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高祖李渊在干什么,为何没有阻止?

作者&投稿:郗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玄武门之变李渊为何不阻止?~

玄武门之变
李渊为什么阻遏不了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因为他犯了几大错误!
在前史当中,有很多的建国天子存在,这些建国天子会被后代所铭刻,由因而他们建立了这个山河,是他们推翻了之前的朝代,以是他们的功劳在先人看来自然也是无与伦比的,虽然同为建国天子,但他们的身份和地位,还有受先人所慕名的水平倒是天壤之此外,就拿唐代的建国天子李渊来讲吧,很多人关于李渊并没有太大的抽象,我们都晓得李渊的存在,但是最使他们铭刻的倒是李渊的儿子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在前史上算是一代贤君,他才华盖世,而且励精图治,为国度做出了很多贡献,以是我们都深深的记住了他,不外李世民这终身也一定便是干干净净的,就拿玄武门变乱来讲吧,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他的野心,大概有的人会说李世民此举也是迫不得已,因为阿谁时分好友争权,势必会你死我亡的,假设李世民不起杀心,那末对方也会杀掉他。话虽云云,但是可以杀掉自个的亲好友的也绝非善类。
大概这便是身在帝王家的没法吧,帝王之家是没有亲情可言的,因为我们眼里只需权益,而且最大的权益只归于一团体,以是我们自然会争相掠夺。很多人在注重玄武门变乱的时分都留神到了李世民跟李建成,而且我们最注重的便是这两团体,但是我们却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人,那便是李渊,要晓得自相残杀的但是他的儿子,为什么他当时没有出头阻遏?为什么我们没有想过他的存在?
在玄武门变乱之前,我们就现已末尾站队了,有的人站队李世民,有的人站队李建成,却没有一团体站在李渊那一边,大概很多人以为非常乖僻,李渊当时是一国之主,为什么我们没有站在他那一边呢?原本说起来也非常简单,虽然李渊是天子,但是他的权益也即将失掉,谁会站队一个即将失掉权益的人,我们都晓得,这大唐的山河未来是归于李世民或者是李建成的,以是选择站队这两团体相对来讲才是最准确的。原本李渊也算是前史上存在感最弱的建国天子了,究其要素,主要有三点。
第一点,他喜欢任人唯亲。大概在他看来,自个的家人材是最值得信任的,而其别人都不可信,不外也恰是因为他的这类做法才让他的儿子们具有了极大的权益,而他的儿子们都有自个的气力,以是儿子们的兵力都归儿子统统,而他自个却没有一个值得依托的将领。从这一点来看,李渊是没有实权的。
第二点,错杀刘娴静,我们都晓得刘娴静关于大唐的建立有着非常重要的结果。可李渊却因为只是有人告其谋反,就不分青红皂白的将其屠戮。虽然这件任务也没有招致何等大的颤抖,但是在大臣们心中都埋了一颗定时炸弹,我们自然不敢过火忠心于李渊的。
第三,任由两个儿子争夺皇位,恰是因为云云,才有玄武门变乱的爆发。
作为一代建国天子,存在感极弱,还成了儿子的背景板,这也不是没有要素的。恰是因为他所犯下的这三个差错,让他无权干预这场手足相残,今后背上了“前史上存在感最弱的建国天子”这一名号。
本期就为各人引见到这里,期望可以协助你,感激列位兄弟姐妹浏览我的百家文章,喜好加存眷小编哟,有好的定见设法批评区一起来互动~每天更新更多精彩文章与您分享

我带着全宿舍的人来上课就很给你面子了
上学的时候,有一次老师对一个同学说:你来上课课本不带,笔记本不带,笔不带你来干嘛?
同学淡定的说:我带着全宿舍的人来上课就很给你面子了。
肠子都悔青了,所以叫张青
上初中政治课上老师问张青同学你名字的含义,她说:“我妈生了我肠子都悔青了,所以叫我张青。”
有个男生经常分享毛片
高中的时候,我们班有个男生经常分享毛片,大家都亲切的叫他黄品源。。。。。。
“前女友生的孩子特别像我”
同事兴高采烈的说:“前女友生的孩子特别像我。”
对面女同事淡定地来了句:“她嫁了你妈的前男友。”
如果国家允许娶二房
国家开放二胎了,但是很多男人都没有什么兴趣,因为会感觉压力大,不想拼,这很正常。
如果国家允许娶二房,你试试,一定血拼到底!
李渊为何不阻止?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如果说李世民有什么优势,则主要体现在两点:一、他有一个誓死效忠的团队,这个团队包括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等人,这些人都是在长期的征战岁月里走到一起来的,具有牢不可破的凝聚力;二、军事实践已经把他锻炼成一个卓越的谋略家,并使他具备果断行事的作风。 。 李世民继承了他父亲的良好箭法。当年,他的父亲两发两中,射中屏风上孔雀的两只眼睛,从而把窦氏娶回家。他只发一箭,就直穿大哥的咽喉, 随后,尉迟敬德帮他解决了李元吉,其他将领帮他解决了两个兄弟的儿子们。他再派杀得满身是血的尉迟敬德去“保护”父皇。这种“保护”,实际上是以一种温柔的方式软禁唐高祖,要唐高祖以皇帝的名义宣布他的“平叛”合法,并授予他以军权和行政权。 接下来是一连串的人事变化:六月七日,唐高祖正式立李世民为皇太子;六月十六日,李渊手诏“朕当加尊号太上皇”;八月九日,李世民即皇帝位。

玄武门之变,是指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公元626年7月2日),秦王李世民在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血腥宫廷政变。

在政变中,李世民率领部下杀死大哥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然后又逼迫唐高祖李渊,立自己为皇太子,并在几个月之后胁迫李渊退位。李世民继承皇位,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一、玄武门之变的背景。

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在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等人支持下,十一月占领长安后,李渊拥立隋炀帝的孙子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即隋恭帝。李渊自任大丞相,进封唐王。义宁二年(618年)五月,李渊篡隋称帝,定国号为唐,并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

随着李世民在外屡立战功,威望日高,李渊先后封他为司徒、尚书令、中书令,乃至无可再封时,便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天策之职授予他,位在诸王之上,在朝中的地位仅次于李渊和太子建成,且拥有众多支持者。秦王府内人才济济,与李世民朝廷上的支持者一起形成了秦王党,与太子党对立抗衡。

高祖李渊对秦王李世民的封赏,从功劳和理论上来说没有什么多大的问题,进行了合理的奖励,既显示出赏罚分明的激励制度,又可以促进更多的人,努力工作、干事创业。李渊对李世民的封赏,到了不可再封的地步,从管理角度来看,说明李渊对国家长远发展和人员配置,缺乏思考;对接班人的培养考虑,缺乏系统、科学思想的理解认知。

他只想到,对李世民的功劳大加封赏,没有思考过封赏的太多、太高、太过,到了基本与太子李建成、皇帝他自己地位相当的时候,对太子和自己的地位会有隐藏的不利影响。他也没有想过,李世民为唐朝的开国建功立业,是他分所应当,也就是他份内职责的事情。作为开国的皇家儿女,你带头干事创业也是为了自己有个好前程,为自己的子孙后代有个富贵的未来与希望。

应该说,在这个时候,李渊的心里,根本就缺乏培养接班人的核心意识,他觉得封了个太子就完事了。没有想过,如果大力地抬高太子的影响力和地位,培养他的能力。

二、玄武门之变的准备

626年6月29日,太白金星在白天出现于天空正南方的午位,按照古人的看法,这是“变天”的象征,是暴发革命或当权者更迭的前兆,代表要发生大事了。

张婕妤暗中得知了李世民密奏的大意,急忙告诉李建成。李建成将李元吉召来商议此事,李元吉说:“我们应当管好东宫和齐王府中的士兵,托称有病不去上朝,以便观察形势。”李建成道:“宫中的军队防备已很严密了,我与皇弟应当入朝参见,亲自打听消息。” 于是二人决定先入大内皇宫逼高祖表态。不料,在宫城北门玄武门执行禁卫总领常何,本是太子亲信,却被李世民策反,因此宫中卫队已经倒向秦王,李建成和李元吉却不知道,还以为宫中都还是自己人。

应该来说,自从李渊登基以后,李建成被立为太子之日起,李世民的心里,就埋下了竞争上岗、取而代之的种子。皇权的诱惑力之大,对皇权的渴望,是任何人都拒绝不了的东西,越是接近权力的时候,对其渴望的欲望就会更加强烈。这种心里,属于人的一种正常思维。

李渊在李世民的功劳不断增长之下,不断地风尚,无意间增强了李世民的竞岗欲望;在李建成这里,他看到李世民的地位不断提高,自己的太子地位受到的威胁,也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下,两个人之间的矛盾,自然而然的会不断增多,越来越深,甚至从隐藏到公开,从私下各自语言攻击,到属下刀兵相见,再到皇帝面前的搬弄是非。这一系列的问题,李渊应该说即使没有看到,也应该想像得到才对。无论是哪一方,在他面前说对方的过错,他应该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应该看问题的本质是什么才对,而不是简单的压制、调解矛盾。

李渊是名门望族,关陇贵族出身,家庭渊源深厚,按道理来说他对做官,特别是权力争斗方面,是有研究才对。可惜,从他处理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的矛盾上手法上来看,都显得不够成熟,甚至说不属于政治家处理的手段和方式。

我认为,在李渊的心里,是把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矛盾,当做了家庭中兄弟矛盾来处理的,而不是放在国家的层面考虑问题、理解问题、应对问题。也就是说,李世民的地位增长,是在和李建成一边闹矛盾,李渊一边调和矛盾下,逐步提升的,也是李渊处理方式的手段。

三、玄武门之变的过程

626年7月2日,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人入朝,并在玄武门埋下伏兵。李建成、李元吉二人不知底细,也一起入朝,骑马奔向玄武门。

李建成、李元吉来到临湖殿,察觉到了变化,立即掉转马头,准备向东返回东宫和齐王府。 李世民跟在后面呼唤他们,李元吉心虚,先张弓搭箭射向李世民,但由于心急,一连两三次都没有将弓拉满,箭没有射中。李世民却搭弓射向李建成,将他射死了。

太子李建成的部下,翊卫车骑冯立得知太子身死,他连忙与副护军薛万彻、屈直府左车骑谢叔方率领东宫和齐王府的精锐兵马两千人,急驰赶到玄武门,准备为太子和齐王报仇。把守玄武门的士兵与薛万彻等人奋力交战,持续了很长时间,薛万彻擂鼓呐喊,准备进攻秦王府,将士们大为恐惧。此时,尉迟恭提着建成和元吉的首级给薛万彻等人看,东宫和齐王府的人马顿失战心,迅速溃散,薛万彻与骑兵数十人则逃入终南山中。

玄武门的事情爆发,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李渊的无所作为和一点预防心里都没有,这一点是很奇怪的问题。按道理说,两个儿子矛盾闹的不可开交,势同水火的地步,作为能力通天的皇帝却不知道,没有任何的应急处置措施,或者说是心里准备,有点说不过去。

同时,李渊应该在秦王府、太子府各有耳目才对,这才符合当皇帝的心机,否则,怎么可能坐稳皇位呢。抛开认为儿子不会谋害老子,篡夺皇位的人伦想法。至少,要看到两个儿子矛盾日益激化,不可调节下隐藏的危机才是。

李渊的这种无视态度,只能有一个推论,那就是平衡术,只有两个儿子闹的凶,自己这个皇上才会当的稳当,不会受到威胁。

四、高祖李渊对李世民的重用,埋下了玄武门之变的祸根。

唐军攻克洛阳后,李渊将李世民的地位和权势,提到与太子建成几乎相当的地步,犯下极其严重错误。

武德四年(621年)十月,李世民被封为天策上将,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位在王公之上,食邑增至三万户。李渊又下诏特许天策府自设官衙,李世民因此开设文学馆,收揽四方俊才,俨然成了一个小朝廷。

李渊对李世民丰厚的赏赐,对太子和秦王造成了不同的想法。李建成认为:我是太子,皇位继承人,地位应当是没有挑战者才对,但父皇将二弟身份抬这么高,难道有改立为太子的想法?而秦王恰恰又在积极招纳四方贤士,显然确实如此!

李世民心里想:父皇恩宠日隆,把自己提高到跟太子差不多的地位,自己多年来立下的功劳更远远超太子,莫非父皇是想让自己取而代之?

李渊对太子建成和秦王李世民在朝廷内部的相互攻击、陷害,虽然知道甚多,却没有采取正确处置措施,反而助长了两个集团之间的矛盾对立,最终势成水火。

当时,房玄龄和杜如晦是李世民的最重要谋士,太子建成和元吉进谗李渊,将两人先后革职,而李世民麾下最重要的武将尉迟敬德,也差点被太子派人刺杀。相反,太子东宫侍卫杨文干谋反被诛杀后,李世民等人也千方百计地想把李建成给牵连进去,指控他妄图造反,取代高祖。

在这些事件中,李渊从来没有想过背后的阴谋是什么,只是考虑一个是太子(长子),一个是功劳最大的秦王(二子),一味地警告和压制,反而陷入双方精心编织的谎言和诬蔑之中而不能自拔,失去了作为终极仲裁者应有的地位和作用,眼看着他们矛盾日益加剧而摇摆不定。

太子建成方面,积极拉拢朝臣,收买李渊后宫妃嫔,营造有利于己的舆论氛围,并加强对都城长安的军政控制,还招募数千精壮士兵组成长林兵,拱卫东宫。秦王李世民,则锐意经营洛阳基地,通过各种手段笼络洛阳及其周边地区的军政首脑,让心腹将领牢牢控制洛阳,万一在宫廷斗争失败,便可以借助洛阳进行自保和反击。

最终,李世民成功利用李渊的思想和心态弱点,向李渊诬告太子建成和元吉淫乱后宫。李渊没有识破阴谋,立刻安排人调查,一个妃子把消息透露给了建成和元吉,兄弟二人慌忙进宫要向李渊解释。让他们意想不到是,一切都是李世民精心策划的阴谋,而且早已在玄武门等其自投罗网。

相对于李建成来说,玄武门的失败,还是在于他对李世民的手段、谋略估计不足,对自己身份、地位的信心太足,总觉得自己是太子,他不会把自己怎么样。这就是一种麻痹心态,也是一种盲目自信的心态,同时也是把敌人看到太低的心态。

毛主席曾经说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李建成对李世民来说,恰恰没有做到这一点。他战略上重视了敌人,而战术却藐视到了敌人,指导思想就是错的,走的是相反的道路,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结语:

唐高祖李渊,作为唐朝开国皇帝,雄才大略智谋深远,对外还是有想法的,但到了几个亲生儿子身上发生矛盾,就犯了迷糊。看他们兄弟之间闹矛盾,狠不下心处理,只觉得说一句话就能完了事情。他应该根本就没有想过,李世民与李建成之间闹矛盾的根本原因是皇位之争,甚至明知道这个问题,而犹豫不决,装做不知道,都是自己的儿子,惩罚谁都心疼,对不起他们的妈。

在这个方面,李渊不具备一个开国之君的心态和思想境界,像朱元璋立朱标为太子,他就是处处巩固、抬高朱标的地位,培养他的能力,就不给别的皇子可能竞争的机会与实力。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不排除李渊对儿子玩弄帝王之术,他当了皇帝,怕坐不稳,儿子夺自己的皇位。故意装傻充楞,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着他们斗。只有他们斗争,自己这个爹的皇位才坐的稳,越斗的时间长,就可以多当一天皇上,享受一天皇上的待遇。

一件事出乎了李渊的意外,他没有想到李世民太心狠手辣了,连自己的哥哥、弟弟都杀,还杀了他的孙子,威逼得自己退了位。估计,这个时候李渊心里是拔凉拔凉的,欲哭无泪,后悔药也买不到了。

机会,永远是为有准备的人而准备。无论任何时代,任何环境和任何人之间,都是一样的道理。谁的准备充足,计划全面周密,站的更高、看得更远,谁就会赢得未来。从玄武门之变来说,李渊并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而却是一个称职的皇帝,因为李世民的确是有才能。

从李世民登基后的政绩来说,无论是李渊对造成玄武门之变的无视也好,有意纵容也罢,或者是玩弄权术,总得来说,李世民登基当了皇帝历史证明是对的。从手段和能力上来说,李建成肯定是不如他。



就是袖手旁观才那样

高祖李渊对李世民的信任和重用是埋下玄武门质变的祸根,李世民的权力和地位跟太子几乎同等,这是最大的一个错误。李渊对李世民的赏赐丰厚让太子有了不同的想法,而李世民则认为高祖李渊这样做事要让自己取而代之。李渊也从来没有考虑过其中的阴谋,只是觉得一个是太子另一个的功劳却最大,没有权衡好最终却失去了自己的作用。

当时李世民进行这场谋划已经很久,并且很隐蔽,所以说李渊没有发现。

高祖李渊手下没有精兵,当时军队主要由李世民把控,李渊有心阻止,却无力改变。


唐代玄武门之变始末
众所周知的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自是最有名的,可你还知道有其他的几次玄武门之变么?唐代的国都在长安,洛阳是陪都,两地的宫殿都有玄武门,从唐初至唐中页,有五次的宫廷政变,都与长安洛阳的玄武门有关。唐高祖李渊武德九年(即626年)6月,李渊次子李世民与太子建成争夺皇位继承权,世民先发制人...

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渊的禁军都去哪里了?
一、李渊的禁卫军已形同虚设其实在唐高祖李渊登基,当皇帝的时候就从太原起义的军队中选拔了几万人,作为宫中的禁军,专门守卫皇宫的安全。并且在玄武门之变时,李渊的禁卫军还在李渊的身边,但是已经没有什么作用,基本形同虚设,丝毫没有警卫的能力。消灭太子已经震撼人心,所以没有人敢轻举妄动,...

玄武门之变后多长时间,唐高祖宣布李世民为太子?
玄武门之变后多长时间,唐高祖宣布李世民为太子?玄武门的更迭是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7月2日)6月4日,唐高祖次子李世民在长安太极宫北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现陕西省西安市)所有朝廷顺理成章。两个月后,李渊宣布退位,并声称自己是最高皇帝。武德九年八月,李世民在东宫信德殿登基,成为历...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见到李渊,为何要“跪而吮上乳”?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跪而吮上乳”的意思是说李世民扑进李渊怀中后,跪在他面前,继而吮吸李渊的胸膛。这样的举动对一个28岁的成年人来说,简直匪夷所思。不仅如此...

玄武门之变的参与者都有谁
玄武门之变发生在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一说为...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为什么急忙禅位给李世民?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李世民是担心着李渊随时会反击。要知道,李渊是李唐王朝的首脑,虽然说能力很一般,但是毕竟也是枪林弹雨闯过来的帝王。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虽然占据了优势,但是朝廷上下还是有很多文臣武将是忠于李渊的,万一李渊弄出个衣带诏事件来,或者号召天下兵马勤王护驾,那李世民岂不是前功...

李渊贵为帝王,为何在玄武门之变中没有人帮他?
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李建成随即联合李元吉,排挤李世民。李渊的优柔寡断,也使朝中政令相互冲突,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事实上关于李渊,历代研究者大多认为,玄武门之变的主因就是因为李渊的一系列判断失误所导致的。苏辙认为:唐高祖起太原,其谋发于太宗,诸子不与也。及克长安,诛锄群盗,...

玄武门之变,李渊为何没有调兵杀了李世民?
唐高宗李渊一共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太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和三字李元吉。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弑兄弑弟,把父亲为数不多的儿子中其中两个都杀掉了,只剩下自己一人留给父亲。试问李渊没有调兵杀李世民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原因有四点:第一,李世民已经把亲兄弟两个都杀了,背负上弑兄的罪名,必定不...

玄武门之变、黄巢起义、安史之乱的时间排列顺序
玄武门之变(公元626年)再到安史之乱(公元755年),最后是黄巢起义(公元875年)。玄武门之变的真相公元626年六月初四的清晨,在刚刚建国九年的李唐王朝皇宫的玄武门外,一场腥风血雨即将来临。太子李建成和四皇子齐王李元吉正准备从长安城北门玄武门进宫朝见高祖李渊,不料二皇子唐王李世民带领人马...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弑兄杀弟上位,为什么还尊称李渊为太上皇?
因为李渊觉得大势已去,不得已退位。李世民登基成了皇帝。李渊就自然成了太上皇。

涟源市13176564706: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怎么样了,软禁起来还是被毒杀 -
伏信格利: 大家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争权,矛盾激化,一狠心,发动玄武门之变,杀了自己亲哥和亲弟.当时唐高祖李渊正在宫内,听说事变之后,大为恼火,但是又没有办法,于是就问手下的谋臣,他的大臣就对他说,李世民功德无量,...

涟源市13176564706: 玄武门之变后,唐高祖去了哪里? -
伏信格利: 做太上皇

涟源市13176564706: 玄武门之变,为什么李世民不把李渊弄死 -
伏信格利: 嚓,把他的两个兄弟弄死就难以向天下人交代了,何况他老子,在古代,忠孝是一个人生存在社会中的基础.另,李渊的表现也可圈可点,玄武门之变后,他果断不管事养老去了.

涟源市13176564706: “玄武门之变”事变的始作俑者到底是谁?
伏信格利: 唐高祖李渊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率尉迟敬德等人在长安皇宫的北门——玄武门发动了宫廷政变,杀死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并诛戮了两家的...

涟源市13176564706: 玄武门事变的经过? -
伏信格利: 起因 617年,李渊在李世民支持下在太原起兵反隋并很快占领长安.618年,隋炀帝被杀之后,李渊建立唐朝,并立世子李建成为太子.据说太原起兵是李世民的谋略,李渊曾答应他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但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李渊...

涟源市13176564706: 李渊建立唐朝主要内容20字 -
伏信格利: 隋炀帝征高句丽,督运粮草于辽东.大业十一年(615年),率兵击破毋端儿起义军于龙门.大业十二年(616年),率兵御突厥,屡捷.大业十三年(617年),升任太原留守.时隋朝土崩瓦解,李渊与李世民等于五月杀副留守王威、高君雅,...

涟源市13176564706: 玄武门之变的历史背景? -
伏信格利: 促使玄武门之变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李世民在开国与统一战争中功劳显赫,威震朝廷,被册封为天策上将,除了没有太子的名分,基本上和太子平起平坐了.自己本身产生了争夺权力的欲望.(这是主要原因) 2.李建成在开国和统一战争中,功劳不及李世民,因为是嫡长子才被封为太子.担心弟弟会取代自己,对李世民十分不能容忍,逼迫李世民不得不反击.(这是次要原因) 3.李世民在统一战争中召集了大批的谋臣武将,这些人随着李世民出生入死,李世民为了不让他们失望,决心对自己的哥哥发起攻击.(这是再次要一点的原因) 4.李渊沉迷后宫,对儿子们的事情知道也不多,没有及时的阻止,所以才造成了悲剧的发生.(这是更次要一点的原因) 以上所说原因即是背景

涟源市13176564706: 什么事玄武门之变?100字左右,简单明了! -
伏信格利:[答案] 玄武门之变发生于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当时的秦王李世民在长安城宫城北门玄武门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随后,李渊诏立世民为皇太子,下令军国庶事无论大小悉听皇太子处置.不久之后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 617年,李渊在李世民支...

涟源市13176564706: 李世明是怎样当上皇帝的? -
伏信格利: 玄武门之变发生于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当时的秦王李世民在长安城宫城北门玄武门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随后,李渊诏立世民为皇太子,下令军国庶事无论大小悉听皇太子处置.不久之后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 起因 617年,...

涟源市13176564706: 唐太宗在位前后在太原的事迹
伏信格利: 玄武门之变发生于唐高祖武德九年(626).617年,李渊在李世民支持下在太原起兵反隋并很快占领长安.618年,隋炀帝被...这里所说,太宗在正心修身,齐家明伦方面,有愧於二帝三王之事,主要是指太宗与其兄李建成的皇位之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