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上,中国民族工业历经曲折,始终无法正常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投稿:山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八年级上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曲折的原因~

一、浅谈近代中国民族资本工业曲折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认识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大体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日渐萎缩等几个阶段,在夹缝中生存的近代民族工业经过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近代民族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1.兴衰过程 (1)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商企业的刺激下在洋务运动的诱导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了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3)进一步发展: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一战期间列强被迫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得到进一步发展。 (4)日益萎缩和破产: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官僚资本主义逐渐垄断中国社会经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以及抗战结束后,美国加紧对华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日益萎缩和破产。 2.认识 近代前期中国民族资本工业虽然有较大发展,但它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仍然很小,其主要特点有: (1)民族工业的发展以轻工业为主,小工厂多,大工厂少,表明中国民族工业的基础还比较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2)中国的民族工业虽然较前有了比较大的发展,但仍然没有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 (3)中国的民族工业是趁欧美帝国主义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对中国压迫的空隙发展起来的,因而这种发展只能是暂时的、畸形的。有的工业产品服从于帝国主义战争的需要,反映了它对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依赖性。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兴旺的景象,只是昙花一现。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为同一时期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也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条件。 中国近代工业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进行的,与欧美各国的近代化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2)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近代化启动时期扮演过微妙的角色,资产阶级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 (3)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的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因此它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主要是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需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 (4)发展畸形,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协调、不配套。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力、石油等工业尤为微弱;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 二、19世纪中期,在中国出现的近代企业类型及其影响 首先,要明确近代企业当中“近代”的含义是指采用机器生产的企业。依据这一标准衡量,19世纪中期在中国出现的近代企业有外国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三种。 《南京条约》签订后,列强便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了一些近代企业,这些近代企业的设立损害了中国的经济主权,方便了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并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9世纪60年代初,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内部的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于是掀起洋务运动,创办了洋务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洋务企业的创办,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力,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科技人才,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防力量和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19世纪60、70年代,由于西方列强经济侵略分解着中国自然经济,扩大了劳动力和国内市场,再加上洋务运动的诱导和示范,以及通商口岸外商企业的刺激,官僚、地主、商人投资近代工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引起了中国经济和阶级结构的变化,促进了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为中国新的抗争与探索奠定了基础。 【难点分析】 一、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1.推动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西方列强的侵略,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不断地冲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 (2)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3)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4)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的源泉。 2.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先天不足。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相比,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 (2)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3)后天畸形。由于先天不足,使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因而投资方向和发展主要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而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呈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4)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对“实业救国”的评价 1.“实业救国”运动的积极作用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的活动与主张反映了其阶级利益和要求。这一思潮的根本目的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专政,与民主共和成为当时两大社会思潮。民族资产阶级企图通过发展实业来挽救民族危亡,具有爱国主义的进步意义。在“实业救国”的思潮影响下,民族工商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有利于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为中国政治变革与思想革新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促进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对帝国主义经济侵略起了抵制作用。 2.“实业救国”在中国行不通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状况和张謇等实业家创办实业的经历,都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在帝国主义控制下,中国民族工业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仍占绝对优势的封建经济,使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很大束缚。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生存和曲折发展。当时日本没有出兵欧洲,美国参战也很晚。美、日趁火打劫,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并没有完全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超过本国资本。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列强各国又卷土重来。帝国主义压迫是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缓慢最重要的原因。中国封建自然经济严重束缚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表现在国内市场狭小,苛捐杂税沉重和资本匮乏等。不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不彻底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就不可能发展,中国社会就不可能发展。 三、浅谈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力量的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也导致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学法导航】 1.从宏观上掌握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轨迹:产生──初步发展──短暂的春天──曲折发展──萎缩,注意分析每一历史阶段发展的背景、特点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矛盾等角度出发,分析、评价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主要内容、影响及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3.学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时,要从劳动力、资本、技术、市场等因素分析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和曲折发展的原因;从列强入侵和中国内部经济结构的变化理解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过程;要结合各个阶段的阶段特征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和影响。
以上是参考答案
望采纳
谢谢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过程和历史地位
(一)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鸦片战争后,在中国封建经济分解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外商企业的刺激、示范和洋务派军用工业尤其是民用工业的诱导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兴起。 1. 早期著名的企业主要有"三厂一坊"。到甲午战争前,实存的商办近代企业260家,大部分是轻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2. 近代商办企业的投资者主要是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包括买办手工业主),他们已转化为民族资产阶级。 3.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虽然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但它毕竟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实力薄弱,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同时又对它们存在着一定的依赖性。它使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不可避免地具有两重性。 (二)初步发展:(19世纪末)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1. 其上层维新派发动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 2. 其中下层革命派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 (三)短暂繁荣:(1912――1919)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处于夹缝中的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一次发展的机会。 1. 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有600多家,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2. 这一时期,由于辛亥革命胜利的鼓舞以及一些有识之士的倡导,"实业救国"与民主共和并存,一起成为两大思潮, 3. 涌现了一批代表人物。如张謇、周学熙和荣宗敬、荣德生兄弟等。 4. 但好景不长,世界大战的结束打断了民族工业的发展趋势。 这说明帝国主义侵略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因素(特别是在近代前期),不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国民经济就不可能得到正常发展。 (四)日益萎缩:(1927-1937-1945-1946-1949)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由于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压迫,中国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1.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本在沦陷区的野蛮掠夺,四大家族在国统区加强对工业的垄断,尤其是钢铁工业的官僚资本占有明显优势,中国民族工业遭到破产。 2.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为了进行内战,空前出卖国家主权。1946年11月,国民党同美国签订了所谓《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导致美国货充斥中国市场,民族工商业受到沉重(毁灭性)打击。 (五)获得新生:(建国以后) 1. 建国初期(1949-1952),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2. 在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我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方法,采取加工定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以及付偿定息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成功地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 3. 到1956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此,民族工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一、浅谈近代中国民族资本工业曲折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认识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大体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日渐萎缩等几个阶段,在夹缝中生存的近代民族工业经过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近代民族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1.兴衰过程 (1)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商企业的刺激下在洋务运动的诱导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了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3)进一步发展: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一战期间列强被迫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得到进一步发展。 (4)日益萎缩和破产: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官僚资本主义逐渐垄断中国社会经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以及抗战结束后,美国加紧对华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日益萎缩和破产。 2.认识 近代前期中国民族资本工业虽然有较大发展,但它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仍然很小,其主要特点有: (1)民族工业的发展以轻工业为主,小工厂多,大工厂少,表明中国民族工业的基础还比较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2)中国的民族工业虽然较前有了比较大的发展,但仍然没有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 (3)中国的民族工业是趁欧美帝国主义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对中国压迫的空隙发展起来的,因而这种发展只能是暂时的、畸形的。有的工业产品服从于帝国主义战争的需要,反映了它对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依赖性。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兴旺的景象,只是昙花一现。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为同一时期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也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条件。 中国近代工业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进行的,与欧美各国的近代化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2)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近代化启动时期扮演过微妙的角色,资产阶级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 (3)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的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因此它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主要是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需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 (4)发展畸形,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协调、不配套。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力、石油等工业尤为微弱;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 二、19世纪中期,在中国出现的近代企业类型及其影响 首先,要明确近代企业当中“近代”的含义是指采用机器生产的企业。依据这一标准衡量,19世纪中期在中国出现的近代企业有外国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三种。 《南京条约》签订后,列强便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了一些近代企业,这些近代企业的设立损害了中国的经济主权,方便了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并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9世纪60年代初,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内部的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于是掀起洋务运动,创办了洋务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洋务企业的创办,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力,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科技人才,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防力量和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19世纪60、70年代,由于西方列强经济侵略分解着中国自然经济,扩大了劳动力和国内市场,再加上洋务运动的诱导和示范,以及通商口岸外商企业的刺激,官僚、地主、商人投资近代工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引起了中国经济和阶级结构的变化,促进了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为中国新的抗争与探索奠定了基础。 【难点分析】 一、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1.推动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西方列强的侵略,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不断地冲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 (2)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3)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4)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的源泉。 2.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先天不足。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相比,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 (2)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3)后天畸形。由于先天不足,使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因而投资方向和发展主要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而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呈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4)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对“实业救国”的评价 1.“实业救国”运动的积极作用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的活动与主张反映了其阶级利益和要求。这一思潮的根本目的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专政,与民主共和成为当时两大社会思潮。民族资产阶级企图通过发展实业来挽救民族危亡,具有爱国主义的进步意义。在“实业救国”的思潮影响下,民族工商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有利于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为中国政治变革与思想革新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促进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对帝国主义经济侵略起了抵制作用。 2.“实业救国”在中国行不通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状况和张謇等实业家创办实业的经历,都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在帝国主义控制下,中国民族工业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仍占绝对优势的封建经济,使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很大束缚。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生存和曲折发展。当时日本没有出兵欧洲,美国参战也很晚。美、日趁火打劫,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并没有完全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超过本国资本。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列强各国又卷土重来。帝国主义压迫是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缓慢最重要的原因。中国封建自然经济严重束缚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表现在国内市场狭小,苛捐杂税沉重和资本匮乏等。不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不彻底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就不可能发展,中国社会就不可能发展。 三、浅谈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力量的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也导致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学法导航】 1.从宏观上掌握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轨迹:产生──初步发展──短暂的春天──曲折发展──萎缩,注意分析每一历史阶段发展的背景、特点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矛盾等角度出发,分析、评价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主要内容、影响及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3.学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时,要从劳动力、资本、技术、市场等因素分析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和曲折发展的原因;从列强入侵和中国内部经济结构的变化理解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过程;要结合各个阶段的阶段特征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和影响。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就决定了中国的民族工业必然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1)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2)发展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和沿海地区;3)受中国社会性质的制约,整体水平落后。

1清政府的压迫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3新兴的民族资本家不够成熟

做任务的~

我是来做任务的


八年级上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曲折的原因
一、浅谈近代中国民族资本工业曲折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认识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大体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日渐萎缩等几个阶段,在夹缝中生存的近代民族工业经过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近代民族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1.兴衰过程 (1)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商企业...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的原因(或条件)
1、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虽然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但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市场、劳动力等条件。(外因)2、本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3、洋务运动的诱导及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政策放宽。4、受利润刺激,中国的一些地主、商人开始投资近代工业及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1927~1936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战争中的惨败和清政府的投降政策,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甲午战火刚刚熄灭,列强便纷纷争做中国的债主,抢夺修筑铁路、开采矿山和建立工厂的权利,资本输出成为帝国主义对华进行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同时商品输出仍然在继续扩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史是怎样的?
中国近代轻工企业,部分是从手工作坊或装配修理行业发展起来的,也有一些是新建的。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缝纫机、自行车等日用机械行业和制糖、卷烟、葡萄酒等民族近代工业相继涌现,到20世纪10~20年代成为中国民族资本近代轻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如木钟、风琴、啤酒、铝制品、台秤、玻璃、保温瓶、搪瓷、...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作用
1 、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2、从政治上看:它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基础。3、从思想上看:不断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也为...

中国近代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民族英雄?
2、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 福建 侯官县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

中国历史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三次热潮
原因是: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民族资产阶级受到极大鼓舞,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成为当时并存的两大思潮;受爱国心的驱使和利润的刺激,促使民族资产阶级乐于投资新式企业。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

简述旧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过程
保证了传统经济的发展(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同时扶助民族工商业。2、三块民族工业及其作用A国统区 中国的西南地区顽强地发展,一方面改变了中国工业布局的不合理,同时成为中国国民党及其政府坚持抗战的物质基础和保障。B日本占领区 民族工业本身是受害者,成为日本“以战养战”的物质基础。日本经济掠夺是日本帝国...

举例说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怎样为“中国近代(五四以前)的社会进步...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经历了如下九个历程: 1.萌芽———明朝中后期; 2.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3.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 4.进一步发展———“一战”期间; 5.显著发展但受摧残———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6.破产———抗日战争时期; 7.毁灭性打击———解放...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在什么时候
⑤近代中国政局的长期动荡.6.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①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②从政治上...

辽阳县15557509052: 近代史上,中国民族工业历经曲折,始终无法正常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
宜熊硝酸:[答案] 义的发展轨迹:产生──初步发展──短暂的春天──曲折发展──萎缩,注意分析每一历史阶段发展的背景、特点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矛盾等角度出发,...

辽阳县15557509052: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部分官僚、地主... -
宜熊硝酸:[答案] (1)据材料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部分官僚、地主、买办、商人开始投资近代企业,这标志着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甲午中日战争时,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可知,中国近代民族...

辽阳县15557509052: 我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这种曲折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说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经历了哪三个时期? -
宜熊硝酸:[答案] 答案: 解析: 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出现民族工业的萌芽; 一战期间的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一战后至新中国建立前民族工业的凋谢、萎缩.

辽阳县15557509052: 张謇的大生纱厂为代表的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发展过程� -
宜熊硝酸:[答案]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全球扩张,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和清政府的投降政策,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赋予的特权,在中国纷纷建立工厂.他们直接掠夺中国的原料,使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进行生产,然后又...

辽阳县15557509052: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三个阶段,特征,主要成因 -
宜熊硝酸:[答案] 近代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 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目的: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性质:地主阶级自救运动 代表人物:(中央)恭亲王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前后期口号:自强,求富 影响: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

辽阳县15557509052: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如图是其发展示意图,F1是它发展的动力,F2是它发展的阻力.下列哪一事件客观上减小了F2() -
宜熊硝酸:[选项] A.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C. 国民党发动内战 D. 官僚资本主义的形成

辽阳县15557509052: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下图是其发展示意图,F1是它发展的动力,F2是它发展的阻力.下列哪一事件客观上减小了F2 -
宜熊硝酸:[选项] A.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C. 国民党发动内战 D. 官僚资本主义的形成

辽阳县15557509052: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经历了几个阶段?有何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宜熊硝酸:[答案] (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曲折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出现民族工业的萌芽、一战期间的民族工业“黄金时代”、一战后至新中国建立前民族工业的凋谢、萎缩.(2)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在帝...

辽阳县15557509052: 简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状况如何? -
宜熊硝酸:[答案] 答案: 解析: 阶段: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出现了一些民族工业的萌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一战后到新中国建立前民族工业凋敝、萎缩.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