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农村进行了几次变革?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作者&投稿:路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新中国成立以后,对农村进行了哪几次改革?都产生了哪些影响?~

第一次,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使用,使广大的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第二次,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生产合作社,使广大的农民组织起来,农村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第三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的农民有了足够的粮食,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生产力普遍提高,第四次,2006年,农业税废除了,是农村改革一大壮举,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四次变革或调整,这些变革或调整对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产生了不同影响,现归纳如下:

一. 土地改革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

特点:采取经济上保护富农、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

核心内容: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结果: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工业化开辟道路。

二. 农业合作化

1953年,国家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选,从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低级向高级发展。1955年,政府加快了农业合作化的步伐,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核心内容:将土地等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

结果:进一步提高农村生产力。

三.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党轻率地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认为这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最好的组织形式。

原因: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发展。核心内容: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片面强调“一大二公”,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级性,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严重困难。

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全国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废除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

原因: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

核心内容:在农村坚持土地公有制,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结果: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四次变革或调整,这些变革或调整对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产生了不同影响,现归纳如下:

一. 土地改革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

特点:采取经济上保护富农、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

核心内容: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结果: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工业化开辟道路。

二. 农业合作化

1953年,国家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选,从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低级向高级发展。1955年,政府加快了农业合作化的步伐,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核心内容:将土地等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

结果:进一步提高农村生产力。

三.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党轻率地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认为这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最好的组织形式。

原因: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发展。核心内容: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片面强调“一大二公”,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级性,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严重困难。

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全国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废除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

原因: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

核心内容:在农村坚持土地公有制,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结果: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1、土地改革。全国四亿多农民获得七亿亩土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2、农业合作化,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3、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极大的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4、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在线求指导: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
C

党、政,它们的区分到底在哪里。为什么有省委和省府这是不是党和政...
理论上说,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国家.在我国,执政党是中国共产党.而政府指的是人民政府,由人民产生,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不过实际上人民政府成员大部分是共产党员,而且高官要职都由共产党员担任,所以实际上划分的很模糊.这样的划分只在理论研究中有用,实际中可以忽略 ...

政党不分?党和政是什么关系?有什么区别?
中国任何一级政府都分党与政,国家有主席和总理,省级是省委书记和省长、市级是市委书记和市长,那么街道、村级都一样,村级也是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然而是党领导一切,书记抓全面,XX长抓业务,比如镇党委书记负责全面,代表党建,但是报销发票是镇长、乡长签字,代表社会及机构层面、地方政府 ...

党和政有什么区别,他们的工作人员工作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党是做理论工作的,制定出发展战略 政是做实践工作的,根据战略制定计划

党和政的区别
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不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在我国,党委与政府,其职能作用的主要区别是:1、性质和地位不同。党委是代表人民意愿的政治组织,是人民群众的政治领导核心,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带领和引导人民群众前进。政府是国家机器的一部分,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

党的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民族区域自治:族区域自治,是中国政府解决民族问题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一样,同为我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高蓬镇的工业园区及支柱产业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 府的扶持下,各地的秧歌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朔县秧歌、繁峙秧歌、定县秧歌、隆尧秧歌等都建立了专业剧团。定州秧歌戏又名定县大秧歌,主要流行于华北平原中西部,因发源地在保定定州而得名。据传其源头是一种民间小调,经过宋代文学家苏轼整理而流传下来,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定州秧歌已有一批...

少数民族和共产党故事?
疏财卫国”匾额一块,至今保存在拉卜楞寺内。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时,授予黄正清少将军衔,对他为抗日战争及甘南和平解放所做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抗战期间,临潭县共捐资大洋3万元,捐献战马300匹。有570名青壮年应征报名,奔赴抗日前线。有的为国捐躯,有的成为英勇杀敌的抗日英雄。

祖国的发展变化
那时后中国几乎没有汽车,而如今满大街都是,可以说你现在所能看到的是以前没有的,以前的东西很多在现在都见不到了。变化是巨大的,中国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来在硬件上走完了西方国家百多年的路程. 就这么多了! 为生命扣上“安全带” 安全生产是党和政丅府重点监管的领域之一,《安全生产法》出台、改革国家安全...

《中国政府与政治》期末试题,各位高手帮忙!!
现代国家普遍实行政党政治,中国也不例外,因此,党和政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但是,也不能党政不分,要使二者关系实现规范化,党政关系规范化应当考虑到以下几个要点:一是共产党对政府、人民团体等的领导,主要影视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二是党对政府、社会团体等的领导方式的调整,必然应伴之以其自身工作和活动方式...

罗湖区15939318250: 列举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农村 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贝德门冬:[答案] (1)土地改革. (2)农业合作化运动. (3)人民公社化运动.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罗湖区15939318250: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在农村进行的运动是什么,有何意义同上 -
贝德门冬:[答案] 土地改革运动 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土地所有制.土改运动在占全国一半以上的新解放区展开.为孤立地主阶级和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这次土改实行保护富农的经济政策. 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

罗湖区15939318250: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数次调整.请按时间先后顺序给下列事件排序() ①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农业合作化 ③土地改革 ④实行家庭联... -
贝德门冬:[选项]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④② C. ③②①④ D. ③④②①

罗湖区15939318250: 新中国成立以后,对农村进行了哪几次改革?都产生了哪些影响? -
贝德门冬: 第一次,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使用,使广大的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第二次,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生产合作社,使广大的农民组织起来,农村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第三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的农民有了足够的粮食,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生产力普遍提高,第四次,2006年,农业税废除了,是农村改革一大壮举,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罗湖区15939318250: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解决农民的土地和吃饭问题?新
贝德门冬: 采取土地改革的政策,使中国的广大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实现了干百万年农民的心愿,提高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罗湖区15939318250: 建国以来党对农村政策的四次调整 -
贝德门冬: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革和调整 ⑴第一次:土地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继续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这是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新中国成立时,全国拥有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

罗湖区15939318250: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  (1)图片一中的改革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 -
贝德门冬:[答案] (1)图①是宣传《土地改革法》,反映的是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2)... 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和国家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的原因之一.因此给我们的教训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调动...

罗湖区15939318250: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对农村土地政策进行了哪四次调整? -
贝德门冬: 第一次土地改革:1949年后,中国确立了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同时宪法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这就形成了旧的国有土地使用制度的主要特征:一是土地无偿使用,二是无限期使...

罗湖区15939318250: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十分关注农村问题,在农村问题上进行了一系列政策性探索.请回答下列问题:(1)建国初期的哪一运动摧毁了封建土地制... -
贝德门冬:[答案] (1)1950年至1952年,全国展开了土地改革运动,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使近三亿的无地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和农具、牲畜、房屋等,...

罗湖区15939318250: 建国后我国的农村政策进行了那几次改革?每次调整的原因和影响? -
贝德门冬: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四次变革或调整,这些变革或调整对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产生了不同影响,现归纳如下:一. 土地改革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