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相关的成语

作者&投稿:源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大禹治水的成语~

词 目: 三过其门而不入
发 音: sān guò qí mén ér bù rù
释 义: 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后比喻热心工作,因公忘私。
出 处: 《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



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两个成语无私奉献,不怕困难送给大禹;
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依靠艰苦奋斗、因势利导、科学治水、以人为本的理念,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取得了治水的成功。由此形成以公而忘私、民族至上、民为邦本、科学创新等为内涵的大禹治水精神。大禹治水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象征。

扩展资料:
大禹治理山,经他治理的山有岐山、荆山、雷首山、太岳山、太行山、王挝山、常山、砥柱山、碣石山、太华山、大别山等,就是要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够顺利往下流去,不至于堵塞水路。山路治理好了以后,他就开始理通水脉,长江以北的大多数河流都留下了他治理的痕迹。
治理黄河上游的龙门山就是如此。龙门山在梁山的北面,大禹将黄河水从甘肃的积石山引出,水被疏导到梁山时,不料被龙门山挡住了,过不去。大禹察看了地形,觉得这地方非得凿开不可,但是诺大一个龙门山又如何是好,大禹选择了一个最省工省力的地方,只开了一个80步宽的口子,就将水引了过去。
因为龙门太高了,许多逆水而上的鱼到了这里,就游不过去了。许多鱼拼命地往上跳,但是只有极少数的鱼能够跳过去,这就是我们后人所说的“鲤鱼跳龙门”,据说只要能跳龙门,马上鱼就变成了一条龙在空中飞舞。

三过其门而不入。

[成语解释]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后比喻热心工作,因公忘私。

[典故出处]《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

[近义词]三过家门而不入。

[成语举例]老舍《大发议论》:“你真要在家历新年之际,三过其门而不入,留神尊夫人罚你跪下顶灯三小时。”

[成语故事]舜统治时中华大地经常发大水,禹上书给舜要求治水说:“先父用堰障法治水没有收到成效,我要用疏导法让水流入大海。”舜同意让禹负责治水,禹率能工巧匠开凿河道,疏导水流,治水13年多次经过家门而不能回家,终于消灭水患。

扩展资料:

近义词:

三过家门而不入

[成语解释]指夏禹治水的故事,比喻热心工作,因公忘私

[典故出处]陶铸《崇高的理想》:“如众所周知的,夏禹在治水十三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

[近义词]三过其门而不入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大公无私

[成语结构]复句式

[产生年代]现代



1、大禹治水

【解释】:禹:三皇五帝时中原的领袖。大禹治理水患为百姓谋福。

【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6卷:“昔日大禹治水,从岷山导出岷江。

【译文】:过去大禹治水,从岷山导出岷江。

2、过门不入

【解释】:过:路过;入:进入。路过家门却不进去。形容恪尽职守,公而忘私。

【出自】: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

【解释】:大禹、稷以拯救天下百姓为己任,三次路过家门都没进去。

3、洪水猛兽

【解释】:比喻极大的祸害。猛兽:残食人畜的野兽。

【出自】:叶圣陶《丁祭》当初革命军来了,以为全是洪水猛兽一般的家伙,原来倒不少我辈中人。

4、堵不如疏

【解释】:原意指治水时一味封堵不如合理疏导,后引申为对事物,尤其是现阶段难以判定其影响好坏的新兴事物,处理者不应当直接封杀压制,而应采用疏泄引导的方式将事物纳入正轨,从而避免因为暴力压堵所引起的强烈反弹。

【出自】:出自《国语·周语下》[禹治水]

5、禹惜寸阴

【解释】:指禹勤于治水,爱惜光阴之事。

【出自】:《晋书·陶侃传》:(陶侃)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译文】:像大禹这样的圣人尚且珍惜每一寸光阴,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更应当去珍惜每一分光阴。



三过家门而不入

八仙过海 嫦娥奔月 伏羲造字 后羿射日
夸父逐日 牛郎织女 女娲补天 女娲造人
劈山救母 精卫填海 开天辟地

孟子说:“人之所以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意思是人有不学习却能做事的本领是人的本能;不经过考虑就知道的,那是人的良知。而如今,良知好像已经不是如此简单的事了。

良知是每个人存于世间的道德基础,没有良知的人与其他动物没有区别;良知是社会发展的意义,没有良知的社会必然走向灭亡;良知是民族存在的基石,没有良知的民族只会迅速消失。总会看到许多活生生的例子,触目惊心,让人讶然。拥有良知,很困难么?

浏览新闻,总能看见一件件触目惊心的事情。像去年一个名叫马聪的“富二代”驾车撞伤两人,事发后,马聪一路逃窜,企图逃脱法律的制裁。他们什么都不缺,但缺一颗充满良知的温暖的心。如果他们有良知,会弃别人的生命于不顾吗?会冒着伤害别人的风险闯红灯吗?会认为自己逃逸没什么大不了的吗?是不是说,如今的生活条件变好了,精神内容却缺乏了呢?难道良知都变得一钱不值了吗?

近些年来,食品问题层出不穷。有人戏言道:“中国人在食品问题中完成了化学扫盲。”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氯胺等有毒物质逐渐为人们所熟悉,在食品问题上竟出现了如此大的问题,是良知的泯灭吗?还听闻肯德基的豆浆粉制成的豆浆昧着良心走着高价,渤海湾漏油事故居然是违规操作的恶果,一阵惊悚之下,我们不禁怀疑,企业的良知如今何在?难道眼中只剩下钱了吗?

是什么改变了我们,让我们丢失了许多弥足珍贵的东西?是利欲熏心的不择手段,还是道德底线的沦陷。

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上,都是个体,群体中的个体,我们都是息息相关的。若每个人都是为自己的利益而活着,而弃正义于不顾,那这个社会将是多么混乱无序,想必也不会长久。我们都有自己的义务,只有人人履行义务,社会才会显得生机勃勃,花香四溢。而良知,正是推动我们履行义务的力量。

科技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品德在倒退;地球被污染,人们的污染行动没有停止;生活在变好,良知却逐渐被遗落在人们视野之外。物质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道德水平竟在倒退,会不会,有哪一天,人们退化成猿猴,继续着原始生活呢。

让人们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相协调,让良知从远方归来吧。

大禹治水
【读音】:dà yǔ zhì shuǐ
【解释】:禹:三皇五帝时中原的领袖。大禹治理水患为百姓谋福。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6卷:“昔日大禹治水,从岷山导出岷江。
一心为公 兢兢业业 跋山涉水
披荆斩棘 筚路蓝缕 三过其门而不入
畅通无阻 万世流芳 名垂千古 功德无量

大禹治水
【读音】:dà yǔ zhì shuǐ
【解释】:禹:三皇五帝时中原的领袖。大禹治理水患为百姓谋福。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6卷:“昔日大禹治水,从岷山导出岷江。


什么治水,填成语故事
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鲧接受任务后,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鲧...

和大禹治水相似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失败或者成功总是由多种因素所造成,《国语》等古籍就说过大禹治水也是用的堙、填之法。 淮沂治水[编辑本段]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在全国许多地方世代相传,禹的足迹不仅遍于全国各地,而且许多名山大川也都被说成是受禹治理过的。其中有关大禹和其父鲧在今鲁南苏北黄淮泛区治水的传说也在华夏文化史上留下了浓笔重...

关于生物的成语
暴殄天物】暴:损害,糟蹋;殄:灭绝;天物:指自然生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地平天成】平:治平;成:成功。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后常比喻一切安排妥帖。生生不已】形容一切生物新陈代谢,永无停止。新陈代谢】陈:陈旧的;代:替换;谢:凋谢...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精选5个
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帝舜即位后,任命契为司徒,令他施行五伦(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夫妇循礼、对朋友忠诚宽容、同道相谋(君仁臣忠))来教导老百姓做人的道理,更封契于商,赐姓子,这就是商部落的始祖。从大禹到桀,夏朝一共持续了四百多年的时间。夏桀是一个极端残暴、放荡的人。他的暴政激起了各部落人民的...

与水有关的诗句、历史典故和成语有哪些?
2、大禹治水(鲧禹治水)是古代的汉族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他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

"天成"的成语有哪些?
福寿天成[ fú shòu tiān chéng ]:人的福分和寿命都是天命注定的。出 处:明·王世贞《鸣凤记·严嵩庆寿》:“可见老爷福寿天成,故寿烛中亦显此祥瑞。”地平天成[ dì píng tiān chéng ]:平:治平;成:成功。 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后常比喻一切安排妥帖。 出 处 :《...

请问一下,代表尧与舜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禹治水,的确是我国上古时代一件了不起的工程,曾经造福人类,成为我国古代人民力量和智慧的象征。一直到1000多年后的春秋时代,鲁国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时,当时的一个名叫刘定公的人还说:“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鱼乎!”意思是说,禹的功劳实在太伟大了,他给人类的遗惠影响深远。假...

成结尾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后常比喻一切安排妥帖。 独木不成林 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功败垂成 垂:接近,快要。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 好梦难成 在睡眠时,要想做个好梦也是不轻而易举的。比喻美好的幻想难以变成现实。 恨铁不成钢 形容对所期望的...

史记中有哪些经典的小故事
琳琅故事会

大禹的四字成语
尧对鲧不大信任。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啦,你试一下吧!”尧才勉强同意。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他就偷了天上的土那种土叫息灢能自生自长,天帝知道了,大怒,命令火神将鲧处死,鲧临死前嘱咐儿子“一定要把水治好”。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他带领群众凿开了龙门...

独山子区18919463165: 大禹治水的相关成语 -
福苑维乐: 词 目 三过其门而不入 发 音 sān guò qí mén ér bù rù 释 义 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后比喻热心工作,因公忘私. 出 处 《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

独山子区18919463165: 大禹治水能想起哪些成语 -
福苑维乐: 三过其门而不入 原文: 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披发缨冠救之,可也 .乡邻有斗者,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 基本信息 发音: sān guò qí mén ér bù rù 释义: 原是大禹治水的故事,后比热心工作,因公忘私.出处: 《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

独山子区18919463165: 大禹治水的故事有两个成语送给大禹 -
福苑维乐: 两个成语无私奉献,不怕困难送给大禹; 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依靠艰苦奋斗、因势利导、科学治水、以人为本的理念,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取得了治水的成功.由此形成以公而忘私、民族至上、民为邦本、科学创新等为内涵的大禹治水精神....

独山子区18919463165: 由大禹治水想到的成语如:千辛万苦 -
福苑维乐: 由大禹治水想到的成语——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三过家门而不入sān guò jiā mén ér bù rù【解释】指夏禹治水的故事,比喻热心工作,因公忘私【出处】陶铸《崇高的理想》:“如众所周知的,夏禹在治水十三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结构】复句式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大公无私【近义词】三过其门而不入

独山子区18919463165: 大禹治水的故事是什么成语 -
福苑维乐:[答案] 成语【三过其门而不入】 建议提问的朋友遇到正确答案时,能够及时将最快回答正确的答案采纳,免得其他朋友以为前面还没正确的答案而费尽脑筋. 采纳他人的答案,既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肯定,提问者和答题者双方都能获得财富值,正所谓一举...

独山子区18919463165: 大禹治水的故事可以想到什么成语 -
福苑维乐: 一心为公 兢兢业业 跋山涉水 披荆斩棘 筚路蓝缕 三过其门而不入 畅通无阻 万世流芳 名垂千古 功德无量

独山子区18919463165: 从大禹治水想到的成语 -
福苑维乐: 大禹治水 【读音】:dà yǔ zhì shuǐ 【解释】:禹:三皇五帝时中原的领袖.大禹治理水患为百姓谋福.【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6卷:“昔日大禹治水,从岷山导出岷

独山子区18919463165: 大禹返乡治水 打一成语 -
福苑维乐: 三过其门而不入 发 音 sān guò qí mén ér bù rù 释 义 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后比喻热心工作,因公忘私. 出 处 《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

独山子区18919463165: 大禹治水(成语的解释) -
福苑维乐: 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常常溢出河道,闹起水灾来.禹到了那里,观察好地形,带领人们开凿龙门,到处奔波,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第一次,妻子生了病,没进家去看望,你试一下吧:“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啦,便为了治水...

独山子区18919463165: 形容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四字成语 -
福苑维乐:[答案] 成语【过门不入】 过:路过;入:进入.路过家门却不进去.形容恪尽职守,公而忘私. 【出自】: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 【示例】:岂有相离咫尺,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42回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