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洋兵齐解甲___是写谁的

作者&投稿:赫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历史名人排行榜 越详细越好。~

一、中华历史十大帝王全传——龙行天下
1、九龙腾霄——秦始皇 2、从谏如流——汉高祖刘邦
3、黄金时代——唐太宗李世民 4、雄才伟略——宋太祖赵匡胤
5、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6、冷酷帝君——朱元璋
7、戒马创业——清太祖努尔哈赤 8、千古一帝——清圣祖玄烨
9、乾纲独断——清世宗胤祯 10、天朝威福——清高宗弘历
二、中华历史十大商贾全传——
1、商者鼻祖--陶朱公 2、倾国巨贾——吕不韦
3、 4、
5、 6、一代商圣--胡雪岩
7、官商一体--盛宣怀 8、末代首富--王炽
9、华侨领袖--陈嘉庚 10、首富时代--李嘉诚
三、中华历史十大后妃全传——凤舞九天
1、一笑千金——褒姒 2、出水芙蓉——西施
3、绝代女枭——吕雉 4、昭阳艳史——赵飞燕
5、风流女皇——武则天 6、太真仙子——李贵妃
7、铁马红颜——萧燕燕 8、稀世明珠——花蕊夫人
9、独步古今——孝庄 10、垂帘听政——慈禧
四、中华历史十大名妓全传——风华绝代
1、花中魁首——绿珠 2、千古绝色——苏小小
3、薄命怜她甘作妓——薛涛 4、桃花几度吹红雨——李师师
5、天生尤物——柳如是
《柳如是别传》(陈寅恪) 6、桃花扇底送南明——李香君
7、冲天一怒为红颜——陈圆圆 8、十万洋兵齐解甲——赛金花
9、斜风细雨润碧桃——董小宛 10、高山流水共知音——小凤仙
五、中华历史十大谋略家全传——血鉴奇谋
1、谋略始祖——吕尚 2、一代智圣——诸葛亮
3、智者远虑——范睢 4、正合奇胜——孙膑
5、帝王之师——张良 6、权霸人生——商鞅
7、算无遗策——郭嘉 8、瑰丽高华——王猛
9、开国谋臣——高基 10、善始善终——范文程
六、中华历史十大文豪全传——大国之魂
1、浪漫诗骚——屈原 2、汉赋风流——司马相如
3、才高八斗——曹植 4、佳情山水——谢灵运
5、谪仙放歌——李白 6、一代诗圣——杜甫
7、秦淮梦断——李煜 8、文学革新——王安石
9、豪情千古——苏轼 10、烈士情怀——陆淳
七、中华历史十大名将全传——纵横四海
1、一代兵圣——孙武 2、冷血将军——吴起
3、十面埋伏——韩信 4、龙城飞将——李广
5、七退匈奴——卫青 6、抗金英雄——岳飞
7、大明英烈——常遇春 8、台湾之父——郑成功
9、抗倭名将——戚继光 10、乱世英杰——左宗棠
八、中华历史十大枭雄全传——铁血政坛
1、 2、新朝旧政——王莽
3、乱世魔王——董卓 4、绝代枭雄——曹操
5、逆子贰臣——安禄山 6、一代官圣——曾国藩
7、千古遗恨——吴三桂 8、窃国大盗——袁世凯
9、贿选总统——曹锟 10、黑手遮天——张作霖
九、中华历史十大义军领袖全传——大泽龙蛇
1、替天行道——陈胜 2、美人黄土——项羽
3、乱世英豪——李密 4、燕赵悲歌——窦建德
5、冲天将军——黄巢 6、倾天豪杰——方腊
7、女中奇英——王聪儿 8、君山二魄——钟相 杨幺
9、大顺永昌——李自成 10、天王第一——洪秀全
十、中华历史十大权臣全传——宦海风云
1、三朝宰辅——王导 2、五朝元老——郭子仪
3、直面人生——海瑞 4、政坛娼妓——冯道
5、万古骂名——秦桧 6、口蜜腹剑——李林甫
7、奸相之首——严嵩 8、生死荣枯——张居正
9、千古巨贪——和珅 10、毁誉一身——李鸿章

龚橙,字孝棋,又名孝拱,为龚自珍的长子,半伦(龚半伦)是他晚年的号。生于上海道署。
这个人比他老爹,更加风流自喜,目中无人。

相传,他的父亲龚自珍由于和某位王爷的小妾有私情,被人用毒酒毒死,死前告诉龚橙是满人害死了他,所以龚橙对满人有着怨恨,对于火烧圆明园的事就没什么客气奇怪的了。将龚橙与火烧圆明园联系起来,有一个演变过程。最早记载有汉奸引洋兵入圆明园的是王闿运,他记云:“夷人入京至宫闱,贵族穷者,偶率奸民,假夷之名,遂先纵火。”但他未明说“贵族穷者”及“奸民”是谁。后来,刘成禺在《世载堂杂忆》中说;“龚孝拱,字橙,号匏叟,仁和龚自珍子,英人攻天津,广州,威妥玛尊为谋主,多用其策。”于是,龚橙因威妥玛“多用其策”,落下了汉奸之名,但与火烧圆明园还无甚关系。至刘叔问为《同治重修圆明园史料》写跋文时说:“初有奸人龚孝拱者,至庚申京师之变,乃乘夷乱,导之入园,纵火肆掠。”从此,龚橙就成了引英军入圆明园的元凶了。

但是,这一重要的史实,在最初的记载中却完全找不到根据。首先,是当年的侵略者的回忆录中没有提及,如英军书记官斯文侯记叙说:“当夕阳西下时,有联军想进园,被门监多人所阻,乃格斗,杀门监,一哄而进。”第二,清廷留在京城的大臣如恭亲王奕欣、僧格林沁、瑞常等在火烧圆明园之后给咸丰帝的奏折中,也未提到龚橙引洋兵入园之事。第三,当时的清人著作中亦未言“奸人引洋兵”,如陈康祺《郎潜纪闻》:“咸丰庚申,西事孔棘,津门被兵,付之回祝。”第四,当时留京的官僚的日记中,详细地记载北京城里对火烧圆明园的传闻,也未提及龚橙引洋兵事,如翁同和《翁文恭公日记》、李慈铭《越缦堂日记》。日记是自己看的,应是有闻必录,未记龚橙,说明后来所说龚橙引洋兵入园事值得怀疑。其实,在三四十年代,已经有人为之雪冤。有说洋兵是按地图进入,并无“奸民”引导,有人说,确有奸民作伥,但系无名之辈,并非龚橙。还有人说,圆明园富丽堂皇之宏,金银珠宝之富,举世皆知,何须龚橙去唆使,而且,有人举出英军入园后迷路,反被法军抢先进宫库一事,反问道:“英军既有半伦为之向导,何至失道后至。”

总之,说龚橙引英军入圆明园,缺乏第一手确凿材料。至于人们为什么把这事牵到他身上,我想原因有二:一是他为英国人作过事,二是他不检细行,劣迹昭著。

  十万洋兵齐解甲——赛金花

  在晚清众多的名妓之中,赛金花应该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个,除了名列“清末四大谴责小说”的《孽海花》,还有多部笔记和小说涉及她的故事。
  根据有关的史料,历史上的赛金花经历大概如下:
  其初名为傅钰莲,又名彩云,江苏盐城人,(一说为安徽人)约生于1872年。幼年被卖到苏州的所谓“花船”上为妓,1887年(光绪13年),适逢前科状元洪钧回乡守孝,对彩云一见倾心,遂纳?妾,洪时年48岁,傅彩云年仅15岁。不久,洪钧奉旨为驻俄、德、奥、荷四国公使,其原配夫人畏惧华洋异俗,遂借诰命服饰给彩云,命她陪同洪钧出洋。90年代初,同洪钧归国,不久洪病死。1894年,傅彩云在送洪氏棺柩南返苏州途中,潜逃至上海为妓,改名「曹梦兰」。后至天津,改名「赛金花」。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时,居北京石头胡同为妓,曾与部分德国军官有过接触,也曾改换男装到皇家园林西苑(今中南海)游玩。1903年在北京因虐待幼妓致死而入狱,解返苏州后出狱再至上海。晚年生活穷困潦倒,1936年病死于北京。
  今天从现存的一些老照片来看,赛金花本人并没有令人惊艳的倾国之色,却只因不同寻常的经历,成为一连串传奇故事的主人公。
  能够嫁给状元首先就是一个风尘女子不同寻常的遇合,这于是引出了另外一个在当时就颇为流行的传说。据说,洪钧未中状元之前,曾经受到过一个妓女的资助,这个妓女有的作品里称之为小青。和所有“公子落难美人相救”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样,洪钧和小青订下了白头之约,但是也同样没有跑出这类故事的套路:中了状元的洪钧觉得娶妓为妻有损自己的体面,于是抛弃了前盟。而不知内情的小青最初沈浸在被人称为“状元夫人”的喜悦中,得知真相后愤然上吊自杀。因此,在《孽海花》中,出场时的「花榜状元」傅彩云脖子上有一圈与生俱来的红丝,足以让男主人公金雯青(洪钧字文卿,此处影射很明显)明白她是小青的后身,遂有隔世重逢之感。而因了这段没有了结的前世孽债,许多作品将洪钧的死因归为小青对他的报复:彩云后来私通幼仆、玩弄戏子,最终将洪钧气死。甚至后来彩云与戏子孙小三的一段不解之缘,也有传言说,因为孙小三的前身在那段前世姻缘中曾经为小青鸣过不平,所以今生里得到彩云的以身相报。  不过曾朴的《孽海花》并不满足于以上这样因果报应的简单故事,小说对彩云的个性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加工,使人们更容易相信这位状元夫人的不同凡响。在做“公使夫人”期间,彩云不但很快学会了欧语,其美貌和聪明也到处引起轰动,甚至德国皇后也与她合影留念;与此相对照,大清国的公使金斐青却处处显出迂腐和无能,危难之时甚至要求救于他这位如夫人。而傅彩云在金雯青死后要求脱离金家的一段表白里,其坦率和敢作敢当也不乏令人称道之处:
  “我何尝不想给老爷争口气,图个好名儿呢?可是天生就我这副爱热闹寻快活的坏脾气,事到临头,自个儿也做不了主。……若硬要把我留在这里,保不定要闹出不好听的笑话,到那一步田地,我更要对不住老爷了!再者我的手头散漫惯的,从小没学过做人家的道理……我阔绰的手,一时缩不回,只怕老爷留下来的这一点死产业,供给不上我的挥霍,所以我彻底一想,与其装着假幌子糊弄下去,结果还是替老爷伤情面,害子孙,不如直截了当,让我走路,好歹死活,不干姓金的事,至多我一个人背着个没天良的罪名,我觉得天良上倒安稳得多呢。”
  实际上,假如傅彩云在洪钧死后心甘情愿地为他守节而不是下堂求去重操旧业,「状元夫人」的名声就不可能作为一种成名的资本。而在赛金花的时代,象明末名妓董小宛那样从良后心甘情愿作一名贤妇的妓女可谓聊胜于无。清末的妓女,许多因为挥霍太过、债务缠身,经常靠嫁人来摆脱债务,不出三、五月到一年,即想方设法地脱离夫家,重张艳帜,名为“泡浴”。赛金花虽未能免俗,但她到底是在洪钧死后才明明白白地下堂求去,倒也不失为一种光明磊落。因此,在燕谷老人的《续孽海花》里,历史上赛金花在送灵回南的途中潜逃到上海,被描述成经过洪钧原配夫人默许的行为,因为如此则彼此都不伤体统。
  回到沪上的赛金花挂牌接客,果然效果颇佳,名声大噪。清末著名小说家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作者)因为她传奇的经历,将她列入海上名妓中的“后二怪物”之一。另有作者特意将原来的海上名妓“四大金刚”开除一位,而将这位「状元夫人」列?「金刚」之首。在北京她则因为喜欢穿男装,被称?“赛二爷”。
  不过促成赛金花再次成名的却是庚子事变。据传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赛金花因为通欧语,得到西人的宠幸,她在西洋时就与联军总司令瓦德西相识,这次旧情复燃,亲密异常;也凭借这一层特殊关系,赛金花曾劝瓦德西少侵扰百姓,辛丑和议之成,也多得益于她,因此京城人对她多有感激,称之为「议和人臣赛二爷」。这类传说也正是赛金花故事中最引起争论的地方。从历史上看,出生于1832年的瓦德西时年已68岁,似乎不大可能与赛金花有什么私情可言。不过,在北京众多的倚门之娼当中,精通欧语的确可以使赛金花脱颖而出,为“结与国之欢心”提供方便。至于赛金花是否对辛丑和约发生过作用,从史实上可以说是无据可查,不过民间叙事却是另一回事了。在当时多数人的记录中,乘车与欧人招摇过市的赛金花至少并没有引起普通人的反感,「议和大臣赛二爷」倒是名满九城。传说不见得具有细节的真实性,却并不排除一定的合理性。
  这段难以揣测的公案给小说家提供了足够的想象空间,另一本清末小说《九尾龟》是这样叙述此事的:赛金花到紫禁城与瓦德西叙旧,看到国人眼中神圣的皇家宫苑被联军占领,面目全非,本能的爱国心由此被唤起:「我虽然是个妓女,却究竟是中国人,遇着可以帮助中国的地方,自然要出力相助」。因为华德生(影射瓦德西)请她作翻译文案,赛金花借此劝说华德生不要虐待中国人,释放被押的中国官员。更为人称道的是使出她的娇媚手段,帮助中国的议和大臣洪中堂(影射李鸿章)说服华德生在和约上签了字。对于这一段功劳,一般的文人赞扬起来喜欢咬文嚼字,什么「他在那枪林弹雨之中,谈笑而劝敌帅,颐指而策番奴,飘零鸳燕,因赖他作个金铃,即贵居王公,也都靠他一枝明杖」,更本色一点的想象大概更符合主人公的身份,我们可以设想,赛金花打着一口婉转的苏白,向别人表明自己简单的动机:「谢不谢倒没有关系,只是让大家看看,知道我们吃把势饭的人也不是一点点用场也没有,别人说起来总是堂子里的倌人没有好人,其实也不见得。」
  和议既成,联军退兵,两宫回銮,乱哄哄论功行赏之时,自然没有赛金花的份。相反,虽然「议和大臣赛二爷」的名声增加了不少「生意」,也不过依旧做着倚门卖笑的生涯。一至于后来的虐妓致死一事,赛金花并非没有责任,但似乎也别有隐情,例如吴趼人就认为,她是因为招摇的缘故才被解返原籍的。「招摇」二字似乎颇有深意,乱世之中,一个风尘女子身份大起大落,巨大的反差很容易反映出世态炎凉。因此,《九尾龟》就大胆的虚构了一个卑鄙的卜部郎,赛金花因为看不惯他的市侩样,得罪了他,后来他就借虐妓一事大做文章进行报复,使赛金花最终被迫铩羽南归。
  此后的赛金花虽然又在上海重张艳帜,只是秋娘已老,传奇的故事也离她而去。不过一个身份低贱的风尘中人,一生中两次与历史风云际会,虽为流星一闪,却也足以引起世人的向往与凉叹,因此,时人曾预言:
  「照他这样侠骨奇情,不但比古来的苏小、薛涛,只以歌舞诗词传为佳话者不可同年而语,就是比那些纡青拖紫的贵人,弄月嘲风的名士,碌碌终身,汶汶没世,也就有上下床之别,将来自必为一代传人。」
  赛金花(1872-1936年)是一个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叶中国的具有传奇色彩的女子。曾作为公使夫人出使欧洲四国,也作为妓女而知名上海,还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起到了劝说联军统帅,保护北京市民的作用。赛金花曾经三度嫁作人妇。
  生平
  早期
  赛金花原名郑彩云,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十月九日生于安徽徽州黟县。13岁母亲病逝后,随父亲移居到苏州。 1886年,在苏州河上的花船上为清倌人(卖艺不卖身),改名傅(富)彩云。
  公使夫人
  赛金花1887年,前科状元洪钧回苏州守孝。与赛金花初见,洪钧为其美色所倾倒,随即纳赛金花为三姨太,为其改名为洪梦鸾。
  1887年,清政府委派洪钧出使德、俄、荷、奥欧洲四国。洪钧的夫人不愿随洪钧前往,命赛金花随洪钧出访,并借诰命服饰给赛金花。因此,赛金花以公使夫人的名义出使四国。
  出使期间,在柏林居住数年,到过圣彼得堡、日内瓦等地,周旋于上层社会。 受到过德皇威廉二世和皇后奥古斯塔·维多利亚的接见。相传此时,与后来的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相识。
  在柏林居住期间,赛金花与洪钧生一女,取名德官。
  三年后,1890年,洪钧任满归国,升迁为兵部左侍郎,仍居于京城邸宅。
  名妓
  光绪十九年(1893年),洪钧去世,在护送洪钧棺柩南返苏州途中,逃往上海为妓,改名曹梦兰。在曹梦兰书寓挂牌。因状元夫人和公使夫人的的招牌而名扬上海滩。
  后为了躲避祸端,北上天津,改名赛金花,“赛金花书寓”在天津挂牌,并组织“金花班”。后搬往北京,先后在高碑胡同,石头胡同,陕西巷为娼。
  据说在这期间,京剧武生孙作舟,人称孙三爷一直与赛金花相伴,为赛金花的书寓撑腰。
  庚子年间
  庚子年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赛金花逃出北京,但所有细软丢失,无奈返回北京。
  赛金花因其旅德经历及能说德语,得以与德国士兵交谈,因此与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有过接触。一方面赛金花为联军筹措过军粮,另一方面又劝阻瓦德西不要滥杀无辜,保护北京市民,在历史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在苦苦哀求克林德遗孀,同意以建克林德碑牌坊解决克林德被害一事。京城人对赛金花多有感激,称之为“议和人臣赛二爷”。
  第二次婚姻
  赛金花出狱后,金花班散了,家财也没有了,后返上海重操旧业。 后嫁给了沪宁铁路稽查曹瑞忠做妾。次年曹死,再为娼。
  第三次婚姻
  1918年6月与参议员江西民政长魏斯炅在上海正式结婚。住在北京前门外的樱桃斜街,五年后魏死。
  晚年
  赛金花的晚年贫困潦倒,接受过很多人的接济,最后的日子是和她的女仆顾妈一起度过的。 1936年12月4日,赛金花因病于北京过世,终年64岁。
  死后,赛金花葬于陶然亭。赛金花墓在锦秋墩南坡上,香冢、鹦鹉冢之西。墓为大理石砌成,墓碑为高1.8米的花岗岩,据说墓碑是著名书画家齐白石所题。
  彩云图陶然亭还有记述赛金花生平的三块石刻:彩云图、前彩云曲和彩云后曲。彩云图是著名书画家张大千为赛金花画的画像,《前彩云曲》和《彩云后曲》为樊增祥为赛金花作的长诗。
  与赛金花相关的作品:
  刘半农与商鸿逵的《赛金花本事》(1936年)
  曾朴的《孽海花》 --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张鸿的《续孽海花》
  夏衍的话剧剧本《赛金花》(1936年)
  柯兴的《清末名妓赛金花传》
  张弦的《红颜无尽——赛金花传奇》 
  赵淑侠的《赛金花》(1990年)

赛金花


龙马潭区19429946827: 十万洋兵齐解甲 - --是写谁的
薛是六味: 赛金花

龙马潭区19429946827: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是那位诗人写的.
薛是六味: 是五代时期诗人花蕊夫人的《述国亡诗》

龙马潭区19429946827: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是那位诗人写的
薛是六味: 是五代时期诗人花蕊夫人

龙马潭区19429946827: 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是谁写的诗? -
薛是六味: 五代.花蕊夫人——《口占答宋太祖述亡国诗》

龙马潭区19429946827: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是什么意思
薛是六味: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 ——五代.花蕊夫人《口占答宋太祖述亡国诗》. 这首《述亡国诗》悲愤婉转,不亢不卑,表达了一个有气节的亡国之女深沉的悲哀.这位才高气傲的女诗人是谁呢?据说...

龙马潭区19429946827: 古诗“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是什么意思. -
薛是六味: 这首诗是后蜀主孟昶的夫人花蕊夫人的诗作.蜀主兵败给宋太祖赵匡胤,当时据说后蜀兵力强盛,有十四万兵力,但无人敢去应战,不战而降.宋太祖命花蕊夫人作诗时,花蕊夫人便作了《述亡国诗》: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这首直言诗,针对女祸亡国论,作了自我辩解,将男儿骂个痛快淋漓,抒发了她怨愤痛切之情,刻画出一个泼辣而不失委婉、不卑不亢的女性形象,后世诗评家每每乐道. 其中这两句意指后蜀国的男儿们,不战而降,丧权辱国,而自己还有几分豪分,那些人竟连一个女流之辈都不及.

龙马潭区19429946827: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谁知道是什么意思 -
薛是六味: 五代十国时的后蜀的花蕊夫人徐氏,蜀亡被掳入宋,宋太祖召她,她作了首《述亡国诗》: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这首直言诗,针对女祸亡国论,作了自我辩解,将男儿骂个痛快淋漓,抒发了她怨愤痛切之情,刻画出一个泼辣而不失委婉、不卑不亢的女性形象,后世诗评家每每乐道.

龙马潭区19429946827: 花蕊夫人的是到底是三十万人齐解甲?二十万人齐解甲?十四万人齐解甲? -
薛是六味: 史载当时破蜀宋军仅数万人,而后蜀则有“十四万人”之众.以数倍于敌的兵力,背城借一,即使面临强敌,当无亡国之理.可是一向耽于享乐的孟蜀君臣毫无斗志,闻风丧胆,终于演出众降于寡的丑剧. 本来是版本众多的,不过近年由于史作的重新整理工作的加大,很多流传于民间的版本收于官方统一校订,现在很多古诗也在偏于归一化,可能是为了高考吧,说大点就是为了民族文化的准确,然后这首诗如今渐渐只剩下十四万人的版本,解释貌似是“贴近史实”,但作为诗而言,夸张可是不可或缺的修辞,所以这个整的……也难说是好是坏了.

龙马潭区19429946827: "十万将士齐解甲 更无一人是男儿"是什么意思? -
薛是六味: 那些将士们纷纷解甲投降,他们中又有哪个算得上是男儿呢

龙马潭区19429946827: 十四万人齐卸甲,竞无一个是男人 -
薛是六味: 应该是 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写的说的是后蜀被宋打败的是这句话有两个背景1降兵败军 不愧称作男儿2当时确实曾经组织了一支妇女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