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古人对不同年龄的称呼,你的年龄应该怎么说

作者&投稿:缑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人对各个年龄段的称呼分别是什么?~

人这一辈子,每一个阶段都是十分重要的,也十分有纪念意义的,所以古人就根据每个年龄段表现出来的特征,从而赋予了不同的称谓。这些称谓更形象、诗意的表现了人们在那个年龄段的特点。关于年龄,我们熟知“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七十古来稀等常见说法。这里小编就把在古代什么样的年龄段叫什么样的名称,其中许多称谓也是有男女之分的一一分享给大家。
0-1岁:赤子、襁褓
未满周岁的婴儿。
赤子——刚生的婴儿。
襁褓——把婴儿包裹在小儿被中。
2-3岁:孩提
指初知发笑的幼儿,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
3-8岁:垂髫(tiáo)
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女孩7岁、男孩8岁:始龀(chèn)
《说文》:“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
“龀”指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根据生理状况,男孩8岁、女孩7岁换牙,由此称。“始龀”也是童年的代称。
另:女孩7岁又称髫年。男孩8岁又称龆年
8-14岁:总角
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也用“总角”代指人的童年阶段。
10岁以下:黄口
黄口,本意是雏鸟的嘴。
10岁:幼学、外傅之年

金钗之年:女孩12岁。
女孩13岁:豆蔻
源自唐朝诗人杜牧《赠别》诗句:“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用二月初含苞待放的豆蔻花,比喻13岁的少女。
男子13岁:舞勺
古代13岁的男孩学习的一种文舞。
女子15岁:及笄(jī)《礼记》:“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本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
男子15岁:束发,男子到了十五岁,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
男子15-20岁:舞象
舞象,原本是古武舞名,又是成童的代名词。《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
女子16岁:二八、碧玉年华、破瓜之年
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
晋人孙绰《碧玉歌》:“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写出二八妙龄少女的清新美好。
破瓜并非女子破身的意思,仍如上面所说的,将瓜字破为二字。
男子20岁:加冠、弱冠
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但体犹未壮,故又称“弱冠”。过去男女成年又称“结发”——扎结头发。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

30岁:而立、始室、克壮
而立——源自孔子言论(前文),立,“立身、立志”的意思。
始室——出自《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克壮——正当壮年。唐魏征《是渐不克终疏》:“贞观之初,时放克壮。”
40岁:不惑
源自孔子言论,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50岁:艾、知天命(知命)、半百
艾——出自《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
知天命——源自孔子言论。《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是说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对个人荣辱已经淡然。后人因以“知天命”为五十岁的代称。
60岁:耳顺、花甲之年、耆(qí)
耳顺——源出孔子言论;
花甲——我国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六十年周而复始。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称“花甲”。
61岁:还历寿
按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轮,61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故称“还历”。
70岁:从心之年、古稀、杖国之年、致政之年
从心——源出孔子言论;
古稀——源出杜甫诗;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唐·杜甫《曲江二首·其二》
杖国之年——年过七十可以拄拐杖在都城、国都内行走;
致政之年——官吏将执政的权柄归还给君主。指官员辞职归家。
77岁:喜寿
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代指。
80岁:伞寿
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
88岁:米寿
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此外,还含有年事虽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90岁:鲐背、冻梨
表示老年人皮肤状态,见前文。
99岁:白寿
百少一为“白”,亦99,故借指。
100岁:期颐
期,朱熹讲是“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了,“谓百年已周”。颐,朱熹讲是“谓当养而已”。即生活起居需人养护。
《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
108岁:茶寿
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
140岁:双稀、双庆
古稀70岁,双稀即二倍、140岁。

1、襁褓——指不满周岁
2、孩提——指2~3岁
3、髫( tiáo) 年——指女孩7岁。垂髫( tiáo) :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
4、龆年——指男孩8岁
5、总角——幼年泛称。称童年为“总角”。
6、黄口——指10岁以下的孩子
7、金钗之年——指12岁(女)
8、豆蔻年华——指13岁(女)
9、舞勺之年——指13~15岁
10、束发:指青少年。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
11、及笄之年——指15岁(女)。 “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12、破瓜年华、碧玉年华——指16岁(女)
13、舞象之年——指15~20岁
14、桃李年华——指20岁(女)
15、弱冠——指20岁(男)。 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16、花信年华——指24岁(女)
17、梅之年——指至出嫁。
18、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19、半老徐娘——指至30岁(女)
20、而立之年——指30岁(男)。
21、不惑之年、强壮之年——指40岁(男)。
22、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指50岁。
23、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指60岁。 花甲, 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
24、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指70岁。
25、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26、杖朝之年——指80岁
27、耄耋之年——指80~90岁
28、黄发:指长寿老人。 老人头发由白转黄。
29、鲐背:指长寿老人。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30、期颐:指百岁。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

扩展资料
1、男性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韶年——男孩八岁。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 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岁。志学——十五岁。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岁。 弱冠——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岁。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古稀之年——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 耄耋——八十、九十岁。期颐——百岁之人。
2、女性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及笄——女子十五岁。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标梅之年——出嫁。
喜寿:指七十七岁,草书“喜”字看似七十七,故借指七十七岁。
米寿:指八十八岁:将“米”字拆开彷如八十八的模样,故借指八十八岁。
白寿:指九十九岁: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白”是借用百字少一横,以此借指九十九岁。
茶寿:“茶”字的草头看似二十,余者可拆成八十八,二者相加得一百零八,故借指一百零八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龄称谓

古人对于年龄有一些独特的称呼,这些称呼不仅形象、易懂,有些直到现在仍在使用。下面为大家总结了古人对年龄的称谓,你和你的家人的年龄呢?应该怎么称呼?
初度
指出生之时。出自《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后也称生日为“初度”,出自《元史》:“朕初度之日群臣毋贺”。
赤子
指初生的婴儿。《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即婴儿刚生下来的时候是红色的,所以称“赤子”。
襁褓
本意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后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
两三岁。也叫“孩抱”。出自《孟子》:“孩提之童”。颜师古注:“婴儿始孩,人所提挈,故曰孩提也”。“提”的本义是抓着小孩的腋下把他抱起来,而“孩”指的并不是孩子,而是“咳咳发笑”的意思。
龆龀(tiáo chèn)
换齿的年龄,七八岁。“龆”通“髫”,意思是小孩垂下来的头发,“龀”指换齿。《韩诗外传》:“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龆齿。”
垂髫(chuí tiáo)
三四岁到八九岁。“髫”是儿童垂下来的头发,古代儿童未冠者头发都是垂着的,因此以“垂髫”指童年或儿童。
幼学
十岁左右。《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郑玄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孩子长到十岁就可以上学了,因此称十岁为“幼学之年”。
总角
八九岁至十三岁。《礼记·内则》:“拂髫,总角。”郑玄注:“总角,收发结之。”“总角”是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在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像头顶两角,所以后来就用“总角”借指童年时期。
黄口
本指雏鸟的嘴,后指儿童。
金钗之年
女子12岁。南朝梁·武帝《河中水之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古代女子十二岁开始戴钗梳妆。
豆蔻
本是植物名,后代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龄。杜牧《赠别》:“娉婷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人因此称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舞勺之年
男子十三至十五岁期间。根据《礼记》记载,“勺”是一种由未成年男子学习的乐舞,所以用“舞勺”来借指那个年纪的男子。
及笄(jí jī)
女子15岁。古代女子满十五岁结发,用笄贯之,因此称女子满十五岁为及笄。

志学之年
15岁。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后称十五岁为“志学之年”。
束发
男子15岁。古代男孩成年时束发为髻,因以为成童的代称。
舞象之年
男子十五至二十岁,也是成童的代名词。“舞象”原本是一种古武舞。《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疏》曰:“成童,谓十五以上;舞象,谓舞武也。熊氏云:‘谓用干戈之小舞也。’”也就是可以上战场了。
破瓜
16岁。旧时文人是拆“瓜”字为二八以纪念,谓十六岁。诗文中多用于女子。
加冠
男子20岁。古代男子二十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汉代刘向《说苑·修文》:“冠者,所以别成人也……君子始冠,必祝成礼,加冠以厉其心。”后因以“加冠”指满二十岁。

结发
扎结头发,古代汉族男子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
弱冠
男子20岁。这时行冠礼,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花信年华
女子24岁。花信:开花时期,花期。借此泛指女子正处年轻貌美之时。
而立之年
30岁。《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应该是人格自立、学识自立、事业自立的年龄,后因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始室
30岁。《礼记·内则》:“(男子)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因以“始室”借指三十岁。
不惑
40岁。《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活到这个岁数应该能很好地控制情绪的变化,遇事能明辨不疑,因此用作四十岁的代称。
知天命
50岁。《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对个人荣辱已经淡然。后人因以“知天命”为五十岁的代称。
耳顺
60岁。《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六十岁之后,听得进逆耳之言,詈骂之声也无所谓,无所违碍于心。后人因以“耳顺”为六十岁的代称。
花甲
60岁。花甲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历法,以六十年为一循环,一循环称为一甲子,又因干支名号繁多且相互交错,又称花甲。
耆(qí)
60岁。泛指六十岁以上的老人。
还历寿
61岁的寿辰。按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轮,61岁是新的一轮,重新算起,故称“还历”。
从心之年
70岁。《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故后称七十岁为“从心之年”。
古稀之年
70岁。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此用“古稀”代指七十岁。
悬车之年
70岁。悬车: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因此用用“悬车之年”代指七十岁。
耋(dié)
古指七、八十的年纪,泛指老人。《毛传》:“耋,老也。八十曰耋。”《左传·僖公九年》:“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
喜寿
77岁的雅称。因为“喜”字的草书近似竖写的“七十七”,故得此名。

耄(mào)
八十至九十岁。《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米寿
88岁的雅称。因“米”字拆开,其上下各是八,中间是十,可读作八十八,故名。

鲐(tái)背之年
90岁。《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因此用“鲐背之年”代指九十岁,“鲐背”也泛指老人。
白寿
99岁的雅称。“百”字去掉上边的一是“白”,“百”数去一为九十九,故雅称九十九岁为“白寿”。
上寿
养生学术语,三寿中之上者,谓最高的年寿。《左传·昭公三年》孔颖达疏:“上寿百年以上,中寿九十以上,下寿八十以上。”《庄子·盗跖》则有“人上寿百岁”的说法。
期颐
100岁。《礼记·曲礼上》:“百年约期颐。”后称百岁为“期颐”。
茶寿
108岁。茶字的草字头代表二十,下面有八和十,一撇一捺又是一个八,加起来就是108。

双稀、双庆
古稀指70岁,因此双稀是70的两倍即140岁。双庆也是指140岁~


古代各个年龄段的叫法
在中国古代,关于年龄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从婴儿到青年,从中年到老年,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说法,古代人的年纪一般不用数字表示,一般不会直接说出某人几岁,而是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用不同的称谓。1、赤子:初生的婴儿。《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2、襁褓:不满周岁,指婴幼儿时期。

古代各个年龄段的叫法
在中国古代,对于不同年龄段的称呼富含文化内涵,从婴儿到老年人,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称谓。以下是各个年龄段的叫法:1. 赤子:指刚出生的婴儿。《孔颖达疏》中提到:“子生赤色,故言赤子。”2. 襁褓:指不满一周岁的婴儿,原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3. 孩提:二三岁的儿童,亦作“孩抱”。4...

中国古代的年龄称谓是怎么排列的?
在中国古代,人在每一个年龄的称呼都是不同的,下面就让我们来总结一下。襁褓——不满周岁;黄口——本指雏鸟,后比喻10岁以下的儿童;总角、孩提——幼年的泛称;垂髫(tiáo)、始龀(chèn)——童年的泛称;幼学——10岁;束发——15岁左右;弱冠——20岁;而立之年——30岁;不惑之年——40...

古代对不同年龄段的别称有哪些
2、两岁时,孩子被称作“孩提”,指幼儿时期,出自《孟子》:“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3、八岁时的孩子被称为“总角”,因古人将儿童头发扎成髻状而得名,代表童年时期。4、九岁的孩子则被称作“黄口”,“黄口”原指小鸟的嘴,转义指儿童。5、到了十岁,孩子步入“幼学”阶段,《礼记...

人不同年龄的称谓分别是什么?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汉人戴圣所辑《礼记·曲记篇》中说:“人生十年曰幼,二十曰弱,三十曰壮,四十曰强,五十曰艾,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其中还有耄年有罪不加身的说法。但后人却常把“幼学”、“弱冠”等作为年龄称谓。

每个年龄段的称谓是什么?
古代年岁的别称 杨权 总角:指童年。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垂髫:指童年。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古人对各年龄段的称呼?
20岁: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年。但体型尤未壮,故称弱冠。桃李年华——指女子二十岁。30岁:而立——指男子三十岁。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40岁:不惑——指男子...

古代从小到老的年龄称谓有哪些
古代年龄称谓小集 襁褓:不满周岁。孩提:两至三岁。始龀、髫年:女孩七岁。始龀、龆年:男孩八岁。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总角:幼年泛称。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黄口:十...

在我国 古人对各个年龄段 有哪些不同称呼?
不满周岁——襁褓;2~3岁——孩提;女孩7岁——髫年;男孩8岁——龆年;幼年泛称——总角;10岁以下——黄口;13~15岁——舞勺之年;15~20岁——舞象之年;12岁(女)——金钗之年;13岁(女)——豆蔻年华,15岁(女)——及笄之年;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20岁(女)...

古人对不同年龄段是如何称呼的?
”亦作“古希”。“耄耋”语出《汉·曹操·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以上这些词都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其他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

尖草坪区19694823631: 古代人对于年龄的称呼 -
能皇步文: 不满周岁的儿童――襁褓2-3岁――孩提 童年——总角,垂髫8岁(男)——龄年10岁以下――黄口10岁(女)——髻年12岁(女)――金钗之年13—14岁(女)――豆蔻年华13—15岁——舞勺之年15岁(女)——及笄之年15—20岁——舞家...

尖草坪区19694823631: 古代年龄称谓:垂髫 束发 弱冠 而立 不惑 知命 花甲 古稀! 耄耋 期颐 都表示 -
能皇步文: 古人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男女,都有一些特定的称谓,比如经常听说的“豆蔻年华”中的豆蔻就是指女子十三四岁的时候,当然,除了豆蔻之外,指代不同年龄阶段的称呼也很多,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首先从出生开始的婴儿时期,一是三朝...

尖草坪区19694823631: 古代对不同年龄的代称是什么?而立、花甲、始龄、弱冠、古稀、知命、不惑、耄耋按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怎样? -
能皇步文:[答案] 始龄 7~8 弱冠 男 20 而立 30 不惑 40 知命 50 花甲 60 古稀 70 耄耋 80~90

尖草坪区19694823631: 古人对各年龄段的称呼?(简明扼要)
能皇步文: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韶年:男孩八岁.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 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岁 志学:十五岁. 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岁. 弱冠: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岁.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 耄耋:八十、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标梅之年:出嫁.

尖草坪区19694823631: 古人年龄是如何称呼的?
能皇步文: 古人对于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代称. 总角:幼年的儿童,头发上绾成小髻髻.《礼记.内则》“拂髻,总 角.”郑玄注:“总角,收发结之.”后来就称儿童的幼年时...

尖草坪区19694823631: 对于不同的年龄都有特定的称谓,0岁 -- 10岁孩子在古代怎么称呼? -
能皇步文: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垂髫(tiao2):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即乃稚气未脱的少儿代称也; 8、9岁至13、4...

尖草坪区19694823631: 古人对不同年龄段怎样称呼?如:而立之年是指40岁 -
能皇步文: 古代年龄称呼 总角:指童年.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 “总角 兮”. 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垂髫: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

尖草坪区19694823631: 古人对特定的年龄一般不用数字表示,而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下列的年龄称谓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而立②弱冠③期颐④耄耋⑤不惑... -
能皇步文:[选项] A. ⑦②④③⑤①⑥ B. ②⑦③①⑤⑥④ C. ②⑦①⑤⑥③④ D. ⑦②①⑤⑥④③

尖草坪区19694823631: 中国古代对年龄的称谓从出生至如死分别是什么? -
能皇步文: 中国古代的年龄称谓年龄称谓趣谈自古以来,我国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e68a...

尖草坪区19694823631: 文言文中有关年龄的词 例如花甲 刚出生用什么词?人生各个年龄段用什么词?? -
能皇步文:[答案] 年龄称谓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 简介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