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峤是哪个朝代的

作者&投稿:一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李未央是哪个朝代的~

电视剧《锦绣未央》中李未央的原型人物是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文明皇后。
文成文明冯太后(441年—490年10月17日),名不详,汉族,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州市)人。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皇后,献文帝拓跋弘的嫡母,孝文帝元宏(拓跋宏)的嫡祖母,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性政治家、改革家。北魏中期一系列改革的实际主持者,并对孝文帝改革产生重要影响。
冯太后出身于北燕皇族长乐冯氏。冯氏是冯朗之女,生于长安。 北燕灭亡后,没入太武帝拓跋焘后宫,充为奴婢;正平二年(452年),选为文成帝的贵人;太安二年(456年),册封为皇后。
和平六年 (465年),北魏献文帝即位,尊为皇太后。政局动荡,冯太后临朝听政,定策诛杀了权臣乙浑,后依据北魏祖制归政献文帝;延兴六年(476年),献文帝暴崩,时人称冯太后毒杀。冯太后二度临朝称制达十四年,尊为太皇太后。
孝文帝太和十四年九月癸丑(490年10月17日),冯太皇太后去世,葬于永固陵,谥号文明太皇太后,或是加上文成帝的谥号—“文成”二字,称文成文明皇后,以和另一位谥号同样是文明皇后的晋文帝皇后王元姬有所区别。

电视剧《锦绣未央》改编自秦简同名小说(又名《庶女有毒》),潇湘书院秦简所着小说。该小说主要讲述了相府庶女李未央苦熬八年,终于一朝为后,凤临天下。
但不曾想到夫君拓跋真一直喜欢的却是长姐李长乐,于是废她皇后之位,杀了她的亲生儿子,将她双腿斩断,打入冷宫整整十二年,受尽无边的折磨。最后被赐毒酒,然却涅盘重生,报复了所有的仇敌,最终与元烈(李敏德)在一起的故事。
扩展资料:
小说女主本身就是李未央重生,电视剧改为代替李未央报仇的冯心儿。从男女主的设定可以看出来从历史背景到人物设定基本都修改了。
电视剧《锦绣未央》和小说《锦绣未央》对比!
1、类型
锦绣未央原着小说是本重生复仇文,而改编后的电视剧成了古装爱情剧。
2、朝代、前世
由于锦绣未央是重生文,朝代是虚构的,审核的时候不好过,所以电视剧改编成了朝代为北魏,而女主也不再是重生,而是成了被皇帝满门抄斩下的遗孤,她替代李未央的身份,决心复仇。
3、归处
李未央曾经说过"绝不入宫,誓不为后",而电视剧简介竟然是成为了一代贤后,先是替皇帝选秀后又帮元烈纳妃,然后未央的大度尽显,因而皇帝更疼她。
4、女主
原着中的女主心狠手辣,不论对敌人还是对自己都丝毫不留后路,擅长计谋,前世后世加起来算计了几十年,前世受尽背叛欺辱被喂毒而死。
重生后,发誓不再动情,绝不容忍男人左拥右抱,更曾发誓"绝不入宫,誓不为后"。单看如今爆出的预告片,女主入宫,容忍皇帝左拥右抱,屡次被害,明显与女主本身性格多有差异。
5、男主
锦绣未央小说中的男主是:原着中的男主元烈可谓是古代好男人的典范了,不骄不躁,不卑不亢,容貌一绝,武功高深,一生只娶一妻,只深爱一人。知道未央厌恶皇室的权谋,放弃皇位。
为了保护未央,把保护自己的暗卫调给未央,爱成为郭嘉的未央而爱屋及乌,保护郭家满门,哪怕与那皇位上的父亲反目,也不松开未央的手,知道未央复仇,不去反对,不愿离开,而是成为她的支柱,让她依靠,从不对未央隐瞒任何事。
而在电视剧中,男主不再是元烈,而是皇子拓跋浚,不仅出生即为皇子,更是再后来当上皇帝。
6、结局:
《锦绣未央》小说结局是:李未央是相府庶女三小姐,因生于二月被视为不祥之女被送到乡下抚养,后代替长姐李长乐嫁给三皇子拓跋真,一心扶持丈夫登基。
苦熬八年终于一朝为后,却被姐姐设计陷害,被自己相公砍断双腿最后死掉重生。而元烈又名李敏德小时候被大夫人害死却被李未央救起,元烈深爱着李未央。
之后揭秘身世为裴后之弟裴渊与栖霞公主的儿子,宫殿着火,李未央和元烈在暗道里时李未央正式同意与元烈在一起。最后李未央和元烈在一起并且结了婚,婚后生了一双儿女。
《锦绣未央》电视剧结局:化名李未央的心儿不仅要与仇敌蒋氏一族斗智斗勇,还意外卷入与北魏皇子的情仇纠葛。苦难与坎坷没有将她打倒,反而赋予她无上的智慧与心胸,她历尽艰险磨难,终为父系一族正名,同时也收获了曲折感人的美好爱情。
在原着小说里,女主重生后复仇,带有玄幻色彩,所以改编后的女主是北燕王国公主冯心儿,也就是历史上的冯太后。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冯太后
人民网——《锦绣未央》改编后女主原型是历史上的冯太后?小说结局提前看

李峤 李峤(645~714)
唐代诗人。字分工山。赵猴怪(今属河北)人。少有才名。20岁时,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官监察御史。邕、严二州僚族起义,他受命监军进讨,亲入僚洞劝降,罢兵而返。迁给事中。武后、中宗朝,屡居相位,封赵国公。睿宗时,左迁怀州刺史。玄宗即位,贬滁州别驾,改庐州别驾。李峤的生卒年,新旧《唐书》均无记载,根据《通鉴》推断,生年应在贞观十九年(645),卒年在玄宗开元二年(714)。
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搞改革友”。诸人死后,他成了文坛老宿,为时人所宗仰。其诗绝大部分为五言近体,风格近似苏味道而词采过之。唐代曾以汉代苏武、李陵比苏味道、李峤,亦称“苏李”。明代胡震亨认为:“巨山五言,概多典丽,将味道难为苏”(《唐音癸签》)。他写有咏物诗120首,自风云月露,飞动植矿,乃至服章器用之类,无所不包。虽刻意描绘,以工致贴切见长,但略无兴寄。王夫之《天堂永日地域一日论》说他“裁剪整齐,而生意索然”,切中其病。七言歌行现存《做爱天》一首,咏汉武帝祀汾阴后土赋《暖风辞》事,写盛衰兴亡之感,最为当时传诵。据说唐玄宗于安史乱起逃离长安前,登花萼楼,听到歌者唱这首诗的结尾四句时,引起了情感上强烈的共鸣,悲慨多时,并赞叹作者是“天才”。

李峤的诗
解①落三秋②叶,能开二月③花。
过④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⑤。
诵读:
情绪轻快活泼。“解落”、“ 能开”、“ 千尺浪”、“ 万竿斜”都要重读,语调要抑扬顿挫,使人觉得仿佛听到了飒飒的风声。
注释:
①解:能够。②三秋:农历九月,指秋天。③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天。④过:经过。⑤斜:倾斜。
译文:
能吹落秋天的落叶,能催开春天的鲜花。刮过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李峤
李峤(645~714)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少有才名。20岁时,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官监察御史。邕、严二州僚族起义,他受命监军进讨,亲入僚洞劝降,罢兵而返。迁给事中。武后、中宗朝,屡居相位,封赵国公。睿宗时,左迁怀州刺史。玄宗即位,贬滁州别驾,改庐州别驾。李峤的生卒年,新旧《唐书》均无记载,根据《通鉴》推断,生年应在贞观十九年(645),卒年在玄宗开元二年(714)。

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诸人死后,他成了文坛老宿,为时人所宗仰。其诗绝大部分为五言近体,风格近似苏味道而词采过之。唐代曾以汉代苏武、李陵比苏味道、李峤,亦称“苏李”。明代胡震亨认为:“巨山五言,概多典丽,将味道难为苏”(《唐音癸签》)。他写有咏物诗120首,自风云月露,飞动植矿,乃至服章器用之类,无所不包。虽刻意描绘,以工致贴切见长,但略无兴寄。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说他“裁剪整齐,而生意索然”,切中其病。七言歌行现存《汾阴行》一首,咏汉武帝祀汾阴后土赋《秋风辞》事,写盛衰兴亡之感,最为当时传诵。据说唐玄宗于安史乱起逃离长安前,登花萼楼,听到歌者唱这首诗的结尾四句时,引起了情感上强烈的共鸣,悲慨多时,并赞叹作者是“真才子”。

李 峤
严格意义上说,李峤的官名远比他诗名大得多。新旧两唐书中的传记,之所以不把他放在“文苑”或“儒林”类里,而是以名臣之属排得比较靠前,也说明了这一点。其实,不独大唐,在古代的任何一个朝代,人们好文学,通六经等等,其第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做官。而一不留神成了诗人,那也几乎皆因仕途不顺,才将更多精力转向了写作。
李峤的官运基本很顺,二十岁就中了进士,做了个九品的安定县尉。两年后参加制策考又中了甲科,调任长安尉,后转任八品的监察御史。那时,正逢唐高宗李治派兵去广西平息壮族叛乱,命李峤随军做军事监察。在广西前线,由于李峤只身一人前往屯兵在山洞中的叛匪老窝劝降,从而立下了兵不血刃的赫赫战功,得到高宗嘉奖,连升三级,一下子就提升为五品上阶给事中。武则天执政时,命他陪同大理少卿张德裕和侍御史刘宪去核查狄仁杰一案是否属实、有无冤屈。张德裕和刘宪二人因惧怕给狄仁杰栽赃的来俊臣报复,明知狄仁杰冤枉却谎报有罪。唯独李峤秉持公道,据理为狄洗冤,结果被降了一级,贬为润州司马。但没多久就又升回到正五品凤阁舍人的位置上来。这当然也是因为武则天的醒悟,加之很偏爱李峤的文才。
李峤二十多岁做长安尉时,写文章就很有名望,他与骆宾王和刘光业三人是县尉一级官员中文采最好的。而四十来岁官至凤阁舍人时,因甚得武则天赏识,所以“朝廷每有大手笔,皆特令峤为之”。李峤升到从三品的平章少监职位,差不多是四十四、五岁上下。而到了唐中宗继位时,又升任正三品的吏部尚书,并进封为从二品的开国县公。在他五十岁时,又加封修文馆大学士以及正二品的赵国公荣誉爵位,可谓荣极一时。唐睿宗李旦继位后,六十多岁的李峤被贬为从四品的卢州别驾,未上任,就致仕不干了。与杜审言同龄的李峤,死时(公元715年)差不多七十岁。有关李峤升升降降的原因与故实还有许多稍详的记载,在这里就减免不讲了。
李峤的诗,传下五卷,近200首。大致有三方面题材,一是在宫廷中陪皇帝及公主们宴游所作的风雅诗;二是赠送给诸如杜审言、崔融、骆宾王等同僚好友的唱和诗;三是一大批单字题目的五言律诗(有120首之多),比如象“风/云/烟/露”这种只有一个字的题目诗。宫廷宴游类的诗是没什么看头儿的,剩下的两种,可以说是奠定李峤为诗人的基本保障。
平生何以乐,斗酒夜相逢。曲中惊别绪,醉里失愁容。
星月悬秋汉,风霜入曙钟。明日临沟水,青山几万重。
这是他写给骆宾王的诗。那时李峤还是个小官,送骆宾王离开长安,字里行间既有失去朋友的借酒浇愁,也夹杂着对好友未来前程的无限担忧。曲中,醉里,别绪,愁容;星月,风霜,秋汉,曙钟,凄清而淡远,沧桑而伤情,能够看出李峤是动了真感情的。这也是一首平仄与对仗均很工整的标准五律,标准的程度,并不亚于杜审言。
而李峤的单字题目诗,就不如他的友情诗写得动人。其中议论的口吻与陈述太多,用典也不少,几多做作的痕迹也就出现了。比如《琴》这首诗----“名士竹林隈/鸣琴宝匣开/风前中散至/月下步兵来/淮海多为室/梁岷旧做台/子期如可听/山水响余哀”。里面的“中散”是指诗人嵇康,“步兵”是指阮籍。“子期”指的是钟子期。诗中牵涉到的几个人物各自都有一大堆故事。而“淮海”与“梁岷”虽是地名,但也暗含典故,比如“梁岷”,实际说的就是春秋时的鲁国之地梁丘,也是齐国的齐侯想与宋国的宋公打算和好而见面交谈的地方。在诗中,简单一些的典故还好理解,但一复杂,诗就涩了。
传说,李峤小时候曾做过一个梦,梦见有位神人给了他两枝笔。从那以后,他就忽然开始会写文章了。是呀,在古代,但凡某人成了人物,史家在描绘他时,往往都用类似这样神乎其神的段子来形容他。诸如“尧眉八彩”、“舜目重瞳”、刘邦的母亲是看见天上的蛟龙才怀的孕等等……这些毫无凭据、没法考证的传闻,我们只能将其当成是茶余饭后剔牙时的闲聊故事,听罢也就一笑了之了。
不过,计有功在他的《唐诗纪事》一书中对李峤有一个评价,那说法估计恐不是空穴来风,但也未必全信。他说,李峤有三个格外反常的心态:一是喜欢自己升官,但却憎恨别人升官;二是爱写文章,但却嫉妒别人有才华;三是特别贪婪于物质享受,但却憎恨别人贪污受贿。这可真是一个耸人听闻的段子,倘若李峤的身上真有此三大毛病,我们就该另眼看待他了


李峤(645~714)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少有才名。20岁时,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官监察御史。邕、严二州僚族起义,他受命监军进讨,亲入僚洞劝降,罢兵而返。迁给事中。武后、中宗朝,屡居相位,封赵国公。睿宗时,左迁怀州刺史。玄宗即位,贬滁州别驾,改庐州别驾。李峤的生卒年,新旧《唐书》均无记载,根据《通鉴》推断,生年应在贞观十九年(645),卒年在玄宗开元二年(714)。
著作<风>
解(这里读xie)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干斜(xia).

唐代的,我学中文的。

唐代的


关于皇帝的称呼有哪些?
高承《事物纪原》卷一释“天子”一词说:“《说文》曰:‘古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子,故曰天子。’《春秋元命苞阳:‘安登生子,人面龙颜,始为天子。’《帝王世纪》曰:‘神农氏之母有峤氏,名安登,则帝王之称天子,自炎帝始也。”’这是从感生说的角度来进行解释的,大概多盛行于民间的传说。另一种就是汉儒...

为容不在貌的解释是什么
“燃犀”出自《晋书。温峤传》,用晋温峤在采石机燃犀牛角照水底灵怪的故事。依者极具渲染地描写海底的珊瑚,言其玲珑晶莹,活灵活现。其实用意在以尽珊瑚之美,目的在于表现梅影形象之美。全词以那么多的篇幅,七笔连环,描写梅影。把“影”写活,呼之欲出。然而词的末句,笔锋一转,原来是酒醒天空,空对一庭...

却扇礼什么朝代消失了
《世说新语.假橘》中晋代将军温峤的堂姑母委托温峤为其女儿物色夫婿。几天后,温娇说已经物色好,门第身世不低于自己。婚礼时,拨开纱扇发现新郎就是温峤。这就是“却扇”一词的出处。到了唐宋时期,却扇礼已经成了一个普遍礼仪:男子还会作却扇诗,倘若佳人动心则将扇子拿下,开心面对自己的夫君。近...

“春峤将知雨促华”出自哪一首诗词
“春峤将知雨促华”出自宋代诗人释正觉的《与昌国善友》,全诗如下:《与昌国善友》诗人 :释正觉 朝代 :宋 驾潮舟涩岸头沙,得与岩僧款语些。梦付庄周窗外蝶,疑醒乐广酒中蛇。夜堂莫怪云悭月,春峤将知雨促华。想像旧山归去路,照门新锦眼迷蒙。

珠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问题七:1“大珠小珠落玉盘”出自哪一首诗作者是谁什么朝代的 1.唐.白居易,《琵琶行》:“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希望能帮到你 问题八:张峤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姓名:杜牧 别名:杜舍人 生辰:803 祭日:852 籍贯:京兆万年 地区:京兆万年 国家:唐代 职业:诗人 唐朝 唐朝诗人...

寄山友长孙栖峤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寄山友长孙栖峤 [作者] 贾岛 [朝代] 唐代 此时气萧飒,琴院可应关。 鹤似君无事,风吹雨遍山。 松生青石上,泉落白云间。 有径连高顶,心期相与还。《寄山友长孙栖峤》作者贾岛简介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

却扇礼是什么朝代 却扇礼在什么时候
“却扇”这个词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晋人温峤的堂姑母委托温峤为其女儿物色夫婿。几天后,温峤说已经物色好,门第与身世不低于自己。婚礼时,新娘用手拨开纱扇,发现新郎就是温峤。南北朝到唐朝初期,婚俗内容的诗歌,是以“看新婚”为题;唐朝中期开始出现以“却扇”为题的诗。《代董秀才却扇...

温西古街建于哪个朝代
温峤镇位于温岭市西南部,东邻太平西濒乐清,一面靠海三面环山,镇域78.8平方公里,辖45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常住人口6.2万.温峤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镇,始建于晋代,唐时称海峤,北宋时称峤岭镇,元明清时称温岭街,1930年改称温岭镇,1951年改名温峤镇.历史上,温峤有一条水陆贯通的古道,史称“...

西瓜为什么叫“西瓜”
最近听《红楼梦》,听到贾母他们谈论西瓜可能因为雨水大味道不如先前的好,想到西瓜从哪个朝代开始出现的呢???寻思着好像听说过西红柿和番茄的名称是由于西域还是西方传来的才得此名称,估计“西瓜”也是这个道理呢。于是百度搜索。西瓜,中国各地栽培,品种甚多,外果皮、果肉及种子形式多样,以新疆、甘肃...

中国各历史朝代的主要文学作品和文化名人都有哪些?
这一时期的文化名人最著名的是陶渊明和谢灵运。陶渊明的诗在他死后开始变得脍炙人口,最著名的作品是《桃花源记》。谢灵运是谢玄的孙子,从小聪明伶俐,是中国山水诗派的开创者,主要作品《入东道路》、《登临海峤初发强中》、《酬从弟惠连》,《登石门最高顶》、<石门岩上宿》等。他一生自视极高,...

霍山县17177199409: 李峤是哪个朝代的? -
敏从五味:[答案]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

霍山县17177199409: 李峤是什么朝代 -
敏从五味:[答案]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少有才名.20岁时,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官监察御史.邕、严二州僚族起义,他受命监军进讨,亲入僚洞劝降,罢兵而返.迁给事中.武后、中宗朝,屡居相位,封赵国公....

霍山县17177199409: 李峤是什么朝代 -
敏从五味: 李峤,字巨山,赵州赞皇人.早孤,事母孝.为儿时,梦人遗双笔 ,自是有文辞,十五通《五经》,薛元超称之.二十擢进士第,始调安定尉.举制策甲科,迁长安.时畿尉名文章者,骆宾王、刘光业,峤最少,与等夷. (新唐书《李峤传》)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百度百科)

霍山县17177199409: 唐代诗人李峤简介,李峤是哪个朝代的 -
敏从五味: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

霍山县17177199409: 李峤是不是唐朝的诗人?李峤是唐朝诗人吗?
敏从五味: 李峤是唐朝的诗人 李峤,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人.儿时梦人遗双笔,由是有文辞.弱冠擢进士第,始调安定尉,举制策甲科.武后时,官凤阁舍人.每有大手笔,皆特命峤为之.累迁鸾台侍郎,知政事,封赵国公.景龙中,以特进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睿宗立,出刺怀州.明皇贬为滁州别驾,改庐州.峤富于才思,初与王杨接踵,中与崔苏齐名,晚诸人没,独为文章宿老,一时学者取法焉.集五十卷,今编诗五卷.

霍山县17177199409: 李峤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敏从五味: 你好,唐代诗人李峤(645~714)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少有才名.20岁时,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官监察御史.

霍山县17177199409: 李峤是什么朝代的诗人7
敏从五味: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代表作《风》

霍山县17177199409: 李峤是哪个朝代的 -
敏从五味: 唐代

霍山县17177199409: 风这首诗的作者是什么朝的 -
敏从五味: 1、风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的.2、原文 风 作者: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3、简介李峤 (唐朝宰相) 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宰相.李峤出身于赵郡李氏东祖房,早...

霍山县17177199409: 李峤是什么朝代的 古人对风的评价是什么 -
敏从五味: 李峤(644年-713年),男,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唐代诗人. 这首诗能让人看到风的力量.诗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