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剖学或生理学的读书笔记

作者&投稿:哀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解剖学或生理学的读书笔记~

绪论

一、人体解剖生理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以人体解剖学为基础,研究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功能的一门学科。

(一)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历史

(二)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

1、 急性实验法

1) 离体组织、器官实验法

2) 活体解剖实验法

2、 慢性实验法

二、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一) 新陈代谢,是指机体主动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是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包括两个基本方面:

1、 同化作用(组成代谢),机体从外界不断摄取各种物质形成自身的物质,或暂时储存起来的过程。

2、 异化作用(分解代谢),机体将组成自身的物质或储存于体内的物质分解,并把分解后的终产物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二) 生殖和生长发育

1、 生殖,生命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能够产生和自己相似的子代。生殖是生物通过自我复制延续种系的过程,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之一。

遗传,亲代和子代之间无论在形态结构或生理功能方面都很相似的现象。

变异,亲代和子代不完全相同,存在一定差异的现象。

2、 生长和发育

发育,是生命个体在生长过程中,各系统、器官和组织都要经历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直至机体各部器官系统功能的完善和成熟。

(三) 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1、 神经调节,神经调节主要是通过反射来实现的。特点:迅速(仅需要几毫秒的时间)而精确(相对独立活动的组织形式),作用部位较局限,持续时间较短。

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是通过神经终末释放的递质来实现的。在靶细胞膜上存在特异的受体分子可选择性地与神经递质结合。

2、 体液调节,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功能活动,这种调节称为体液调节。特点:效应出现缓慢(数秒到几小时),作用部位较广泛,持续时间较长,具有选择性(仅具有特异受体的细胞能对特异激素发生反应)。

3、 自身调节,许多组织、细胞自身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发生适应性反应,不依赖于外来神经和体液因素的作用,称为自身调节。特点:精确的局部调解,对维持机体细胞自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四) 机体维持稳态的反馈调节

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是绝对静止的,而是各种物质在不断变化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使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只能在一定生理功能允许的范围内发生小幅度的变化的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机体稳定状态的维持是在不同生理机制的协调下完成的。内环境各种礼花因素的相对稳定是高等动物生存的必要条件。

负反馈,生理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终产物或结果降低这一过程的进展速度。

正反馈,生理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终产物或结果加速或加强了这一过程,使其到达过程的极端或结束这一进程。

调定点、封闭环路、输出变量、感受器、控制器



第一章 人体基本结构概述

人体结构按其功能分为不同的系统:1.运动系统、2.消化系统、3.呼吸系统、4.泌尿系统、5.生殖系统、6.循环系统、7.内分泌系统、8.神经系统等。

每一个系统由若干器官组成。

每种器官有几种组织组成。人体组织分为4种基本组织:1.上皮组织、2.结缔组织、3.肌肉组织、4.神经组织。

各种组织由大量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细胞是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一、细胞的化学组成

人体中含有41种元素,组成细胞内的生活物质—原生质的有氧O--63.6%、碳C--18.0%、氢H—10%、氮N—3.0%、磷P、钾K、钠Na、硫S、氯Cl、铁Fe、镁Mg11种。这些元素在机体中合成无机物(水和无机盐)和有机物(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维生素5类)。

(二) 蛋白质: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最主要的成分,是细胞的结构基础。是含氮、氢、氧、碳的有机物,基本组成是氨基酸。构成人体和其他生物体的蛋白质的常见氨基酸有20种。包含几十个氨基酸的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肽链就可以叫做蛋白质。

(三) 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含有碳、氢、氧3种元素,是自然界中存在最为丰富、分布最为广泛的有机物。最简单的糖是单糖,葡萄糖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单糖。多糖在人体中起着存储能量和构造身体的作用。经常可发现糖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糖蛋白。

(四) 脂类: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但氢和氧之比大于2:1,因此氧化是需要更多的氧并能释放更多的能量。人体脂肪的90%由甘油三脂组成,即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结合而成。不同的脂肪酸与甘油结合形成不同的脂肪。含磷的脂肪叫磷脂,磷脂分子是组成细胞膜的最重要的成分。

(五) 核酸:核酸最早由瑞士Miescher F于1870年从细胞核中分离出来,由于其是酸性的,因此得名。DNA和RNA的结构单体是核苷酸,即由一个糖分子、一个磷酸分子和一个含氮的有机碱(碱基)组成。由核酸与蛋白质结合而成的核蛋白是原生质中最重要的成分。核酸分为两类:

1、 核糖核酸RNA:直接参与合成蛋白质。

2、 脱氧核糖核酸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参与细胞合成RNA、遗传与变异。

二、细胞的结构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3部分组成。

(一) 细胞膜

1、 细胞膜的结构

细胞膜是包围在整个细胞最外层的薄膜,又称质膜。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糖类组成。脂质约占细胞膜组成成分的一半,其中以磷脂占多数,还有胆固醇、糖脂。

脂质分子在尾部由两个脂肪酸链构成的非极性疏水基团的相互作用和头部由一个磷酸基构成的极性基团的亲水作用下,头部的极性基团与细胞膜两侧的液体中的水亲和,使脂质分子自动构成双分子层薄膜。因为磷脂分子之间夹有胆固醇,能防止磷脂碳氢链变成凝胶或结晶状态,从而保持了脂质双分子层的流动性。

细胞膜上有球形蛋白质分子,镶嵌在脂质双层间的称为嵌入蛋白(或内在蛋白),附在脂质双层表面的称为外在蛋白。

一般将由内外两层亲水极和中间层的疏水极构成的膜,称为“单位膜”。细胞内的其他膜,也为单位膜,这些膜统称生物膜。单位膜是生物膜的基本结构。

2、 细胞膜的功能

细胞膜是细胞的界膜,它控制着细胞内外物质的转运,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细胞通过细胞膜与外界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和传递。细胞膜中的蛋白质有的作为载体分子,协助某些物质通过细胞膜;有的作为化学“泵”,将分子或离子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转运;有的作为受体,接受外界的化学信号,引起细胞内的变化。

1) 物质转运作用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作用包括膜的被动转运、主动转运、胞饮作用(吞噬作用)和胞吐作用。

A、 被动转运:是指物质或离子顺着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通过细胞膜的扩散过程,其特点是不需要细胞供给能量。

(A) 一些脂溶性物质,如CO2、O2能从浓度高的一侧通过细胞膜扩散至浓度低的一侧,这一过程称为单纯扩散。通过膜的扩散称为通透或渗透,这是自发进行的一种物理过程。一般情况下,梯度越大,扩散速度也越快。

(B) 一些难溶于脂质的物质,也可以从浓度高处经细胞膜向浓度低处移动,但需与某些特异的嵌入蛋白结合,以实现其转运。这些特异的嵌入蛋白被称为通道。通道蛋白质可以在某种情况下被激活或称为通道开放,它是指通道蛋白质的构型发生变化,允许某总离子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通道蛋白质也会在某种情况下失活或称为通道关闭,它是指通道蛋白质的构型变成不允许某种离子通过,相当于膜对某种离子的通透性减弱。

a、 神经细胞和其他一些细胞膜如钠钾通道蛋白的开放和关闭是由膜两侧的电位差控制的,称电压依从性通道。

b、 突触后膜、肌细胞中的运动终板膜和某些腺细胞内的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是由递质、激素或药物等化学物质控制,称为化学依从性通道。

B、 主动转运:是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跨膜转运的过程,它需要消耗细胞代谢所产生的能量。这种运输依靠细胞膜上的嵌入蛋白,此种蛋白质称为“泵”。细胞膜上有钠钾泵、钙泵、氧泵、氢泵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钠钾泵。

C、 胞饮作用(吞噬作用):通过细胞膜的运动,将液态物质(颗粒状物质)吞进细胞内的过程。如巨噬细胞对细菌、异物、衰老的红细胞的吞噬。

D、胞吐作用:通过细胞膜的运动,将液态物质(颗粒状物质)从细胞内排出的过程。某些腺体的分泌、神经末梢递质的释放,都是以胞吐作用方式进行的。

2) 受体作用

细胞膜受体是镶嵌在细胞膜上的一类蛋白质,它能与外界特定的化学物质如神经递质、激素、药物等进行特异性结合,引起蛋白质构型的变化。

(二) 细胞质

细胞质是填充于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的半透明胶状物质,由基质和其中的细胞器构成。膜状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线粒体、溶酶体,非膜状细胞器有中心体、核糖体等。除基质、细胞器外,还有无特殊名称的细胞内含物,如糖原、脂滴、蛋白质、色素等,有些是储藏物,有些是排泄物或分泌物。

1、 内质网:是细胞之内的膜性管道系统,互相连通成网状。

2、 高尔基复合体:位于细胞核附近的细胞质中,电镜下为数层扁平囊泡、若干大泡、小泡组成。参与分泌颗粒的形成。

3、 溶酶体:通过吞噬和吞饮作用进入细胞内的细菌、异物与溶酶体接触后,两者的膜相互融合,溶酶体可对这些异物进行消化分解。溶酶体液能消化细胞本身一些衰老或损伤的结构,是细胞内的一些结构不断更新,以维持细胞的生理功能。

4、 核糖体:其功能是合成蛋白质。

5、 中心体:主要功能是参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活动。

6、 微丝:与细胞质运动、肌肉收缩、微绒毛收缩、胞内运输等有关。

7、 线粒体:是细胞内物质氧化还原的重要场所,细胞内生物化学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都由此供给,故被称为细胞的“动力工厂”。

(三) 细胞核

细胞核一般位于细胞中央,为球形,一般细胞仅有一个核,但也有2个或多个,如肝细胞和骨骼肌细胞;而人的成熟的红细胞无核。细胞核有核膜、核液、核仁和染色质(染色体)组成。

第二节 基本组织

组织是结构相似和功能相关的细胞和细胞间质,集合而成。

一、上皮组织

是由许多密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上皮组织细胞排列紧密,形态规则,并有极性。其一极朝向表面和腔面称为游离面,另一极为基底面。上皮组织与结缔组织之间以一层基膜相连。上皮组织内缺少血管神经,其营养靠深层结缔组织内的血管供应。靠近基膜的细胞分裂能力强。上皮组织分为被覆上皮和腺上皮。

(一) 被覆上皮:覆盖于身体表面或作为管道和囊腔的内壁,其保护、分泌、吸收等作用。

1、 单层上皮:由一层细胞组成。

1) 单层扁平上皮:由一层扁平细胞组成。被覆于心血管腔面的扁平上皮,通常被称为内皮。

2) 单层立方上皮:由一层立方状细胞组成。具有分泌和吸收功能。

3) 单层柱状上皮:由一层柱状细胞组成。具有分泌和吸收功能。

4)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这类上皮细胞高低不一,都排列在同一个基底面上,核的位置也高低不同,顶端常附有纤毛。分布于呼吸道表面,具有保护和分泌的功能。

2、 复层上皮:由多层上皮细胞组成。

1) 复层扁平上皮:由十至数十层细胞组成。浅层细胞为扁平状,不断角质化脱落;中间数层细胞为多角形;基底层细胞可不断分裂增生,补充衰老损伤的细胞。复层扁平上皮广泛分布于身体表面,构成皮肤的表皮。

2) 复层移行上皮:细胞无固定形态和层次,常随器官充盈情况而变化。

(二) 腺上皮:凡是以分泌作用为主要功能的上皮称腺上皮,以腺上皮作为主要成分的器官称为腺。

二、结缔组织

由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构成。细胞间质包括基质和纤维两部分。结缔组织根据性质和成分可分为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结缔组织。骨、软骨、血液、肌腱及筋膜等均为结缔组织。

三、肌肉组织

肌肉组织由肌细胞组成。根据形态和功能,可分为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一) 骨骼肌

(二) 心肌:心肌细胞相连处细胞膜特化,凹凸相连,形状呈阶梯状,称为闰盘。

(三) 平滑肌

四、神经组织

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细胞又称为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胶质细胞不参与神经冲动的传导,但对神经细胞起营养、支持作用和参与髓鞘的形成。

(一) 神经元

1、 神经元的结构:由胞体和胞突两部分组成。

1) 胞体

2) 胞突

A、 树突: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至胞体。

B、 轴突: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出。

2、 神经元的分类

1) 按神经元的突起数目分类: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

2) 按神经元的功能分类: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二) 神经胶质细胞



1、 星形细胞

2、 少突胶质细胞

3、 小胶质细胞

4、 施万细胞



(三) 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突起和外面包着的神经胶质细胞所组成。

1、 有髓神经纤维:周围神经的髓鞘来源于施万细胞,中枢神经的髓鞘来源于少突胶质细胞。神经纤维的髓鞘的组成的不是连续不断的,而成有规律的节段,两节段之间的细窄部分称为郎飞氏节。

2、 无髓神经纤维

第三节 器官、系统、人体形态



第二章 运动系统

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运动系统。骨和骨连接构成人体的支架,称为骨骼。运动系统具有维持人体形态、保护内脏器官、运动等功能。

第一节 骨

一、 骨

成人骨共有206块。

(一) 骨的形态分类: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1、 长骨:主要分布在四肢,例如指骨。

2、 短骨:位于连接牢固、运动较复杂的手足部位。

3、 扁骨:主要参与构成颅腔、胸腔和盆腔的壁。

4、 不规则骨

(二) 骨的构造:骨由骨质、骨膜和骨髓等构成。

1、 骨质:即骨组织,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

2、 骨膜:是一层纤维性结缔组织膜。

3、 骨髓:充填于骨髓腔和骨松质的间隙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人的红骨髓主要存在于扁骨、不规则骨和长骨两端的骨松质内。

(三) 骨的化学成分:包括有机质(主要是骨胶原纤维,使骨具有韧性和弹性)和无机质(主要是钙盐,使骨具有脆性并坚硬)。

(四) 骨的发生和生长:骨由幼稚的结缔组织发育而成。有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两种形式。同时,有加长和加粗的两个生长方向。

二、 骨连接

骨与骨之间连结的结构称为骨连接。分为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

(一) 直接连接:是由相邻的骨之间借致密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直接相连。

(二) 间接连接:又称关节。每个关节都有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3部分。有些关节还有一些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和半月板等。关节的运动主要有屈和伸、内收和外展、旋内和旋外、环转等形式。

三、 全身骨的分布概况与特征

(一) 颅骨的特征:颅骨共29块。分为脑颅和面颅两部分。

1、 脑颅

1) 颅顶

2) 颅底:颅底内面由前向后依次可分为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颞骨岩部后面的中央有一个较大的孔,称为内耳门。

2、 面颅

(二) 躯干骨的特征:躯干骨包括椎骨、肋骨、胸骨,借骨连接组成脊柱和胸廓。

1、 脊柱:从侧面看,人类脊柱有4个明显的生理性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和胝曲。

2、 胸廓:是由胸椎、胸骨、肋骨及其骨连接共同围成的。

(三) 四肢骨的特征

1、 上肢骨

2、 下肢骨

3、 骨盆:是由髋骨、胝骨、尾骨及其骨连接组成的。

4、 足弓

第二节 骨骼肌

一、 骨骼肌的一般形态与作用

运动系统的肌肉一般都是骨骼肌,附于骨骼,受意识支配,故又称随意肌。每块肌都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并有血管、神经分布,故每块肌都是一个器官。

(一) 骨骼肌的形态和分类:按外形可分为长肌、短肌、阔肌和轮匝肌。按作用可分为屈肌、伸肌、内收肌、外展肌、旋内肌和旋外肌等。

(二) 骨骼肌的构造:肌由肌腹和肌腱构成。肌腱位于两端,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三) 骨骼肌的起止和作用:一般把肌附着在相对固定骨上的点叫起点,附着在相对活动骨上的点叫止点。

(四) 骨骼肌的配布

二、 全身骨骼肌的分布概况

三、 骨骼肌的特性

(一) 展长性和弹性

1、 展长性:一切肌肉都可因外力而被拉长。

2、 弹性:当除去外力后,肌肉又可恢复原状。

(二) 兴奋性、传导性与收缩性

1、 兴奋性:肌肉与其他活组织一样,当接受刺激后产生反应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2、 传导性:肌纤维某一点受到刺激引起的兴奋迅速传播到整个肌纤维的特性。

3、 收缩性:肌肉兴奋的表现形式是收缩,肌纤维缩短并产生力量的机械变化称为收缩性。

四、 骨骼肌的肌肉收缩

(一) 肌肉收缩的机械变化

1、 等张收缩与等长收缩

1) 等张收缩:肌肉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连到一个可以自由上下运动的杠杆上,当受到刺激时,肌肉迅速收缩变短,但张力不变,称为等张收缩。

2) 等长收缩:如果把肌肉的两端都牢牢固定,当受到刺激时,肌肉不能缩短,仅表现张力变化,称为等长收缩。

2、 单收缩与强直收缩

1) 单收缩:当肌肉接受单个刺激时,发生一次迅速的收缩,称为单收缩。

2) 不完全强直收缩:当肌肉接受一串高频率的刺激,将发生前一个刺激引起的收缩尚未舒张完全,就有开始下一次收缩,这种收缩称为不完全强直收缩。

3) 完全强直收缩: 当肌肉接受到一串极高频率的刺激,在整个刺激时间内,肌肉处于持续收缩状态,称为完全强直收缩。

(二) 肌肉收缩的能量代谢

(三) 肌肉收缩的疲劳



第三章 神经系统

第一节 概述

一、 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由位于颅腔内的脑和椎管中的脊髓组成。

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极其树突聚集在一起,色泽呈现灰暗,称为灰质。

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的部位,颜色苍白,称为白质。

神经束: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功能相同、起止点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集合在一起形成的束状结构,称为神经束。

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除皮层外的其他部位,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及树突集合在一起形成的集团,称为神经核。

读书笔记——《行为医学》
《行为医学》是研究和发展关于行为科学中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知识和技术,并把这些知识和技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防治和康复的一门多学科领域。行为医学作为一门与多个学科相关的交叉性学科,覆盖面宽,应用范围广,目前,行为医学的研究已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社会学、人类学、流行病学、营养学、心理学、疾病防治、医学教育、中西医结合、医学哲学以及健康教育等领域。
行为医学发展迅速,但其基本的学科体系与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健康行为。如充足休息和睡眠,适度运动等。包括这些行为的特征、产生、发展、巩固。
二是异常行为。包括饮食、吸烟、酗酒、致胖等不良习惯行为;包括这些行为的特征、产生、发展、巩固、转变的原因和机制。
三是行为评价和诊断。研究发展一套测量评价各种行为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心理测验、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神经心理测验、行为评定量表等。
四是行为干预与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行为矫治法、行为塑造法、经典分析疗法、松心理咨询等。
五是行为医学知识和技术的具体应用。在应用研究方面,产生了行为流行病学、预防行为医学、临床行为医学、女性行为医学、等以应用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分支学科。在基础研究方面涉及到行为生理学、行为药理学、行为解剖学、行为病理学、行为毒理学、,并逐步形成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
研究表明,人类46.7%的疾病均与自身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密切相关。在我国,占前三位死因顺位的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的病因中,人类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已超过生物因素、环境因素而成为第一位与死亡有关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及人们对健康的追求,行为医学将越来越被重视。因此,学习、研究行为医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走近中医、了解中医
—《中医基础理论》读书心得
书名《中医基础理论》
二、著者:印会河 主编
三、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四、页数:145
五、内容摘要: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绪论、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经络、病因与发病、病机、防治原则,共计八个部分。
1.绪论 详细介绍了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从对于生命活动的唯物认识、形神关系,以及对于疾病的唯物分析等方面体现了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观;从标本缓急、正治反治、异法方宜、病治异同方面体现了其辩证观;以及详细阐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两个主要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2.阴阳、五行 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来阐述人体上下、内外各部分之间,以及人体生命同自然、社会这些外界环节之间的复杂联系。阴阳对立统一的相对平衡,是维持和保证人体正常活动的基础;阴阳对立统一关系的失调和破坏,则会导致人体疾病的发生,影响生命的正常活动。用五行学说阐述五脏六腑间的功能联系以及脏腑失衡时疾病发生的机理,也用以指导脏腑疾病的治疗。
3.藏象 藏象学说认为,人体各脏腑虽然深藏于体内,难以进行直观观察,但这些脏腑通过经络系统与体表的某些组织器官相互联系。内脏有病,与之相应的体表组织器官可出现异常反应,出现各种症状和体征,如舌象、脉象等。临床上,通过观察这些病理现象,根据它们与人体脏腑的联系,来推断内部脏腑的病变,为治疗用药提供理论上的依据。正如朱丹溪所说:“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
4.气血津液 从生理和病理方面,阐述了气、血、津液和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之间互为因果的密切关系。
5.经络 阐述了经络在沟通表里上下、连络脏腑器官感应传到、调节机体各部分机能平衡方面的功能活动。
6.病因与发病 本章认为疾病是人体对来自外界环境或身体内部有害因素进行斗争的复杂过程,即“正邪相争”。疾病的发生,是由于正邪相争,从而引起机体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的功能失调所致。正气的强弱不仅决定着疾病的发生,而且疾病的发展和传变,也主要取决于正气的盛衰变化。
7.病机 中医病机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与患病机体的体质强弱和致病邪气的性质密切相关。病机的因素,除包括邪正、阴阳、气血津液及病变部位之外,天气、地区、环境,以及人体的性别、年龄、体质等,亦都会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产生明显的影响,而且疾病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变动的过程,因此,综合患病机体各方面的情况,对其病机进行具体而细致的分析判断,方能把握住疾病的本质。
8.预防原则 中医学强调预防为主,主张在未病之前加强体育锻炼,不妄作劳,保持情绪乐观,并适当预防投药;而在既病之后,则应防其传变,及时地控制疾病的发展,进行有效地治疗。中医学的治疗原则,包括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调整脏腑功能、调理气血关系及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等几方面,其目的在于从复杂多变的疾病现象中,审证求因、审因论治,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解决疾病的根本矛盾,从而纠正失调的阴阳关系,使之在新的基础上重新获得阴阳的动态平衡。
六、读后心得
印会河教授从事中医工作已六十年,精通中医基础理论,勤于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学术思想开放,主张改革,力倡中医西医相结合,走中医现代化的道路;在继承中医传统理论的基础上,锐意发展,开拓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医疗风格。其主编的第五版《中医基础理论》汲取了前几版教材的长处,保持了中医理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而且能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能正确处理继承和发扬的关系,比较适合初入门者来学习,是近年来公认的比较经典的一本教材。
我觉得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当属阴阳、五行、藏象、经络学说。
1.阴阳学说 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来阐述人体上下、内外各部分之间,以及人体生命同自然、社会这些外界环节之间的复杂联系。阴阳对立统一的相对平衡,是维持和保证人体正常活动的基础;阴阳对立统一关系的失调和破坏,则会导致人体疾病的发生,影响生命的正常活动。如就四季气候变迁来看,由春温发展到夏热之极点,即可逐渐向寒凉转化;而从秋凉发展到冬寒之极点,则亦会逐渐向温热转化。此即四季气候“阴阳转化”的规律。又如白天阳盛,机体的生理功能以兴奋为主;黑夜阴盛,机体的生理活动以抑制为主。子夜一阳生,日中阳气隆,机体的生理功能由抑制逐渐转向兴奋,即为阴消阳长;日中至黄昏,阳气渐衰,阴气渐盛,机体的生理功能由兴奋转为抑制,则是阳消阴长。
2.五行 由于对五脏与五色、五官、五味、五音等进行了五行分类归属,作了一定的联系,这种五脏系统的层次结构,即为临床诊察疾病奠定了理论基础。
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两肋胀痛,脉弦,可诊为肝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舌尖红或糜烂,脉洪或数,可诊为心火亢盛;脾虚的病人,面色青,口泛酸水,可诊为肝木乘火、肝脾不和。
悲为肺至,属金;怒为肝至,属木。金能克木,故悲能胜怒.
恐为肾至,属水;喜为心至,属火。水能克火,故恐能胜喜.
怒为肝至,属木;思为脾至,属土。木能克土,故怒能胜思.
喜为心至,属火;忧为肺至,属金。木能克金,故喜能胜忧.
思为脾至,属土;恐为肾至,属水。土能克水,故思能胜恐.
3.藏象 如中医认为脏病多虚,腑病多实;脏实者可以泻其腑,腑虚者可以补其脏等。
如肝开窍于目,眼病实证。可采用清肝的方药来治疗;眼病虚证。可采用养肝补血的方药;心开窍舌,口舌生疮,可用清心火及泻小肠之热的方药治疗。
如果脾气虚损,不能升清反而下陷,则可导致人体内脏下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久痢脱肛等,中医学称之为“中气下陷证”,则可用益气升提的方法治疗。
4.经络 在针灸取穴方面,中医学亦常从整体观念出发,运用如下选穴原则,如上病下取(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常取涌泉或太冲)、下病上取(治脱肛常灸百会)、从左治右、从右治左(如治疗偏瘫,常配取健侧的穴位),其他还有俞募取穴、原络取穴等。
七、小结
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在过去的五千年中,伴随我们的健康一路走来,时至今日,仍然为我们的生活及健康保驾护航。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系统理论和研究方法。也许,他的研究方式和西方科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大差异,但这并不能抹杀中医对社会的进步所做出的贡献。我们应该积极的走进中医,了解中医,进而接受中医,作为近年来被公认的比较经典的一本教材,印会河教授主编的第五版《中医基础理论》则可以中医学习入门以及中医科研的很好的参考工具书。
但是,在中医学的定义中,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相提并论的,为什么这种临床经验没能包含在理论体系当中呢?这应该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八、附注:本书一九八四年第一版。

绪论

一、人体解剖生理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以人体解剖学为基础,研究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功能的一门学科。

(一)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历史

(二)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

1、 急性实验法

1) 离体组织、器官实验法

2) 活体解剖实验法

2、 慢性实验法

二、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一) 新陈代谢,是指机体主动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是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包括两个基本方面:

1、 同化作用(组成代谢),机体从外界不断摄取各种物质形成自身的物质,或暂时储存起来的过程。

2、 异化作用(分解代谢),机体将组成自身的物质或储存于体内的物质分解,并把分解后的终产物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二) 生殖和生长发育

1、 生殖,生命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能够产生和自己相似的子代。生殖是生物通过自我复制延续种系的过程,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之一。

遗传,亲代和子代之间无论在形态结构或生理功能方面都很相似的现象。

变异,亲代和子代不完全相同,存在一定差异的现象。

2、 生长和发育

发育,是生命个体在生长过程中,各系统、器官和组织都要经历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直至机体各部器官系统功能的完善和成熟。

(三) 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1、 神经调节,神经调节主要是通过反射来实现的。特点:迅速(仅需要几毫秒的时间)而精确(相对独立活动的组织形式),作用部位较局限,持续时间较短。

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是通过神经终末释放的递质来实现的。在靶细胞膜上存在特异的受体分子可选择性地与神经递质结合。

2、 体液调节,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功能活动,这种调节称为体液调节。特点:效应出现缓慢(数秒到几小时),作用部位较广泛,持续时间较长,具有选择性(仅具有特异受体的细胞能对特异激素发生反应)。

3、 自身调节,许多组织、细胞自身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发生适应性反应,不依赖于外来神经和体液因素的作用,称为自身调节。特点:精确的局部调解,对维持机体细胞自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四) 机体维持稳态的反馈调节

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是绝对静止的,而是各种物质在不断变化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使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只能在一定生理功能允许的范围内发生小幅度的变化的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机体稳定状态的维持是在不同生理机制的协调下完成的。内环境各种礼花因素的相对稳定是高等动物生存的必要条件。

负反馈,生理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终产物或结果降低这一过程的进展速度。

正反馈,生理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终产物或结果加速或加强了这一过程,使其到达过程的极端或结束这一进程。

调定点、封闭环路、输出变量、感受器、控制器

第一章 人体基本结构概述

人体结构按其功能分为不同的系统:1.运动系统、2.消化系统、3.呼吸系统、4.泌尿系统、5.生殖系统、6.循环系统、7.内分泌系统、8.神经系统等。

每一个系统由若干器官组成。

每种器官有几种组织组成。人体组织分为4种基本组织:1.上皮组织、2.结缔组织、3.肌肉组织、4.神经组织。

各种组织由大量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细胞是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一、细胞的化学组成

人体中含有41种元素,组成细胞内的生活物质—原生质的有氧O--63.6%、碳C--18.0%、氢H—10%、氮N—3.0%、磷P、钾K、钠Na、硫S、氯Cl、铁Fe、镁Mg11种。这些元素在机体中合成无机物(水和无机盐)和有机物(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维生素5类)。

(二) 蛋白质: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最主要的成分,是细胞的结构基础。是含氮、氢、氧、碳的有机物,基本组成是氨基酸。构成人体和其他生物体的蛋白质的常见氨基酸有20种。包含几十个氨基酸的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肽链就可以叫做蛋白质。

(三) 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含有碳、氢、氧3种元素,是自然界中存在最为丰富、分布最为广泛的有机物。最简单的糖是单糖,葡萄糖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单糖。多糖在人体中起着存储能量和构造身体的作用。经常可发现糖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糖蛋白。

(四) 脂类: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但氢和氧之比大于2:1,因此氧化是需要更多的氧并能释放更多的能量。人体脂肪的90%由甘油三脂组成,即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结合而成。不同的脂肪酸与甘油结合形成不同的脂肪。含磷的脂肪叫磷脂,磷脂分子是组成细胞膜的最重要的成分。

(五) 核酸:核酸最早由瑞士Miescher F于1870年从细胞核中分离出来,由于其是酸性的,因此得名。DNA和RNA的结构单体是核苷酸,即由一个糖分子、一个磷酸分子和一个含氮的有机碱(碱基)组成。由核酸与蛋白质结合而成的核蛋白是原生质中最重要的成分。核酸分为两类:

1、 核糖核酸RNA:直接参与合成蛋白质。

2、 脱氧核糖核酸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参与细胞合成RNA、遗传与变异。

二、细胞的结构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3部分组成。

(一) 细胞膜

1、 细胞膜的结构

细胞膜是包围在整个细胞最外层的薄膜,又称质膜。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糖类组成。脂质约占细胞膜组成成分的一半,其中以磷脂占多数,还有胆固醇、糖脂。

脂质分子在尾部由两个脂肪酸链构成的非极性疏水基团的相互作用和头部由一个磷酸基构成的极性基团的亲水作用下,头部的极性基团与细胞膜两侧的液体中的水亲和,使脂质分子自动构成双分子层薄膜。因为磷脂分子之间夹有胆固醇,能防止磷脂碳氢链变成凝胶或结晶状态,从而保持了脂质双分子层的流动性。

细胞膜上有球形蛋白质分子,镶嵌在脂质双层间的称为嵌入蛋白(或内在蛋白),附在脂质双层表面的称为外在蛋白。

一般将由内外两层亲水极和中间层的疏水极构成的膜,称为“单位膜”。细胞内的其他膜,也为单位膜,这些膜统称生物膜。单位膜是生物膜的基本结构。

2、 细胞膜的功能

细胞膜是细胞的界膜,它控制着细胞内外物质的转运,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细胞通过细胞膜与外界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和传递。细胞膜中的蛋白质有的作为载体分子,协助某些物质通过细胞膜;有的作为化学“泵”,将分子或离子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转运;有的作为受体,接受外界的化学信号,引起细胞内的变化。

1) 物质转运作用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作用包括膜的被动转运、主动转运、胞饮作用(吞噬作用)和胞吐作用。

A、 被动转运:是指物质或离子顺着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通过细胞膜的扩散过程,其特点是不需要细胞供给能量。

(A) 一些脂溶性物质,如CO2、O2能从浓度高的一侧通过细胞膜扩散至浓度低的一侧,这一过程称为单纯扩散。通过膜的扩散称为通透或渗透,这是自发进行的一种物理过程。一般情况下,梯度越大,扩散速度也越快。

(B) 一些难溶于脂质的物质,也可以从浓度高处经细胞膜向浓度低处移动,但需与某些特异的嵌入蛋白结合,以实现其转运。这些特异的嵌入蛋白被称为通道。通道蛋白质可以在某种情况下被激活或称为通道开放,它是指通道蛋白质的构型发生变化,允许某总离子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通道蛋白质也会在某种情况下失活或称为通道关闭,它是指通道蛋白质的构型变成不允许某种离子通过,相当于膜对某种离子的通透性减弱。

a、 神经细胞和其他一些细胞膜如钠钾通道蛋白的开放和关闭是由膜两侧的电位差控制的,称电压依从性通道。

b、 突触后膜、肌细胞中的运动终板膜和某些腺细胞内的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是由递质、激素或药物等化学物质控制,称为化学依从性通道。

B、 主动转运:是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跨膜转运的过程,它需要消耗细胞代谢所产生的能量。这种运输依靠细胞膜上的嵌入蛋白,此种蛋白质称为“泵”。细胞膜上有钠钾泵、钙泵、氧泵、氢泵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钠钾泵。

C、 胞饮作用(吞噬作用):通过细胞膜的运动,将液态物质(颗粒状物质)吞进细胞内的过程。如巨噬细胞对细菌、异物、衰老的红细胞的吞噬。

D、胞吐作用:通过细胞膜的运动,将液态物质(颗粒状物质)从细胞内排出的过程。某些腺体的分泌、神经末梢递质的释放,都是以胞吐作用方式进行的。

2) 受体作用

细胞膜受体是镶嵌在细胞膜上的一类蛋白质,它能与外界特定的化学物质如神经递质、激素、药物等进行特异性结合,引起蛋白质构型的变化。

(二) 细胞质

细胞质是填充于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的半透明胶状物质,由基质和其中的细胞器构成。膜状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线粒体、溶酶体,非膜状细胞器有中心体、核糖体等。除基质、细胞器外,还有无特殊名称的细胞内含物,如糖原、脂滴、蛋白质、色素等,有些是储藏物,有些是排泄物或分泌物。

1、 内质网:是细胞之内的膜性管道系统,互相连通成网状。

2、 高尔基复合体:位于细胞核附近的细胞质中,电镜下为数层扁平囊泡、若干大泡、小泡组成。参与分泌颗粒的形成。

3、 溶酶体:通过吞噬和吞饮作用进入细胞内的细菌、异物与溶酶体接触后,两者的膜相互融合,溶酶体可对这些异物进行消化分解。溶酶体液能消化细胞本身一些衰老或损伤的结构,是细胞内的一些结构不断更新,以维持细胞的生理功能。

4、 核糖体:其功能是合成蛋白质。

5、 中心体:主要功能是参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活动。

6、 微丝:与细胞质运动、肌肉收缩、微绒毛收缩、胞内运输等有关。

7、 线粒体:是细胞内物质氧化还原的重要场所,细胞内生物化学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都由此供给,故被称为细胞的“动力工厂”。

(三) 细胞核

细胞核一般位于细胞中央,为球形,一般细胞仅有一个核,但也有2个或多个,如肝细胞和骨骼肌细胞;而人的成熟的红细胞无核。细胞核有核膜、核液、核仁和染色质(染色体)组成。

第二节 基本组织

组织是结构相似和功能相关的细胞和细胞间质,集合而成。

一、上皮组织

是由许多密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上皮组织细胞排列紧密,形态规则,并有极性。其一极朝向表面和腔面称为游离面,另一极为基底面。上皮组织与结缔组织之间以一层基膜相连。上皮组织内缺少血管神经,其营养靠深层结缔组织内的血管供应。靠近基膜的细胞分裂能力强。上皮组织分为被覆上皮和腺上皮。

(一) 被覆上皮:覆盖于身体表面或作为管道和囊腔的内壁,其保护、分泌、吸收等作用。

1、 单层上皮:由一层细胞组成。

1) 单层扁平上皮:由一层扁平细胞组成。被覆于心血管腔面的扁平上皮,通常被称为内皮。

2) 单层立方上皮:由一层立方状细胞组成。具有分泌和吸收功能。

3) 单层柱状上皮:由一层柱状细胞组成。具有分泌和吸收功能。

4)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这类上皮细胞高低不一,都排列在同一个基底面上,核的位置也高低不同,顶端常附有纤毛。分布于呼吸道表面,具有保护和分泌的功能。

2、 复层上皮:由多层上皮细胞组成。

1) 复层扁平上皮:由十至数十层细胞组成。浅层细胞为扁平状,不断角质化脱落;中间数层细胞为多角形;基底层细胞可不断分裂增生,补充衰老损伤的细胞。复层扁平上皮广泛分布于身体表面,构成皮肤的表皮。

2) 复层移行上皮:细胞无固定形态和层次,常随器官充盈情况而变化。

(二) 腺上皮:凡是以分泌作用为主要功能的上皮称腺上皮,以腺上皮作为主要成分的器官称为腺。

二、结缔组织

由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构成。细胞间质包括基质和纤维两部分。结缔组织根据性质和成分可分为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结缔组织。骨、软骨、血液、肌腱及筋膜等均为结缔组织。

三、肌肉组织

肌肉组织由肌细胞组成。根据形态和功能,可分为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一) 骨骼肌

(二) 心肌:心肌细胞相连处细胞膜特化,凹凸相连,形状呈阶梯状,称为闰盘。

(三) 平滑肌

四、神经组织

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细胞又称为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胶质细胞不参与神经冲动的传导,但对神经细胞起营养、支持作用和参与髓鞘的形成。

(一) 神经元

1、 神经元的结构:由胞体和胞突两部分组成。

1) 胞体

2) 胞突

A、 树突: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至胞体。

B、 轴突: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出。

2、 神经元的分类

1) 按神经元的突起数目分类: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

2) 按神经元的功能分类: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二) 神经胶质细胞

1、 星形细胞

2、 少突胶质细胞

3、 小胶质细胞

4、 施万细胞

(三) 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突起和外面包着的神经胶质细胞所组成。

1、 有髓神经纤维:周围神经的髓鞘来源于施万细胞,中枢神经的髓鞘来源于少突胶质细胞。神经纤维的髓鞘的组成的不是连续不断的,而成有规律的节段,两节段之间的细窄部分称为郎飞氏节。

2、 无髓神经纤维

第三节 器官、系统、人体形态

第二章 运动系统

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运动系统。骨和骨连接构成人体的支架,称为骨骼。运动系统具有维持人体形态、保护内脏器官、运动等功能。

第一节 骨

一、 骨

成人骨共有206块。

(一) 骨的形态分类: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1、 长骨:主要分布在四肢,例如指骨。

2、 短骨:位于连接牢固、运动较复杂的手足部位。

3、 扁骨:主要参与构成颅腔、胸腔和盆腔的壁。

4、 不规则骨

(二) 骨的构造:骨由骨质、骨膜和骨髓等构成。

1、 骨质:即骨组织,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

2、 骨膜:是一层纤维性结缔组织膜。

3、 骨髓:充填于骨髓腔和骨松质的间隙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人的红骨髓主要存在于扁骨、不规则骨和长骨两端的骨松质内。

(三) 骨的化学成分:包括有机质(主要是骨胶原纤维,使骨具有韧性和弹性)和无机质(主要是钙盐,使骨具有脆性并坚硬)。

(四) 骨的发生和生长:骨由幼稚的结缔组织发育而成。有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两种形式。同时,有加长和加粗的两个生长方向。

二、 骨连接

骨与骨之间连结的结构称为骨连接。分为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

(一) 直接连接:是由相邻的骨之间借致密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直接相连。

(二) 间接连接:又称关节。每个关节都有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3部分。有些关节还有一些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和半月板等。关节的运动主要有屈和伸、内收和外展、旋内和旋外、环转等形式。

三、 全身骨的分布概况与特征

(一) 颅骨的特征:颅骨共29块。分为脑颅和面颅两部分。

1、 脑颅

1) 颅顶

2) 颅底:颅底内面由前向后依次可分为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颞骨岩部后面的中央有一个较大的孔,称为内耳门。

2、 面颅

(二) 躯干骨的特征:躯干骨包括椎骨、肋骨、胸骨,借骨连接组成脊柱和胸廓。

1、 脊柱:从侧面看,人类脊柱有4个明显的生理性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和胝曲。

2、 胸廓:是由胸椎、胸骨、肋骨及其骨连接共同围成的。

(三) 四肢骨的特征

1、 上肢骨

2、 下肢骨

3、 骨盆:是由髋骨、胝骨、尾骨及其骨连接组成的。

4、 足弓

第二节 骨骼肌

一、 骨骼肌的一般形态与作用

运动系统的肌肉一般都是骨骼肌,附于骨骼,受意识支配,故又称随意肌。每块肌都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并有血管、神经分布,故每块肌都是一个器官。

(一) 骨骼肌的形态和分类:按外形可分为长肌、短肌、阔肌和轮匝肌。按作用可分为屈肌、伸肌、内收肌、外展肌、旋内肌和旋外肌等。

(二) 骨骼肌的构造:肌由肌腹和肌腱构成。肌腱位于两端,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三) 骨骼肌的起止和作用:一般把肌附着在相对固定骨上的点叫起点,附着在相对活动骨上的点叫止点。

(四) 骨骼肌的配布

二、 全身骨骼肌的分布概况

三、 骨骼肌的特性

(一) 展长性和弹性

1、 展长性:一切肌肉都可因外力而被拉长。

2、 弹性:当除去外力后,肌肉又可恢复原状。

(二) 兴奋性、传导性与收缩性

1、 兴奋性:肌肉与其他活组织一样,当接受刺激后产生反应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2、 传导性:肌纤维某一点受到刺激引起的兴奋迅速传播到整个肌纤维的特性。

3、 收缩性:肌肉兴奋的表现形式是收缩,肌纤维缩短并产生力量的机械变化称为收缩性。

四、 骨骼肌的肌肉收缩

(一) 肌肉收缩的机械变化

1、 等张收缩与等长收缩

1) 等张收缩:肌肉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连到一个可以自由上下运动的杠杆上,当受到刺激时,肌肉迅速收缩变短,但张力不变,称为等张收缩。

2) 等长收缩:如果把肌肉的两端都牢牢固定,当受到刺激时,肌肉不能缩短,仅表现张力变化,称为等长收缩。

2、 单收缩与强直收缩

1) 单收缩:当肌肉接受单个刺激时,发生一次迅速的收缩,称为单收缩。

2) 不完全强直收缩:当肌肉接受一串高频率的刺激,将发生前一个刺激引起的收缩尚未舒张完全,就有开始下一次收缩,这种收缩称为不完全强直收缩。

3) 完全强直收缩: 当肌肉接受到一串极高频率的刺激,在整个刺激时间内,肌肉处于持续收缩状态,称为完全强直收缩。

(二) 肌肉收缩的能量代谢

(三) 肌肉收缩的疲劳

第三章 神经系统

第一节 概述

一、 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由位于颅腔内的脑和椎管中的脊髓组成。

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极其树突聚集在一起,色泽呈现灰暗,称为灰质。

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的部位,颜色苍白,称为白质。

神经束: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功能相同、起止点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集合在一起形成的束状结构,称为神经束。

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除皮层外的其他部位,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及树突集合在一起形成的集团,称为神经核。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概述
揭开人体奥秘:解剖生理学的全貌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一门融合了结构与功能的科学,它以严谨的历史轨迹和深入的生命活动研究为核心,囊括了从古至今的知识积淀与实践应用。这门学科由解剖学和生理学两大部分构成,分别剖析人体形态结构的精细世界和生命机能的复杂运作。历史长河中的演变 人类对解剖生理学的认识...

谁懂得解刨学?
在解剖学研究中,研究大体器官常利用剖割的方法,组织、细胞、胞器的观察则会利用显微镜。中文名 解剖学 学科 生物学分支学科 分类 动物解剖学和植物解剖学 相关人物 医学家盖伦 研究方向 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 快速 导航 医疗价值 发展简史 基本介绍 解剖学的革新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要想查清...

解剖生理学内容简介
本书作为高等院校药学、中药学、制药工程、生物制药、药品营销、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等大生物类专业的系列教材之一,旨在满足教学需求。它涵盖了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的核心内容,强调学科整体化趋势,通过精简、融合和优化,将人体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紧密结合,特别注重生理学部分的讲解。作为专业必修课程,本书...

病理解剖学与病理生理学的区别?
病理解剖学:乔瓦尼·巴蒂什·莫尔加尼善于进行解剖观察,并重视使用显微镜,因此,后世把M.马尔皮吉、瓦尔萨尔瓦、I.F.阿尔贝蒂尼及莫尔加尼称为解剖学派。1711年,莫尔加尼确立了“病灶”的观念,促进了近代临床诊断学的发展,被誉为“病理学之父”,为病理解剖学的确立作出很大贡献。病理生理学:二十世纪...

人体生理学和人体解剖生理学有什么区别?
人体生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构成人体各个系统的器官和细胞的正常活动过程,特别是各个器官、细胞功能表现的内部机制,不同细胞、器官、系统之间的互相联系和相互作用,并阐明人体作为一个整体,其各部分的功能活动是如何相互协调、相互制约,从而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过程的。人体解剖学(英语...

人体解剖生理学内容简介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2版)》是一本注重教学实用性的教材。全书结构独特,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每部分都按照章节顺序进行编排。组织学的内容中,细胞和基本组织被单独设立为一章,其余内容则巧妙地融入到人体解剖学的各个章节中,使理论知识更为系统和连贯。教材中的专业术语、数据和...

人体解剖生理学图书目录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体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学科,它通过多种方法探索人体内部的运作机制。本书目录以系统的方式介绍了这一领域的基础知识。绪论 首先,介绍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对人体结构、功能及其调节机制的探讨,以及常用的解剖学术语。研究方法涉及实验观察和理论分析。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人体解剖生理学定义及其在护里科学中的地位
人体解剖学的一些内容与上述课程的某些内容互相交叉、互相渗透。例如,人体解剖学主要研究人体结构,运动生理学主要研究人体功能。结构是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生理功能是结构的运动形式。如果不懂人体结构,要阐明生理功能便成为无本之木。可以说,学习人体解剖学直接影响学习后续课程的质量。

解剖学和生理学之间的联系!
系统解剖学是按照人体的各个系统划分,介绍其形态、位置,并且初步介绍其功能。比如:骨学、肌肉学、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等。 人体生理学是具体介绍各个器官如何运作,如何维持人的正常活动的。比如:肺的呼吸功能、心脏怎样泵血,等等。

动物解剖生理学的概念是什么
动物解剖生理学是研究正常家畜和家禽的形态结构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包括解剖学和生理学两部分。它主要涉及生命体的结构和组织,特别是对于动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进行研究。

凤城市19191158032: 学习结果定义的感想 - 急求人体解剖学的学习心得一篇我要找一篇人体解剖学的学习心得,字数
甫帝爱丽: 您好: ****一: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及分科 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简称解剖学(anatomy),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主要功能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属于...

凤城市19191158032: 解剖学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学习心得怎么写? -
甫帝爱丽: 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器系、神经系统,共九大系统.

凤城市19191158032: 急求!!!局部解剖学.腹部解剖心得!!!! -
甫帝爱丽: 腹部解剖要从消化道、血管两个大方面来把我,说白了就是消化器官及其血供,当然神经支配了解一下也好,考试不作重点的.消化器官可以大致分为:肝胆,胃,胰,十二指肠,空回肠,结肠肝胆主要掌握肝门的结构及其相对位置(这个考的很多哦),肝脏的两套静脉系统,肝脏的三个肝门分别指哪里.胆主要掌握,胆囊分哪几部分,肝外胆管的结构、构成,胆总管分哪四个段,开口在哪等等.胃,掌握胃各部分名称,胃的血供,胃溃疡手术方式的原理(迷走神经切断)空回肠和结肠掌握:空回肠的鉴别(血管分级,淋巴滤泡等等),空回肠结肠各段由什么血管供应.

凤城市19191158032: 有关医学类的读书笔记3000多字 -
甫帝爱丽: 读书笔记——《行为医学》 《行为医学》是研究和发展关于行为科学中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知识和技术,并把这些知识和技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防治和康复的一门多学科领域.行为医学作为一门与多个学科相关的交叉性学科,覆盖面宽,应用...

凤城市19191158032: 求问解剖生理学的重点有哪些 -
甫帝爱丽: 下面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只要全部背下来就没事了,考试哦肯定没有问题.要时刻记住,解剖和生理都是要背的!!加油!!《人体解剖学》一、骨学1.掌握全身骨的分部、骨的形态、构造和功能2.了解椎骨一般形态,掌握各部椎骨的形态特...

凤城市19191158032: 解剖学和生理学之间的联系! -
甫帝爱丽:[答案] 系统解剖学是按照人体的各个系统划分,介绍其形态、位置,并且初步介绍其功能.比如:骨学、肌肉学、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等. 人体生理学是具体介绍各个器官如何运作,如何维持人的正常活动的.比如:肺的呼吸功能、心脏怎样泵...

凤城市19191158032: 怎样能快速的背并且能记住(生理学 解剖学 内科 外科)这几本书的方法. 急求!!!!!!!!!!!! -
甫帝爱丽: 1喜欢2自信3上课当刻录电影,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过一遍4定期复习

凤城市19191158032: 简述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三者之间的主要差别 -
甫帝爱丽:[答案] 解剖学属于形态学,主要讲解生物的具体形态构造(我学的全都是人体的),生理学讲的是人体各系统如何工作,如何维持状态稳定平衡.病理学(目前最主要是在讲病理情况下各种组织器官以及细胞分子水平的结构异常,以及部分因结构异常引起的...

凤城市19191158032: 怎样学好解剖学,生理学,微免? -
甫帝爱丽: 解剖学是形态学,在实验课上一定要认真看标本,理论课上也要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复习.生理学比较抽象,要有想象力,要把学到的东西串起来.微免是微生物和免疫学吗?如果是,微生物主要是要分类学习,把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归纳一下,还有其他分类.免疫学刚学的时候很难,因为很多都是后面的内容,当你学到后面的时候就可以串起来了...总之,这些医学基础课都很重要,是临床医学基础,上课要认真听,课后要认真复习.用心学,祝你成功!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