一九零八年十一月一日,两个猎人发现了两只雄性驯鹿与一只雌性驯鹿,还有一只小驯鹿。尽管猎人们逐一将驯鹿射倒,但其它驯鹿没有做民任何反应,最后,只留下一只小驯鹿。
多索森林驯鹿被人类发现,以很快的速度便灭绝了,只剩下那只小驯鹿,孤单地生活着。
⑧袋狼
这是一种难以形容的奇妙动物。从它的头和牙来看,它是一只狼。然而,它的身体又像老虎一样有着条纹。它可以像鬣狗一样用四条腿奔跑。也可以像小袋鼠那样用后腿跳跃行走,它和袋鼠一样同是有袋类动物。这种动物有着其它种类动物的特征,却又有着特别的地方,它被人们叫做塔斯马尼亚狼、斑马狼、还有塔斯马尼亚虎等等。
袋狼生活在树林较为稀疏的地方,或是草原上。然而,移居者来到它们生活的土地上,它们就会躲到深深的森林中去。这种肉食有袋类动物从头到尾全长一点五米至一点八米。肩高六十公分。肚子有着像袋鼠那样乘放小袋鼠的袋子。后背上有十二至二十条花纹。颚的骨像蛇一样分为两段张开,它们会喀哧一下咬碎猎狗的头。夜晚,它们单独行动,经常是以袋鼠、小袋鼠、或是不会飞的鸟类为猎取出目标。它跑的速度并不快,但是会紧追不舍,直到猎物疲惫不堪为止。它们往往是一口咬住猎物的头使猎物结束生命。
自从塔斯马尼亚岛上的移民来到,袋狼的生存继而出现了危机。
大量的家畜--羊被狗伤害了。而人们误以为是袋狼所为,因为狗和袋狼都是吸羊的血。一八八八年,政府出赏金奖赏捕杀袋狼的人们,在那之后的二十年之中,共有二千二百六十八只袋狼被捕杀了。这也是记录袋狼数量的珍贵资料。
最后一只袋狼,是于一九三三年死亡的。
人们在澳大利亚的岩石上发现了古代居民于一万年前绘成的壁画,从中我们知道了在很久很久以前,袋狼曾经生存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奇妙的是,现在,在塔斯马尼亚岛上,有一个袋狼保护区。这样做是否表明是一种心理上的补偿呢?总而言之,这么珍贵的动物--袋狼灭绝了。
尽管与澳大利亚的古代居民一共生活了一万年以上。但是,随着新世界被人类一一发现,在一瞬间,袋狼终于在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

⑨瓜达鲁贝美洲大鹰
瓜达鲁贝美洲鹰是鹰的同类,又有些像隼。它的外形要比鹰大的多的多,就是这一点引发了悲剧。
在猛禽类动物中,从小型的鹰到大型的鹰、秃鹰有许许多多的种类。瓜达鲁贝美洲大鹰是隼和鹰的同类,一眼看上去,它比鹰小一些,有着优美的外形,它保留着原始鹰的外表。它生活在墨西哥的领土,加里佛尼亚半岛的边际,瓜达鲁贝岛。这里有着溶岩形成的陡峭的山崖,和茂密的灌木及松林。由理想的植物层形成。
瓜达鲁贝美洲大鹰保留着祖先的巨大身材,是一种独一无二的鹰类。因为在岛上没有天敌,它们几乎没有进化。它有着鹰一样宽大的翅膀,飞翔的姿势也和大型的猛禽类一样,所以,在当地,人们管它叫做瓜达鲁贝大鹰。
瓜达鲁贝大鹰一般吃虫、小鸟或是动物卵体。然而,因为它的外形像鹰所以被人们视为仇敌。
一七零零年,人们开始放牧山羊。放羊的牧童们都误认为瓜达鲁贝大鹰像鹫那样袭击了山羊群。他们认为白色耀眼的山羊群从空中看来是显眼的目标。人们开始想尽一切办法对付美洲大鹰,从猎枪到毒饵,人们想把美洲大鹰全部消灭掉。
一八六零年,美洲大鹰面临灭绝的危险。而同时新的攻击又开始了。
鸟类学家们知道美洲大鹰的数目越来越少,于是就花重金想得到美洲大鹰。一八九七年,一只美洲大鹰值一百美元,相当于当时美国人三个月的工资。同一年,瓜达鲁贝岛的渔民卖出了一只美洲大鹰。他声称这只鹰是岛上的最后一只,于是要价一百五十美元。买者没有同意,他便把鹰的羽毛拔下,愤怒地投向大海。这样,零七八碎的尸首被复制,再生了。但是在两周后放置复制品的店铺发生了火灾,一切全化为了灰。一九零零年,地球上仅存最后一群美洲大鹰了。目击鹰群的人是一位男性收藏家,他这样说道:"一九零零年十二月一日下午,一群美洲大鹰向这边飞来。11只中,有九只被留了下来!"留下来是指被击落下来。另外两只美洲大鹰的命运如何,谁也不知道。从此以后,没有任何人再次看到过美洲大鹰的踪影了。
⑩卡罗拉依那鹦哥
卡罗拉依那鹦哥是生活在广阔的北美中唯一的鹦哥。和现在的鹦哥一样,它们喜爱玩耍。活泼、快活、还很会说话。
它们在大树的洞中建巢,成群地生活在美国东部的落叶树林地带。卡罗拉依那鹦哥会站在森林的树梢上,唱上整整一天。
贯穿美国东部南北方向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和两侧是鹦哥的领土。卡罗拉依那鹦哥因生活在山脉的东西两部,所以分成为两个亚种。它们有着橙红色或黄色的头部,还有长长的尾和绿色的翅膀。在当地,树木的果实是它们的食物。然而,从欧洲来到这里的移民开垦了森林,随之事情也发生了变化。鹦哥们逐渐开始采食果物以及农作物。对于移民们来说,鹦哥成为他们的大敌。鹦哥们不光把果物整个吃掉,有时还会剥掉果皮,或有意把果子弄到地上,3只鹦哥毁掉一颗树毫不费力。人们一旦见到鹦哥就会毫不犹豫地举起枪射死它们。到了十九世纪未,卡罗拉依那鹦哥成为了人们举行的猎射比赛的对象或食物。美丽的羽毛也被装饰帽子,在欧洲市场或美国供不应求。
那时,饲养美丽的鸟儿也成为一种时尚。爱说,爱玩的美国产鹦哥更加受到了人们的好评。而且,随着大面积的森林被开垦,落叶树木越来越少,也成为鹦哥灭绝的决定性因素。
一九零四年,最后一只野生鹦哥被人们击落了。
新西那提动物园于一八八六年开始想要通过某种办法使卡罗拉依那鹦哥的数量增加,却没有成功。一九一七年,被人工保护起来的卡罗拉依那鹦哥的数量仅剩下两只了。雌性鹦哥是于一九一七年死亡的。雄性鹦哥也于第二年死去。最后的这只雄性鹦哥被人们亲切叫做"因卡斯"

巴巴里狮子
巴巴里狮子,它身体全长三米左右,比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狮子要长四十公分左右。它体重二百三十公斤,曾经是地球上体形最大的狮子。欧洲和阿拉伯的国王或皇室们都把狮子比喻成权威的象征,但是在他们的领土范围之内,为什么完全看不到狮子出没的身影呢?
我们要想见到森林之王巴巴里狮子,就必须前往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南部。现在,人类与狮子格斗的血腥场面,只有在虚构的电影画面中才能看到。因为,在欧洲人类文化中,人们一方面把狮子看做是勇气与崇高的象征,另一方面,人类把狮子驱逐出自己的生活圈子,以显示人类势力的无比强大。
欧洲狮子在公元两世纪就灭绝了,南非的凯布狮也于1865年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进入二十世纪以后,被称为狮中之王的巴巴里狮,又面临着灭绝的危险。这些悲剧的发生要追溯到很久以前的古罗马时代。
很久以前,强大的罗马人征服了其它地方的种种文明,同时,他们也征服了巴巴里狮子。被罗马人征服的其它国家中的人民被迫成为罗马的奴隶。狮子也被运送到可容纳二十五万名观众的大竞技场,供人们娱乐。
有时,人们会安排狮子们与剑斗士进行格斗表演;有时,又会被基督教徒挑斗,还有的罗马皇帝为了举行一次盛大的战争胜利纪念游行,而捕获六百只狮子运到罗马。在罗马帝国灭亡之时,北非的大部分地域已经再也看不到巴巴里狮子的踪影了。控制了北非的并不是罗马人,更不是巴巴里狮,而是沙漠。家畜的过剩放牧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哪怕是有一点点绿色覆盖的地方,人们就会把大量的家畜赶到此地,就连狮子也被赶跑了,这种情况就一直这样恶性循环着,直到这里变成了一片广阔的沙漠。
巴巴里狮的最后阵地是摩洛哥的阿特拉斯山脉。一九二二年,最后一只巴巴里狮是被人类的猎枪击倒的。
这就是全身长三米,长长的鬃毛一直延续到后背上半身,地上最大的狮子。
②日本狼
日本狼曾经是生活在北半球全域的狼的一种。它肩高三十五公分,体长1米,是世界上体形最小、最为稀有的一种狼。它们曾经居住在本洲、四国、九洲的山林中。在西方国家,人们把狼视为袭击家畜的恶魔。但是在日本,它却被人们视为追赶那些遭踏田地的鹿或熊的庄稼守护神。
阿伊努族人给狼起了一个名字叫做"在远方长声嚎叫之神"。在北部地方长长的冬夜里,狼的嚎叫声会唤起人们心中的某种信仰。
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人们对狼总持有一种恐惧的心理,无论是什么种类的狼,在一般状态下,袭击人类的可能性是有的。
人类逐渐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甚至扩展到了狼的领域,所以,为了保住自己的地域,狼便成为了人类的敌人。
在日本,流传着许多关于狼的民间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中讲到:有一个出外卖艺的盲人,不小心在山中迷了路。后来,他是依靠一只狼带路才回到村庄里的。
现在,在一些山区里,还有一些祭奉狼的神社。
狼被人们视为凶恶无比的动物是在日本的贵重家畜或马被它袭击以后。有时,人们怕它,猎杀它,有时又尊敬它,祭拜它,狼成为了日本的自然和文化中的一部分,阿伊努族人即使是使用毒箭射杀它们,也并没有威协到它们的生存数量。真正迫使它们灭绝的是在明治时期以后,人类为了毛皮而进行了大规模的猎杀,还有步枪的普及。当然,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人类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而侵犯了狼,致使狼开始袭击家畜,人们便想方设法地对它们进行捕杀,政府甚至以奖金悬赏的方式鼓励市民捕狼,据推算,生活在北海道的埃及索狼是在一九零零年左右灭绝的。
日本狼也没能幸运地存活下来。随着那时提倡的富国强兵政策,工业化,都市化,还有一些西洋犬进口所带来的犬瘟热,这些一系列的问题都逼得日本狼走投无路。日本狼的生存与文明开化是水火不容的。
一九零七年,也就是明治三十八年,在奈良县的吉野郡鹫家口,人们捕获了一只狼,这只日本狼被确认为最后一只日本狼。
在那之后,"我看到了一只日本狼"这样的事情也发生了好几次。现在,还有不少人相信在日本的山林中还残留生存着很少数量的日本狼。
③北美海豹
北美海豹的身体长达两米以上,体重一百六十公斤。它性情温和,动作缓慢,即使见了人,也不会掉头就逃。
经历了千艰万苦的探险家哥伦布来到美国时,发现了美洲海豹,因为它的叫声与狼相似,所以,哥伦布把它叫做"大海中的狼"。从那时起,美洲海豹的命运也就随之起了变化。不光是哥伦布,所有以美国做为征服目标的欧洲人一登上美洲大陆最先看到的动物就是这种"大海中的狼",美洲海豹在当时,被众多的人们看做是新世界即将走向繁荣的象征。
像海驴一样,美洲海豹喜欢群居。它们曾经以捕食鱼类为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美洲人都是以海豹肉做为食物的。即使是这样,海豹的数量也没有因此而减少。
几千只海豹生活在巴哈马群岛上,以及美洲海各各群岛,墨西哥和白罗里达沿岸等等一些地方。它们在海中捕鱼时动作非常敏捷,与其相反,在岸上时它们都又是那么的迟钝。单单这一点就成为了美洲海豹的致使弱点。
一六七五年,英国探险家威廉·丹皮尔的探险记录中也曾详细地记载着:一些西班牙人乘着船,单手持着棍棒,一步步接近海豹,它们竟丝毫意识不到将要发生什么事情,而是稳稳地呆在原处。
就连居住在牙买加的英国人也都趁着当时的那股捕猎浪潮,大量猎杀美洲海豹。
下面这个片断记录的是二十世纪初,在加拿大的北部人们猎杀塔德果海豹的场面。
每年,海豹在生小海豹的时候会暂时离开大海。对于人们来讲,这段时间就是捕猎海豹的绝好季节。人们不去追赶成年海豹,而是把目炮瞄准了有着雪白毛皮的、刚刚出生的小海豹。
然而,人们捕杀美洲海豹的目的并不是要得到它们的皮毛。
海豹的脂肪通过加热会成为油。与鲸的脂肪作用是一样的,可用来点燃照明。
在欧洲盛行航海的时代里,发现海豹群与开采出一个石油井一样令人兴奋。无论是猎杀海豹还是猎鲸,就好比是当时的某个石油井被人们开采出来。以后,以采矿为生的其它人就乘着热浪蜂涌而上,其实道理都是一样的。然而,以石油做例子,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幸运地存活下来的海豹好不容易躲到了二十世纪来临,然而等待它们的都是更加先进的猎枪。人们越来越难看到美洲海豹了。最后一只海豹出现是在一九五二年。
同样种类的赤丘卡依海豹也同样面临着灭绝的危机。不过,最近,随着人们保护野生动物意识的增强,夏威夷海豹的数量也有所增加。
总而言之,动物的数量无论是增加还减少,都是取决于人类自身的!
④旅行鸽
旅行鸽。从表面上看它和普通的鸽子非常相似。不过,它的后背是灰色的,似乎还有些发蓝,而胸前的颜色又是鲜红色的。所以,它看上去是那么地绚丽多姿。它和一般的鸽子不一样,叫声高昂响亮。它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数量繁多,是地球上数目最多的鸟类。
旅行鸽那庞大的队伍一面发出巨大而又不和谐的叫声,一面飞过北美森林的上空。这个时候,鸟群遮住阳光,地面上一片阴暗。这种影像,如果被称做是鸟群,还真不如被称为龙卷风恰当。
有时,鸟群队伍长十五公里,宽达两公里。奥迪波曾经说道他所亲眼目睹的一个鸟群,数量足有两亿只。
旅行鸽,象征着美国的繁荣。
并不光是因为它的数量繁多,旅行鸽食用起来味道鲜美是改变它命运的主要原因。
对于那些美国初期的移民来说,在这片大地上,所有资源都是丰富而又用之不竭的。
无限延伸的地平线,可开垦的土地无穷无尽,地图上找不到的地域瞬间变成了繁华的街道。在广阔的土地上,有了新的交通手段。这时,大自然的象征物就是旅行鸽。
即使用棍棒向天空挥动几下,就能打掉好几只鸟儿。这曾经都是事实。当然,用猎枪捕杀几百只甚至几千只旅行鸽更是不在话下了。
那时,每天都有数百万只旅行鸽被火车送到大城市。直到一八六零年为止,随着人们对森林的大面积开垦和狩猎的普遍进行,谁也没有注意到旅行鸽的数目在逐渐减少。在狩猎竞赛中,一个猎人会击落几万只旅行鸽。到了一八八零年左右。成群的旅行鸽只能在密歇根州看到了。即使大家都知道这种情况,但是密歇根州的猎人每年还是向市场提供三百万只旅行鸽!
最后一只野生的旅行鸽被击落是在一九零零年。
一九零九年,曾经有着铺天盖地般数目的旅行鸽只剩下最后三只了,它们被喂养在新西纳提动物园中。
现在,我们明白了一点就是,旅行鸽原本是有一定数量的,当它们的数量减少后,再想让它们重新回到原来的数量,那是不可能的!
从旅行鸽铺天盖地的时代开始,到短短的五十年以后的今天,我们再也听不到它那响亮的叫声了。
动物园最后的那只被旅行鸽是一只雌性鸽,被人们起了个名字叫做玛莎。玛莎是于一九一四年九月一日死去的。它死亡的当日,美国所有的新闻电台都报道了这一死讯。
⑤波利尼西亚蜗牛
波利尼西亚蜗牛是一种小型的蜗牛。从十厘米到二十厘米,被分为一万个种类以上,它们栖居地是南太平洋的各个小岛上。
南太平洋上的每个小岛就像每个星星一样,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独自进化着。这也是它们种类繁多的原因之一。
在法国的领土索西爱特群岛的一个叫做摩雷阿小岛上就生存着七个种类的蜗牛,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特征。
"为什么在相同的环境下,却进化成为不同种类?"美国的自然研究家琼·居里克带着这个疑问于一八七零年来到了摩雷阿小岛。
这个时期,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表了《进化论》,他受到了信仰圣经的人们对他发出的各种攻击。
居里克对摩雷阿小岛上生存的这七种蜗牛进行了详细地研究,结果发现,它们种类的不同与环境和自然淘汰毫无关系。而遗传变异是其主要原因。当他发表了这一言论后,却惹怒了相信达尔文进化论的人们。
一九零六,另一位自然研究家库·朗普通提出了与居里克相反的学说。并来到了摩雷阿小岛。他在那里花了五十年时间,研究种类不同的蜗牛,对它们将来走向什么样的进化历程做了详细的记录和推理。对于将来的学者来说,这些记录都是有力的检证。
然而,他提出的学说最终没有得到认可,原因还是因为一只蜗牛。索西爱特群岛上居住着法国人。法国人喜爱蜗牛也是出了名的。食用味道最为鲜美的要属大大的非洲蜗牛了。在进口非洲蜗牛的时候,偶尔会发生蜗牛逃走的事情,因为没有天敌,逃走的非洲蜗牛以很快的速度繁殖起来。受到非洲蜗牛侵入的摩雷阿小岛要比其它小岛晚许多,是在一九七零年了。并且,非洲蜗牛的繁殖速度快的惊人,有一家人请除了院子里的非洲蜗牛,竟然有两手推车那么多。所以不采取措施是不行。一九七七年,人们从美国佛罗里达进口一种吃蜗牛的蜗牛。然而,这种肉食蜗牛都远远地躲开了非洲蜗牛,而是把目光瞄准了波利尼西亚蜗牛。没有一丝防范意识的波利尼西亚蜗牛到一九八八年为止,终于彻底消失了。摩雷阿小岛上的极少数波利尼西亚蜗牛被当地动物园保护了起来。但只有七个种类的五种,另外两种已经灭绝了。
⑥巴切尔热带草原斑马
巴切尔热带草原斑马被人们称为是热带草原斑马亚种中最美丽的一种斑马,也正是这种美丽的外表使它们遭受了不幸。
在非洲生活的斑马被分为三个种类。在干燥的草原上生活的斑马叫做古雷比斑马;生活在山中的斑马叫做山斑马;而数量最多的要数热带草原斑马了,它们广阔地分布在东部的热带草原中。
一八一七年,热带草原斑马的亚种之一,被英国的旅行家巴切尔带回了英国。巴切尔热带草原斑马曾经生活在非洲最南端口的草原地带。按照分类来讲,斑马与驴很相近,热带草原斑马的四条腿很长,样子更接近马。
在"斑马"这个大家庭中,巴切尔热带草原斑马可以算是姿态最为优美的一种斑马了。
它们昂首挺胸地站立在那里,可以看出,它们的骨格结实而又强健,耳朵则象马一样小巧。雄性斑马的肩高一点五米,体长两点五米。
它们性情也如英国纯种赛马一般,活泼好动。
它们身上长有黑白相间的条纹,有时让人感觉是白底黑纹,有时又让人感觉是黑底白纹。热带草原斑马与牛羚和驼鸟三者组合就形成了一个防卫联盟。驼鸟的眼睛、斑马的耳朵、还有牛羚的鼻子,如果有某一种动物的身上吸取到了这三种动物的特征,那可真算得上天下无敌了!
然而,它们面对着人类举起的猎枪却毫无任何抵抗能力,布尔人就曾大量猎杀了热带草原斑马,他们把斑马肉分给从非洲来的随从人员,又把斑马皮制成袋子。
一八三零年,人们把野生动物做为宠物来饲养逐渐形成了一种潮流,巴切尔热带草原班马更是倍受人们的喜爱。
对于这些斑马来讲,不幸的是,它们的皮很容易加工,颜色以及质地又是那么地美丽,所以,在眨眼之间就有了广阔的市场。
比起经营农场,捕猎斑马赚钱更容易。到了一八五零年,人们掌握了更新的鞣皮技术,于是斑马皮制品的经营更加火爆了。
猎杀斑马是在一八四零年开始的,尽管少数的自然保护家对此进行了抗议,但是这种猖狂的捕猎活动还是持续了三十年之久。
到了一八七零年,大群巴切尔热带草原斑马逐渐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了。只有小群的斑马星星点点地散布在草原上,还有当地的地主家,也偶尔饲养着仅有的几只,以及动物园中存活下来的极少数目。
最后一只巴切尔热带草原斑马于一九一零在伦敦的动物园中死去了。自从孩提时代以来,就再也不曾见过故乡的热带草原了。
⑦多索森林驯鹿
这种小巧玲珑的驯鹿这所以灭绝,是源于人类的好奇心。
"那么小巧的驯鹿到底是否存在"成为了动物学家们争论的话题,正是这个争论迫使多索森林驯鹿走上了不归路。
多索森林驯鹿生活在美国大陆上,是驯鹿中的一种,它们体形小巧,可能是很久很久以前,在特殊的环境条件下所幸存至今的一种驯鹿。
位于加拿大太平洋一侧的葵峡洛特群岛大部分属湿原地带。被繁茂的针叶树林丛丛围住。那里湿气很高。然而,驯鹿是生活在旱地的一种动物,它们又为什么生活在这里呢?学者们便产生了疑问。
多索森林驯鹿外形很小,它肩高八十公分,身长不到一米四十,体重一百到一百三十公斤,是其它种类驯鹿的一半以下。它们模样与一般驯鹿一样,脖子下长有鬃毛、四蹄很大。这种小型的驯鹿数量很少,而且繁殖的数量始终不曾增加。
在岛的沿岸,曾经居住着当地的居民。他们靠资源丰富的大海为生,从不进入岛的内陆地带。直到欧洲人侵入这个神圣的小岛。
为得到皮毛的欧洲猎人让当地居民在岛内陆设下捕猎圈套,并且奖励居民们。这样,小巧的驯鹿终于在世人面前亮相了。
英国殖民地调查官G·M多索于一八七八年做出了第一份调查报告。
一八八零年,一个名叫玛堪基的贸易业者拿出赏金,把居民下圈套所捕获的一只雄性驯鹿的头骨和角的一部分捐送给了国立博物馆。一九零零年,多索森林驯鹿被确认为新种类动物,并且有了一个拉丁语的学名。
然而,这项决定在当时学者之间掀起了一个很大规模的争论。他们认为这种驯鹿并非新种类动物。
一九零一年,一个居民在岛上的宣教师与五个居民一同进入了岛的内陆地带。然而他们只看到了驯鹿的足迹,却未看到驯鹿的身影。六年后,虽然调查还在继续进行,但是驯鹿始终没有出现。
终于,一九零八年十一月一日,两个猎人发现了两只雄性驯鹿与一只雌性驯鹿,还有一只小驯鹿。尽管猎人们逐一将驯鹿射倒,但其它驯鹿没有做民任何反应,最后,只留下一只小驯鹿。
多索森林驯鹿被人类发现,以很快的速度便灭绝了,只剩下那只小驯鹿,孤单地生活着。
⑧袋狼
这是一种难以形容的奇妙动物。从它的头和牙来看,它是一只狼。然而,它的身体又像老虎一样有着条纹。它可以像鬣狗一样用四条腿奔跑。也可以像小袋鼠那样用后腿跳跃行走,它和袋鼠一样同是有袋类动物。这种动物有着其它种类动物的特征,却又有着特别的地方,它被人们叫做塔斯马尼亚狼、斑马狼、还有塔斯马尼亚虎等等。
袋狼生活在树林较为稀疏的地方,或是草原上。然而,移居者来到它们生活的土地上,它们就会躲到深深的森林中去。这种肉食有袋类动物从头到尾全长一点五米至一点八米。肩高六十公分。肚子有着像袋鼠那样乘放小袋鼠的袋子。后背上有十二至二十条花纹。颚的骨像蛇一样分为两段张开,它们会喀哧一下咬碎猎狗的头。夜晚,它们单独行动,经常是以袋鼠、小袋鼠、或是不会飞的鸟类为猎取出目标。它跑的速度并不快,但是会紧追不舍,直到猎物疲惫不堪为止。它们往往是一口咬住猎物的头使猎物结束生命。
自从塔斯马尼亚岛上的移民来到,袋狼的生存继而出现了危机。
大量的家畜--羊被狗伤害了。而人们误以为是袋狼所为,因为狗和袋狼都是吸羊的血。一八八八年,政府出赏金奖赏捕杀袋狼的人们,在那之后的二十年之中,共有二千二百六十八只袋狼被捕杀了。这也是记录袋狼数量的珍贵资料。
最后一只袋狼,是于一九三三年死亡的。
人们在澳大利亚的岩石上发现了古代居民于一万年前绘成的壁画,从中我们知道了在很久很久以前,袋狼曾经生存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奇妙的是,现在,在塔斯马尼亚岛上,有一个袋狼保护区。这样做是否表明是一种心理上的补偿呢?总而言之,这么珍贵的动物--袋狼灭绝了。
尽管与澳大利亚的古代居民一共生活了一万年以上。但是,随着新世界被人类一一发现,在一瞬间,袋狼终于在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

⑨瓜达鲁贝美洲大鹰
瓜达鲁贝美洲鹰是鹰的同类,又有些像隼。它的外形要比鹰大的多的多,就是这一点引发了悲剧。
在猛禽类动物中,从小型的鹰到大型的鹰、秃鹰有许许多多的种类。瓜达鲁贝美洲大鹰是隼和鹰的同类,一眼看上去,它比鹰小一些,有着优美的外形,它保留着原始鹰的外表。它生活在墨西哥的领土,加里佛尼亚半岛的边际,瓜达鲁贝岛。这里有着溶岩形成的陡峭的山崖,和茂密的灌木及松林。由理想的植物层形成。
瓜达鲁贝美洲大鹰保留着祖先的巨大身材,是一种独一无二的鹰类。因为在岛上没有天敌,它们几乎没有进化。它有着鹰一样宽大的翅膀,飞翔的姿势也和大型的猛禽类一样,所以,在当地,人们管它叫做瓜达鲁贝大鹰。
瓜达鲁贝大鹰一般吃虫、小鸟或是动物卵体。然而,因为它的外形像鹰所以被人们视为仇敌。
一七零零年,人们开始放牧山羊。放羊的牧童们都误认为瓜达鲁贝大鹰像鹫那样袭击了山羊群。他们认为白色耀眼的山羊群从空中看来是显眼的目标。人们开始想尽一切办法对付美洲大鹰,从猎枪到毒饵,人们想把美洲大鹰全部消灭掉。
一八六零年,美洲大鹰面临灭绝的危险。而同时新的攻击又开始了。
鸟类学家们知道美洲大鹰的数目越来越少,于是就花重金想得到美洲大鹰。一八九七年,一只美洲大鹰值一百美元,相当于当时美国人三个月的工资。同一年,瓜达鲁贝岛的渔民卖出了一只美洲大鹰。他声称这只鹰是岛上的最后一只,于是要价一百五十美元。买者没有同意,他便把鹰的羽毛拔下,愤怒地投向大海。这样,零七八碎的尸首被复制,再生了。但是在两周后放置复制品的店铺发生了火灾,一切全化为了灰。一九零零年,地球上仅存最后一群美洲大鹰了。目击鹰群的人是一位男性收藏家,他这样说道:"一九零零年十二月一日下午,一群美洲大鹰向这边飞来。11只中,有九只被留了下来!"留下来是指被击落下来。另外两只美洲大鹰的命运如何,谁也不知道。从此以后,没有任何人再次看到过美洲大鹰的踪影了。
⑩卡罗拉依那鹦哥
卡罗拉依那鹦哥是生活在广阔的北美中唯一的鹦哥。和现在的鹦哥一样,它们喜爱玩耍。活泼、快活、还很会说话。
它们在大树的洞中建巢,成群地生活在美国东部的落叶树林地带。卡罗拉依那鹦哥会站在森林的树梢上,唱上整整一天。
贯穿美国东部南北方向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和两侧是鹦哥的领土。卡罗拉依那鹦哥因生活在山脉的东西两部,所以分成为两个亚种。它们有着橙红色或黄色的头部,还有长长的尾和绿色的翅膀。在当地,树木的果实是它们的食物。然而,从欧洲来到这里的移民开垦了森林,随之事情也发生了变化。鹦哥们逐渐开始采食果物以及农作物。对于移民们来说,鹦哥成为他们的大敌。鹦哥们不光把果物整个吃掉,有时还会剥掉果皮,或有意把果子弄到地上,3只鹦哥毁掉一颗树毫不费力。人们一旦见到鹦哥就会毫不犹豫地举起枪射死它们。到了十九世纪未,卡罗拉依那鹦哥成为了人们举行的猎射比赛的对象或食物。美丽的羽毛也被装饰帽子,在欧洲市场或美国供不应求。
那时,饲养美丽的鸟儿也成为一种时尚。爱说,爱玩的美国产鹦哥更加受到了人们的好评。而且,随着大面积的森林被开垦,落叶树木越来越少,也成为鹦哥灭绝的决定性因素。
一九零四年,最后一只野生鹦哥被人们击落了。
新西那提动物园于一八八六年开始想要通过某种办法使卡罗拉依那鹦哥的数量增加,却没有成功。一九一七年,被人工保护起来的卡罗拉依那鹦哥的数量仅剩下两只了。雌性鹦哥是于一九一七年死亡的。雄性鹦哥也于第二年死去。最后的这只雄性鹦哥被人们亲切叫做"因卡斯"

太不全!

恐龙算不算?


世界上已经灭绝的动物。(图和介绍)
一、渡渡鸟(Raphus cucullatus),或作多多鸟(Dodo),又称毛里求斯多多鸟、愚鸠、孤鸽,是仅产于印度洋毛里求斯岛上一种不会飞的鸟。这种鸟在被人类发现后仅仅200年的时间里,便由于人类的捕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彻底绝灭,堪称是除恐龙之外最著名的已灭绝动物之一。也是毛里求斯唯一被定为国鸟的已灭绝鸟类...

世界上哪些动物已经灭绝
阿特拉斯棕熊于1870年灭绝(唯一产于非洲的棕熊和熊类);南极狼于1875年灭绝(生活在地球最南端的犬科);美国缅因洲海鼬于1880年灭绝;牙买加仓鼠于1880年灭绝(区域性灭绝);斑驴于1883年灭绝;澳洲小兔猼于1890年灭绝;昆士兰毛鼻袋熊于1900年区域性灭绝;圣诞岛虎头鼠于1900年灭绝;澳米氏弹鼠于1901...

我国濒临灭绝的动物有哪些
1.白鱀豚,亦称:白鳍鲸、白鳍、白旗、白夹、青鳍、江马、中华江豚、扬子江豚及长江河豚等,是中国特有的淡水鲸类,仅产于长江中下游。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白鱀豚种群数量锐减,2002年估计已不足50头,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白鱀豚自成一科,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也是世界上12...

濒临灭绝的动物有哪些
中华四大鲟之一,白鲟已处于灭绝边缘。而千斤腊子说的就是中华鲟,这一物种的生存也面临着严峻挑战。8. 中华白海豚 我国最早的记录出现在唐朝,主要分布于广东珠江口一带。中华白海豚被誉为“美人鱼”和“水上大熊猫”,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9. 扬子鳄 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体型最小...

关于灭绝动物的资料!
袋狼是一种难以形容的奇妙动物,有着狼的头和牙,老虎的条纹,以及袋鼠的袋子。它们生活在树林较为稀疏的地方,或是草原上。随着人类的活动,袋狼的数量急剧减少。最后一只袋狼于1933年死亡。⑨瓜达鲁贝美洲大鹰 瓜达鲁贝美洲大鹰是鹰的同类,又有些像隼。它们生活在墨西哥的领土,加里佛尼亚半岛的边际...

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
主要状况:远东豹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目前仅在中国和俄罗斯发现其踪迹,总数量不超过100只。2、华南虎 特征:其条纹间距较宽,全身布满黑色横纹,身侧常有菱形纹。主要状况:华南虎仅仅存在于中国,如其名字,主要分布于中国华南地区。目前在野外已无其踪迹,为极度濒危物种。3、扬子鳄(又称鼍)特征:...

世界上已灭绝的动物有哪些?
世界上灭绝的动物如下:1、第一种:柏柏尔狮子柏柏尔狮子主要生活在北非地区,原本这种动物的数量是很多的,但由于偷猎的原因导致它最终走向了灭绝。2、第二种:里海虎里海虎主要生活在伊朗,土耳其,以及中亚等地。由于栖息地的破坏,所以人们早在2世纪末的时候就认为它已经灭绝了。3、第三种:袋狼袋狼也...

灭绝了的动物介绍要有图的!!!越多越好
1. 纹兔袋鼠:1906年灭绝,这种生活在澳洲大陆的动物因其独特的皮毛花纹而得名。2. 恐鸟:1800年彻底灭绝,这种体型巨大的鸟类曾经是新大陆的霸主。3. 白足澳洲林鼠:十九世纪初灭绝,这种林鼠因其白色的脚掌而得名。4. West Africa狮:1865年灭绝,这种生活在西非的狮子是该地区的大型猫科动物。5....

灭绝动物有哪些
九、爪哇虎:世界上体型最小的老虎之一,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由于人类的猎杀而逐渐消失,目前已知的最后一张爪哇虎照片拍摄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除了以上列举的动物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珍稀动物由于种种原因走向了灭绝的边缘甚至完全消失,例如象牙喙啄木鸟、纽芬兰狼等。这些珍稀动物留下的珍贵影像资料...

世界已灭绝动物
已经在人类的大肆捕杀下于1937年灭绝,现在人们已经无法欣赏这种体型最小的虎种了。据记载,最后一只巴厘虎于1937年9月27日在巴厘岛西部的森林里被贪婪成性的猎人射杀。台湾云豹:属于台湾特有亚种的猫科动物,也是台湾岛上最大型的野生动物之一。云豹全身淡灰褐色,身体两侧约有6个云状的暗色斑纹,这也是...

内江市15097981328: 灭绝动物(已经消失的动物) - 搜狗百科
菜巧托尼:[答案] 1.北部白犀牛(Sumatran rhinocerous). 2.白鳍豚:别名白暨、白鳍豚,属于喙豚科,学名为Lipotes vexillifer Miller,属于... 全世界有794多种野生动物由于缺少应有的环境保护而濒临灭绝 76科300余种植物濒临灭绝 以上资料只是人类目前所知,不知...

内江市15097981328: 已经灭绝的10种动物 是什么? -
菜巧托尼: 1.霸王龙(6500万年前已灭绝) 一直以来,霸王龙都是最大的陆生肉食动物之一,有43.3英尺长,16.6英尺高,身体重量估计有7吨.和其它暴龙科动物一样,霸王龙是两只肉食动物,巨大的头骨倚仗长而笨重的尾巴达到平衡.相对于巨大而有...

内江市15097981328: 濒临灭绝的动物资料 -
菜巧托尼: 学名:Alligator sinensis别名:中华鼍、土龙、猪婆龙分类:鼍科 Alligatoridae 、扬子鳄属 Alligator保护级别:扬子鳄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扬子鳄生活在淡水里,主要分布在我国安徽、浙江、江西等地的局部地区.它既是古老的,又...

内江市15097981328: 世界近期灭绝的生物有哪些?世界上在近期灭绝的物种有哪些?(包括植物和动物)它们是在多少年前灭绝的?是什么原因导致它们的灭绝? -
菜巧托尼:[答案] 地球上已经灭绝的物种 渡渡鸟,1799年灭绝,打过 的人应该知道,在绕过好望角时候,有种奇特的鸟.那就是渡渡鸟. 恐鸟:1800年彻底灭绝(看清楚,不是恐龙) 白足澳洲林鼠:十九世纪初灭绝/ West Africa 狮:1865年灭绝 阿特拉斯棕熊:于...

内江市15097981328: 我国以灭绝的保护动物资料 -
菜巧托尼: 上世纪在中国灭绝的10种野生动物 (1)新疆虎(1916年灭绝) 原产罗布泊和塔里木河下游,1916年由斯文见于罗布泊、库尔勒.瑞典探险家斯文在其《罗布泊探险》一书中对当地人描述虎的遗骸被蚁类吞噬的情景进行了记述. (2)普氏野马(...

内江市15097981328: 急需濒临灭绝的的动物——大熊猫资料大神们帮帮忙 -
菜巧托尼:[答案] 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一般称作“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色为黑白相间,被誉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属熊科,现存的主要栖息地在中国四川、陕西等周...

内江市15097981328: 有那些濒临绝种的动物
菜巧托尼: 世界12种濒临灭绝动物 1.别名白暨、白鳍豚,属于喙豚科,学名为LipotesvexilliferMiller,属于鲸目(Cetacea),白暨豚科. 识别特点为:吻突狭长,长约300毫米.额...

内江市15097981328: 我国濒临灭绝的动物资料
菜巧托尼: 我国濒临灭绝的动物:糜鹿(全世界3000头)、华南虎(50头)、雪豹(100-2000头)、扬子鳄(1500只)、白暨豚(100只)、大熊猫(1000只)、黑犀牛(3500头)、指猴(9只)、绒毛蛛猴(100只)、滇金丝猴(1000只)、野金丝猴(700只)、白眉长臂猴(70只)藏羚羊 东北虎 朱鹮、亚洲象、白鹤

内江市15097981328: 请问地球上有多少种动物灭绝了?分别数量是多少?(大概) -
菜巧托尼:[答案] 地球上自从35亿年前出现生命以来,已有5亿种生物生存过,如今绝大多数早已消逝.物种灭绝作为地球上生命进化史的一种自然现象,本是正常事件,如2.5亿年前的三叶虫、6500万年前的恐龙均已灰飞烟灭.但是,自从人类进入工业社会,目空一切...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