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时期的所有黄河水患的时间,地点

作者&投稿:端木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康熙南巡的次数及年份~

第一次南巡
清圣祖皇帝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十月十八日。康熙对河道总督靳辅说:黄河屡次冲决,久为民害,我要亲自去察视河工。十九日经宿迁到泗阳住众兴集。
第二次南巡
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正月初八日第二次南巡。康熙说:“我治天下二十八年,常作夜思,勤求治理,体恤百姓,永图久安。
第三次南巡
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第三次南巡。二月二十六日御舟泊林家庄,二十九日阅视黄河以前的高家堰,归仁堤等工。
第四次南巡
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一月十八日康熙第四次南巡。
第五次南巡
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二月第五次南巡。
康熙谕吏部、户部、工部:“我谨念民生,加意河道,屡行亲阅,一切疏浚修筑事宜,业经周详指划,前黄河之水,往往倒灌清口,但由于仲庄闸与清口相对,骆马湖水势湍急,遂逼黄灌入清口,我视河时,亲命河臣移仲庄闸,改建于杨家庄出口,工竣之后,河臣报称黄水畅流入海,绝无倒灌清口之患,我尚未经亲阅,今欲亲临其地,察验形势,用筹善后之规。
其中河、运河、黄河、有应加修防的,亦随时指示。乘兹仲春解冻,减从轻装,循河南下,往返皆用舟楫,不御室庐,经过地方,不得更旨缮治行宫,妄事科敛。
其日用所需,俱自内廷供应,从无纤毫取办于民。前此屡次南巡,闾阎皆所深悉,倘有不肖官吏,藉名预备,擅动官帑,并图日后加派补偿,以为巧取侵渔之地,事觉严行治罪,决不宽宥。”
第六次南巡
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正月十三日启行阅河。二月十七日御舟泊宿迁县白洋河,十九日康熙阅视溜淮套,由清口登陆,详看地方形势。是日,驻跸曹家庙。
康熙皇帝玄烨为了进一步缓和满、汉民族之间的矛盾和统治阶级与人民之间的矛盾,笼络江南的士大夫阶级,于康熙二十三年至四十六年(1684年一1707年)的二十四年之间,先后到东南一带作了六次南巡,他从北京出发,由山东入江苏,泼江而南到苏州、南京、杭州,最远是渡过钱塘江,到了绍兴。
康熙为了要把这个“南巡盛典”记录下来,就下令在全国范围内的平民百姓中间,征求并选拔绘画能手来绘制《南巡图》,在首次南巡的第三年,王得到御史宋骏业、老师王时敏第八个儿子宰相王和孙子户部左侍郎王原祁以及词人纳兰性德、刑部侍郎徐乾学等人的推荐,于60岁花甲之年带了学生杨晋,到北京担任侍诏,主持《南巡图》的集体绘制工作

扩展资料
有人认为,康熙每次南巡,其实都是有目的的,康熙即位以来,镇压农民起义军,平三藩,收台湾,清政府的一系列军事行动造成人口急剧减少,土地荒芜,经济萧条。历次南巡都是为了促进生产,安抚民心,发展经济。
也有人认为,康熙南巡目的是治理黄河。当时黄河从河南开封南下,途径徐州,在清河县泻入黄河。那里水情复杂,河流交错,泛滥成灾。河南、安徽、江苏、山东等省受灾不断,康熙南巡前三次主要是调查水灾,而后三次是为了亲自部署治河。
康熙亲临现场巡视黄河和运河的河工,指出黄河下游泄水不畅,水位过高,是导致河水倒灌、清口淤垫、运河泛滥、下游水患的根源,并先后任命了靳辅、于成龙、张鹏翮等人为河道总督,负责治理黄河。
还有人说,康熙南巡是为了体察民情,澄清吏治。南巡的山东、浙江、江苏等东南沿海各省,历来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兴盛之地,士绅云集。康熙就谒明陵,祭孔子,召见学者,奖励文学。1894年,第一次南巡亲赴曲阜,举行盛大的的祭孔典礼。
1705年南巡到江陵,选拔一批皇宫的抄写人员,这对于江南的读书人来说,是莫大的荣耀。每次南巡,他都召见还乡旧臣或亲临他们府邸,为其题匾题联,以示优奖。
在南巡过程中,每到一地,康熙也特别喜欢游览"景物雅趣、川泽秀丽者",而且要欣赏很长时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康熙南巡图

黄河水患一直是北宋政府非常棘手的问题。从汉代起,黄河在几次比较大的泛滥和改道后,经过王景的治理,在以后近800多年的时间里,出现了相对安流的局面[1]。而到了北宋,据不完全统计,黄河及其支流共泛溢154次,平均每年约0.92次。 仅黄河主干长时间大范围泛滥甚至改道有近80次,范围波及到淮河和御河流域的许多地区,对北宋的经济、政治、军事等诸多方面都产生着重大的影响。(统计数字见附表)面对汉唐间800余年的安流,北宋的统治者也只有慨叹命运对自己的不公了。
一 北宋黄河泛滥频繁的原因及特点


灾害不独是自然现象,人为破坏也是引起自然灾害的一个重要因素。宋代以前,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科学技术尚不发达,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还不够强大,人类加载给自然界的破坏还不足以让自然在相对短的周期里对人类进行报复。而当祖先们对自然无节制地破坏性开发积累到了一定程度,自然界的承受能力达到了极限的时候,它就会以灾害的形式对人类进行报复,而北宋恰恰处在这一阶段。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宋人更多地承担了自己和先辈们无知的恶果。
中国古代的几次长时间、大规模的分裂割据都发生在宋代以前。从春秋战国到三国两晋南北朝,再到五代十国,军阀割据的斗争造成的影响,带来了两方面的后果。其一,是导致了黄河周围地区植被与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引起了灾害频繁发生。其二,它又再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自然所带来的伤害,自然灾害极有可能在“究天人之际,察古今之变”原则的指导下,被述史者轻描淡写地一笔代过。即使有所记载,也早已被无情的战火所吞噬。宋代以后,中原地区军阀混战、长期割据的局面不复出现,更多的典籍得以留存,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大大超过了前代,史籍的数量也倍于前朝。这就在对自然灾害记载的数量上有了超过前代的可能。
唐代中后期,由于全国经济中心向东南方向转移,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交通、水利等事业发展的相对滞后,已经不能负担起全国政治中心的需要。从五代十国起,交通条件优越、漕运发达的河南开封成为了全国的中心。北宋的都城开封位于黄河中游,这就是人们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了它附近的地区。
宋代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思想空前活跃的时期,人们从不同的视角观察、记录着周围发生的一切。自然灾害更是作为一种手段或约束力,被广泛运用到政治生活中,因此,人们更加重视对灾害的论述和记录。这样不仅保留了大量的有关灾害的珍贵材料,而且还为我们研究宋人乃至古人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荒政思想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北宋时期黄河水患的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受灾面积广,水灾爆发次数频繁。几乎涵盖了现在黄河中下游河南、山东,北至河北中部海河流域,南到淮河流域江苏、安徽的许多地区。几乎黄河的历史上所有泛溢过的地方,北宋时期均有河决的记载。另外,黄河泛溢也十分频繁,在北宋的167年里,就有54个爆发年份,平均每3年一次。

其次,灾情严重,造成黄河多次改道和分流。造成改道的决溢在北宋一共有7次,分别出现在太平兴国八年(983)、天禧三年(1019)、天禧四年(1020)、景祐元年(1034)、庆历八年(1048)、熙宁十年(1077)以及元丰四年(1081)。黄河如此频繁地大规模地改道,在整个黄河灾害史上都是比较罕见的。其中熙宁十年爆发的是这一时期最严重的一次,造成了三十八万户流离失所,三十万顷良田被淹没,四十五个州县受灾,“濮、齐、郓、徐尤甚”[2](卷二十,三十二页)
第三,受灾地点集中,河北地区尤罹重患。河北位于黄河下游,北宋时期,黄河的大部分决溢都波及到这一地区,是这一地区成为当时主要的黄泛区。
河北路与辽国接壤,北宋初期的对辽策略,多数与这里有关。仁宗时,宋廷的战略重点转移到西北,黄河下游逐渐成为北宋政府对辽采取消极防守的心里屏障。随着女真族在北方的崛起和西夏、辽国国力的不断削弱,宋廷的战略再次偏向黄河下游的河北地区。可以说,黄河的安流与泛溢,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北宋的总体军事部署和军事力量的发展。

二 黄河与北宋的对外战略部署


从总体上看,北宋的对外战略部署随着对外战争的发展,经历了几次较大的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立国之初到仁宗宝元二年(1039),这一时期的主要外患是地处北宋北部的辽国。建国伊始,宋太祖和太宗通过一系列的战争,稳定了国内的局势。从建隆元年(960)平定李筠叛乱开始,北宋就与契丹人建立的这个国家不断发生冲突。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五月收复太原后,即挥师北上想一举消灭辽国,想实现自安史之乱以来的统一帝国的梦想,结果以失败而告终。雍熙三年(984)太宗皇帝再次亲征契丹,在巨马河又遭败绩。这次战役是宋辽关系的一个转折点,从此以后,北宋对辽的优势丧失殆尽,两者在军事力量上基本处于均势。澶渊之盟后,北宋对辽在军事上完全处于了守势。两国边界基本维持在今河北中部天津市御河流域以及山西、陕西的中部。

这一时期北宋的军事部署主要在河北和河东地区,其中,河北的定州、镇州、高阳关是当时的军事重镇,屯有重兵。并且“修蒲阴为祁州,则高阳关会兵之路;由井陉至常山,则河东道进师之所;沧州至海口百六十里,即平州界。至淳化后,顺安军东有塘水隔限敌骑;莫州屯兵以护堤道;保州一路平川旷野,利敌骑驰突,置沿边巡徼兵;北平路置兵马一司,断西山之路;登州隶京东,海路抵女真契丹界,置水师隶巡检司。全魏之地,河朔根本。内则屏蔽王畿,外张三路之援。又置北京路兵官,令保边寨。咸以兵马为务,亦罕任文吏。防秋捍寇,为他路之剧。”[3](卷十六上,一页)军队部署均在当时黄河以北地区。
第二阶段,从仁宗宝元二年(1039)起,至哲宗元符二年(1099),这一时期北宋主要是与地处西北的西夏作战。随着战略重心的转移,与西夏相邻的陕西路和与辽国、西夏都相毗连的河东路的兵力开始增多。为了防止腹背受敌,仁宗仍在河北地区增加了兵力。[4](卷一八七,四五七四页)然而,此时在河北地区对辽国的防御,更多地是依赖黄河作为天然的屏障来阻挡可能会出现的辽国的入侵。
其实,自澶渊之盟以后,就出现了依靠黄河作为屏障的建议。大中祥符八年(1015),著作佐郎李垂的《导河形胜书》中就提到了这一点。景德元年(1004)到大中祥符五年(1012),是黄河决口的高发期,九年间有五次,平均每两年一次,并导致了澶州徙州治于信阳。李垂根据《尚书•禹贡》中的记载,建议从“大伾、上阳、太行三山之间,复西河故渎,北注大名西、馆陶南,东北合赤河而至于海。”并从大名府魏县(今河北大名附近)向北开渠,经邢州、洺州“稍东注易水、合百济、会朝河而至于海。大伾而下,黄、御混流,薄山障堤,势不能远。如是则载之高地而北行,百姓获利,而契丹不能南侵矣。”[4](卷四十四,二二六一页)这种论调不免有些迂阔,但却开了神哲时期“黄河御敌论”的先河,在黄河不断决口、改道、泛溢的威胁下,甚至一度成为朝廷政治、经济以及军事部署的焦点问题。从神宗熙宁元年开始,司马光、文彦博、吕大防、安焘、苏辙、曾肇、范百禄等朝廷重臣都参与到其中。听任黄河北流与回黄河以故道东流入海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主张回河者以“河不东,则失中国之险,为契丹之利”为由,而反对者却认为“自景德至今八九十年,通好如一家,设险何与焉?不然,如石晋末耶律德光犯阙,岂无黄河为阻,况今河流未必便冲过北界耶?”[4](卷四十五,二二九一页)以此看来,这一时期北宋黄河以北的对外防线基本形同虚设,仁宗宝元二年的增兵,也只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若非如此,这些宰执参政怎会对自己的军队没有信心,而把防御的想法都集中到黄河上呢?
第三阶段,徽钦时期。西夏的臣服与联金灭辽,使北宋的战略重点再次回到河北、河东一带。由于上一阶段这些地区军队久不经战事,朝廷重臣过分倚重黄河的对北境外国的限制,北宋政府并没有随着战略重心的转移,对北方边境的兵力部署作出及时调整,致使日渐强大的金国军队,得以长驱直入,从而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三 黄河水患与北宋军队的后勤保障

军队后勤是指军队筹划和运用人力、物理、财力,从物资、技术、医疗、运输等方面居对建设和作战需要的各项专业勤务的统称。[5](第299页)后勤是军队取得胜利的保障,是国家经济实力在战争中的反映。

继承了唐代后期出现的募兵制,从寓兵于农转变成为国家出钱养兵,北宋已经摆脱了魏晋南北朝以来随处抢夺的混乱的后勤机制,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军事后勤保障体系。军队保障制度的形成,对于整个军事史来说,无疑是一个进步。[6](第284页)但在当时的生产力状况、运输能力等的影响下,专门的后勤保障对于北宋来说,并不一定是件好事,有时甚至会成为制约部队流动能力的瓶颈。从实际效果上看,北宋的敌国契丹没有后勤供应,辽国的兵制规定:“人马不给粮草,日遣打草谷骑四处抄掠以供之。”[7](卷三十四,第六三九页)而具备相当条件后勤保障的北宋军队,在依靠抢掠才能够维持的辽国军队面前,并没有优势可言,战争也往往处于劣势。除了北宋主体战略思想、具体指挥失误外,后勤问题也是北宋军事力量孱弱的一个重要原因,黄河水患恰巧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由于交通滞后,北宋的军事后勤供给十分困难。亲历过对西夏战争的沈括对补给情况进行过统计,“凡师行,因粮于敌,最为急务。运粮不但多费。而势难行远。余尝计之,人负米六斗,卒自携五日干粮,人饷一卒,一去可十八日:米六斗,人食日二升。二人食之,十八日尽。若计复回,只可进九日。二人饷一卒,一去可二十六日;米一石二斗,三人食,日六升,八日,则一夫所负已尽,给六日糖遣回。后十八日,二人食,日四升并粮。若计复回,止可进十三日。前八日,日食六升。后五日并回程,日食四升并粮。三人饷一卒,一去可三十一日;米一石八斗,前六日半,四人食,日八升。减一夫,给四日粮。十七日,三人食,日六升。又减一夫,给九日粮。后十八日,二人食,日四升并粮。计复回,止可进十六日。前六日半,日食八长。中七日,日食六升,后十一日并回程,日食四升并粮。三人饷一卒,极矣,若兴师十万。辎重三之一,止得驻战之卒七万人,已用三十万人运粮,此外难复加矣。放回运人,须有援卒。缘运行死亡疾病,人数稍减,且以所减之食,准援卒所费。运粮之法,人负六斗,此以总数率之也。其问队长不负,樵汲减半,所余皆均在众夫。更有死亡疾病者,所负之米,又以均之。则人所负,常不啻六斗矣。故军中不容冗食,一夫冗食,二三人饷之。尚或不足。若以畜乘运之,则驼负三石,马骡一石五斗,驴一石。比之人远,虽负多而费寡,然刍牧不时,畜多瘦死。一畜死,则并所负弃之。较之人负,利害相半。”[8](卷十一,九十六页)可见,军需供应在当时非常艰难,往往花费甚多,而收效甚微。运夫在为军队运送粮草的同时,也许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非兵士消耗基本与兵士消耗相同。一场有一定规模的战争,仅消耗的物资粮草一项,便是非常巨大的开销。因此,要想军需充足,就必须有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投入,这一点在北宋时期不是没有可能做到,前提之一便是没有灾害发生。黄河水患在北宋时期爆发的诸多灾害中,破坏性以及对北宋社会经济的影响居各类灾害之首。并且,黄河位于北宋的中北部,北宋的主要敌对势力主要集中在这些地区,黄河的安流与泛滥对北宋的战略部署、军需保障等方面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黄河水患频繁发生,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除直接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外,伴随水灾发生的饥馑、疫病,使北宋政府损失了大量财力,由此引发的盗贼横行,也牵扯着北宋政府更多的精力。据苏轼统计熙宁八年两浙地区旱灾造成的损失,“放税米一百三十万石,酒税亏减六十七万余贯,略计所失,共计三百余万石,其余耗散,不可悉数”加上转运司截拨上供米一百二十三万石,仅税米和上供米两项,损失就达四百余万石。以致于转运司在五六年内“贫乏不能举手”[9](卷五十七,二十九页),这还不算地方常平、广惠和义仓的所耗费用。
水灾甚于旱灾者,是直接造成经济损失,漂荡人口、财务、庐舍、田苗等等,加上蠲免和赈救费用,损失当比旱灾成倍增长。以熙宁十年(1077)黄河在澶州决口南流为例,《九朝编年备要》载:此次水灾“坏郡县四十五,官亭、民舍数三十八万家,田三十万顷。”依照材料所示,受灾的四十五个州县,应在河北西路的卫州、怀州;河北东路的澶州;京东西路的濮州、济州、郓州、徐州以及京东东路的齐州。这些州在元丰初期的主客户户数是这样的,卫州47,716;怀州32,916;澶州56,911,濮州59,836,济州55,498;郓州134,037户;齐州户数不详。不算齐州,共计3,806,914户。[10](第141页)这个数字当是熙宁十年水灾后所剩的主客户数。 按照当事人的统计方法,“以中户计之,户为十人,壮者六人,……幼者四人”[11](卷九,十八页)。以此可算出当时受灾人数当是3800000人左右。以四六划分大人孩子,成人的数目是2280000万,未成年人熙宁十年,北宋政府的赈济标准是“日给口食米,十五岁以上一升(半),以下一升;五岁以下半升,至二十岁止。”[12](食货五十七之八)只按一人一天1.2升米计算,日所耗米就达4560000升,折合45600石,不出三个月,只赈济放粮一项就超过了旱灾放税和截拨上供米数的总和。而在七月爆发水灾,田苗积储全部被毁的情况下,从恢复生产到有所收益至少需要将近一年的时间。
无论是军需保障,还是赈救灾荒,所投入的财物都是巨大的。如此庞大的开支,如此复杂的社会问题,如果黄河决口发生在某次战役爆发之前或过程中,将会对军队的补给造成巨大影响。应该看到,澶渊之盟的签订和当年九月发生在澶州的黄河决口不无关系,作为北宋的最高领导者,宋真宗是不会不考虑黄河决口给自己部队带来的影响,军需问题到还其次,若因饥馑导致内乱,则会陷北宋与腹背受敌的境地。以此看来,在战争形势占优的情况下,如此慌张地与敌人签约,以致于听到与契丹谈判回来的曹利用说岁币之数是三十万时,居然会“不觉喜甚”,而曹利用也因此“被赏甚厚”,[13](卷五十八,十七页)以致于后来飞黄腾达,澶州河决的因素必然在真宗的总体规划之中。
另外,北宋前期主要战略部署在河北和河东地区,这一地区是黄泛区,河水的泛溢直接影响着军事补给的实施。而在对西北党项的军事行动中,由于当地的农业水平相对低下,军事补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依靠内地来支援。

除了水患本身造成的影响外,北宋对黄河水患的赈救策略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军队的后勤保障,主要体现在常平仓制度和其他一些赈救手段上。
常平仓制度从汉代开始便一直是古代中央政府赈济灾荒、救助贫下的主要办法,宋承前制与太宗淳化二年(991)开始设立,并逐渐遍及全境。[12](食货五三之六)但是,常平仓制度也存在许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粮食贮藏。在北宋的贮藏设备和条件下,如果没有灾害,不及时更新,几年之内粮食就会化成泥土。北宋政府的处理办法是贮藏两年没有支用就更换新粟,而以替换下来的陈粮供给军队。“常平仓斛斗,若经二年,即支作军粮,以新者给还。”[12](食货五三之六)而且,纳粟拜官本为增加军粮储备,“苟遇军须阙乏,不欲科率人民,权许兼并之家进纳,诱以官爵,盖备一时缓急之用”。而由于赈灾的需要,纳粟拜官做法,也被用到了常平仓制度的施行中,并且比缴纳军粮的数目少得多。出现了“豪民见常平仓纳物不多,见得恩泽,一向只就常平仓进纳,更无进纳军储之人”[14](卷一百十七,四十一页)的情况。
另外,招募受灾饥民当兵,也是北宋水灾赈救的一种手段。《宋史•兵志》(卷一八七,四五八〇页)载:元符元年,“河北大名府等二十二州共创置马军广威、步军保捷,以河北大水,招刺流民故也。”
陈旧的粮食,临时招募的士兵,在没有军需保障和正规军事训练的情况下,想取得战争的胜利是不可能的。北宋末年在金兵面前不堪一击的辽国军队,仍然能将宋军打得溃不成军,黄河水患在客观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 结语

如上所述,黄河的决口和泛溢,影响着北宋政府的思维和总体军事部署,对黄河的依赖,是导致了战略上的失误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水灾所造成的损失,直接影响到军队的粮食供给,一些救荒策略也影响到军队的作战能力。

黄河水患在很大程度上对北宋的政治经济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制约了北宋军事力量的进一步发展。我们不能把北宋积贫积弱的社会状况和孱弱的军事力量完全归咎于黄河水灾以及其他的自然灾害,造成这种局面有其更深层次的历史原因,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当今的学者已有不少论述。但是,不可否认,北宋时期的黄河水患以及其他自然灾害对这一现象的产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1662年大洪水的灾情部分重要记载已在雨情、水情两节中引用。在这样异常的暴雨和洪水袭击下,黄河中游主要支流、黄河北干流、黄河下游干流、黄河下游南北两岸广大地区,以及淮河干流洪泽湖以南高宝湖至江苏里下河地区,都遭受严重水灾。由于特大暴雨笼罩地区尚不祗黄淮两个流域,所以汉江和漳卫河同时也有水灾记录。其中汉江灾情严重。黄河总督朱之锡在《河防疏略》卷十四中曾报告说:

今岁(康熙元年)阳侯(指水神)肆虐,自夏徂冬,北直、河南、山东、江南(今江苏、安徽)无时无地不以巨浸滔天,怀襄洚洞之势频呼叠告。臣数月以来,虽焦唇茧足,差檄四驰,而无如百川交涨,人力之经营已瘁,天河之泛滥无休。
首先,在黄河中游各主要暴雨中心地区,在长历时大雨和大暴雨的袭击下,出现了城垣、公署、佛寺(在黄土地区这都是最坚固的建筑物)和民窑“俱倾”即普遍倒塌的灾害。陕西、甘肃、山西多处都出现山崩地陷,井泉满溢,平地水涌,墙屋和桥梁倾记殆尽,漂没人家无算,人畜溺死者甚众的严重灾情。在这样情况下,人民或者僦居破庙,或者相率逃亡。由于禾稼尽伤,盐池被害(斗盐涨价至一两二钱),确实无法生活。

大暴雨下势必产生异常的径流和洪水。所以诸谷皆溢,渰(淹)山走陆,河水泛滥,沃壤化为巨浸。经河、渭河等近河民田被淹,村庄被冲崩塌,河两岸交通断绝。一些河道流路迁徙。径、渭、北洛诸河都发生决溢灾害。汾河、沁河、涑水河、伊洛河也都泛溢。民居田禾大量受淹。山西徐沟县(今清徐县汾河左侧,在太谷县北)三河同时涨发,平地水深丈余,县城四门壅塞。灾情严重是为一例。

黄河北干流在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河道向东摆动。自明隆庆四年(1570年)黄河北干流特大洪水,山西荣河县汾阴睢上建筑物受到破坏后曾有所恢复,历次河道变化虽遭冲蚀,但是重要建筑秋风楼及门殿一直仍在。及至康熙元年秋季特大洪水发生,这些遗存建筑物完全被冲没于黄河。荣河县旧址在今万荣县荣河镇,濒临黄河东岸,汾阴睢及建筑物今已不复存在

黄河干流决溢灾情极为严重,记载甚详。康熙元年夏季,下游已有多处决溢。至秋,曹县石香炉和中牟黄练集大决尚未堵复。八月特大洪水到来时,十七日又决曹县牛市屯,溃北堤东泛灌入鱼台县城,官署、民居尽多倾塌,沿途农田受淹。二十三日再决兰阳(今兰考)高家堂,水围县堤,四野泛滥。而曹县石香炉决口口门迅速扩大,大部分洪水由此泛溢。与此同时,沁河决溢,武陟、原武、阳武(今原阳)、东明等地平地行船,民居田禾淹没。汴水决溢,开封、陈留、扶沟等县城垣水浸,四野行舟,乡城楼房倾圯无数。黄河南北泛滥,淮河流域也同时出现大洪水,自河南西华、商水以下沿沙河向东,直至江苏淮、扬地区,黄淮交涨,一片汪洋。民间庐舍,漂没几尽,麦禾无收无种,灾情更为严重。

汉江也同时大水,灾情甚重。谷城八月大水至城门外。钟祥许家堤、草庙、真君庙、臼口四处八月溃决。潜江聂家滩溃。京山番林垸、聂家滩并溃。天门、汉川汉江溢,天门舟行城上(经实地调查考证及测量,1662年大洪水天门最高水位和1935年最高水位相近)。宜城、荆门、兴国、江陵、沔阳等江汉之间地区及对岸松滋都遭受水灾。黄河北面的漳卫河八月二十七日也大水平堤。

四、结论

根据大量历史资料,结合现代观测和实地考察综合分析雨情、水情、灾情、天气形势和气候变迁背景,并以邻近流域情况和现代的水文气象实测资料相验证,可以确知康熙元年(1662年)黄河发生了一次异常的特大洪水。

此次特大洪水,在夏秋季60天大雨的后期,为从八月初九开始、到二十五日为止共17天的大面积特大暴雨所形成。黄河的许多重要支流如渭河、泾河、北洛河、汾河、沁河、涑水河、伊洛河以及龙门以上的北干流都有大洪水或特大洪水发生。潼关以下黄河出现特大洪水。

黄河下游自八月十七日开始,至二十七日止也有特大暴雨发生。现在北金堤滞洪区正笼罩在雨区之中,金堤河也有大洪水。黄河干流洪水,八月十四日到达河南开封,十五日到达山东曹县。高水位持续十五六昼夜。南北决溢泛滥,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省广大地区严重受灾。

从降雨落区、雨区面积、降雨历时及降雨强度和洪水过程与决溢情况综合分析,这次洪水的总洪量和总输沙量,比以前做过较多研究的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特大洪水和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特大洪水可能更大。

主要文献摘录

[1]康熙元年五月秦州属县大雨,至十月乃止,禾尽伤。两当县迅雷七日,暴雨山崩(光绪《秦州直隶州新志》卷廿四)。

[2]康熙元年六月廿四日至八月廿八日淫雨如注,连绵不绝,城垣、公署、佛寺、民窑俱倾。山崩地陷,水灾莫甚于此(康熙《永寿县志》卷六)。

[3]康熙元年大雨,平地水深数尺,八月霖雨四十余日,渭水泛涨,水从平地涌出,井泉皆满,民田近漆、渭多没于水(雍正《武功县后志》)。

[4]康熙元年自三月至九月雨连绵不止,官署、民舍、县城、乡堡皆圮,河水泛滥,沃壤化为巨浸,漂没军民堡二,人畜溺死者甚众(乾隆《周至县志》卷十四)。

[5]康熙元年五月大雨,平地水深数尺,八月又霖雨四十余日(乾隆《咸阳县志》卷廿一)。

[6]康熙元年八月大雨五旬,民居倾圮,泾河水涨,漂没人畜,绝渡者十日(乾隆《泾阳县志》卷一)。

[7]康熙元年六月大雨六十日,清水河涨,诸谷皆溢(乾隆《三原县志》卷九)。

[8]康熙元年五月大雨,平地水深数尺,八月霖雨四十余日,诸水泛滥,渭水冲崩南岸数村,绝渡半月(康熙《临潼县志》卷六、雍正《高陵县志》卷四)。

[9]康熙元年淫雨七十余日(康熙《咸宁县志》卷七)。

[10]壬寅八月淫雨如注,旬有六日。会省、郡、邑及村堡、民舍尽圮,而是城没于隍若干丈(乾隆《富平县志》卷八)。

[11]康熙元年大雨日夜不绝四十日,屋无新旧皆漏,灶底生蛙,驱之不绝(咸丰《澄城县志》卷五)。

[12]康熙元年六月大雨六十日,平地水涌,漂没人家无算(雍正《渭南县志》卷十五)。

2006-12-01 15:10回复

松辽平原
5位粉丝 7楼

[13]康熙元年六月大雨,渭水溢(乾隆《华阴县志》卷四、光绪《三续华州志》卷四)。

[14]康熙元年六月大雨,洛渭溢(道光《大荔县志》卷三)。

[15]康熙元年六月大雨六十日(嘉庆《中部县志》卷二)。

[16]康熙元年六月大雨水(嘉庆《洛川县志》卷一)。

[17]康熙元年六月大雨六十日,洛、渭皆溢(康熙《朝邑县后志》卷八)。

[18](康熙元年)题免延安府属之延长县逃亡并洪水推漂人丁六千零(雍正《陕西通志》卷八十三)。

[19]康熙元年六月延安淫雨弥月(赵尔巽《清史稿》)。

[20]康熙元年六月大雨六十日(嘉庆《略阳县志》卷五、光绪《宁羌州志》卷五、光绪《凤县县志》卷九、康熙《城固县志》卷二、光绪《定远厅志》卷廿四)。

[21]康熙元年六月大雨六十日,诸谷皆溢(道光《宁陕厅志》卷一)。

[22]康熙元年大水(嘉庆《安康县志》卷一、乾隆《兴安府志》卷廿四、嘉庆《白河县志》卷十四)。

[23]康熙元年淫雨(民国《镇安县志》卷十四)。

[24]康熙元年八月大雨弥月,二月中旬雨至九月中,无数日霁者,禾稼无成(乾隆《直隶商州志》卷十四)。

[25]康熙元年六月大雨六十日(康熙《汉南郡志》灾祥)。

[26]康熙元年二月中旬雨至九月中,无数日霁者(乾隆《雒南县志》卷十)。

[27]康熙元年六月大雨六十日,合省皆然,泾、渭、洛涨,诸谷皆溢,渰山走陆,平地水涌,漂没人家无算,行旅皆绝,泾、渭绝渡者十日(康熙《陕西通志》卷三十)。

[28]康熙元年秋七月,大雨滂沱,连绵数月,民房城垛多有塌毁(康熙《吉州志》下卷)。

[29]康熙元年秋淫雨四旬不止,庐舍倾圮十去八九(乾隆《稷山县志》卷七)。

[30]康熙元年七月雨至九月初方止,城中片溢,平地泉涌,城垣庐舍塌毁甚多(光绪《荣河县志》卷十四)。

[31]清顺治十二年,黄河肆啮,寝楼正殿,尽没洪涛,基址广袤,鲜有存者,只遗秋风一楼及门殿一座,诸文籍碑记悉沉溺残废不可考。至康熙元年秋,水灾滋甚,盖尽所为者而没之(民国《荣河县志》卷廿二)。

[32]康熙元年八月大雨霖,自初九至二十五大雨如注,昼夜不绝,墙屋倾圮殆尽(雍正《猗氏县志》卷六)。

[33]康熙元年八月大雨如注,连绵弥月(民国《闻喜县志》卷廿四)。

[34]康熙元年秋八月,大雨如注者半月,连绵四旬。城垣、庐舍十倾六七,盐池被害,斗盐一两二钱(康熙《解州志》卷十二)。

[35]康熙元年八月大雨如注者半月,墙屋倾圮强半,人多僦居庙宇(乾隆《安邑县志》卷十一)。

[36]康熙元年八月、九月大雨如注,连绵弥月,城垣半倾,桥梁尽圮,山有崩处,庐舍十坏六七,民有溺死者(光绪《永济县志》卷廿三)。

[37]康熙元年壬寅淫雨四旬,山崩润徙,坏民舍(乾隆《平陆县志》卷十一)。

[38]康熙元年八月淫雨两旬(乾隆《芮城县志》卷十一)。

[39]康熙元年八月淫雨弥月(康熙《临晋县志)卷六)。

[40]康熙元年秋八月大雨如注,连绵弥月,城垣半倾,桥梁尽记,山有崩(雍正《临汾县志》卷五)。

[41]康熙元年秋八月淫雨二十日,坏城垣庐舍无数(康熙《沃史》卷二)。

[42]康熙元年八月曲沃,太平大雨(乾隆《平阳府志》卷三十四)。

[43]康熙元年三河涨发,平地水深丈余,四门壅塞(光绪《徐沟县志》卷一)。

[44]康熙元年八月大雨弥月,汾水泛涨(道光《阳曲县志》卷十六)。

[45]康熙元年八月大雨伤稼,开封、归德、怀庆所属(同治《河南通志》卷五)。

[46]康熙元年秋淫雨三十日(乾隆《灵宝县志》卷六)。

[47]康熙元年秋七月淫雨四十日,沁河决,平地行舟,淹没民居田禾(乾隆《原武县志》卷十)。

[48]康熙元年八月沁河决,大堤南一带尽淹(乾隆《阳武县志》卷十二)。

[49]康熙元年秋八月雨六昼夜始止。沁水溢,河渠突涨,月余始涸(康熙《东明县志》卷七)。

[50]康熙元年秋八月大霖雨,河水泛溢(康熙《开封府志》卷六)。

[51]康熙元年八月初旬汴水溢,霖雨连绵,城垣水浸数尺,四野行船,乡城楼房倾圮无数(康熙《陈留县志》卷三十八)。

2006-12-01 15:10回复

松辽平原
5位粉丝 8楼

[52]康熙元年黄河水溢,遍野行舟,秋霖雨累月,禾大伤,至二年正月始种麦(道光《扶沟县志》卷十二)。

[53]康熙元年壬寅大雨水(民国《夏邑县志》卷九)。

[54]康熙元年八月淫雨七昼夜(乾隆《洑州志》卷一)。

[55]康熙元年秋八月淫雨,倾民房屋,八昼夜始晴霁(同治《清丰县志》卷二)。

[56]康熙元年八月十九日至廿五日淫雨七昼夜(康熙《朝城县志》卷十)。

[57]康熙元年八月十四日后雨大河发,水与杞县堤平。本院力督官民,躬冒风雨,防守帮筑者十五六昼夜(指开封附近,(康熙朱之锡《河防疏略》卷十六)。

[58]康熙元年八月十五日河水骤长,又兼十七、十八至二十七日淫雨如注(指曹县附近)。大河白浪滔天,风狂漾涌,其汪洋澎湃之势较五月再涨之水更数倍矣(康熙朱之锡《河防疏略》卷十五)。

[59]康熙元年八月内淫雨连旬,民居衙舍半为倾倒(乾隆《长治县志》卷廿一)。

[60]康熙元年五月淫雨至于秋九月,沙河决西华葫芦湾,商水杨家湾、平地水深丈余,民间庐舍,漂没几尽,无麦禾(宣统《项城县志》卷三十一)。

[61]康熙元年八月,黄河水溢,泛滥于南,与沙河堤平,西华河决葫芦湾,商水河决杨家湾,二水横流,漂民庐舍不可胜数,城不浸者三版,河水之决无大于此者(乾隆《商水县志》卷十)。

[62]康熙元年夏秋大水,八月颍水溢(民国《淮阳县志》卷八)。

[63](康熙元年)总漕林起龙疏称,秋雨连绵,黄淮交涨,洪水狂发,堤岸冲决。……至秋洪水陡发,淮扬竟成泽国,一望汪洋。无可收拾(康熙宋之锡《河防疏略》卷十六)。

[64]康熙元年六月河决黄练集,淹没田庐无算,城西南北三面皆水,兼淫雨月余,城乡崩缺(民国《中牟县志》卷一)。

[65]康熙元年七月大雨,渭水没民田舍,汧水涨,绝渡十日(乾隆《宝鸡县志》卷十六)。

[66](康熙元年)五月初一日,巳时起至申时止,黄水陡长五尺五寸,又酉时起至初二日辰时止,又长三尺,共长八尺五寸,将旧时坍断,水入月堤之内……于新堤东头漫开水口一十八丈(指曹县石香炉)〔康熙朱之锡《河防疏略》卷十四,又据《淮系年表》表十一(漫入微山湖)〕。

[67]康熙元年五月黄沁水溢,漂没东南田庐畜产无算(道光《武陟县志》卷十二)。

[68]康熙元年六月河决开封黄练口,淹祥符、中牟、阳武、杞县、通许、尉氐、扶沟七县(民国武同举《淮系年表》表十一)。

[69]康熙元年六月河决清河县王家营颜河口(民国武同举《淮系年表》表十一)。

[70]康熙元年六月河决祥符步李寨及中牟、阳武各处(光绪《开封县志》卷六)。

[71]康熙元年河决原武、祥符、兰阳县境,东溢曹县,复决石香炉村,之锡檄济宁道方兆及董曹县役,而赴河南督塞西阎寨、单家寨、时和驿、蔡家楼、策家楼诸决口(《清史稿》宋之锡传)。

[72]康熙元年七月沁水溢,灌入御河,浸没民田甚众(《豫河续志》)。

[73]康熙元年秋浮雨,河决杏树口,庐舍漂没(《通许县志》)。

[74]康熙元年决武陟之大村(《淮安府志》)。

[75]康熙元年单县决瞧龙寺,复决黑龙潭、黄冈等处(《行水金鉴》)。

[76]康熙元年河决睢宁孟家湾口入湖(民国武同举《淮系年表》表十一)。

[77]康熙元年河溢宿迁下古城、茅茨湖淤塞(民国武同举《淮系年表》表十一)。

[78]康熙元年八月河水泛溢,兼以大雨浃旬,大堤以北淹没秋禾数百顷(康熙《考城县志》卷四)。

[79]康熙元年八月十七日河决牛市屯口,水大至,溃北堤入城、官署、民居多圮(牛市屯在曹县)(乾隆《鱼台县志》卷三)。

[80]康熙元年壬寅河水围城堤,八月二十三日河水决高家堂,水围县堤(康熙《兰阳县志》卷三)。

[81]康熙元年河决归仁堤,入洪泽湖,南河分司吴炜擅开周桥,淮大泄,黄水逆入清口,旋冲决翟家坝,流成大涧九条,其水东注高宝湖,高邮堤决。阅十七载而后治(民国武同举《淮系年表》表十一)。

[82]按原武南岸小潭溪,康熙元年河患非常,河堤内外相平,小潭溪溃决距大河四里之遥,而河势正行,并无旁射,不过滚滩水为患耳(崔维雅《河防刍议》卷二)。

[83]武陟沁河之下封村,中牟黄河之黄练集二处,虽塞工易施,必须夫料辐辏,昼夜兼工方可尅期底绩(八月大水时,下封、黄练集两处决口均未堵复)(康熙朱之锡《河防疏略》卷十四)。

[84]秋分以后,涨水非常,全河入决口者以十之八(八月大水时,石香炉决口仍未堵复,而且大量跑水)(康熙朱之锡《河防疏略》卷十五)。

[85]南北两岸倾经秋水创残之后,河身改徙,新险倍增。……近又江南一带桃、宿、淮、扬所在漫溢(康熙朱之锡《河防疏略》卷十四)。

[86]淮黄交涨,高过堤岸,不时西风大作,根脚酥软,以至漫卸。……水势异涨,南北湖、河内外交攻,不特土堤埽箇悉被冲蛰,即砖石崖岸亦也一处不漫激欹卸。……虽东堤一带泄水闸洞尽皆开通,无如水头日长,西风大作,沿堤而过,除先经搪御外,水落之后仍有缺口六处(康熙朱之锡《河防疏略》卷十六)。

[87]秋雨连绵,黄淮交涨,洪水狂发,堤岸冲决。……季家堤等处冲决(康熙朱之锡《河防疏略》卷十六)。

[88]今岁(康熙元年)阳侯肆虐,自夏徂冬,北直、河南、山东、江南(今江苏、安徽)无时无地不以巨浸滔天,怀襄洚洞之势频呼叠告,臣数月以来,虽焦唇茧足,差檄四驰,而无如百川交涨,人力之经营已瘁,天河之泛滥无休(康熙朱之锡《河防疏略》卷十四)。

[89]康熙元年七月淇县沁水溢,浸入民田甚众(同治《河南通志》卷五)。

看实录

康熙47年吧


菏水的历史发展
据考证,历史上菏水曾三次运输军队:第一次是东晋太和四年(公元369年)桓温领兵战北燕,自淮入泗,由泗入菏西上。第二次是东晋安帝义熙十三年(公元417年)太尉刘裕西征后秦,将水军自淮泗经菏水入黄河西上。第三次是南朝宋文帝元嘉七年(公元430年)宋将到彦之率水军攻魏,亦由淮、泗经菏水入桓公沟,再由黄河西...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故事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大禹故里在哪里 大禹故里是在哪里
唐代以前,县境就建有众多的大禹庙,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大禹诞辰举行祭祀活动的民间习俗延续。大禹为夏朝开国君主,传说为黄帝轩辕氏第六代玄孙,因治黄河水患有功,为世人代代传诵,后人称其为大禹王。大禹治水是哪条河 大禹治水治理的是黄河。上古时期,黄河流域水患严重,每逢秋收时节,一场黄河泛滥便会...

汴河的河流历史
鸿沟是战国时期陆续开凿成功的,是当时中原大规模的水利工程。 公元前364年,梁惠王欲称霸诸侯,从山西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都大梁(今开封市)。 迁都后两次兴工开凿运河:公元前360年,魏国曾在黄河圃田(今中牟县西)间开凿一条大沟,引黄河水入圃田,又从圃田开凿运河用于农田灌溉;公元前339年,魏国又从大梁城的北...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原文_翻译及赏析
——明代·李梦阳《秋望》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弢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 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 秋天 , 边塞 , 写景忧国忧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滚滚黄河水包围着...

北宋何承矩在宋辽边境筑起“水长城”,是否有效防止了契丹铁骑呢?_百度...
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宋太宗召集群臣,询问如何有效地抵御契丹铁骑,朝臣宋琪提出两个策略:其一,掘开黄河北侧堤坝,黄河水泛滥已设防;其二,在沿边沧州到定州之间修筑长城。但这两条建议都存在很弊端:如掘开黄河,会失去千里沃土,令老百姓流离失所,失去民心;修长城,不切实际,这一线全是一马...

与大禹有关的故事与人物各两个
第三次经过家门时,儿子已长到10多岁了,跑过来使劲把他往家里拉。大禹深情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告诉他,水未治平,没空回家,又匆忙离开,没进家门。3、鲧 鲧[gǔn] ,中国汉族上古时代神话传说人物。姓姒,字熙,有崇氏,帝颛顼之子。鲧禹治水是中国最著名的洪水神话。鲧是大禹的父亲,有崇部落...

黄河情——河津龙门
展开全部 站在河津龙门山的飞龙栈道从上往下看,空旷的辽远在蔓延,浑黄的波浪在翻卷,雄浑而有力,正午金色的光播撒在河面,咘零咘零闪艳着鳞光,象极了金色的黄河大鲤鱼在欢快地扭转腾挪。那动感那姿态,我想要瞬间长出一对飞翔的翅膀,飞舞着盘旋、盘旋,最后飞跃而下,追寻那波光鳞闪的精灵,投进那黄河水的怀抱...

大禹治的是哪位制造出的水患
大禹的父亲。鲧[gǔn] ,中国上古时代汉族神话传说人物。姓姒,字熙,夏后氏。帝颛顼之曾孙 、大禹之父、夏启的祖父。被尧封于崇地(河南登封附近),为伯爵,故称崇伯鲧或崇伯,约公元前2037年至公元前2029年在崇伯之位。鲧禹治水是中国最著名的洪水神话。后因治水失败,被刑罚致死。鲧与欢兜、三苗...

我想了解一下关于武定阳信县的资料请问您有吗
展开全部 武定是原来(清朝时期)的武定府,是相当于现在的市,驻地在惠民县,不是指现在的惠民县,阳信县是当时的武定府的一个县。 滨州市2000年以前叫滨州地区,1994年以前叫惠民地区,原驻地就在惠民县,后迁至现在的滨州(当时叫北镇)。 阳信县地图在美丽富饶的鲁西北平原黄河三角洲开发区,闪耀着一颗璀璨的明珠,这...

浉河区19775191548: 活的最滋润的皇帝和最惨的皇帝是谁
谏怡五味: 纵观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要说做皇帝做的最幸福、最滋润的一位,当属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也就是乾隆皇帝.因为命好.这么说吧,从一个皇帝的角度出发,所有的好事儿都叫乾隆赶上了.乾隆是父亲雍正皇帝最器重的儿子,同时还深受祖...

浉河区19775191548: 求 高一历史必修三专题1到4的知识总结,还有地理必修2的三 四单元必修3的一 二单元,政治必修二的全部都是知识要点的总结 越详细越好,好的再加50~ -
谏怡五味:[答案]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 2、距今... 3、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地点:上海、广东、天津东南沿海地区. (3)代表企业:...

浉河区19775191548: 黄河历史上改过几次道?
谏怡五味: 据历史记载,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间,黄河受到近1593次泛滥威胁,而因泛滥令河道大改道共26次. 最近的一次黄河大改道是在1855年(清咸丰5年).在那次黄河大改道之前,黄河下游流经路线,按照现时中国行政区域划分,大体上经...

浉河区19775191548: 清朝康熙皇帝为了保护环境采取了哪些措施 -
谏怡五味: 查了一些资料,清代皇帝对环境问题态度是比较漠视的,环境恶化比较严重.清代(公元1645—1911年)人口猛增,康熙以延长垦荒的免税时间为手段,大大刺激了垦荒积极性,开拓了...

浉河区19775191548: 历史上,黄河流域曾经长时期作为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被誉为孕育中华文化的摇篮.历史上频繁的灾害 -
谏怡五味: 黄河忧患在上中下游的表现不同,治理的措施也不同.在上游采取绿化荒山,加强生态建设,防止土地荒漠化等;中游进行种树种草,打坝淤地,合理放牧等;下游采取加固大堤,兴修水利工程等措施. 故答案为:在上游采取绿化荒山,加强生态建设,防止土地荒漠化等;中游进行种树种草,打坝淤地,合理放牧等;下游采取加固大堤,兴修水利工程等措施.

浉河区19775191548: 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的发展状况. -
谏怡五味: 这一时期被称为“康乾盛世”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康乾之治、康雍乾之治,是中国古代专制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同时是中国专制社会的回光返照.起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三藩...

浉河区19775191548: 历史上黄河带来的灾难黄河给人类带来勒哪些灾难 -
谏怡五味:[答案] 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 战国中期,下游大规模修筑堤防后,固定下来的河道就是《汉书·地理志》里记载的大河,从此结束了长期以来多股分流、改道频繁的局面,我们暂时作为黄河第一次重大的改道. 在战国中期,黄河下游地区人口稀少,初筑堤防...

浉河区19775191548: 闯关东 - 闯关东是何时开始,又何时结束的
谏怡五味: 历史上的闯关东 清代以前,东北人口主要是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其中满族人口比例占多数,汉族人口几乎没有.清代山东人闯关东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1644...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