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二三里”和“一去二三里”两首诗有何准确的出处?

作者&投稿:糜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望二三里”和“一去二三里”两首诗有何准确的出处?~

“一去二三里”出自北宋哲学家邵雍《山村咏怀》,全诗如下:
《山村咏怀》
邵雍(北宋)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白话译文:
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薄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
“一望二三里”出自元代作家徐再思《无题》,全诗如下:
《无题》
徐再思(元)
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白话译文:
一眼望去有二三里远,薄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
扩展资料:
徐再思(约1280~1330),字德可,号甜斋(有的资料中其号为“甜齐”),浙江嘉兴人,元代著名散曲作家,生平事迹不详,曾任嘉兴路吏,因喜食甘饴,故号甜斋。
生卒年不详,与贯云石为同时代人,今存所作散曲小令100余首。作品与当时自号酸斋的贯云石齐名,称为“酸甜乐府”。后人任讷又将二人散曲合为一编,世称《酸甜乐府》,收有他的小令103首。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
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徐再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邵雍

去乃动词,
望乃形容词

一去二三里,表明动作已经开始,行动过后
一望二三里,表明未有行动开始,只是视野所过

“一望二三里”出自:邵雍[北宋哲学家]《山村咏怀》。

原文是: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释义:

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薄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

”一去二三里”出自:徐再思《无题》。

原文是:

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释义:

到二三里远的地方,有四五个生着炊烟的人家。

路过六七座亭台楼阁,周围有十几枝花。

扩展资料:

《山村咏怀》创作背景

诗人在阳春三月去共城(今河南辉县)游玩时,看到了乡间野外的骀荡春光和迷人的乡村风物,为了表达诗人的闲适心绪和充分享受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所以写下这首诗。

徐再思人物生平

徐再思(约1280~1330),字德可,号甜斋,浙江嘉兴人,生平事迹不详。钟嗣成曹本《录鬼簿》言其“好食甘饴,故号甜斋。有乐府行于世。其子善长颇能继其家声”。天一阁本《录鬼簿》,除包括上述内容外,还记载他做过“嘉兴路吏”,且“为人聪敏秀丽”、“交游高上文章士。

习经书,看鉴史”等。这些都说明他在仕途上虽仅止于地位不高的吏职,但却是一位很有才名的文人。其生卒年月很难确定。《录鬼簿》把他列为“方今才人相知者”一类,并说他“与小山同时”。

张小山生活在元末,据此推算,其生年应在一二八○年以后。他的散曲〔双调·蟾宫曲〕《钱子云赴都》有“今日阳关,明日秦淮”句,既云“赴都”,又点明“秦淮”,很可能已是明初。其卒年疑在一三五○年以后。他一生的活动足迹似乎没有离开过江浙一带。

清·褚人获《坚瓠集·丁集》说他“旅寄江湖,十年不归”。他的〔双调·水仙子〕《夜雨》“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及〔双调·蟾宫曲〕《西湖》“十年不到湖山,齐楚秦燕,皓首苍颜”等句,均可证实他确曾在外飘泊达十年之久。

其作品大量是《吴江八景》、《苕溪》、《甘露怀古》等内容。他离开家乡,在太湖一带飘泊,则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村咏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徐再思



“一去二三里”出自北宋哲学家邵雍《山村咏怀》,全诗如下:

《山村咏怀》

邵雍(北宋)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白话译文:

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薄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

“一望二三里”出自元代作家徐再思《无题》,全诗如下:

《无题》

徐再思(元)

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白话译文:

一眼望去有二三里远,薄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

扩展资料:

徐再思(约1280~1330),字德可,号甜斋(有的资料中其号为“甜齐”),浙江嘉兴人,元代著名散曲作家,生平事迹不详,曾任嘉兴路吏,因喜食甘饴,故号甜斋。

生卒年不详,与贯云石为同时代人,今存所作散曲小令100余首。作品与当时自号酸斋的贯云石齐名,称为“酸甜乐府”。后人任讷又将二人散曲合为一编,世称《酸甜乐府》,收有他的小令103首。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

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徐再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邵雍



一去二三里出自宋朝邵康节的《山村咏怀》。

一望二三里出自元朝徐再思的《无题》。

《山村咏怀》

(宋)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翻译:一路走去有二三里远,炊烟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亭台的楼阁有六七座,八九十枝的鲜花在鲜艳绽放。

《无题》

(元) 徐再思

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翻译:一眼望去有二三里远,烟雾笼罩着四五户农家。

附近楼台有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在周边盛开。

扩展资料:

《山村咏怀》创作背景:

诗人在阳春三月去共城(今河南辉县)游玩时,看到了乡间野外的骀荡春光和迷人的乡村风物,为了表达诗人的闲适心绪和充分享受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所以写下了这首诗。

《无题》赏析:

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每句安排一个量词,即“里”、“家”、“座”、“枝”,新颖有变化。

也在每句中安排两三个数字:“一”字打头,“二三”“四五”和“六七”嵌于句中,“八九十”又回归句首,把一到十表示数目的十个汉字按照自然数序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编织在一起。

随着诗句和画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几笔就构成一幅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山村风景画,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两者的区别:

去乃动词,望乃形容词。

一去二三里,表明动作已经开始,行动过后。 

一望二三里,表明未有行动开始,只是视野所过。



一去二三里 又名 山村咏怀   
(宋)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无题
(元) 徐再思
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一望两三里 烟春四五家 是谁的诗
2012-05-18 最佳答案 出自宋代理学家邵康节的作品: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诗名不详 本回答由网友推荐 举报| 答案纠错 | 评论 13 2 liulian819 采纳率:33% 擅长: 教育\/科学 娱乐休闲 生活 文化\/艺术 为您推荐: 南烟斋笔录小说全文 烟悦网 烟春 最贵的烟 黄金...

1~10数字 请编诗(儿歌也行) - 百度宝宝知道
《数字歌》1像树枝细又长,2像小鸭水上漂,3像一只小耳朵,4像小旗随风飘,5像衣钩墙上挂,6像豆芽开心笑,7像镰刀割小麦,8像两个小圈圈,9像蝌蚪小尾巴,0像鸡蛋做蛋糕。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这首诗叫什么名
《无题》元:徐再思 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一望二三里
年代:【元】 作者:【徐再思】 体裁:【五绝】 类别:【】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作者小传】:徐再思,元散曲家。字德可,号甜斋,嘉兴(今属浙江)人。其小令多写江南风物和闺情,风格清新秀丽。与贯云石(号酸斋)齐名,后人合辑其作品,称为《酸甜乐府》。

语言教案小班“一望二三里”古诗教案怎么写?
本次教学活动主要是帮助幼儿初步学习朗诵古诗《一望二三里》,理解诗歌的意境,体验数字诗的趣味。于是我在活动准备中特意增添了相应的字卡和图示,在活动的相应环节给予幼儿适当的语言提示,帮助幼儿借助字卡来记忆每一幅图的内容;还有就是活动环节一经过调整后组织起来更是得心应手。通过鼓励幼儿大胆表述...

一去二三里的全诗是什么?
我记得小时候是一去二三里,乡村四五家。儿童六七个,八九十枝花。现在的改了,和以前不同了。现在的是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求带有数字、颜色,思乡和春天的诗句!!! 这四种分类越多越好~~!感谢大神...
1.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一望二三里》邵雍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风》李峤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按要求写诗句1.含有数字的诗句 :含有颜色的诗句:3.表达思乡的诗句.描 ...
1.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一望二三里》邵雍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风》李峤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一去二三里古诗赏析
下面是我整理收集的一去二三里古诗赏析,欢迎阅读参考! 原文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注释: 忆江南:据《乐府杂录》,此词又名《谢秋娘》,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又名《望江南》、《梦江南》等。分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七字,双凋五十四字...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花林寻不见.你能...
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梅花看不见。---林逋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郑板桥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枝花.卓文君:司马相如之...

秀洲区15571087330: 古诗《一去二三里》和《一望二三里》的区别? -
离定稚儿:[答案] 去乃动词, 望乃形容词 一去二三里,表明动作已经开始,行动过后 一望二三里,表明未有行动开始,只是视野所过

秀洲区15571087330: “一去二三里”和“一望二三里”是两首不同的诗句的开头吗? -
离定稚儿: 是的."一去二三里"是《山村咏怀》中的诗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邵雍,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乡村中漫步的情景,其中“一去二三里”是指他离开村子二三里.而"一望二三里"是另一首诗《望夫山》中的诗句,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其中“一望二三里”是指她站在山上远望村子之外的情景.因此,"一去二三里"和"一望二三里"是两首不同的诗句的开头.

秀洲区15571087330: “一望二三里”和“一去二三里”两首诗有何准确的出处?在她所学的古诗里,竟有这么漫不经心的问题.自以为对古诗词颇为爱好的我,竟然哑口了、石化了... -
离定稚儿:[答案] 一去二三里 又名 山村咏怀 (宋)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无题 (元) 徐再思 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秀洲区15571087330: 古诗《一去二三里》《望庐山瀑布》《赠汪伦》 -
离定稚儿: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之花.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秀洲区15571087330: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有哪几首 -
离定稚儿: 1、 一去二三里 宋. 理学家. 邵康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2、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3.静夜思唐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4、咏鹅唐. 骆宾王.鹅、 鹅、 鹅,曲 项 向 天 歌.白 毛 浮 绿 水,红 掌 拨 清 波.

秀洲区15571087330: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古诗 -
离定稚儿: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古诗1、 一去二三里 宋. 理学家. 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2、画 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3.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

秀洲区15571087330: 一望二三里这首古诗是什么意思 -
离定稚儿: 一去二三里 又名 山村咏怀 (宋)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意思是:到二三里远的地方,有四五个生着炊烟的人家.路过六七座亭台楼阁,周围有十几枝花.

秀洲区15571087330: 谁有冀教版小学语文古诗 -
离定稚儿:[答案] 《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

秀洲区15571087330: 一年级的语文书古诗大全(上下册) -
离定稚儿: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望采纳望采纳

秀洲区15571087330: 人教版语文课本一至八册的古诗 -
离定稚儿:[答案] 1、一去二三里 2、 画 3、咏鹅 4、画鸡 唐 骆宾 明 唐寅 一去二三里, 远看山有色, 鹅,鹅,鹅 , 头上红冠不用裁, 烟村四五家. 近听水无声. 曲项向天歌. 满身雪白走将来. 亭台六七座, 春去花还在, 白毛浮绿水, 平生不敢轻言语, 八九十只花.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