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皇帝按顺序。

作者&投稿:叱干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宋朝皇帝列表~

宋朝皇帝分别是:
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赵恒,宋仁宗赵祯
宋英宗赵曙,宋神宗赵顼,宋哲宗赵煦,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
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昚,宋光宗赵惇,宋宁宗赵扩,宋理宗赵昀
宋度宗赵禥,宋恭帝赵隰,宋端宗赵昰,宋卫王赵昺

扩展资料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赵匡胤因其发迹在宋州,故国号曰“宋”,因皇室姓赵,故也称作赵宋。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宋朝的相权大幅萎缩,仅负责行政职能。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称二府,掌文武大权。又设盐铁、户部、度支三司,主管财政大权,号称计省。这样三司、宰执、枢密使三权互相制衡,因此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宋朝


宋朝皇帝顺序:

1.宋圣祖赵玄朗:赵公明,本名朗,字公明,又称赵玄坛,赵公元帅。“玄坛”是指道教的斋坛,也有护法之意,为道教四大元帅之一。同时为阴间雷部将帅和五方瘟神之一。又相传为正财神,司掌世间财源。

2.宋僖祖赵朓:汉族,中国唐朝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是宋太祖赵匡胤的高祖父。赵朓曾在唐朝为官,历任永清、文安、幽都(今北京)三县的县令。

3.宋顺祖赵珽:唐朝官员,宋太祖赵匡胤的曾祖父。北宋建立后,被追谥为惠元皇帝,庙号顺祖,其墓称康陵。

4.宋翼祖赵敬:汉族,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他是赵朓的孙子、赵珽的儿子、赵弘殷的父亲、赵匡胤的祖父。曾在后唐为官,历任营州(今辽宁朝阳市)、蓟州(今河北蓟县)、涿州三州刺史。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追尊赵敬为(大宋)简恭皇帝,庙号(大宋)翼祖。

5.宋宣祖赵弘殷:赵弘殷(899年—956年),涿郡(今河北涿县)人,汉族。后迁居洛阳,汉京兆尹赵广汉之后,赵敬之子,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与继位者宋太宗赵光义的父亲。少骁勇善战,初事后唐王鎔,有功,留典禁军。

后汉任护圣都指挥使。入后周,以功累迁至检校司徒,封天水县男,与子赵匡胤分典禁兵。显德三年(956年)去世,追赠武德军节度使。建隆元年(960年),追谥为武昭皇帝,庙号宣祖,陵曰安陵。

6.宋太祖赵匡胤: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洛阳瀍河区东关)。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次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

7.宋太宗赵光义: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

8.宋真宗赵恒宋朝第三位皇帝(997年5月8日—1022年3月23日在位),宋太宗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初名赵德昌,后改赵元休、赵元侃。

9.宋仁宗赵祯初名赵受益。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宋真宗赵恒第六子,母为李宸妃。

10.宋英宗赵曙:原名赵宗实,后改名赵曙,宋太宗赵光义曾孙,商王赵元份之孙,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宋仁宗赵祯养子。宋朝第五位皇帝。

11.宋神宗赵顼:初名赵仲针,宋英宗赵曙长子,生母宣仁圣烈高皇后,北宋第六位皇帝。生于濮安懿王宫邸睦亲宅。治平元年(1064年),进封颍王。治平三年(1066年)十二月,被立为皇太子。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继位。

12.宋哲宗赵煦:原名赵佣,宋朝第七位皇帝(1085年4月1日—1100年2月23日在位),宋神宗赵顼第六子,母为钦成皇后朱氏。

13.宋徽宗赵佶:宋神宗赵顼的第十一子,宋哲宗赵煦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历任镇宁军节度使、司空、昭德军节度使等要职。

14.宋钦宗赵桓:宋朝第九位皇帝,北宋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长子,宋高宗赵构异母兄,母显恭皇后王氏。在位1年零2个月。

15.宋高宗赵构: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首任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

16.宋简宗赵旉:又名赵敷,即南宋正安帝、魏国公,在位26天。宋高宗赵构之子,母亲为潘贤妃,宋高宗对他格外疼爱。

17.宋孝宗赵昚:初名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字元永,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宋高宗赵构养子。南宋第二位皇帝、宋朝第十一位皇帝(1162年7月20日—1189年2月18日在位)。

18.宋光宗赵惇:宋朝第十二位皇帝,宋孝宗赵昚第三子,母成穆皇后郭氏。

19.宋宁宗赵扩:宋朝的第十三位皇帝,宋光宗赵惇与慈懿皇后李凤娘的次子。

20.宋理宗赵昀:南宋第五位皇帝(1224年9月17日—1264年11月16日在位),宋太祖赵匡胤之子赵德昭九世孙。

21.宋度宗赵禥:南宋第六位皇帝,宋理宗赵昀之侄,荣王赵与芮之子,初名孟启,又名孜、长源。

22.宋恭宗、宋法宗赵㬎:南宋第七位皇帝(1274年8月12日-1276年2月4日在位),宋度宗之次子。他是全皇后所生,是宋端宗赵昰的弟弟,宋怀宗赵昺的哥哥,即位前曾被封为嘉国公、左卫上将军等,宋端宗上尊号孝恭懿圣皇帝,蒙古人上谥号恭皇帝,韩林儿上谥号法宗章文敬武睿孝皇帝。

23.宋端宗赵昰:宋朝第十七位皇帝,南宋第八位皇帝,宋末三帝之一,在位二年。

24.宋怀宗赵昺:南宋第九位皇帝(1278年-1279年在位),宋末三帝之一,宋朝最后一位皇帝。赵昺是宋度宗第三子,宋恭帝、宋端宗的弟弟,曾被封为信国公、广王、卫王等爵位,生母为俞修容。景炎三年(1278年)4月在冈州即皇帝位,改元祥兴。

扩展资料: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宋太宗继位后统一全国,宋真宗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渐步入治世。

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1234年联蒙灭金,1235年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咸平三年(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 后世虽认为宋朝“积贫积弱”,但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

宋朝出现了宋明理学,儒学得到复兴,科技发展迅速,政治开明,且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北宋因推广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长,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3710万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万。

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学者不在少数。

宋朝立国三百余年,二度倾覆,皆缘外患,是唯独没有亡于内乱的王朝。

参考资料:宋朝-百度百科



北宋

太祖 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赵匡胤

太宗 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赵炅(赵匡义、赵光义)

真宗 赝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赵恒

仁宗 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赵祯

英宗 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赵曙

神宗 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赵顼

哲宗 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赵煦

徽宗 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赵佶

钦宗 恭文顺德仁孝皇帝赵桓

南宋

高宗 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赵构

*简宗 靖文元懿殇孝皇帝赵旉

孝宗 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圣武明圣成孝皇帝赵昚

光宗 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赵惇

宁宗 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赵扩

理宗 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赵昀

度宗 端文明武景孝皇帝赵禥

恭宗 孝恭懿圣皇帝赵显

端宗 裕文昭武湣孝皇帝赵昰

怀宗 恭文宁武哀孝皇帝赵昺

(注:帝昺庙谥存疑)

扩展资料: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 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宋太宗继位后统一全国,宋真宗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渐步入治世。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1234年联蒙灭金,1235年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咸平三年(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  ,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后世虽认为宋朝“积贫积弱”,但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皇帝



 北宋皇帝庙号、名字、年号及年代表:
  1、太祖 赵匡胤: 建隆 960年-963年十一月; 乾德 963年十一月-968年十一月; 开宝 968年十一月-976年十二月。
  2、太宗 赵光义: 太平兴国 976年十二月-984年十一月 ; 雍熙 984年十一月-987年; 端拱 988年-989年; 淳化 990年-994年; 至道 995年-997年。
  3、真宗 赵恒: 咸平 998年--1033年; 景德 1004年-1007年; 大中祥符 1008年-1016年; 天禧 1017年-1021年; 乾兴 1022年。
  4、仁宗 赵祯: 天圣 1023年-1032年十一月; 明道 1032年十一月-1033年; 景佑 1034年-1038年十一月; 宝元 1038年十一月-1040年二月; 康定 1040年二月-1041年十一月; 庆历 1041年十一月-1048年; 皇佑 1049年-1054年三月; 至和 1054年三月-1056年九月; 嘉佑 1056年九月-1063年。
  5、英宗 赵曙: 治平 1064年-1067年。
  6、神宗 赵顼: 熙宁 1068年-1077年; 元丰 1078年-1085年。
  7、哲宗 赵煦: 元佑 1086年-1094年四月; 绍圣 1094年四月-1098年五月; 元符 1098年六月-1100年。
  8、徽宗 赵佶: 建中靖国 1101年;崇宁 1102年-1106年; 大观 1107年-1110年; 政和 1111年-1118年十月; 重和 1118年十一月-1119年二月; 宣和 1119年-1125年。
  9、钦宗 赵桓: 靖康 1126年-1127年。
  编辑本段北宋皇帝传记
  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祖(927—976)赵匡胤,汉族,历朝历代的政变事件屡见不鲜,“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便是由后周禁军最高统帅赵匡胤发起的一次成功的政变。赵匡胤兵不血刃登上帝位,不仅统一了大半个中国,而且治国有方。宋朝的经济和文化之所以能够达到我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高峰,与赵匡胤的治国之道有密切的关系。历史证明,赵匡胤是一位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他对待权臣刚柔并济,怀柔安抚,很好的解决了天下统一后的军权问题,永不消逝的英雄——赵匡胤。
  宋太宗——赵光义
  宋太宗(939年—997年)赵炅,汉族,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在其兄弟中,除去早夭者,太宗排行居中,比太祖小12岁,比秦王太宗像赵廷美大8岁。22岁时,参与陈桥兵变,拥立其兄赵匡胤为帝,曾参与太祖统一四方的大业。太祖驾崩,38岁的赵光义登基为帝,是为太宗,在位共21年(976~997),59岁去世,是宋朝的第二个皇帝。
  宋真宗——赵恒
  宋真宗(968-1022)997年即位,在位25年 真宗赵恒是太宗第三子,“性好学”,前期颇勤于政事。公元1004年,真宗签定“澶渊之盟”,每年向辽国进贡,澶渊之盟后的100多年里,宋辽之间维持着和平局面,另外,宋辽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宋真宗时,经济迅速发展,发行“交子”,这便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宋仁宗——赵祯
  宋仁宗(1010-1063)1022年即位,在位41年。原名受益,真宗第六子。仁宗即位时才12岁,由皇太后垂帘听政,1033年亲政,仁宗任用范仲淹等贤臣,发起了历史上著名的庆历新政,虽改革失败,但同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也为随后的王安石变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仁宗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还颇能约束自己,因此他受到古代历史学家、政治家的称赞,是当时的偶像皇帝。仁宗死于1063年,举国哀悼,死时讣告送到敌对国家辽国,竟然“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连辽国皇帝耶律洪基也握着使者的手号啕痛哭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
  宋英宗——赵曙
  宋英宗赵曙(1032-1067)汉族,原名宗实,后改名赵曙,太宗曾孙,濮王允让之子。仁宗无子,英宗幼年被任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宗实。1050年为岳州团练使,后为秦州防御使。1055年立以为嗣。英宗在位期间,任用旧臣韩琦等人,不想改革,但与辽国和西夏没有发生战争。1067年,病逝于宫中福宁殿。在位四年葬于永厚陵。
  宋神宗——赵顼
  宋神宗赵顼(1048-1085)汉族,1067年即位,在位18年。英宗长子,1067年即位。1069年起用王安石变法,虽然新法推行了十几年,取得一定效果,但在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下,变法失败,新法于神宗死后被废除。神宗兵伐西夏,期图一举歼灭西夏。在庆州(今甘肃庆阳)宋军大破夏军,占领西夏二千里土地。不过后来在永乐城之战中惨败。神宗在位时,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完成,这是我国第一部编年通史。
  宋哲宗——赵煦
  宋哲宗(1076年—1100年)赵煦,原名赵佣,汉族,宋神宗第六子。谥号哲宗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元佑八年三月即位,太皇太后高氏听政。太后去世后,亲政。在位十五年(1085~1100),建元元佑、绍圣、元符。元符三年卒,年二十五。庙号哲宗,葬永泰陵。事见《宋史》卷一七、一八《哲宗纪》。哲宗恢复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免役法、青苗法等,减轻农民负担,使国势有所起色。次年改元“绍圣”,并停止与西夏谈判,多次出兵讨伐西夏,迫使西夏向宋朝乞和。 哲宗是北宋较有作为的皇帝。但是由于在新党与旧党之间的党争不但没有获得解决,反而在宋哲宗当政期间激化,种下了北宋灭亡的结果。
  宋徽宗——赵佶
  宋徽宗(1082~1135)赵佶,汉族,号宣和主人、教主道君皇帝、道君太上皇帝,谥号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画家,书法家。宋神宗十一子,哲宗弟。生母宋神宗钦慈皇后陈氏。哲宗病死,太后立他为帝,宋朝第八位皇帝(1100~1125年在位),在位25年,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擅长楷、草书及山水、人物、花鸟、墨竹。擅长婉约词,创立“瘦金体”。
  宋钦宗——赵桓
  宋钦宗(1100~1156)赵桓,曾名亶、煊,是北宋末代皇帝,生于元符三年(1100)四月十三日。宣和七年(1125)十二月,在金兵大举入侵之际,徽宗禅让帝位,赵桓被迫即位,是为钦宗,改次年为靖康元年。宋钦宗即位后“声技音乐,一无所好”,颇有振作之意。杀或贬蔡京,童贯等奸臣。虽任用李纲抗金,但钦宗过于软弱,不久便免其职务。靖康二年,与其父徽宗同被金兵俘虏北去,在位一年零两个月。绍兴二十六年(1156)死于燕京,享年57岁,葬于永献陵(今河南省巩县)。赵桓死在燕京是史书有记载的,有定论的。《辞海》、《中国历史大事年表》等说他死在五国城是不对的。
  南宋 皇帝
  宋高宗 赵构 (1127年—1162年)
  宋孝宗 赵昚 (1162年—1189年)
  宋光宗 赵敦 (1189年—1194年)
  宋宁宗 赵扩 (1194年—1224年)
  宋理宗 赵昀 (1224年—1264年)
  宋度宗 赵禥 (1264年—1274年)
  宋恭帝 赵隰 (1274年—1276年)
  宋端宗 赵是 (1276年—1278年)
  宋幼主 赵昺 (1278年—1279年)

1、北宋: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宋钦宗。具体年号及执政期如图:

2、南宋:宋高宗→宋孝宗→宋光宗→宋宁宗→宋理宗→宋度宗→宋恭宗→宋端宗。具体年号及执政期如图: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以及各朝皇帝顺序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我以前上学的时候有一个顺口溜: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各朝的皇帝实在是太多了,就说几个开国和亡国皇帝吧,还有比较出名的皇帝: 夏--夏禹(大禹治水那位,把一把手的位置传给了自己儿子,从此我国一把手...

中国历代王朝顺序与时间和皇帝是怎么样的?
隋、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1、秦朝 秦始皇嬴政、秦二世嬴胡亥、秦三世嬴子婴。2、汉朝皇帝列表 西汉 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前少帝刘恭。汉后...

朝代顺序排列和开国皇帝是什么?
2、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商汤,共计:438年。3、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姬发,共计:867年。4、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首称皇帝,共计:16年。5、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

中国皇帝顺序(全),,
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记载二十位,武周政权不计在内),统治唐朝290年。五代十国 907–960五代:后梁:907–923,共16年。 朱姓 建希:汴梁一、太祖全忠 开平 6年。二、末帝友贞 乾化 11年。后唐:923–936 共14年。 李姓 建都:洛阳一、荘宗存勗 同光 4年。二、明宗嗣源 天成 8年。三、愍帝从厚 应...

...按顺序排列一下朝代,每个朝代的皇帝和民族都是什么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 宋朝--公元960年,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南宋(赵构)(公元1127-1279年)。元朝--1271年-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清朝--公元1644-1911年 清朝皇帝顺序表:顺治->康熙->雍正->乾隆-...

所有朝代的皇帝排序,注明年代喔,谢谢。(唐朝、清朝、宋朝、等所有朝代的...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以及各朝皇帝的顺序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夏】 (启以后)公元前2197—1766 共432年 妣姓,共传十四世,十七王 建都:安 (今山西雯县) 1、宗神夏禹 ?年 2、帝启 9年 3、太康 ...

皇帝在位时间排名顺序
19.东晋元帝(司马睿)——东晋的第一代皇帝 20.东晋孝武帝(司马曜)——中国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皇帝 21.十六国汉光文帝(刘渊)—东晋十六国时期汉国开国皇帝 22.十六国昭武帝(刘聪)——匈奴汉国第二代国君 23.十六国前赵皇帝(刘曜)——神射手 24.十六国后赵高祖(石勒)——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

中国皇帝顺序表怎么排列?
二、三国两晋的世系表具体如下,三国时期魏国、吴国、蜀国相传帝王较少 三、南北朝时期,主要的国家帝王世系表,具体的如下图 四、隋唐五代时期,中国经历了从分裂走向统一,由大一统到武装割据,但是帝王顺序都有史料详细记载,具体如下图表 六、宋代到元朝、到明朝、到清朝的帝王顺序比较清晰,具体的如...

按顺序说出朝代皇帝和名字
后赵、前燕、前秦、前凉。还有鲜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闵的‘魏’不在十六国 内。后期的政权有:后秦、后燕、南燕、北燕、后凉、南凉、西凉、北凉、西秦、夏。此外还有‘西燕’不在十六国内。蜀: 303--347 共七个皇帝 建都:成都。l、李 特 2年 2、李 流 l年。3、李 雄 30年 4、李 班 l...

从古到今各朝代得顺序是什么 ?每个朝代得皇帝又是谁呢?拜托了各位 谢 ...
《三字经》中对朝代讲得很详细。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

南郑县18775309886: 宋朝十二位皇帝的顺序是怎样的? -
书艳康力: 宋朝有十八位皇帝,顺序为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赵恒、宋仁宗赵祯、宋英宗赵曙、宋神宗赵顼、宋哲宗赵煦、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眘、宋光宗赵敦、宋宁宗赵扩、宋理宗赵昀、宋度宗赵禥、宋恭帝...

南郑县18775309886: 大宋皇帝顺序表及名字是怎样的?
书艳康力: 宋圣祖赵玄朗、宋僖祖赵朓、宋顺祖赵珽、宋翼祖赵敬、宋宣祖赵弘殷、宋太祖赵匡... 宋朝皇帝顺序:1、宋圣祖赵玄朗:赵公明,本名朗,字公明,又称赵玄坛,赵公元...

南郑县18775309886: 宋朝皇帝的顺序!南宋北宋分别有哪些帝王? -
书艳康力:[答案] 宋朝(分北宋与南宋)北宋 960--1127,共l68年.赵姓,历九帝.建都:汴梁 宋太祖 赵匡胤(960年—976年) 宋太宗 赵匡义(976年—997年) 宋真宗 赵恒 (997年—1022年) 宋仁宗 赵祯 (1022年—1063年) 宋英宗 赵曙 (1063年—1067年) 宋...

南郑县18775309886: 宋朝的皇帝都有哪些?按顺序的.. -
书艳康力:[答案] 北宋世系表 (960——1127) 赵弘殷 —┬—(1)宋太祖赵匡胤 │ 960—976 │ └—(2)宋太宗赵光义 —┬—(3)宋真宗赵恒 ———(4)宋仁宗赵桢 976—997 │ 998—1022 1023—1063 │ └— 商王赵元伤 ...

南郑县18775309886: 宋朝皇帝顺序 -
书艳康力: 1、第1位:赵匡胤,庙号—宋太祖,年号—建隆等(总共3个),在位时间960年—976年(总共16年). 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

南郑县18775309886: 北宋的皇帝顺序? -
书艳康力: 1宋太祖赵匡胤 2宋太宗赵光义 3宋真宗赵恒 4宋仁宗赵桢 5宋英宗赵曙 6宋神宗赵顼 7宋哲宗赵煦 8宋徽宗赵佶 9宋钦宗赵桓

南郑县18775309886: 写出宋朝皇帝的年历和姓名
书艳康力: 北宋 宋太祖 赵匡胤(960年—976年) 宋太宗 赵匡义(976年—997年) 宋真宗 赵恒 (997年—1022年) 宋仁宗 赵祯 (1022年—1063年) 宋英宗 赵曙 (1063年—1067年) 宋神宗 赵顼 (1067年—1085年) 宋哲宗 赵煦 (1085年—1100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