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写作背景

作者&投稿:汲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写作背景~

《泊船瓜洲》作于王安石晚期,但对具体的写作时间长期以来都有争议,具体主要有三种意见:
①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王安石应召自江宁府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瓜洲后所作;
②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王安石第一次罢相自京还金陵,途经瓜洲时所作;
③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自江宁赴京途经瓜洲时所作。
《泊船瓜洲》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首句通过写京口和瓜洲距离之短及船行之快,流露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第二句写诗人回望居住地钟山,产生依依不舍之情;第三句描写了春意盎然的江南景色;最后以疑问语气结尾,再一次强调了对故乡的思念。
原文如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如下:
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
暖和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扩展资料:全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一水间”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顷刻就到。
次句“钟山只隔万重山”,以依恋的心情写他对钟山的回望,王安石于景祐四年(1037年)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从此江宁便成了他的息肩之地,第一次罢相后即寓居江宁钟山。
“只隔”两字极言钟山之近在咫尺。把“万重山刀的间隔说得如此平常,反映了诗入对于钟山依恋之深;而事实上,钟山毕竟被“万重山”挡住了,因此诗人的视线转向了江岸。
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了江岸美丽的春色,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其中“绿”字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极其富于表现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泊船瓜洲

泊船瓜洲写作背景:宋景佑四年(1037年),王安石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有着深厚的感情。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次年被任命为同平章事(宰相),开始推行变法。由於反对势力的攻击,他几次被迫辞去宰相的职务。这首诗写於熙宁八年(1075)二月,正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进京之时。

《泊船瓜洲》泊船瓜洲

作者:[ 宋 ] 王安石

原文如下: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如下:

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

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作品赏析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一水间”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顷刻就到。

次句“钟山只隔万重山”,以依恋的心情写他对钟山的回望,王安石于景佑四年(1037年)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从此江宁便成了他的息肩之地,第一次罢相后即寓居江宁钟山。“只隔”两字极言钟山之近在咫尺。把“万重山刀的间隔说得如此平常,反映了诗入对于钟山依恋之深;而事实上,钟山毕竟被“万重山”挡住了,因此诗人的视线转向了江岸。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诗人乘船路过瓜洲,怀念金陵(南京)故居,而作此诗。年过半百、对政治早已心恢意懒的王安石,已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遇,此次的再次被起用为相,他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他的赴任是勉强的、违心的。就在他上任后,又多次请求解除宰相职务,并终于在复出后的第二年,终于如愿以偿地再度罢相。显而易见,这种际遇心境下,写作《泊船瓜洲》,也就难免字里行间,不贮满忧郁、伤感、消沉之情,也就难免不对即将远离的家乡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意了。

诗人乘船路过瓜洲,怀念金陵(南京)故居,而作此诗。年过半百、对政治早已心恢意懒的王安石,已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遇,此次的再次被起用为相,他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他的赴任是勉强的、违心的。就在他上任后,又多次请求解除宰相职务,并终于在复出后的第二年,终于如愿以偿地再度罢相。显而易见,这种际遇心境下,写作《泊船瓜洲》,也就难免字里行间,不贮满忧郁、伤感、消沉之情,也就难免不对即将远离的家乡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意了

诗人乘船路过瓜洲,怀念金陵(南京)故居,而作此诗。年过半百、对政治早已心恢意懒的王安石,已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遇,此次的再次被起用为相,他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他的赴任是勉强的、违心的。就在他上任后,又多次请求解除宰相职务,并终于在复出后的第二年,终于如愿以偿地再度罢相。显而易见,这种际遇心境下,写作《泊船瓜洲》,也就难免字里行间,不贮满忧郁、伤感、消沉之情,也就难免不对即将远离的家乡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意了。

宋景佑四年(1037年),王安石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有着深厚的感情。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次年被任命为同平章事(宰相),开始推行变法。由於反对势力的攻击,他几次被迫辞去宰相的职务。这首诗写於熙宁八年(1075)二月,正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进京之时,创作了本诗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写作背景 关于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写作背景介绍
1、《泊船瓜洲》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作者年过半载的时候,那时作者对政治早已心恢意懒,已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遇,此次的再次被起用为相,他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他的赴任是勉强的、违心的。就在他上任后,又多次请求解除宰相职务,并终于在复出后的第二年,终于如愿以偿地再...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创作背景是什么?
《泊船瓜洲》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与王安石的政治生涯密切相关。公元1070年,王安石调任江宁府知府(即今天的南京市长),在就任后,他勤政爱民,改革创新,推行了许多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政策。在此期间,他游历长江中下游地区,视察水利工程,了解农业生产情况,并以...

王安石泊船瓜洲写作背景干活哈哈
【写作背景】:宋景佑四年(1037年),王安石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有着深厚的感情。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次年被任命为同乎章事(宰相),开始推行变法。由於反对势力的攻击,他几次被迫辞去宰相的职务。这首诗写於熙宁八年二月,...

泊船瓜洲写作背景
泊船瓜洲写作背景:宋景佑四年(1037年),王安石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有着深厚的感情。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次年被任命为同平章事(宰相),开始推行变法。由於反对势力的攻击,他几次被迫辞去宰相的职务。这首诗写於熙...

王安石在写泊船瓜洲时是怎样的写作背景
《泊船瓜洲》写作背景如下:《泊船瓜洲》作于王安石晚期,但对具体的写作时间长期以来都有争议,具体主要有三种意见: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王安石应召自江宁府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瓜洲后所作。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王安石第一次罢相自京还金陵,途经瓜洲时所作;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王安石...

王安石写《泊船瓜洲》的背景
,路过于京口(令江苏省镇江市)到了隔江相望的瓜洲时,船靠码头,不再走了。他站在船头上,极目西望,但见青山隐隐,江水滔滔,春风绿野,皓月当空,触景生情,更加怀念起金陵钟山(又名紫金山)的亲人来了。他走进船舶,拿出纸笔,略一思索,就写了一首题名《泊船瓜洲》的诗 ...

写船泊瓜州时王安石的背景
背景:公元1070年(神宗熙宁三年),王安石被任命为同乎章事(宰相),开始推行变法。但是由于反对势力的攻击,他几次被迫辞去宰相的职务。这首诗作于1075年(熙宁八年)二月。当时王安石第二次拜相,奉诏进京,舟次瓜洲。原文:泊船瓜洲 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

泊船瓜洲写作背景
泊船瓜洲写作背景是王安石在晚年罢相隐居之后再次赴京任官,途经瓜洲所作。王安石于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四月,奉诏进京,实行变法。但守旧权臣多方阻挠,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次年复职刑部郎中、知江宁府。王安石在京城闭居无聊,决意返回家乡江宁(今南京),纵情山水,饱享田园之乐。途中于瓜洲停泊...

在写泊船瓜洲时是怎样的写作背景
泊船瓜洲的写作背景是:年过半百、对政治早已心灰意冷的王安石,已经历了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遇,此次的再次被起用为相,他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他的赴任是勉强的、违心的.这首诗写于1075年初,当时王安石接到皇帝的命令,第二次要他担任宰相,他即第二次要他乘船从京口渡江到达瓜洲.此诗抒发...

了解《泊船瓜洲》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泊船瓜洲》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宋景佑四年(1037年),王安石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有着深厚的感情。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次年被任命为同平章事(宰相),开始推行变法。由于反对势力的攻击...

廊坊市17881968422: 谁能告诉我泊船瓜洲的写作背景 -
钮委左归:[答案] 其实《泊船瓜洲》是一首典型的乡愁诗.因为此诗的写作背景是,年过半百、对政治早已心恢意懒的王安石,已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遇,此次的再次被起用为相,他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他的赴任是勉强的...

廊坊市17881968422: 王安石写《泊船瓜洲》时的时代背景? -
钮委左归: 泊船瓜洲是一首典型的乡愁诗.因为此诗的写作背景是,年过半百、对政治早已心恢意懒的王安石,已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遇,此次的再次被起用为相,他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他的赴任是勉强的、违心的.就在他上任...

廊坊市17881968422: 王安石写《泊船瓜洲》的背景 -
钮委左归:[答案]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当宰相后,决心改革,推行新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坚决反对,没几年就被罢了官.他在京城闭居无聊,决意回南京去看看妻儿. 第二年春天,王安石由汴京南下扬州,又乘船西上回金陵(令江...

廊坊市17881968422: 关于,故诗泊船瓜州的写作背景 -
钮委左归: 写作背景:《泊船瓜洲》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宋景佑四年(1037年),王安石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有着深厚的感情.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次年被任命为同平章事(宰相),开始推行变法.由于反对势力的攻击,他几次被迫辞去宰相的职务.这首诗写于熙宁八年(1075年)二月,正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进京之时.

廊坊市17881968422: 泊船瓜洲写作背景 -
钮委左归: 《泊船瓜洲》应是一首纯粹的乡愁诗,它的感情基调应是忧郁伤感的,是毫无轻松、喜悦、乐观的色彩可言的. 诗人写作此诗时,已是五十五岁的老人了.几年来,围绕着新法旧法,朝廷上无休止地争论和攻讦,致使新法的推行十分艰难.因而...

廊坊市17881968422: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创作背景是什么? -
钮委左归: 《泊船瓜洲》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与王安石的政治生涯密切相关.公元1070年,王安石调任江宁府知府(即今天的南京市长),在就任后,他勤政爱民,改革创新,推行了许多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政策.在此期间,他游历长江中下游地区,视察水利工程,了解农业生产情况,并以《泊船瓜洲》诗描写自己的所见所闻.这首诗描绘了王安石游览瓜洲时所见到的美景,包括江水奔流、峡谷幽深、山峦秀丽等,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水利工程和治理长江的思考和设想.此外,这首诗还表达了他追求自然和谐、重视人民福祉的思想态度.

廊坊市17881968422: 《泊船瓜洲》的时代背景 -
钮委左归: 这首诗写于1075年春,当时王安石接到宋神宗的命令,第二次要他担任宰相,他于是上京就任,乘船从京口到达瓜洲,此诗书写的正是他到达瓜洲时的心情.宋神宗第一次拜王安石为相后,极力推行新法,但遭到朝中保守派大臣和皇太后的强烈...

廊坊市17881968422: 泊船瓜洲是王安石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
钮委左归: 宋景佑四年(1037年),王安石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有着深厚的感情.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次年被任命为同平章事(宰相),开始推行变法.由於反对...

廊坊市17881968422: 关于泊船瓜洲的问题!泊船瓜洲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出来的? -
钮委左归:[答案] 参考答案: 泊船瓜洲》是一首典型的乡愁诗.因为此诗的写作背景是,年过半百、对政治早已心恢意懒的王安石,已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遇,此次的再次被起用为相,他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他的赴任是勉强的、违心的.就在...

廊坊市17881968422: 请问王安石在写泊船瓜洲时是怎样的写作背景呢?? -
钮委左归: 此诗的写作背景是:年过半百、对政治早已心灰意冷的王安石,已经历了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遇,此次的再次被起用为相,他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他的赴任是勉强的、违心的. 这首诗写于1075年初,当时王安石接到皇帝的命令,第二次要他担任宰相,他即第二次要他乘船从京口渡江到达瓜洲.此诗抒发的是他上京赴任途中到瓜洲时的心情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