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的音乐特征有哪些?

作者&投稿:离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白族音乐的音乐特点~

白族民歌的歌词结构,习称“山花体”。每首歌词 皆8句(其中第1句为衬词)或7句为一段。8句歌词的字 数是7775、7775;七句的字数是 775、7775。有时句中 字数有所增减,但都属于“山花体”的变体。与歌词结 构配合,旋律也由两个乐段组成,第2乐段是第1乐段的 变化重复。

大理三月好风光

去百度百科搜搜,以下是百科摘的:
 白族调 白语称“白儿祜”,意为白曲,类似山歌。 因各地不同,故常冠以地名,如“大理白族调”、“剑 川白族调”、“洱源西山白族调”以及昆明、元江、泸 水等地的白族调等。①大理白族调。流传于洱海周围地 区,可对唱,亦可独唱,分男腔和女腔。男腔是五声徵 调式;女腔是五声宫调式。男女对唱中,女腔转男腔时, 前调do=后调sol,形成同主音转调(个别村寨男女同唱 一调)。用真假嗓结合的唱法。女腔第 1、第 5句唱词 最后一字的行腔往往落在la的颤音上。除此特定颤音外, 其他声音均较平直,乡土气息浓郁。如下例: ②剑川白族调。流传于剑川、洱源地区。曲调质朴、流 畅,兼有叙事和抒情的特点,亦可作为说唱曲调使用。 以真嗓演唱,用龙头三弦伴奏,自弹自唱。音乐是六声 羽调式,旋律起伏较大,常有六度、八度的跳进。剑川 白族调的结尾常先终止于骨架音mi上,随后,三弦弹奏 尾声式的结束句,才终止于主音。如下例: ③洱源西山白族调。流行于洱源县西山地区及云龙县相 邻的山区。音乐多为五声音阶羽调式,也是乐段的变化 反复结构。男女声均以真声演唱。   白族小调 与白族调不同之处,在于爱情内容较少, 可以在家里、街巷中演唱。如“泥鳅调”、“海东调”、 “麻雀调”、“栽秧调”等。   叙事歌 有流行于洱海四周的 大帛曲 (又称“花 柳曲”),流行于山区的“打歌调”。此外,尚有风俗性民歌、儿歌,哄娃娃调等。   歌舞音乐 有“打歌调”、“霸王鞭调”、“耍龙 舞”、“耍狮舞”、“绕三灵”等,音乐都较欢快热烈。   大本曲音乐 大本曲是白族传统曲艺的曲种。其唱 腔按传统的说法,有“三腔九板十八调”。“三腔”指 的是 3个艺术流派:流行于大理城南的称为南腔;流行 于大理城北的称为北腔;流行于洱海东岸的称为海东腔。 “九板”指的是 9个曲牌,是大本曲的基本唱腔,如正 板、平板、高腔、脆板、大哭板、小哭板、阴阳板等。 “十八调”指的是18首来自民间的民歌小调,是大本曲 的辅助唱腔,如老麻雀调、螃蟹调、放羊调、花子调等。 一般由1人演唱,1人弹三弦伴奏。 明清时代吹吹腔、大本曲剧本和唱本 吹吹腔音乐 吹吹腔是白族的传统戏曲剧种,历史 悠久,现称白剧。其音乐属于联曲体。唱腔有小生腔、 须生腔、小旦腔、摇旦腔、英雄腔、丑腔、高腔、平腔、 二黄腔、大哭腔等。主要以唢呐和打击乐伴奏。

各民族有哪些特点 1、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3、苗族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

一、历史简述
白族位于我国西南边疆,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少数民族,它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保山、元江、丽江、昆明、安宁、南华以及贵州毕节、四川凉山等地区。白族的大部分人口分布在西南地区,据2001在全国人口条调查统计,白族大约有1858063。
若追述白族的历史,可以早至从秦汉以前,在西汉时期,朝廷向西南边疆移入大批汉民,将汉族的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这里,由此而推动了白族生产力的极大发展。这种发展到唐代南诏大理国时期达到经济文化的顶峰。白语属汉藏语系 藏缅语族 语支,通用汉文。

从宏观上看,白族音乐的旋律一般较为粗狂,节奏趋于简约。这种特点在唐代南诏大理国时期已经定型,当时四乐句音乐旋律大量流传并延续至今。如:建川山歌《三尾鱼秋调》以及《唐代会要》中记录的白族《秋枝词》等,这些音乐多为四乐句结构。作为南诏国音乐高峰的应数学习并吸收了异地音乐素材而创作的《南诏奉圣乐》(也叫《南诏奉圣乐舞》)。南诏乐自此便由西南边疆传入唐朝宫廷,并被列于十部乐,其演奏形式为宴会立奏宫中坐奏。

在古代,白族音乐相结舞蹈踏舞的踏歌,南诏有名的《狮干舞》在唐朝时期已传入中原;《南诏奉圣乐》在唐朝宫廷里被列为唐代音乐14部之一;《白族调》是流传甚广的“三七一五”(前三句七言,后一句五言)的格律诗。在15世纪中叶,有些文人应用这一民歌形式写下了有名的诗篇,如杨丰甫"词记山花碑".白剧"吹吹腔"是在早期"大东本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的艺术。民间传统的《创世纪》长诗,叙述了白族在原始社会“天下顶太平”,“不分贫和富”“百姓肥胖胖”的没有阶级压迫的平等生活。在南诏白族诗人杨其鲲的《途中》,

二、白族音乐的体裁
白族的民间音乐主要是民间歌曲、歌舞、大本曲、吹吹腔、器乐等。民间白族歌曲有如下三种情况:
1. 比较鲜明地保持着白族民间传统音乐特点的,如“大理白族调”、“剑山白族调”、“洱源西山白族调”等。
2. 和其他民族长期交往过程中,在音乐语言上相互交流融合的,如“后山调”等。
前者融合了临近鹤庆白族的山歌音调,并成为这一地区白族及白族人民所共同的歌调;后者由于和普米白族相接近,歌调中融合了白族和普米族的民歌音调。 在大理、剑川、洱源、鹤庆等地区的佛教与道教较为发达的城镇和乡村,还广泛流行少则十余人,多则几十人演奏的“洞经音乐”。这种“洞经音乐”源于白族民间音乐,后由于融入了〈大洞仙经〉等经腔和曲牌故名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南诏国宫庭音乐互相演化而成。其乐器中分为打击乐与管旋乐两种。现保存有的曲目是〈将军令〉、〈水龙呤〉等二十多种。

三、白族音乐的乐器
白族的乐器品种较多,古代汉文献把铜鼓归为了滇焚的“蛮夷乐器”。在晋宁石寨山汉墓中,出土了一个铜鼓形贮贝器上铸有两人抬一铜鼓,一人双手戴大圆环,手舞足蹈,另外二人正边打鼓边唱歌,这说明白族先民汉代就已把铜鼓作为乐器了。
今天流传并常用的弦鸣乐器有三弦、胡琴等;膜鸣乐器有两端蒙皮,直经尺许的小鼓以及单面蒙皮的小八角鼓等;气鸣乐器有木叶、芦管、唢呐、笛子以及萧等;体鸣乐器有锣坡等。这些乐器多为汉族地区传入,但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已形成了独特的有体系的演奏形式,并深刻影响了白族音乐语言的发展。

现在白族民间器乐曲主要有三弦曲、唢呐吹打乐、 洞经音乐等;此外尚有古曲和竹笛、口簧、木叶等演奏 的曲调。
三弦曲 乐器有龙头三弦、小三弦以及常见的汉族 三弦3种 通常演奏的三弦独奏曲有 剑川白族调 、“洱 源白族调”、“泥鳅调”、“蜜蜂过江”、“过山情” 以及曲艺大本曲的前奏曲“大摆三台”、“小摆三台” 等。
唢呐吹打乐 白族人凡婚丧、庙会、年节、舞狮、 耍龙、赛龙船以及在演唱吹吹腔时,皆演奏唢呐吹打乐。 乐器有白族大唢呐、小唢呐、过山号以及锣、鼓、钹等。 曲很多,经常演奏的有“栽秧调”、“耍龙调”、“迎 亲调”、“拜堂调”、“送客调”、“大开门”、“小 开门”等。此外,洞经音乐也在白族人民中流传较广。
古典戏曲"吹吹腔"发展起来的"白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白族的文化水准较高,各种人才辈出

四、白族音乐的常见形式
白族调 白语称“白儿祜”,意为白曲,类似山歌。 因各地不同,故常冠以地名,如“大理白族调”、“剑 川白族调”、“洱源西山白族调”以及昆明、元江、泸 水等地的白族调等。①大理白族调。流传于洱海周围地 区,可对唱,亦可独唱,分男腔和女腔。男腔是五声徵 调式;女腔是五声宫调式。男女对唱中,女腔转男腔时, 前调do=后调sol,形成同主音转调(个别村寨男女同唱 一调)。用真假嗓结合的唱法。女腔第 1、第 5句唱词 最后一字的行腔往往落在la的颤音上。除此特定颤音外, 其他声音均较平直,乡土气息浓郁。如下例: ②剑川白族调。流传于剑川、洱源地区。曲调质朴、流 畅,兼有叙事和抒情的特点,亦可作为说唱曲调使用。 以真嗓演唱,用龙头三弦伴奏,自弹自唱。音乐是六声 羽调式,旋律起伏较大,常有六度、八度的跳进。剑川 白族调的结尾常先终止于骨架音mi上,随后,三弦弹奏 尾声式的结束句,才终止于主音。如下例: ③洱源西山白族调。流行于洱源县西山地区及云龙县相 邻的山区。音乐多为五声音阶羽调式,也是乐段的变化 反复结构。男女声均以真声演唱。
白族小调 与白族调不同之处,在于爱情内容较少, 可以在家里、街巷中演唱。如“泥鳅调”、“海东调”、 “麻雀调”、“栽秧调”等。
叙事歌 有流行于洱海四周的 大帛曲 (又称“花 柳曲”),流行于山区的“打歌调”。此外,尚有风俗性民歌、儿歌,哄娃娃调等。
歌舞音乐 有“打歌调”、“霸王鞭调”、“耍龙 舞”、“耍狮舞”、“绕三灵”等,音乐都较欢快热烈。
大本曲音乐 大本曲是白族传统曲艺的曲种。其唱 腔按传统的说法,有“三腔九板十八调”。“三腔”指 的是 3个艺术流派:流行于大理城南的称为南腔;流行 于大理城北的称为北腔;流行于洱海东岸的称为海东腔。 “九板”指的是 9个曲牌,是大本曲的基本唱腔,如正 板、平板、高腔、脆板、大哭板、小哭板、阴阳板等。 “十八调”指的是18首来自民间的民歌小调,是大本曲 的辅助唱腔,如老麻雀调、螃蟹调、放羊调、花子调等。 一般由1人演唱,1人弹三弦伴奏。 明清时代吹吹腔、大本曲剧本和唱本 吹吹腔音乐 吹吹腔是白族的传统戏曲剧种,历史 悠久,现称白剧。其音乐属于联曲体。唱腔有小生腔、 须生腔、小旦腔、摇旦腔、英雄腔、丑腔、高腔、平腔、 二黄腔、大哭腔等。主要以唢呐和打击乐伴奏。


民歌有哪些音乐特色?
民族性不同民族的民歌,彼此间鲜明地表现出不同的民族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不同民族的民歌有不同的歌唱语言,曲调节拍、旋律、曲体、音阶和调式、织体等均产生出民族个性。例如朝鲜族民歌,一方面它使用朝鲜族语言歌唱,音乐即具备独特的朝鲜族语言声调韵味;另一方面它集中地保持了该族传统音乐的某些固有特色...

我国民族唱法的风格有哪些特点?
近年来,我国民族声乐在西方音乐的全面影响下,经过多年的迅猛发展,进入了民族声乐的繁荣时期,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但在这个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美声唱法对民族声乐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多的歌手由于过多的汲取了美声唱法的发声技术,忽略我国民族声乐的风格特点,出现了“千人一面,...

蒙古族音乐的特点
其音乐特点为曲调简洁,装饰音较少,旋律线起伏不大,带有鲜明的宣叙性特征。节奏规范多采用单一节拍,曲式多为对称的方整性结构。除大量上、下句乐段结构之外,也有三句、四句、五句乃至更多乐句所构成的复杂曲式。歌词多为四句一段,形成分节歌形式,在不同音韵步上反复叠唱。简单易学,老少皆宜,具有...

蒙古族民歌有哪些音乐特点?
蒙古族民歌的旋法最富特色或曰带根本性的特点,是抛物线型旋律线。另一蒙古族民歌特色旋法是甩音装饰。在基本音的上方或下方以大二度或大、小三度作倚音装饰也是蒙古族民歌特色旋法。蒙古族民歌唱法最富特色的就是蒙古语称为“诺古拉”的装饰技巧。“诺古拉”,译为汉语有颤音的意思,效果类似于马头琴...

苗族民歌都有哪些音乐特点?
苗族东部、中部、西部三个方言区的民歌音乐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东部方言区受邻近汉族的音乐文化影响较深;西部方言区与杂居的藏缅语族诸民族的音乐联系较多;中部方言区本民族的固有特征更为鲜明。但总体观照,苗族传统民歌还是有许多的共同特点。在调式音阶方面,苗族民歌主要采用四音音列及五声音阶。调式...

如何从调式、织体等总结各民族音乐的特点
中国民族音乐风格特征及其形成摘要:中国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特征。中国民族音乐讲究线条、和谐、意境,追求内在思想上广阔、自由、美的空间。其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语言方式、传统记谱方式以及“写意”式的美学表现思想都对中国民族音乐风格特征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 中国民族音乐有着数千年的...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以及主要特征
其次,在音乐的表现形式上,中国音乐注重音乐的横向进行,即旋律的表现性。与中国的书法、绘画等艺术一样,在艺术风格上,中国音乐讲究旋律的韵味处理,强调形散神不散。传统的中国音乐作品在旋律进行上常常以单旋律的方式进行,对和声的运用较少。再次,中国传统音乐与舞蹈、诗歌等姊妹艺术也有着密切的...

布郎族的音乐有那些种类和特征?
布朗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是生活在中国的云南地区。当地拥有自己民族的语言,他们通用泰语和泰文。民歌 有叙事歌、爱情歌、劳动歌(盖房歌、摘棉花歌等)、风俗歌(结婚歌、迎客歌、回家歌、焰火歌、生产节令歌、丧事歌)、宗教歌、儿童歌等。按本民族传统分类法(按音乐特点分类),可分为“宰...

土家族音乐土家族民歌的音乐特征
土家族音乐,特别是其民歌,展现出独特的音乐特质。首先,调式方面,土家族民歌倾向于使用征、羽调式,它们在歌曲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宫调式则相对较少。部分歌曲甚至展现出调式变换的巧妙设计,增加了音乐的丰富性。在曲式结构上,土家族民歌常见的是二乐句、四乐句和五乐句构成的乐段,这些结构简洁明了...

土家族民歌都有哪些音乐特点?
土家族民歌的音乐特点,当然应从这个民族用自己的语言——土家语唱出的歌为依据来分析归纳。如果将焦点集中在土家族的汉语民歌上,所反映出的音乐特点与汉族民歌长江上游·西南风格区的大体一致。这里根据土家语民歌,分析归纳出土家族传统民歌的音乐特点。土家语民歌都采用五声羽调式音阶。调式音列有[LaSi...

龙港区13755486650: 白族民歌的特点 谢谢 -
宋韦同仁: 白族民歌白族民歌的歌词结构,习称“山花体”.每首歌词 皆8句(其中第1句为衬词)或7句为一段.8句歌词的字 数是7775、7775;七句的字数是 775、7775.有时句中 字数有所增减,但都属于“山花体”的变体.与歌词结 构配合,旋律也由两个乐段组成,第2乐段是第1乐段的 变化重复.

龙港区13755486650: 白族歌曲特点及代表歌曲 -
宋韦同仁: 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州.白族有本民族语言,汉文自古以来一直为白族群众通用.白族的民间歌唱艺术也具有的水平.在白族民间,既流传着大量的山歌、小调,也有各种体...

龙港区13755486650: 白族对歌的来历、形式、特点?
宋韦同仁: 白族对歌和其他兄弟民族一样,白族青年男女也长于用对歌的方式互相表达真挚的情感.但对歌的意义远不止于表达爱情,更多的还是一种知识和智慧的比赛.因而白族对歌不 限于未婚男女,在已婚的成年人或中老年中也广为流行.妻子和别的男子对歌,丈夫在一旁出点子"助战"也是常有的事.白族对歌不采取的形式,而以内容是否衔接和音韵能否 贯穿来分胜负."歌逢对手",常常几天几夜唱下去而难决胜负,对歌多半采用白族调,但有些白族地区也流行汉族的对口山歌,称为"汉调",与白族调交替进行,更有一番动人的魅力.

龙港区13755486650: 白族民歌的民歌分类 -
宋韦同仁: 白族民歌调,白语称“白儿祜”,意为白曲,类似山歌. 因各地不同,故常冠以地名,如“大理白族民歌调”、“剑 川白族民歌调”、“洱源西山白族民歌调”以及昆明、元江、泸水等地的白族民歌调等. 每首大多由八个诗句组成.第一句通...

龙港区13755486650: 白族调歌词 -
宋韦同仁: 白族主要聚居在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 散居于云南昆明、元江、邱北、南华、丽江、兰坪、碧 江、维西、保山、泸水等县以及四川西昌、贵州毕节地 区.人口 1131124人(1982年统计).白语属汉藏语系 藏缅语族 语支,通用汉文...

龙港区13755486650: 白族民歌 - 在哪里能找到大理白族民歌 - 大本曲?或者其他的大理白族民歌
宋韦同仁: 大理大本曲 大本曲是大理白族农村的民间曲艺,通常由一个演唱,一人操大三弦伴奏.演唱的内容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唱腔音调、唱词格律、演唱特点均同白族民歌、音...

龙港区13755486650: 白族歌曲的形成 -
宋韦同仁: 古代白族民歌有音乐舞蹈相结合的踏歌.南诏白族民歌诗人杨奇鲲的《途中》、杨义宗的《题大慈寺芍药》、《洞云歌》等诗被称为“高手”佳作,收入《全唐诗》中.《望夫云》、《蛇骨塔》、《杀州官》、《钩曰头》等文学作品,歌颂了古...

龙港区13755486650: 体现生命价值的白族调有哪些? -
宋韦同仁: 白族调,是白族民间最为普及的一种演唱艺术,几乎男女老少都会唱,即便唱不出口的人也会背上几首歌词.山区半山区的白族人,父母对儿童的启蒙教育,也通过教唱白族调来进行. 白族调的唱词从文学上来说已经形成了本民族所独有的诗歌...

龙港区13755486650: 白族民歌的演唱形式 -
宋韦同仁: 在白族民间,流传着几种叙事性的演唱形式,一是洱源西山区和剑川东山区的《打歌调》,二是《青姑娘》,三是《大帛曲》,四是《本子曲》,这些演唱形式有的活泼跳荡、妙趣横生,有的深沉强烈、动人心弦,充分体现了白族的民间歌唱艺术水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