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历的由来

作者&投稿:许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日历的由来~

真正日历的产生,大约在1200年前的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那时皇宫中就已经使用皇历。那时的日历分为十二册,每册的页数和每月的天数相等,每一页上写上月份和日期,交给服侍皇帝的太监。
最初一天一页,记载国家、宫廷大事和皇帝的言行。皇历分为十二册,每册的页数和每月的天数一样,每一页都注明了天数和日期。
发展到后来,就把月日、干支、节令等内容事先写在上面,下部空白处留着记事,和现在的台历相似。那时,服侍皇帝的太监在日历的空白处记下皇帝的言行,到了月终,皇帝审查证明无误后,送交史官存档,这在当时就叫日历。这些日历以后作为史官编写国史的依据。
后来,朝廷许多高官觉得这样的日历不错,于是纷纷效仿,编制供自家使用的日历。也有人把历书上的干支、月令、节气及黄道吉日都印在日历上,并留下空白处以备记事。

扩展资料
挂历的雏形是一种“讨债本”,随着岁月的流逝,“讨债本”逐渐演变成为当今的挂历。挂历由皇历、日历、年画逐步演变而来,是历书与年画相结合的艺术品。
中国挂历(月历)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彩色印刷技术的发展,挂历也得到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出版社、人民中国出版社等新闻出版单位大都把“挂历”当成一种对外宣传品,文字是中英文,有的全部是外文,画面内容有建设成就摄影、祖国风光、古代山水画和电影剧照等,对外赠送,对内很少发行,当时对内发行的是年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历

日历,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那么你知道它的由来吗

咱们中国人很早就根据自己的天文知识、气候知识和农事规律发明并制定了历法,这又称年历。早先年历只有一个名字:皇历。这一则是因为这年历是由皇帝颁布的,姓“皇”,故称皇历;另一则乃是没有其他什么年历同其分庭抗礼,所以称皇历就是这一个。 19世纪,西方的历法——我们称其为公历——传入我国,这就有了两种历法。为区别计,我们把西方传入的历法曾叫新历,新与旧相对,咱们原有的历法就被叫作旧历。记得我小时候,我们家乡就把过春节叫过“旧历年”。但咱们中国过去更多地习惯在由西方传来的东西前面加一个“西”字或“洋”字,所以新历又被称为“西历”、“洋历”。而加“洋”字更为广泛。“洋灰”(水泥)、“洋布”(机器织出的布)、“洋火”(火柴)、“洋碱”(肥皂)、“洋蜡”(蜡烛)、“洋人”(外国人)……不一而足。   这个说法会引起一些人的挑战。笔者退休前在给留学生讲这个观点时,一个来自美国的学生就提出异议。他说,我们西方的历法是根据太阳的运转规律制定的,你们中国的历法是根据月亮的运转规律制定的。按你们的阴阳说,太阳是“阳”,月亮是“阴”,所以你们才把自己的历法称“阴历”,而把我们西方的历法称“阳历”。据我所知,咱们有的中国人也坚持这样的看法。这实际是大错特错的。  咱们中国的历法哪些是根据月亮的运转规律来制定的,笔者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不得而知。但笔者凭常识所知道的是,咱们的历法也主要是依据太阳的运转规律制定出来的。首先一年12个月,12个月中的四季,就是根据太阳的运转定下来的。每个月有两个节气,全年24个节气,这节气的确定和月亮并没有关系。例如其中的冬至、夏至,完全是根据太阳照射地球、特别是照射咱们中国大地的情况确定的。根据月亮的运转规律,怎么能定下冬至、夏至呢!  更重要的是,咱们中国的历法又被称为农历。现在咱们中国的报纸,在印有年月日的地方,统一都用公历计时。但如果同时印有咱们的历法,则都用“农历”标识。“农历”,这不是一个随便的名字,而有着深刻的科学含义,足显咱们历法的功能。因为农历的历法有许多内容是同农事活动有关的,老百姓也根据历法来进行农事操作。而农事活动,与太阳的运动紧密相关,而同月亮基本上风马牛不相及。先民们的作息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果看月亮的脸色,那该是“月出而息,月落而作”了。  “阳历”“阴历”的写法和念法完全是一种以讹传讹。把这种以讹传讹当做真相,并牵强附会地加以“科学”的解说,就大大抹杀和否定了我们原有历法的科学性,抹杀和否定了我们祖先的智慧了。

日历是一种日常使用的出版物,用于记载日期等相关信息。每页显示一日信息的叫日历,每页显示一个月信息的叫月历,每页显示全年信息的叫年历。有多种形式,如挂历、座台历、年历卡等,如今又有电子日历。


日历的由来
真正日历的产生,大约在1200年前的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那时皇宫中就已经使用皇历。那时的日历分为十二册,每册的页数和每月的天数相等,每一页上写上月份和日期,交给服侍皇帝的太监。最初一天一页,记载国家、宫廷大事和皇帝的言行。皇历分为十二册,每册的页数和每月的天数一样,每一页都注明...

历法的来历是什么?
我国古代大都使用这种传统的阴阳历,到了春秋时,我们的祖先首创了用19年七闰的方法,非常精确地来调整阴阳历,这是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贡献,比希腊人发明这个方法还早100多年。春秋末年,我国还有四分历,它的岁实是365.25日(“岁实”就是由本年冬至到次年冬至的日数)。这是当时世界上最进步...

日历是怎么由来的?
日历,又叫太阳历、万年历。万年历的由来,要追寻到远古时代的西周。一名叫做万年的樵夫,在一天上山砍柴休息时发现地上的树影已悄悄地移动了方位。万年灵机一动,想到利用日影的长短来计算时间。万年为此设计了一个“日晷仪”。可是遇上阴雨天,日晷仪又失去了效用。万年又受到崖边泉水有节奏的规律的滴水...

万年历的由来是什么?
万年历的由来是万年长期观察而来。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终于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的老人了。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日历的来历?
古希腊罗马:另一种说法是日历由古希腊天文学家索西琴尼发明,并由古罗马皇帝凯撒颁行的《儒略历》。这个历法规定了每年由12个月组成,单月31天,双月30天,2月平年29天,闰年30天,每四年一闰。民间传说:还有一种民间传说与商朝的一个人物万年有关。据说万年为了让商朝的节气更加准确,进行了长时间...

世界现行公历的由来是什么?
新的历法规定,每年设12个月,共365天。今后每隔3年设置一个“闰年”,多加的一天放在原来的12月(儒略历的2月)的后面,冬至后的10天,作为儒略历的开始,即把原来努马历中的11月1日改为1月1日——“元旦”,把努马历的月序顺次推迟2个月。这样改革后的儒略历,变成了以太阳为准的太阳历,...

阴历和阳历的来历?
2、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太阳历的历年近似等于回归年,一年12个月,这个“月”,实际上与朔望月无关。阳历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地符合,根据阳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显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但在每个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两弦。...

有谁知道历姓的由来
似乎没有“历”这个姓,本来是姓“厉”,但是在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对很多文盲进行扫盲,使他们认识了一些汉字,但很有限,对他们来说,要搞清楚历史的“历”、厉害的“厉”、力量的“力”、鼓励的“励”、甚至是胜利的“利”、例子的“例”在写法上的区别那是太困难了,尤其是“厉”和“历”...

日历的来历?
发展到后来,就把月日、于支、节令等内容事先写在上面,下部空白处留待记事,和现在的“台历”相似。那时,服侍皇帝的太监在日历空白处记下皇帝的言行,到了月终,皇帝审查证明无误后,送交史官存档,这在当时叫日历,这些日.历以后就作为史官编写《国史》的依据。 后来,朝廷大臣们纷纷仿效,编制自家...

公历来源
公历的来历 公历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又称格列历,通称阳历。“阳历”又名“太阳历”,系以地球绕行太阳一周为一年,为西方各国所通用,故又名“西历”。我国从辛亥革命后即自民国元年采用阳历,故又名曰“国历”。为与我国旧有之历相对称,故又名曰“新历”。1949年正式规定公元纪年。 公历的前身是古罗马凯撒修...

涞水县18455057689: 年历是怎么来的? -
冷巩缩泉: 从远古时代的西周说起……有名樵夫唤做万年,有一天他上山砍柴,砍罢了就坐在树下休息.他眼望著树影出神,心中想的,仍是如何将节令定准的事.不知不觉过了大半个时辰,他才发现地上的树影已悄悄地移动了方位.万年灵机一动,心想...

涞水县18455057689: 年历的来历 -
冷巩缩泉: 年例,是粤西南茂名的独特习俗.正月初二开始陆续有人过年例,意在年年有例岁岁有歌,以农历正月至三月最为热闹.村村鸣锣醒狮,亲朋汇聚,乡俗缤纷,四野一片喜庆欢闹.农村人管这段时期叫“年例春”. 在茂名市的电白、高州、化州、茂南、茂港及近邻吴川等地的农村,至今仍沿袭着一种奇特的民间文化习俗——做“年例”.当地人把做“年例”看得比过年更重要,过年可以单间点,做“年例”则不能马虎,必须大操大办,热热闹闹,让亲戚朋友大吃大喝一餐.

涞水县18455057689: 年历的来历? -
冷巩缩泉: 万年历的起源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想把节令定准.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可是,天阴雨雾,影响测量.后来,山崖上的滴泉...

涞水县18455057689: 年历的来源 -
冷巩缩泉: 你看看这个行不行: 万年历的起源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想把节令定准.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可是,天阴雨雾,影响测量....

涞水县18455057689: 年历的来历?
冷巩缩泉: 闰月指的是阴历中的一种现象,阴历是按照月亮的圆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亏的周期,阴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一年12个月共354天,阴历的月份没有季节意义,这样一年就与阳历...

涞水县18455057689: 万年历的由来 -
冷巩缩泉: 传说有一名樵夫唤做万年,有一天他上山砍柴,砍罢了就坐在树下休息.他眼望著树影出神,心中想的,仍是如何将节令定准的事.不知不觉过了大半个时辰,他才发现地上的树影已悄悄地移动了方位.万年灵机一动,心想,何不利用日影的长...

涞水县18455057689: 万年历有怎样的由来?
冷巩缩泉: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 定准的... 祖乙说: “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冬去春来,年复一年...

涞水县18455057689: 谁能告诉我是什么人发明的万年历,为什么会推算的如此准确? -
冷巩缩泉: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想把节令定准.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可是,天阴雨雾,影响测量. 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了他的兴趣...

涞水县18455057689: 中国日历的来历
冷巩缩泉: 1、日历的由来,大约在1200年前的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那时皇宫中就已经使用皇历.那时的日历分为十二册,每册的页数和每月的天数相等,每一页上写上月份...

涞水县18455057689: 日历的来源和创始人 -
冷巩缩泉: 日历从何时出现的,谁也说不清,只是据史料记载,大约在1100年前唐顺宗永贞元年,皇宫中已经在使用日历了. 当时的日历又称皇历,不仅记录着日期,而且是编修国史的重要资料.那时候的日历与现在对于点儿相似.把一年分为12册,按每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